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Raman Studies of Monolayer Graphene The Substrate Effect

Raman Studies of Monolayer Graphene The Substrate Effect

Raman Studies of Monolayer Graphene The Substrate Effect
Raman Studies of Monolayer Graphene The Substrate Effect

Raman Studies of Monolayer Graphene:The Substrate Effect

Ying ying Wang,?Zhen hua Ni,?Ting Yu,?Ze Xiang Shen,*,?Hao min Wang,?Yi hong Wu,?

Wei Chen,§and Andrew Thye Shen Wee§

Di V ision of Physics and Applied Physics,School of Physical&Mathematical Sciences,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 V ersity,Singapore637371,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National Uni V ersity of

Singapore,4Engineering Dri V e3,Singapore117576,and Department of Physics,National Uni V ersity of

Singapore,2Science Dri V e3,Singapore,117542

Recei V ed:January29,2008;Re V ised Manuscript Recei V ed:April23,2008

Graphene has attracted a lot of interest for fundamental studies as well a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Till now,

micromechanical cleavage(MC)of graphite has been used to produce high-quality graphene sheets on different

substrates.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strate effect is important for the potential device fabrication of

graphene.Here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the Raman studies of micromechanically cleaved monolayer graphene

on standard SiO2(300nm)/Si,single crystal quartz,Si,glass,polydimethylsiloxane(PDMS),and NiFe.Our

data suggests that the Raman features of monolayer graphene are independent of the substrate used;in other

words,the effect of substrate on the atomic/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graphene is negligible for graphene made

by MC.On the other hand,epitaxial monolayer graphene(EMG)on SiC substrate is also investigated.

Signi?cant blueshift of Raman bands is observed,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interaction of the graphene sheet

with the substrate,resulting in the change of lattice constant and also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1.Introduction

Graphene is the two-dimensional(2D)building block for carbon allotropes.Since its?rst discovery in2004,1graphene has attracted major interest,and there are many ongoing efforts in developing graphene devices because of its high charge mobility and crystal quality.2–4

Raman spectroscopy has historically been used to probe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characteristics of graphite materials, providing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 defects(D-band),in-plane vibration of sp2carbon atoms(G-band),as well as the stacking orders(2D-band).5The G-band of graphite materials is a doubly degenerate(TO and LO)phonon mode(E2g symmetry)at the Brillouin zone center,6whereas the D-band is due to phonon branches around the K point and requires a defect for its activation.5The evolution of the2D-band for different graphene sheets has been used for determining graphene thickness as well as for probing electronic structures through the double resonance process.7,8The symmetric and sharp2D-band(~30cm-1)can be used as a detector for monolayer graphene.7,8Even the electron or hole doping can be monitored by Raman measure-ment,which is re?ected in the stiffening and sharpening of the G-band.9,10

Till now,most of the Rama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graphene sheets fabricated by micromechanical cleavage(MC) and transferred to Si substrate with appropriate thickness of SiO2 capping layer(~300nm).7,8,11,12Additionally,there have been studies of graphene on different substrates,such as indium tin oxide(ITO),13sapphire,glass,14and so on.However,the rol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bstrate and the graphene sheets in deciding the Raman features has not been suf?ciently investi-gated,and different conclusions were drawn by different groups.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strate effect is important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device fabrication of graphene. Therefore,in this work we carry out systematical Raman study of monolayer graphene produced by MC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standard SiO2(300nm)/Si,quartz single crystal,Si,glass, PDMS,and NiFe.Choosing monolayer graphene for our study object is?rst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can be unambiguously identi?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from the characteristic2D-band feature.Second,compared with graphene of a few layers, which are also used to study the substrate effect by other group,14 monolayer graphene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raphene sheets and substrate.We also compared the Raman features of monolayer graphene on the above-mentioned sub-strates with those of epitaxial monolayer graphene(EMG)grown on SiC substrate,for which we believe there is a much stronger interaction between graphene and substrate.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ak interaction(Van de Waals force) between the graphene sheets and substrates prepared by MC are not stong enough to affect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graphene sheets.Only for EMG on SiC substrate do we observe a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EMG and SiC,which changes the atom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consequently the Raman features of graphene.

2.Experimental Methods

The graphene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MC1and were transferred to different substrates:standard substrate Si wafer with a~300nm SiO2capping layer,quartz single crystal,Si, glass,NiFe,and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The EMG samples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were epitaxially grown on the n-type Si-terminated6H-SiC(0001)using the technique that has been reported in detail before.15–18The thickness of EMG is identi?ed by STM.It is believed that below the EMG there is an interfacial carbon layer/buffer layer that is covalently bonded to the SiC substrate.19,20Because the characteristic STM

*Corresponding author phone:(+65)63168855;fax:(+65)67941325;

e-mail:zexiang@https://www.sodocs.net/doc/af14651385.html,.s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National Univer-

sity of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Physics,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J.Phys.Chem.C2008,112,10637–1064010637

10.1021/jp8008404CCC:$40.75 2008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ublished on Web06/26/2008

images of the interfacial carbon layer and the single layer graphene are quite different,the appearance of EMG can be determined by monitoring the phase evolution from the inter-facial layer to graphene by STM during the thermal annealing of SiC in ultra high vacuum (UHV)condition.21The Raman spectra and Raman images were carried out with a WITEC CRM200Raman system with 532nm (2.33eV)excitation and laser power at sample below 0.1mW to avoid laser-induced heating.The laser spot size at focus was around 500nm in diameter with a 100×optical lens (NA )0.95).The contrast spectra of graphene were obtained by the following calculation:C (λ))(R 0(λ)-R (λ))/R 0(λ),where R 0(λ)is the re?ection spectrum from substrate,and R (λ)is the re?ection spectrum from graphene sheet,which is illuminated by normal white light.11For the contrast and Raman image,the sample was placed on an x-y piezostage and scanned under the illumination of laser and white light.The Raman and re?ection spectra from every spot of the sample were recorded.The stage movement and data acquisition were controlled using ScanCtrl Spectros-copy Plus software from WITec GmbH,Germany.Data analysis was done using WITec Project software.3.Results and Discussion

Figure 1a shows the optical image of graphene sheets on quartz crystal.The graphene sheets show different contrast regions,which can be understood as having different thickness.The red circle indicates the area of monolayer graphene,which is con?rmed by the very sharp 2D-band (~30cm -1).A Raman

image obtained us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G-band is shown by Figure 1b.The monolayer graphene has the lowest G-band intensity (appearing the darkest,marked by the red circle).

As

Figure 1.(a)Optical image of graphene sheets on quartz,the red circle indicates the location of monolayer graphene.(b)Raman image plotted by the intensity of the G-band.The red circle shows the position of monolayer

graphene.

Figure 2.(a)The contrast image of graphene sheets on quartz substrate.(b)Contrast spectra of graphene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on quartz

substrate.

Figure 3.The Raman spectra of monolayer,bilayer,three layers,and four layers graphene on quartz (a)and SiO 2(300nm)/Si substrate (b).The enlarged 2D-band regions with curve ?t are also shown in panels c and d.

