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点共识

三点共识

三点共识

三点共识:一是要确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意识,安全工作是铁路工作的根本,凡是涉及安全的都是大事;二是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做任何工作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影响到安全的工作、服务于安全的工作、保证安全的工作、解决影响安全问题的工作都是第一位的工作;三是明确影响安全的问题必须立即解决的工作要求,绝不允许拖拉、延误,更不允许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三个重中之重:一是要把客车安全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高铁和普速列车的安全必须予以保证;二是要把加强安全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层层负责,通过有效的安全工作机制,把安全工作的要求一层一层地落实下去;三是要把抓落实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抓落实,在于把各项规章制度、工作部署和要求、保安全的措施一条一条地落实下去,确保每一个层级和岗位都做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精力集中到抓安全上,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确保运输安全稳定。

概念

概念 1.ID(incidence density)发病密度是指人群中发生的新病例与该人群中所有观察对象的观察时间总和之比。 2.CI(cumulative incidence)累积发病率是指一定期间内在固定的人群中发生疾病的概率,即一定期间内在固定的人群中,从未患某种疾病变为患这种疾病的人所占的率当观察时间较短时CI=ID Δt 3.RR相对危险度是指暴露组的累积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的累积发病(死亡)率之比,或暴露组的发病(死亡)密度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密度之比。前者叫危险比,后者叫率比。表示了暴露组发病或死亡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4.AR rate difference归因危险度用暴露组发病密度(死亡密度)与非暴露组发病密度(死亡密度)之差或暴露组累积发病率(累积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累积发病率(累积死亡率)之差表示。表示暴露于某因素者中完全由该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危险度,或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5.AR%(etiologic fraction EF)指暴露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导致的发病或死亡占暴露者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即在暴露病例中疾病真正归因于某暴露的比例。 暴露与疾病之间的显著性检验: H0:RR=1 H1:RR≠1 Χ2=[(ad-bc)2t]/[(a+b)(c+d)(a+c)(b+d)] 95%可信区间RR(1±Z/) 6.队列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可用分层分析,logistic模型(累积发病率资料),cox 模型(发病密度资料)等。 7.Selection bias选择偏倚是由于选择观察对象的方法不当,使得被选入的研究对象或样本人群与其所代表的总体间或不同组的研究对象间某些特征具有系统的差别,因此导致研究的结果与真实的情况发生偏差。或者由于选入的研究对象与未选入的研究对象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而引起的误差称为选择偏倚。 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患者和相应的患病群体。 临床疾病病因研究中,根据论证强度可将研究方法分为三类:试验性研究、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 8.偏倚(bias)是指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使研究结果偏离真实情况的系统误差。 偏倚使研究偏离真实值,其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偏倚的特点和严重程度。 选择偏倚的控制方法:随机分配、设立对照、严格诊断标准、提高应答率。 信息偏倚:在资料收集阶段,由于观察和测量方法有缺陷,使各比较组获得的信息产生系统误差即为信息偏倚。 信息偏倚的控制方法:采用盲法收集资料、收集客观指标的资料、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保证研究人员的科学态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混杂偏倚: 临床疗效研究中常见的测量偏倚: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干扰、沾染、依从性。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临床疗效研究中,常将试验药物与安慰剂效果进行对照比较,当对照组给安慰剂后,患者可能出现与试验组相似的反应,有时甚至出现某些副作用,主要是病人心理作用所致。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在研究中,研究者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较对照者更为关照;而被关照的患者对研究人员又极可能报以过分的热情,更多地向医生报告好的结果。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复习进程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定义、含义和涵义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很不在意,但是貌似他们之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含义是指:(词句等)所包含的具体意义。 含义和涵义的意思具体相同,无异议。 概念的含义比定义广 一、概念----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同类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概括出其所特有的属性,形成用词或词组表达的概念。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因而能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 二、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属+种差”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如“人”在“动物”这一属概念下,人和其他动物的差别是“能制造生产工具”,从而得出“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定义。 三、含义----(字、词、话语等)里边所包含的意义。 (在以上这些词语解释中所含有的门派学说里生硬甚至错误的归纳性术语个人是予以否定的)由此可见,“概念”与“定义”的区别是:

