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中考语文《说明文》专题复习

2017中考语文《说明文》专题复习

2017中考语文《说明文》专题复习
2017中考语文《说明文》专题复习

2017年中考语文<说明文>专题复习

就近几年的中考语文来看,会经常考说明文相关知识,所以,作为初三学生,必须系统地理解把握相关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在此老师给大家大致梳理一下说明文要考的知识点,并适当讲解。

一、说明文要考的知识点

1、考文/段的说明对象。

2、考文/段的说明顺序。

3、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考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般有两种考法:其一会考“某句中的某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其二会考“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的词句,并进行分析。

5、考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会考文/段介绍了说明对象的什么或哪些特征。

6、考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或是事理说明文)。

7、考说明文的语言(是平实说明文或是生动说明文) 。

8、考说明文的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递进式,并列式等。

9、找中心句。

10、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二、具体讲解。

1、考文/段的说明对象。

考试中一般会问:这个文段/语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同学们一定要懂什么是说明对象,它一般指的是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物。

答题技法:其一,

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如果从题目无法看出,可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来确定。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回答时可用这样一种模式:

本文/段介绍了……的……(对象+特征)。例:《看云识天气》。本段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考文/段的说明顺序。

关于这个知识点,考试中一般会问,本文/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这三种。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A.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从古到今,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等)

B.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高到低),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C.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整体到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3、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温馨提示:问“某某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这种题型是贵阳市中考语文常见题型。为此,作为考生,必须从以下方面去理解与把握:

A、记住常见的10种说明方法,并能正确书写汉字。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下定义、④摹状貌、⑤作诠释、⑥打比方、⑦列数字、⑧绘图表(列图表或画图表)、⑨作引用、⑩作比较。

B、理解和把握使用这10种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或好处)的答题技巧(规律)。

①、举例子:通过举的实例对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出自《中国石拱桥》

问:该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该段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实例对“我国石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明力。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易于读者理解与把握。

例1: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中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出自《中国石拱桥》

问:该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该段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我国的石桥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易于读者理解与把握。

例2: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

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出自《看云识天气》

问:该段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条理清楚地介绍了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的位置和特征,易于读者理解与把握。

③、作比较:拿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浅显鲜明地突出说明了。

例1: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出自《大自然的语言》

问:画线句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拿早春南京桃花和北京桃花开花的日期以及拿晚春南京刺槐和北京刺槐开花的日期加以比较,浅显、鲜明地突出说明了“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这个特点。

例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出自《苏州园林》

问:画线句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拿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加以比较,浅显、鲜明地突出说明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这个特点。

④、作诠释:对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通俗易懂,易于读者明白。

例1: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出自《奇妙的克隆》

问:画线句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对克隆个体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通俗易懂,易于读者明白。

⑤、打比方:把 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事理。

例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出自《中国石拱桥》

问: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石拱桥比作虹,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特征。

例2: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出自《中国石拱桥》

问: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桥洞比作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桥洞的特征。

⑥、摹状貌:对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例1: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出自《中国石拱桥》

问: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石刻狮子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例2: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出自《看云识天气》

问: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天上的云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扼要、准确的语言对加以描述,从而更科学地揭示了的本质特征。

例1:“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出自《统筹方法》

问: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扼要、准确的语言对统筹方法加以描述,从而更科学而准确地揭示了统筹方法的本质特征。

例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出自《看云识天气》

问: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扼要、准确的语言对晕加以描述,从而更科学而准确地揭示了晕的本质特征。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具体,更有说服力。

例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出自《中国石拱桥》

问: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对“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个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具体,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注:列图表也叫绘图表或画图表)

⑩、作引用:

(注: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B、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因而有两种答题规律或技巧,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A答法:引用名言/格言/谚语,语言精炼,含蓄典雅,较好地说明了。

例1: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出自《看云识天气》

问: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关于日晕和月晕的谚语,语言精炼,含蓄典雅,较好地说明了日晕和月晕所预示的天气情况。