10638J.Phys.Chem.C,Vol.112,No.29,2008Wang et

al.

the G-band intensity increases almost linearly as the layer increases,8,11we are able to identify the thickness of multilayer graphene according to the G-band intensity.The thickness of graphene sheets are further con?rmed by re?ection and contrast microscopy.11The re?ection and contrast microscopy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graphene layers (less than 10)on SiO 2/Si substrate.The contrast spectra C (λ)are obtained by the calculation shown in eq 1,

C (λ))

R 0(λ)-R (λ)R 0(λ)

(1)

where R 0(λ)is the re?ection spectrum from substrate,and R (λ)is the re?ection spectrum from graphene sheets.For thin graphene sheets,the contrast value changes almost linearly with the number of layers.Figure 2a shows the contrast image of graphene sheets on quartz substrate.The contrast of graphene is negative because there is more re?ection from graphene than quartz.Figure 2b shows the contrast spectra of graphene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The contrast spectra are almost ?at in the range of 450-600nm and the contrast values are -0.068(one layer),-0.125(two layers),-0.181(three layers),and -0.247(four layers),which changes almost linearly with the number of layers.

Panels a and b of Figure 3,representively show the Raman spectra of monolayer,bilayer,three layers,and four layers graphene on quartz substrates as well as on the standard SiO 2(300nm)/Si substrate for comparison.The Raman features of different layers of graphene on those two substrates are quite

similar.The shape and position of 2D-band change dramatically from one to four layers,as shown in the curve ?t of Figure 3,panels c and d.The 2D-band in bilayer,three,and four layers graphene can be resolved into two or more components ,whereas monolayer graphene has a single component.7,8According to this graph,it can also be seen that the symmetric and sharp 2D-band (~30cm -1)is the best indicator for monolayer graphene made by MC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Figure 4shows the Raman spectra of monolayer graphene on different substrates,from bottom to top,PDMS,NiFe,glass,Si,quartz,and SiO 2(300nm)/Si substrate as well as the Raman spectrum of EMG grown on SiC substrate.The G-band and 2D-band position and their full width at half-maximum (fwhm)for different substrates are summarized in Table I.One can see that G-band position (1581(1cm -1)and fwhm (15.5(1cm -1)are similar for graphene on SiO 2(300nm)/Si,quartz,Si,glass,NiFe,and PDMS substrates.The small difference in the G-band position on these substrate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uctuation (1580-1588cm -1)by unintentional electron or hole doping effect reported by Casiraghi et al.22for more than 40graphene samples on SiO 2/Si substrate.Therefore,our observ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icromechanically cleaved graphene sheets and different substrates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affect the graphene sheets.Our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Calizo et al.14who suggested that the weak substrate effect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G-band is made up of the long-wavelength optical phonons (TO and LO),5and the out of plane vibrations in graphene are not coupled to this in-plane vibration.23On the other hand,for graphene grown on SiC substrate,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ntensity ratio of thye G-and 2D-bands of EMG differs a lot from those of monolayer graphene made by MC.Moreover,signi?cant blueshifts of the G-band (10cm -1)and the 2D-band (~39cm -1)of EMG are observed compared to those of graphene made by MC.There might be some electron doping transferred from the underlying SiC to EMG (due to the covalent bonding),24,25however it should not be the main reason for Raman blueshift.It is shown that the dependence of doping on shift in the 2D-band is very weak and is roughly ~10-30%compared to that of G-band;9,26,27therefore,the 39cm -12D-band shift is too large to be achieved by electron/hole dopings.9,10Here,this signi?cant blueshift of Raman bands can be understood by the strain effect caused by the substrate.Between EMG and the SiC substrate,there is an interfacial carbon layer/buffer layer,which has a graphene-like honeycomb lattice that is covalently bonded to the SiC substrate.19,20Such bonding would change its lattice constant as well as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Therefore,the

lattice

Figure 4.The Raman spectra of monolayer graphene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as well that of epitaxial monolayer graphene on SiC.

TABLE I:The G-band and 2D-band Position and Their fwhm for Graphene/Graphite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a

substrate G-band position (cm -1)G-band fwhm (cm -1)2D-band position (cm -1)

2D-band fwhm (cm -1)

SiC 1591.531.32710.559.0SiO 2/Si 1580.8

14.22676.231.8SiO 2/Si 221580-15886-16Quartz 1581.915.62674.629.0Si 158016267228.3PDMS 1581.615.62673.627Glass 1582.516.82672.830.8Glass 14158035(split)NiFe 1582.514.92678.631.4GaAs 14158015Sapphire 14157520Graphite

1580.8

16.0

2D1:2675.441.42D2:2720.8

35.6

a

Results from refs 14and 22are also

included.

Raman Studies of Monolayer Graphene J.Phys.Chem.C,Vol.112,No.29,200810639

mismatch between graphene lattice and interfacial carbon layer may cause a compressive stress on EMG,hence the shift of the G-band Raman peak frequencies.21

Graphene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such as ITO,13sapphire,and glass14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by other groups.In contrast to their results,we did not observe the split or large red/blue shift of the Raman G-band of graphene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made by MC,14partially due to the different starting materials or preparing methods used.The possibility of forming bonds between micromechanically cleaved graphene and substrate is quite low as such bonds are only possible at high-temperature growth.24,25,28

4.Conclusions

In summary,through our Raman studies of monolayer graphene produced by MC on different substrates—standard SiO2(300nm)/Si,quartz,Si,glass,NiFe,and PDMS–we could know the weak interaction(Van de Waals force)between graphene sheets and the substrates play a negligible role in affecting the Raman features of graphene sheets.Only EMG grown on SiC substrate shows strong blueshift of G-band,which can be understood by the strain effect caused by the covalent bonding between SiC substrate and epitaxial graphene,resulting in the changes the lattice constant of graphene,and hence the Raman features.

References and Notes

(1)Novoselov,K.S.;Geim,A.K.;Morozov,S.V.;Jiang,D.;Zhang, Y.;Dubonos,S.V.;Grigorieva,I.V.;Firsov,A.A.Science,2004,306, 666.

(2)Novoselov,K.S.;Geim, A.K.;Morozov,S.V.;Jiang, D.; Katsnelson,M.I.;Grigorieva,I.V.;Dubonos,S.V.;Firsov,A.A.Nature, 2005,438,197.

(3)Zhang,Y.B.;Tan,Y.W.;Stormer,H.L.;Kim,P.Nature2005, 438,201.

(4)Novoselov,K.S;Jiang,Z;Zhang,Y;Morozov,S.V;Stormer,H. L;Zeitler,U;Maan,J.C;Boebinger,G.S;Kim,P;Geim,A.K.Science 2007,315,1379.

(5)Pimenta,M.A.;Dresselhaus,G.;Dresselhaus,M.S.;Cancado, L.G.;Jorio,A.;Saito,R.Phys.Chem.Chem.Phys.2007,9,1276.

(6)Tuinstra,F.;Koenig,J.L.J.Chem.Phys.1970,53,1126.

(7)Ferrari,A.C.;Meyer,J.C.;Scardaci,V.;Casiraghi,C.;Lazzeri, M.;Mauri,F.;Piscanec,S.;Jiang,D.;Novoselov,K.S.;Roth,S.;Geim,

A.K.Phys.Re V.Lett.2006,97,187401.

(8)Graf,D.;Molitor,F.;Ensslin,K.;Stampfer,C.;Jungen,A.;Hierold,

C.;Wirtz,L.Nano Lett.2007,7,238.

(9)Yan,J.;Zhang,Y.B.;Kim,P.;Pinczuk,A.Phys.Re V.Lett.2007, 98,166802.

(10)Pisana,S;Lazzeri,M;Casiraghi,C;Novoselov,K.S;Geim,A. K;Ferrari,A.C;Mauri,F Nat.Mater.2007,6,198.

