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诗歌的起承转合

诗歌的起承转合

诗歌的起承转合
诗歌的起承转合

诗歌的起承转合(汇)

文无定法,但却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诗亦然。律诗常见的章法有以下几种:

一`起承转合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之口论诗,对香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起、承、转、合,即起始、承接、转折、收合。这是律诗最常见的章法。例如: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起,写环境)远景,cheng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承,写该环境出现的事件)当下,zheng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转,写情怀)情,qing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合,瞻前顾后)情入当前景,ming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地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近景,yin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事, xin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jin

起、承、转、合在五律和七律中一般一联承担一项功能,但也有例外。比如

杨万里过杨村

石桥两岸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起)远,全貌,chuan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承)近,细节,chuan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水际天。(再承)近,细节,tian

政尔清和还在道,(转)为谁辛苦不归田。(合)tian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使环境更加丰满迷人,用以突出重点。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例如: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guo,tu,zhuan,wu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sha,jia,hen,hua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

其他类型:

(一)并列式: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tian,景,由近渐远。二__二__一__二。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an,景,近景。一__一__二__二__一。对联式。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xiang,景,由远至近。二__二__一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yang,景,由近及远。二__一__二

白居易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xing,有人入景zuo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sheng yu

一句一个画面。这种写法一般见于整首绝句和五七律的局部。

(二)、承接式: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连贯动作。由景生出动作,先举后望。shuang。二__一__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xiang,二__一__二

(句句顺承)

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由景生情,比拟呼应。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隔句承接:三承一,四承二)

(三)转折式: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行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船速)对比

(内容的转折)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欢愉)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粱州。(惆怅)

(情感的转折)

(四)因果式: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因)春日凝妆上翠楼。(果)人,事,景,情,顺叙

忽见陌头杨柳色,(因)悔教夫婿觅封侯。(果)

(前因后果)

李陟登山

终日昏昏睡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人,事,情,顺叙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多重因果)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果)事,起因,倒叙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因)

(前果后因)

章法的划分是相对的。有的作品,分析者站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归属,另外,有的作品并非单纯地运用某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从而表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例如: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一句与第二句是并列关系;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因果关系了。有的作品,总体看是按起承转合安排的,细类又杂以并列、因果、承接等,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了。总之,如何布局谋篇,要看如何更有利于题材的组织和主题的表达,变化之妙,存乎于心,分析人家的作品和自己创作,都切忌拘泥。

其实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绝句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下面分别说说四个部分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彼此之间伪关联,以及这个规律在帮助我们鉴赏古诗方面的作用。

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这道题抓住首句的“望”字设问,可谓抓住了关键。无尽的烟云,悠悠江水,夕阳下的寒鸦,还有南宋统治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全诗之景均为诗人“望”中所见,故“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一个“望”字也写出了诗人不胜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这一题直接向“起”句发问,如果我们了解“起”句在全诗中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对这首诗的具体理解,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答案:“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当然诗人心境的澄明,结合最后两句看就更加明朗。此外,“起”句还常常是埋伏在前面的“密电码”,和最后的“合”句

遥相呼应,“首尾贯注”,共同彰显诗歌主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写景语,实际上是情蕴景中。所以读诗解诗,“起”句是不可不重视的。

二、“承”“起”而续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以杜甫《登高》为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地点、时间、场景、心情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此题直接向“承”句发问。“起”句为叙事,交代诗人当时境况:羁旅异乡,又逢佳节(冬至是古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承”句接续“起”句而下,进一步描写佳节思念亲人的情形,将抽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具体可感的诗人形象之中,通过细节的描摹,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回答扣住关键词语对塑造诗人想家的形象以及表现思乡之情的作用具体分析就可以了。答案如下:“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从结构来看,“聚散匆匆”一句为全词第二句,相当于绝句中的“承”句。“承”首句“聚”意(“同在京城”),启下句“散”情,并进一步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两个意象表现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答案如下:“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见,“起”“承”看似写景叙事,实际上皆关乎情。而关注它们之间以及它们和主旨的关联,又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意。

三、“转”开生面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好夸张的说法,这就是诗词不需写实的地方)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元人杨载在谈到绝句的结构安排时说:“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之舟矣。”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

再如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联想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