B答法: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增强了说明的趣味性。

例1: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出自《奇妙的克隆》

问: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孙悟空变猴子的神话传说,增强了说明的趣味性。

(注:作诠释和下定义的区别:1、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数学,也指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安排工作进程。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2、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

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诲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4、考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般有两种考法:其一会考“某句中的某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其二会考“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特点的词句,并进行分析。

对于第一种考法,要答不能删去,然后结合自己对相关语段内容的理解说出不能删的原因。对于第二种考法,分析时可采用这样的模式回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5、考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会考文/段介绍了说明对象的什么或哪些特征。

请结合《中国石拱桥》和《故宫博物院》加以理解。这两篇文章均涉及这类题型。

6、考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或是事理说明文) (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

的)。

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

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奇妙的克隆》、《大自然的语言》、《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如《大自然的语言》。它的说明对象是物候学,是一门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有形状,有构造。所以不是事物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其次,事理说明文就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

7、考说明文的语言(是平实说明文或是生动说明文) 。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1.(5分)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 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体(字体),其中“武”字第笔的“(斜勾)”体现了“险而劲”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2.(10分)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 《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朝花夕拾》展品图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和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横线处填写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 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

2017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2016·成都)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解析】B.“素质”与“改善”搭配不当,可将“改善”改为“提高”;C.“大约”与“左右”语意重复,可删去其一;D.误用否定句,造成字面意思与实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可删去“不”。 2.(2016·自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王爷庙修建在釜溪河边的石崖上,夏日的王爷庙是人们避暑喝茶的好季节。 B.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蓝天中学在2017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通过阅读《红高粱》《生死疲劳》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解析】A.搭配不当,“夏日的王爷庙是……的好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B.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删去;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3.(2016·乐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研究。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 B.作为有着近50年左右工艺经验的老匠人,张应花了几十年时间和十几万资金完成了中国古版画木刻艺术集《成都·龙池坊》。 C.有的小区为业主在楼道、走廊、车库等公共空间安装摄像头,可是,公共空间不是自家的“后花园”,这种做法难免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D.总的来说,一款电饭煲是否好用,外型美观、操作简便和做饭好吃都是标准,无论是上千过万元的智能电饭煲还是几十块的传统电饭锅都得遵守。 【解析】A.成分残缺,“培养他们阅读和探究”缺宾语,应该在其后加“的能力”。B.语意重复,把“近五十年左右”中的“近”或者“左右”去掉一个。D.两面对一面,前半句是“能否好用”,后半句“外形美观,操作简便,做饭好吃”是好用的标准。 4.(2016·广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通过这一次主题班会,使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C.在精准扶贫问题上,党支部积极采纳和听取了广大党员的意见。 D.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乃是评判一个优秀员工的首要条件。 【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搭配不当,“意识”与“提高”不搭配,可将“提高”改为“增强”。C.语序不当,“采纳”和“听取”应调换顺序。D.两面对一面,应将“是否”删去。 5.(2016·达州)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B.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素细胞提前衰竭而埋下糖尿病。 C.精神颜值,是衡量一个人内心善良或靓丽的数值。精神颜值的高低代表了一个人心灵美的程度,相对外表颜值高只是一时而言,精神颜值则可以永葆青春。 D.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由于国内的认知度较低的原因,中国创客创业后往往依赖海外市场。 【解析】B.成分残缺,可在“糖尿病”后加“的隐患”。C.两面对一面,可在第一句话中的“内心”后加“是否”,在第二句最后一个“精神颜值”后加“高”。D.搭配不当,可将“数量规模都较小”改为“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

