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山西的历史沿革及旅游概况

石铭

旅游界行内人士常讲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晋祠文物资源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数量巨大,价值颇高,而这种文化品位恰恰是山西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而晋祠的讲解工作一定要与山西的历史文化大背景联系起来。

山西位于黄河中流,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省份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300万。山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早在1000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创造、繁衍生息。五六千年前,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广泛分布在晋南汾河、浍河、涑水河流域的大量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就是见证。到四、五千年前,山西又成为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的重要集中地之一。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曾在黄河流域聚居活动。史前三位伟人尧、舜、禹都定都山西(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就在今晋南,豫西一带。在商代,山西是其主要统治区。周代晋国在山西崛起,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汉、魏、晋之际,山西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北朝,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之后的东魏,北齐、也曾以晋阳为“别都”、“陪都”。唐代,高祖李渊与其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夺取天下,晋阳——太原先后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位置和发达的经济、文化,著称于世。到五代十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的统治者,无不凭借雄踞山西而登上皇位。宋辽金时期,山西是中国北方的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元代全国共有11个行省,视山西、山东、河北为“腹地”。平城、平阳、晋阳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城。元代山西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明,意大利伟大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给予高度赞扬。明清时代,山西商人活跃在全国各地,有“平阳、泽、潞商贾甲天下”之称。尤其清代,山西进入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山西,不仅左右着国内的商业、金融,而且山西船帮东渡日本,带去丝绸、茶叶、药材、书籍。中国的书籍使日本的文运大兴。山西的驼帮北抵恰克图,输出茶叶、丝绸。晋商执全国金融之牛耳数百年。“晋商文化”誉满华夏,驰名中外。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受到严重挫折。阎锡山于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从此,主政山西数十年,反共倒蒋,翻云覆雨,建立了“阎家王朝”。然而,山西人民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山西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光照史册,彪炳千古。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掀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

古老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山西名胜古迹众多,有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处。现存辽、宋以前的木结构建筑为106座,占全国同期木结构建筑的72.6%。古塔种类居全国之首。晋祠集名胜古迹与园林风光于一处,号称山西第一名胜。附近还有天龙山石窟、双塔寺和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平遥双林寺。古城大同的云岗石窟,始凿于1500年前的北魏时代,现存53窟,造像5万躯,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大同还有我国最大的辽、金殿堂华严寺和明代九龙璧(我国最大的九龙璧)。附近应县有国内最大的辽代木塔。浑源的恒山号称北岳,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五台县五台山以其历史悠久、寺庙众多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恒山、五台山均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晋西南一带拥有居全国武庙之首的解州关帝庙及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方山北武当、永济五老峰(三者均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永济普救寺、临汾尧陵、尧庙,隰县小西天、芮城永乐宫壁画、洪洞广胜寺等。

山西特产以名酒、香醋最为著名。汾阳杏花村汾酒、竹叶青酒为中国名酒之一。汾酒创始于南北朝,唐宋大诗人多有赞赏。竹叶青酒为古老的药酒,对各种心血管病、关节炎等均有一定疗效。山西名酒还有长治潞酒、祁县六曲香酒等。山西老陈醋文明遐迩,主产于清徐,创制于2400年前,香绵醇烈,富有营养,被称为人类健康之友。名食有平遥牛肉、太谷饼及刀削面等多种山西面食。果品特产,以枣为大宗。以个大核小糖份高的稷山板枣最有名,产区遍布河东广大丘陵区。此外还有原平梨、清徐葡萄、永济青柿、临猗石榴、汾阳核桃、长治山楂等。农特产还有“沁州黄”小米,平顺花椒及著名药材上党(长治一带)党参,产于恒山一带的黄芪。传统手工业名产有平遥推光漆器(创始于唐初)、并州刀剪、阳泉铁锅、平定砂货等。此外还有中成药特产龟龄集、定坤丹。

古城太原

石铭

太原地处山西中部,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贯南北,平均海拔800米,全市总面积6988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

一、太原简史:

太原古称晋阳,简称“并”,早在200万年前,太原盆地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我国上古时代的尧、舜、禹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太原地区,据《诗经·唐风谱》记载:“唐,帝尧旧都之地,今曰太原晋阳,尧始居此。”夏商时期,太原地区与夏商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西周建立之后,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叔虞之子燮父改唐为晋。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中原第一霸主,其后雄才大略的赵简子看重太原地区的重要位置,命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晋水之阳修筑了晋阳城,其子赵襄子依托晋阳的险固,联合韩、魏打败了智伯瑶,三家分晋,一举揭开了战国时代和封建社会的序幕。战国初期晋阳为赵国都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太原郡为其中之一。西汉时太原又称并州,为全国13州之一。南北朝以前的前赵、后燕、前燕、前秦及北齐都以太原为国都或陪都。隋朝时,晋阳在全国是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城市。

唐王朝发样于晋阳,封晋阳为北都,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也以太原为国都。宋元时期,太原有“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之说。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的崛起,太原又为一个商业和金融业的都会。

二、太原多名

太原:原,我国最早注释词义的专著《尔稚》说:“广平曰原”“离离原上草”、“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皆“原”之妙用。太古通“大”,如太子也作“大子”。太、大也有差异,太者大加一点,比大还大,表示大之不尽,或谓很大、极大。《尚书·禹贡》记载:“既修

太原,至于岳阳”说明约在BC21世纪已有太原这个名称。(岳阳指太岳之阳,指现在的晋南)。《史记·秦昭王三年》(BC259年)有“司马梗北定太原”的记载,到BC247年秦庄襄王三年初置太原郡,BC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正式置太原郡,郡治设在晋阳,从此晋阳有了两个名称,或曰“太原”或曰“晋阳”,实际上太原是一个建置,晋阳是它的治所,后来就把太原的历史与晋阳的历史联系在了一起。

晋阳:《水经·晋水注》谓:“城在晋水之阳,故曰晋阳矣”,晋阳最早在史籍中出现的年代,如《春秋·定公十三年》BC497年载:“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从那时算起,晋阳城已有2500年的历史。

并州:并,据《周礼·职方氏》记载,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其一,地当今河北中部及山西中北部。《晋书·地理志》谓:“而云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间。”汉魏迄唐末沿古制长期置并州,待到并州建制早己撤销,依然被习惯地呼作“并州”,明江南诗人,浦源《并州寒食》:“梦人故国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至今并州仍被用作太原的别称,而又以太原简称“并”。

大夏,夏墟:这两个名字其实是一个概念。《左传》昭公元年(BC541年)“迁实沉于大夏,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杜预注曰:“大夏,今晋阳县。”《左传》定公四年,“命以唐诰面对而封于夏墟。”杜预注曰:“大夏,今太原晋阳也。”《帝王本纪》说既然夏禹曾以晋阳为都,那么晋阳被称为“大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墟:故址,故城。

平阳:据《帝王世纪》,帝尧做天子前曾居晋阳,做天子后建都平阳(今临汾),世代相传“尧都平阳”,便称其故居做“平阳”。

大卤:系出“盐碱卤”既不过是晋阳的个别局部,在偌大的晋阳地区并不具有代表性,所宣扬者又非真、善、美方面,人们不喜欢它。

三、太原名人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太原曾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他们或者顺应潮流、叱咤风云、建功立业于政界;或者聪明好学,吟诗著书、才华横溢于文坛;或者钻研医学,救死扶伤于民间……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一个个名垂千古,昭彰后世。战国名将廉颇;三国时曹魏名将郭淮;西晋时“枕戈待旦,闻鸡起舞”的并州刺史刘琨;盛唐政治家狄仁杰;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焕;新乐府运动的领导人物白居易;宋代名将杨业、呼延赞、杨延昭;书法家米芾;开创了我国章回小说先河的《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傅山;还有元好问、阎若琚、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高君宇等都出生在太原。

四、龙城太原

太原易守难攻,可进可退的地理形势,丰饶的物产和发达的手工业,强悍的民风,再加上几个朝代苦心经营的坚固城池,这几种因素汇集起来,使其在外敌来犯时,主动出击,影响中原政权。谁占据了太原,谁就拥有逐鹿中原的基础和资本,这种既能独善其身又可兼济天下的战略优势,在历史上成就了许多政治家的宏伟抱负。

