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理学10神经系统试题

生理学10神经系统试题

第十章 神经系统

一. 名词解释

1.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

2. .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

3. 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

4. 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

5. 后发放(after discharge)

6.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7. γ-环路

8.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9. 大脑皮层的一侧优势

10.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

11.Postsynaptic inhibition

12. 特异性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13. 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

14. γ-僵直(γ-rigidity)

15. 牵涉痛

16. 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

17. 异相睡眠

二. 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依靠的主要方式是:

A. 局部电流

B. 动作电位

C.神经冲动

D. 轴浆运输

E. 跳跃式传导

2. 影响神经纤维传导兴奋速度关系不大的因素为

A. 温度高低

B. 髓鞘有无

C. 髓鞘厚薄

D. 神经纤维长短

E. 神经纤

维直径粗细

3. 传导fast pain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 A类纤维

B. C类纤维

C. Aδ纤维

D. B类纤维

E. Aα纤维

4. 关于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的叙述,错误的说法是:

A. 神经纤维中的浆液处于流动状态

B. 递质囊泡的运输速度较快,且耗能

C. 具有逆向运输方式

D. 缺氧对轴浆运输有影响

E. 狂犬病毒和破伤风毒素通过顺向轴浆运输

5. 对神经营养性作用无关的因素是:

A. 肌肉蛋白质合成

B. 肌肉糖原合成

C.神经末稍释放营养性因子

D.切断

运动神经 E. 局部麻醉药作用于运动神经

6. 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 失去了神经冲动的影响

B. 因肌肉瘫痪使供血减少所致

C. 肌肉受到病毒的侵害

D. 失去了运动神经的营养作用

E. 肌肉失去了运动功能所致

7. 与神经末稍递质释放有关的离子是:

A. K+

B. Na+

C. H+

D. Ca2+

E. Cl-

8. 化学性synaptic transmission的特征中,错误的说法是:

A. 双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的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 总和

E. 后放

9. 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action potential的部位是:

A. 树突

B. 胞体

C. 轴突

D. 轴突始段

E. 轴突末梢

10.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是:

A. 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B. 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

样 D. 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1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后电位

D. 复极化

E. 去极化

12. E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主要是:

A. K+、Na+,尤其是K+

B. K+、Na+,尤其是Na+

C. K+、Na+、Cl-,尤其是Cl-

D.

K+,Cl-,尤其是Cl- E. Ca2+,Cl-,尤其是Ca2+

13. I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主要是:

A. K+、Na+,尤其是K+

B. K+、Na+,尤其是Na +

C. Ca2+、Na+、Cl-,尤其是尤其

是Cl- D. K+,Cl-,尤其是Cl- E. Ca2+、Cl-,尤其是Ca2+

14. 对突触后电位总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EPSP和IPSP都可发生总和

B. 总和有时间和空间两种

C. EPSP发生总和必须达到阈电位水平时,才能爆发动作电位

D. EPSP发生总和未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可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

E. IPSP发生总和,有时会表现出易化效应

15. Reciprocal inhibition也称为:

A.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

B.去极化抑制

C.recurrent inhibition

D.presynaptic inhibition E.负反馈性抑

16. 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 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 突触后膜超极化

D. 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E. 是以上原因综合的结果

17. Presynaptic inhibition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突触前膜超极化

B. 突触后膜超极化

C. 突触前膜去极化

D.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E. 潜伏期较短

18. 脊髓闰绍细胞参与构成的抑制称为:

A. 周围性抑制

B. 侧支性抑制

C.去极化抑制

D.交互抑制

E. 回返性抑制

19. 对回返性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多发生在传出途径中

B. 轴突侧支活动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C. 该抑制使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活动增强

D. 其作用是使神经元活动及时终止或许多神经元活动步调一致

E. 士的宁或破伤风毒素可使这种抑制作用减弱

20. 突触后抑制时,不会出现:

A.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C. 突触后膜超极化

D.突触间隙Cl-内流

E.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21. 突触后抑制必须由某一个神经细胞活动所引起,即由:

A. 传入神经元

B. 传出神经元

C.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D. 兴奋性中间神经元

E. 神经胶质细胞

22. 对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不存在突触前、后膜结构

B. 一个曲张体只支配一个效应器细胞

C. 曲张体与效应器细胞间的距离比突触间隙大

D.该传递也有递质释放现

E. 兴奋传递耗时比突触传递长

23. ACh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产生效应后,清除的主要方式是:

A. 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

B. 随血流带到肝脏破坏

C. 随血流到达肾脏排出

D. 被胆碱酯酶分解

E.被单胺氧化酶降解

24. 突触前受体与配体结合后主要影响:

A. 递质合成

B. 递质释放

C. 递质重新摄取

D. Ca2+进入突触小体

E. 递质破坏

25. 治疗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绞痛患者,主要选用的药物是:

A. 丁氧胺

B. 心得安(普萘洛尔)

C. 心得宁(普拉洛尔)

D. 酚妥拉明

E. 阿托品

26. 注射阿托品后,不会出现:

A. 心率减慢

B.胃酸分泌减少

C. 汗腺分泌减少

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 胆囊舒张

27. Visceral pain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 对刺激性质的分辨能力强

B. 对电刺激敏感

C. 对牵拉刺激不敏感

D. 定位不精确

E. 必有referred pain

28. 牵涉痛是指:

A. 内脏疾病引起相邻脏器的疼痛

B. 手术牵拉脏器引起的疼痛

C. 神经疼痛向体表投射

D. 按压体表引起部分内脏疼痛

E. 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一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29. 脊髓突然横断后,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的紧张度:

A. 暂时性增强

B.不变

C. 暂时性减弱甚至消失

D. 永久性消失

E. 永久增强

30. 某人在意外事故中脊髓受到损伤,丧失横断面以下的一切躯体与内脏反射活

动。但数周以后屈肌反射、腱反射等比较简单的反射开始逐渐恢复。这表明该患者在受伤当时出现了:

A. 脑震荡

B. 脑水肿

C. 脊休克

D. 脊髓水肿

E.疼痛性休克

31. 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为

A. 肌紧张

B. 腱反射

C. 屈肌反射

D. 牵张反射

E. 对侧伸肌反射

32. 关于stretch reflex的叙述,错误的是:

A. stretch reflex的感受器是肌梭

B. stretch reflex的基本中枢位于脊髓

C. 脊髓被横断后,牵张反射永远消失

D. 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E. α和γ纤维是牵张反射的传出纤维

33. 最能说明去大脑僵直是由骨骼肌牵张反射亢进引起的表现是:

A. 刺激网状结构易化区,引起僵直

B. 横断脊髓后,断面以下僵直消失

C. 刺激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僵直

D. 切断腹根传出纤维,僵直消失

E. 切断背根传入纤维,僵直消失

34. 对γ运动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胞体较α运动神经元小

B. 支配骨骼肌内的梭内肌纤维

C. 末稍释放乙酰胆碱递质

D. 安静或麻醉时,它放电将停止

E. 它放电增加时,可提高肌梭敏感性

35. 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

D. 梭外肌受到牵拉

E. 梭外肌松驰

36. 下列有关肌梭感受器,错误的论述是:

A. 其感受装置位于梭内肌中间部

B. 肌梭的传入神经为Ⅰ和Ⅱ类纤维

C. 肌梭是感受肌纤维长度的感受器

D. 梭外肌收缩时,感受器所受到的牵拉

刺激增加 E. 梭内肌收缩时,感受器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提高

37. 对梭内肌、梭外肌与肌梭功能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梭外肌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B. 梭外肌等张收缩,肌梭感觉器刺激增加