这是一道鉴赏题,由于诗句有省略,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那么我们不妨利用“转”联与“合”联的密切关系,先向“合”联寻求破解线索,以求得对“转”联诗意的理解,再进一步鉴赏。“合”联“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诗意显阔,是诗人在殷勤邀请好友登临江楼消暑,因为这里非常清凉。由此不难推测“转”联该是转向此意,这时再看诗句“晴天雨……夏夜霜”就有了清凉的感觉,原来两句是诗人为江楼做的“广告词”:“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转”,古人也称为“跳转”,就是要尽量使转折之笔荡开,造就波澜,给人“峰回路转”之感。这一“转”避免了诗歌的平直,让诗意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同时也转向了诗歌主旨的揭示,所以理解和鉴赏诗歌,抓住“转??句是关键。

四、妙“合”主旨

“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

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杜甫《登高》尾联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妙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直接点题,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理,直接揭示主旨。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感人”之处首先在于揭示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词的这最后两句好比是诗歌的“合”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也使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感情抒发得更加强烈。这种直接的结尾方式,是我们阅读起来相对容易把握的。

第二种收束方式是暗中寄托,即用暗示的方法表现作者的感情、阐述的事理。最常见的是寄情于景,以景语作结。这种方式蕴不尽之情于景物中,表达含蓄深婉,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颇能引起人的回味。但正因为其含蓄,也为我们阅读带来了比较大的障碍。这需要我们能够从结句本身的个别关键词捕捉一些有效信息,或者结合诗词的前半部分,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寻求突破。

把握起来难度较大的是纯粹写景的结句,尤其是理解加鉴赏相结合的考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诗人前三句都在叙事抒情,到最后一句却忽然宕开一笔,离情人景:秋月高高照在古老雄伟莽莽苍苍的长城之上,景象何其壮阔苍凉!也许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才以“不尽尽之”。这奇绝的结句留给读者无尽的联想:是无边的乡愁,是杀敌立功的雄心,还是对于战事的忧

虑?难怪诗评家评价此句为“绝处生姿的一笔”,而这一句也让我们领教了有“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的写诗功力。此题答案为:“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概括起来说,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乎作者的情感。掌握了这个规律,也就握住了一把打开古诗鉴赏之门的钥匙。

感想:诗用简练的语言画了一幅让人想象的场景,要素还是天、地、人、事、情。相呼应或相反差。

遵循的方式,是按人的视觉习惯,就好象电影镜头的感觉。

从远景----近景----细节----人----事----用动词达到景与人的互动与融合。

从近景----远景----人----事----融合。

时间----地点----人物----心情。

绝句,两副对联。

诗句妙在修饰词的使用。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两平对三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三平对三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感想:五、七都是单数,总有个落单的,好麻烦,古代需要那么麻烦,现代还需要那么麻烦吗?

五律把三个放开头,七绝是放在中间。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 周焕伟 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的鉴赏,最有效的基本方法就是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其思想内容。有此基础其他问题即使不能说迎刃而解,也就好办多了.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首联,为“起”即领起。所谓领起说完整了就是领起一个话题。此诗首联领起的话题是:登金陵凤凰台所见所感——“凤去台空江自流”一句表现了所见客观景物也表现了主观感受,所以说是“所见所感”。 颔联,为“承”即承接。所谓承接就是承接前一话题,从另一个方面或角度继续首联领起的话题。两联内容一比较就可以看出,首联是从宏观层面表现所见所感,颔联是从微观层面表现所见所感。 这两联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复合层次。这个复合层次表达的字面意思是,登上金陵凤凰台,不见那美丽的凤凰,只见到空空的楼台和寂寞流逝的长江,还有那掩埋着当年吴宫花草的荒僻小路,掩埋着晋代英雄豪杰的古墓。其语境意义是,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一般来说这个复合层次的功能是作为全诗的铺垫——它不表现这首诗的中心主旨,而只是为表现中心主旨做铺垫。 诗歌的后半部分是表现中心主旨的主体。 颈联一般与尾联配合构成一个复合层次;颈联为铺垫,而尾联为这个复合层次的主体,在首联与颔联构成的复合层次的铺垫作用下,共同表现诗歌的中心主旨。颈联,为“转”,即改变话题。此诗的颈联不再表现登金陵凤凰台的所见所感,而改为表现金陵胜景。——这与前面的所见所感已大不相同。作者看到金陵的壮丽山河,自然而然地产生建功立业的思想。——我们的这个理解来自何处?来自对李白生平的了解,来自对此诗的第一个复合层次的理解,也来自对第二个复合层次的理解;当然,最重要的是把各联紧密结合起来理解。 尾联,为“合”,即结束全文(诗)。一般地说,往往不是只靠这一句或这一联产生这个作用,而是靠它与颈联共同构成的复合层次来结束全文(诗),表现出全文(诗)的中心主旨。这首诗的尾联结合自己的遭遇,抒发了自己因为皇上听信小人谗言,使得自己壮志难伸的郁闷情绪。 然而,有出题人不认识起承转合的规律在理解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竟然出了下面这样一道题: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这种情形真是叫人无语! 关于诗文的起承转合 一、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如果我们在引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起承转合,是我国古体诗传统的章法之一。它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笔是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