1、“概念”抽象普遍,“定义”具体确切。 2、“定义可包含概念”或“定义是概念的细化和引申/延伸。 5 整数集为什么用Z 自然数集为什么用N 实数集为什么用R 复数集为什么用C 有理数集为什么用Q 谢谢了~~ 1.用Q表示有理数集: 由于两个数相比的结果(商)叫做有理数,商英文是quotient,所以就用Q了 2.用Z表示整数集: 这个涉及到一个德国女数学家对环理论的贡献,她叫诺特。 1920年,她已引入“左模”,“右模”的概念。1921年写出的<<整环的理想理论>>是交换代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诺特在引入整数环概念的时候(整数集本身也是一个数环)。 她是德国人,德语中的整数叫做Zahlen,于是当时她将整数环记作Z,从那时候起整数集就用Z表示了。 3.用N表示自然数集: 自然数:Natural number 所以就用N了 4.用R表示实数集: 实数:Real number 所以就用R了 5.用C表示复数集: 复数:Complex number 所以就用C了

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分享到:0 会员:fqezzqs等级:隐士点击:3962014-10-29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换做议论文来讲,名就是概念。概念界定不清晰,概念阐释不准确,是议论文说理模糊不清的重要原因。 在议论文展开说理时,要对材料所涉重要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界定,揭示其内涵特征,限定其外延使其和材料所涉范围一致。在论证过程中要保持概念的稳定性,避免中途易辙,改换说法。 案例一:2009广东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作品1:《爱,是一种常识》 爱,无处不在,它会繁衍,有时会在血红的心脏上,如病毒一般快速滋生。每一个人都认为爱是困难的,伟大的,甚至是难以攀登的。但我告诉你,爱只是一种常识。(为什么?) 爱是一种常识,那里需要爱,那里就有爱。…… 因为爱是一种常识,所在连平凡的乞丐也能知道为灾区人民献一点爱。…… 爱是一种常识,所以爱是人的本性。…… 爱只是一种常识,不要认为付出爱很难,也不要认为自己的爱何其伟大,因为人人都有这一本性的常识。 得分:15+15+3-1=32 作品2:《我所认为的常识》 常识是什么?常识是大家都知道切开苹果后久置而变黄,是大家都明白燕子低飞将要下雨,也是人所共知的尊老爱幼。而我对常识有不一样的看法。(很期待下文怎么写) 常识是不畏强权下力护祖国尊严的行为。…… 常识是面对死神时尽职尽责的行为。…… 常识是不因失败而气馁的行为。…… 常识在我们生活中,它与我们为伴,然而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我们不能光知道有这常识却从未实行过,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常识又可以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常识是努力学习可以争取优异成绩,是刻苦奋斗报效祖国,是笑迎高考,迈向成功! 得分:13+13+0=26 从概念界定的角度反思 对文章中要出现的核心概念一定要有概念界定的意识,很大程度上,偏题文章是缺乏概念界定意识造成的。 学术著作经常要花相当的篇幅阐释概念。词典义在考场上无法做到,学生也不够“专业”,但可根据概念的基本特点做一些基础的阐释,寻找到合理的论证起点。 把握“常识”一词的外延 凡是已经被大众普通了解的知识,已经被社会共识了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均可归入“常识”范围。如:晚霞西落,旭日东升——自然界的常理;尊老爱幼——伦理上的常理;上公交车,应该先下后上——社会生活中的常理; 把握“常识”一词的内涵

概念的形成

实验十三概念的形成 (一)实验目的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或联系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形成过程即概念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实验室中研究概念的形成常使用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是研究者用实验方法形成的概念。一般来说,被试是通过尝试、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概括规律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本实验应用叶克斯选择器可制造人工概念,这种人工概念是关于空间位置关系的概念。 1.学习研究个体掌握人工概念的方法,探讨个人掌握人工概念的策略。 2.比较简单和复杂的人工概念形成的速度。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叶克斯选择器(见图13);简单和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 图13:叶克斯选择器 (三)实验程序 1.主试事先确定要被试形成的空间位置关系(人工概念),即哪一个电键与声音相连。在确定的方案中,一半是比较简单的空间位置关系,一半是比较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 2.被试坐在仪器的百叶窗一面,主试在另一面操作。按照事先选定的方案,呈现几个亮度的电键,并告诉被试有一个电键与声音相连,要求被试找出这一电键,并记住声音与什么位置的电键相连。待被试尝试并找到有声音电键后,再推出几个同一方案的活动电键,对被试的做法要求一样。直到被试连续3遍第一下就按对了电键并能口头报告声音键的空间位置关系为止。 3.实验过程中,主试说“开始”并开始计时,被试则开始找出带声音的电键。当被试按键发出声响时,停止计时。主试记录每次被试找到声音键所用的时间以及被试的口头报告。 4.选择或设计新的空间位置关系,换其他被试,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四)实验结果及处理 记录被试形成空间位置关系的每遍所用时间、按错次数以及达到形成空间位置关系所需要的遍数(连续三遍按对的遍数不算在内)。 (五)问题与讨论 1.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简单和复杂空间位置关系概念形成的过程有何不同?

