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第八章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一、政治文化(教材197页)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

往年试题

05年7月名词解释:政治文化

05年1月填空题(《学习指导》90页填空题第1题)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教材197页)

二、政治文化的构成

1. 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教材198-200页)【09年1月名词解释:政治心理;08年7月名词解释:政治态度】

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政治态度是在以上三个心理过程(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念、政治理论和政治主张等。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政治理想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政治理论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

2. 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体系文化主要反应了国民对于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和宪法性安排的态度和看法。过程文化是人们对政治过程的一整套看法,它反应了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基本态度。政策文化是国民对于国家政策的基本看法,它反映的是公民对于重大问题的政策倾向和价值取向。

往年试题

09年1月名词解释:政治心理

08年7月名词解释:政治态度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

1. 根据政治文化的特性来划分

(1)地域型政治文化

(2)顺从型政治文化

(3)参与型政治文化

难点

公民文化【Civic culture】(制度卷)(202页):一种有关民主制度稳定的心理分析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组织了一次旨在比较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美国和墨西哥的民众对民主制的态度的跨国调查,在这一背景下,公民文化的理论得以成型。尽管如此,它仍然是试图解释政治稳定的久远传统的一部分。这一传统上溯至亚里士多德,包括了波利比乌斯、西塞罗、托克维尔、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白哲特、熊彼特和其他许多人。这些理论家的一个相同之处是,他们依据各自的历史经验都承认民主政体的内在困境——对亚里士多德和波利比乌斯来说,是雅典民主政体下的过度民主;对西塞罗来说,是罗马的混乱;对托克维尔来说,是法国大革命;对穆勒和白哲特而言,是法国和英国的历史经验;而对熊彼特和30, 40, 50年代的整整一代政治学者来说,是魏玛民主制度的崩溃。

在阐明稳定民主制的心理要求时,亚里士多德提到了“政治友善性”、“伙伴”意识和“政治约束”;托克维尔指出了“正确认识的自利”、“世俗、节制和自我命令”;白哲特论及了“受鼓励的节制”;埃克斯坦则强调了“差异平衡”的重要性。公民文化理论试图通过对比英国、美国与德国、意大利的公民对民主制稳定性的态度,揭示出这类态度与稳定民主制的历史经验之间的联系。

这个理论认为,民主制度的有效实行一方面要求,负责创制和执行的领导人权力要相

互协调,使政府能够治理;另一方面,要求公民参与政治过程。如果没有政治上的分工,很难想象会怎样做出政治选择,也很难想象选民会怎样来评价一个政治领导人的表现。什

么样的公民能与权力和责任感的适当平衡以及稳定民主制相适应呢?公民文化研究指出,与稳定民主制相适合的公民文化可能是一种混合的公民文化,在其中,主动与被动、义务

与执行、一致与分化可以得到平衡和结合。

公民不会参与所有的事情;他们可以有“公民的保留”——这是解决对他们而言的重要问题可采用的技巧和约定。他们会平衡主动与被动,从而使领导人能够行使权力,也能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响应。公民的责任与公民实际履行责任之间可能会出现紧张状态。大多数公民会承认参与的责任,并且相信政府能够接受他们的参与;但他们实际履行责任可能是有选择的,而且可能达不到他们的责任感。最后在一致与分化之间也会出现紧张状态。冲突是政治的本质;因而政治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开放的民主制中。但在一个稳定的民主制度下,政党与团体之间的对抗服从于民族忠诚和对政治制度的支持。

最近几十年来在欧洲和美国所发生的态度转变并没有否定这个有关稳定民主制的心理构成的理论。在英国和美国出现的政治极端化发展以及公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衰落,被认为是两国政府和经济的有效性和业绩不断下降的相应体现;就象德国公民文化的发展被认为同政府和经济的有效运作有关一样。文化模式上发生的这些变动表明,公民文化依赖于民主制的运作.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探讨民主制的稳定性的理论,它还是过分依赖于英国和美国的实例。低地国家和奥地利——利哈特所谓的联合民主制——通过发展精英协调文化、一整套保护种族团体、宗教团体和社会团体的利益安排,找到了各自通向稳定民主制的途径。施密特和卡岑施泰因的社会合作主义可能是在小国实现民主制稳定的另一条道路,尤其是那些易受国际贸易波动影响的小国。在这些国家,利益集团不介人冲突性的、有碍稳定的活动,而是与议会领导人及行政官员一起,就各种有关工资、工作条件、福利、物价和投资政策等问题进行协调性谈判。这类安排的采纳,意味着出现了不断增长的意见一致和对制度的支持。(全文引自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公民文化”词条,125-126页)

2. 根据政治文化的分布状态来划分

(1)同质文化

(2)极端文化

(3)多元文化

3. 根据现代/传统两分标准来划分(教材203-205页)

往年试题

05年7月、07年7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1页选择题第5题)

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 AC )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教材205页)

A、冲突

B、合作

C、竞争

D、团结

四、政治文化的功能

(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任何社会的政治体系都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取向模式,这就是政治文化。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政治文化赋予政治体系以某种形式的合法性,而这一合法性支持正是政治系统有效运行的心理和观念基础。在传统社会,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正当性的信仰可能来自统治者的血缘世袭或宗教习俗,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形成的政治文化常常带有明显的依附性特征,这种依附性反过来成为政治系统实现有效统治的基础;而在现代民主体制中,当权者的正当性则主要取决于他们在选举中是否获胜,他们在制定法律过程中是否遵守宪法程序,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形成的政治文化成为该体制进行有效统治的基础。可见,政治文化的性质直接决定着政治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既然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取向,那么,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顺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除了被动地接受政府行动所施加的影响外,并不打算去影响政治过程,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只是政治系统的依附者。而在参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能够获得必要的政治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各种机会介入政治事务。在这种政治文化中的公民,往往认为自己可以对政治过程发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并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参与政治过程。可见,不同政治文化环境下人们的政治行为常常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力量。政治变迁和发展总是与一个社会人们在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思想等层面的改变相伴随。政治文化的变革往往预示了社会变革的来临。另外,社会成员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态度的分布,也决定着政治变迁和发展的方向和速率。

五、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教材209-212页)【05年1月、07年1月名词解释】

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六、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教材212-215页)

往年试题

05年1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1页选择题第7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 B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教材213页)

A、无政府主义

B、自由主义

C、保守主义

D、法西斯主义

注解:1、自由主义以自由为首选价值,强调社会活力,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向着兼顾平等的方面靠拢,所以,走的是一条以自由为本位兼顾平等的道路;社会主义优先考虑平等,强调社会公平,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向着兼顾自由的方面靠拢,所以,它走的是一条以平等为本位兼顾自由的道路。二者殊途同归,目标是要解决自由和平等、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述结论也得到了事实方面的支持。我们看到,欧洲的社会党与老牌的自由党可以轮流执政,正反映了它们有着更大的相容性,表明它们都代表着社会的中间力量和中间立场。20世纪80年代以后共产主义国家的改革,纷纷放弃原来的极“左”立场,转向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方向,也显示了“极端”向着“中间”趋近的事实。应当承认,中间力量的形成和壮大,各意识形态向着温和立场的转化,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于国际社会,都不是坏事。2、无政府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废除一切国家和政权,实现个人充分和完全的自由。(教材230-231页)3、保守主义极力抵制来自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大压力,为深受重围的传统社会秩序辩护。(教材220-225页)4、法西斯主义是一种相信民族国家至上的极右政治意识形态。(教材231-232页)

05年1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1页选择题第7题)

( A )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教材215页)

A、自由主义

B、福利社会主义 B、社群主义 D、“第三条道路”

注解:1、瑞典社民党是1932年首次以多数派身份上台执政的。当时,瑞典深受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就业人口中有30%以上失业,贫困蔓延之状令人震骇,社会严重动荡不安。因此,社民党的施政纲领以实现充分就业、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当时的党主席汉森就任内阁首相后立即宜布,目前考虑社会主义(指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的时机尚未成熟,社民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国一切力量,克服危机,实现普遍福利。为此,瑞典社民党提出通过国家干预和“结构计划”,以及扩大政治民主、协调阶级关系等一系列主张来实现上述要求。其理论逻辑是:由于社会主义者在普遍福利、为获得福利所做的一切必然是社会主义的,因此,福利就是社会主义的象征。以上就是“福利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其出发点是,危机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崩溃在即,而救此危机只有赖于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执行社会主义的政策。“福利社会主义”推行的结果,确实也使生产增长,失业减少,在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工人的工资也普遍增加,生活大大改善,瑞典福利国家引起世人瞩目。(摘自何宝骥主编:《世界社会主义思想通鉴》,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632页)2、社群主义是被用来概括一种强调社区联系、强调环境和传统的积极价值以及共同利益的理论思潮。(教材229-230页)3、“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教材228-229页)

七、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难点

激进主义(教材216页)【Radicalism]:这一术语也许可以界定为一种对现有的制度性安排等持批评性疑问态度,并主张对那些已无合理理由继续存在的制度性安排进行改革或干脆抛弃之的倾向。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种完整、全面的政治信念,倒不如说是一种立场;其实践内涵随激进分子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激进分子向来大多是自由派人士或社会主义者,但也有对已具备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特点的制度性安排持批评态度的反对派,因此诸如法西斯主义一类的政治信条也可以看成是激进右翼的意识形态。与激进主义真正相对立的是保守主义,人们把它理解为一种主张政治行动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能改善人类处境的政治倾向。关于政治激进派分子的主要流派,大体上包括平等派、哲学激进主义、英国激进派、激进社会主义者等。(全文引自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激进主义”词条,674页)共产主义(教材216页)【Communism]:共产主义的概念早于马克思时代之前两千多年就出现了。在柏拉图的《理想国》(Republic)一书中,他就曾提出过禁止占统治地位的护民官拥有私有财产。柏拉图提出废除私有权乃至所有权关系和婚姻的理由是:如果统治者拥有既得利益,他们就无法做出无私的决策。早期的基督教徒(原始基督教)曾经实行过财产共