古典诗词的情感表达

古典诗词的情感表达 古人说,“动天地,泣鬼神,莫近于诗”,当然是诗词中的或壮怀激烈或幽细缠绵的情感在天地与人心中激荡萦回,久而弥深。那么,诗词又是如何将情感传达出来的呢? 那浩如烟海的名篇佳作,抒发的情感可谓多彩多姿,但就情感表达的手段而言,不外乎如下几点: 一、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不要任何附着物,直接对人、事、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清照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毛泽东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无一不是饱蘸诗人一生心血与信仰的神来之笔。每每读之,心潮翻滚。 二、间接抒情 (一)与直抒胸臆相比而言,古诗中的情感,更多的是借助景物间接抒发。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最二端。”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些事物表情达意,历代沿习。主要有如下三类: 1.无生命的自然景观,如残月、西风、夕阳、烟波、流水等,多表送别的离愁或留恋。如: (1)杨柳岸、晓风残月。(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如柳、梅、草、寒蝉、猿啸、杜鹃、鹧鸪等。多表羁旅思乡或离愁别绪。如: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3)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鉴赏知识 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由文本入手理读诗歌内容。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分析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使学生学会理解背诵诗词,尝试阅读课外诗词。 2、通过讲解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诗歌文本,探究诗歌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诗歌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分析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使学生学会理解背诵诗词,尝试阅读课外诗词,培养学生走进诗歌文本,探究诗歌主旨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情播报: 1、导入语:同学们,老师认为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诗歌带着感发的力量唤起人内心深处的许多美好的情感!从民族的情感来说,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与象征。如果说中国文化象辽阔的河流,那么诗歌就是河流中最美丽的浪花,如果说中国文化是闪耀的星辰,那么中国的诗歌无疑就是最迷人的月华。时间与空间可以使我们分割,但是情感与文化却使我们相聚相依。 2、考情播报:高考诗歌鉴赏题发展到如今基本上已经定型化,不外是考查形象(或意境)分析、技巧分析、主旨分析、炼字炼句等。课下老师对2013年17套高考题进行了分析,17套题中的诗词鉴赏考查的均为唐宋诗词,其中有7首词,10首诗。新课改之后,各地的试题逐渐淡化技巧考查,侧重于理解诗歌内容的考查。高考考纲要求背诵的64篇古诗文中,律诗绝句有19首,词曲11首。河北的诗歌鉴赏题由原来的8分升到了11分,所以诗歌鉴赏题不容我们小觑。 二、高考再现 2013年新课标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标准答案: ①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2分)。 ②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3分) 细则:①“酒徒一半取封侯”和“独去作江边渔父”这两句分开给分,每一句1分,共2分。 “酒徒一半取封侯”:答出“无用之人被任用”之类的意思即可,如译为“酒徒/酒囊饭袋/废物/庸才封了侯/做了官/被任用”给1分。 “独去作江边渔父”:答出“人才被冷落”之类的意思即可,如译为“自己/人才/贤才去江边做了渔翁/受冷落/不被重用”等,给1分。 ②“壮志未酬”与“无奈”、“牢骚”,答出一处即可,给3分。 答出“壮志未酬”或与之相近意思,可答成“怀才不遇/抑郁不得志/不被重用”等。或者答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爱莲散人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方便网友学习近体诗,对诗的“起-承-转-合”有所了解,现参考诸家文献和云卷云舒收藏的资料,综合编纂了这份学习参考材料。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

