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提高小学四年级口算能力的策略

提高小学四年级口算能力的策略

提高小学四年级口算能力的策略
提高小学四年级口算能力的策略

提高小学四年级口算能力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结合我们的教学,口算

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口算教学的重要性,再加上我校高效课堂的开展,小

学数学教学中口算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便被凸现出来。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特别

在进行了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的研讨后,中学教师提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小学生计算能力有

待提高,而口算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我觉得提高口算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口算能

力是很有必要的。从事了十多年的数学教学,我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做题的效率越

来越低,也就是说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都比较低,口算能力普遍较差,是数学成绩提不高的

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接过的班级,我都致力于口算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今年

接的四年级,口算能力特别差。所以我这一年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中年级学生口算能力,我觉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基本口算练习和记忆性训练,夯实口算基础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因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都是基本口算内容,应熟练掌握。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对基本口算进行天天练,对于学生不易掌握的或易错之处突出练。

在安排巩固练习时,我按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基本技能和形成技巧这样的顺序进行。如,在教学表内乘法时,先找出表内乘法口诀共有多少句,再找出每句口诀的特点。强调学生要

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口诀,不搞死记硬背,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在学生熟记口诀后,还加入了一些口诀练习题进行训练。

如:()七四十二、()九三十六、()×8=32等。对于表内除法,当商大于除数时,学生普遍存在用口诀求商有困难的问题,比如45÷5,42÷6,63÷7,学生分别先想到的总是5、6、7的口诀。但是在这口诀里最大分别是: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找不到

五()四十五、六()四十二和七()六十三,所以在指导学生背口诀表时,我不仅

要求学生熟练地横着背、竖着背,还要求学生会拐弯背,目的是为了强化表内的乘法,同时

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

除了加强基本口算外,适当的记忆性训练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四年级的简便计算,需要学

生观察数字特征,寻求简便方法。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

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

比如25、125这两个数的2倍、3倍一直到9倍的值,熟记4个25是100,8个125是1000,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频率很高,所以一定要牢记并熟练运用。

二、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口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我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每天视

算或听算10道题目。视算练习就是采用看练习题来计算,如看口算卡片算、用活动口算卡算、用口算表算,形式可采用按座位顺序算、小组算、横排算、竖排算,像开火车似的一个

接一个很快说出得数。听算练习,老师口头念题,让学生在口算本上写得数。老师念完题,

找学生报得数。也可以连续找几个学生报得数。这种练习形式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

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这种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讲究利用形式的多样化进行训练。如用指名接龙游戏、竞赛、抢答等方式;用卡片、小黑板、扑克牌、动画,进行视算;结合听算说得数等进行口算训练;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算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三、注意探索规律,提高口算速度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个人看法。 一、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很多老师将其大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有以下五种情况: 1、感知粗略。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大会注意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没有什么情节的形式,才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7”写成“97”,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失调。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7+24”和“31-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7+24-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造成错误。 3、情感脆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借助操作,弄清算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口算天天练4

0.38+0.68= 11.68-5.27= 14.03-13= 5.6+0.71= 7-0.96= 0.7-0.42= 18÷8= 150×4= 2.9÷10= 95-11= 96+46= 32÷2= 100÷20= 7.3+0.7= 200×2= 790+23= 11×16= 35×9+35= 125×3×8= 4×57×25= 3×9÷3×9= 0.00349读作:0.00975精确到百分位≈ 0.398保留一位小数≈ 8.06米=()厘米 3千米853米=()千米1.79千克=()千克()克 7米2分米=( )米 6千克635克=( )千克0.84+0.54= 14.01-5.36= 77.68-70= 2+0.67= 4-0.36= 0.7-0.13= 4÷8= 120×4= 2.9÷1000= 93-39= 54+18= 40÷2= 630÷70= 2.9+0.2=

150×4= 210+34= 11×12= 78×9+78= 125×27×8= 4×75×25= 2×8÷2×8= 0.00631读作: 0.00937精确到百分位≈ 0.018保留一位小数≈ 8.13米=()厘米 5千米854米=()千米4.63千克=()千克()克 5米7分米=( )米 3千克886克=( )千克0.29+0.91= 17.09-7.79= 33.12-29= 9.8+0.78= 6-0.8= 0.9-0.26= 6÷4= 180×9= 3÷1000= 96-46= 27+11= 24÷4= 400÷80= 5.2+0.9= 190×4= 270+48= 11×17= 4×9+4= 125×51×8= 4×25×25= 3×8÷3×8= 0.00466读作: 0.00135精确到百分位≈ 0.09保留一位小数≈ 3.14米=()厘米 6千米322米=()千米7.1千克=()千克()克

