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7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冲刺模拟五套题

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7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冲刺模拟五套题

特别说明

本书严格按照该考研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试题数量和考试难度出题,结合考研大纲整理编写了五套冲刺模拟试题并给出了答案解析。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针对性强,是考研报考本校该科目专业课复习冲刺阶段的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7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冲刺模拟五套题(一) (4)

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7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冲刺模拟五套题(二) (9)

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7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冲刺模拟五套题(三) (14)

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7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冲刺模拟五套题(四) (19)

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7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冲刺模拟五套题(五) (25)

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7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冲刺模拟五套题

(一)

说明:本书由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概念题

1.传播制度

【答案】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控制作用的部分。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2.李普曼

【答案】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该书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他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3.传播

【答案】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4.传播媒介

【答案】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也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5.编辑权

【答案】编辑权是指根据特定要求选择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汇集编排成为一部作品的权利。

6.刻板模式

【答案】刻板模式,又称为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指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特殊群体与人群所做的社会分类,它或隐或显地体现着一系列关乎其行为、个性及历史的价值、判断与假定。这个概念最早由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一书中由印刷术语引入社会科学,此后这一概念在社会心理领域得到较大发展,占据有关认知过程、态度与偏见等方面研究的核心地位。

7.“冷媒介”与“热媒介”

【答案】“热媒介”与“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的概念。对这两种分类的标准,麦克卢汉本人未进行明确的界定。一种解释是:“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明确清晰,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8.地球村

【答案】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

力,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

二、简答题

9.试举几种关于舆论概念的基本观点。

【答案】第一种,是政治哲学的观点,把舆论看作是“公意”,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第二种,是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即认为舆论不是个人的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

第三种,是行为科学的观点,它或多或少的把舆论看作是简单的相加,其中的多数意见便被看作舆论。

第四种,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把舆论看作是社会控制的机制,认为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10.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历史性。

【答案】(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自由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被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各个阶级的新闻自由均有其自身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

17世纪中叶,以文字作为传播新闻信息手段的报刊,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新闻传播媒体,“出版自由”是新闻自由最早的表述方式。最早提出“出版自由”口号的是英国著名政治家、诗人弥尔顿。经过300多年的历史发展,新闻事业已由单一媒介发展为多种类型的新闻媒介,自由的内涵也日益充实丰富,于是人们约定俗成,逐渐用“新闻自由”取代“出版自由”来表述这一口号的完整意义。

(3)新闻自由的基本发展过程

从中世纪到18世纪,出版自由始终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扩充自己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个口号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进步性。资产阶级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争取出版自由权利。资产阶级的不懈斗争终于换来特许制的废除,资产阶级争得了报刊出版前免除特许或申领执照、免交保证金等方面的权力。

第二阶段,争取言论自由权利。在特许制度被废除以后,资产阶级进一步要求有议论和批评政府的自由。随着资产阶级近代报业的形成,批评和监督政府以及各种不良现象的要求日益强烈。

第三阶段,争取新闻自由。这一阶段提出“人民有知的权利”的口号,反对政府和垄断集团对新闻的控制和干预,要求新闻工作者有接近消息来源的自由,要求有及时赶赴新闻现场采访和传递消息的自由,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上,要求免受检查以保证受众应该享有的自由权利。

(4)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

从新闻自由的基本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的内涵是不相同的,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