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

关于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一、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如果我们在引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起承转合,是我国古体诗传统的章法之一。 它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 起笔是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可引出下文。 承笔是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不可松泛。转笔是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转笔有三:进一层转,推开一层转和反转。总的要求是转笔要能与前后相呼,活泼而不板滞为佳。 合笔是前三点的诗意合成,概括感悟点,进而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诗的精华所在。合笔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妙。 1、绝句的起承转合 对于一首绝句,则第一句至第四句,必须依次序为起、承、转、合。 如:唐·李绅《悯农》(之一) 春种一粒粟,(起) 秋收万颗子。(承) 四海无闲田,(转) 农夫犹饿死。(合) 第一句是起,起事--春天种上一粒种子,交代了时间(也暗含地点)、事件。第二句是承,承续首句写出:(在春天辛勤播下少数的种子),到秋天能收获很多很多像种子一样的粮食。一二两句的关系是顺承的,其顺序不能颠倒,其思想内容还是较为具体的话,那么,第三句就不再是一味地顺承下去,或具体实在地写来了。 第三句,作者的笔触开始转移,由眼前的一粒粟、万颗子,一垄田、一畦地的春耕秋收的“点”,联想到整个天下春耕秋收的“面”,使诗意由此及彼、推而广之,

中学语文 诗歌鉴赏“结构意识”:起承转合

诗歌鉴赏“结构意识”:起承转合 古典诗歌鉴赏需要具备四种意识:整体意识、背景意识、结构意识、意象意识。正是学生不能有效掌握、运用这四种意识,所以这类题型始终不能打破“慢、费、差”的禁锢,低效性显得尤为明显。这里我们重点讲解下诗歌鉴赏中的结构意识。 古典诗歌的结构思路主要是“起”、“承”、“转”、“合”,这是一种创作手法,主要针对的是绝句、律诗而言的。其中“起”即诗歌的开头,“承”即紧承上句(上联)的诗意,需要做到衔接得紧密、连贯。“转”即转折或者递进,丰富诗歌内容,开拓诗歌境界。“合”对全诗具有收束作用,并传达出某种情感主题。而高考试题侧重考察“起”与“合”,需要重点把握。下面分别将“起”、“承”、“转”、“合”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总结。 一、起 古人将诗歌的开头称为“起”,也就是“启”的含义。进而强调“势”,需要制造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正如宋代张镞所言:“诗之首联,谓之破题,欲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吴沅:“诗首句要如童鱼儿拨浪,一者之间,便知其有千里之势。”因此,诗歌的开端无论是情感表达,抑或者是景物描写都需要蓄势,承担着启动后文的责任。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首联便表达激动、欣喜之情,为其后继续凸显愉悦心绪做铺垫,因此最后便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首句便凸显了边塞的奇丽景象。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画面令人震惊。如果李白、岑参诗作的开头显得突兀的话,那么王维《山居秋暝》的开头就显得平缓一些,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给予读者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 诗歌的开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情感表达切入,一种是以景物描写切入,这两种情况的作用分别列述如下,需要考生牢记于心。 (一)情感表达:呼应题目,统领全诗(以议论、抒情开头),引起下文,点明题旨。 (二)景物描写: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例如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如何在格律诗词中运用“起承转合”

如何在格律诗词中运用“起承转合” 如何在格律诗词中运用“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写作手法,它在文学作品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把体裁结构、文字内容、表述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格律诗词中表现尤为突出,下边试分别举例说明。 “起”就是开头,好的开头往往能起到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开头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和设问式几种。直入式就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就是用的直入式开头。陈述式是指从事物的时间、地点、环境或原因进行陈述而引起下文。如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白的《赠汪伦》“李白行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就是陈述式开头。衬托式是指借对事物或环境的表述来作铺垫衬托,以增强气氛和突出主题。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联描述了当时国家动乱、遍地干戈之现状,而非本诗之主题。可诗人却借此作铺垫衬托,增强了诗人慨叹自己坎坷遭遇和浮沉身世的气氛,突出了诗人正义而光明磊落的爱国情怀这一主题。又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起联也不是直写离别之情,而是写的别时所在地(三秦)和朋友要去之地(五津)的地理环境,