有,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别国领土的飞地内,面临着持续不断的威胁,而且还在于基督教本身的教义就要求他们放弃财产。尽管原始基督教的存续极为短暂,但是在中世纪的修道院中,财产共有的观念再次显现出来,在那里,个人贫寒乃是修道士的第一誓言。他们的推论同柏拉图相似,即如果修道士和修女被世俗的财产和烦恼所困扰,他们就无法全心全意地献身于上帝的事业。此外,由于修道士共同享有生活必需品和其它一切财物的所有权,也就保证了个人成员同整个群体间的更为紧密的结合,避免了个人独立和互相对抗(此外,基督教誓言还反对男女间的性欢娱和竞争)。基督教主张废除私有权的依据有两个,一是为使个人免受物质利益的诱惑,二是认为只有消除了经济上的独立和冲突,才能更好地加强社会凝聚力。16世纪,莫尔在其撰写的(乌托邦》( Utopia)(1516年)一书中又一次论证了财产共有的问题。17世纪时,一些平等派人士引用《圣经》,强调了上帝的意志是人类应共同分享世界。18世纪,马布里神甫提出了所有权源于堕落的观点,并且把禁欲和共产主义视为根除奢侈生活和侵略的救世良方。他还特别抨击了企业主和银行家。启蒙思想家摩莱里还曾倡导建立一种以小公社为基础的农业共产主义。在他所描绘的这种共产主义社会里,反对奢侈浪费的法令将用于防止包括服饰在内的多样化,以及防止不平等现象的发展(卢梭也提出过类似的主张)。在这个社会中,除了日常生活必需品和个人所使用的工具以外,没有其他私有物;所有的社会成员既受惠于社会,也受雇于社会,每个人都须履行严格的劳动义务。继摩莱里和卢梭之后,法国革命者巴贝夫在其1796年发表的《平等派宣言》(Manifesto of the Equals)中,强调了个人的基本平等;他指出:“既然所有的人都具有相同的需求和能力,从今以后就应使他们享有同样的食物和教育。”所有权和不平等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巴贝夫主张通过革命来实现农业共产主义。在这个共产主义社会中,财产将归社会所有,全体社会成员都有从事劳动的义务,劳动的目的在于富足,而生活则应节制和俭朴。法国社会学家杜克海姆曾经指出,上述共产主义者(他把卢梭也包括在内)是想探寻一种从道德上解决利己主义、放纵及其他恶习的方法,因而都强调禁欲主义。他们怀疑的是财产所有权在道德上是否适宜而非在社会上是否有利。杜克海姆对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与圣西门等社会主义者进行了比较,指出:前者沉迷于前工业化社会,政治上往往赞赏古典式共和国,后者则是有远见的现实主义者。当然,由于18世纪的法国共产主义者并未经历工业化进程,因而他们倡导农业共产主义是不足为怪的。不管怎样,与工业化社会相比,农业社会与绝对平等的原则之间有着更多的内在一致性,因为工业社会中的分工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成员间地位、职能和收人的差异。包括莫尔在内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把勤奋劳动视为解决匮乏问题的关键所在;与工业化社会相比,这种简单的等式对农业经济更为适用。19世纪共产主义者的学说适应了工业化时代。卡贝颂扬了平等的“兄弟般的共产主义”,主张建立大型工厂和广泛使用机器,并主张将土地收归社会所有。他认为,共产主义必须扩展到新的民族国家,而不仅仅是小型公社。卡贝把基督教看作是一种反对财产的学说,并且把他的共产主义乌托邦——“伊加利亚”建立在“纯粹”基督教的基础上。而最精妙、最深刻的共产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严厉地批评了卡贝等人的“浮浅的和未加深思熟虑的共产主义”,认为这种学说不过是把所有权原则扩大到每个人(“普遍的私有财产”),这种粗俗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普遍嫉妒”的再现。与之相反,真正的共产主义要求的是积极地废除所有权原则,它将结束人类的自我异化,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合乎道德的关系。财产制度使我们如不占有某种客体就无法享用它,因而它窒息了我们的愿望。根据真正的共产主义,共同享有是有可能实现的。共产主义的生产是一项共同进行的活动,它将最终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间的差别,使人们得以在没有过度分工的条件不同时从事这两种劳动。但是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所描述过的这种劳动的自我实现和分工的废除能否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是大可置疑的。在另外一些著作中,马克思又曾把共产主义社会描绘成一个工业化社会,具有形成官僚政治和专业化的工业化发展趋向。许多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无政府主义者也主张实行公社所有制(克鲁泡特金就曾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称为“无政府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又都恐惧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所主张的集中化,认为它将危及个人的自由。“共产主义”意味着分享(sharing)和共有(community)。理想的共产主义并不仅仅预示着消灭私有财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正是资本主义的评论家们所担心的,而且还预示着一种以合作和团结互助为基础的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曾为马克思之前的共产主义者强调过的学说,显然同基督教理想有许多相似之处。共产主义的特征反映在“平等”和“博爱”这两个关键词上。然而,共产主义的核心还包含一种自由思想。这一思想同自由主义的西方所流行的个人自由的概念并不相同;共产主义理论中的自由是指摆脱压迫、贫困和剥削,这种自由

必须通过摧毁“压制多数人自由、保护少数人特权的制度”而对一切人同时实现。根据共产主义的观点,自由是以社会与其个别成员的一致性为特征的。正如巴枯宁所说:“所有人的自由乃是我的自由之根本。”从本质上讲,共产主义就意味着共同占有一切,其中包括自由。这一原则的主要着重点不在于平均分配,而在于对物质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平等的共同所有。对于个人财产,并不一定非没收不可。过去的思想家提倡的是禁欲主义和尽可能少的消费,而现在的共产主义者则鼓励消费品的享用。然而,这里存在着一种无法解决的两难困境:是应当完全废除所有权,从而消除冲突和压迫、培养博爱以及利益与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呢,还是说共产主义是否意味着扩大所有人平等享有所有权的权利和利益,从而使对占有权的追逐合法化?共产主义观念常常是作为一种消除利己主义、特别是消除以所有权为具体形式的利己主义的良药而被提出;然而在行动中,理想的共产主义的实例则并不多见。也许,它只有在宗教社团内、在某些长期延续下来的公社里、在世界上残存至今的少数“原始”民族间才能实现。因为在这些社会内,共享乃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在共产党国家里,这一点似乎并未成为现实。(全文引自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共产主义”词条,150-151页)社会民主主义(教材216页)【Social democracy]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是极其复杂的,起初它是一种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后来逐渐有了极为不同的含义。鉴于这种变化和后来的复杂性,释文理应涉及到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和制度性发展,尤其应该涉及到它与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关系。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民主主义,可以溯源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分裂,该党于1875年由拉萨尔的修正主义和正统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妥协而形成。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 The Critique of the Gotha Pro-gramme) (1875年)一书中对于确定这一新政党的观点的哥达纲领予以了严厉的批判,从这种批判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来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同后来的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重要区别的主要脉络。该纲领包括了马克思所认为的大量错误,可是有两个错误特别具有理论重要性。一个是该纲领提出的国家理论,它主张以普选、直接立法、公民权利和人民自卫队等手段促进自由国家的发展;再者,它认为通过和平手段,可以造成这些变化。可是马克思认为,这是黑格尔的观点,即国家处于社会中起作用的经济和社会力量之上;它一旦获得政权,这一普遍的、中立的工具就可以被用来保证社会的前进。对于马克思来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只能通过革命转变来实现。马克思所否定的纲领的第二个论题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按照社会正义、或如纲领所说的:“劳动所得的公平分配”来定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核心的攻击,因为它认为诸如正义和公平这些道德价值可以独立于统治阶级关系之外而起作用,因此,一个民主社会主义政府可能通过政治活动来发展社会产品的平等和公正分配。可是,对于马克思来说,道德价值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内容,不可能作为改变社会基本结构的独立政治动机而起作用。这些关于社会民主方面的分歧,由社会民主党的重要成员和恩格斯遗著管理者伯恩施坦给予清楚的说明。伯恩施坦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及其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作了根本修正。正是这一做法导致了“修正主义”思想的产生。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大多数预言完全没有实现,这一事实给伯恩施坦印象深刻,他认为马克思理论中预言内容的破产,表明这些预言所依据的分析中存在着弱点。1870年德意志帝国创立以后,经历了非常繁荣的时期,伯恩施坦认为,这种繁荣给所有阶级即不仅给资本家阶级而且给工人阶级的主要成员都带来了利益。马克思的理论当然可以容纳这样的观点,即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上,资本主义能造成相对繁荣时期,可是这种繁荣一般限于资本家本身,可能也限于革命热忱已被“收买”的无产阶级上层分子。伯恩施坦发现马克思理论缺乏的并不仅仅是对于经济变化的思考。他认为,马克思理论没有考虑到社会结构中相关的变化。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分化将在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和剥削者资产阶级之间发生。伯恩施坦认为这种阶级分化没有发生。实际上恰恰相反,在贸易、工业、商业和官僚体制中发生了较大的社会结构分化,中产阶级地位因此而上升。关于阶级分化和工人阶级日益贫困化的预言,是马克思革命理论所广泛采用的两块奠基石,这两个因素的发展,将使资本主义的对立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这个制度将最终崩溃。伯恩施坦认为,因为这些预言不是正确的,所以对于革命的强调可以放弃。此外,马克思理论预言部分的破产也损害了支持这种预言的分析性科学学说。在其有影响的讲演“科学社会主义怎样才是可能的?”(Howis Scientific Socialism Possible?) (1901年)中,伯恩施坦与那种被认为是马克思体系主要标记的“科学”社会主义决裂,他认为社会主义并非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毋宁说是那些信奉它的人们必须为之而斗争的一种道德理想。伯恩施坦的批

评显然产生了实际影响。既然预言革命必然性的两个基础都不存在了,那么,革命就不需要了,为社会主义的斗争必然是渐进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政治上,它企图实行完全民主;经济上,通过政治权力和工会压力实现社会生产资料归工人所有。在伯恩施坦看来,人们所设想的德国经济权力的社会化,由于经济中卡特尔的发展而变得较为容易实现,这种社会化使经济权力的所有制比较集中。因此,社会主义者的任务是为具体的社会主义目标而奋斗,而不是等待社会主义从历史的预言中一次性完全产生。英国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受到诸如霍布豪斯和沃拉斯这样的理论家们的新自由主义的极大影响。在《费边论文集》(Fabian Essays) (1889年)中,沃拉斯认为他的政治目标是“尝试性的有限的社会民主主义,’;在《社会进化和政治理论》( Social Ewlution and Political Theory) (1911年)中,霍布豪斯把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联系到了一起。古典或旧自由主义以取消限制和限定作为其目标,在公民和贸易领域中尤其如此。积极的而不完全消极的“新自由主义”则关心实现经济收人的更公平的分配和更大的社会主义,以便保证更大的自由。实现这一点的机制是国家干预经济。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伯恩施坦这类修正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之间有着某些共同之处,因为两者都把国家和政治改良看作是特定的政治意志,以此能确保其社会目标的实现,进而,这些目的便表现在道德方面。起初,一些费边分子,尤其是韦伯夫妇,并不认为需要社会主义政党—然而这种需要在现有政党的领袖中,尤其是自由政党的进步分子中颇为盛行—所以社会主义将以渐进的方式,作为长期社会改革的结果而实现。因此,社会主义无须与资本主义作决定性分裂,而应象科尔和波斯特·盖特所认为的那样,社会主义是“社会改良的进步政策的逻辑结果”。费边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共同发展,促进了英国非马克思主义型的社会主义的形成。诸如P. F.克拉克和艾伦·沃德这样的学者在其“历史观中的自由和社会民主主义”和“共识与超越”中认为,英国社会民主主义传统与这些发展有着更紧密的联系,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部修正。在社会民主主义来看,社会主义是政治民主、福利国家、教育机会和更大的社会正义的结合,所有这些都是在混合经济的背景下得到发展的,在英国社会民主主义的后来发展中,这些都成为重要的课题。在30年代后期,由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and Money) (1936年)的出版,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地位得到极大提高。虽然凯恩斯本人是自由派,可是他的观点却被德宾和道格拉斯·杰伊这样的社会民主主义者在其著作《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N Politics of Democratic Socialism)(194(〕年)和橄会主义状况》(The Socialist Case)(1938年)中用作证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分析是错误的新证据。看来似乎只要一个能贯彻凯恩斯技术的政府被选出,那么这些技术就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特别伟大的是杰伊发展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力量,它使30年代英国马克思主义老资格的理论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进步纲领”( Programme for Progress )(1940年)中坚决抛弃了马克思主义而赞同社会民主的道路。另外一些因素也在30年代加强了社会民主主义对于30年代中期的马克思主义的优势。尤其是詹姆斯·布尔汉在《管理革命》(The Managerial Rev-elution) (1941年)中阐述的内容,坚持认为社会主义企业中所有权和控制之间不断分离具有政治重要性,从而似乎在许多方面瓦解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某些分析。战后,尤其是在英国和德国,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取得对左派的优势。1959年在巴登。哥德斯堡大会上,德国社会民主党抛弃了其残存的马克思主义,完全采纳了社会民主主义的原则。在英国,休·盖茨克尔领导下的工党如果说不是按照其党章,那么也是在实践中越来越转向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特别是转向有关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思想;1956年,C.A.R.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的未来》( TheFuture of Socialism)和1962年道格拉斯·杰伊的《社会主义和新社会》(Socialism and the New Society)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这一过程。克罗斯兰按照伯恩施坦的精神论述道:1948一1951年的工党政府和其后的保守党政府所采用的凯恩斯经济管理方法,解决了资本主义的许多尖锐问题。工业所有权现在更加广为分散,企业控制在专业管理人员手中;工会已加强了其力量;战争年代已向全国表明,国家权力能够怎样为公众利益服务,怎样具有政治意志;以前的穷人已减少;煤气、电力、铁路和矿山这样的重要工业已国有化,全国福利国家已得到建立。在克罗斯兰看来,这些变化对于社会的权力分配和经济性质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以致于英国不再是马克思所理解的那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民主党人不得不在其他地方寻求激励和指导,重视诸如社会正义、平等和权力分散的价值。其中,克罗斯兰把平等提上了很主要的地位。较大的平等可通过两种重要手段实现。第一种,也是最普通的是经济增长。按克罗斯兰的观点,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可以通过提高而不是降低发展水平来在较为松缓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较大的平等。增长的财政股息将允许更好地保持其绝对生活水平而改进社会劣境

