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福建省长汀一中、连城一中等六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考试生物试卷

福建省长汀一中、连城一中等六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考试生物试卷

福建省长汀一中、连城一中等六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考试生物试卷
福建省长汀一中、连城一中等六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考试生物试卷

福建省长汀一中、连城一中等六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免疫过程中可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B.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

C.膜蛋白在膜中较磷脂更易移动

D.膜蛋白在转运离子时形状可发生改变

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B.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脂肪都能作为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磷脂

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男性的体细胞中有时也有2条X染色体

D.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即ZW

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4种色素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5.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

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

6.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细菌,并获得了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菌无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

B.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所以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C.该细菌细胞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有氧呼吸

D.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其遗传特征主要由DNA决定

7.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B.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

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

8.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9.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CO2

D.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10.将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B.核苷酸、磷酸、碱基

C.核糖、磷酸、碱基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1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12.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

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13.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14.下列各种物质与功能不相符合的是()

A.叶绿素---光合作用

B.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C.胰岛素—调节功能

D.唾液淀粉酶—催化H2O2分解

15.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与原三十九肽对比,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肽键数目减少8个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D.O原子数目减少1个

1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水的光解

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D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TP

C.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都发生于叶绿体基质

D.暗反应过程需要酶,光反应过程不需要酶

17.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

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还没有分化

C.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

D.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基因

18.如图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

B.从图示可确定该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②④中不含有磷脂

D.结构③具有双层膜,有进一步加工蛋白质的作用

19.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两试管加入干酵母后应先煮沸排除原有气体干扰

B.实验自变量为是否通入O2

C.实验因变量为是否产生CO2,Ca(OH)2溶液可换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为控制变量,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O2

20.关于细胞增殖的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随着细胞体积增大,物质运输的速率逐渐提高

B.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C.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D.压片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并没有直接关系

21.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溶液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be和de时期

B.cd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不一定相同

C.显微镜观察分生区细胞,绝大多数处于ab时期

D.图示有2个细胞周期,每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为19.3h

22.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光照强度等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释放的O2量相等

B.当光照强度大于b时,对光能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甲

C.若单独种植密度过大,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乙

D.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乙

2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酶和无机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机理不同

C.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D.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

24.下图表示在20℃、不同pH条件下,向等量的反应物中加入等量的某种酶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酶的最适pH为7

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若将温度改为15℃,酶的最适pH不会发生改变

D.此实验中,pH为自变量,生成物的量为因变量,温度为无关变量

25.以下细胞结构的功能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都相关的是()

A.细胞膜B.细胞骨架C.核膜和核孔D.以上三项都相关26.现有a、b、c三个相同的瓶(a瓶不透光),分别从某湖中同一位置取满水,测定c 瓶中的溶氧量,再将a,b瓶密封后沉入湖中原位置,24h后取出,测定a、b瓶中的溶氧量。测定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

27.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置于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的值变大B.对某绿色植物进行遮光处理时,遮光后瞬间叶绿体中NADPH/NADP+的值变小

C.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值变大

D.肌肉细胞剧烈运动过程中缺氧,细胞中CO2的释放量与O2的消耗量的值变小

28.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C.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29.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成熟体细胞比动物的成熟体细胞更容易实现全能性

B.利用离体植物细胞培育植株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它的全能性就越低

D.利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30.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单选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膜蛋白是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等有密切的关系。有些膜蛋白是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专一受体,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如B淋巴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与抗原特异结合的受体分子,A项正确;

B、膜蛋白中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分别朝向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外侧和内部,即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B项正确;

C、膜蛋白在膜中的流动性较磷脂的弱,C项错误;

D、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而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这些膜蛋白在转运离子时形状可发生改变,D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属于单糖,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淀粉、纤维素、糖原是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膜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详解】

A、组成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A正确;

B、糖类不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如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物质,B错误;

C、糖原是动物细胞内重要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内重要储能物质,脂肪是动植物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

D、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D正确。

故选B。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

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将来发育为女性,含Y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将来发育为男性。

【详解】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但其不能控制性别,A错误;

B、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B错误;

C、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其体细胞中有时也有2条X染色体,如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

D、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即ZZ,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详解】

A、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一般含有4种色素,A错误;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B正确;

C、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错误;

D、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吸收的光能都可以用于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睛】

熟知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光照条件下,细胞释放二氧化碳,不产生氧气,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照条件下释放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产生总量相等,说明光合