概念分析

概念分析 ●概念分析 一般把概念从五个方面分析:概念的名称,概念的例证,概念的属性,概念定义,概念的使用范围。 概念具有逻辑的和心理的意义。从逻辑上讲要领是指在某一领域中因具有共同特征而被组织在一起的特定事物。 幼儿在概念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要找出他所面对的一类物体的关键属性。显然儿童所发现的关键属性他自己赋予某一概念的心理意义与作为概念的定义逻辑意义的关键属性之间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奥苏贝尔把儿童通过归纳发现一类物体的关键属性的过程称为概念形成。奥苏贝尔认为儿童现在已经习得了这个概念的外延意义但是每个概念还具有内涵意义。内涵意义是指概念名称在儿童内部曾唤起的独特的、个人的、情感的和态度的反应。 奥苏贝尔指出概念学习一般来说要经历上述两个阶段 形成概念学习概念的名称。但对学龄前儿童说来大多数概念的意义是通过定义习得的定义为学生提供了概念的关键属性。定义本身也是一种“命题”。 概念学习和概念同化 奥苏贝尔用同化理论从学生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角度对

此作了论证。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的知识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 奥苏贝尔更加关注把心理学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施他对概念学习和概念同化的阐述更具有指导意义。他对概念学习中的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分析使概念教学具体化了教师可以根据他提出的概念学习的模式进行各种尝试。 此外奥苏贝尔对先行组织者、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等原则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序列以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迁移和运用。 奥苏贝尔的学说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奥苏伯尔提出的“同化论”体现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的辩证思想。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模式有利于人们掌握知识的一般方法。 ■概念学习就是学习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并冠以一个名称,把不具有此类属性的事物排除出去。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原型;讲授概念的方式;概念间的联系;学生在年龄、性别、智力、动机、情绪、经验、民族、语言能力、价值观以及使用学习策略上的个体差异等自身的因素。

重要概念的含义与应用

重要概念的含义与应用 化学计算是借助于用数学计算的知识,从量的方面来对化学的概念或原理加深理解或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另外,通过计算还能培养分析、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计算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用元素符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本知识块的计算关键是抓住这一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要深刻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算术关系。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的化学式。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 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若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间的“·”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加”不是“相乘”。 例计算5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5CuSO4·5H2O=5×[64+32+16×4+5×(1×2+16)] =5×[160+5×18] =1250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任何纯净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这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的依据是所含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微观上每个分子(即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与其原子量的乘积之比。 例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氧化物的化学式:Fe2O3,则

Fe∶O=56×2∶16×3=112∶48=7∶3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宏观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微观上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比=×100% 例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w(N)=×100%=35%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质和什么是生成物质,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这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最基础的题型,要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在微观上和质量上的关系。例如将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中,它们的关系: 2CO+O22CO2 微粒比:2∶1∶2 质量比:2×28∶32∶88(7∶4∶11) *体积比:2∶1∶2 (同温、同压) 质量守恒:56+32=88