2020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20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2017·吉林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砖(节选) 凡埏泥①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②水滋土,人逐数牛错③趾④,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⑤平其面,而成坯形。 (选自《天工开物》) 【注释】①埏(shān)泥:揉合粘土。②汲:从井里取水。泛指打水,取水。③错:交错,错杂。④趾:脚。⑤戛:刮平,削平。 1.“人逐数牛错趾”句中“逐”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上好的粘土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造砖坯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7·长春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③,必过④其兄旦,旦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诚心自然,天下敬信,陕、洛间皆化⑤其德,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之乎?” (节选自《宋史》卷三三六) 【注释】①凛然:严肃的样子。②指:意图,意思。③展墓:扫墓。④过:拜访,探望。⑤化:教化,感化。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奉.之如严父 ____________ (2)吾无过.人者 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了司马光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6·长春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附解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 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载(zǎi)载(zài) B.载(zài)载(zài) C.载(zài)载(zǎi) D.载(zǎi)载(zǎi)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勾②沿 B.①勾②延 C.①沟②沿 D.①沟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2017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

2017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学“病句修改”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典型例题了解病句类型 2.通过练习揣摩修改病句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一)前置学习: 1.常见的病句有哪些类型? 2.病句修改一般会出现哪些题型? (二)当堂学习: (一)典型例题: 1.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2.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3.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味,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4.今天的盐阜儿女创建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神。 【病句类型归纳】 (二)典型例题: 1.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2.听了动员报告,同学们都订出了本期学习的计划和决心。 3.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4.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病句类型归纳】 (三)典型例题: 1.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3.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4.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5.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用水品质。 6.近来各地市国多发,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7.球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

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整合汇编)

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整合汇编)本文是关于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整合汇编),感谢您的阅读! 复习是为了大家在考场上更自如的发挥,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都有哪些备考知识点,特梳理出中考语文考点复习,中考你准备好了吗? 【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的阅读一直是考生们头疼的问题。中考文言文阅读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课外的解题方法如下: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我们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古诗文】 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大致分为: 一、品味炼字类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1. 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共5分)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体(字 体),其中“武”字第笔的“ (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2分)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 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 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3分) 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 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 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气充腴, 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 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2. 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共10分)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1分)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 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 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 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 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 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 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 《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2分) 【参观记录】 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诗坛领袖,①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②》乃历史剧先锋 答: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实用策略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实用策略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实用策略 一、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我省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诗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

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议论文的命题方向:找中心论点或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论证方法的识别及其作用;具体句中代词所指代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论据并指出论据的作用;理解文段中某一句子的特定深刻的含义;找出你认为富有哲理或教育意义的一句(段)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上分析你喜欢的原因;根据文意,自己设计命题自己作答。说明文的命题方向: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找出段或全文的中心句,并对其作用作出阐析;识别说明顺序(特别是逻辑顺序);判断文段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阐述说明语

2017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测试题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与专题 一、综合性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从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习。它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贴近现实生活。综合性学习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2.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要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3.强调合作精神。综合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4.设计开放、多元。综合性学习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常见考点有:制定计划、提炼信息、读取图表、探究材料、口语交际、论辩说理、专题演讲等。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为考生们构建了比较开放的答题环境,能够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语文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考的着眼点主要放在了“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的考查上。近几年,我市中考试题均包含综合性学习试题,意在引领语文教学的新方向。 二、专题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录了十个专题。这些专题旨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改变教材“唯语文”的呈现方式。苏教版初中《语文》专题的设计,从实践背景上看,它顺应了新课程理念;从性质上看,它具有凝聚性、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的特点;从意义上看,