(11)Ni,Z.H.;Wang,H.M.;Kasim,J.;Fan,H.M.;Yu,T.;Wu,Y.H.; Feng,Y.P.;Shen,Z.X.Nano Lett.2007,7,2758.

(12)Casiraghi,C.;Hartschuh,A.;Lidorikis,E.;Qian,H.;Harutyunyan,

H.;Gokus,T.;Novoselov,K.S.;Ferrari,A.C.Nano Lett.2007,7,2711.

(13)Das,A.;Chakraborty,B.;Sood,A.K.arXi V:0710.4160.

(14)Calizo,I.;Bao,W.Z.;Miao,F.;Ning Lau,C.;Balandin,A.A. Appl.Phys.Lett.2007,91,201904.

(15)Berger,C;Song,Z.M;Li,X.B;Wu,X.S;Brown,N;Naud,C; Mayo,D;Li,T.B;Hass,J;Marchenkov,A.N;Conrad,E.H;First,P.N; De Heer,W.A Science2006,312,1191.

(16)Berger,C.;Song,Z.M.;Li,X.B.;Ogbazghi,A.Y.;Feng,R.; Dai,Z.T.;Marchenkov,A.N.;Conrad,E.H.;First,P.N.;de Heer,W.A. J.Phys.Chem.B2004,108,19912.

(17)Chen,W.;Chen,S.;Qi,D.C.;Gao,X.Y.;Wee,A.T.S.J.Am. Chem.Soc.2007,129,10418.

(18)Chen,W.;Xu,H.;Liu,L.;Gao,X.Y.;Qi,D.C.;Peng,G.W.; Tan,S.C.;Feng,Y.P.;Loh,K.P.;Wee,A.T.S.Surf.Sci.2005,596, 176.

(19)Emtsev,K.V;Speck,F;Seyller,Th;Ley,L;Riley,J.D Phys. Re V.B2008,77,155303.

(20)Varchon,F.;Feng,R.;Hass,J.;Li,X.;Ngoc Nguyen,B.;Naud,

C.;Mallet,P.;Veuillen,J.-Y.;Berger,C.;Conrad,E.H.;Magaud,L.Phys. Re V.Lett.2007,99,126805.

(21)Ni,Z.H.;Chen,W.;Fan,X.F.;Kuo,J.L.;Yu,T.;Wee,A.T.S.; Shen,Z.X.Phys.Re V.B2008,77,115416.

(22)Casiraghi,C.;Pisana,S.;Novoselov,K.S.;Geim,A.K.;Ferrari,

A.C.Appl.Phys.Lett.2007,91,233108.

(23)Falkovsky,L.A.J.Exp.Theor.Phys.2007,105,397.

(24)Zhou,S.Y.;Gweon,G.-H.;Fedorov,A.V.;First,P.N.;de Heer, W.A.;Lee,D.H.;Guinea,F.;Neto,A.H.C.;Lanzara,A.Nat.Mater. 2007,6,770.

(25)Ohta,T.;Bostwick,A.;Seyller,T.;Horn,K.;Rotenberg,E.Science 2006,313,951.

(26)Das,A.;Pisana,S.;Piscanec,S.;Chakraborty,B.;Saha,S.K.; Waghmare,U.V.;Novoselov,K.S.;Krishnamurhthy,H.R.;Geim,A.K.; Ferrari,A.C.;Sood,A.K.Nat.Nanotechnol.2008,3,210.

(27)Stampfer,C.;Molitor,F.;Graf,D.;Ensslin,K.;Jungen,A.;Hierold,

C.;Wirtz,L.Appl.Phys.Lett.2007,91,241907.

(28)Han,S.;Liu,X.;Zhou,C.J.Am.Chem.Soc.2005,127,5294. JP8008404

10640J.Phys.Chem.C,Vol.112,No.29,2008Wang et al.

石墨烯性能简介

第一章石墨烯性能及相关概念 1 石墨烯概念 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石墨烯狭义上指单层石墨,厚度为0.335nm,仅有一层碳原子。但实际上,10层以内的石墨结构也可称作石墨烯,而10层以上的则被称为石墨薄膜。单层石墨烯是指只有一个碳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碳原子-碳原子之间依靠共价键相连接而形成蜂窝状结构。完美的石墨烯具有理想的二维晶体结构,由六边形晶格组成,理论比表面积高达2.6×102m2 /g。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3×103W/(m?K))和力学性能(1.06×103 GPa)。此外,石墨烯稳定的正六边形晶格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室温下的电子迁移率高达1.5×104 cm2 / (V·s)。石墨烯特殊的结构、突出的导热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引起科学界巨大兴趣,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热点。 石墨烯结构图

2 石墨烯结构 石墨烯指仅有一个原子尺度厚单层石墨层片,由 sp2 杂化的碳原子紧密排列而成的蜂窝状晶体结构。石墨烯中碳 -碳键长约为 0.142nm。每个晶格内有三个σ键,连接十分牢固形成了稳定的六边状。垂直于晶面方向上的π键在石墨烯导电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石墨烯是石墨、碳纳米管、富勒烯的基本组成单元,可以将它看做一个无限大的芳香族分子,平面多环烃的极限情况就是石墨烯。 形象来说,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看上去就像一张六边形网格构成的平面。在单层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通过 sp2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给构整流变形,每一个六边单元实际上类似苯环,碳原子都贡献出个一个未成键电子。单层石墨烯厚度仅0.35nm ,约为头发丝直径的二十万分之一。 石墨烯的结构非常稳定,碳原子之间连接及其柔韧。受到外力时,碳原子面会发生弯曲变形,使碳原子不必重新排列来适应外力,从而保证了自身的结构稳定性。 石墨烯是有限结构,能够以纳米级条带形式存在。纳米条带中电荷横向移动时会在中性点附近产生一个能量势垒,势垒随条带宽度的减小而增大。因此,通过控制石墨烯条带的宽度便可以进一步得到需要的势垒。这一特性是开发以石墨烯为基础的电子器件的基础。

常见的7个面试问题及回答思路

范文最新推荐 常见的7个面试问题及回答思路 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 2)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3)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4)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5)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6)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2、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1)况对于了解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简单地罗列家庭人口。 3)宜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4)宜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 5)宜强调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 6)宜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7)宜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请你简明地评价一下自己,你预备用哪些词形容? 大半人答出的都在3?4个词之间,同时缺少关于缺点的表述。一个 较好的回答应该在8个词左右,这些词都应是词性比较强烈的,其中 也应包括1?2个可以被称为缺点的中性词,例如完美主义,太过随和显得 1 / 5

软弱等等。 4、你认为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1)不宜说自己没缺点。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 4)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5、你最喜欢的大学课程是什么?为什么? 说和你要应聘的职位相关的课程吧,表现一下自己的热诚没有什么坏处。 6、你最不喜欢的大学课程是什么?为什么? “我不得不说是我们大学的主修课程,虽然我知道他们只是例行一 下公事,但课堂上死气沉沉,老师和学生都只不过想熬完这个学期”。 7、成绩单中你这门功课好像学得不太好,为什么? 大半人会回答说那门功课太难了,或者那门课的老师很糟糕。不知道对方其实是在考验你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还是喜欢推卸责任?较好的回答是:“我这门功课成绩不是太好,但我相信这不会成为我拥有这份工作的障碍。” 面试中,考官问你三围,你说不说?考官问你妈 范文最新推荐 妈和女友同时掉入水中你先救谁,你怎么答?来自香港的沟通专家近日给在汉大学生传授了一些好玩又实用的求职经。