概念

第八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 一、概念及概念形成(P157) (一)概念 1、定义: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一类事物特有的本质属性的信息表征。 (二)概念形成 1、定义:是指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也称概念学习。 二、假设考验说 (一)假设考验说 1、兴起时间: 20世纪50年代 2、地位: 在认知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 3、代表人物及提出时间:由Bruner,Goodnow,和Austin于1956年提出的。 4、基本观点(P158) (二)人工概念形成实验 1、实验目的: 研究人工概念的形成 2、验证实验:由Bruner等人于1956年所做的一个经典实验。 3、主要内容:选择画有图形的卡片,分为形状、颜色、数目和边框数四个维量,每个维量又有三个属性和值,从而有81张卡片。 形状:十字、圆形、方型颜色:红、绿、黑数目: 1、2、3 边框:1、2、3 4、实验过程(P159-160) (三)策略运用 1、四种假设考验的策略: (1)同时性扫描:对所有假设进行扫描验证 (2)继时性扫描:一次只扫描验证一个假设,假设失败后再更换假设。 (3)保守性聚焦:以包含概念的实例的全部属性为焦点进行假设、考验。 (4)博弈性聚焦:一次改变焦点卡片一个以上的属性。 2、四种策略的特点 (四)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特点 1、学习的方式 被试的概念掌握是以渐进的方式还是全有或无的方式实现的? 2、记忆的作用 A、Bower 和Trabasso 对被试者进行假设实验 B、替代取样:在假设考验的过程中,被试对过去的事件没有记忆,以前采用而被否定的假设与至今未被采用的假设,仍有可能被再次运用。 三、假设考验说的发展 (一)空白实验法 1、提出:空白实验法是Levine对人工概念形成实验的改进,使假设考验说得到了发展。 2、目的:直接度量被试的假设和假设考验的行为。 3、空白实验法的过程(P165) (二)假设库的大小 空白实验法实验发现,一个被否定的假设在以后实验中得到再次运用的概率很低,这意味着随着实验的进行,被试的假设库也将变小。

数学概念的定义形式知识讲解

数学概念的定义方式 一.给概念下定义的意义和定义的结构 前面提到过,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抽象概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用词语表达出来,这就是给概念下定义。而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概念定义就是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逻辑方法。揭示概念内涵的定义叫内涵定义,揭示概念外延的定义叫做外延定义。在中学里,大多数概念的定义是内涵定义。 任何定义都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被定义项是需要明确的概念,定义项是用来明确被定义项的概念,定义联项则是用来联接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例如,在定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中,“等边三角形”是被定义项,“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定义项,“叫做”是定义联项。 二、常见定义方法。 1、原始概念。数学定义要求简明,不能含糊不清。如果定义含糊不清,也就不能明确概念,失去了定义的作用。例如,“点是没有部分的那种东西”就是含糊不清的定义。按这个要求,给某概念下定义时,定义项选用的必须是在此之前已明确定义过的概念,否则概念就会模糊不清。这样顺次上溯,终必出现不能用前面已被定义过的概念来下定义的概念,这样的概念称为原始概念。在中学数学中,对原始概念的解释并非是下定义,这是要明确的。比如:代数中的集合、元素、对应等,几何中的点、线、面等 2、属加种差定义法。这种定义法是中学数学中最常用的定义方法,该法即按公式:“邻近的属+种差=被定义概念”下定义,其中,种差是指被定义概念与同一属概念之下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概念具有而它的属概念的其他种概念不具有的属性。例如,平行四边形的概念邻近的属是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区别于四边形的其他种概念的属性即种差是“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这样即可给平行四边形下定义为“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利用邻近的属加种差定义方法给概念下定义,一般情况下,应找出被定义概念最邻近的属,这样可使种差简单一些。像下列两个定义: 等边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等边且等角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前者的种差要比后者的种差简单。 邻近的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有两种特殊形式: (1)发生式定义方法。它是以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产生或形成的过程作为种差来下定义的。例如,“在平面内,一个动点与一个定点等距离运动所成的轨迹叫做圆”即是发生式定义。在其中,种差是描述圆的发生过程。 (2)关系定义法。它是以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与另一对象之间关系或它与另一对象对第三者的关系作为种差的一种定义方式。例如,若a b=N,则log a N=b(a>0,a≠1)。即是一个关系定义概念。 3、揭示外延的定义方法。数学中有些概念,不易揭示其内涵,可直接指出概念的外延作为它的概念的定义。常见的有以下种类: (1)逆式定义法。这是一种给出概念外延的定义法,又叫归纳定义法.例如,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函数叫做三角函数;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叫做圆锥曲线;逻辑的和、非、积运算叫做逻辑运算等等,都是这种定义法. (2)约定式定义法。揭示外延的定义方法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外延的揭示采用约定的方法,因而也称约定式定义方法。例如,a0=1(a≠0),0!=1,就是用约定式方法定义的概念。 三、概念的引入 (1)原始概念