2016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7年中考复习策略

2016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7年中考复习策略 呼应日常教学坚守语文本质 2016年温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严格按照浙江省考试说明的要求,凸显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本卷继续以“大阅读”理念为指导,丰富阅读文本的样式,拓展读写结合的空间;注重思维含量与品质,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指向基于单元整体的阅读教学,创设常态语文学习氛围。这些尝试与探索,既深化了日常教学与学业评价的关系,也丰富了试题的呈现形式。 一、努力培育诗心,理性关注现实 本卷以德国著名作家黑塞的诗歌《桃花盛开》开篇,以期学生在领略诗歌魅力的同时舒缓心情、平和心绪。文学作品《为了水晶心》中,诗歌不但是主人公表情达意的信物,更是能让他们肝胆相照、度过艰难岁月的精神力量。阅读文章的过程,也是领悟诗歌乃至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的过程。任务型写作以深受人们喜爱的“为你读诗”平台为背景,创设真实情境,要求学生自荐读诗或邀他人读诗,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引导学生在平日里能听诗读诗,从中汲取营养,努力培育诗心,提升生活品位。 非文学作品《嘿,邻居!——中国邻里关系调查》是根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数据转化而来的图表材料,是图解社会热点、理性展示当下的非连续性文本。由此生发以“邻里关系”为话题的作文: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聊天,却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在本卷“现代文阅读(二)”中,一声“嘿,邻居”,一组“中国邻里关系调查”数据,或许会引起我们对邻里关系的关注,触发我们对邻里关系的深思。 请就“邻里关系”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结合调查报告,选择特定对象(如家长、社区负责人等)写一封信,阐述你的思考和建议;可以就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 这样的作文,既能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充满人间烟火味,又能引领学生以思辨的眼光和理性的思考来关注当下、审视现实,在理性与智性的基础上培养责任意识。这也很好地体现了大阅读背景下“读写结合”的理念。与以往题目相比,这个作文话题适合各种文体写作。“提示”中首次采用了“文学创作”这一说法,让学生在文体上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鼓励学生灵活表达,倡导真实写作。 二、依文设置题目,注重思维品质 试卷设题紧扣文体、文本特质,依文设题,让阅读“贴着文本”。《为了水晶心》是一篇将诗歌与故事有机融合的小说,情节感人肺腑,描写极富诗情。题目设置以小说中“大山”“七瓣莲”等典型意象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直抵文本的内核,体会诗歌对主人公深切的影响。《嘿,邻居!——中国邻里关系调查》是纯粹的非连文本,以图表形式呈现调查数据。设题时,尽可能依照实用类文本的特质,注重题目的思维含量与品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分析、推断、整合、运用等能力。如第11题,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运用非连文本中的有效信息,论述自己对专家观点的理解。文言文阅读选用表现苏轼生活情趣的两则小品,基于文本语言省净却尽显性情的特点,设题时采用学生日常阅读中常用的“批注法”,通过适当的示例引导学生能真实而又灵活地深入解读文本,濡染东坡之真性情。 整份试卷的命制,始终依据文本材料,设题注重对语文思维和语文能力的考查,以丰富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握语文学习的核心本质。 三、呼应日常教学,回归学习常态 考试与日常教学应该是紧密相连、和谐共振的关系。试卷第8题,要求学生结合小说内容,联系单元导语探究编者的意图,这需要立足单元来思考问题,体现了文本学习个性和单元学

(浙江地区)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考

考点跟踪突破38文言虚词(B卷)(对应学用272页)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B)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 A.何陋之有 . 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C.左臂挂念珠倚之 . D.予xx之出淤泥而不染 . 2.(2016·新疆建设兵团)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C)A.心乐之当余之从师也 .. B.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 .. C.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D.乃记之而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必以分人杀之以应陈涉 .. B.吾视其辙乱xx君其许寡人 .. C.公将驰之故逐之 .. D.战于长勺所欲有甚于生者 ..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渔人甚异之公将鼓之 .. B.各复延至其家xx君其许寡人 .. C.于时冰皮始解其一犬坐于前 .. D.可以为师矣卷石底以出 .. 5.选出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B)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 B.又间令xx之次所旁xx祠中 . C.名之者谁 . D.何陋之有 . 6.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作亭者谁(的人) . B.山间之四时也(的) . C.行者休于树(从) .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 7.下列四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其此之谓乎择其善者而从之 .. B.于我如浮云求石兽于水中 ..