三秦之地护住了城阙,滚滚风烟挡住了眼睛,再也看不到朋友要去的地方。这就更加激发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种衬托式开头更能增加诗意表达效果,喜为诗人采用。设问式就是采用设问或反问的句式开头。如鲁迅的《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用的就是这种开头。 “承”就是承接连贯的意思。它在诗词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贯穿于整首作品之中,即句与句之间要承,联与联之间也要承。承的方式大致可分为顺承和转承。顺承是指随着上句或上联所述意思的发展延伸来承接。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一诗: 忽传剑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之起联和颔联之中,其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都是顺承的。即闻到消息则喜极而泣,看妻子同喜,则狂喜而收拾诗书,真是一脉相承,紧凑之极。“转承”是指选择服务于主题而又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来承接的方式,如上诗中的颈联用的就是转承,尾联用的是顺承。整首诗让人读来,只觉高潮叠起,又一气呵成,确是一首脍炙人口之名作。 “转”就是转折的意思,这在上边转承中已说过,不再重复。只强调一下在转中要注意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定要选择不脱离主题而又要服务于主题的内容来转,形象的说,就是不要刀断式转,而要藕断式

词的起承转合(1)

词的起承转合 讲这个,我们首先要讲讲词的形式和词牌的由来等。 词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诗,但它又决不等同于一般的古近体诗。古近体诗,尤其是唐宋以后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格式只有那么几种,它的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方式都有一定的模式并加以明确,作者只要熟记这几种类型就可以了。而词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每一首词都属于一定的格调,每一个词调都有固定的格式。这种格式的形成,是由词本身与诗的不同体制所决定的。词的体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介绍一下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 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在上面这首词中“惜红衣”是词谱名称;“无射宫”是词调所属的宫调名称;“吴兴号水晶宫.........歌之。”是词序;词序以下是词的本体,共分两大段。此两大段又被叫做“上下片”或是“上下阕”;从中“力”“碧”“客”“寂”“息”“陌”“籍”“北”“历”“色”等是韵脚;句内各字又有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如“ 簟枕邀凉”是仄仄平平);句子有长短之分(二字、四字、五字、六字不等)。这些种种都是词的体制问题。 上面介绍的这首《惜红衣》词调的创作者本人很是精通音律,所以这首词在创作出来的时候,是能配合乐曲歌唱的。但后来随着年久岁月,朝代更替而失传。后起的作家很多并不懂音律,他们填词的用意不再是为了能否歌唱,只要能抒发情志就可以了,因此他们要填作《惜红衣》词调的词,只需按照姜夔的这首词作为范本就行了。照着几段几句“依瓢画葫”,什么地方押韵,每个字是用平声还是仄声,一切都照旧姜夔范本填写就行了。于是,《惜红衣》这首词调就作为一种格式固定下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前人按律以制词,后人按调以填词”的方式。 按谱填词,因为格律繁杂等等众多缚束,所以有比写古近体诗受到更严格约束的一面。但是另一面,因为词的句式长短参差错杂,灵活多变,又更适合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声律韵调,来抒怀人们心灵深处复杂细腻的情感意绪。所以如果能得心应手驾驭词谱的话,词可以说是一种比古近体诗更为解放的新型诗歌形式。 那么词调又是何处而来呢? 词调的调名本是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本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据唐人苏鹗《杜阳杂编》记载,当时有女蛮国人来长安朝拜进贡,这些人服饰打扮“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如若菩萨。《宋史。乐志》记载其女舞队有所谓“菩萨蛮队”,可见《菩萨蛮》本是一种模仿外国装束舞队所用的曲调。又如《苏幕遮》词调,原是从西域高昌国(今吐新疆鲁番一带)传过来的“浑脱舞”的舞曲。“浑脱”是当地语言“囊袋”的意思,据说胡人跳这种舞时,要用囊袋装水,互为泼之作为嬉戏。表演者为了避免被对方泼洒的水而浇湿头部,必须头戴一顶特制的涂油的帽子。高昌话管帽子叫“苏幕遮”,此后“苏幕遮”就成为了这支乐曲的名称。还有一些是从民

古诗文的起承转合

诗文的起承转合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起春日凝妆上翠楼。——承忽见陌头杨柳色,——转悔教夫婿觅封侯。——合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起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承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转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合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起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承 而今惟有鹧鸪飞。——转、合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承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转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起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承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转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合 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起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承 “嗟呼!草木之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能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行,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词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起句,即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可引出下文。“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不可松泛。“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转笔是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转笔有三:进一层转,推开一层转和反转。总的要求是转笔要能与前后相呼,活泼而不板滞为佳。“合”则是合笔,是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妙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点题,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理,直接揭示主旨。它是诗的精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绝句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例如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guo,tu,zhuan,wu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sha,jia,hen,hua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是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其他类型: (一)并列式: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tian,景,由近渐远。二__二__一__二。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an,景,近景。一__一__二__二__一。对联式。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xiang,景,由远至近。二__二__一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yang,景,由近及远。二__一__二 遗爱寺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xing,有人入景zuo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sheng yu 一句一个画面。这种写法一般见于整首绝句和五七律的局部。 (二)承接式: 静夜思李白

