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2年西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西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元月5日在南昌市西湖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西湖区人民政府区长梅茂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按照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四十字”的战略路径,坚持“分口推进、五线连片”的战略战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持续提速。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8.8亿元,同比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亿元,同比增长18.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总收入45.05亿元,同比增长33.3%;地方财政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23.1%;实际利用外资1.1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实际利用内资21亿元,同比增长15.3%;出口创汇4.6亿美元,同比增长49.4%。在全市经济发展的排位战中,预计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

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等指标排名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排名全市城区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内资、实际利用外资、海关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均在全市位居前列。我区经济实力已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部省会城区中位居中游,并初步具备了拼争上游的规模和潜力。

——产业结构持续提优。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84%,第三产业税收占税收比重达到93.2%。突出以开放为龙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6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家、国内200强企业3家、台湾100大企业1家,签约重大项目69个,签约金额147.9亿元。突出以项目为抓手,大力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区116个、总投资527.9亿元的重大重点项目竣工、开工率达到58.6%。其中,投资总额达37.4亿元的皇冠假日酒店等23个项目全面竣工,中海朝阳郡等45个项目顺利开工。突出以高端为引领,光大银行、南京证券等一批企业成功落户,滨江一号、南宾国际等总部楼整装待发,中国网库等新生力量加入服务外包业,区内经商务部认定服务外包企业已达30家。突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华南钢家俱总厂改制工作基本结束,钢窗厂改制正在稳步推进;中巽木业、和强实业二期开工建设,“飞地”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

——城市品位持续提升。“老城改造、新城开发”迈出坚实步伐,朝阳片区累计完成房屋征收123万平方米,已出让

用地近2000亩,道路、学校、医院等一批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老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正在提速,利字街棚户区改造完成房屋征收1095户,征收面积13万平方米;占地261亩的桃花三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创建办会”取得圆满成功,全区县级干部身先士卒,责任单位全力以赴,市区挂点部门、驻区单位、市民群众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了“三大工程”、打响了“三大战役”。投入近2亿元,实施了新一轮“百路大会战”和路网改造工程,站前西路、二七南路等34条道路改造总长度突破15公里,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投入8000多万元,对“九纵九横”18条主次道路实施了街景打造,对56栋沿街建筑物立面实施了景观亮化,对辖区主要道路沿线37栋建筑物实施了LED景观亮化;大力推动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容貌提升、交通设施整治等工作,综合整治了里洲、广厦等20个社区,完成了安石路等4处停车场建设,为老城区新增200个停车泊位。1577家店招、8150个树池、9大广场、101处围墙等“十大整治”全面推进,持续开展了“啄木鸟在行动”,整改问题554件,城区面貌基本实现“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各方宾客眼前一亮”的效果。

——社会和谐持续提质。社会事业喜结硕果。我区成为教育部重点宣传的全省唯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县区,育智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验基地;科技工作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区荣誉称号;我区成功承办“七城会”

田径竞赛,被评为2011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最佳赛区;“社区文化在线”成功申报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社区卫生服务率先在全省推行“片区医生负责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荣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统计、民政、双拥、人民武装、审计、科技、档案、人防、妇女儿童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民生工程全力实施。全年投入民生工程资金4.47亿元,比2010年新增1.1亿元。围绕深化社会保障,全年发放小额贷款2585万元,完成城镇免费职业培训2940人,城镇就业率达94.5%,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57万人,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84%,14.35万低保户实现了“应保尽保”。围绕推进安居工程,1324套2010年度廉租房全部封顶,2076套2011年度廉租房破土动工,20处火场、235栋直管危房得到有效整治。围绕深化平安建设,全力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五千五万?工程”,开展“清剿火患、保家护民”消防攻坚战,实施了低洼危旧房消防安全试点改造。创造性开展“相约周四、民情夜访”等活动,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食品卫生等专项整治,社会总体保持稳定。为民办实事扎实推进。新建6个街道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综合改造28条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小街巷等年初区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深入推进,受到群众普遍赞誉。

——政府建设持续提效。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

行政实施纲要》,法治城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我区荣获全国法治城区创建先进县区、全省普法先进县区称号。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负责地办理了150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及时受理区长手机、区长信箱、“12345”政府热线反映的群众诉求416条。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全区信息公开数名列全省县(市、区)前列,西湖政务网跨入全国县(市、区)政府网站百强行列。大力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网上审批、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和政务公开电子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年受理效能投诉办结率达10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了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优化朝阳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环境、工程建设领域等专项治理,强力整治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教育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强化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公务支出得到初步控制。