如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作为教师和家长必须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导,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比如将算式中的“0看成6”,“45看成54”,“+”看成“-”等。另外,学生在计算一些算式接龙等这样外形过繁的题型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从而导致口算错误。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3、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时,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算法,只是记忆性的接受,再加上容易混淆的口算对比练习不够,就导致错误的发生了。比如,口算9+6=15与17-9=6、15-7=8与17-5=12时就特别容易混淆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

四年级口算天天练

7、300×30= 50×50= 20×6= 70×3= 60×50=40×20=260×10= 10×80= 10×20= 30+60=80÷80= 300÷50=150÷30= 60÷10= 100÷20=900÷90= 800÷80= 240÷60= 2700÷90= 5000÷50=76×54= 27×93= 66×84= 653×14= 356×78= 879÷33= 627÷26= 89÷53= 62÷31= 97÷29= 8、57×40= 65×74= 89×56= 123×88= 523×26= 626÷12= 632÷21= 321÷13= 96÷4= 289+337= 10×30= 60×20= 240÷80= 22×30= 40×40= 20×30=80÷8= 210÷70= 80×60= 640÷80= 40×20= 60×70=10×70= 300÷50= 600÷60= 11×40=450÷50=50×60=6×800=360÷60=

9、60×300=400÷80= 10×8= 50×20=50×80= 10×80= 50÷50= 100×50=150÷50= 720÷90 = 100×800= 70÷70= 10×30= 20×20= 10×60=10×90= 200÷50= 10×50= 270÷30= 900÷90 = 33×22= 54×46= 5×67 869×35= 777×20= 541÷67= 835÷44= 561÷19= 96÷24= 92÷46= 10、300×30= 70×50= 200×60= 10×30= 20×50= 40×20= 30×2= 50×80= 90×20= 40×60=600÷60= 3000÷50=15÷3= 100÷10= 60÷20=900÷90= 800÷80= 600÷60= 900÷90= 50÷50= 49×34= 82×97= 16×11= 213×12= 365×32= 55÷11= 569÷35= 852÷27= 84÷14= 76÷23=

小学数学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法_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法通用版 口算能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计算形式,贯穿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但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最佳时期是低年级阶段,因为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具备了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能提高他们计算的正确率。而且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他们能够掌握口算方法,将直接影响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笔者将在本文中谈一些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运用直观手段开展口算训练。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必经步骤就是引导学生由直接感知实物逐步过渡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多运用直观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如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木棒,课堂上教师发给学生几张图片或几根小木棒,学到哪个数字就让学生数出相应的图片和小木棒数量,然后再让他们数一数自己的手指,巩固学生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2-10”之间数字所对应的图片或小木棒进行分一分、拆一拆的直观操作活动,使他们掌握10以内的数字的组合和分解,并在头脑中建立表象认知,锻炼他们能够熟练地口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再如,训练学生进位加分的口算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进行直观的操作,如“9+2”的结果,教师可以先摆出9根小木棒,旁边摆出2根小木棒,之后提问学生:“怎样摆放这些小木棒我们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了?”学生很快想出办法:“从两根小木棒中拿出一根,放入9根小木棒那一部分中,这样就变成了整数10根,10根加1根,总共是11根。”无形中,学生便使用了“凑十法”,这正是口算的一个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再出几道题:“8+4、9+3、7+5……”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掌握了凑十法,又使他们建立了表象,提高了口算的正确率。 二、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数学论文 教师:张岚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

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

(完整)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乔胜慧《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个人看法。 一、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很多老师将其大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有以下五种情况: 1、感知粗略。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大会注意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没有什么情节的形式,才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7”写成“97”,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失调。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

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7+24”和“31-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7+24-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 造成错误。 3、情感脆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借助操作,弄清算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双手多做精细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脑中一些区域的智力激发出来。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要形式,而数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而需要借助直观操作,让手脑并用起来。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在计算25+4时,安排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学生得出29时,问“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感知5+4=9,就是将5根小棒和4根小 棒合起来,也就是5个一加4个一等于9个一,再加20就是29。 因而总结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同理,减法也是如此。而在后面的一节课“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中“56+30”,通过拨计数器明白,3应拨在十位,进而得

四年级上册 口算天天练 一天一套 .