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综述

氧化石墨烯还原的评价标准 摘要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是一种 有趣的有潜力的能广泛应用的纳米 材料。虽然我们花了相当大的努力 一直致力于开发还原方法,但它仍然 需要进一步改善,如何选择一个合适 的一个特定的还原方法是一个棘手 的问题。在这项研究中,还原氧化石 墨烯的研究者们准备了六个典型的 方法:N2H4·H2O还原,氢氧化钠还 原,NaBH4还原,水浴还原 ,高温还原以及两步还原。我们从四个方面系统的对样品包括:分散性,还原程度、缺陷修复程度和导电性能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半定量判定氧化石墨烯还原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将有助于理解氧化石墨烯还原的机理和设计更理想的还原方法。 引言 单层石墨烯,因为其不寻常的电子性质和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潜力,近年来吸引了巨大的研究者的关注。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微机械剥离石墨,外延生长法和液相剥离法。前三种方法因为其获得的石墨烯的产品均一性和层数选择性原因而受到限制。此外,这些方法的低生产率使他们不适合大规模的应用。大部分的最有前途生产的石墨烯的路线是石墨在液相中剥离氧化然后再还原,由于它的简单性、可靠性、大规模的能力生产、相对较低的材料成本和多方面的原因适合而适合生产。这种化学方法诱发各种缺陷和含氧官能团,如羟基和环氧导致石墨烯的电子特性退化。与此同时,还原过程可能导致发生聚合、离子掺杂等等。这就使得还原方法在化学剥离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我们花了相当大的努力一直致力于开发还原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展示一个简单的分类:使用还原剂(对苯二酚、二甲肼、肼、硼氢化钠、含硫化合物、铝粉、维生素C、环六亚甲基四胺、乙二胺(EDA) 、聚合电解质、还原糖、蛋白质、柠檬酸钠、一氧化碳、铁、去甲肾上腺素)在不同的条件(酸/碱、热处理和其他类似微波、光催化、声化学的,激光、等离子体、细菌呼吸、溶菌酶、茶溶液)、电化学电流,两步还原等等。这些不同的还原方法生成的石墨烯具有不同的属性。例如,大型生产水分散石墨烯可以很容易在没有表面活性稳定剂的条件下地实现由水合肼还原氧化石墨烯。然而,水合肼是有毒易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水浴还原方法可以减少缺陷和氧含量的阻扰。最近,两个或更多类型的还原方法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导电率或其他性能。例如,水合肼还原经过热处理得到的石墨烯通常显现良好的导电性。

石墨烯基本特性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高度定向的热解石墨首次获得了独立存在的高质量石墨烯,打破了传统的物理学观点:二维晶体在常温下不能稳定存在。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分布在二维蜂巢晶体点阵上的单原子层晶体。被认为是构建所有其他维数石墨材料的基本单元,它可以包裹成零维的富勒烯,卷曲成一维的碳纳米管或者堆垛成三维的石墨,如图所示。石墨烯晶体C-C键长为0.142nm,每个碳原子4 个价电子中的3 个通过σ键与临近的3个碳原子相连,S、Px 和Py3个杂化轨道形成强的共价键合,组成sp2杂化结构。这些σ键赋予了石墨烯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质和结构刚性。拉伸强度高达130Gpa,破坏强度为42N/m,杨氏模量为1.0TPa,断裂强度为125Gpa 与碳纳米管相当。石墨烯的厚度仅为0.35nm左右,是世界上最薄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甚至仅仅一层石墨烯。(百度百科)石墨烯的硬度比最好的钢铁强100倍,甚至还要超过钻石,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

石墨烯结构示意图(10) 石墨烯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传统的半导体和导体,例如硅和铜,由于电子和原子的碰撞,传统的半导体和导体用热的形式释放了一些能量,2013年一般的电脑芯片以这种方式浪费了72%-81%的电能。而在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垂直于碳原子平面的σz轨道的未成键的p电子,在晶格平面两侧如苯环一样形成高度巡游的大π键,可以在晶体中自由高效的迁移,且运动速度高达光速的1/300,电子能量不会被损耗,赋予了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晶格平面两侧高度巡游的大π键电子又使其具有零带隙半导体和狄拉克载流子特性宽频的光吸收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以及室温下的量子霍尔效应等。常温

北大应届女生自曝面试经历

北大应届女生自曝面试经历 北大应届女生自曝面试经历 女生曹煜,北京大学历史系应届本科毕业生。 上个星期三参加广州日报的面试。我们系一共去了六个人,四名男研究生,一名女研究生,我是惟一的本科生。第一次得到面试机会,我有点紧张,事前想了很多问题,人家可能会怎么问,我该怎么回答,等等,又向一些朋友咨询了一下。去之前专门去洗了个头,认认真真梳洗了一把。 我去得比较早,不过到了那里发现已经有很多人了。一问,都是人民大学学新闻的学生,参加面试的总共有一百多人。 等了一会儿,面试正式开始了,大家一个一个轮流进去,由广州日报的社长、总编和副社长分头谈。给我面试的是广州日报的总编。 我进去了之后没大在意,心想:面试嘛,就是随便问两句,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想到总编看了一下我的简历,问题就来了。他说,你是学历史的呵,你们历史跟我们报纸好像不太对口吧,你觉得怎么样?我就跟他讲了一下,大概是说文史相通,我们学历史的做报纸编辑、记者没什么问题,等等。其实这些话都没什么意思,但是我当时很紧张,也找不出更好的解释。他就说:你能不能在短时间内给我证明一下,你确实适合干报纸。我想了半天,也没证实出来。不过我也不是完全乱了章法,大概还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才干,譬如学习能力强,学习速度很快,能很快熟悉报社的业务,等等。他又问了几个问题,面试就结束了,时间很短。我出来的时候,那个女研究生还没有面试完。后来听说,给她面试的人基本上不问问题,就让你自己说,风格跟我这个完全不一样。 我出来之后,跟那几个研究生探讨。我说这个总编很厉害嘛,提这么尖锐的问题。他们说这就是考你的应变能力。 全部面试完之后,大家都认为总编提的问题比较难回答,不像社长挺和气的。不过遇到这样的考官确实挺锻炼人的。我们总结经验的时候就说,其实那些问题有没有道理你先不去管他,就看你怎么反过来难倒他。譬如他问我们一个研究生陈林的问题是:你觉得你们历史系谁秀?陈林说:都优秀。他说:你是不是秀的?陈林说:各有各的长处嘛。他说:那我怎么知道我应该选择那个呢?陈林说:那你就看着办呗,我也没有办法。挺搞笑的。他们研究生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有工作经验,对面试根本无所谓,就当成锻炼。他们跟我说,你不要怕,双向选择嘛,他不选你你还可以不选他呢!你一定不要怕,对自己要有绝对的自信,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干。 通过面试,我觉得学到的东西挺多。一是积累了经验,懂得面对一些尖锐的问题怎么回答,我就跟他说我虽然没有上研究生,没有硕士文凭,但是我比他们年轻好几岁,这几年青春就很宝贵,对吧?二是要有自信,不怕那些人,对他们的态度要不卑不亢,不是说我求着他非要这个工作,也不是说他求着我,我们是平等的。我觉得当时我还不够自信,下次要注意这一点。三是可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但是临场时一定要随机应变,轻松自如地表现自己。 跟那些研究生的交流,也增加了我的自信。不就是工作吗?!找不着满意的工作,还可以考研究生,出国,其实路子挺多的,并不是说现在找着一个好工作你将来就怎么着了,现在没有一个特别满意的工作,也不代表你的路就走不开了。更何况,现在看起来,去哪儿工作并不重要,不是说非要留在北京,关键是要找一个有发展前途,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过得丰富一点,很充实,但是也不要为了一点钱一天到晚拼死拼活的,还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我相信我的要求不算太高,能找着一份有前途的工作就行了。 不管怎么说,我现在就是一颗平常心,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顺其自然,对自己自信就行了。