纵观过去的一年,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五个显著变化”。一是全区财政总收入突破45亿元。按照省口径计算,在去年实现16.8亿元基础上,今年一举跨过30亿元大关,在全省100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三;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大关,在全市城区排名第二。这一硬指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区经济实力站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我区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97.9%,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近15.2

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区经济发展稳定性显著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量质并举的新阶段。三是我区“创建办会”投入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城市形象的日新月异、管理机制的逐步完善,不仅使西湖区为全市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城运盛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打造出了赣江东岸亮化等一批标志性景观,推动了城市管理向精细化转变,充分展现了西湖区的新形象、西湖人的新风采。四是利字街棚户区与桃花三村“城中村”改造的启动和朝阳片区开发的推进,彰显出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蕴含的发展潜力,正在实质性撬动起西湖发展的这艘巨轮。五是云飞路第一学校、云飞路第二学校、朝阳消防站、区新福利院等一批公共设施的相继建设,在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的同时,正有效推动着西湖社会事业跳出老城区资源和硬件瓶颈,实现提档升级的新突破。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无比自豪,但是决不能有丝毫自满。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使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强一点;还要大力繁荣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富民强区的步子迈得更快一点;还要大胆推进改革,努力扩大开放,放手发展个私经济,使加快发展的措施更活一点;还要不断推进创建工作,更好地造福于民,并且使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得更紧一点;还要过细地做好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化解工作,积

极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维护稳定的措施更实一点。对此,我们都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把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西湖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项工作提级升位,干部群众心齐气顺,这种良好局面的形成,是全区人民开拓创新、实干创业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干部群众和衷共济、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一年来关心西湖发展、支持西湖崛起、致力西湖繁荣的各届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二、2012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2年,是我区加快发展的又一个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遇难得,难得就难得在通过全区上下的努力,我们打下了今天这样好的工作基础,形成了今天这种人心思进、人心思上的生动局面;挑战严峻,严峻就严峻在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兄弟县区发展态势咄咄逼人,我们自身的差距和问题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满怀信心迎接挑战,顺势而上,排难而进,努力把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

各项工作扎实向前推进。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南昌打造全省发展核心增长极为引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稳中求进”为主基调,紧紧围绕西湖建设全省乃至中部城区“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区”的战略目标,坚持“挂图作战、核心聚焦”的战略举措,推动西湖经济大发展、人居环境大改善、幸福指数大攀升、社会局面大和谐,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进位赶超,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今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指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

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2%;

财政总收入增长16%;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2‰以内。

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增强转型发展的竞争力

坚定“突出三产、飞出二产、淡出一产”的方针,坚持“三产兴区”不动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拼争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

加快商贸经济转型升级。坚持“点、线、面”结合,着力打造以恒茂华城、朝阳新城、洪城商圈、中山路、站前西路为辐射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五部商圈”,构筑东部高级商务办公中心、南部现代物流园、西部“批发主题型”商业中心、北部高端金融中心、中部国际会展中心的发展格局。点上,以大商场、大市场为骨干,全力推进南昌国际商贸博览中心、洪城大市场二期等一批商贸载体建设。编制洪城商圈控制性详规,支持以洪城大市场为龙头的洪城商圈加强规范管理、优化功能定位、提高品位质量,全力维护洪城商圈持续繁荣。线上,以商业街为依托,加强对中山路、站前西路的管理,培育象山南路、抚生路、二七南路,进一步“提升老街区、培育新街区、创建名街区”;面上,以社区商业、社区服务为基础,积极营造巷巷有商机、处处有商业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每个街道都有一处区域商业中心、每个社区都有一条特色商业街区的新亮点。

加快商务楼宇提升能级。树立“平方税收”的理念,坚持把商务楼宇作为城区“立体的工业园”来抓。尽力精确掌握楼宇资源和信息,完善服务机制,培育壮大税源,不断提高楼宇企业入驻率和税收产出率。出台商务楼宇(总部)经济发

展奖励办法,鼓励兴建商务楼宇、吸引企业总部入驻、支持商务企业落户、激励落户企业纳税,提高楼宇经济服务水平,加速推动楼宇扩容和品质升级,着力推动煤炭集团等总部大厦项目的落户、开工、建设,精心培育八一大道总部经济街、沿江总部经济带、朝阳总部经济区。依托南宾国际、滨江一号等高端商务楼宇,全力引进一批新的总部企业入驻。