成员的相对地位。在实行平等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全面教育,即不仅扩展教育机会,而且使不同社会集团成员的后代和具有不同能力的人的后代进人同样的教育环境。尽管克罗斯兰和杰伊付出了很大努力,可是,工党的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反对社会民主主义思想。50年代,党内的盖茨克尔和贝文派之间展开了论战。1959年选举失败,这种分歧达到了顶点。当时,在选举后的一次会议上,盖茨克尔企图改变党章,以便在党章第4条中做出规定,党不再致力于实行全部国有化。虽然他在这一问题上遭到了失败,可是后来的工党政府更多地却是按照社会民主原则而不是按照其章程中所信奉的那些规定行动的。70年代末,这些分歧变得极为严重,1981年成立了社会民主党。虽然80年代没有出现象《社会主义的未来》这样的书来严格定义新党的哲学,可是社会民主主义者也写了大量理论著作,比如戴维·欧文的《面向未来》( Face the Future) (1981年)把对混合经济和传统看法与更为平等地重新分配财富结合在了一起。不过,现在人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政治与产业分权的重要性上,而这是50和60年代的著作中并未真正提出来的问题。如同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所表明的那样,政治意识形态是难以严格定义的。要界定社会主义左派,我们大概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间作三重区分。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承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治变化是有限的;民主社会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使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的重要性,可是进一步认为这种变革可以通过民主手段来保障;社会民主主义具有民主社会主义对于民主的信奉,可是否认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所认为的所有制的极端重要性,而很大程度上是从混合经济背景下的重新分配和更大的平等来定义社会主义。(全文引自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社会民主主义”词条,758-760页)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教材216页)【Mao Zedong and his thought】:“毛泽东主义”(中国人自己更愿意称之为“毛泽东思想”)可以定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毛泽东努力使马克思主义或者马克思列宁主义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最终产物。从他著作中的观点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在于其行政哲学,它是受三个不同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列宁主义的组织原则、中国的传统和武装斗争的经验;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武装斗争是他革命活动的首要方式,首先,从结论来看,毛泽东提出了他著名的格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27年,在他实际上还没有以农村为根据地,发动那场导致1949年胜利的游击战争之前,他已经懂得,在一个缺乏有效的集权政府的国家中,军事力量是政治控制唯一坚实的基础。然而,尽管强调枪杆子在武装斗争时期的作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仍然在根据地的政权实践当中经受了长期的锻炼,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独特的领导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群众路线”。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因袭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在1949年之前和以后,毛泽东都反复强调,党的纪律和对领导的服从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认为,集中制比民主制更为重要。群众路线是提倡听取群众意见,考虑他们的看法,但有一点明确规定:“群众”“散乱”的意见必须通过“集中处理”和被综合之后方能采用。这种观念与列宁关于阶级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给工人阶级的观点明显相似。中国共产党领导方法中第二个极具特色的特征是,强调思想改造,灌输和转变世界观。这个特点可以说更多的是来源于中国传统而不是列宁主义。国家作为至高无上的教育者的观念,以及道德榜样和道义诱导作为政治控制关键手段的观念,以往几百年来一直是中国政治思想的核心,这种方法清楚地反映在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当中。在1966年到1976年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表现出他已否定了那种曾一贯作为其思想标志的、对集中制和纪律的强调,而试图去挑起某种制度上的混乱。1966年夏天,毛泽东为解决中国存在的问题而发动了这场巴黎公社式的运动。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或许并没有认真地对特这场运动,但到1967年2月,他已经放弃了这种想法。他说,推翻各级“领导”的建议是“极端无政府主义”,因此,提出这种口号的人是“极端反动分子”。事实上,领导者是永远存在的,不管把他们称作什么。毛泽东关于运用政权的观点必须从他整体目标的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他要反对官僚体制,要欢造人性,还要建设一个新社会并通过民众的参与来发展经济。总体考察毛泽东的一生及其思想,毫无疑问,他的确曾真诚地谋求发挥普通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仅限于在寻求实现由他.定的目标的过程当中,仅限于在由他所发起的运动的框架之内。在中国,毛泽东去世10年之后,他伟大的历史贡献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他的经济思想,甚至他的政权观念,不少是属于斯大林的。因此,“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如今被界定为毛泽东所有“正确”著述(大部分写于1957年以前)加之他同时代人的著述(如刘少奇、周恩来和朱德等的著述)的总和;这一意义上的毛泽东思想对指导中国革命所需要的理论做出过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灵活地解释马克思主义已越来越成为座右铭。(全文引自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词条,480-481页)

列宁主义(教材216页)【Lenin/Leninism】:1)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乌里扬诺夫)(Lenin [ Ulyanov ],Vladimir Ilich)(1870一1924年)。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和著作家。列宁却是布尔什维克组织的缔造者,苏联共产党的先驱。他是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主要策划者和第一位苏联领导人。尽管他声称忠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则,但事实上,列宁却根据俄国自身的经验和国际上帝国主义的实践,重新解释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部分理论,并发展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分析。马克思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工业化社会兴起,而且主要通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无产阶级多数反抗资本主义的努力予以实现;但列宁却证明,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通过利用农民、少数民族和其他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对社会的不满,在不发达国家首先实现。在《怎么办?》(What is to be done?) (1902年)一书中,他提出了布尔什维克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理论,并且认为一个集中的、纪律严明的党可以由职业革命家来领导。他的对手们则认为,这种观念可能会导致工人阶级的独裁。列宁在一个被组织在纪律高度严明的政治机构内的少数派如何能夺取政权、维持政权,并通过自上而下的手段改造社会这一方面提供了一个杰出的例证。他在夺取政权和维持政权方面的成功,使苏联上升到世界共产主义领导中心的地位,并使苏联共产党成为所有共产党的楷模。2)列宁主义(Leninism )。在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前不久写成的《国家与革命》(The State andrevolution )一书中,列宁认为可以由工人和农民对国家施行直接统治,并认为国家最终将在一个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消亡”。由于这种制度被认为是直接民主制原则的典范,因此列宁在《四月提纲》(再)rd theses) (1917年)一书中号召“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列宁主义成了一种新型政治秩序的基石,有时候人们也把这种政治秩序归为一种由“部分人治理”、而真正的权力则掌握在政党自己所选拔的精英人物手中的秩序。(全文引自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列宁·列宁主义”词条,441-442页)

欧洲共产主义(教材216页)【Eurocommunism】:一个用来形容在开放的民主政体中特别是在西欧活动的现代共产党发展进程的复合词。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曾引起了人们对它进行大量的分析,其结果是欧洲共产主义若不是实际上毫无用处的定义也是个不准确的语词,但它却包含了一种仍具有重大意义的现象。“改革的共产主义”一词在东欧内涵太多,因此不能用它来说明问题。如果欧洲共产主义有什么成立宣言的话,那就应该是由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于1977年3月在马德里签署的宣言了;但是在此之后,这三个政党却各走各的路,到了80年代,这种现象在政治上却显得不那么紧迫和重要了。然而在另一方面,它却比该词所表明的某种偶然的起源显得基础更广泛,更扎根于历史。欧洲共产主义来源不同。在意大利共产党中,它源于帕尔米路·陶里亚蒂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对多中心主义的思考。它源于法国共产党对苏联在1968年对捷克及在1974年对葡萄牙革命所采取的行动的优虑。它也源于西班牙共产党在60年代中期的分裂和它在佛朗哥死后从秘密状态中重新公开出现。欧洲共产主义主要在如布拉格之春、入侵阿富汗和对团结工会的镇压等外交政策方面,偏离了莫斯科的轨道,它还允许意识形态的异端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并进行党内的改革。它的这些特点在所有西欧和地中海地区的共产党中都可找到。在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芬兰、冰岛和希腊,这些新的发展或造成了党的分裂,或加深了现存的分歧。只是在葡萄牙和塞浦路斯,这些特点的存在未造成党员人数枯竭和在竞选中人们对它们支持的减少。除了圣地亚哥·卡里略在1976年所做的简短的阐述之外,还没有一种能表明欧洲共产主义原则的标准文本。欧洲共产主义关心改革而不是改良主义;它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种主张上,即由于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中权力全部集中在一小撮人手中,因此不应再以列宁主义的思想观点来看待现代西方国家了。它设想这些国家都处于危机之中,不仅劳动阶级而且资产阶级和专业集团,甚至连司法和维护秩序的力量都对改革有着共同的兴趣。根据葛兰西对各党地位之战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联合阵线将以民主和非暴力的形式开展工作,其中共产党将起主要作用,但它并不是劳动阶级的唯一代表。人们见到的将是一个长期的转变而不是革命;民主将会扩大而无需一种无产阶级的专政。这种联合阵线将会从分崩离析的统治阶级手中逐渐地把权力夺过来。尽管共产党仍是先锋队,但它至少在这个转变时期要与社会民主党人和其他党派分享权力。欧洲共产主义暗示党员对党的活动的更多的参与,更少使用民主集中制。各左派政党应超越国家界限采取联合行动,形成一个欧洲范围内的要求裁军、在两个超级大国之