据说全国有三座龙城:广西柳州、河南濮阳、山西太原。太原这座凝聚着王者之气,成就帝王霸业的龙兴之地就是因为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真龙天子而当之无愧地被誉为“龙城”。

太原成就的第一位真龙天子是刘恒。八岁的刘恒在晋阳作了17年的代王,从这里入主汉宫,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辉煌盛世,他将太原称为“龙潜之地”。

另一位乱世枭雄视太原为“霸府”,他就是高欢,他在南北朝军阀混战的烽烟中脱颖而出,最终凭借晋阳左右北魏朝政莫定了北齐基业,被他的子孙尊祟为“高祖神武皇帝”,虽然北齐定都邺城,而晋阳只是别都,但历代北齐皇帝每年都有很长时间在晋阳宫处理政事。晋阳成为北齐实际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从史书上我们可以频繁地看到:北齐皇帝一次次从晋阳出发征讨北周和北方的几个游牧民族,又一次次在战争结束之后率军返回晋阳,高氏家族不遗余力地营建着晋阳。高欢建设了晋阳宫,高纬在春秋时代的古晋阳城中建设了大明宫,城中之城的古晋阳城因此被称为大明城,幼主高恒修建了壮丽的“十二院”其豪华程度已超过了邺城皇宫。

唐公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来到晋阳,曾意味深长的对次子李世民说;“唐公是我的封号,而太原正是过去唐国的属地,现在让我来到这里真是天意呀。”不久李渊就与他的虎门将子率3万精兵起兵,进取长安,为历史留下光彩夺目的盛唐气象。“王业所基,国之根本”的太原得到唐朝历代皇帝的垂爱。做为“天王三京”之一的北都,晋阳城被营建成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沿汾河两岸形成了一个古代罕见的巨大城市集群,整个城市周长42里,仅城门就多达24座,东西二城并列汾河两岸,中城跨汾居中,西城内囊括大明城、新城、仓城三座子城于城中,民间所谓“里三城、外三城”。北都太原,成为唐王朝的政治之都、军事之都、文化之都。

唐末五代李克用受封晋王来到太原并以太原为根据地与汴州为根据地的朱温展开了长达40年的晋汴战争,但壮志未酬便病逝晋阳,弥留之际以三支箭代表三个未能完成的功业托付爱子李存勖。李存勖这位颇具魅力的传奇人物,不仅实现了父亲的全部遗愿,并建立了后唐,追谥父亲为“武皇帝”。李唐,太原起兵创立了大唐三百年基业,朱温篡夺唐室江山,李存勖又凭借晋阳为根据地攻克后梁,因此在史学界留下了太原为唐朝复仇的说法。从后唐开始,三任北京留守石敬塘(后晋),刘知远(后汉),刘崇(北汉),先后凭借太原建立政权。一些学者认为一部纷争五代史,实际可当作建都于开封或洛阳的中央政权同以太原为根据地的割据势力激烈斗争的历史来看,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激烈斗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以太原割据势力的胜利而告终的。

北宋王朝的建立使结束战乱重归一统成为可能,但弱小的北汉朝廷在赵氏兄弟“三下河东”的灼灼逼人的攻势下却依托晋阳顽强抗争了19年,北汉皇帝最终纳表称臣,当志得意满的宋太宗踏入这座桀骜不驯的城市时,“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此时他才发现自己可以拥有晋阳,但却永远无法征服顽强不屈的太原百姓,宋太宗开始认真审视这座千古重镇,最令宋太宗不能容忍的是太原“龙城”的美誉,终于在晋阳失陷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下令火烧晋阳,晋阳城在百姓的血泪中化为一片废墟……

晋祠概况

石铭

一、讲解重点

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晋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面积130万平方米,是

奉祀西周初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的词堂。据史籍记载,晋祠的历史至少有1500年。晋祠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古建园林、雕塑碑刻等于一体的著名风景胜区。这里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多通,铸造艺术品37尊。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实属罕见,其中宋塑侍女像、周柏、难老泉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古建筑的博物馆、是世界王氏的发祥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唐宋园林。它是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极为罕见的瑰宝。

二、讲解词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晋祠,是一处蜚声中外的风景名胜区。它背靠悬瓮山,前临晋水,景区面积130万平方米,祠区面积10万余平方米。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这片古建园林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郁郁苍苍的树木掩映下,清澈见底的泉水婉蜒穿流于祠庙殿宇之间,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在一起,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一九六一年三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奉祀西周初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因祠堂建于晋水之源故而得名。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于,是周武王之子,成王的幼弟。成王继位初年,将姬虞封到唐国做了诸候。姬虞来到唐国后,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开发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造成了日后七百多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姬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地方建起了祠堂纪念他,取名“唐叔虞祠”。姬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更国号为“晋”,唐叔虞祠也称“晋王祠”,简称“晋祠”。山西简称为“晋”,就是由此而来的。早在北魏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经注》中对当时的晋祠就作了这样的描绘:“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于晋川中最为胜处。”由此可见,早在1500年以前晋祠已经蔚为壮观了。

晋祠自创建以来,经过多次修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曾把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大起楼观,穿筑池塘”,扩建晋祠。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时又进行扩建。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游晋祠,亲撰《晋祠之铭并序》,并刻石立碑,他以“金阙九层”,“玉楼千仞”的词句来形容当时的晋祠。历代不同时期出于不同的需要,相继在晋祠维修增建,形成了一处自然山水与古建园林、雕塑、碑刻、古树名木于一体,集儒、释、道于一统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古老的晋祠历经沧桑,数度变迁,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山西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艺术价值之高居全国之首。据统计辽、宋以前的木结构建筑为106座,占全国同期木结构建筑的72.6%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为唐代建筑,全国仅存的4座完整的唐代建筑都在山西。山西素有中国古建艺术宝库之称,晋祠就是这个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祠内宋、元、金、明、清各时期各式建筑有100多座,其中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举世罕见的十字形古桥鱼沼飞梁、金代建筑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国宝建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同其它门类一样有着辉煌的成就,作品渊源流传于后世,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群像便是其中的代表,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宋代艺人满怀同情,刻画了这组终身被幽禁深宫、失去自由、埋藏青春的女性,她们的年龄或长或少,身段或丰满或俊俏,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这种深入个性的刻画,这种微妙的造型能力,在北宋以前是尚未达到的;从技巧上看,显然相当准确的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中央美院钱绍武教授称她们简直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很有个性。一九五九年郭沫若、梅兰芳先生参观晋祠时,看到这组塑像后曾发出这样的赞叹——神品。我国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刘开渠教授在他所著的《中国古代雕塑的杰出作品》一文中对这组宋代彩塑大为赞赏,并评定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

晋祠的美还不止于此,自然的美更富于它神奇的色彩。祠内终年恒温17摄氏度的泉水不仅养育了一方儿女,更为晋祠增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的秀色,这股长流不息的难老泉水为晋祠带来了灵气,也带来了无限生机。这里植被茂盛,是一处古老的园林,祠内上千年的古树就有二十多株,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周柏,早在九百多年前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就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赞叹它的古老,而今这株柏树依然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它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精美的宋塑侍女像一起被誉为“晋祠三绝”。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

千百年来,晋祠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不仅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也招徕了历代的帝王将相,这些名人雅士在游览之余,吟诗作文为晋祠留下的碑碣多达三百多通,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堪称之最。公元646年太宗皇帝东征高丽归来,重游晋祠,遥想十八岁起兵发迹神祠,不禁感慨万千,于是亲撰铭文,刻石立碑,留下了这通代表他晚年政治思想主张和绝妙书法的千古名碑。这通碑是李世民留世的唯一的一通行书碑,它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的先河,被书法界誉为继王羲之《兰亭序》之后又一通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

