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3-3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3-3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3-3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3-3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

F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成反比,F N越大,μ越小

C.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F N成反比

D.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材料决定

解析:动摩擦因数只与两物体的材料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F N的大小及F的大小等无关.

答案:D

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C.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是阻力

D.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解析: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里所说的“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是分别以这两个物体为参考系而言的,若以其他物体为参考系,则可能都是静止的,也可能都是运动的.而摩擦力阻碍的也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若以其他物体为参考系,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答案:D

3.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压力就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B.有滑动摩擦力就一定有压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正压力垂直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成正比

解析: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大小和方向.由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而正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两物体的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垂直,故选项C正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但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故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C.

答案:BC

4.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走路时,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在水平面静止不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

B.消防队员双手握住竖立的竹竿匀速攀上时,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匀速滑下时,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将酒瓶用手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再增大手的用力,酒瓶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撒些盐,只是为了人走上去不易滑倒

解析:无论沿竿是匀速攀上还是滑下,摩擦力的方向都是向上的.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撒些盐,一是为了人走上去不易滑倒,二是使冰雪融化得快.

答案:BD

5.

如右图所示A为长木板,上表面粗糙,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是v 1

D .若是v 1>v 2,A 受到了B 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解析: 若v 1=v 2,则A 、B 间无相对运动,故A 正确;若v 1>v 2,则B 相对于A 向左运动,故B 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A 相对于B 向右运动,A 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B 、D 正确;如果v 1

答案: ABD

6.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它们的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图(a)中木块A 与木板接触,但木板A 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

没有静摩擦力

B .图(b)中木块A 与木块接触,A 在重力作用下沿木板向下运动,因此木板对A 有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C .图(c)中木块A 与木板接触,A 由于受重力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 有静摩擦力

D .图(d)中木块A 与木板接触,A 沿木板向下匀速滑动,与木板有相对运动,因此木板对A 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解析: 图(b)中物块A 与木板间无挤压,故没有摩擦力.

答案: B

7.

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

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 ,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三者相同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已知条件不够,无法比较

解析: 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时,首先必须区分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因为这两种摩擦力的大小确定方法不一样.由题意知三个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的大小关系为F N 乙>F N 丙>F N 甲,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F f 乙>F f 丙>F f 甲.但最为关键的一点,三物体各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未给出,所以正确选项应为D.

答案: D

8.如右图所示,

在动摩擦因数μ=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 ,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

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 N 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 取10 N/kg)( )

A .10 N ,向右

B .10 N ,向左

C .20 N ,向右

D .20 N ,向左

解析: 物体受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 =μF N =μmg =×20×10 N =20 N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方向向左.

答案: D

9.如下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 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 ,方向竖直向上

B .若木块静止,当F 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 .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

D .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 ,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解析: 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与mg 平衡,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上,故A 正确,B 错误;木块沿墙向下运动,墙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为μF N =μF ,故C 正确;当撤去F 时,墙与木块间无弹力,则木块也不受摩擦力作用,故D 正确.

答案: ACD

10.一物块m 在水平力拉动下,沿静止的水平传送带由A 端运动到B 端,如下图甲所示,这时所受摩擦力为F 1;现开动机械让传送带向左匀速传动,再次将同样的物块m 由传送带的左端匀速拉动到右端,这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 2,如下图乙所示.则F 1,F 2的大小关系满足

( )

A .F 1=F 2

B .F 1

C .F 1>F 2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 两种情景下,物块与传送带之间均为滑动摩擦力,只是相对速度不同而已;由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μF N 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无关,故选A.