间建立更自由的空间并与第三世界建立更紧密联系的强大动力。欧洲共产主义还导致了一个新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它以独立自主和互相尊重为特点,并不再受苏联的支配。在历史上,欧洲共产主义一心一意地寻求适合本国特点的通向社会主义的途径,共产党一旦完成从冷战中的孤立到在现存政治体制下开展工作这一转变,这种追求就变得必要了。但是宗派主义并未销声匿迹,很大一部分党员仍把苏联模式当作他们主要的行动指南而加以维护;这些改革者们倾向于从上面进行领导,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们才赢得了多数党的支持。在有些共产党内,如意大利和西班牙,党员们就其自身的和苏联的历史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在法国和葡萄牙这种倾向则影响不大,尽管在某一阶段前者曾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广义而言,各党都在其与莫斯科、贝尔格莱德以及河内这样的其他中心的实在的党与党关系的范围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自己的理论分析。有时批评的语言会变成谴责:卡里略也许是最直言不讳的了,而苏联的代言人则以同样激烈的言辞进行反击,并经常鼓励正统的少数派来抵制他们所说的改良主义。在国内政治问题上,由于共产党已经变成了通过竞选去争取议会权力的竞争者,因此它们日益把自己同统治进程统一起来这就使他们以政府的代理人身份从事活动,并寻求同社会党结盟或找出共同的立场,但同时又要花很大力气把自己同社会党区别开来:在法国,经过一番异常艰苦的讨价还价,两党就共同纲领的措辞发生了分歧,这几乎使左翼联盟在1978年的竞选中失利。当密特朗总统在1981年任命他的政府时,他只把4个职位留给了共产党人,而这4人后来为抗议紧缩政策又退出了政府。而意大利共产党在1977年后与天主教民主党统治的多数派进行了两年的合作,这一经历又最终迫使它转为反对党,从这个地位出发,它既要与社会党人寻求一种沟通,又要对其政策进行批评,它在这种困境中艰难地挣扎,与葡萄牙共产党的处境相差无几。欧洲共产主义一词表示了一种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但在其发展程度方面则存在着广泛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使在苏联势力以外的欧洲共产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一过程有可能最终导致欧洲共产党作为小的宗派团体而完全消失,亦有可能作为政治权力的主要竞争者而获得新生。(全文引自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欧洲共产主义”词条,250-251页)

铁托主义(教材216页):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1980)是南斯拉夫人民的伟大领袖,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892年生于克罗地亚库姆罗维茨村,当过工人、士兵。1915年被沙俄军队俘虏。十月革命后在鄂木斯克加人红军中的“国际纵队”,1920年10月加入南共。1928年2月当选为萨格勒布市市委书记。1928年被捕。1934年出狱后,化名铁托,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1月,参加共产国际的工作。1937年任南共临时总书记.1941年组织人民抗击德、意法西斯侵略军。1943年11月F4':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授予铁托以元帅称号。1945年11月29日,铁托任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席兼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52年11月任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1953年起铁托任共和国总统和部队最高统帅.1963年4月7日,国民议会确定铁托为“终身总统”。1974年,他又被南共“十大”规定为终身主席。1977年8月曾率团访问过中国.198。年5月4日在卢布尔雅那市遨世,享年88岁.铁托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生涯中,时翔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建设思想;探索出了一条南斯拉夫建设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一社会主义自治道路;积极倡导不结盟运动;反对大党的垄断地位,主张大小党平等;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思想。其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战时的党的建设思想。1937年7月,共产国际’撤销了南共总书记米兰.戈尔基奇的职务,改由铁托担任。铁托在整党时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经济上的独立自主,二是政治上的独立自主。根据这两条原则,铁托确定了整党工作方针。(一)党中央应扎根于本国人民之中,必须从国外迁到国内。(二)建立自己独立的财政基础.(三)增强党的团结,消除派系斗争。(四)积极在工农青中发展党员。(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六)在全国建立党的组织。(七)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要讲人道。二、关于社会主义自治。中央集权制的缺点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生产者不关心劳动,企业的领导开始隐瞒企业的真实生产能力,以便毫不费力气地完成计划。在国家所有制体制下,工人同劳动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工人仍然同劳动资料脱离.随着社会经济关系中国家集权主义的加强,政治关系官僚化进程也发展了,在民主的工作作风里和领导作风里也逐渐地渗入了管理人员的官僚主义方法,等级关系发展了,强迫命令和发号施令取代了民主的作法和解释工作。铁托认为实行自治能真正实现“工厂归工人,土地归农民”的口号,铁托认为,实行自治还能够使得一种名为官僚

主义的传染病无法在我们的经济部门中传播。铁托还领导了社会主义自治的实践活动。1950牛6月26日,人民议会通过了《关于劳动集体管理国家经济企业和高级经济组织的基本法》,法令决定将经济企业和经济组织交给工人,工人成立工人委员会来管理工厂,工人真正成了工厂的主人。由于实行了社会主义自治,南斯拉夫迅速发展起来了,由落后的国家变成了工农业发达的国家。但自治的副产品如失业、通货膨胀、地区主义、民族主义等仍然存在,不时干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最终危及自治本身。三、自治条件下的党建思想。铁托作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阐述了自治条件下的建党思想。铁托很重视组织纪律,重视民主集中制原则。他认为,不能有几个党的中心,南共必须具有统一性。南共所设想的和一致商定的东西,大家都必须一致地和有纪律地去贯彻执行。在广泛民主讨论的基础上,一旦多数人作出决定,少数人必须接受。这就是民主集中制。南共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铁托很注意党的组织建设。铁托认为要使党充满活力,就应该多吸收年轻人入党,将责任交给年轻的一代,对青年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是我们首要和长期的任务,应把尽可能多的工人接纳人共盟。四、国际共运中的党际关系思想. 1948年南斯拉夫被情报局开除,1956年波匈事件,1968年布拉格之春等。这都促使他思考社会主义国家间、共产党之间如何处理好相互关系的问题。铁托首先认为,社会主义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社会主义不是任何人垄断得了的”,在丰富多彩的现实面前,没有现成的、一劳永逸的和适用于所有情况的解决办法。因此,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就必然有各式各样的道路.事实已多次证明,一个国家的无论怎么成功的经验,都不能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强加给其他国家。因此,他认为必须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不应该对他们横加干涉。铁托认为,社会主义国家间和政党之间应在尊重主权、平等、独立和不干涉的基础上发展关系。他说社会主义的主权就是各国革命运动按照本国人民的特殊条件和需要选择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时候,有充分的自主和责任;社会主义国家应相互尊重主权和独立。他强烈反对“有限主权论”,认为这个理论是以所谓社会主义国家间的高水平的关系为名,否认这些国家的主权,使某些国家可以随心所欲地,甚至可以通过军事干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他强烈请责这种违背各国人民独立的基本权利和国际准则的言行.五、不结盟思想.铁托的不结盟理论建立在和平与和平共处政策之上。他认为,随着毁灭性武器的出现,战争是一种过时的东西,科学和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达到使战争真正成为荒谬行为的程度,再也不能通过战争来安排世界.铁托呼吁世界和平,认为没有和平,就没有进步,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对于怎样争取和平的问题,铁托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首先,他认为应当积极共处。其次,要和平就必须裁军.第三,铁托认为争取和平还必须处理好南北关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摘自何宝骥主编:《世界社会主义思想通鉴》,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铁托的社会主义思想”,王志连文,426-430页)

民族主义(教材216页)【Nationalism】(制度卷)

一种政治上的学说和情感。该学说从根本上讲,强调合理的政治单位是与民族单位(national unit)同生的。它的设想是:所有的人都具有所谓民族性特征。他们生活在政治上集中的单位中,这种单位是唯一合理的强制机构,只有当它被认为体现了前面所说的民族性时,它才构成一个“正当”的单位。这种学说认为,如果一个政治单位受到其他民族的统治,而本民族一些成员受到兼并,或者如果在本民族自己的单位中实际来自其它民族的成员过多,那么,这种政治单位的合理性和政治上的正当性就受到了损害。

虽然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对所有时期的社会状况的笼统概括有着明显的谬误,但民族主义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如我们所处的时代)却是非常接近于真实情况的。

(摘自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英文版主编】、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30-531页) 民族主义(教材216页)【Nationalism】(思想卷)

民族主义便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作为思考世界的一种方法,它强调民族在解释历史发展和分析当代政治中的重要性,并且明确宣称“民族特征”是人类划分的主导性因素。习惯上,民族主义主张所有的人都应属于一个并且只属于一个民族,它是他们身份和忠诚的主要焦点。这就是说,人们在作为任何比较狭隘或者比较宽泛,或者是相互交叉的组织的成员时,都首先应把自己看成是民族的一分子。他们应该准备好为保卫和发展民族利益做出任何必要的牺牲,不管同其他利益相比付

出的代价有多大。

民族主义在本质上要求每个民族组成一个主权国家。如果一个民族被整个地包含在现存的一些大国的疆域内,就必然使民族主义运动每次都成为分离运动,并且如果同一个民族的成员所占据的地区与一个以上的国家相邻,肯定要对国家的疆域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重新划定。

尽管与理论权威有份量的观点相反,我们认为,把创建独立国家的要求当作民族主义运动的特性实在是本末倒置。民族主义运动的核心是声称它在共同的物质和文化利益方面代表本民族的成员。它号召支持者们将他们和其同胞所共有的(比如基于阶级、宗教或政党)的利益服从于民族共同体内其他成员所共同具有的利益。

即使不是全部的也是大多数的民族主义运动都有一个主张建立独立国家的纲领。民族主义运动所提出的正式要求有可能不包括建立国家,因为它的领袖们认识到要达到最终目的,最好的方式是瞄准增加政治自治这一中期目标。

民族主义作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学说,声称所有人都应对本民族怀有最大的忠诚。因而,作为民族的一员就被看作是人类的基本品质。民族主义也可能采取特殊的形式。民族主义情绪在这里是指在政治上强调用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不顾其他价值观念,如戒绝杀戳,遵守国际法以及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维持国际合作,以此寻求本民族的利益。这种特别的民族主义同一般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的关系就如同自私自利与个人主义的关系。自私自利的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会顾及别人的利益,而个人主义的信念是,只有在寻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别人自由地追求他们的利益才是合理的。前者提升到意识形态高度就是帝国主义,它被用来为强占别国的领土作辩解,这种强占或是以殖民的方式,或是从被占国家获取一些利益(一般是军事的或经济的)。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对人类结合的正当基础作了特定的回答,因而它同其他持不同观点的意识形态必然发生冲突。民族主义和我们称之为“人格主义”的思想也相矛盾,后者集中体现在E.M.福斯特的信念中,即如果他不得不在背叛祖国还是背弃朋友之间做选择的话,他可能有勇气去背叛国家。这种反映人际关系中道德至上的立场近来被许多美国女权主义作家发展了。“人格主义”强调人类关系至高无上,反对各种普遍的义务。与“人格主义”相反的是“世界主义”,根据这个思想,人类所有的利益在原则上都均等地被我们分享。显然,世界主义和“人格主义”一样是对民族主义的否定。