科学的概念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反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社会事业。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系统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分类 科学分人文科学(社会)和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是科学化的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科学。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的各门科学的总称。有些学者也把人文科学归于社会科学。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统称,包括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分:天文学生物学化学地球科学生态学物理学农学力学控制论 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 ①科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虽大量运用假设,但决不武断,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尽可能排除主观臆想;而伪科学大量使用主观臆想, 将不同的现象之间乱联系。②科学是系统的知识,即知识与知识之间强调相互联系,尽可能形成严密地逻辑关系(当代大统一理论是其中的典型);而伪科学的体系是乱拼凑的,经不起推敲,并不敢面对事实的证伪。总以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来回避证伪。③科学是建立在科学的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的,最早系统的科学方法是培根和笛卡尔建立起来的,即强调实践和数学贯穿在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中;而伪科学不讲方法的正确性,回避用数学定量地描述。④科学强调主客观结合,概念的确是人造的,但概念的引入仅为了描述清晰,推理方便。在探求本质时,常常要引入主观设想,但在未充分验证前,总把它看成假设,只有经过无数事实证实后,才上升为定理。不仅如此,而且允许人们有条理的怀疑;伪科学则相反,不允许别人怀疑,不允许争论,把信仰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科学方法 归纳法:将特殊陈述上升为一般陈述(或定律定理原理)的方法。经验科学来源于观察和实验,把大量的原始记录归并为很少的定律定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经验科学形成的过程。归纳法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演绎法:应用一般陈述(或公理定律定理原理)导出特殊陈述或从一种陈述导出另一种陈述的方法。笛卡儿创立数学演绎法 笛卡尔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进一步提出了科学研究必需遵守的一些原则: ①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在我的判断中;②把难题尽可能分解为细小的部分, 直到可以圆满解决为止;③按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复杂的对象的认识④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以保证没有遗漏。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要求:公正、简单入手多元思考、证实加证伪、理性怀疑、争论与激励。下面作些解释。 公正:以公正的立场观察事物。哥白尼精神 简单入手多元思考:选择简单对象开始研究,建立理想模型,尽量应用数学,完整的考虑各要素,建立理论,并通过修改和扩展,扩大应用范围。笛卡尔精神 证实加证伪:科学是严格的,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致,即理论的任何导出陈述都必须与观察相符,能用实验证实,不能被证伪的理论就不是科学。波普尔精神 理性怀疑:科学只是最逼近真理,事物的真实道理只有事物自己知道,任何知识体系都是人为构造的,科学特别强调怀疑包括对自身的怀疑,但自从科学延生三百多年来由无数具有怀疑精神的科学家十分谨慎地发展,许多科学领域近于成熟,因此怀疑需要一定的理性基础。争论与激励:科学是人造的,因此与人的素质有关,争论和激励能使人的素质迅速提高,因此科学需要讨论的环境和维护人们对科学的热情。 科学中心的转移 科学家队伍的素质因素和相应社会的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1.复兴与意大利科学的兴盛:掀起了学习和研究古代学术的热潮。人文学者对教会的激烈抨击为科学从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给予极大的鼓舞。艺术家们对于人和市俗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了科学家们研究人体、透视、实用技术和人所处的宇宙的热情。2.资产阶级革命、清教运动与英国科学的兴盛:3.启蒙运动与法国科学的兴盛 4.社会改革、古典哲学与德国科学的兴盛 5. 开拓精神、技术创新与美国科学的兴盛 6.世界现代化进程还表明,没有科学的发展和普及,就没有真正的现代化,当然仅有科学也是不够的。 科学革命 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种种新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 新的科学基本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建立,并替代了原有的概念及理论体系,这是科学革命的内容。科学革命本质上是科学思维方式的革命,科学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是科学革命的实质。科学革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质的飞跃,必然会对人类社会实践产生巨