一九五九年郭沫若先生游晋祠时欣然命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晋祠》:“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荇沼布葱衍,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有人说晋祠的美是以神奇的传说与诗意交织的美,祠内一泉一阁都有一段动听的故事,一草一木也都洋溢着美妙的诗情画意。的确,当您徘徊于晋祠风景区内仿佛是在诗与神话的交织之中倘样,宛如进入了虚无飘渺的天上宫阙。

三、相关知识及信息

郦道元与《水经注》:《水经》是我国古代一部专讲河道水系的地理书,多数人认为是三国时候的人所写。全书共三卷,记载了137条河流,指出这些河流发源和流经的地方,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是,书中许多记载过于简单,错误不少,实用价值不大。在北魏当过多年地方官并对地理很有兴趣的郦道元,决心给它作注。通过注释弄清楚每条河流的来龙去脉,沿革变迁和其它有关历史地理情况,郦道元除对《水经》记载的河流作了详细注释外,对没有提到的河流也加以补充。《水经注》一共记载了1252条河流,比原书扩充了10倍,文字增加了20倍,成了一部30万字、40卷的巨著,郦道元的《水经注》一直流传到现在,它既是一部记载翔实的地理书,也是一部文笔生动的文学作品。

●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是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县)人,38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开始编写父亲没有写完的历史书。48岁时因仗义直言为李陵辩解,触犯汉武帝,受到腐刑处分。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在53岁那年,司马迁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不朽的历史著作《史记》,这部书共130篇,有52万字。其中包括本纪12篇记载帝王的事迹;表10篇,用列表的方法记载大事和重要人物,补充本纪;书8篇,记载重要的典章制度、天文现象、政治措施和社会经济生活;世家30篇,记载诸侯王和孔子、陈胜等特殊重要人物的事迹;列传70篇,记载重要人物、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是本纪和列传,因此后人称它为纪传体史书。自从《史记》首创了这种纪传体以后,中国历代的正史,即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基本上都是以《史记》作榜样,采用纪传体这种形式来写的。司马迁的《史记》不仅内容翔实可靠,是一部了不起的历史书,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因此也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著作。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历史上有名的“画获教子”讲的就是欧阳修之母郑氏教其认字的故事。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除诗文集《欧阳修文忠集》一百五十多卷以外,还编写了两部历史著作,一部是和宋祁等人合编的《新唐书》,另一部是《新五代史》这两部史书,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全国仅存的四座完整唐代建筑为:五台山南禅寺、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平顺天台庵正殿。

●晋祠的文物价值中国建筑、园林等方面的专家做出了如下评价:(1)晋祠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的有机结合代表了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2)晋祠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雕塑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3)晋祠可作为一种最完美、最成功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把晋祠这个具有世界性突出价值的艺术杰作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有利于对它的保护。

水镜台

田瑞媛

一、讲解重点

水镜台是一座明代戏台,戏台下埋有八口大缸为我国早期扩音设备,“水镜台”一匠为晋祠三名匾之一。

二、讲解词

走进晋祠大门,迎面第一座建筑就是水镜台,它是古代唱戏的戏台,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物。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后台,上面悬挂着“三晋名泉”横匾。字迹清秀雄劲,为清康熙年间晋祠武举人杨廷翰所书。“三晋”指的是春秋末期,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而“三晋名泉”指的是晋水名泉,名驰三晋。

水镜台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我们从侧面看它的建筑风格,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台四周有疏朗的走廊。此台造型雄奇,雕刻彩绘精细。

前台正中央悬挂“水镜台”匾,是清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晋祠人杨二酉所书,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誉为是“秀丽之笔”。“水镜”语出《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思是忠奸是非尽人皆知。我们知道,我国古代戏剧中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好人、坏人演员一出场,观众一目了然。

我国从唐代就有“庙会”活动,人们把那些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民间贸易活动称为庙会,而晋祠的传统习俗中,每年多有迎神赛社,祭圣母、祭水母等活动,这种活动最早始于北宋年间。而酬神演戏,是迎神赛会的重要内容,所以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晋祠庙会、六月十五晋祠河会期间,都有在水镜台演戏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每到唱戏的时候台下人山人海,以前没有现代的麦克风,古人就在戏台下方,埋了八口大缸,这是利用了物理学共鸣的原理(即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的道理),所以不论在祠内任何角落都能听清台上的唱词。

水镜台上的梁坊彩画也是十分精美的,采用传统技艺,青绿紫金,与鲜红的朱柱相辉映,显得金碧辉煌。所绘故事的主题主要是歌颂周文王姬昌与周武王姬发创建周王朝的功绩。因此故事多为战斗的场面。有趣的是在前台隔板的板壁上方有今人补给的四幅画,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弹琴、七月七长生殿、木兰从军、昭君出塞,都是赞美女性英雄气概的画面,试想圣母、水母看到歌颂女性题材的曲幕一定会非常欣喜。

三、相关知识

●山西戏曲历史悠久,特别是晋南地区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所以人们把山西称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共有54种地方戏曲,种类居全国之首。在54个剧种中,所谓的“山西四大梆子戏”指的就是: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因而,作为中国戏曲发展重要标志的戏台自然也就很多。据统计,至今山西保存的古戏台有400余座。据戏曲史学家研究,金、元时期是中国戏曲大发展的时期,当时的山西省南部村村有庙,有庙就必有戏台。我国最古老的戏台在山西省高平市,距今已有820年历史了,为金代建筑。

会仙桥

叶春晖

一、讲解重点

会仙桥传说是罗洪先与仙女相会的地方。

二、讲解词

水镜台的西面是一座长约6米,宽约3米的石桥,中间高凸如弓形,东西各有石阶数级,它横跨智伯渠,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传说原为一座精巧木桥,后因明朝翰林院罗洪先与仙女相会,因其出言不逊惹恼仙女,仙女一怒之下将木桥焚毁。重建石桥,就叫会仙桥。罗洪先是明代江西吉水人,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中状元。做翰林院修撰,他与宰相严嵩是儿女亲家,严嵩曾经修起一座豪华大客厅,厅中装设富丽堂皇,用海中大鱼的骨架为厅梁,客厅落成设宴时,众臣大加奉承,唯有罗洪先淡然说“俗气”,严嵩大怒,认为罗洪先当众侮辱,欲暗中加害罗洪先。严嵩之女乃罗洪先之儿媳,素日不满父亲所为,见今又要加害公公,遂急中生智,给罗洪先送上一碗泡有红枣和茴香的茶水,罗洪先才高

识广,领悟到“枣茴香”即“早回乡”之意,知道严嵩要对自己下毒手,于是不待席散借口解手先行离去。严嵩发现罗洪先不辞而别,更加恼羞成怒,越发不肯善罢甘休,串通党羽,上本参奏罗洪先。就这样,罗洪先被皇帝免职罢官,罗洪先被贬职罢官以后,云游四海,学佛学道。一天,罗洪先游晋祠见木桥西有一携竹篮的农家少妇,鬓发如云,清丽动人,罗洪先情不自禁出口成诗:“世人常说西施美,余视此妇胜西施!”这位农妇打扮的妇女,传说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前来引渡被罢官而又失意的罗洪先进入佛门,现见他如此狂妄很是恼火,一怒之下,把板桥烧了,不让罗洪先过桥。罗洪先恍然顿悟少妇不是凡人,于是绕道追去,追至悬瓮山下,见腰间有一妇人爬山,衣着形象都像方才相遇的少妇,遂高声叫道:“你若真是仙人,请回头再让我一看。”谁知话刚说完,悬瓮山却缓缓向东移来,半山腰的少妇渐渐变大。罗洪先惊愕之下,被滚来的石头绊了一跤,起来再看时,人也不见了,山也不动了。原先山下可并排走5辆大车的路,自山移后只能并行两辆了,发生的一切撩动了罗洪先的思绪,引起他的感叹,因而悬笔题诗:“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飘火劫山移步,五十年来帝母临。”如今在圣母殿右侧廊下,就有这块落款为“戊午秋月罗洪先悬笔,宛城郜焕元摹勒上石”的石碑。

三、相关知识:

●晋祠景区智伯渠上,共有5座桥,除会仙桥外,还有挂雪桥、锁虹桥、碧澜桥和水闸桥。

挂雪桥:位于白鹤亭西,横跨智伯渠,为晋祠内八景之一“双桥挂雪”处。

水闸桥:位居晋祠大门内北面假山前,这里有一座跨智伯渠而建的水闸亭,亭南有一米左右的通道,横跨晋水北河两岸,故也叫水闸桥。

锁虹桥:在文昌宫前,当地俗称“文昌桥”,此桥长约4米,宽约3米,规模大致与会仙桥相同。从桥南步上高层台阶为平行桥面,往北再上四层台阶即是文昌宫大门,从文昌宫正面稍远处看,锁虹桥与大门为一座整体建筑,桥好像大门前的一层平台。桥东西两面有石栏,凿雕比较精致。《晋祠志》载:“石坚工密,栏皆雕刻,仅欠玲珑。”

碧澜桥:在钧天乐台东南,与东岳祠前小坊门相对,民间俗称“泰山桥”。此桥长宽大致与锁虹桥、会仙桥相符,两边也有砖砌桥栏,桥东洞上有一石雕龙首。

智伯渠

石铭

一、讲解重点

春秋末期(—453年)晋国世卿智伯瑶为攻取赵襄子晋阳城,曾决晋水围灌,后人利用这条旧道,加以修竣,成为灌溉农田的水渠,故名智伯渠。

二、讲解词

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是晋水四渠中的主渠,穿越晋祠馆区中部,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穿流而过。关于智伯渠,还有一段历史典故:春秋末年,晋国的势力日渐衰落,逐渐形成了智伯、韩、赵、魏、范、中行“六卿专政”的局面。其中晋国世卿智伯瑶的势力最为强大,他依仗自己的特殊地位,在吞并了范氏和中行氏后,无理地要韩、魏、赵三家向他各献采邑百里,其中赵襄子断然拒绝,智伯大怒。公元前453年,智伯强迫韩、魏两家与自己一起攻打赵国,因赵国军民同仇敌忾,加上赵国的城池坚不可摧,使智伯连续攻打三个月都没攻下晋阳城(遗址在今晋祠东北6公里的古城营村一带)。智伯遂遏汾水、晋水灌晋阳。眼看大水就要漫过城池,在这危急关头,赵氏谋臣张孟谈急中生智,他知道韩、魏攻赵出于无奈,便亲自化妆出城,用唇亡齿寒的道理秘密说服韩康子、魏桓子两家倒戈。三歃血为盟,里应外合,以半夜决堤退水为号,倒灌智伯军营,消灭了智伯,三分其地,随后三家又瓜分了晋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山西又称“三晋”,由此而来。明人李维贞诗中“水可亡人国,哪知国自倾”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三、相关知识

●晋水共有四河:海清北河(智伯渠)、鸿雁南河、鸳鸯中河、陆堡河。

●唇亡齿寒:晋国南面有两个小国家,一个叫虞(今山西平陆县东北),一个叫虢(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南),两国相邻,相处和睦。虢国国君不自量力,常到晋国边界侵犯晋国,晋国用计离间虞、虢两国。并给虞公送去了美玉良马,要借道攻打虢国,虞公应充。宫之奇说:“虢、虞两国好比嘴唇和牙齿,唇亡齿寒,如果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虢国灭了,咱们虞国还能够生存吗?虞公不听,仍一意孤行。果然晋献公在攻克虢国回师途中一举消灭了虞国。愚昧、贪婪的虞公就这样做了晋国俘虏。

●晋阳之战的历史地位晋四卿晋阳之战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在军事史上,是中国历史上以水攻城之第一例,尤其是用“围灌”这种独特的形式,为后来宋初赵匡胤攻晋阳所效仿,是研究中国军事战术史不可多得之战例。此役为春秋战国时期持续时间较长(三年)、规模较大、较为惨烈的一次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五百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其二,晋四卿晋阳之战导致了三家分晋。战后赵以晋阳为都,占据晋国北部;韩以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为都,占据晋国的中部;魏以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为都,据有晋国的南部。至此,天下莫强的晋国走到了尽头。

第三,晋四卿晋阳之战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学者认为,晋阳之战是春秋战国之界线。难怪古代都以“五霸”和“七雄”为春秋和战国的象征。

金人台

高鑫

一、讲解重点

西南隅的铁人,是仿佛教天王塑造,威武勇猛、摄人心胆。这尊金神采用北宋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拉皮腹膜、分部铸造)代表了宋代铸铁艺术的最高水平。

二、讲解词

跨过智伯渠上的会仙桥,就是金人台,也称“莲花台”。台为方形,台中央建有一明代琉璃小阁。台四隅各立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金人台。根据《太原县志》的说法:“祠为晋水源发之区,镇以金神”以防水患。除东北角一尊为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补铸外,其余皆为北宋铸造。关于这几尊铁人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这些铁人在金人台上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天长日久,承日月之精华,渐渐有了灵性,不仅会说话,还懂得人情世故,特别是西北隅、东北隅、东南隅三尊铁人,他们都是本地户,

站在“老乡”的立场上,故而情投意合,无话不谈。按照铸造年代不同,他们分为老大、老二、老三。一天夜里他们闲聊起来,一致认为不该只防自家水患,而应替广大群众防止水灾,再加上庙里老僧对他们非常刻薄,经常克扣他们的供品,所以产生了逃跑的念头,决定奔向经常发大水的黄河上游。东北隅的老二当先行军,先走一步。他刚走,守庙老僧就知晓了,悄悄拿了戒尺跑出来,把没有来得及逃跑的老大、老三痛打了一顿,造成他们头骨破裂、手臂断裂。再说老二来到黄河边,见河水滔滔,无法过河,正在犹豫之时,忽见一老船夫撑着一只小船顺水而来。便让老人帮他渡河,并问老人“你的船能载得动我吗?”老人哈哈大笑说:“你又不是晋祠的铁人,还怕载不动吗?”老人话音刚落,铁人便显出了原形,原来老人是河神爷,听说晋祠逃跑了一尊铁人,因此在黄河边等候他,点化他从此坐镇黄河水。现今东北角的铁人是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补铸的。此像造型呆板,比例失调,铸造技术较差。相比较保存最完整、铸造工艺最好的是西南角的这一尊,它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虽经历900多年风霜雨雪,至今完好无缺,明亮不锈。铸铁中含有铬、镍等合金成份,被誉为是宋代的不锈钢。说明我国北宋时的冶炼铸造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从造形艺术方面来看,这尊铁人造形生动,似佛教中天王的形象,从头到脚显示出力量之美、威武勇猛之美,令人叹为观止。根据铁人铭文可知,它们除了镇水之外,还有作为保佑家族及乡社,保护圣母殿中圣母邑姜的作用。他们把铁人当做圣母的守护神奉献于圣母,并让它“永充供养”。台中心,是琉璃制成的小阁,高达丈许,明代遗物。

三、相关知识

●铸造铁人的原因:宗族或是村社,舍财铸金,力求得圣母保佑,不但保佑自己,而且保佑子孙后代,并求“期于不朽”。他们把金人当作圣母的守护神奉献给圣母,并让它“永充供养”。对于金人的解释有五种:

(一)《晋祠志》:“铁本是金,熔铁铸人,名曰金神,金能生水,有金则水旺。”于是善男信女集资铸造,祈求“风调雨顺”。

(二)村民为预防水患,祈求村庄平安,立此金神用于镇水。

(三)“护祠金人”,或称祠庙守护神,“献上昭济圣母,永充供养。”宋绍圣五年题记载:“倚灵感于永老,获恩德于长年”,乃侍卫圣母并祈求保佑之意。(西北隅铁人胸前铭)

(四)晋阳为中国北疆边陲重镇,常受外族侵犯。宋毁晋阳后不久,太原为金人所陷。金虏徽钦二帝北去,北宋到此结束。似乎晋祠铁人也是出自百姓对赵宋王朝的怨恨,加之宋帝软弱无能,于是将武装保卫故乡的愿望寄托于神灵武士。