同时,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事实上是可以结合的,尽管这些主张被抽象地提出时具有世界主义的意味。在世界各地,民族主义占有首要地位,其他的意识形态处在从属的地位,

民族是人们由于母语、种族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自然事实,以及民族观念的“主观性”——即认为民族是一种心理现象。

(摘自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英文版主编】、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31-533页)

1. 自由主义(教材215-219页)【06年1月、06年7月论述题】

往年试题

08年7月填空题(《学习指导》90页填空题第5题)

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是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教材216页)

自由主义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教材216页)

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

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教材217页)

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按照这种观点,自由也是一种许可,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承诺,最大可能地享受与其他所有人一致的自由。

往年试题

06年7月填空题(《学习指导》90页填空题第3题)

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教材217页)

(3)理性原则(教材217页)

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难点

理性:能够鉴别、判断、评价、认识真理以及能使人的行为适合于特殊目的的能力。(摘自《牛津法律大辞典》,750-751页,“理性”词条)

(4)平等原则(教材217页)

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所以,自由主义支持“知识精英”的原则,认为那是对天才加勤奋这一事实的认可。

拓展内容

平等的含义

1、《牛津法律大辞典》把平等解释为:人或事物的平等是指人或事物处于相同的标准或水平并被同样地对待。平等的基础是人人平等地具有自由意志。(摘自《牛津法律大辞典》383页)

2、《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在政治思想中,平等的概念有两种基本的用法:第一是指本质上的平等,即人是平等的动物。功利主义者认为,所有的人都享有相同的体验快乐和痛苦的能力,因此,每个人按规定只能享受一份权利而不能有更多的权利。第二是指分配上的平等,即人与人之间应在财产分配、社会机会和(或)政治权利的分配上较为平等。(摘自《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244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政治学卷)》认为,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标准,平等的实际状况往往体现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民主化程度。在当代,平等的涵义可概括为3个方面:①权利平等,即国家承认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都享有广泛、相同的权利。②机会平等,即社会应该为每个成员追求自身利益、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平等地提供必要的机会和条件。当代美国学者J.B.罗尔斯把社会平等表述为“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③结果平等,即主张全社会的劳动产品和价值物对所有人平等分配。这种观念在历史上体现着劳

动者反对剥削和压迫,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但这种主张在阶级社会中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空想的性质。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如果不适当地追求结果平等会导致平均主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最后反而使平等难以实现。(《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政治学卷)》平等条目,阚珂、张厚安文)

社会平等是指公民在种族、民族、性别、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平等。

往年试题

08年7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2页选择题第11题)

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CD)这样的观念。(教材217页)

A.政治平等

B.法律平等

C.社会平等

D.收入平等

(5)宽容原则(教材217页)

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难点

多元主义(Pluralism)(教材217页):多元主义是一个非常时髦而又难以界定的词,它常常与某些属性词连用,如“民主多元主义”、“文化多元主义”、“政党多元主义”和“社会多元主义”等等。从历史上看,多元主义观念是在16一17世纪宗教战争之后,随着对宽容的逐渐接受而出现的。多元主义以宽容为前提,认为多元性本身就是价值,它使个人以及他们的政体和社会变得丰富多彩。多元主义通常有三种指称:(1)价值多元论,它认为人类所追求的各种终极价值都是合理的,但它们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也无法找到一个共同的尺度来衡量这些价值,因此需要我们经常补偿、协调与制衡。韦伯和伯林是价值多元论的代表人物;(2)文化多元主义,它主张各种文化或各民族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低劣之分,也没有先进落后之别,人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各种文化,不管其强大还是弱小。某些社群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者是这方面的代表;(3)政治多元主义,意指“权力的多元化”,它认为现代西方国家之所以是民主的,就是因为存在着一个多元社会,即社会中存在着多个独立但不相互排斥的团体。现代多元主义政治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时候(以罗伯特·达尔和林德布洛姆为代表),一方面用经验的研究方法反驳了精英主义的民主论,其核心假设就是存在着政治资源的广泛的分布,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政治论争中充斥着不同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对古典民主理论的一种修正,它降低了投票作为民主的制约手段的重要性,并且在学理上为压力集团的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活动是受到质疑的)。(全文引自潘小娟、张辰龙主编:《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多元主义”词条,76-77页)

(6)同意原则(教材217-218页)

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这种认识使自由主义拥护民主,但它所坚持的自由原则又使它对民主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在自由主义看来,民主是为了防止公共权威侵害个人自由的手段和制度保障。自由主义还认为,“民主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多数的无限权威”——“多数的暴政”,因此,民主政治实行多数原则的同时,还必须实行保护少数的原则。为了防止民主偏离正轨而走上专制的道路,自由主义者主张为民主

设防,给民主以限制。

往年试题

07年1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1页选择题第4题)

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B)。(教材217页)

A、代议制

B、民主制

C、法治

D、法制

注解:1、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其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分权制衡原则,议会主要执行立法职能,其权力受到其他国家权力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的制约。选举制是代议制的基础。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39页,“代议制”词条)2、民主制。民主是指由人民进行统治,政体的组织形式是由人民的普通机构最终行使统治的权力。民主分两种形式: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直接民主,即政治性决议由全体公民来决定,采纳多数人的意见。代议制民主指政治性的决议由公民选出的代表决定,代表向全体公民负责。“民主”这一概念被扩大运用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其宗旨在于减少在权力、权利、特权和财产上的不平等。通常与民主政体相联系的另一些特征是:第一,有规章的和自由的选举。第二,独立司法权;第三,新闻、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第四,法治观念,即行政部门和行政官员受法律的制约和约束,法律要求他们对其侵权行为作出解释。自1945年以来,尤其是在东欧,建立了一种所谓“人民民主”制,这实际上是共产党的独裁统治或者一种以民主政治的假面具来维持的寡头政治。(《牛津法律大辞典》,第252页,“民主·民主政体”词条的解释)

(7)宪政主义原则(教材218页)

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难点

有限政府(Limited goverment ):在权力、职能和规模上都受到严格的宪法和法律约束和限制的政府。政府不是万能的,其本身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以及组织、功能限度。有限政府与无限政府相对立一,它们在权力、职能、规模上存在着明显区别,这些区别集中表现在是否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和限制上。建构现代法治下的有限政府,必须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适度均衡和建设性互动关系的意义上界定和把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加速政治法治化进程。如果一国经济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其国家性质如何,市场都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限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制约,这种制约来自市场与社会,而市场和社会对政府的制约一般通过宪法和法律形式来实现和进行。有限政府在政制安排中利用其内部的分权与制衡机制,依照法治原则,实现政府权力的自我约束,防止政府内部的过度集权与专断,国家通过制度安排,规范政府权能运行机制与方式,实现社会对政治活动的参与和监督。有限政府模式下,政府被看做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是与社会和个人利益相分离的一套机构和运行过程。这种有限政府理论,已成为近代西方政府观念和体制的基础。有限政府不仅体现在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权力受到限制,而且还存在于政府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中。以法治取代人治、政策之治是法治政府对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的基本要求。从理论上说,法治与人治这两种治国方略的界限不在于承认不承认法律运行中人的因素,而在于:(1)法

治是众人之治,而人治是领袖个人之治;(2)法治依据的是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而人治依据的则是领导者个人意志;(3)不在于是否存在法律,而在于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之所以说有限政府的国家治理方式只能是法治,是因为政府除依法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以外,政府自身管理也必须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和约束。对于法治社会而言,制止和限制政府违法,比较制止其他犯罪更为重要,因为政府权力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别要指出的是,有限的政府与有效的政府并不对立,相反,有限的政府是有效的政府的前提。事实上,使国家和政府有所作为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力和能力加以必要的限制。民主政治是政府权力之源,法治是对政府行为的规范,限权是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约束,因而实现法治是有限政府的必然选择。“有限政府”和“最小限度的国家”这两个概念表面上看来似乎并无多大差异,但它们强调的重点不同:最小限度国家强调的是国家的规模,而有限政府注重的则是国家的结构;最小限度国家倡导的是管的最少的国家是最好的国家,而有限政府所主张的是以严格的法规来限制政府权力,并以保障个人权利为宗旨的政府。从保障自由的立场来看,自由的政府必须是有限制的立宪政府,但自由国家却无需是最小限度的国家。有限政府观念并不妨碍政府在必要时变成一个大政府,不仅有所作为,甚至还大有作为,但其始终不变的原则是:政府权威的活动必须受到法治(the rule of law)的限制。有限政府的着眼点是自由制度的实质,而最小限度国家所看重的只不过是它的一时现象,即宪政国家刚刚诞生之时的一种暂时现象。我们不应该把自由国家的规模看得比其结构更重要。(全文引自潘小娟、张辰龙主编:《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有限政府”词条,404-406页)

往年试题

05年1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1页选择题第10题)

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AB )。(教材218-219页)

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2.保守主义(教材219-225页)

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传统观;实用主义;人性论;社会有机论;等级观念;权威观念;财产观念。

保守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

(1)古典保守主义

(2)现代保守主义

(3)新保守主义

(4)新右派

往年试题

05年7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2页选择题第14题)

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对以( D )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教材219-220页)

A、德国革命

B、美国革命

C、英国革命

D、法国革命

注解:1、法国革命进程中,暴力方式是其典型的表现。在此期间,法国不断地重新制定新宪法,而不是在原有的宪法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正。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总意味着自己唯一正确、应该存在)政治力量和政治家,立场相距甚远。掌权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家往往把对手从肉体上予以消灭。法国革命是一种不妥协的革命。2、德国革命是指1848年发生的德国民主革命,革命进程中,法兰克福议会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保证人身、信仰、言论和集会结社自由,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德国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3、美国革命是指1775年至1783年奠定美国独立的美洲殖民地对英国统治者的成功反抗。4、从1640年至1689年,英国革命从议会的抗议到国王挑起内战再到妥协的失败,第二次内战、国王的处死,在动荡中革命被推上高峰。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强人政治,在基本保持革命成果的情

况下,建立了现代英国政治的格局:君主立宪制。

08年1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2页选择题第15题)

1970年代以后,( C )的产生,使英美保守主义思想受到冲击。(教材220页)

A. 生态主义

B.社群主义

C. 新右派

D.女权主义

08年1月简答题

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问题?(教材221页)

保守主义把财产私人所有看得至关重要,在它看来:

(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3分)

(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3分)

(3)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3分)

(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3分)

07年7月填空题(《学习指导》90页填空题第7题)

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教材223页)

3.社会主义

社会平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需分配、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它的理论形式大体包括:

(1)空想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

(3)革命社会主义

(4)改良社会主义

4.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

往年试题

05年1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1页选择题第2题)