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d过程细胞不再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乙是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e点无光照强度,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f点是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g点是光的饱和点,g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

【详解】

A、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据此可知,呼吸强度为6;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则光合作用总吸收二氧化碳为8,因而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8-6=2个单位的CO2,B正确;

C、图甲中的c点O2产生总量为6,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相等,所以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C正确;

D、据图可知,eg之间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故限制e、f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正确。

故选A。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细胞有无核膜(或成形的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其中真核细胞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A、细菌具有细胞壁,A错误;

B、细菌的繁殖方式为二分裂,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B错误;

C、与酵母菌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该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

D、环状DNA中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掌握链状DNA和环状DNA结构上的区别,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元素与化合物的含量排序

(1)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O、C、H、N;占干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C、O、N、H。

(2)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

【详解】

A、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水,故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氢,A错误;

B、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水、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核酸,B错误;

C、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不相同,C错误;

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体现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

熟记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含量是解答本题关键。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一定底物浓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升高而加快,B点后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

A、题干为最适温度,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下降,A错误;

B、在C点时,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此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浓度,B错误;

C、在A点时,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C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反应速率受酶浓度限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加快,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总体上看,反应物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有氧气,碳水化合物和水。

【详解】

A、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CO2→C3→(CH2O),A正确;

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B正确;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H2O,C错误;

D、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CO2)消耗或产物(O2等)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D正确。

故选C。

10.D

解析:D

【解析】

核苷酸为初步水解的产物,A、B均错误;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C 错误;DNA分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正确。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所有的复制都发生在间期;A正确;

间期DNA含量加位,染色体数未加倍;B错误;

纺锤体消失于末期;C错误;

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D错误。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

【详解】

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类囊体膜,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故AT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故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理清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联系,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便可解答本题。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自由扩散属于①胞吞或者胞吐,②属于主动运输,③属于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生物大分子以胞吞和胞吐方式出入细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

A、膜泡运输涉及膜的流动性,与载体蛋白无关,A错误;

B、②为主动运输,其特点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和能量,B正确;

C、①②都需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而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C错误;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是再细胞失水死亡后进入,与物质跨膜运输无关,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理解能力。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功能具有多样性,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等。【详解】

A、叶绿素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故在光合作用中起作用,A正确;

B、血红蛋白运输氧气,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B正确;

C、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体现了蛋白质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C正确;

D、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但不能催化H2O2的分解,D错误。

故选D。

【点睛】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在三十九肽中,含有38个肽键,丙氨酸所在位置为第8位、第18位、第27位、39位,前3个丙氨酸居于肽链中间,最后一个氨基酸居于尾端。

【详解】

A、去掉第8位、第18位、第27位的丙氨酸时,都要断开两个肽键,而去掉第39位丙氨酸,要断开1个肽键,因此肽键数目共减少7个,A错误;

B、该过程中去掉4个丙氨酸,每个丙氨酸有3个C原子,因此C原子数目减少4×3=12个,B正确;

C、居于肽链中间的丙氨酸去掉后,分别增加了3个羧基和3个氨基,39号丙氨酸去掉后不影响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故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C正确;

D、每断开一个肽键,需要一分子水,增加一个O原子,但每去掉一个丙氨酸会减少2个氧原子,因此该过程中,O原子减少2×4-7=1个,D正确。

故选A。

【点睛】

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

(1)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总数。

(2)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水的光解,A正确;

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B错误;

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

D、光反应过程也需要酶,D错误。

故选A。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干细胞的分类:

(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

(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

(3)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如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类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

【详解】

A、癌细胞也有旺盛的分裂能力,但不是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的原因,A错误;

B、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B错误;

C、造血干细胞含有该生物全套的遗传信息,但是不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C错误;

D、干细胞能分化成不同细胞的原因是细胞内有本种生物的全套的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干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A项错误;

B、图中的②为中心体,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由此可确定,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也有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B项错误;

C、结构②④分别为中心体和核糖体,二者均没有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脂,C项正确;

D、结构③为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有进一步加工蛋白质的作用,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装置图:甲和乙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丙和丁装置中的石蜡油具有隔绝空气的作用,所以该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的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详解】

A、煮沸会杀死酵母菌,A错误;

B、本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自变量为氧气的有无即是否通入O2,B正确;

C、实验因变量为CO2产生量的多少或者酒精的有无,但Ca(OH)2溶液可换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错误;

D、乙是验证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的,需要氧气,所以气泵泵入的气体不需要除去O2,D 错误。