1000÷2=17×5=20×420= 8700÷300=88÷8=120×600= 50×11=36×2=910-190=560÷80=34+48=54-21+78= 14×2=24×30=61-54+81= 12×8=180+55=32×6= 4200÷30=530+280=1900÷20= 15+54-13=35×10=37+45= 100÷4=65÷13=98÷14= 320-90=4×15=6×15= 96÷8=72÷2=56÷2= 20×420=42×20=84+46-25= 200×48=180×500=300×330= 140×7=580-490=2400÷200=7600÷200=18+16=12+65-12= 4×14=13×7=46×2= 30÷6=63÷9=300÷6= 24÷6=3500÷70=330÷30= 21+98-52=35×4=5400÷90= 83-45=410-7052-21= 70÷10=300÷6=450÷90=

104×5=55÷5=23×20= 280+270=320÷8=76+25-28= 84+21-65=60×15=36÷4= 16×50=84÷21=440÷4= 3600÷400=5600÷700=560÷80= 100÷4=65÷13=98÷14= 78÷6=52÷4=76÷2= 70÷14=72÷18=60÷15= 42+87-42=135×20=42-22= 60×500=94÷2=90+240= 76÷2=20×35=66÷7= 390+140=9×500=12×50= 24+94-28=330×3=5×1280= 480÷60=120÷3=560÷70= 75÷15=70×70=58+85-16= 15×4=729÷3=4000÷40= 7600÷400=473+427=73+45-32= 420-90=3500÷7=40÷20= 200÷50=70÷5=27+45= 140×7=580-490=2400÷200=123×4=32÷4=40×12=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学生的口算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答题速度和答题效果,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 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 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 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 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 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 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 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 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保留出处。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 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浅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 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 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 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 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 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学 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 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 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 进行知识间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一旦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也能根据算理 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 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在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以后,还必须通过及时的, 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 师及时检查。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个同学口答 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统一涂色要求。例如,教师出“9—6”的卡片,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作答,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教师的“学生观”必须发生改变。我们既要尊重学生差异,又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更加要关注课堂的教学过程。口算能力的提高,不仅让学生正确口算,还应培养学生将相应的口算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能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认真读题,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成绩也随之有相应的提高。书写要规范。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 2.重视学生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借思维和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一种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同时还要交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实践证明,口算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作用。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它对学生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方法可以很快

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 3.重视错题的订正反馈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口算题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常见的典型错题,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发现问题,想出对策。 4.培养学生口算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小专题的研究,要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并稳步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非常重要,这主要来自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取决于教师应不断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专题训练。 5.以点带面,确实提升学生的口算成绩 在辅导的过程中,要从简单的口算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一点的,不断让孩子们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乐趣。 6.及时表扬,增强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激励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比寻常高出3-4倍。”恰当的表扬和鼓励,能满足其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细心观察,经常把注意力放在学困生上,时刻提醒他们要认真投入课堂学习。如:有简单的问题,优先让他们回答,有简单的计算,优先让他们到黑板上来板书,练习的时候优先进行辅导,如果学困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则优先解答。若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以鼓励,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主动参与的学习信心,还要注意把知识连贯串通辅导。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b6904789.html,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王廷河 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09期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长。如何进行口算能力训练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 一、口算的含义 口算也叫“心算”,是数学教学方法之一。口算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不但是计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而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口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口算能力的形成,必须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 口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口算直接关系到学生笔算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小学生口算能力现状 在口算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设计不同形式的题目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是练习的形式单调,学生感到乏味。许多教师在口算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口算结果,而忽视过程指导。还有部分教师在口算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不能把这种错误简单归咎于“粗心”或“马虎”,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算理教学,重视思维过程 口算教学,应当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的法则、方法。其中,弄清算理是关键。如“凑十法”的教学,可先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物操作过程。通过摆弄学具及眼、手、口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详细说出自己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天天练60