“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 AD )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材228页)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注解:1、新社会民主主义也叫现代社会民主主义。面对来自全球化和迅速变化的国内状况的新挑战,欧洲新社会民主主义提出了一种新方案。新方案集中在六个相关维度上:新经济、新福利、新治理、新政治、新社会、跨国调控。(1)新经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融合了供应和需求的新经济政策意味着:降低税收、优先保护科技革新的研究和发展、对人力资本进行公共投资(职业资格的培训和再培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德国的生态税收改革)、限制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对特殊的目标群体(年轻人,长期失业者)实行公共职业计划、在某些国家(如法国)减少工作时间和建立创造工作机会的三方合作制度(如德国和荷兰)。(2)新福利。新的方案包括下列一些措施:个人和家庭首先必须意识到他们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政府要更有效地取缔骗取福利金的行为;福利国家首先是社会投资的国家,为需要的人提供新的自助机会(职业培训、取得新的职业资格、支持自助团体);为了回报所得到的所有补助,个人有寻找和接受可得到的工作的严格义务,否则他将被减少或取消补助;提供终身的职业资格再培训的教育体制在新的知识经济中被视为是最恰当的社会政策(第二次机会的政策);通过鼓励和组织包含社会自助动力的福利社会来加强自助的能力,以及公民和社会的责任;公共的社会保险体系要稍微降低其赔偿水平,同时辅以企业和私人的保险体系。有尊严的生活水平将被保证,而个人所希望的生活水平必须通过额外的私人力量来确保。社会自助组织受到鼓励和资助。(3)新治理。政府必须更经常地作为市民社会行为体

的伙伴、仲裁人、督促者或服务者采取行动。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等等相关目标仍然是政治责任,但政府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方式必须本质上向着如下方向转变,即政府和社会相互合作、结成联盟,以及签订契约,支持社会行为体,而不是充当涉及政治行为福利的独占者。新治理主要涉及市民的自我责任和参与,共和主义精神的复活是必须的。(4)新政治。新政治就涉及建立多数的新社会和政治结盟,以及有效的公众交流新战略。新战略的主要方面是:传统工人阶级已经消失了(德国仅有16%);新经济造成了新的社会分层、新的思想、不同的利益、价值观、交往模式和期望;有必要形成新的社会和政治联盟,不是根据原有的阶级分野,而是根据新的社会团体和价值观;(5)新社会。欧洲社会民主党正在重新思考其对社会公正的理解。在德国社民党的讨论中,达成了一种确定的共识,即公正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包含五个基本方面的调整原则:基本需求和权利方面,这是平等的一个方面,即在社会保障、受教育、人权和政治权利上的基本平等;平等的自由方面,这一方面包含了平等和不平等的要求:所有人有平等的机会,但有很宽泛的自由度来不平等地使用这些机会;参与方面,它同样包含了平等和不平等:每个人有融人社会和参与的平等机会,但机会的使用则由个人倾向决定;生产方面,这是公正的不平等方面,即有助于整个财富生产增长的不平等是正当地,因为这些不平等惠及整个社会,包括境况最糟糕的人(约翰·罗尔斯的标准);公平的义务方面,即人人有责根据其能力对整个社会和其同胞的福祉贡献力量。公正被主流的社会民主党人不仅视为一种道德,而且也是社会团结和推动参与及行动的必要条件。(6)跨国调控。布莱尔似乎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生存事实。应对其后果的唯一正确的战略是为提高和加强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而改变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以适应全球化浪潮。相反,施罗德、若斯潘和其他欧洲领导人则正在号召建立新的跨国政治合作模式,以重新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政治调控的能力。(摘自托马斯·迈尔:《现代社会民主主义:共同的基础和争论的问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1期)2、后社会主义也叫后共产主义。其含义主要用于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发生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后社会主义”概念是由法国著名左翼社会学家阿兰·杜汉纳首次提出的。杜汉纳的后社会主义理论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人类社会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即“后社会主义”社会,它意味着社会主义的消亡。(2)随着社会主义进入后社会主义社会,革命的主体不再是传统的工人阶级。而变成了由熟练技术人员组成的“新工人阶级”。(3)后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发展人的个性、民主和文化伦理,废除物对人的奴役,使每个人成为自由的人。(刘宗碧:《“后社会主义”概念及其思想初论》,苑洁:《国外后社会主义研究的理论视角》)3、保守主义以一种怀旧的心情和态度,面对社会重大变迁,极力抵制来自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大压力,为深受重围的传统社会秩序辩护。4、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是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

05年7月填空题(《学习指导》90页填空题第9题)

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教材229页)

其他意识形态

(1)社群主义

(2)无政府主义

(3)法西斯主义

(4)女权主义

(5)生态主义

七、政治社会化

1. 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个人从出生到取得公民资格所经历的时期被称为儿童期。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般以政治认同、政治归附、政治忠诚、政治服从等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以直观的、感性的、形象的政治事物和政治行为作为学习对象,以服从和直接模仿为学习方式。儿童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家庭和学校,家庭成员和教师是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启蒙老师。

2. 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青年时期是人们取得公民资格到成年阶段的经历。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个人一生中政治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青年时期的政治学习以政治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功能在于形成个人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念。青年时期政治社会化的任务主要由学校和社会来承担。由于青年时期人开始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所以,参与社会政治实践也成为获得政治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3. 成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成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成熟阶段。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过程与他们实际参与的社会政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在成年阶段,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基本成型,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日常社会生活、大众传媒、政治活动和政治实践来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主要是为个人进一步提供政治知识和技能,完善其政治人格。此时,个人已经不再是单纯消极被动的社会化对象,而是成为以自身的政治观念和行为影响他人的政治社会化的主体。

八、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对政治体系的态度,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亲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意见影响着子女的态度和意见;积极参与家庭决策的青年人很可能到成年时在政治上也表现非常积极;专制家长式的家庭教育,有助于产生两种人:政治专断者和政治服从者;幼时家庭生活不完满、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成年后可能会成为一种社会反常人;家庭环境的“隔代遗传”可能会塑造一种保守性格。

2.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

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化、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方面,而且在改造政治文化、引导社会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1)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吸引社会大众对问题的关注,以增强公众政治认知。(2)在宣传报导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大众传播工具不仅是信息沟通的桥梁,而且是改造政治文化的工具。一种新政治文化要上升成为社会的主体政治文化,必须通过广泛的大众传播。因此,谁掌握了大众传播工具,谁就拥有了政治文化的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们通过宣传自己组织的主张和信仰,吸纳新成员,使其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等方式,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播。在所有的政治组织和机构中,政党是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它通过宣传党的纲领、政策主张,影响社会大众的政治态度;通过发展新成员,使他们在党组织中受到社会化的培训;通过党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其成员和拥护者的政治参与。

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

此外,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意识形态列表

政治意识形态列表 这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的列表。许多将其政治行动与建立在上。在中,一个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确信的,此伦理来自于、、或更大团体的、原理原则、、或,解释社会该如何运作、提供社会秩序的一些政治上、文化上的蓝图。一个政治意识形态主要有关于自身如何分配以及行使权力的界限为何。某些政党非常紧密地遵循着一个明确的意识形态;其他政党也许采取较宽广的视野,接纳一些相关连的意识形态之集合,而非特别恪守其中之单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一部分原因是有时候因自身关注利益而行动的“道德的企业家”造成对大 众的影响。 政治意识形态有两个特点: 1. 目标:社会应该如何运作或被组织起来。 2. 方法:为了达到该目标最适当的方法。 一个意识形态是众多思想的集合体。以典型来说,每个意识形态相当于其确信的思想内容,包含其所认定关于最好的(例如、)与最好的(如、)等议题。有时候同一个字词同时被用于定义一个意识形态与该意识形态的主要思想。例如,“社会主义”可能连结到一种经济体系,或者它可能连结到一个支持此经济体系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也时常经由的定位作为自身识别(诸如、或),虽然这方式常引发争议。最后意识形态可以从政治策略(如)与可成为政党建立基础的单一议题(如或)作出区分。 本列表试图将实际政治生活中可见的许多意识形态区分为数个类组;每个类组包含了互相关连的数个意识形态。类组标题与该类别中最广为人知的意识形态名称有关。类组的名称不必然表示存在阶层顺序或是由此一意识形态发展出其他意识形态,而仅是揭示议论中的数意识形态在实际上、历史上与思想体系上相互有关连之事实。须注意,一个意识形态可属于数个类组,且在各相关的意识形态之间往往有相当多的重叠区块。并且请记得,一个政治标签的意思可能在各国家以及平常在意识形态组合签署了立场的各政党之间相异。 本列表是按照英文原文字母顺序排列的。因此将一意识形态置于另一意识形态之前不表示前者比后者重要或大众化。 目录

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思考

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思考 社会意识形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宏观生 态环境和文化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诸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会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反作用,认真研究两者的生态关系,对于掌控社会意识形态的真实性影响,有效限制其虚幻性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生态社会的构建及发展特征 基本内涵。从实体维度上看,生态社会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内在契合。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内在于自然世界之中,自然世界内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物质自然层面,另一个是抽象自然层面。在物质自然层面,自然世界是作为人的无机身体而存在的。在抽象层面上,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内在契合是指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从关系维度上看,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会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平等的关系结构。生态社会则是这种平等关系结构的现实体现。 发展特征。生态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生态社会作为社会形态的一种样式,也必须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有自己的

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规律,不过,它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特征表现为节约性的使用自然资源,建立循环型经济体制。生态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对自然所形成的道德态度,决定着他们对自然世界的道德活动。生态社会是和谐社会:当生态社会是一个和谐社会时,所确认的是生态社会文明的制度性属性,该文明属性要求构建一种和谐的社会次序,即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明特征表现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共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生态社会构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 的影响。当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等社会要素普遍形成并深入发展时,也就内在的要求人们透过社会各构成要素,去反思社会存在本身的合理性,并从社会存在方面探究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内在契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对包括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形成一种总体性的具有生态价值的认识。因此,现代社会之后的社会不应该是一个人与自然分裂的社会,而应该是一个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会。这就是它的必要性。从意识形态的向度来看,由于古代社会的自然中心论和现代社会的人类中心论,多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和对自然关系的不合理性,以及维护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性,因而意味着它们都需要被超越。也即是用构建新的

第八章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第八章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一、政治文化的功能 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任何社会的政治体系都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取向模式,这就是政治文化。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政治文化赋予政治体系以某种形式的合法性,而这一合法性支持正是政治系统有效运行的心理和观念基础。在传统社会,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正当性的信仰可能来自统治者的血缘世袭或宗教习俗,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形成的政治文化常常带有明显的依附性特征,这种依附性反过来成为政治系统实现有效统治的基础;而在现代民主体制中,当权者的正当性则主要取决于他们在选举中是否获胜,他们在制定法律过程中是否遵守宪法程序,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形成的政治文化成为该体制进行有效统治的基础。可见,政治文化的性质直接决定着政治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既然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取向,那么,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顺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除了被动地接受政府行动所施加的影响外,并不打算去影响政治过程,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只是政治系统的依附者。而在参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能够获得必要的政治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各种机会介入政治事务。在这种政治文化中的公民,往往认为自己可以对政治过程发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并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参与政治过程。可见,不同政治文化环境下人们的政治行为常常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力量。政治变迁和发展总是与一个社会人们在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思想等层面的改变相伴随。政治文化的变革往往预示了社会变革的来临。另外,社会成员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态度的分布,也决定着政治变迁和发展的方向和速率。 二、自由主义所遵循的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 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按照这种观点,自由也是一种许可,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承诺,最大可能地享受与其他所有人一致的自由。