石墨烯介绍

获奖者2010年10月5日,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研究。 PPT1安德烈·海姆,1958年10月出生于俄罗斯,拥有荷兰国籍,父母为德国人。1987 年在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他于2001年加入曼彻斯特大学,现任物理学 教授和纳米科技中心主任。之前拥有此荣誉头衔的人包括卢瑟福爵士,卢瑟福于1907-1919年在曼 彻斯特大学工作。 他至今发表了超过150篇的文章,其中有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他获得的奖项包括2007 年的Mott Prize和2008年的Europhysics Prize。2010年成为皇家学会350周年纪念荣誉研究教授。 在2000年他还获得“搞笑诺贝尔奖”——通过磁性克服重力,让一只青蛙悬浮在半空中。10年 后的2010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0年医学奖:荷兰的两位科学家发现哮喘症可用过山车治疗。 和平奖:英国研究人员证实诅咒可以减轻疼痛。 PPT2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1974年出生于俄罗斯,具有英国和俄罗斯双重国籍。2004年在荷兰奈梅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安德烈·海姆的博士生。 曼彻斯特大学目前任教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增加到4名,获得诺贝尔奖的历史总人数为25位。发现 石墨属于混晶,为片层结构,层内由共价键相连,层间由分子间作用力相连。共价键是比较牢固的,但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小得多。因此,石墨的单层是牢固的,而层间作用力很小,极易脱落。 2004年,他们发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新途径。他们强行将石墨分离成较小的碎片,从碎片中剥离出较薄的石墨薄片,然后用一种特殊的塑料胶带粘住薄片的两侧,撕开胶带,薄片也随之一分为二。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就可以得到越来越薄的石墨薄片,而其中部分样品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他们制得了石墨烯。 结构

石墨烯制备方法研究

石墨烯制备方法研究 具有优良的力学、电学、热学及电子学性质的石墨烯,近些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简单介绍了石墨烯制备的主要方法,包括微机械分离法、化学插层法、加热SiC法及气相沉积法。 标签:石墨烯;制备方法 0 引言 自2004年Novoselov,K. S.等使用微机械剥离法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剥离观测到石墨烯以来,碳元素同素异形体又增加了新的一员,其独特的性能和优良的性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掀起了一波石墨烯的研究高潮。 石墨烯又称单层石墨,是只有一个C原子层厚度的石墨,是构建其他碳质材料的结构单元。通过SP2杂化成键,碳原子与周围三个碳原子以C-C单键相连,同时每个碳原子中未成键的一个π电子形成与平面垂直的π轨道。结构决定性质,石墨烯具有强度很大的C-C键,因此其具有极高的强度(其强度为130GPa,而无缺陷的石墨烯结构的断裂强度是42N/m)。而其可自由移动的π电子又赋予了石墨烯超强的导电性(石墨烯中电子的典型传导速率为8×105m/s)。同时,石墨烯还具有一系列奇特的电子特性,如反常的量子霍尔效应,零带隙的半导体以及电子在单层石墨片层内的定域化现象等。 规模化制备大批量石墨烯是石墨烯材料应用的第一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按照石墨烯的制备途径,可以将其制备方法分为两类:自上而下制备以及自下而上制备。顾名思义,简单地说自上而下途径是从石墨中获得石墨烯的方法,主要依靠物理过程处理石墨使其分层来得到石墨烯。自下而上途径是从碳的化合物中断裂化学键生长石墨烯的方法,主要依靠加热等手段使含碳化合物分解从而生长石墨烯。 1 自上而下制备石墨烯途径 自上而下途径是从石墨出发(又可称之为石墨途径),用物理手段如机械力、超声波、热应力等破坏石墨层与层之间的范德华力来制备单层石墨的方法。根据石墨处理方法的不同,又可细分为机械剥离法和化学插层法。前者是直接使用机械方法将石墨分层来获得石墨烯的方法。后者则是将石墨先用化学插层剂处理转换为容易分层的形式如石墨插层化合物,然后再对其处理来获得石墨烯。 这类方法的优点是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操作较为简单,制备一般不需高温,对设备要求不是很高,但是这类方法是通过石墨分层得到的,得到的单层石墨混在石墨片层中,其分离比较困难,而且生成的石墨烯尺寸不可控。 1.1 机械剥离法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概述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概述 1物理法制备石墨烯 物理方法通常是以廉价的石墨或膨胀石墨为原料,通过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液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来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这些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相对简单,合成的石墨烯的纯度高、缺陷较少。 1.1机械剥离法 机械剥离法或微机械剥离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直接将石墨烯薄片从较大的晶体上剥离下来。Novoselovt等于2004年用一种极为简单的微机械剥离法成功地从高定向热 解石墨上剥离并观测到单层石墨烯,验证了单层石墨烯的独立存在。具体工艺如下:首先利用氧等离子在1mm厚的高 定向热解石墨表面进行离子刻蚀,当在表面刻蚀出宽20μm —2mm、5μm的微槽后,用光刻胶将其粘到玻璃衬底上, 再用透明胶带反复撕揭,然后将多余的高定向热解石墨去除并将粘有微片的玻璃衬底放入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最后将单晶硅片放入丙酮溶剂中,利用范德华力或毛细管力将单层石墨烯“捞出”。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所获得的产物尺寸不易控制,无法可靠地制备出长度足够的石墨烯,因此不能满足工业化需求。

1.2取向附生法—晶膜生长 PeterW.Sutter等使用稀有金属钌作为生长基质,利用基质的原子结构“种”出了石墨烯。首先在1150°C下让C原子渗入钌中,然后冷却至850°C,之前吸收的大量碳原子就会浮到钌表面,在整个基质表面形成镜片形状的单层碳原子“孤岛”,“孤岛”逐渐长大,最终长成一层完整的石墨烯。第一层覆盖率达80%后,第二层开始生长,底层的石墨烯与基质间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第二层形成后就前一层与基质几乎完全分离,只剩下弱电耦合,这样制得了单层石墨烯薄片。但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石墨烯薄片往往厚度不均匀,且石墨烯和基质之间的黏合会影响制得的石墨烯薄片的特性。 1.3液相和气相直接剥离法 液相和气相直接剥离法指的是直接把石墨或膨胀石墨(EG)(一般通过快速升温至1000°C以上把表面含氧基团除去来获取)加在某种有机溶剂或水中,借助超声波、加热或气流的作用制备一定浓度的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溶液。Coleman等参照液相剥离碳纳米管的方式将墨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超声1h后单层石墨烯的产率为1%,而长时间的 超声(462h)可使石墨烯浓度高达1.2mg/mL。研究表明,当溶剂与石墨烯的表面能相匹配时,溶剂与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平衡剥离石墨烯所需的能量,能够较好地剥离石墨烯