60÷6=160×3=9分=()秒 10×3=200×6=80分米=()米 15×2=130×3=9×9-20= 22×2=100×7=498×4≈ 18×3=440×2=9分=()秒 13×3=900×5=7×6+9= 32×2=222×4=7分=()秒 11×2=200×9=58厘米=()毫米23×4=140×4=199×8≈ 30×5=102×3=760+50= 19×2=600×7=38×5≈ 24×4=140×3=1分=()秒 10×6=150×2=90分米=()米 60÷5=313×3=67厘米=()毫米47×2=307×3=360秒=()分 48÷4=200×4=7吨=()千克 10×3=800×5=45-40= 72÷6=100×7=200厘米=()分米14×4=211×3=30×4≈ 90÷3=110×4=120秒=()分 21×2=433×2=7000米=()千米11×3=230×4=48-30=

50×6=100×3=4千米=()米 70×2=230×4=1吨=()千克 18×3=324×2=7+2×9= 90×9=105×2=120秒=()分 30×8=500×2=60×3≈ 26×2=700×4=102×3≈ 13×2=100×8=75厘米=()毫米15×2=500×8=1分=()秒 17×2=108×4=8000米=()千米21×2=400×2=16+3×5= 70×9=190×3=91×2≈ 10×2=240×3=90分米=()米 30×4=126×3=50分米=()米 11×2=200×4=40+34= 16×2=200×7=40分米=()米 12×2=224×3=50分米=()米 90×8=800×6=500+360= 24×2=130×2=50分米=()米 20×3=190×3=420秒=()分 31×2=220×3=11+4×3= 13×2=180×2=10+2×4= 15×4=136×2=9千米=()米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我们知道,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经常进行口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尤为重要。 一、保证时间,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因此,我们经常利用上课前的3——5分钟,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且让训练的与本节课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安排乘加的口算内容;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可安排乘减的口算内容的练习题。这样开始时比较费时间,但只要堂堂练、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口算教学提倡学生算法多样,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掌握的方法来计算。“算法多样”是指一个学习群体里呈现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而不是某一个学生身上的几种方法。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如: 我在教学“19+18=”这道口算时,我说:“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怎样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和同桌说一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我又组织了全班交流。生1、我是这样想的 10+10=20 9+8=17 20+17=37;生2、19+10=29 29+8=37;生3、20+18=38 38-1=37

这些思路是每个同学不同思维能力的表现,面对学生存在着的个性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数学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课堂也因此五彩缤纷,富有个性了。 三、掌握口算方法,形成口算技巧。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巩固算法,灵活运用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 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中,学生要会正确运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在这里凑十法是小学低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我首先要求孩子要会凑十,会熟练记忆哪两个或几个数能凑成十。四、注意新旧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训练 低年级口算虽然不难,但是要使全体学生口算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很快,但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知识口算交叉练习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口算能力。课堂上先练习当堂的内容,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时,又复习旧知识,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与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所以要靠我们不懈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研究.doc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城关镇北街小学张居玲本学期,我们组申请了新乡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在平时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把教改实践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交流和完善。加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一年级数学教师,我把研究重点放在口算教学方面。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 (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平时,家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例如看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说出得数、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还有如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竞赛、抢答案等竞赛的形式,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

四年级数学下册口算天天练(全面、系统、实用)40

评价等级:优秀〇 良好〇 及格〇 家长签字: 14÷2= 200×2= 1÷1000= 57-35= 88+25= 32÷4= 540÷90= 9.5+0.9= 170×10= 970+11= 101×19= 12×9+12= 125×97×8= 4×8×25= 4×2÷4×2= 0.0068读作: 0.00209精确到百分位≈ 0.07保留一位小数≈ 2.05米=( )厘米 6千米888米=( )千米 5.4千克=( )千克( )克 5米3分米=( )米 7千克161克=( )千克 0.89+0.48= 9.82-5.62= 26.5-19= 5.4+0.31= 2-0.39= 0.9-0.43= 30÷4= 170×6= 5.3÷1000= 60-52= 51+97= 64÷2= 270÷30= 7.7+0.2= 200×10= 150+22= 11×17= 44×9+44= 125×74×8=