什么是意识形态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也写作"意识型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孔迪亚克的学生特拉西(Destutt deTracy)创制了"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试图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拿破仑称帝之际,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所批评,高傲的拿破仑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之后在言语的使用上,"意识形态"偶尔会表现出负面的意涵。在广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系谱上,其可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the noble lie)的思想。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神秘特殊的意识形态)、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它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可分为: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主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存在3种不同的体系: ①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②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 ③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 西南政法大学 SWUPL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证明 文学平陈应琴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400031)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合法性追问,这种追问如果得不到深刻的理论解答,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困境,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对意识形态的误解。因此可以从意识形态与主体的生成,意识形态与政治合法性,意识形态与理性经济人等方面给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证明。 [关键词]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革命思想是革命运动的前提和指导,思想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在这样的理论致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地位,①其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众的思维由政治激情的狂热渐渐回复到理性的冷俊之后,地位的崇高被视为具有一定的先验性,而不完全是经验实证的产物,即使是历史经验实证的结果也不必然指示出民众对其现实的一致认同,历史中的巨大作用也不当然被认同为现实的功能指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诸多方面可能面临理性的置疑,这种置疑中最具根本性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legitimacy)的无穷追问。③ 对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追问,是人的理性之本性使然,而非激情和偏见的指引,因为人类的任何特定活动安排和制度设计都需要接受合法性的追思,没有合法性的追思就不可能有长久的价值认同,合法性问题得不到解决也不可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然而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解答仅仅局限于对领导人的宏大叙事的简单援引,或者干脆保持沉默。问题在于领导人不可能对每一个具体理论问题都有非常细致而深入的论述,这是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所决定的,而沉默也只能是默认问题的实存或对问题的直接取消,而对问题的真正解决毫无益处。正是理论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问题上的缺席,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的持续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问题的存在从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可以窥见。我们难以明确地界定对现今农民和市民阶层而言在何种意义上存在着何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而难以准确分析其中所隐含的合法性危机,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易被观察到的高校而言,所有的大学生逃课最多的课程恐怕是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甚至个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不愿向别人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高校的管理者往往存在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严格的校规校纪取消对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既害怕又反感,可以说,高校思 ①这种地位可以从如下几个命题得到确证:(1)“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2)“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3)“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4)“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关于这几个命题的演进历程和内涵可参阅《飞扬的生命线》(陈应琴主编,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 ②这可参阅《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最通俗地讲,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也当然地蕴涵着被统治者与统治者的关系,一个最好的反证是,从来就没有现实地赋予被统治者对统治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力,即使形式上被赋予也不可能在现实中真正得以实行。被统治者的首肯是合法性的第一个要求,合法性的第二个要求涉及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认同,合法性的第三个要求与法律的性质和作用相关。(参见《合法性与政治》[法]让--马克·夸克著,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领域是意识形态方面、范畴、范围内的精神层次的概念,属上层建筑,重点在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依据这个定义,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中文名: 意识形态领域 核心内容: 价值观 范围: 意识形态方面、范畴 属: 上层建筑 目录 11概念内涵 22当前问题 33解决方法 44精神需求 概念内涵 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等等。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君主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系统意识形态」(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将意识型态当作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而非研究个别的意识形态)。(参见条目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型态。)意识形态受欢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业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响,他们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提

政治文化的两种维度_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

高等教育与政治理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政治文化的两种维度: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 郑维东1,李晓男2 (11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深圳518060;2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北京100089) 【摘 要】大众政治心理和意识形态是分析政治文化的两个基本维度,二者之间存在着 和谐与冲突的两种可能,处理好大众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使其尽可能保持一种 和谐的状况,对于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政治文化;大众政治心理;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4)01-0050-04 Tw o dimensions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ideology 1.ZHE N Wei -dong ; 2.LI X iao -nan (1.Management School ,Shenzhen Univer sity ,Shenzhen 518060,China 2.Department o f Public Management ,China Youth College for Political Sciences ,China ) Abstract :Mas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ideology are the fundamental dimensions to ana 2 lyze political culture.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of both s olidarity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se tw o dimensions.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for any political culture to cope sm oothly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mas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ideology and keep them in a s olidarity relation. K ey w ords :political culture ;mass political psychology ;ideology 收稿日期:2003-09-26 作者简介:郑维东(1968-),男,四川邻水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中西政治思想史; 李晓男(1964-),女,黑龙江北安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中西政治思想史。 一、大众政治心理:形成、特征和功能 大众的政治心理与政治家和统治者的思想观念相比,更像是流行音乐,体现了社会大多数的普通成员对于社会政治的初步认识和基本看法,通常体现为大众的政治观点、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这其中,如果说大众的政治观念、政治意识是对政治生活的粗浅认识,是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零散的“思想原材料”,那么,大众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则是一些较为固定和持久的心理活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几个方面突出问题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几个方面突出问题▲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 ▲当今世界,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思想领域的争锋、较量从来不会消失,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任务艰巨。 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核弹与火箭”退居幕后,“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作为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参与国,基于国际、国内各种压力,中国被推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苏联解体及西方敌对势力对后社会主义国家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成功,使中国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重要目标国家。西方敌对势力除了在经济、政治领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外,更注重通过文化渗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文化渗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的文化宣传,即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长期思想渗透。最典型、最常用的是广播电台和电视的覆盖式宣传。美国的CBS、CNN等媒体发

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总信息量的100倍。这种直接的文化渗透规模大、成本低、覆盖面广,正如《华盛顿邮报》宣称的,“西方世界在寻找瓦解共产主义方法,花费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和亿万美元,却发现答案就在电视新闻里”。如今,借助互联网,直接的文化宣传更获得了便捷、高效、广泛、强势的高科技平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另一个重要阵地;第二种是以文化商品为载体,向社会大众渗透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二战之前,西方敌对势力就注重文化输出与国家地缘战略的结合并用,二战之后更加重视通过全面的文化输出对他国施加影响。美国好莱坞电影成为典型代表,甚至有媒体称好莱坞电影是“铁盒里的大使”。通过这种方式传播文化价值观念,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往往能达到“无为而治”、“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第三种是以教育和学术交流为掩饰,向高层学者、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进行价值观渗透。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名目众多的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福布赖特基金会等,拉拢和利用高层社科研究人员和知识分子,意在培养从内部瓦解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传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社会大众。 二是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在思想领域,争锋、较量从来不会消失。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既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也有主张改良、倡导民主、自由的民主社会主义,更有借歪曲、诋毁党的历史和领袖人物虚化中国共产党历史

电大政治学基本知识第八章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自检自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5分) 题目1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第三条道路 题目2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得以传播和沿袭。 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政治社会化 题目3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个人主义 题目4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法律下的自由 题目5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经济自由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题目6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选择一项: A. 《政治社会学》 B. 《政治文化》 C. 《公民文化》 D. 《政治心理学》 反馈 正确答案是:《公民文化》 题目7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选择一项: A. 无政府主义 B. 社会主义 C. 自由主义 D. 保守主义 反馈 正确答案是:自由主义 题目8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选择一项: A. 法西斯主义 B. 保守主义 C. 自由主义 D. 无政府主义 反馈 正确答案是:自由主义

政治意识形态列表精编版

政治意识形态列表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政治意识形态列表 这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的列表。许多将其政治行动与建立在上。在中,一个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确信的,此伦理来自于、、或更大团体的、原理原则、、或,解释社会该如何运作、提供社会秩序的一些政治上、文化上的蓝图。一个政治意识形态主要有关于自身如何分配以及行使权力的界限为何。某些政党非常紧密地遵循着一个明确的意识形态;其他政党也许采取较宽广的视野,接纳一些相关连的意识形态之集合,而非特别恪守其中之单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一部分原因是有时候因自身关注利益而行动的“道德的企业家”造成对大众的影响。 政治意识形态有两个特点: 1.目标:社会应该如何运作或被组织起来。 2.方法:为了达到该目标最适当的方法。 一个意识形态是众多思想的集合体。以典型来说,每个意识形态相当于其确信的思想内容,包含其所认定关于最好的(例如、)与最好的(如、)等议题。有时候同一个字词同时被用于定义一个意识形态与该意识形态的主要思想。例如,“社会主义”可能连结到一种经济体系,或者它可能连结到一个支持此经济体系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也时常经由的定位作为自身识别(诸如、或),虽然这方式常引发争议。最后意识形态可以从政治策略(如)与可成为政党建立基础的单一议题(如或)作出区分。 本列表试图将实际政治生活中可见的许多意识形态区分为数个类组;每个类组包含了互相关连的数个意识形态。类组标题与该类别中最广为人知的意识形态名称有关。类组的名称不必然表示存在阶层顺序或是由此一意识形态发展出其他意识形态,而仅是揭示议论中的数意识形态在实际上、历史上与思想体系上相互有关连之事实。须注意,一个意识形态可属于数个类组,且在各相关的意识形态之间往往有相当多的重叠区块。并且请记得,一个政治标签的意思可能在各国家以及平常在意识形态组合签署了立场的各政党之间相异。 本列表是按照英文原文字母顺序排列的。因此将一意识形态置于另一意识形态之前不表示前者比后者重要或大众化。 目录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第八章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一、政治文化(教材197页)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 往年试题 05年7月名词解释:政治文化 05年1月填空题(《学习指导》90页填空题第1题)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教材197页) 二、政治文化的构成 1. 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教材198-200页)【09年1月名词解释:政治心理;08年7月名词解释:政治态度】 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政治态度是在以上三个心理过程(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念、政治理论和政治主张等。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政治理想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政治理论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 2. 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体系文化主要反应了国民对于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和宪法性安排的态度和看法。过程文化是人们对政治过程的一整套看法,它反应了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基本态度。政策文化是国民对于国家政策的基本看法,它反映的是公民对于重大问题的政策倾向和价值取向。 往年试题 09年1月名词解释:政治心理 08年7月名词解释:政治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八章加入WT0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作为历史上存在过的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加入WrO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既是资本扩张与增值的经济过程,又是思想文化激荡·与碰撞的政治过程。作为经济和政治过程的统一,经济全球化在产生经济整合的同时衍生出文化冲突,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同时引发民族及地区间的摩擦。加入W10势必加剧这些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是人类为厂满足自己的欲求和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方式、能力和结果,文化既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存在,又表现为内在的精神状态。为了物质上的满足,针对自然界,人类创造了物质文化;为了精神上的满足,针对人类自身,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由于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通常对文化作出较为狭义的解释,而特指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分为知识型文化和心理型文化两大类。知识型文化往往以相对稳定的形态表现在人们面前,它包括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心理型文化则潜在地蕴涵于人们的风俗习惯之中,它包括民族精神、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等。概而言之,精神文化主要指人类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之上,通过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心理定式和行为准则。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生存方式,如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亦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就精神文化的现象而言,其内在蕴涵和外在形式极其复杂,它是社会因素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种文化的形成均涉及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对文化特性的形成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都不是惟一的。虽然“经济与文化其他方面的关系要比地理环境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更为密切,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生活的每个·特征都由经济状态所决定。我们看不到经济力量如何决定艺术风:格、礼仪和特殊的宗教信仰的形式。相反,我们看到的是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①。文化呈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它是特定社会和特定时代的产物。文化拥有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它是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必须直视的历史遗产。我们每一代人都面临着一定的、不容选择的文化环境,同时,我们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继承下来的文化加以改造,抛弃过时的理念,注人新的内容。有鉴于此,众多历史交织的同一社会里,先前文化的某些特征总会以各种方式存在于后续的文化现象中,民族国家的历史越是悠久,民族文化的积淀就越是深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文化是固化的过去,凝聚着古代思想理论之精华,体现着全部历史活动之表征。文化传统则是动态的现实,并不代表传统文化的全部,而是经过选择和积淀的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本身,它是人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对所获成果的一种强调,体现出人主体性所特有的能动与创造。作为人特殊劳动过程的一种结果,文化传统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织之中,得到了重新筛选和沿传。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创造性的历史活动,文化传统不断获新的生命与活力,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力量与生机。因此,一定的文化总是历史的、时代的、民族的,由民族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环境中创造,由民族成员在共同的历史传承中保持、完善和弘扬。它植根于民族群体的土壤,反映民族群体的本质,折射民族群体的特征,维系着民族群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独立性、稳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经济政治利益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作为意识形态一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意识形态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是千百年来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伦理思想、心理情感、风俗习惯、交往方