石墨烯纤维纱的性能及其应用

石墨烯纤维纱的性能及其应用 石墨烯的发现 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最坚硬、导电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从2004年石墨烯在实验室被正式制备以来,受到全球广泛关注,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在国内,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打开分子链,嵌入金属模板,利用高科技高温煅烧这一航天技术,成功从玉米芯纤维素中研制出生物质石墨烯,全球首创,成为2016年纤维新秀。 用石墨烯纤维面料的独特功效 1、体温即可激发的远红外 石墨烯特有人体体温激发远红外功能,促进血液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效放松肌肉缓解疲劳,用石墨烯纤维面料制作贴身衣物,亲肤能改善血液微循环,缓解慢性疼痛,有效改善人体亚健康。 2、抗菌抑菌 石墨烯纤维特有抗菌抑菌功能,有效抑制真菌的滋生,抑菌除臭功能显著。 3、吸湿透气 石墨烯纤维同时具有祛湿透气功能,能持久保持肌肤干爽,透气舒适,有效保护私处健康。 4、抗静电 天然抗静电功能,让穿着更舒适。 5、防紫外线 石墨烯纤维同时具防紫外线功能,无论制作贴身衣物还是外穿时装,功能同样出众。

石墨烯纤维的应用范围 、墨烯内暖纤维石墨烯内暖纤维是由生物质石墨烯与各类纤维复合而成的一种智能多功能纤维新材料,具备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的低温远红外功能,集防静电等作用于一身。 石墨烯内暖纤维长丝、短纤规格齐全,短纤可与棉毛丝麻等纤维以及涤纶腈纶等其他各种纤维等其他各种纤维搭配混纺,长丝可与各种纤维交织,制备不同功能需求的纱线面料。 在纺织领域,可以制成袜类、婴幼服饰、家居面料、户外服装等。石墨烯内暖纤维的用途服装领域,还可以应用于车辆内饰、美容卫材、摩擦材料、过滤材料等。 墨烯内暖绒材料石墨烯内暖绒是由生物质石墨烯均匀分散于涤纶空白切片中进行共混纺丝生产而成。该技术既充分利用了可的低成本生物质资源,又将生物质石墨烯的功能充分展现到纤维中,获得了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型纺织材料。石墨烯内暖绒材料具有远红外升温、保暖透气、抗静电等多功能特性,作为填充材料应用于棉被、羽绒服等,对提升纺织工业创新能力和推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和市场价值。

女生面试:如何应对敏感问题

女生面试:如何应对敏感问题 女性在求职时,常会碰到一些敏感的问题,总觉得如何回答都不妥,很难让自己和别人都满意。那么,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些让人感到尴尬的问题呢? 问题一、你认为家庭与事业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吗? 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难题。招聘单位自然非常希望你以事业为重,但也希望你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后院不失火,才会使人无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干工作,才能发挥出你的聪明才干。显然,直接回答事业与家庭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或根本不存在矛盾,都是不合适的。建议你这样回答:我以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中,女性的最大目标都是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虽然我是一个很想通过工作来证实自己的能力、体现活着的意义的人,但谁能说那些

相夫教子培养出大学生、博士生的农家妇女就活得没有价值呢?这样回答,能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女性特有的刚柔相济的特征。 问题二、你如何看待晚婚、晚育 别以为这个问题与工作没有多大关联。你对此的回答是否得体,可能会直接关系到你的应聘能否通过。招聘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想知道你在工作与生育的关系问题上持一种什么态度。女性求职为什么普遍比较难?这就是症结之一。为了工作晚结婚、晚生育,当然是用人单位所希望的,但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恐怕也会令人产生疑惑:一个连孩子都可以不要的人,如果再有其它利益驱动,会不会抛弃一切,包括她曾经为之自豪的工作呢? 谁都希望鱼和熊掌能够兼得,当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我会选择工作,因为拥有一份好的工作,将来培养孩子就会有更为坚实的经济基础。我想总会有合适的时候让我二者兼得。这样回答,或许真的能提醒上司在你生孩子休息时仍把原来的位置给你留着,而不让别人取而代之。

前沿讲座石墨烯研究进展

石墨烯 世界2010年最大的科学笑话? 是“石墨薄片”获2010世界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理由是说:获奖科学家用小学生使用的铅笔,在纸上涂抹下铅笔芯中的石墨粉,再用胶粘纸,进行反复粘贴,石墨粉变薄,而能创造出天下奇迹。也就是石墨粉越薄,强度越大,强得能超过钢铁100倍?越薄越能耐高温?越薄越有超导电性?而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支持,竟然获奖。 “石墨薄片”获奖,被推荐和评选为2010世界最大笑的理由是:因为在宇宙间,在世界上找不到,永远也找不到,物质越薄,强度越大,越能耐高温,电阻越小的物质和事实存在,诺贝尔奖又是世界上的大事。而宇宙间有数不尽的大自然机器早已作了上百亿年的试验,证据事实数据堆山塞海。人类也进行了数不尽的物质材料验证实验,事实证据也无处不在。无不说明在地球上,人世间绝对没有,物质越薄强度越大……的物质和事实存在。难道宇宙和人类早已进行了千年,万年……. 的辛苦实验,还不如用铅笔在纸上毫无事实根据的胡乱画圈?而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们,则对大自然的事实视而不见,就此胡乱的相信和评选.....,还有我们更多无知的吹捧,难道不是天下的大笑话?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去自作小学生的实验,去看一看变相批评瑞典皇家科学院,2010年物理学评审委员会的建议文章,就会更明白。当

然还有在自由的环境下,用“石墨诺贝尔笑话奖”这个题目就能看到成千上万的科学精英们,对此问题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样去看?

科学家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3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对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表明,让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结构结合可将石墨烯的聚光能力提高20倍,改进后的石墨烯设备有望在未来的高速光子通讯中用作光敏器,让速度为现在几十倍的超高速互联网成为现实。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 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谢洛夫因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奖。现在,他们和剑桥大学科学家做出了这项最新发现,为提高互联网和其他通讯设施的速度铺平了道路。 此前科学家们就发现,将两根紧密排列的金属丝放在石墨烯上方,用光照射于其上会产生电力,这个简单的设备其实是一个基本的太阳能电池。更重要的是,因为石墨烯内的电子拥有高流动性和高速度等独特属性,石墨烯设备处理数据的速度可能是目前最快的互联网光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极富应用潜力的设备在实用过程中一直遭遇聚光效率低下这一瓶颈,石墨烯只能吸收照射于其上的3%的光线来产生电力,其余光线全成了“漏网之鱼”。

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研究 诚信申明 本人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生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化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是用过的材料,其他同志对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本科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研究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0805 学生:艾东东指导教师(含职称):元炯亮副教授专业负责人:刘晓林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主要任务:(1)利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 (2)利用电化学还原法制备石墨烯。 主要目标:配置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溶液,导电玻璃作为基底,将氧化石墨溶液涂于导电玻璃表面,在恒电压下还原氧化石墨,制得薄层石墨烯。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了解石墨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有关石墨烯的一些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毕业论文完成后应具备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 3.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宏伟,徐志平,谢丹等.石墨烯-结构、制备方法与性能表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6~45 [2]郭鹏.石墨烯的制备、组装及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0 [3] Hummers W S, Offeman R E, Preparation of graphite oxide[J].J Am Chem Soc, 1958,80(6):1339 4.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 1 前期文献查阅并准备开题2012.2.15~2012.2.29 2 进行相关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2012.3.1~2012.5.1 3 总结实验结果,编写实验论文2012.5.1~2012.5.20 4 完善毕业论文,进行相关的修改2012.5.20~2012.5.30 5 准备毕业答辩及毕业相关的工作2012.5.30~2012.6.5

石墨烯的性能与应用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材料物理》期末论文 石墨烯的性能及应用 学院名称:数理学院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11-1班 学生姓名:邢俊俊 学号: 201111020026 2014年6月