C. 梭外肌等长收缩,肌梭感觉器刺激无影响

D. 梭内肌缩短,肌梭感觉器刺激

增加 E. 被动牵拉肌肉,肌梭感受器刺激增加

38. 对肌梭与腱器官特征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肌梭位于梭外肌纤维之间,腱器官位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

B. 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呈关联关系,健器官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

C. 肌梭感受肌肉长度变化,腱器官感受肌肉张力变化

D.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引起肌肉收缩,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抑制肌肉收缩

E. 当肌肉受到牵拉时,可引起肌梭兴奋,而不会引起腱器官兴奋

39. 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 可使:

A. 梭外肌收缩

B. 梭内肌收缩 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D.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E. 腱器官传入冲动减少

40. 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 梭外肌收缩

B. 梭内肌收缩

C. 肌梭传入冲动减少

D. 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E. 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

41. 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时,可:

A. 兴奋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B. 抑制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C. 抑制同一肌肉的γ运动神经元

D. 对其它关节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

作用 E. 抑制闰绍细胞的作用

42.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有:

A. 感觉迟钝

B. 肌张力降低

C. 意向性震颤

D.运动共济失调

E. 静止性震颤

43. 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是:

A. 肌张力降低

B. 偏瘫

C. 静止性震颤

D.意向性震颤

E. 位置性眼震颤

44. 新小脑受损后的症状,错误的说法是:

A. 静止性震颤

B. 意向性震颤

C. 动作协调障碍

D. 肌张力减弱

E. 不能完成精巧动作

45. 以下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A. .M、N和α受体

B..M、N和β受体

C. .M、N

1和N

2

受体

D. M、α和β受体

E. .M、β

1和β

2

受体

46. 胆碱能M型受体存在于:

A. 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B. 神经-肌肉接头的接头后膜上

C. 自主神经节神经元上

D. 受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虹膜辐射状肌上

E. 受交感节前纤维支配的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上

47.主要与胆碱M样作用有关的效应是:

A. 心脏活动加强

B.支气管痉挛 C、胃肠活动减弱 D. 终板电位增大

E. 瞳孔扩大

48. 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

A. .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 逼尿肌收缩

D. 骨骼肌血管舒张

E . 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49.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多巴胺

C. 5-羟色胺

D. 乙酰胆碱

E. 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50.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

A. 胃肠运动增强

B.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瞳孔开大肌收缩

D.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E. 膀胱逼尿肌收缩

51. 不属于交感神经兴奋作用的是:

A 心跳加快,瞳孔开大 B. 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C.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D. 胃肠平滑肌收缩

E.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52. 去甲肾上腺素是:

A. 所有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

B. 与多胺合成过程相同

C. 对突触前、后膜都可发挥调节作用

D. 作为递质,其灭活途径主要经血液带走

E. 作为递质,发挥作用后,主要在突触间隙内被COMT灭活

53. 关于外周递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B.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C. 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D.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E.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54. 以下属于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细胞群是:

A. 联络核和髓板内核群

B. 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

C. 感觉接替核

D. 联络核

E. 髓板内核群

55. 关于丘脑第二类核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总称为联络核

B. 参与许多感觉的联系功能

C. 与大脑皮质无特定的投射关系

D. 包括丘脑前核、丘脑外侧腹核等

E. 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

56. 有关脑干网状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既有抑制作用也有加强作用

B. 网状结构的抑制作用有赖于高级中枢的存在

C. 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影响可通过改变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来实现

D. 在中脑水平切断脑干后,网状结构易化系统占优势,可导致去大脑僵直

E. 切断去大脑动物脊髓背根,去大离僵直现象仍存在

57.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通过:

A. 特异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B. 非特异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C. 非特异投射系统激发大脑皮质产生特定感觉