加快服务经济高端聚集。充分发挥城区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集中的优势,依托我区作为全省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全省创意产业基地、全市服务外包基地的平台,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高端业态,紧盯“金融、物流、会展、信息、服务外包、创意产业、电子商务、文化产业”八个重点,着力引进一批相关型企业,全力推进江西国际影视文化城、比亚迪4S店、银燕物流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努力培育壮大我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实现我区现代服务业增速始终高于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二)坚持全面开放与全民创业相互促进,增强内生发展的驱动力

突出以开放为龙头,以创业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紧紧抓住全面开放和全民创业两个战略支点,着力构筑加快发展的新引擎。

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坚持开放型经济主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行区领导和责任部门联系招商项目制度,构建起全区招商、

全民引资、全员服务的招商格局。坚持“把握一个并重,强化两个结合,突出三个并举,力争三个突破”,努力提高开放效益。把握“一个并重”,就是招商“引资”和项目“选资”并重;强化“两个结合”,就是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政策引领和服务引导相结合;突出“三个并举”,就是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并举;力争“三个突破”,就是在全面完成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内资、出口创汇任务的基础上,力争今年引进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及知名企业累计突破60家,引进总部企业累计超过100家,现汇比超过40%。

放手发展个私经济。坚持外源活力和内源动力相结合,着力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浓厚全民创业氛围。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与辖区个体私营企业定期联系、走访制度,强化领导挂点企业等服务、帮扶机制。积极推动西湖执法部门与企业建立联系卡,实行热线联系,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西湖成长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对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予以重点支持。结合朝阳片区改造开发,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科技产业园建设。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鼓励推进银企合作,促进政府部门与企业在就业、用工、培训、政策等信息的无缝对接,鼓励支持“微型企业”加快发展。

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大力实施社会综合治税改革,完善信息

平台,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考核监督,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社会综合治税新格局。积极稳妥推进区属企业改制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激发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全面推行企业一套表统计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中部省会城区经济指标对比数据库,完善“幸福城区”指标体系,增强统计工作的科学性、指导性。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高国有资产运作水平,深化国库集中支付,逐步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升公共财政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审计制度改革,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效益性审计的新路子。

(三)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相互促进,增强持续发展的支撑力

紧紧抓住“老城改造、新城开发”的历史性机遇,挖掘潜力,激活动力,加速促进新城、老城产业发展与功能配套对接融合。

加大房屋征收力度。坚持征收政策宣讲先行的策略,分片推进,组团攻坚,依法、和谐推进房屋征收安置补偿工作,全力推动改造开发和项目建设。一是按照“分口推进、分线连片、责任到人”的原则,加快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推进沿江中大道和朝阳大桥建设以及滨江路、万寿宫、八一广场、北京西路等4个地铁口建设的房屋征收工作。二是按照“规划

引领、分步实施、成片改造”的思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快低洼危旧房征收改造,全面完成朝阳片区城镇房和利字街片区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积极争取市里支持,尽快启动其它地块棚户区改造。三是按照“以点带面、资金封闭、市场运作”的方针,大力推进桃花三村和大塉村城中村改造。四是按照“改善环境、壮大产业、支撑发展”的要求,策应“老城改造、新城开发”,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和房屋征收工作,千方百计加快项目进度,不断完善产业布局,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改造开发步伐。在建设上重点推进“五大工程”:一是开发建设工程。积极跟进老城区改造项目和朝阳新城开发项目的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全力加快老城区改造工程、新城区开发建设。二是路网改造工程。加快实施象山南路拓宽升级、灌婴路改造以及朝阳片区18条支路建设工程,推动实施桃苑大街西拓、建设西路西进、丁广街及利字街畅通工程,着力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三是美化亮化工程。按照“见光不见灯、沿线一道景”的原则,对辖区沿江、沿河、沿主要道路建筑物实施新一轮美化亮化,构筑沿江、沿河、沿路景观灯带。四是公共配套工程。坚持市、区联动,积极推进朝阳片区安置房、医院、学校、公交枢纽站、消防站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五是绿化提升工程。计划全年新增绿地面积1.8万平方米,高质量打造一批