(完整word版)诗歌的起承转合

长沙县实验中学语文学科教案设计授课班级1407、1408 课时安排 1 课题诗词的结构——“起”“承”“转”“合”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分析大纲要求了解诗歌的结构,读懂诗歌。 知识与 能力 了解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传承古代文化精神。 重、难 点阐释 掌握一般诗歌的思路和章法,从结构入手读懂诗歌。学法指导 教具设计 教学过程问题引导二次备课 诗词的结构——“起”“承”“转”“合” 诗词的结构又称章法,分“起”“承”“转”“合”四部分。 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波澜。 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一、“起”定基调 近体诗的起句为一诗之首句或者首联,地位很重要。 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 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 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 (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承”“起”续境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 承句联多为写景或事, 在结构上:1、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为下文铺垫和蓄势。 三、“转”制造波澜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 由此可见,“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

浅谈诗歌的起承转合

何为“起承转合”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歌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 “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 “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先说“起”。一般是一首诗的第一句。古诗“起”的方式很多,但归结起来有四类: 一是开门见山(写景、叙事、抒情),直接扣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功效。 如李白的《蜀道难》开头:“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一起就惊叹蜀道难登,既点明题意,又扣人心弦。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作用一般有三点: (1)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 (2)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3)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明白了这几点,答题时结合诗中具体情景,很容易写准答案。 再说“承”。一般为一首诗的第二句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由面到点、由大到小、由简到繁、有整体到细节),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见,“承”的作用主要是: (1)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

(2)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托。 三说“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它是思路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是由写实转向写虚,或是情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或是由此及彼、由正到反,等等。无论怎样“转”,都显现着诗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单面到多面、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轨迹。“转”在诗词结构对应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和曲中的“过片”。“转” 往往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那么,“转”在诗中作用就相当重要: (1)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 (2)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四说“合”。它是指诗的收束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聚焦之处,是诗中谜底揭开之所。 “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直结,有的暗束;有的质朴浑然,有的婉曲蕴藉。如杜甫《登高》,合句高度概括,直述处境和心情,从白发日多、病重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表意较为直接明确。而他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合句却写得异常含蓄蕴藉,“落花时节”语带双关,既点明时令,又暗指“开元全盛日”一去不复返。“又逢君”三个字,写诗人在乱世颠沛中与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歌唱家凄然相遇,意外、惊讶、欣喜、百感交集、痛定思痛等等万千思绪都寓于这平平常常的三个字中,真是一字万钧,无声胜有声!如此说来,“合”的作用有: (1)呼应开头,完善结构; (2)总结前文,收束全篇; (3)揭示中心,升华主旨。

古典诗歌常见的六种结构形式

古典诗歌常见的六种结构形式 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以有助于鉴赏。 1、首尾照应 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一首诗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应有头有尾,前后内容就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杜甫《静夜思》: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2、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再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作者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中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如朔风逼面、铁骑突出,将作者悲愤焦灼之情、磊落不平之气迸射而出。 3、层层深入 层层深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 一、感知、感触 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古典诗词知识积淀 1.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 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2.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因此,分清诗歌类别往往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体诗);按字数,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即事咏怀诗、咏史诗等。而词按风格,又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等。 3.把握诗歌的主要特征。 即诗歌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4.强化格律意识 古代诗歌,多数讲究格律,所以必须强化格律意识,对诗词的平仄、对仗、韵脚、词牌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5.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1)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等。 (2)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3)语言特点类 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浅显、明快、明白、通畅、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等。 (4)风格类沉郁顿挫、豪放、雄浑、旷达、沉郁、苍凉、冲淡、低沉、悲慨、苍劲、舒缓、悲凉、俊爽、等。 (5)文章结构 做铺垫、埋伏笔、呼应、浑然天成等。 (6)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水乳交融等。 6.掌握修辞方法在诗歌中运用的特点 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双关、互文等。 其次,读懂诗要注意运用方法 1.借助题目、作者、注释。 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起承转合