D. 特异投射系统激发大脑皮质产生特定感觉

E. 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系统,不易受药物的影响

58. 一般特异性感觉传入的第二级神经元位于

A. 脊髓神经节内

B. 脑神经节内

C. 脊髓后角有关神经核内

D. 脑干有关神经核内

E. 脊髓后角或脑干有关神经核内

59. 右侧脊髓半离断,离断面以下可出现:

A. 仅左侧痛、温觉障碍

B. 仅右侧痛、温觉障碍

C. 仅左侧深压觉障碍

D. 左侧痛、温觉和右侧深压觉障碍

E.右侧痛、温觉和左侧深压觉障碍

60. 右侧枕叶皮层损伤,引起的视觉障碍是:

A. 右眼全盲

B. 左眼全盲

C. 双眼全盲

D. 左眼颞侧、右眼鼻侧偏盲

E. 右眼颞侧、左眼鼻侧偏盲

61. 损伤下述哪一结构,动物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这可能损伤了:

A. 下丘脑外侧区

B. 下丘脑腹内侧核

C. 下丘脑乳头体核

D. 下丘脑前区

E. 边缘叶

62. 记录皮层诱发电位的实际意义为:

A. 了解大脑皮层的功能

B. 了解各种感觉投射到皮层的定位

C. 了解各感觉器的功能

D. 协助诊断肿瘤病变部位

E. 了解大脑皮层与皮层下核团的联系

63. 与第三级记忆机制有关的是:

A. 神经元活动的后作用

B. 神经元之间的环路联系

C. 脑内蛋白质合成

D. 中枢递质合成与释放

E. 大脑皮层建立新的突触联系

64. 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 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B 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C .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 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E. 非条件反射

65. 对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活动方式

B. 反射活动的实现不一定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C. 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为反射弧

D. 反射弧五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将不能进行

E. 反射活动实际上是一个闭合回路形成的自动控制系统

66.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 具有first signal system和second signal systen

B. 对环境变化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C. 具有first signal system

D. 具有建立conditioned reflex的能力

E. 具有对具体信号形成conditioned reflex的能力

67. 下列关于皮层evoked potential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其波形由主反应和后发放两部分组成

B. 主反应一般为先负后正的双相变化

C. 是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引导的电变化

D. 由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引起

E. 在自发脑电的背景上发生

68. 与sleep有关的主要neurotransmitter是:

A.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B. 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

C. 乙酰胆碱和多巴胺

D. 乙酰胆碱、多巴胺和5-羟色胺

E.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

69. 下列不是异相睡眠的特点是:

A. 有助于精力恢复

B. 利于皮层新突触联系的建立

C. 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多

D. 出现快速眼球运动或部分肢体抽动

E. 心绞痛、哮喘易在此期发生

70. 异相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

A. 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B. 促进细胞增殖和成熟

C. 促进记忆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

D. 促进食欲和消化

E. 促进脑电图的同步化

71. 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

A. γ-氨基丁酸、甘氨酸

B.谷氨酸、门冬氨酸

C.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D. 多巴胺、酪氨酸

E. 乙酰胆碱

72. 关于大脑皮层功能一侧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左侧半球在语词活动功能上占优势

B. 右侧半球在非语词性认知功能上占优势

C. 左侧半球为主要半球,右侧半球为次要半球

D. 惯用右手者,右侧皮层损伤常表现为穿衣失用症

E. 惯用左手者,左侧皮层损伤不会产生语言功能障碍

73. 关于觉醒状态维持的叙述,错误的说法是:

A. 与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有关

B. 行为觉醒与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有关

C. 脑电觉醒与脑干网状结构Ach递质系统有关

D. 脑电觉醒与蓝斑NA递质系统也有关

E. 觉醒状态的维持与感觉冲动的传入无关

74. 对于M型受体的叙述,错误的说法是:

A. 属于胆碱能受体

B. 能与毒蕈碱发生特异性结合

C. 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D. 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

E. 其阻断剂为Atropine

75. 对于N型受体的叙述,错误的说法是:

A. 属于胆碱能受体

B. 能与毒蕈碱发生特异性结合

C. 存在于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的胞体膜上

D. 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的胞体膜上

E. 其阻断剂为筒箭毒

76. 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时:

A. 兴奋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B. 抑制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C. 抑制支配同一肌肉的γ运动神经元

D. 对支配其他关节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E. 抑制闰绍细胞的作用

77. 关于EEG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

A. 是CNS各部位的综合电变化图

B. 是皮层的自发电位变化图

C. 正常成人安静、清醒、闭目是时出现β波

D. 兴奋、觉醒时出现α波

E. 由高幅慢波转为低幅快波表示抑制过程发展

78. 腱器官感受器:

A. 位于梭内肌的中间部

B. 梭外肌等长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

C. 梭外肌等张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

D. 梭外肌等长收缩时,其传入冲动不变

E. 是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79. γ运动神经元在stretch reflex中的作用是:

A. 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

B. 直接发动stretch reflex

C. 直接支配α运动神经元

D. 引起腱器官兴奋

E. 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

80. 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ACh

B. Dopamine

C. NE

D. Glycine(甘氨酸)

E. Epinephrine(E)

(二)多选题

1. 关于referred pain的正确论述是:

A. 内脏疾患引起相邻器官的疼痛

B. 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C. 机械牵拉脏器引起的疼痛

D. 患病内脏的传入纤维和牵涉部位的传入纤维由同一后根进入脊髓

E. 它属于快痛

2. γ僵直产生的原因是:

A.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作用相对增强

B.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作用减弱

C. 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

D. β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

E. 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

3.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对肌紧张的作用是:

A. 对肌紧张起易化作用

B. 对肌紧张起抑制作用

C. 主要加强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D. 主要加强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E. 主要加强γ和α运动神经元的共同活动

4. 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

A. 心率减慢

B.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 胃肠运动加强

D. 瞳孔扩大

E. 血管平滑肌收缩

5. 下丘脑对机体功能的调节包括:

A. 体温调节

B. 摄水功能

C. 防御功能

D. 内分泌功能

E. 学习和记忆功能

6. Paradoxical sleep的表现包括:

A. 持续时间校长

B. 可出现REM

C. 生长素分泌增多

D. 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

E. 呼吸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7. 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A.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B. 锋电位的幅度

C. 进入前膜Ca2+的数量

D. 递质小泡的大小

E. 囊泡内递质的含量

8. 关于Presynaptic inhibition的特点是:

A. 具有轴突-轴突型突触

B. 具有轴突-胞体型突触

C. 有IPSP发生

D. 与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有关

.E. 主要与抑制性递质释放量增多有关

9. 脊髓一侧横断(半离断)可出现:

A. 断面和断面以下对侧丧失关节位置和震动感觉

B. 对侧丧失痛、温觉

C. 对侧丧失随意运动的能力

D. 同侧发生两点分辨的障碍

E. 同侧丧失深感觉

10.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是:

A. 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分

B. 网状结构腹内侧部分

C. 小脑前叶两侧部

D. 前庭核

E.纹状体

11. 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且效应器细胞膜上只有M型受体的器官是:

A. 汗腺

B. 竖毛肌

C. 瞳孔括约肌

D. 骨骼肌血管

E. 支气管平滑肌

12. 必须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参与的抑制有:

A. 传入侧支性抑制

B. 回返抑制

C. 突触后抑制

D. 突触前抑制

E. 交互抑制

13. 有关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B. 可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 损伤后可导致昏睡不醒