答案: A

11.如下图甲所示,重为G 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 作用下,向右以2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问在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1)当F 突然增大时;

(2)从撤去F 到物体最终静止的过程中;

(3)将物体立放起来(如图乙),仍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解析: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 N =G ,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 =μF N =μG . 因为在题述的三种情况下,压力F N 都不变化,可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 答案: (1)μG (2)μG (3)μG

12.质量为 kg 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 1= N 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 2= N 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 N 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 N 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 (1)当拉力F 2= N 时,木箱匀速运动,木箱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 2和滑动摩擦力Ff 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有:Ff 1=F 2= N

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则有木箱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木箱重力,即F N =mg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 =μF N ,则木箱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

Ff 1F N 由上述三个式子联立解得μ=Ff 1F N

=错误!=. (2)当拉力F 2= N 时,木箱静止,木箱水平方向所受到的静摩擦力Ff 2与F 1是一对平衡

力,则有:Ff2=F1= N.

(3)当拉力F3= N时,木箱将在地面上滑动,此时木箱所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第一问可以知道,Ff2=Ff1= N.

答案:(1) (2) N (3) N

简易摩擦力演示器

简易摩擦力演示器 【制作方法】 1.将20×10×1.5厘米3的两块木板,用四根10×1.5×0.2厘米3的金属片,以饺链连接方式连接,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铰接点必须灵活,下板的底部要粗糙一些。上板中心处去一挂钩,如图3.11-l所示。 2.如图3.11-2所示,用细钢丝绕一长2厘米的弹簧;再用厚度为1.5毫米的金属片做一个高6厘米的支柱,下部弯成直角,打上孔,固定在底板上,上部也打一孔O′。用1.5毫米厚的金属片做一长7厘米的连杆和一个长20厘米的指针,并在中心B′处打上孔。 3.把弹簧、连杆、支柱和指针照图3.11-3装在框架内。要求饺接部分摩擦力尽量小,转动自如,不加外力时框架直立,稍加一个拉力,框架就变成平行四边形。 4.把指针涂上红色。在上、下木板的两侧钉上等距离的小钉,用白线沿竖直方向缠绕,使整个长方体呈白色笼状,参见图3.11-4。 【使用方法】 1.演示静摩擦力的产生和摩擦力方向的判定。 把演示器置于水平桌面上,用手竖直下压上板,长方体不变形,指针不外露。说明长方体没有向前运动趋势,不存在静摩擦力。当手施加一推力于上木板时,长方体虽没运动,但

指针外露,表明长方体受到了静摩擦力的作用,且摩擦力的方向和运动趋势相反。当推力增大,指针外露长度也增大,表明静摩擦力防外力增大而增大。当外力撤消,指针缩回演示器内,表明静摩擦力随外力的撤消而消失。将演示器置于斜面上,指针向斜上方显露,表明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是沿斜面向上的。 2.演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把演示器放在水平面上,用手推它的上部,使其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可以看到指针外露并指向与运动相反的方向,且外露的长度不变,表明滑动摩擦力在正压力和接触面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大小是一定的。如果改变接触面材料或改变正压力的大小重作以上实验,可以看到摩擦力的大小也改变了,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正压力和接触面的材料有关。3.演示摩擦力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把演示器放在水平的垫有湿毛巾的三合板上,加速拉动三合板,由于惯性的作用,演示器的指针指向运动的方向。这表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不是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 1.演示器上面板的质量大些,演示器的重心就会高一些,受到水平推力后,它更容易变形。 2.四个支柱和面板的铰接处摩擦力要尽量小,使其活动自

《摩擦力》》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三节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及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知道摩擦力的利弊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有关摩擦现象。 (2)经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3)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4)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具:木板、物理小车、棉布、手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时,无论道路多么光滑,总会慢慢停下,为什么?(受地面摩擦力)讨论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就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二.新课教学 (一)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二)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接触、不光滑、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提问: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日常生活中知道:推箱子,箱子越重,用的推力越大。地面越粗糙,用的推力越大。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可用下面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方法:控制变量法。 原理:二力平衡条件:f=F(转换法), 表格设计: 实验次 数压力大小(N)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f(N)(弹簧测力计 示数) 1 2 3 (三)图甲和图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有关,并且,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图甲和图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四)摩擦的利与弊: 利的方面:例如,鞋(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弊的方面:例如,机器部件间的摩擦。 (五)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 2.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六)、减小摩擦的方法: 1.减小压力。2.加润滑油。3.安装滚动轴承(滚代替动)。4.压缩空气或电磁场使接触面分离(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三.小结。 四.练习:一课一练的练习A 五.作业:课本P63 1、2。 六.教学后记:

教科版五年级上《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发展识别控制变量、采集、记录、分析数据进行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四、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塑料盒、钩码、条形盒测力计、桌布、光滑的桌面、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认识摩擦力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新一旧两双鞋,如果你要去参加拔河比赛并且想取胜,你会选哪双鞋?为什么?(预设:学生说新鞋,漂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以。摩擦大) 2、其实啊,我们选择新鞋还是旧鞋是和鞋与地面的摩擦有关的,同学们想知道这位同学选的对不对吗?(生:想),嗯,那接下来我们可要跟随老师一起认真探究本节课的内容《运动与摩擦力》,板书课题。 3、你听说过摩擦吗?谁试着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摩擦现象?

4、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例子,我们发现要想产生摩擦需要几个物体?(两个),现在我们的手和桌面是两个物体,伸出你的手放在空中,感觉到摩擦吗?(没有)那怎样才行?(接触)。也就是说得与物体接触,现在把手放在桌面静止不动有摩擦吗?(没有)那得怎么办?(动)得运动。所以说要想产生摩擦需要几个物体(两个),而且物体必须要(接触)?还得(运动)?这个过程中摩擦在哪产生的?(接触面)。接下来,我们的手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再在空气中向前推,对比,哪个用力大?这说明手与桌面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是帮助我们运动还是阻碍我们运动的?这个阻碍我们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5、我们一起来看看摩擦和摩擦力的概念,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摩擦力的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5、提问:现在知道了摩擦力,那么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我们先来研究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我们知道,可以用什么来测量力的大小呢?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用之前首先调零,读数时眼睛要与指针相平,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摩擦力可以用它来测量吗? 2、我这里有个盒子,那我怎么使用测力计测量它的摩擦力呢?(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测量摩擦力的方法。)测量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定要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同时注意测力计一定要与被测物体相平。) 3、各小组尝试测身边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 3、小组汇报。

高中物理摩擦力公开课教案设计人教必修1

3.3 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条件,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降擦力的概念。 4、了解滚动摩擦力和流体阻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提问学生复习摩擦力概念。 学生活动:将手放在桌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前移动,体会手受到的阻力。建立摩擦力概念。点评:通过实验建立静摩擦力概念。 (二)进行新课 1、对“静摩擦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弹簧秤有读数?得出静摩擦力概念 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产生静摩擦力?让学生思考讨论。 让学生重复刚才实验,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发现问题,得出最大静摩擦力概念和静摩擦力范围。(0<F≤Fmax= 学生活动: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线连接木块和弹簧秤,用力水平拉弹簧秤,不要使木块移动,并读数。回答问题:桌面对木块有阻力作用。 思考讨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相对运动趋势。 重复实验,慢慢拉动木块,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木块刚开始移动时读数最大)。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学生:装有笔等的文具袋、测力计、毛巾。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制玩具小人;大米、玻璃杯、一支筷子; 自制演示实验材料两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组合装置一套;上下用木块,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装置一套。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生有的教师也有一份)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摩擦力 1.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小人在这根绳子上可以随便移动,而且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叫它停它就会停在哪里,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筷子提米。为什么筷子能把大米提起来呢? 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样?怎样做才能不滑倒呢? 2.体验: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前推,比较两次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费力呢? 3.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把矩形框子放在条形木板上,用测力计轻轻向右边拉,矩形框就变形为平行四边形,上面的木块倾向右边,而下面的木块还在原来的位置并没有滑动。这就说明有一种阻力在阻碍下面的木块向右滑动,这就是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向右拉动让它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起来,这个矩形框就受到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它是阻碍矩形框向右运动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矩形框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拿起一个物体,它没有掉下来,就是受到了我手对它向上的摩擦力。(搓搓双手)运动与摩擦总是相随相伴、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

运动与摩擦力

运动与摩擦力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