(五)传说金人台是金兵占领太原并虏去宋朝二帝时筑此台歌舞庆贺胜利,于是得名“金人台”。

对越坊

田瑞援

一、讲解重点

对越坊建于明万历年间,属功德牌坊,“对越”二字由明代著名书法家高应元所写,为晋祠三名匾之一。二、讲解词

金人台西,有牌坊一座,是中轴游览线通向圣母殿的必经之路。牌坊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有功德坊、忠孝节义坊、科第坊等。这座牌坊叫“对越”坊,属功德坊,建于明朝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相传对越坊是明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高应元出资修建。高应元,太原晋祠东庄村人,善长书法,对父母极孝顺。相传,有一年,高应元的母亲突患头疼之症,久治不愈,高应元朝夕不安,一日沐浴更衣,在晋祠为母焚香祈祷并许愿,母体一旦安康,将捐资修祠。半年后母病痊愈,于是高应元捐资白银三百两,修建了对越坊和钟鼓楼,并亲笔书写”对越”匠。宣扬报答圣母邑姜的神灵庇佑之功,同时也暗喻对父母祖先积德行善的颂扬之意。“对越”二字,整饬遒劲,宛如山岳嵯峨,棱角峭丽,不可揣摩。被列为晋祠三大名匾,被誉为是雄奇之笔。

对越坊两侧分峙钟鼓楼,如坊之双翼,使对越坊显得更加稳重雄伟。两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两楼形制相同,下为边长约7米的方形石砌基址,高约3米,设有台阶可上下,台基上有12根廊柱,柱间置木栅,楼顶为重据十字歇山顶,上饰彩色琉璃瓦。右侧钟楼内有大钟一口,传说此钟有9999斤,“9”为极阳数,乃至高无上之意,钟上铸“敕封广惠显灵昭济圣母庙”字样。相传天龙山圣寿寺铁钟与晋祠铁钟同时而铸,只要敲响其中一钟,另一钟则不敲自鸣,自有“晨钟暮鼓”之成语。

三、相关知识

●牌楼的起源牌楼起源于建筑的院门。在古代城市中,大量存在的是里坊之门,在古代称为“闾”中国古代有“表闾”的制度,就是把各种功臣的姓名和他们的事迹刻于石上,置于间门以表彰他们的功德。据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分析,这种闾门上往往都书写着里坊的名称,而且按表闾的制度,将表彰事迹书写于木牌,悬挂在门上。后来这种牌坊模仿木构建筑,形式日趋华丽,加了屋顶和各种装饰,所以又称为“牌楼”。从形式上讲,凡柱子上没有屋顶的称为牌坊,有屋顶的则称为牌楼以示区别。

●木牌楼是所有牌楼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其装饰集中在屋顶和据下的梁枋斗拱上。屋顶和一般木建筑一样,正脊两端用正吻,戗脊末端有走兽,据下梁枋布满了彩画。这些装饰在北方皇家建筑群的牌楼上,多采用官式的规范做法,各间楼顶下的龙凤板上绘制龙纹或其他花饰,与该建筑群的身份相符,总体效果是五彩续纷,金碧辉煌。

●木牌楼加工制作方便,但一经风吹雨淋,极易受到腐蚀,所以后来才有了大量石牌楼和砖制牌楼的出现。我们现在见到的大多数石牌楼,与木牌楼相比,不少细部上都进行了简化。石牌楼多为单色的石料筑成,所以它的装饰主要表现在雕刻上,很少用色彩来表现。但这并没有减弱它们的表现力,相反,有时用石雕表现的内容反而更丰富。山西五台山龙泉寺的石牌楼浑身上下都布满了雕饰,蝙蝠、如意、灵芝及各种仙果随处可见,屋顶正脊两端是腾飞的龙头,脊上满是盛开的花朵。这样华丽雕刻的目的就是要表现出那佛光普照的繁荣景象。

献殿

田瑞媛

一、讲解重点

献殿为金代建筑,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献殿建筑结构简单,不弱不费,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二、讲解词

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国近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晋汾古建考查纪略》中写到“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殿之四周均无墙壁,当心问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之上安直根栅栏,如营造法式小木作中之叉子,当心间门扇亦为直棂栅栏门。全部所呈现象颇为灵巧豪放”。整个大殿疏朗利落,看上去既是一座庄重的大殿,又似一座轻巧的凉亭。它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古人在建造大殿时,居然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完全是木头和木头卯榫而成。1955年用原料照原式进行了翻修,仍然保持金代建筑的特点。献殿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三、相关知识

●金代建筑的特点金代建筑风格则更近宋代,它们与宋代共同创造了公元10—13世纪的中国建筑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谱写出光辉的篇章。金代木构建筑运用移柱、减柱等建筑方法来扩大室内空间的结构。

鱼沼飞梁

田瑞媛

一、讲解重点

鱼沼飞梁是我国最早的十字形古桥,它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利用特定环境成功营造的杰作,对于研究我国桥梁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讲解词

鱼沼飞梁位于献殿和圣母殿之间,是进入圣母殿的要道。它是晋祠的又一座国宝建筑。古人称“圆形曰为池,方形为沼。”由于这是一座方形水潭,所以称“沼”,又因沼中多鱼,故名“鱼沼”’“鱼沼”是晋水三泉之一。桥面东西平坦,长19.6米,宽5米,高出地面1.3米。南北两面下斜如翼,长19.5米,宽3.8米。古人说:“架虚为桥,若飞也。”从高空俯视,象一只大鸟展翅欲飞,所以称为飞梁。飞梁是在鱼沼上架起的一座十字形桥梁,它前接献殿,后连圣母殿,形成一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下折的两翼与圣母殿上翘的殿角遥相呼应,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了飞梁的巧妙与大殿的开阔。此桥的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据《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沼中立有34根约0.3米见方的小八角石柱,柱底为复盆莲瓣柱础,柱身造型及柱底莲瓣式样,尚存北朝遗风。可见飞梁在北魏时已经存在。1953年按照原样翻修时,发现圣母殿的地基与鱼沼西岸是一整体,由此分析,现存飞梁是与圣母殿同时修建,仍保持原结构特点。它是我国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的雏形。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古往今来,桥梁多为“一字型”或拱形,惟有此桥连通沼之四岸,桥面结成“十字型”,可谓因地施建,独具匠心。它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中唯一的孤例,也是我国桥梁建筑艺术史上利用特定环境成功营造的一则杰作和典范。鱼沼飞梁桥的东月台上蹲铁狮一对,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其铸造精美,造型生动活泼,威而不猛,和蔼可亲,躯体圆润,肌肉发达。雄狮子梳一头披肩的卷曲长发,一反过去那种短而密集显得生硬的螺髻发式,显得悠然自在;雌狮子的发式为长发披肩,发丝线条流畅,给人以飘动之感,显示出女性柔美的一面。这对铁狮子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铁铸狮子。

三、相关知识与信息

●中国四大孤例:太原晋祠鱼沼飞梁(十字形桥)、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人字柁架)、平遥镇国寺五代彩塑像、运城解州关帝庙春秋楼(悬梁吊柱式)。

●桥梁的发展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桥梁诞生于氏族公社时代,距今4000至6000年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东汉时期,基本形成了梁桥、拱桥、吊桥、浮桥四种桥梁基本体系。进入隋、唐、宋时期,古代桥梁建筑技术达到了颠峰,随后的元、明、清三代,将前代的造桥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初步形成了各种桥型的设计、施工规范。

●梁思成介绍梁思成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之长子。1901年4月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梁启超携全家回到了北京。梁思成考入了“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梁回国不久应张学良邀请到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1931年回到北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从此他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1946年梁思成回到了母校,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到1972年逝世。解放前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4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梁思成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研究、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创立者。

●梁思成夫妇与山西1934年的夏天,梁思成夫妇应费正清夫妇的邀请,到汾阳峪道河避暑,关于太原晋祠有这样的记述:“……忽然间我们才惊异的抓住车窗,望着那一角正殿的侧影,爱不忍释。相信晋祠虽成名胜,却仍为古迹无疑。那样魁伟的殿顶,雄大的斗拱,深远的出檐,到汽车过了对面山坡时,尚巍巍在望,非常醒目。”