公园、广场、绿色小区。通过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变城区面貌。在管理上重点落实“六大举措”:一是进一步健全“啄木鸟在行动”的整治督办机制,统筹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二是全面推行市容环境卫生片区网格化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形成常态化、精细化;三是增加清洁设备投入,大力提高主干道机扫率;四是进一步完善区、街(镇、处)、片区三级违法建筑管控体系,实现新搭违法建筑“零增长”;五是抓好“门前三包”,完善管理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六是加强环境保护,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作为全区工作的生命线来抓,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税源、抓潜力、抓发展的意识,使重大项目成为推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财税贡献率持续增长的强劲引擎。进一步加强对辖区项目资源摸底和项目梳理、论证、策划、包装、储备、申报工作,建立、完善区重大重点项目库,强化对项目建设的动态管理。坚持“领导挂点、部门包干、高层调度”的工作机制,对每个项目实行挂图督办、按图追责、依图奖惩,全力推进今年总额560亿元的110个重大项目,力争年内重大项目开工、竣工率超过60%,有效投入达到200亿元以上。

(四)坚持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增强和谐发展的包容力

突出把提高群众幸福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加强文化

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使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深入推进文化建设。积极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大力创建学习型城区,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积极实施文化惠民战略,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在线”工程,加快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规划建设社区文化广场、社区图书室和沿河文化休闲区,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加大对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打造绳金塔公园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主打牌”,创新绳金塔庙会的举办机制,强化“千年南昌看西湖”的品牌效应;积极实施文化产业战略,健全文化产业多元化投入机制,注重引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重点扶持文化创意、影视动漫、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广告会展等文化服务业和知识性现代服务业,持续提高我区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倾力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体、向基层、向社会事业倾斜。计划投入民生资金5亿元,着力织牢“五张网”:织牢“教育公平网”,重点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强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辍学。织牢“就业扶持

网”,重点要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抓好城镇困难群体、失地农民就业援助,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和技能培训力度,确保新增就业0.95万人,免费培训2000人;织牢“保障覆盖网”,重点要开展小集体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巩固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织牢“关爱救助网”,重点要加大对低保及低保边缘户、残疾人的救助力度和对孤儿、孤老、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加快和推广外来务工人员之家的建设,抓紧完成区福利院一期工程建设,以多元化格局促进居家养老社会化;织牢“社会安全网”,重点要继续开展消防安全“防火墙…五千五万?工程”,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消防、防汛、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的责任制,全力攻克一批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切实增强社会安全感。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落实素质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支持特殊教育、推进社区教育。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提速工程,大力推进朝阳新城教育园区建设。积极探索组建教育集团,推广以名校为龙头捆绑式发展,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努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全面备战第十五届市运会,力争勇夺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机构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等创建工作。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大力推进全省首批“三零平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试点,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推进人民武装、科技、双拥、档案、物价、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五)坚持发扬民主与推进法治相互促进,增强创新发展的服务力

以建设“法治型、阳光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着力打造“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团队,努力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着力规范行政行为。坚持把依法行政、为民执政的要求体现在政策措施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区委的正确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切实加强审计等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快依法治区进程。高效回应社会期待,依托电子政务平台、“12345”市长热线、区长信箱等平台,及时反馈社会热点问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坚决执行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各项规章制度,使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推进行政管理改革。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电

子政务工作机制,全力打造“网上政府”。进一步整合、优化行政服务资源和功能,拓宽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与并联审批,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真正建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和“有问必答、有批必办、有办必果”的政务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区、街(镇)、社区(村)便民服务网络,推动行政服务与社区服务中心事项的有效对接,促进许可审批与公共服务提速增效。

扎实办好为民实事。今年,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普惠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区政府将继续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实施低洼危旧房的消防设施全覆盖,努力实现消防安全;二是抓好10个社区的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全力改善居住环境;三是改造福山巷市场、凉伞树市场、前进路市场、抚河西市场、江南市场等五个集贸市场,方便群众生活;四是配合市里进行象山南路、沿江中大道等道路拓宽综合改造工程,提升城区形象;五是改造辖区内公厕,尽力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六是实现社区和城中村全民健身器材全覆盖,努力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七是新建区残疾人、老年人康复中心,关爱弱势群体生活;八是安装10个社区视频探头,切实增强社会安全感;九是推进桃花三村改造项目安置房建设工程,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十是设立妇女儿童维权济困基金,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各位代表,风正潮涌,自当扬帆进;任重道远,更需马蹄急。西湖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阶段,我们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开拓奋进,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澎湃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踏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吹响进位赶超的新号角,谱写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