C.而疑邻人之父人不知而不愠 .. D.去后乃至乃石性坚重 ..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怅恨久之天下顺之 .. B.公问其故其如土石何 .. C.起于xx吾举于士 .. D.xx以数谏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臣以xx之攻xx也徒以有先生也 .. B.xx问其故xx君其许寡人 .. C.xx何罪之有何陋之有 .. D.xx不见我于xx所欲有甚于生者

【语文】2017年北京市语文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基础?运用 1. 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题目。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_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__________笔的“(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_____) 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答案】 (1)楷体 (2)7 (3) C 【解析】本题考查书法的赏析。(1)要熟悉常见的字体特征,掌握正确的书写顺序。(2)C 项正确,“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是明陈继儒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此碑书法的评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充分体现了其书法特点。 2. 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一、复习总设想 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分四大版块: 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习任务。每册书后都有附录,在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考查里都会辐射附录里的相关内容做为复习的一个单位,还有课文后附录的知识框也应进行拉网式复习。 4、写作,作文已占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惯。 第二阶段:从4月26日到5月20日,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漏补缺,切实提升学习复习效率,打好阵地战,歼灭战。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2017年中考语文背诵默写复习资料集锦

中考/备考辅导 2017年中考语文背诵默写复习资料集锦一、品味炼字类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

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类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

2017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学案——语法知识

2017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学案——语法知识(教师版) 【考点检索】语法知识。选择题。第14题。 【考点目标】 1.准确判断五种短语结构类型,辨析后补短语与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2.掌握单句的六种常见成分,准确区分宾语与补语、特殊句式的句子成分。 3.准确提取句子主干。 4.掌握常见复句类型及关联词语,准确判断二重复句的层次及意义关系。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掌握常见的短语结构类型; 2、学会区分辨析动宾短语和后补短语;主谓短语与偏正短语。 【摸底反馈】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同类的一个短语 (1)A.纯洁善良B、婉转悠扬C、振聋发聩D、言行相顾(D主谓) (2)A.独立思考B、天伦之乐C、完美无缺D、一个顾客(C后补) (3)A.打扫干净B、打量一番C、大国工匠D、密不透风(C偏正)(4)A.打扫教室B、整修一新C、记住乡愁D、发展经济(B后补)(5)A.市场繁荣B、悠久历史C、色彩缤纷D、襟怀坦白(B偏正)【知识讲练】 一、短语的结构类型 (一)短语构成方式:(1)顺序。词+词如:描写景物——景物描写(2)虚词。的(偏正)、地(偏正)、得(后补)、和(并列)如:景物的描写——描写的景物;飞快地跑——跑得飞快 (二)短语的结构类型 1.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是平等的联合;词性是相同的。 (1)如:报纸杂志今天或明天(名+名) 调查研究讨论并通过(动+动) 雄伟壮丽庄严肃穆(形+形) 我和他这样那样(代+代) 四面八方千秋万代半斤八两(数量+数量) 姐姐和我(名词+代词) 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形+代) (2)并列短语的构成与判断辨析:可从词性相同、调换顺序、加“和、并、与”等三个角度判断并列短语。判断下列短语类型 风俗习惯(并列)废寝忘食(并列)雍容华贵(并列) 广阔无垠(后补)风和日丽(并列)筚路蓝缕(并列) 优良传统(偏正)美轮美奂(并列)鳞次栉比(并列)2.偏正短语:前一个词修饰、限制;后一个词为主(正)。 (1)如:(祖国)大地(一个)顾客(可爱的)人(定)+中心词(名、代)[独立]思考[更加]坚强[完全]相信[ 状]+中(动、形) (2)偏正短语的判断辨析:调换顺序试一试;加“的、地”看一看;换前一个词。 判断下列短语类型: 吃瓜群众(偏正)群众吃瓜(主谓)变化规律(偏正)无尽变化(偏正)销售计划(偏正)学习计划(偏正、动宾)辛勤耕耘(偏正)辛勤劳作(偏正)远大理想(偏正)理想远大(主谓)悠闲自在(并列)侃侃而谈(偏正)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北京市2017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1.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共5分)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______笔的“?(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2分)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3分) ( ) 《九成宫醴泉铭》选帖 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2.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共10分)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1分) 提示语: 《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名人故居分布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D .《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横线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2分) 【参观记录】 时间:2017年4月13日 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现代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创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诗坛领袖,①______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话剧大家,改编老故事,②《_______》乃历史剧先锋 (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 言。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中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②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③ 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与原则 复习目的不外乎“查漏补缺、自我完备、巩固提高”,以求取得最佳考试成绩。 为达成有效复习,我的复习教学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吃透《课 程标准》——准确把握命题方向;二是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三是熟悉考题——细致体会考题模式和考点;四是恰当做题——举一反三地学会解题思路方法并适当的拓展延伸。总而言之,就是要做到“胸中有数、腹中有书、手中有法”。 二、复习思路与设想 (1)导向引路:要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省中考 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 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 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三、复习内容与安排 1、依纲据本,复习教材。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完成课本中古诗文的背诵与阅读检测。