D. 为多突触上行系统

E. 不易受药物影响

14. 对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 各种特异感觉均经该系统投射至大脑皮层

B. 丘脑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均属于该系统范畴

C. 有特定的感觉传导路

D. 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域

E. 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15.γ传出纤维放电增加可以:

A. 增加肌梭感受装置敏感性

B. 直接引起梭外肌收缩

C. 激发α运动神经元兴奋

D. 使梭内肌收缩

E. 引起肌梭传入纤维放电

16. 高位中枢抑制肌紧张的部位包括

A. 大脑皮层运动区

B. 纹状体

C. 小脑前叶蚓部

D. 前庭核

E. 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部位

三. 问答题

1. 试述synaptic transmission的过程及原理

2. 试比较excitatory synapse与inhibitory synapse传递原理的异同

3. 简述presynaptic inhibiton产生的机理

4. 何谓postsynaptic inhibition? 简述其分类及生理意义。

5. 什么是specific和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它们在结构与功能上

各有何特点?

6. 何谓decerebrate rigidity? 它的主要表现和发生机现如何?

7. 什么是cholinergic fiber和adrenergic fiber? 哪些外周神经纤维分别属

于这两类?

8. 何谓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 它的产生机理是什么?有何意义?

9. 简述下丘脑的功能。

10. 试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表现及其急救方法?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传递时,在突触后膜所引起的超极化局部电

位。

2. 突触前抑制:是指兴奋性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在另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影响

下,释放兴奋性递质量减少,以致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甚至不能发生兴奋,从而呈现抑制效应。

3.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某些神经元与效应细胞间无经典的突触联系,化学递质

从神经末梢的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弥散,到达效应细胞,并与其受体结合而达到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效应。

4. 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出现以伸肌为主的肌紧

亢进现象。主要表现是:动物头尾昂起,脊柱后挺,四肢坚硬如柱。

5. 后发放:指在反射过程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放神

经冲动的现象。

6.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对第一信号(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对第二信号(抽象的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7. γ-环路: 由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纤维兴奋,使梭内肌纤维收缩,增加

肌梭的敏感性,则可增加肌梭的传入冲动,从而使α-运动神经元兴奋,梭外肌收缩,这种过程称为γ-环路。其意义是使肌肉维持于持续收缩的状态。 8.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指神经元的末梢释放某些物质,能影响被支配组织的内

在代谢活动的作用。

9. 大脑皮层的一侧优势:指某侧大脑皮层(一般在左侧)在语言活动功能上起

主导作用的现象。

10.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传递时,在突触后膜上所引起的局部去极化

电位。

11. 突触后抑制:是指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与其发生

突触联系的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发生的抑制。

12. 特异性投射系统:主要是由丘脑感觉接替核向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点对点投

射的系统。一般经典的特异感觉传导都是由三个神经元接替完成,第三级神经元就是丘脑感觉接替核的神经元,然后经特异性投射系统投射到大脑皮层

特定感觉区。每种感觉的传导与投射都是专一的,所以特异性投射系统在各种感觉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13. 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达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

拉的同一块肌肉收缩,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14. γ-僵直: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首先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使其γ-纤维传出冲动增加,使肌梭敏感性提高,传入冲动增多,转而使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提高,α--纤维传出冲动增加,导致肌紧张加强而出现的僵直。

15. 牵涉痛: 内脏疾病时,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

痛。

16. 皮层诱发电位: 感觉传入系统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在皮层上某一局限区域

所产生的一种形式较为固定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

17. 异相睡眠:在睡眠过程中,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称为异相睡眠。

二. 选择题

(一)单选题:

1.A

2.D

3.C

4.E

5.E

6.D

7.D

8.A

9.D 10..A 11.E 12.B 13.D 14.E 15.A 16.A 17.C 18.E 19.C 20.A 21.C 22.B 23.D 24.B 25.C 26.A 27.D 28.E 29.C 30.C 31.A 32.C 33.E 34.D 35.D 36.D 37.B 38.E 39.A 40.B 41.A 42.E 43.D 44.A 45.C 46.A 47.B 48.C 49.E 50.C 51D 52.C 53.D 54.E 55.C 56.E 57.B 58.E 59..D 60.E 61.B 62.B 63.E 64.D 65.B 66.A 67.B 68.B 69.C 70.C 71.A 72.E 73.E 74.D 75.B 76.A 77.B 78.B 79.E 80.A (二)多选题:

1.BD

2.ABCE

3.AC

4.ABC

5.ABCD

6.BD

7.BC

8.ABD

9.BDE 10.BCD 11.AD 12.ABCE 13.AE 14.ABCDE 15.ACDE 16.ABCE

三. 问答题

1. 试述synaptic transmission的过程及原理

突触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1) 化学性突触的传递:当动作电位扩布到突触前神经末梢时,使突触间隙Ca2+通过前膜进入突触小体。进入膜内的Ca2+可以促进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有利于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如果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它与突出后膜受体结合,提高了突触后膜对Na+、K+等小离子的通透性(以Na2+为主),从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EPSP。当EPSP的幅值达到一定值,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如果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它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提高了突触后膜对Cl-或(和)K+通透性,(主要是Cl-),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发生IPSP,降低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呈现抑制效应。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发挥生理效应后,通过灭活酶的作用而失活,或由突触前膜摄取和进入血液途径终止其作用,保证了突触传递的灵活性。

(2) 电突触的传递:因神经元之间接触部位间隙狭窄,膜阻抗低,故与神经纤维的传导原理相同,电突触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并且可双向性传递。

2. 试比较excitatory synapse与inhibitory synapse传递原理的异同

突触传递的过程可以分为突触前过程(动作电位到达,引起递质释放)和突触后过程(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突触后电位,从而引起兴奋或抑制)。

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前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动作电位到达,引起Ca2+依赖性释放),只是释放的递质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在突触过程中,虽然都是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离子通道状态改变,从而产生突触后电位,但在兴奋性突触,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使Na+、K+(主要是Na+)通透性增高,产生去极化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达到阈电位时,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而在抑制性突触,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使Cl-(或K+)通透性增高,产生超极化的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

3. 简述presynaptic inhibiton产生的机理

突触前抑制是中枢抑制的一种,是通过轴突一轴突型突触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实现的突触传递的抑制。例如:兴奋性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与神经元B构成兴奋性突触的同时,A轴突末梢又与另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C构成轴突一轴突突触。C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神经元B的活动,但轴突末梢C所释放的递质使轴突末梢A去极化,从而使A兴奋传到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末梢释放的兴奋性递质的量减少,使与它构成突触的B的突触后膜产生的EPSP减小,导致发生抑制效应。

4. 何谓postsynaptic inhibition? 简述其分类及生理意义。

突触后抑制也称为超极化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所引导的。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增加(Cl-、K+,尤其是Cl-),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出现超极化现象,表现为抑制。

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侧支性抑制:是指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侧支兴奋另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抑制性神经元的活动,来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通过这种抑制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这种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

回返性抑制:是指当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

又经轴突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神经元回返作用于原来的神经元,抑制原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它神经元。这是一种负反馈抑制形式,它使神经元的活动能及时终止,促使同一中枢的许多神经元之间活动的协调。

5. 什么是specific和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它们在结构与功能上

各有何特点?

(1)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是指经典感觉传导道经过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的传导系统。它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其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大脑皮层的第四层,阈下兴奋容易总和,能产生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2)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是指上述经典感觉传导道的第二级神经元轴突发出侧枝,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反复换元上行,经丘脑髓板内核群换元后,向大脑皮层广泛区域投射的系统。向大脑皮层投射无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投射纤维在大脑皮层终止区域广泛,阈下兴奋不易总和,因此其功能主要是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不能产生特定的感觉。

6. 何谓decerebrate rigidity? 它的主要表现和发生机现如何?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会出现头尾昂起,脊柱挺硬,四肢僵直等牵张反射亢进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去大脑僵直主要是一种反射性伸肌紧张亢进。在脑干网状结构存在调节肌紧张的抑制区和易化区,在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由于中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处对抑制区的易化作用,使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加强,造成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占明显优势。因此,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

7. 什么是cholinergic fiber和adrenergic fiber? 哪些外周神经纤维分别属

于这两类?