浅谈“起承转合”在诗词创作中的普遍意义 高朝先 所谓“起承转合”,实际上是诗词谋篇时对全诗结构层次安排的理论概括。这一点好比建筑房屋,在备齐了各种所需的建筑材料和选择了怎样的房屋式样以后,必须安排房屋的结构层次。写诗也是这样,在占有了素材、确定了主题、选定了诗体以后,紧接着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头,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从而更准确完整地表达作者的心境和主题,这种层次安排概括起来,就是“起、承、转、合”四个环节。 “起承转合”理论虽然只到元代才明确提出,但在此前的千百年间,人们却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遵守了这一规律,“起承转合”实际上是历代诗人创作的共同体验和经验总结。尤其对于律、绝,其“起承转合”十分明显,并且形成了人们的共同认识。但是,本文所指的“起承转合”意义是诗词各体的普遍意义,对此,在实践生活中却存在一些异议。下面就几个方面的不同看法作一简要分析。 一、关于律、绝的“起承转合”。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为了叙述的完整,不妨作一点铺垫说明。同时为了表述方便,在此仅以唐·李绅的古绝《悯农》为例。这首五言古绝,全诗四句,可谓每一句依次分别为“起承转合”的一个层次。“锄禾日当午”,写农夫在田里劳作的辛苦,是全诗的“起”;“汗滴禾下土”,写农夫劳作的辛苦程度,是对起句的继续表述,所以是“承”。接下来,诗的视野离开了劳动场面转向了餐桌,并且提出“谁知盘中餐”的设问,是非常明确的“转”;末句“粒粒皆辛苦”,既是回答前句的设问,点明主题,又是对全诗的“收”,也就是“合”。 上例表现的是绝句(包括七绝)最典型的“起承转合”。律诗(含五言、七言或长律)的结构层次也莫不如此,而且其顺序同绝句一样,不可任意颠倒调换。律诗较之绝句,所不同的是,因为律诗句式有八句(长律则更多),其“起承转合”并非绝对的每二句一个层次,尤其是其中的“转”与“合”,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表现在最后的两个单句上。而表现为“承”的句式在诗中则占有较大成份,那就是所谓的“继承”或“承展”。 二、关于词、曲的“起承转合”。同律、绝一样,词、曲写作也必须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而且也一样为其规律所决定。词、曲的“起承转合”与律、绝所不同的,只在因词、曲(包括古风)的长短句式的“自由体”,其“起承转合”层次安排不能简单的按句数划分。词如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起”,是交代诗人写诗的时间、背景和状态;“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承”,是承述诗人的状态,取以花喻人之意;“知否,知否?”是“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应是绿肥红瘦”,是“合”,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寓意花与人同瘦,全诗“伤魂”的主题由此更加深化。 曲,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是“起”,是秋况又是昏色的背景交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承”,是对眼前悲伤景物的继续渲染;“夕阳西下”是“转”,转向诗人“秋思”主题的拱托;末句“断肠人在天涯”,无可非议是伤感主题集中表达的“合”了。 通过上述二例分析,我们应当确认“起承转合”对于词、曲和古风创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三、关于组诗的“起承转合”。组诗,包括律绝的一题多首、词的双调、多调,以及曲的套数和带过曲等,我们统称为“组诗”。“组诗”一样有着不可排除的“起承转合”规律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 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 (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 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

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 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扬州”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洛阳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雪 第三句点题的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诗起手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

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 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陌上

诗歌的起承转合

诗歌的起承转合(汇) 文无定法,但却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诗亦然。律诗常见的章法有以下几种: 一`起承转合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之口论诗,对香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起、承、转、合,即起始、承接、转折、收合。这是律诗最常见的章法。例如: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起,写环境)远景,cheng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承,写该环境出现的事件)当下,zheng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转,写情怀)情,qing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合,瞻前顾后)情入当前景,ming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地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近景,yin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事, xin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jin 起、承、转、合在五律和七律中一般一联承担一项功能,但也有例外。比如 杨万里过杨村 石桥两岸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起)远,全貌,chuan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承)近,细节,chuan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水际天。(再承)近,细节,tian 政尔清和还在道,(转)为谁辛苦不归田。(合)tian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使环境更加丰满迷人,用以突出重点。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例如: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guo,tu,zhuan,wu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sha,jia,hen,hua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 其他类型: (一)并列式: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tian,景,由近渐远。二__二__一__二。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an,景,近景。一__一__二__二__一。对联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