概念的学习

概念的学习 一、概念的性质 (一)什么是概念 何谓概念?哲学和心理学对它的界说是不尽相同的。在哲学上,把概念界说为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高级形式。而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概念界说为由符号(主要是语词)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所以,当用一个概括的名称或符号以代表具有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时,可称此名称或符号所代表者为“概念”(concept)。关键特征,又称标准特征,哲学上称本质特征,质的规定性。概念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必有,它类事物所必无的属性。对概念的理解,在心理学上也是不尽相同的,很难对它下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多数学者认为概念与分类有关,如特拉弗斯(Travers)认为:“一个概念就是一个其中包含被认为是等值的客体或事件的类目。”奥苏伯尔从意义学习上,把概念定义为“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标准属性的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我们认为,概念一般是有名称的。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概念是用符号、主要是词语来代表,只有用符号或语词代表的概念,才能在人际间进行传递。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用符号或语词来代表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把概念界说为由符号(主要是语词)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是适当的。如“三角形”,作为它的概念,就是对任何具体三角形所具有的关键特征的抽象。特征就是属性,三角形的关键特征,就是三条直线构成的封闭图形。可见,大多数概念包括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例子、属性和定义。名称就是用语词来命名,例子是有事例来证实;属性是以关键特征为标准,定义是以语词来加以科学规定的,即定概念之义。 (二)概念的分类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曾把概念分为关系的、实质的、定性的和定量的概念四类。在逻辑学上,把概念分为单独的与普遍的、集合的与非集合的、实体的与非实体的、正的与负的概念等等,在教育心理学上常见的有以下五种分类: 1.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这是本世纪30年代苏联维果茨基提出的分类。日常概念是儿童入学前或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概念,也叫前科学概念。如日常的垂直线是以水平线为参照的。科学概念是学生通过教学获得的,如平面几何学习中,凡两直线成90度角相交,则两直线互相垂直,这两种概念可能一致,也可能有冲突,一致则前者有助于后者的学习,冲突则前者干扰后者的学习。如儿童常把乒乓球作为圆的例子。 2.合言概念、选言概念和关系概念这是一般教科书上常见的分类。概念都有关键特征或属性,根据关键属性结合的方式,可把概念分为三种:(1)合言概念。凡是概念中的关键属性同时具备具有相加性质者,可称

数的认识概念

数的认识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因数和倍数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例如:202、480、304,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例如:5、30、405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例如:12、108、204都是3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是3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9的倍数,但是是9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是4(或25)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或25)的倍数。例如:16、404、1256是4的倍数,50、325、500、1675是25的倍数。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是8(或125)的倍数,这个数就是8(或125)的倍数。例如:1168、4600、5000、12344是8的倍数,1125、13375、5000都是125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是否是2 的倍数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28=2×2×7

概念与概念框架

概念与概念框架 我们的哲学体系和哲学观点的基本单元被称为概念。概念赋予经验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甚至在我们试图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之前,概念就已经使我们可能去认识世界中的事物了。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或听到具体的人或物,而不是像透过一个焦距没有对准的摄影机那样看到一团模糊的世界,就是因为依靠了概念。除了规定我们经验的形式,概念还能把我们的经验组织起来。概念罕有孤立存在的情况,它们实际上总是要组成一个概念框架。 下面是一个关于概念的例子:当我们还是孩童时,我们学会了把某种东西叫作狗,于是获得了“狗”这个概念。起初,我们使用起概念来很笨拙,我们会把任何有四条腿的东西都叫作“狗”,比如猫、牛、马等。但随后父母纠正了我们,我们于是学会了更加精确地使用概念,先是学会了把狗与猫、牛、马区分开,然后又学会了把它与狼和豺区分开。这样我们就拥有了“狗”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辨认出狗,也可以谈论狗,甚至即使没有狗出现,我们也能对狗进行思考和想像,并且可以谈论对一般的狗的看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以及辨认狗的不同种类——比如辨别凶恶的狗和温顺的狗——而把概念精致化。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概念在实践上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性,因为正是概念告诉了我们应当怎样去行动,什么时候奔跑,以及什么时候礼尚往来等。但“狗”这个概念也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的一部分——一个狗在其中不无重要的世界,一个划分成狗与非狗的世界,一个可以思考狗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之间有什么区别的世界。(古代哲学中有一股很大的思潮就被称为“犬儒主义”,该词取自“狗”的希腊词。)犬儒派通过过一种苦行的贫穷的生活而获得了这一名声,在其同时代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比“狗的生活”好不了多少。 某些概念有着非常具体的对象,比如“狗”这个概念就是这样。由于这些具体概念来源于经验,所以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经验概念。我们已经看到,“经验的”(empirical)一词指向经验(比如说,知道狗的不同种类和行为),我们还会多次看到,empiri这一词根意味着与经验有某种联系。通过经验概念,世界开始变得对我们有意义了。我们借助于经验概念把世界分成了可以区分的各个部分,学会了怎样与之打交道,发展了我们谈论、理解和解释它的能力,学习和谈论关于它的更多情况。除了这些具体概念以外,我们还要使用一些更为抽象的概念,它们的对象无法触及或经验到,因此无法对其进行简单定义。这些概念被称为先验概念,因为它们在概念上是先于经验概念的。“数”这个概念便是一例。无论数对于我们关于经验的讨论是多么的重要,算术概念并不是经验概念。虽然数学家谈论“无理数”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却无法对应我们日常经验中的任何一样东西。要想理解这一概念需要具备许多数学知识,因为与大多数概念类似,这个概念仅能在一个由其他抽象概念所组成的系统中进行定义。 较之“狗”这个经验概念,“数”这一先验概念引发了困难得多的问题。一般来说,哲学所关注的其实正是这些最困难的概念。由于哲学概念是抽象的,它们的含义可能会为各种不同的意见留有广阔的余地,比如“好人”的概念和“好的生活”的概念似乎对于不同的人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因此,“上帝”的概念导致了巨大的困难。事实上,这种困难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些宗教会拒绝对上帝做出定义,甚至会拒绝给他(并不总是“他”)一个名字。在犹太—基督教传统和伊斯兰教传统中,上帝这一概念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在《圣经》中也是如此。然而,一旦我们开始思考其他某些上帝概念,比如希腊关于宙斯和阿波罗 一个人当作自己“生命的终极关切”的无论什么东西的某些现代概念,你可以看到,仅就这个语词达成一致还不能解决最困难的问题:上帝是什么样子?我们能够期待他什么?信仰他是什么意思?我们的上帝概念是什么? “自由”这一概念是特别困难的。有些人认为,自由就是能够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由仅仅在社会允许范围之内才是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由”