1934年山西之行梁思成夫妇写出了考察报告《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发表在1935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在报告的最后一小节他们写到:“晋祠圣母庙的正殿、飞梁、献殿,为宋天圣年间重要的遗构,我们也必须去做进一步的研究的。”所以1936年梁思成夫妇又一次来到山西,又一次考察了太原、太谷、平遥、汾阳一线,一直到了临汾、汾城、新绛等地,然后渡黄河去了陕西。

●在晋祠博物馆内共有五对铁狮子,除飞梁前之外,在东门前的铁狮铸造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水镜台后台前铁狮,铸造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对越坊前铁狮无铸造年代可考证;关帝庙前的铁狮铸造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狮子原来生长在非洲与亚洲的伊朗、印度一带,传说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安息国(今伊朗)国王赠献狮子给汉章帝,从此狮子由异国他乡来到中国。狮子在异国为珍兽,古波斯就以祟狮为时尚,王者戴着金花冠,坐在金狮座上。佛教也将狮子尊为兽中王,传说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白雪中走来,侍列门前迎接佛的诞生。狮子在原产地和在佛

教中是有地位的,是被神化和被艺术化了的形象。也许正是这种原因,到了中国以后赋予它以特殊的使命,让它突出地起到一个护卫者的作用。自古以来,在我国留下了众多的石狮、铁狮和铜狮子,从历史的发展来考察,各个时期的狮子雕刻具有不同的风格。早期的狮子雕刻,造型比真实的狮子简练,工匠们善于用概括和夸张的手法,用浑厚有力的线条表现出狮子作为兽中之王的神态。而晚期作品,在狮子的整体和细部上都更接近于真实,但在造型上却只注意细部的刻画而不注意整体的把握,反而失去了这种猛兽雄威壮实的特征。这种风格的变化不是偶然的,它和那个时代总的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相符合。唐代统一中国,维持了一个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繁荣昌盛的时期,所以在建筑发展史中,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鼎盛时期。在当时的皇宫大明宫的含元殿、麟德殿等宫殿建筑中,在佛光寺等宗教建筑中,在众多的唐代佛塔以及大量的唐代装饰雕刻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这个时期建筑风格上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气魄雄伟,突出建筑艺术上的大效果,壮丽而不纤巧。我们从唐代留下来的石狮子上也看到了这种风格。宋代建筑,从技术上看,比前代更趋成熟,总结出一套建筑形制、施工和用料的规范,但就其建筑艺术风格来看,宋代建筑逐渐趋于秀丽,在总体气势上大不如以前了。这个特点在石狮子上也很明显地反映出来了。清代尤其到了清末期,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筑和其他艺术上都表现出一种追求繁琐绮丽的风气,工艺品上维砌玉石珍宝、金银珐琅,连建筑装修上也镶嵌上珐琅玉石,艺术之高低仿佛与金银财宝的多少成了简单的正比。以上是历史纵向上的比较,如果从横向去比较,中外狮子形象也有风格上的差异。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一个讲究神似,一个追求形似。中国狮子不求形态的真实,可以不符合解剖地将狮子身上的肌肉任意起凸。印度和西方的一些狮子却十分讲究造型的形似,狮子整体和狮子头部及四肢都要与原形相符,狮子的身上、腿上的肌肉起伏也要符合骨骨骼与肌肉的解剖学,它们的总体特征是形象很真实但神韵不够。这种风格上的差异自然与中、西方在艺术创作上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传统有关,在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创作上都表现了这种差异。狮子作为门前的守护神兽,它的形象多被塑造成一副凶煞威武的神态。但这并不代表狮子的全部,在清代所留下来的众多狮子雕刻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狮子并无凶相,有的略显温顺,有的面露笑容还带一点顽皮,有的显出一副无赖之相,这是狮性的“人化”。狮子一经人化,它的性格和形象都变得丰富多彩了。人们还赋予这些狮子以各种有趣的神奇传说。北京宛平县的卢沟桥,两边石栏杆的每一根望柱头上都雕有石头狮子,自古以来就传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并说如果数清了,石狮子就全跑了。这是因为栏杆柱头上许多大狮带着小狮,这些小狮在大狮的脚下、胸前、背后,姿态各异,工匠们还有意把小狮刻在隐蔽处,让人不易发现。

圣母殿

郭蕾

一、讲解重点

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殿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前廊中的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因此,圣母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讲解词

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它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飞梁,左有善利泉,右有难老泉,在全祠处于独冠中居的地位,是晋祠现存建筑中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形制、规格和构造方法,都是我国宋代建筑的典范。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期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邑姜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女性。《尚书·秦誓》中载周武王的话说:“予有乱臣十人”。“乱”是“治”的意思。在《论语·泰伯》中记叙了孔子对周武王这句话的评论:“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感。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宋朝理学家朱熹在他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引刘侍读的话说,这位妇人指的就是邑姜,九人治外,邑姜治内。由此可见,邑姜的德才得到了周武王的肯定、孔子的赞许、朱熹的认可。据记载,邑姜在怀孕成王期间,“立不破,坐不差,笑不喧,独处而不倨,虽恕不詈,明胎教之道。”邑姜可说是一位“明胎教”的典范。在古代,“母以子贵,妻以夫荣”,所以,宋仁宗在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后,又加封其母为“显灵昭济圣母”,并为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祟宁元年(公元1102年)修葺。重檐歇山顶,殿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26平面布置近似方形。殿身宽五间,四周围廊,前廊显得十分宽敞,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其梁枋彩画为当时最上等的“五彩遍装法”。大殿前檐的八根廊柱上,各缠木雕盘龙一条,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它们怒目利爪,一派生机,虽有千年,仍鳞片层层,须发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其木质之好,工艺之精。大殿四周共有26根廊柱,这些柱子皆向内顷斜,四根角柱显著升起,这种做法称为“侧角升起”。这样不仅扩大了屋檐曲线的弧度,使翼角高翘,从外观上给人以韵律感,腾飞感,从而增强了审美情趣,而且更主要的是使建筑物更加稳固和坚实,增强了抗震性。圣母殿殿身梁架,采用了宋《营造法式》中“八架椽屋,乳袱对六椽袱用三柱”的结构形式,所以殿内无柱,这就使殿内空间显得既宽阔又高深,为安置高大的圣母神龛及43尊塑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斗拱的配置十分疏朗,斗拱与柱高的比例适当,避免了唐代建筑中用料的浪费,在建筑样式上也更加美观,全部斗拱都用单拱,斗拱彩画与《营造法式》中的“五彩遍装”的做法相似,是在原有轮廓上经后世重装的,但还保持宋时的原样。

圣母殿距我国现存唐代大中十一年(857年)建筑的五台山佛光寺约晚一百七十年,在《营造法式》颁行前八十年,从上述圣母殿的斗拱配置的结构手法看,基本同于《营造法式》。

我国宋式建筑形成于北宋中叶,现存宋代建筑中,时间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便是圣母殿。因此,它是我国建筑艺术由唐至宋过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三、相关知识

●“副阶周匝”是宋代的一个建筑术语。在殿阁主体外周围加建的廊屋,称为“副阶”。副阶一般深两椽,一面坡屋盖,因多建于殿身四周,即在殿身四周加建一圈回廊,这种建筑形式,在宋代便称为“副阶周匝”。“周匝”便是围绕一圈的意思,而“副阶”在清代却称为“廊”。

●“角柱升起”:山墙两端角上的柱子,叫“角柱”’“升起”也称“生起”,在建筑中,每面的柱子,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加高,即中间柱子最低,角上的柱子最高,这种做法就称为“升起”。

●“五彩遍装”彩画是宋代的一种华丽的上品彩画,它是从唐代传统彩画上发展起来的,保持了不少唐代风格,而具有了新的特点。色彩以石青、石绿、朱砂为主,辅以胭脂、槐花、靛蓝等植物色。彩画中的写生画则以植物色为主,或浅或深,千变万化,任其自然。不用大青、大绿、深朱、雌黄、白土之类。这种彩画,综合的利用了当时绘画及工艺美术成就,形成了富丽而精致的色调美。