(1) 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cholinergic fiber,它包括:植物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交感舒血管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2)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神经纤维,称为adrenergic fiber,它包括:除了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支配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外,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为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

8. 何谓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 它的产生机理是什么?有何意义?

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是指当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皮层上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电位变化。其波形分为两部分;主反应和后发放。主反应是经过

一段潜伏期后最先出现的先正后负的电位变化。主反应的形成,可能主要与大锥体细胞电活动有关。当大锥体细胞在传入冲动的激活下发生兴奋,兴奋扩布的方向是由胞体沿顶树突向皮层扩布。所以在大锥体细胞兴奋的初期,其皮层深部细胞体部位的电位变负,而皮层表面电位为正;当兴奋扩布到顶树突上部时,使皮层表面变负。因此记录出先正后负的主反应电位。

后发放是指主反应之后的一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位变化。其周期节律一般为8-12次/s。它是皮层与丘脑接替核之间环路活动的结果。

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是测定感觉投射部位的常用方法,在研究皮层功能定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9. 简述下丘脑的功能。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它能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体温、营养摄取、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等生理过程。

① 调节体温: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可通过调节散热和产热活动使体温保持稳定。② 调节水平衡: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控制摄水的中枢,又称为渴中枢,并可通过改变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控制肾的排水。③ 调节摄食行为: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而下丘脑腹内侧核存在饱中枢。两个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交互抑制的关系。④ 调节腺垂体功能: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分泌小细胞能合成下丘脑调节肽,调节腺垂体激素的分泌。⑤调节情绪反应:下丘脑内存在防御反应区,与恐惧和发怒的情绪反应有关。⑥ 调节生物节律: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日周期节律的控制中心。

10. 试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表现及其急救方法?

有机磷农药可以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胆碱能纤维末稍释放的乙酰胆碱不能及时水解失活而大量积聚。积聚的乙酰胆碱在副交感神节后纤维和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发挥M样作用,产生广泛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如支气管痉挛而出现的呼吸困难,以及瞳孔缩小、心率变慢、血压下降、流涎、大小便失禁等,同时出现大汗淋漓。积聚的乙酰胆碱在身体运动神经末梢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发挥N样作用,产生骨骼肌颤动,脸色苍白等症状。

针对上述,可以应用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进行抢救,大量阿托品虽然可以消除乙酰胆碱积蓄所产生的M样作用,但是,阿托品没有阻止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的作用,也不能使已经与有机磷结合的胆碱酯酶重新恢复活性。同时,由于阿托品并不作用在骨骼肌运动终板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部位的N受体上,故它不能消除肌肉震颤等N受体兴奋的中毒症状。因此,在抢救有机磷中毒时,须同时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如解磷定、氯磷定等。这类药物一方面可恢复胆碱酯酶活性,另一方面可阻止有机磷继续与胆碱酯酶结合,可收到更好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姚 泰主编. 生理学. 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张建福主编. 人体生理学. 第一版.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

3. 张镜如,乔健天主编. 生理学. 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 范少光,汤浩,潘伟丰主编. 人体生理学. 第二版.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

社,2000 5. Ga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18th ed,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s,California,1997

6. Guyton AC,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WB Saunders

Co,

Philadelphia,2000

7. Johnson LR. Essential Medical Physiology. 2nd ed,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

Philadelphia,1998

8. Lingappa VR,Farey K. Physiological Medicine. 1st ed,McGraw-Hill Co,

Inc.

2000

9. 韩济生主编. 神经科学纲要. 第二版.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10. 姚 泰主编. 人体生理学. 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1. 朱妙章主编. 大学生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 姚 泰主编. 生理学(七年制).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