评价等级:优秀〇 良好〇 及格〇 家长签字: 4×9×25= 8×4÷8×4= 0.00347读作: 0.00303精确到百分位≈ 0.063保留一位小数≈ 9.82米=( )厘米 6千米136米=( )千米 8.43千克=( )千克( )克 9米1分米=( )米 3千克397克=( )千克 0.25+0.83= 16.36-7.73= 28.66-20= 7.4+0.96= 1-0.08= 0.6-0.4= 25÷4= 150×9= 4.5÷10= 76-44= 61+55= 64÷2= 420÷60= 0.3+0.8= 170×1= 240+37= 11×15= 39×9+39= 125×58×8= 4×71×25= 9×3÷9×3= 0.00815读作: 0.00269精确到百分位≈ 0.445保留一位小数≈ 3.97米=( )厘米 7千米835米=( )千米 8.72千克=( )千克( )克 5米8分米=( )米 5千克126克=( )千克 0.95+0.99= 4.03-1.68= 71.86-66=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

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

四年级下册800道口算题

四年级下册800道口算题 2.3+7.7 = 5.7+ 3.1 7.69+2.31 9.16+2.64 5.68+12.22 1 6.8+16.5 26.3+14.6+2.1 96.9+3.4+0.7 32.2+2.1 6.4+8.2 28.01+2.09 3.4+6.8 6.9+ 7.1+3.6 6.8-3.8 4.26-3.71 8.1+3.6 23.1+23.9 6.94-3.12 3.8+2.4 5.6-4.66+0.6 51.2-24.9+3.7 5.16-1.3 2+4.31 7.28-2.14 17.3+18.7 26.5+33.5 54.6+94.2 12.4+84.1 23.6+65.4 98.5-25.8+0.3 7.2+1.7+0.1 0.11+0.28 2.03+0.67 5.42+2.31 44.3+25.7 80.1+1.9 65.1+14.3 92.4+3.17 62.1-5.5 6.18+4.12 0.5+0.63 2.91+0.34 0.19+0.01 4.13+3.2 4.7+3.7 6.94+3.12 5.6+ 6.4 15.3+0.7+1.25 26.4+13.7-0.1 28.4-3.32 3.1+6+2.1 42+0.5+3.5 2.4+ 3.16+1.7 45.3+5 4.7 21.6+37.4 23.5+61.4 17.63+2.1 3.6+1.4-3.5 9.6+2.4 8.9+1.1 7.3+2.4 6.25+2.52 8.71+1.29 6.5+3.4+1.3-0.1 54.8+69.2 6.3+1.4+5.2 8.46+2.54 31.09+2.41-3.1 9.46-2.15 3.3-6.15 7.3+6.7-2.6 16.3+65.2 63.2+46.8 3.12+6.21 2.44+3.56 7.69+3.61 2.45+ 3.25 5.6+2.4 6.31+6.5-2.2 68.4-61.5 0.25+6.75 3.14+3.1 6.31+20.1 52.3+12.7 2.19+0.31 0.88-2.12 5.34-69.21 2.14+2.12 6.61+3.44 6.28+3.14 11.1+21.6 74.1+64.9 65.2+2.7 52.6+34.1-24.3 61.3+66.4 98.6-54.3 51.8+24.2 88.6-27.4 52.3+6 4.7-3.25 12.75-3.6 4-5.3+1.54 98.24+16.93 15-2.24 6.84-5.73= 0.97+6.13= 5.03-2.90= 4.9-0.85= 2.13+6.89= 1.72+ 3.6= 17.2—0.36= 5.40- 4.86= 11.6-9.23= 0.32+1.57= 9.25+2.25= 4.22+8.46= 5.63+1.25= 9.36-1.59= 5.63-5.21= 4.65-1.15= 7.65-4.19= 8.88-2.69= 0.72+0.91= 0.83+0.68= 8.24+3.76= 4.12-3.8= 14.3+0.78= 1.3+8.56= 0.8-0.55= 4-0.04= 1.2-0.03= 3.5+3.05= 0.8-0.45= 0.78+2.2= 5.2-0.08= 3.25+0.75= 4.8-1.0= 18.4-16.6= 4.5+3.3= 20.1+0.1= 13.9+4.6= 16.5+4.3= 11.5+6.9= 7.4+2.6= 9.2-7.0= 19.8+0.3= 18.0+2.2= 20.4-8.8= 5.4-0.8= 1 6.6-3.1= 10.4+6.2= 2.5+15.7= 6.1+5.1= 14.0-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