●用方形的木条做成窗子,在建筑术语中称“直棂窗”。这种窗子在中国古代的殿堂建筑中经常采用。将方形的木条对角破开,成两块九十度的等腰三角形木条,用这种三角形的木条,角尖朝外,平面朝里做成的窗子,建筑术语称为“破子棂窗”。圣母殿的窗子就是一例。开窗是重要的采光手段之一。但既要进光,又要挡风,这就需要在窗子里面糊纸、糊绢、或安玻璃,因此窗子的里面必须是平面的。“破子棂窗”便是平面朝里尖角朝外。为了尽量减少阻挡光线进入的因素,将窗子的外棂面做成方形或尖角是大有区别的。显然尖角形比方形进光量要多而且省材,这就是“破子棂窗”的优点。

●圣母殿建成于宋初,修葺于《营造法式》颁行之前,无论从大殿的平面布局,梁架结构,斗拱配置,还是翼角处理,彩画制作等,都为《营造法式》作为行业规范所采纳。圣母殿的建筑实践经验为《营造法式》的编撰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圣母殿结构奇巧,尤显雄劲,是我国五代以后南北两地建筑风格的结合。

●唐代是我国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其建筑特征以雄浑朴实著称。北宋时期,建筑物变革为规范典雅,柔和秀丽的风格。以圣母殿为主的宋代建筑,恰恰反映了这方面变革的成就。圣母殿创建时期适逢中国古代建筑发生重大变革时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宋《营造法式》是集前人建筑经验,汇成的巨著。圣母殿的造形、建制及各种规范体例,无疑为北宋官方制订法规性典籍《营造法式》提供了典型范例。

●《营造法式》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中国古籍中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营造法式》是北宋晚期负责主持工程建筑的官员李诫所著。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共三百五十七篇,计三千五百五十五条。其中有三百零八篇、三千二百七十二条是历代工匠相传、久经考验的可行之法。这部书也是指导北宋统治阶级的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架建筑时所使用的方法,使我们能在实物遗存较少的情况下,对当时的建筑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传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对以后的建筑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营造法式》是我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光辉文献!

●圣母殿现总共悬挂匾额二十块,挂联五副,这些联匾中,除“显灵昭济圣母”立匾为宋代原物外,其余均为清代所制。二十块匾额中,清光绪年间所制即占50%,五副挂联中,四副为楹联,一副为神龛联,均为行楷。

二十几块匾额中,立匾两块,横匾十八块,除三块为篆书外,其余为楷书及行书,有四块刻有皇帝御印。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六组:(一)表示殿号及封号意义:1“圣母殿”2“显灵昭济圣母”(二)追溯历史、慨叹历史:1“三晋遗封”(匾额中刻有光绪皇帝的御印。这块匾中用三个字两个典故,加一个“遗”字,高度概括了晋国由兴到亡的六百年历史,其感慨之深,言外之意的韵味,不能不使人叫绝)。2“桐封遗泽”(三)歌颂晋水之源:1“永锡难老”(为山西祁县晋商渠本翘于光绪十五年所篆并书。语出《诗经·鲁颂》:在泮饮酒,永锡难老。”意为永远赐予青春永驻,这里是祈求、赞颂晋水水流不息之意。该匾采用阴刻、弧形、贴金手法,由于光线与视觉的反差,使人看起来一会儿凸出,一会儿凹进)。2“灵源惠泽”(灵源:指难老泉。)3“万汇含孳”(意为万类皆凭晋水繁殖生长。)4“膏流碧玉’’(四)以晋水源之神赞颂圣母:1“惠普桐封”2.“惠洽桐封”(意为晋阳生民同沾圣母之雨露,同受圣母之恩泽。)2“惠流三晋”3“惠泽长流’’4“泽溥桐封’,5“泽被河汾”6 ‘德洋恩溥”(五)以一般神灵赞颂圣母:1“潜通元化’,(这里是说神灵渺冥,通达无间,若存若之,如显如晦,是不可测摸的,应该永远虔诚地奉祀、祈求神的保佑。)2“灵爽式凭’’(“灵爽’,是神灵的意思。“式凭”表示专注、仔细、郑重之义。“灵爽式凭”可解释为这里便是神灵仔细听取下界众生疾苦的所在。)3“恩周万祈”(意为恩及万代)。(六)直接以一个伟大的女性,一个伟大的母亲来歌颂圣母:1“坤厚载物”2“含弘光大”五副挂联中,有三副楹联是赞颂晋水的,有两副是兼及历史与晋水内容的。因此可分为两组:第一组共两副:

1圣母神龛联:沛泽共汾川,十里稻畦流碧玉;剪圭分参野,千年桐荫普黎芒。“沛泽”:雨盛的样子。“剪圭分参野”指“剪桐封地”的故事。“分”:分封。“参野”:指参宿所分属的晋国的封地。“桐荫”:喻唐叔虞之恩泽。“黎芒”:黎民、众生。

2悬于明间大门边框上的一副楹联:

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

这两联意义相仿,上联均为赞颂晋水养育之德泽,下联均兼及历史,歌颂神灵保佑之恩泽。第二组三副楹联,分别悬挂于明间、次间、稍间各柱上。

1溉汾西千倾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

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渊源有本,亿万年与世长青。

“三分南,七分北”是指难老泉的分水原则。“冷于夏,温于冬”指难老泉的水温,泉水恒温17度,冬暖夏凉。“淆之不浊”是说晋水之清。

2派出三渠,天机滚滚,千古源流依兑域,福苍生,昭景贶,恍似江南田万顷;泽衍百里,地脉渊渊,四方云雨乾坤灵,佐皇图,崇封棋,堪称晋西第一泉。

“天机”:造化的奥秘,这里指难老泉水。“兑域”:西方,这里主要悬瓮山。“福”:造福。“苍生”:众生。“昭”:彰明,显示。“景”:大。“贶”:大。“衍”:水溢。“地脉”:地内之河流,指难老泉。“乾坤”:天地。“佐”:辅佐。“皇图”:指代国家。

3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盈天光。

“灵泉”“圣水”均指难老泉,晋水之美。“琉璃”“珠玉”喻晋水。

圣母殿联匾大抵赞颂晋水为多,次为以水神颂扬圣母,再次为歌颂“桐封”恩泽,实际是歌颂唐叔虞。

宋塑侍女像

郭蕾

一、讲解重点

圣母殿内的43尊彩塑,完成于元佑二年之前。塑像如真人大小,比例准确,姿态自然,是根据宋代宫廷“六尚制”塑造的。她们各有专职,身份、性格无一雷同,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些彩塑对于研究北宋宫廷六尚制和宋代宫廷生活,衣冠服饰以及研究宋代彩塑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二、讲解词

在圣母殿内完整的保存了43尊彩绘泥塑。据圣母座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墨书题记考知,这组雕塑完成于元佑二年之前。殿内的布置有如宫中时情景。圣母邑姜,头戴凤冠,霞帔珠缨,仪态雍容,凝神端坐在高大的神龛内,显示出统治者的尊贵与奢华。其余的42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神塞两侧,除龛内两尊为明代补塑外,其余皆为北宋原物。侍从像中有宦官像五尊,着男服的女冠像四尊,侍女像三十三尊。这组塑像的特点是写实,传神。在塑造技法和艺术风格上,完全摆脱了自南北朝以来宗教和神的束缚,而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刻画上。是反映北宋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研究宋代宫闱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塑像如真人大小,比例准确,姿态自然。侍从像是根据宋代宫廷“六尚制”塑造的。她们各有专职,身份、性格无一雷同。从她们的服饰、发型以及手中所拿的器物,可分辨出她们在宫中的职位,有侍饮食、侍起居、奉文印翰墨、洒扫梳妆、奏乐歌舞等各有不同。她们的年龄或长或少,身段或丰满或俊俏,脸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正应了思格斯说过的一句话:“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大殿内庄严肃穆的气氛,也难以抑制她们内心的感情,有的活泼顽皮,有的沉稳老练,有的心事重重,有的凄楚悲愤,把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富有活力。