石墨烯的性能及应用 摘要:石墨烯其貌不扬,其微片看上去就好像是棉花一样的黑色絮状物,可它为什么如此受追捧?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因为它太轻薄了,只有一个原子厚度,却又非常坚硬。除此之外,它还拥有优秀的导热性、极低的电阻率。在轻薄坚固的同时,它还几乎是完全透明的。这些特性让研究者们能够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无怪乎石墨烯横空出世之时业界震惊。 关键词:石墨烯、新材料、物质、科技 Abstract:Graphene does not seem good, its microchip looks like black cotton floc, but why it can be so popular these days? The answer is not complicated. Because it is so thin and only has one atom thick, it is very hard, however. In addition, it has excell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low resistivity. It is in strong light while almost completely transparent. These features allow the researchers are able to creat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no wonder when the industry turned out of graphene shocked. Key words: Graphene, new materials, substances, Technology 1、前言: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

关于女朋友的面试问题

考官∶你有男朋友吗? 应聘者∶有。 考官∶他在本地吗? 应聘者∶不是,他在外地。 考官∶对不起,我公司不能用你。 应聘者∶为什么? 考官∶你不会安心在这里长期工作的,另外,本公司也不希望因为你而使长途电话费大幅度增加。 (二) 考官∶你有女朋友吗? 应聘者∶没有。 考官∶你追过女孩吗? 应聘者∶追过,可是没追上。 考官∶你工作后准备再追女孩吗? 应聘者∶先努力工作,暂时不考虑个人问题。 考官∶对不起,本公司不能用你。 应聘者∶为什么? 考官∶你公关能力欠佳,况且缺乏自信。 (三) 考官∶你有女朋友吗? 应聘者∶有。 考官∶她漂亮吗? 应聘者∶不算漂亮。 考官∶对不起,我们不能用你。

应聘者∶难道女朋友不漂亮也会影响贵公司的形象? 考官∶那倒不会。不过,本公司是经营艺术品的,你的审美情趣似乎不适合本公司的业务需求。 (四) 考官∶你有女朋友吗? 应聘者∶有。 考官∶她漂亮吗? 应聘者∶很漂亮。 考官∶她是你的初恋吗? 应聘者∶是的。 考官∶对不起,我们不能用你。因为你缺乏不断追求的进取心。 (五) 考官∶你有女朋友吗? 应聘者∶有。 考官∶她是你的初恋吗? 应聘者∶不是,以前还谈过几个。 考官∶对不起,我们不能用你。因为你很快会跳槽的。 (六) 考官∶你有男朋友吗? 应聘者∶有。 考官∶他很有钱吗? 应聘者∶不是。 考官∶对不起,我们不能用你。因为你的工作要和钱打交道,我担心你经不起诱惑。

(七) 考官∶你有男朋友吗? 应聘者∶有。 考官∶他很有钱吗? 应聘者∶是的,他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考官∶对不起,你男朋友的公司都不用你,我们就更不能用你了。 应聘者∶可是,他的公司里没有适合我的职位呀。 考官∶那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应聘者∶秘书。 考官∶对不起,我们还是不能用你。漂亮姑娘会影响我们经理工作的。 应聘者∶可是,我并不漂亮呀? 考官∶那就更不行了。如果你长得不漂亮,经理不会对你有兴趣的 问题:奔三大龄男在找工作中,如果面试者问“现在有没有女朋友”该怎么回答? 82年的老男人,因为工作环境的问题还没找到女朋友,现在想跳槽但面试时老是被问这问题,然后就不了了之。 我一个哥们意见是说有女朋友,说没有的话面试者会认为你这么大龄了还没女朋友肯定心理有问题,所以会PASS你。 现在搞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可以提供参考下?谢谢了 答案:我长期招聘面试别人,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供你参考. 说没有没关系,面试问的问题主要是看你诚实不诚实,还有你的反应能力,你的语言组织能力,你是否是个可以很快融入公司文化的人.至于答案没有多少人会关心,除了专业知识,一般问这种问题,都是随便问的,不要在意答案. 如果对方还追问,那就告诉他.,你现在没有,一是自己事业还没有成功,不能给对方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男人要肩负自己的责任,你不忍心自己的爱人以及自己的孩子生活的清苦,还有你要表示,感情不是随便的,不是随便找个人就可以的,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可以过一辈子的人.这样面试的人就会觉得你有责任感,可以信赖,同时你不是个随便的人,是个坚持自己原则的人. 问题:我面试中被问到"你女朋友是成都的吗"该怎样回答?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一.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碳元素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多种多样的形态己逐渐被人类发现、认识并利用。1924年 确定了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1985年发现了富勒烯;1991年发现了碳纳米管;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Geim等成功制备的石墨烯是继碳纳米管被发现后富勒烯 家族中又一纳米级功能性材料,它的发现使碳材料领域更为充实,形成了从零维、一维、二维到三维的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金刚石和石墨的完整系统。而2004年至今,关于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研究报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已 成为物理、化学、材料学领域的国际热点课题。 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外延生长法,氧化石墨还原法,CVD法, 剥离-再嵌入-扩涨法以及有机合成法等。在本文中主要介绍氧化石墨还原法。 除此之外,还对其的一些性能进行表征。 二.石墨烯材料 2.1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和特征 石墨烯(gr即hene)是指碳原子之间呈六角环形排列的一种片状体,由一层 碳原子构成,可在二维空间无限延伸,可以说是严格意义上的二维结构材料,同时,它被认为是宇宙上最薄的材料[`2],也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见过的最结实的材料。 ZD结构的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子特性,且导电性依赖于片层的形状和片层数,据悉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导电性能最出色的材料,可运用于导电高分子复合 材料,这也使其在微电子领域、半导体材料、晶体管和电池等方面极具应用潜力。有专家指出,如果用石墨烯制造微型晶体管将能够大幅度提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其传输电流的速度比电脑芯片里的硅元素快100倍。近日,某科技日报称,mM的 研究人员展示了由石墨烯材料制作而成的场效应晶体管(FET),经测试,其截止频率可达100吉赫兹(GHz),这是迄今为止运行速度最快的射频石墨烯晶体管。石 墨烯的导热性能也很突出,且优于碳纳米管。石墨烯的表面积很大,McAlliste: 等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石墨烯单片层的表面积为2630扩/g,这个数据是活性炭的 2倍多,可用于水净化系统。

石墨烯的结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 . .. . . 报告题目:石墨烯的结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一、书目信息: 二、评分标准 1.格式规、容简明扼要。报告中引用的数据、观点等要注明出处20分 2. 报告结构合理,表述清晰20分 3. 石墨烯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概述正确、新(查阅5篇以上的文献)20分 4. 石墨烯的应用研究进展概述(文献)全、新(查阅5篇以上的文献)20分 5. 心得及进一步的研究展望真实,无抄袭与剽窃现象20分 三、教师评语 请根据写作容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注1:本页由报告题目、书目信息有学生填写,其余由教师填写。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评语”视为不合规。注3:不符合规试卷需修改规后提交。 摘要 碳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主要元素。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典型的单质碳,也是最早为人们所熟知的两种碳的三维晶体结构,属于天然矿