2、板快解析,分点应对。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讲解、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1、语言积累与运用,约用10天。2综合性学习,约用4天。 3、阅读理解:记叙类阅读;说明类阅读;议论类阅读;古诗文阅读。约用16天。 3、写作,约用10天。 3、整体演练,查漏补缺。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 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析与讲解临阵巩固,自我完备。学生自我梳理,整理完备知识,养精蓄锐,从容迎考。 四、主要措施与方法 1、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①古代诗词:重在诵读、积累、品味、欣赏; ②文言文:强调诵读积累,“字、词、句、篇”解译,了解基本语法现象。循环检测,逐一落实。复习过程中,针对每一模块的考点或知识点,收集整合设置相关例题,指导解题方法和答题思路,强调不同题型的一些相关应试策略,归纳答题步骤,提供答题句式,内容上先分散后综合,由点到面。 2、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基础,内容包括:①字音、字形及书写; ②词语(包括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 ③标点; ④修辞;⑤句子(含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仿写、补写、续写);⑥文 学常识、名着;⑦古诗文名句积累;⑧语言运用:信息提取、语意理解、品联写对、标语广告、图表漫画、口语交际;⑨综合探究。

2017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2017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臭氧污染看不见,却比PM2.5更可怕 李牧鸣 ①与“张牙舞爪”的雾霾相比,臭氧要“低调”得多,悄悄地“隐藏”在万里晴空中,却成为近几年夏天列入监控指标以来众多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元凶。以去年6月为例,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统计显示:所有超标天数中,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超过了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与之呼应,广东省次月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臭氧成最常见首要污染物。 ②“低调”臭氧比PM2.5更可怕。 ③专家认为,臭氧这种看不见的污染不容小视,应像重视雾霾一样,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④“事实上,臭氧污染已成为困扰全国的环保新课题。”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目前,从全国来看,北方臭氧污染一年有1个峰值,而南方则每年有2个峰值,甚至新疆、西藏等地区也面临臭氧污染问题。 ⑤相对于发黑发臭的水污染、发黄发黑且有刺鼻气味的烟污染,以及夹杂着细小颗粒的雾霾污染等有形污染,公众乃至环保部门对无色无味的臭氧污染一直“掉以轻心”。 ⑥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对呼吸道的破坏性很强。根据加拿大职业健康与安全中心(CCOHS)的介绍,“臭氧会刺激和损害鼻黏膜和呼吸道,这种刺激,轻则引发胸闷咳嗽、咽喉肿痛;重则引发哮喘,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还可能导致肺功能减弱、肺气肿和肺组织损伤,而且这些损伤往往是不可修复的。”因此,对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只要暴露在低浓度的臭氧中,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明显的危害。 ⑦同样,臭氧也会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它也会破坏皮肤中的维生素E,让皮肤长皱纹、黑斑;当臭氧浓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时,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让人头痛、胸痛、思维能力下降。 ⑧此外,臭氧会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使甲状腺功能受损、骨骼钙化。美国斯克利普斯应用科学研究所的保罗·温特沃斯教授曾经做过研究,发现臭氧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损害某些酶的活性和产生溶血反应。 ⑨哪怕对植物来说,臭氧也不是什么受欢迎的好东西。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生物学家曾在2006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臭氧会让植物的叶绿素、类红叶素和碳水化合物浓度降低,对光合作用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