故选B。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

(2)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2、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染色之前必须先漂洗以去掉解离液中的盐酸,防止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

【详解】

A、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A错误;

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观察分裂期,由于分裂期时间短,只有了解有丝分裂日周期性才便于在分裂期观察,B正确;

C、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体形态清晰,C错误;

D、压片是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D错误。

故选B。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第0h~第2h、第19.3h~第21.3h、第38.6h~第40.6h都表示分裂期;第2h~19.3h、第21.3h~第38.6h都表示分裂间期。其中第2h~第21.3h、第21.3h~第40.6h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详解】

A、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而bc和de时期为细胞有丝分裂间期,A正确;

B、cd时期为分裂期,根据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该时期分析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故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不一定相同,B正确;

C、显微镜观察分生区细胞,由于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的时间,故绝大多数处于间期,即bc、de时期,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图示有2个细胞周期,每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为19.3h,D正确。

故选C。

【点睛】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在光照强度较高时,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乙植物,在光照强度过低时,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高于甲植物,说明甲植物为阳生植物,乙植物为阴生植物。【详解】

A、图中当光照强度等于a时,两条曲线出现交点,说明此时甲、乙两种植物释放的O2量相等即净光合速率相等,A正确;

B、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植物,甲植物对光能利用率高于乙植物,B正确;

C、由分析可知,乙植物更适合在林下种植,若种植密度过大,乙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C错误;

D、乙植物与甲植物相比,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更小,更适合在林下种植,D正确。

故选C。

【点睛】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酶有最适宜的温度和pH,在最适宜温度(pH)条件下,酶活性最高,当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pH)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详解】

A、酶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正确;

B、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原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脂肪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水解脂肪酶的酶是蛋白酶,C正确;

D、低温条件下,酶的分子结构稳定,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D正确。故选B。

2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PH和时间,因变量为生成物的量,则酶量、反应物的量以及温度等均属于无关变量。

【详解】

AB、相同时间内,生成物的量越大,酶活性越强,因此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该酶的最适pH小于5,A错误;B正确;

C、若将温度改为15℃,酶的最适pH不会发生改变,C正确;

D、分析曲线可知,此实验中,不同pH为自变量,生成物的量为因变量,温度为无关变量,D正确。

故选A。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结构;细胞骨架也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都相关;核膜和核孔沟通了细胞核与细胞质。

【详解】

分析可知,细胞膜、细胞骨架、核膜和核孔都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相关,故选D。

2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abc瓶的初始状态一致,所以c瓶中的溶氧量可视为三瓶共同的初始氧气量w。a瓶不透光,其中的微生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w-v)代表24h中呼吸的耗氧量;b瓶透光,在同一位置放置了24h,b瓶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k—w)代表净光合释放的氧气量。

【详解】

A、 B、根据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w-v)=(k—v)mol/瓶,A正确,B 错误;

C、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w—v)mol/瓶,C、D都错。

故选A。

【点睛】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的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2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2、光合作用光反应中主要有两个物质变化: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

3、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详解】

A、置于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外界溶液浓度变小,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变大,A正确;

B、对某绿色植物进行遮光处理时,遮光后瞬间,光照减弱,光反应产生的NADPH减少,但是暗反应中利用NADPH的过程照常进行,并产生NADP+,故遮光后瞬间叶绿体中NADPH/NADP+的值变小,B正确;

C、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值由1/2变为1,C正确;

D、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也不消耗氧气,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中CO2释放量/O2消耗量不变,D错误。

故选D。

2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目的是使细胞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

【详解】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在解离时细胞已经被杀死,永久的停留在细胞周期某个时期,但是每个细胞的细胞周期不是同步的,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B正

确;

C、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不同的,可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判断细胞的分裂时期,C正确;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D正确。

故选A。

2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细胞全能性大小: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细胞全能性以细胞形成个体为标志。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植物成熟的体细胞比动物的成熟体细胞更容易实现全能性,A正确;

B、利用离体植物细胞培育成植株就是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设计的,B正确;

C、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它的全能性往往越低,C正确;

D、细胞全能性以细胞形成个体为标志,故利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尽管植株往往表现高度不育,但也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D。

【点睛】

3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细胞中的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生物膜系统功能如下:

(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小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

B、生物体内的消化酶没有附着在生物膜上,B错误;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形成的囊泡与内质网膜融合而减小,细胞膜

接受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而导致膜面积增大,C正确;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结构相似,D错误。

故选C。

【点睛】

熟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B项是易错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