北外国际关系考研初试政治学原理备考资料之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北外国际关系考研初试政治学原理备考资料之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一、政治文化的构成及其作用 1.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 2.政治文化的构成 (1)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等。例如: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政治思想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对政治生活系统化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例如: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政治理想:政治理想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它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精神依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动机和政治行为。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 3.政治文化的类型:根据政治文化的特性来划分 (1)地域型政治文化:地域型政治文化以封闭状态的部落和结构单一的小型社会文化为典型。 (2)顺从型政治文化:顺从型政治文化下的民众往往被动地接受统治,由于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对政府产生影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被动服从政府管制,对于政治体系没有任何期望,既不想也没有能力去参与政治生活。在这种文化下,民众视自己为臣民,而不是参与政府的公民。这种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3)参与型政治文化:政治体系与社会成员厉害相关,政治体系直接影响成员利益,社会成员相信,参与政治不仅是自己的权利,也是维护自己利益的手段。所以,民众一般积极要求参与政治过程,以便影响政治决策。参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现代民主政治体系相一致。

企业文化与意识形态

企业文化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指的是松散、弥漫状态的文化被提纯之后形成的结构严谨的思想力量,它一旦被人掌握,就能以最小的冲突(矛盾)获取最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法国哲学家阿苏撒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与政治权力的概念分离开来,并用意识形态去解释人们是怎样用物化、形式化的行为活动去感知想象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散漫的意识(主意)被整理,被系统化,被浓缩成为清晰的概念,被组合成为一个想象的世界。组织中的人总是生活在某种意识形态之中,我们暂且将它的优劣伦理价值判断留给政治学去讨论。在意识形态中,人们焦虑不安的心理获得暂时的平衡,因为意识形态为人们原本无目的的行为活动提供了意义和价值,赋予人们存在的理由。先锋企业将意识形态的哲学 武器颠倒过来使用——先创造想象的世界,“营销”代表这个 想象世界的核心假设和概念,然后生产转化用的产品、仪式、符号、组织(兴趣小组)甚至语言,来具体表现抽象的概念。企业意识形态在利用物质产品和有形的服务表达设计出来 的抽象概念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影响力制造了受众并获得超值收益。这就给我们一个启迪,企业文化的思维模式与企业其它工作的思维模式有较大差异,它是主动创建企业意识形态,并用意识形态的哲学武器获取最大控制力和影响力的过

程(见图一)。 先“创造”的想象世界就是企业文化假设体系,可见,企业文化与单纯的文化不仅已没有天然关系,反而南辕北辙,这一运用过程应是企业文化的真实面目,核心就是企业形成一套自己的意识形态,别人无法仿制。 “文化”式的企业文化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提炼精髓,它的思维认为:第一,被整理、浓缩、组合的企业意识形态必定适用于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外来;第二,组织中的人总是能充分理解从他们生活中提炼的某种意识形态;第三,不同企业之间提炼的企业意识形态是不同的;第四,被提炼出企业意识形态必定适用于企业形象;第五,被提炼出的企业意识形态必定适用于企业品牌;第六,被提炼出企业意识形态基本适用于企业扩张。“文化”式的企业文化是基于上面这些思维 而发展起来的。主动创建也好,提炼精髓也罢,在探讨中,回避了一个致命性的问题——为什么而创建?为什么而提炼? 企业文化是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要求的思维模式、价 值观念、行为规范。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求又是什么?美国学者沙因在著作中提到,“文化的精髓就是共同习得的价值观、理念和假设,他们随着组织继续获得成功,而变成共享的和理所当然的。”“当组织新成员认识到组织的价值观、理念和 假设肯定是‘正确’的时候,它们才会变成共享和理所当然的。”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和谐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和谐意识形态的辩护 功能 【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和谐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对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意识形态辩护功能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和谐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对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途径 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树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观念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党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阶级和政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灌输和渗透意识形态的途径,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存在脱离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意识形态这个内容教育就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意识形态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途径,统

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效果和影响力会大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阶级性和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性,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途径。 二思想政治教育辩护功能的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任务,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使全体人民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对方针政策的宣传和灌输,整合社会成员的思想,达到思想政治上的一致,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实现社会政治的稳定。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的源泉,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人们的民主意识教育,增强人们的权利意识,引导人们合法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加强法治教育,树立法治观念,严格遵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反必究。 2.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功能的实现 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为经济的

《政治学原理》第八讲 政治意识形态

第八讲政治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及作用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 1.字面含义 ——Idea—ology ——观念—科学 Ideology 意识形态 18世纪法国哲学家德拉西最早提出“意识形态”一词,用以描述他所称的新兴的“观念学”(science of ideas)。 2.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3.曼海姆对两种意识形态的区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特殊”的意识形态:指由于情况真相不符合其利益,所以对某一社会情境真相的掩饰或扭曲; “全面”的意识形态:指一种世界观或一种对生活方式的信奉。 4.现代社会科学的解释 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一,论证和辩护作用:使某种行为和安排合法化; 第二,动员和凝聚作用:使人们在某种目标下凝聚和团结起来。 二、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一)自由主义(Liberalism ) 1.自由主义的基本立场 伦理观念: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主张对待他人要像希望他人对待你那样; 经济学说:阐述自由经济、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理论,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涉(后期有所变化); 政治理论:研究个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强调个人自由永远是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2.自由主义的一般原则 A.个人主义原则; B.自由原则; C.理性原则; D.平等原则; E.宽容原则;F.同意原则; G.宪政主义原则。 3.古典自由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 A.古典自由主义 建立在比较极端的个人主义基础上;强调消极自由;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管理最少的政府”。B.现代自由主义 认同和支持国家干预,支持“大政府”模式,拥有一种更加宽泛的“积极自由”观念。 (二)保守主义(Conservatism) 1.保守主义的总体特征 保守主义以一种怀旧的心情和态度面对社会 重大变迁,它极力抵制来自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大压力,为深受重围的传统社会秩序辩护。 保守主义者喜欢的一句名言: 2.保守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英国政治家和政治理论家,代表英国式的温和的保守主义。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1797) 柏克: 成见(prejudice)“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现成地加以应用的东西;它预先使人的精神和心灵坚定地踏上智慧和美德之路,并且使人类在决策时不至于因迟疑、迷惑和不果断而变得犹豫不决。”。 我所说的自由,仅指与秩序联系在一起的那种自由。这种自由不仅与秩序和美德共存,而且与秩序和美德共亡。 我爱的是一种有气概、有道德、有规矩的自由。 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20世纪最重要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 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奥克肖特: “政治是在现有行动路线中选择最小之恶的 艺术,而不是人类社会追求至善的努力。” 政治学不是“建立至善社会的科学,而是在现有的社会传统中探索下一步怎么走的艺术。” 3.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 A.传统观; B.实用主义; C.人性论; D.社会有机论; E.等级观念; F.权威观念;

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背离与整合

第9卷 第4期南 京 邮 电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V o.l 9 N o.4 2007年12月Journa l o f N an ji ng U niversity of Posts and T e lecommunicati ons (Soc i a l Sc ience)D ec .2007 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背离与整合 李朝祥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科学系,江苏南京 210003 摘 要: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是属于不同层面的政治意识,由此会导致它们之间的背离。公民 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背离,从表象上看是它们之间在意识形式、表现形态和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但是从本质上看则是它们之间在利益指向上的不同和冲突。国家意识形态只有对背离的公民政治意识进行整合,才能确保其功能的实现。关键词:公民政治意识;国家意识形态;背离;整合 中图分类号:D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5420(2007)04 0034 05 收稿日期:2007 07 03;修回日期:2007 09 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性项目 (07SJ D810004);南京邮电大学科研项目(NY207034) 在国家意识形态和公民政治意识的关系研究中, 人们通常看到的只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甚至将它们完全等同、混为一体。实际上,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显然属于不同层面的政治意识范畴。国家意识形态位于国家层面,是一个国家的主导的政治意识;而公民政治意识则处于社会层面,属于大众政治意识,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中的亚政治意识。正因为如此,国家意识形态和公民政治意识在内容、结构、表现形态、功能、特征和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某种差异和不同。也正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它们之间内在地隐含着背离或背离倾向。当各种内外部条件成熟时,这种背离倾向就会成为一种背离的事实。 本文着重研究了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和背离的内在根据,旨在通过对这种背离关系的研究和揭示,为解决转型期我国公民政治意识的整合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背离的表象 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背离的表象,是指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政治意识在意识形式、表现 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或许,正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这些差异和不同,从而使得它们有可能 背道而驰 ,即具有背离的倾向性。 第一,两者的表现形态不同。国家意识形态,是国家的主导政治意识或主流政治意识。从本质上说,它是统治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形式。国家意识形态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由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理论家基于对社会、对阶级根本利益的认识,自觉创立的观点、学说体系,是他们对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理论概括。因此,国家意识形态不同于那种低级的、肤浅的、零碎的感性认识和社会心理,而是一种高级的、深刻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性突出地表现在它的思想性上。思想性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它是以一定的哲学世界观为基础的,规定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反映了统治阶级整体的原则立场。国家意识形态的宗旨在于以宏观概括的方式,定性地把握社会现象的基本规律,以便给社会群体的实践提供一种思想指导,或者说给人们的行动以明确的思想性依据。 国家意识形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而且具有以理性认识为基础的理论上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国家意识形态的系统性特征表现了统治阶级把基于自身根本利益而反映出的需求、愿望、志向等因素作为统一整体来思考的一种理论思维能力;而它的严密的逻辑性,则表现了统治阶级认识自身根本利益及社会关系所达到的理论思维水平。 公民政治意识就是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以自己的利益为基础,历史地形成的对由国家政治制度、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