知识的概念

知识的概念 一、日常生活中的理解: 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表现在:将知识的获得与学校教育生活结合 将知识与科学知识等同 将知识看成由知识分子产生 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总结为:(集中在其概念使用中体现) 1、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其获得和应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 识和实践能力; 2、知识不是个体一种内隐的心理要素,而是一种可以在公共领域加以传播的社会要素; 3、知识是一个褒义词,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寡,相当程度上代表着人们对事物了解程度的 深浅或实践能力的大小; 4、知识是后天习得的,而非是先天遗传的,只有那些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掌握某方面的知 识。 ------石中英《教育哲学》 二、辞典中的定义: 1、《辞海》:(1)人类的认识成果。它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 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 (2)有关学术文化的:知识界或知识分子。 (3)相识、相知,指熟识的人或朋友。 2、《汉典》:(1)相识的人;朋友。《墨子.号令》:“其有知识兄弟欲 见之,为召,勿令入里巷中。”岑仲勉:“知识,友人也。” (2)结识;交游。《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原来这闻焕 章是有名文士,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俱备酒食迎接。” (3)了解;辨识。《列女传.齐管妾婧》:“人已语君矣, 君不知识邪?” (4)指辨识事物的能力。《焦氏笔.读孟子》:“孩提之童, 则知识生,混沌凿矣。” (5)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 和理论知识。《巴金选集》:“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不少的生 活知识。” 3、《汉语词源》:“知识”的“知”,字从矢从口,矢亦声。“矢”指“射箭”, “口”指“说话”。“矢”与“口”联合起来表示“说话像射箭,说对话像箭中 靶心”。本义:说的很准。 “知识”的“识”,字从言从戠,戠亦声。“戠”字从音 从戈,本指古代军队的方阵操练。“音”指教官的口 令声,“戈”指参加操演的军人及其武器。“戠”字本 义就是规则图形及其变换。综上所述,“识”的本义: 用语言描述图案的形状和细节。引申义:区别、辨 别。 4、《英汉双解教育辞典》:将知识定义为“个人通过生活经验与教育 获得的信息和认识的总体”。 三、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知识”概念:

概念的掌握

“掌握”一词,一般是指理解、巩固和应用。关于概念的掌握,可作如下的分析。 (一)概念掌握的性质 概念的掌握也就是获得了一定事物的概念。概念既是由符号或语词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事物,则概念的掌握就是获得了按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进行反应的能力。如儿童掌握“球”的概念,就是他获得了球的关键特征:一般是圆形;用于游戏和运动。前者可以被观察到,后者则是在使用中才显现出来的功能。球,除关键特征外,还有无关特征,如球的大小、颜色、质地等。关键特征决定事物的分类,无关特征则否。所以,概念的学习有两个方面:一是关键特征的认识;二是分类根据的理解。此外,凡概念都有例证,球,有肯定的例证,一切包含该概念的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如篮球、足球等就是。一切不包含概念的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就是否定例证。柚子、西瓜就是球的否定例证,对此能作出区别,才算掌握了球的概念。所以,掌握概念实质上是获得了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同时也意味着能区分概念的关键特征与无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因此,如叫儿童把球拿出来,而他也能做到时,这并不能说他已具有球的概念,因为他拿的是代表他所说过的特殊的球。但如果给他看一个他没有见过的球,他能说出“球”来,还能将外形似球而不是球的物体如柚子从球中分出来,这时才能说他掌握了球的概念。据此来设计试题,以检查儿童掌握概念的程度是必要的。 (二)概念掌握的基本形式 奥苏伯尔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即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并指出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最基本的形式。他分析了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种形式所包含的不同心理过程,也阐述了概念形成之所以不能作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的道理。 1.概念形成 所谓概念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如学前儿童获得“叔叔”这个概念,就是在他们实际接触爸爸的弟弟中,随着大人告诉他们要称呼为“叔叔”后,逐渐形成的。这种从具体经验中进行的抽象为一级抽象,故所获得的概念为初级概念。他不能获得“叔叔”的定义,即一般指任何人的父亲的弟弟或泛指比任何人的父亲小的成年男人。这是由于学前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简单、知识具体而贫乏造成的。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父亲、弟弟、男人等这些词,只代表个别的人,而实质上,这些语词或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而不是代表特殊的事物。这样,在学前儿童头脑里,这些词并不代表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属性,所以不能说他们已获得了抽象概念或定义概念。由此,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形成是年幼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在现实的或实验的情境中,概念形成也可能是成年人获得概念的形式,但它不是典型的。成人有在直接经验中获得的概念,也往往是以概念形成的方式获得的初级概念。但是,年幼儿童与成年人的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在复杂性上是不尽相同的,同样的心理过程也有不同的水平。 年幼儿童的概念形成,一般包括辨别、抽象、分化、假设、检验和概括等等心理过程,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不多,既具体又贫乏,认知结构简单,因此,上述这些心理过程是非常原始、粗糙、简单的。概念形成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如在成年人那里,就处在复杂的水平

信息的概念

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2.信息的性质:①事实性②时效性③不完全性④等级性⑤变换性⑥价值性 3.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的单位叫比特以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 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4.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有形的可触摸的物质 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难以触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演化和转型。5.信息化的推动作用:1)依托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走资源节约型的可继续发展道路 2)利用信息技术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外贸出口业3)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信息的分类: 1)按照管理的层次: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2)按照应用领域: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 3)按照加工顺序: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4)按照反映的形式:数字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 7.知识:是对意识的反映,是对经过实践证明的客体在人的意识中相对正确的反映 知识的特点是可以共享,可以越过时空传递,可重复使用,可以再生 8.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 2)相关性 3)阶层性 4)整体性5)目的性 6)环境适应性 9.信息系统的发展: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10决策问题的类型:1)结构化决策 2)非结构化决策 3)半结构化决策 11.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1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战略管理 2)管理控制 3)运行控制 4)业务处理 13.MRPⅡ系统的工作原理:MRPⅡ系统是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组织生产及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计划安排,实现统一管理。因而MRPⅡ系统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14. 企业资源计划 ERP :ERP除了具有MRPⅡ的计划和控制功能之外,还包括:1)支持企业整理发展战略的战略经营系统,2)全面成本管理系统3)敏捷后勤管理系统 15.ERP的经营理念: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2)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4)ERP的内容在发展 16.数据结构:1)指针与链 2)线性表 3)树 17.数据库系统的构成:1)计算机系统 2)数据库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人员 18.数据模型:概念模型/数据模型 19.数据库操作:1)基本表的建立与删除①建立 CREATE TABLE<表名>(列名1类型[,列名2类型····])②修改 ALTER TABLE <表名>ADD 列名类型③删除 DROP TABLE<表名> 2)数据查询 SELECT<目标列>FROM<表名>[WHERE<条件表达式>][GROUP BY <列名1>][ORDER BY<列名2>][ASC/DESC] 3)数据更新①数据修改UPDATE<表名> SET<列名1>=<表达式1> [,<列名2>=<表达式2>····][WHERE<逻辑表达式>] ②数据删除 DELETE FROM<表名>[WHERE<逻辑表达式>] ③数据插入 INSERT INTO<表名>(<列名1>[,<列名2>`````] 20.网络拓扑结构1)点-点信道网络 2)共享信道网络 2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星状网/树状网/总线网/环状网/网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