密封线 石。除石墨和金刚石外,碳材料还包括活性炭、碳黑、煤炭和碳纤维等非晶形式。煤是重 要的燃料。碳纤维在复合材料领域有重要的应用。20 世纪80 年代,纳米材料与技术获得 了极大的发展。纳米碳材料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进入历史的舞台。1985 年,由60 个碳原 子构成的“足球”分子:C60被三位英美科学家发现。随后,C70、C86等大分子相继出现, 为碳家族添加了一大类新成员:富勒烯。富勒烯是碳的零维晶体结构,它们的出现开启了 富勒烯化学新篇章。三位发现者于1996 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91 年,由石墨层片卷曲 而成的一维管状纳米结构:碳纳米管被发现。如今,碳纳米管已经成为一维纳米材料的典 型代表。发现者饭岛澄男于2008 年获卡弗里纳米科学奖。2004 年,一位新成员:石墨 烯,出现在碳材料的“家谱”中。石墨烯的发现者,两位英国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于2010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 奖。 关键词:碳材料复合材料晶体结构 1 石墨烯的结构 石墨烯是sp2杂化碳原子形成的厚度仅为单层原子的排列成蜂窝状六角平面晶体。在单层石墨烯中,碳碳键长为0.142nm,厚度只有0.334nm。石墨烯是构成下列碳同素异型体的基本单元:例如:石墨,碳纳米管和富勒烯。石墨烯被认为是平面多环芳香烃原子晶体。 2 石墨烯的制备 2.1 物理法制备石墨烯 物理方法通常是以廉价的石墨或膨胀石墨为原料,通过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液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来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这些方法原料易得, 操作相对简单,合成的石墨烯的纯度高、缺陷较少。 2.1.1机械剥离法 机械剥离法或微机械剥离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直接将石墨烯薄片从较大的晶体上剥离下来。Novoselovt 等[1]于2004年用一种极为简单的微机械剥离法成功地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剥离并观测到单层石墨烯,验证了单层石墨烯的独立存在。具体工艺如下:首先利用氧等离子在 1 mm厚的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进行离子刻蚀,当在表面刻蚀出宽20 μm—2 mm、深 5 μm的微槽后,用光刻胶将其粘到玻璃衬底上,再用透明胶带反复撕揭,然后将多余的高定向热解石墨去除并将粘有微片的玻璃衬底放入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最后将单晶硅片放入丙酮溶剂中,利用德华力或毛细管力将单层石墨烯“捞出”。 2.1.2取向附生法—晶膜生长

女生面试的着装案例分析

女生面试的着装案例分析 面试,是每个求职者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女士面试,需要注意的事项也非常多,例如好多女士都不知道自己面试时该穿 什么好?什么样的面试着装更得体?下面是干货资源社小编给大家搜 集整理的女生面试的着装案例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我前几天去华夏银行面试被BS了,说我穿得太随意.郁闷了,在回来的路上下定决心去买套职业装。可后来查了很多资料却糊涂了。关于服装有的说最好穿套装,有的又说穿太正式了不好,毕竟 还是学生呢.我还特意看了金正昆的求职礼仪,他也说用不着穿得太 正式,说你比人家考官还专业可不行呀.再就是头好,有的说要扎起来,有的说无所谓.我现在是直发可以扎起来,原计划是开学弄卷的,想打扮成熟些找工作,现在又犹豫了,害怕弄卷了头发扎不起来了!唉.真不知道怎么弄了哦!” 根据上述女大学提出的问题,可想而知,面试着装在面试当中 的重要性。那么女生在面试时怎样才能给面试官一种好的第一印象呢?下面是鹏程万里汕头人才网的小编剖析的几点面试着装技巧,希 望可以帮助广大女生更自信的去面试。 第一点:套装成套不成套 女式套装在选配方面较男士西装更为讲究,也更为繁复。男装 要求同色配套,而女士套装可以在不同套之间进行搭配,不同颜色 之间也可以互相映衬。但总的原则是以深色为宜。不同季节和不同

的区域可以适当变通,秋冬季节宜选深色,春夏颜色可稍浅,南方 可穿浅色,北方深色更适宜,但不论什么季节和地区,如果只买一 套正装,深色套装是最稳妥、保险的。可以在招聘会及平时多观察 正规公司的职业女性如何穿着。 第二点:妆的浓淡 一般去正规中外企业面试,女性需要稍微化一些淡妆,显得更 有朝气,如果素面朝天地去面试,很容易因为“面黄肌瘦”、“灰 头土脸”的本色而丢分。通常,女性至少应该在眉、唇、颊三个部 位上稍下功夫。面色红润、朝气蓬勃才显得更有亲和力,更加干练,也更会受到同事及客户的尊敬。 切忌浓妆艳抹,那不是职业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应该有的精神 风貌。一来与崇尚效率的公司风格不相符,你很可能因为每早“刷墙”而在早上迟到个把小时;二来万一碰上挑剔的女上司,你的浓妆 艳抹加上青春的朝气有可能会招致她的嫉妒和排挤;三来作为尚未毕 业的学生,带有朴素学生气质的淡妆既符合自己身份,也与面试的 要求很吻合。 第三点:长发还是短发 近年来,在很多商业企业中都能够看到一些精明、干练的职业 女性,她们具有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一头短发”。当然,也不是 所有的优秀职业女性都留短发。这里没有必要强调每一位准备参加 面试的女生都去剪断长发,只是将较为普遍的情况提供给大家作为

石墨烯学习心得

石墨烯学习心得 最近这段时间断断续续搜集了很多纳米材料、半导体物理还有石墨烯的相关资料,主要是来自万方数据网、超星学术视频网站、百度文库还有一些相关网页博客资料。了解到了很多之前闻所未闻的知识,比如“纳米材料的神奇特性、纳米科技潜在的危害”等等。 对于石墨烯,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不成熟的想法,还望老师您来指正。 (1) 在石墨烯新奇特性以及宏观应用预测方面 有人认为,石墨烯的这些新奇的特性以及预期应用并不能推广到宏观尺寸。 第一是认为很多实验数据都是来源于对微纳米级单层石墨烯的实验研究,不能把纳米微米级观察和测试到的数据无限夸大到宏观应用; 第二是认为单层悬浮石墨烯的特异性是依靠其边界碳原子的色散作用而稳定存在,大面积的单层悬浮石墨稀不可能稳定存在。第三是认为目前的大面积石墨烯的应用实例存在相当大的褶皱以及碳原子缺失。因而否定很多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公告中对于石墨稀的宏观应用预测,并主张继续深入石墨烯微观性能研究,比如半导体器件等研究。 我想:我们最好还是不能放弃石墨烯在宏观尺度上应用的希望,应该尽最大努力用各种手段去克服所谓的褶皱、碳原子缺失等等导致石墨烯性质不能稳定存在的负面因素,比如采用衬底转移(CVD)的方式所制大面积石墨烯透明电极尺寸的方法(虽然制得的石墨烯还有很多的缺陷,但至少证明大面积石墨烯还是有可能稳定存在并最终为我们所用的吧,毕竟有宏观实际应用的材料才更有可能是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 (2) 在石墨烯制备工艺方面 我们知道,石墨烯非常有希望在诸多应用领域中成为新一代器件,但这些元件要达到实际应用水平,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所要求的基板或位置制作出不含缺陷及杂质的高品质石墨烯,或者通过掺杂 (Doping)法实现所期望载流子密度的石墨烯。用于透明导电膜用途时能否实现大面积化及量产化,而用于晶体管用途时能否提高层控制精度,这些问题都十分重要。今后,为了探寻石墨烯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还需继续寻求更为优异的石墨烯制备工艺,使其得到更好的应用。(3) 石墨烯在纳米存储器上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半导体工艺技术已逐渐逼近物理极限,难以大幅度提高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