神龛下两位宦官都是传令官。因为在宫廷里有一个规矩:下官不能用正眼看帝王和皇后,但作为传令官,他们又生怕错传或漏传圣母的每一句话,所以他们察颜观色,用眼睛的余光偷偷地窥视着圣母,身体也在尽力地向内倾斜,以便能够听清圣母的每一句话。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的内侧耳朵要比外侧耳朵稍大一些,说明他们的确是在竖着耳朵非常认真地听着圣母的每一句话,是两位尽心尽责的传令官。

我们来看这位“捧印”的侍女,身穿蓝襦红长裙,腰垂红色绶带,脚穿红鞋,束髻她庄重矜持、不苟言笑,显示了她已深得信任,也深感自己职责的重要。因此,全神贯注于所拿的“印玺”,一手捧托,一手护持。尤其这护持的手,将怕碰、怕磕的心态表现得十分贴切。她稳重而老练,眼神极为锋利,却含威不露,嘴角有力,显然是一个很有判断力,办事果敢的妇女。也许是由于职务关系,她生活比较优越,外形显得较为丰满。

这是一位身材纤弱,丰姿绰约的中年侍女,你看她双手捧心,神情落寞,好像有满腹心事,幽恨怨帐,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一看便知,她是位自尊心极强,不会讨好,不肯随和,连别人的同情都会拒绝的姑娘。这种种心态是通过正侧两面都呈微微的“S”状的大线条所体现的,而总的造型极为内敛。自上而下与动态线相一致的直线衣纹,体现了她优美柔和中的倔强气质。她对周围一切不予理彩的眼神,更显出心高气傲,孤芳自赏的韵味。这是一件精到的杰作,说明了作者对社会的认识之深,而造型水平已达到了艺术高峰。

她是一位老年侍女,头戴蓝色高冠,身穿直领对襟长衫,脚穿翘尖黑鞋,从她的身材看,年轻时可能是为圣母献歌舞的侍女,现已年老色衰,不受重视,似乎没有了和别人争强斗胜的条件,被贬在后宫做粗活。她历尽沧桑,看透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在她的眼睛里已没有了希望和向往,有的只是冰冷的蔑视和犀利的洞察,她微微下撇的嘴角,说明她对现实生活非常不满。正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上阳白宫人》诗中所描述的悲惨情景,“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生。”

这是位老年宦官,你看他头戴幞头,身穿罩衣,脚穿弓鞋,身体前倾,背稍微有点驼,肩搭毛巾,两手合抱,眉宇间流露出愁苦之色。他是为圣母做饭的厨役,在宫中做了大半辈子的饭,每天都要向圣母问咸问淡,但总也得不到圣母的满意。又到吃饭时间了。该为圣母做些什么呢?他非常发愁,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雕塑者把一位老宦官忧心忡忡,谨小慎微的神情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是位歌舞侍女,红色扇形包髻,身穿蓝色袍,腰垂红色飘带,脚穿翘尖弓鞋。你看她,手持绢巾,眉清目秀,身材苗条,是在宫中为圣母唱戏的女子。她动作优雅,美丽而恬静,含蓄而大方,头微微低垂。正面看,她含羞带笑,似乎刚为圣母唱完一曲,受到圣母的夸赞,一副感激和满足的神情。然而,从侧面看,她眼睛红肿,眼角含泪,一副悲苦的样子。我们可以想象,她的青春年华被葬送在深宫里,她有多少幽怨,多少哀愁,圣母面前,她强装欢颜,而背地里,又流下了多少心酸的泪水。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对此尊雕塑颇感兴趣,曾评价道:“一笑一颦,似诉平生”。雕塑用写实的手法、传神的技巧刻画了一个女戏子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位小侍女,她似乎刚刚入宫不久,她聪颖洒脱,伶牙利齿,还不时搞些恶作剧,戏弄别人,以讨得主人的欢心,深受宠爱使她常常得意忘形,经常和周围一些侍女拌嘴吵架。可是这一次却被别人拆穿了她的小把戏,她可真有点生气了,脖子一歪,袖子一甩,小嘴一撅,打算到圣母那儿告一状。由于她入宫时间不长,尚无经验,表现出的是活泼轻松的形象。

这些活灵活现,富有喜怒哀乐表情的人物塑像,是我国北宋时期民间艺人根据当时的宫廷制度和现实生活塑造的。这些彩塑用表情、身姿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恰恰是雕塑艺人的深刻构思。正如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评价:晋祠这组雕塑是现实主义艺术的伟大成就。这种深入的性格刻画,这种微妙的造型能力,在北宋以前是远未达到的,即使我们放眼世界,这种以雕塑来深刻揭示人物具体个性的能力,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也未达到。

这组彩塑,对于研究我国北宋宫廷“六尚制”和宋代宫闱生活,衣冠服饰以及研究宋代彩塑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54年,我国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看到这组雕塑后,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是人的社会,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在我国的雕塑史、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侍女们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艺术却把她们真实、永远地再现给了后人,告诉我们,在1000年前,有这样一些人就是这样地生活着。不朽的形象使我们充分感受到艺术的神奇,这就是晋祠宋塑带给我们的感悟和启迪。

三、相关知识

●圣母殿内的这些侍从像都是根据秦制中的“六尚制”(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塑造的,唐宋时期沿袭其制。

●中国古代传统地把服饰看作是“礼仪”的一部分。同样,宋朝在立国之初就建立了服饰制度,三百余年间,尚文尚质,服饰“或因时王而为之损益”。服饰的具体制作或有不同,

但服制维护上下等级关系和长上尊严的目的未变。

宋代的官服——宋代建朝初期,衣冠服饰均沿袭晚唐的服饰制度。新制颁发后,才逐渐将其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称为常服)、时服(按季节颁赐文武朝臣的服饰)、戎服以及丧服。祭服有大裘冕、衮冕、蹩冕、毳冕、玄冕,其形制大体承袭唐代并参酌汉以后的沿革而定。朝服也叫具服,一般在朝会时使用。上身用朱衣,下身系朱裳,即穿绯色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这种服饰,以官职大小有所不同,六品以下就没有中单、佩剑及锦绶。中单即禅衣,衬在里面,在上衣的领内露出。

宋朝百官朝见皇帝或一般事务,都是穿公服,唯在祭祀典礼及隆重朝会时穿着祭服或朝服。公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曲领大袖,下据加一道横谰,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公服幞头,一般都用硬翅,展其两角,只有便服才戴软脚幞头。公服所佩的革带,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比服装颜色分得更细。时服则在每年季节或皇五圣节,按前代制度赏赐文武群臣及将校的袍、袄、衫、袍肚(抱肚)、勒帛、裤等,用天下乐晕锦(灯笼纹锦)、簇四盘雕(将圆形作十字中分,填充对称式盘旋飞翔的雕纹的团花)细锦、黄狮子大锦、翠毛细锦(用孔雀羽线织出花纹)、宜男、云雁细锦、狮子、练雀、宝照大锦(以团花为基础,填充其他几何纹的大中型几何填花纹)、宝照中锦、御仙花(荔枝)锦等作面料,其中以天下乐晕锦最高贵。

宋代妇女服饰——宋代一般妇女所穿服饰有袄、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裤等服装样式。宋代妇女以裙装穿着为主,但也有长裤。其裤子的形式特别,除了贴身长裤外,还外加多层套裤。宋代妇女的穿着与汉代妇女相似,都是瘦长、窄袖、交领,下穿各式的长裙,颜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边再穿长袖对襟褙子,褙子的领口及前襟绘绣花边,时称“领抹”。襦和袄是基本相似的衣着,形式比较短小,下身配裙子。颜色常以红、紫为主,黄次之。贵者用锦、罗或加刺绣。一般妇女则规定不得用白色、褐色毛缎和淡褐色匹帛制作衣服。宋代的襦裙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唯衣襟不拘规则,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再有,正如上面言及的,宋代妇女有缠足的习俗,因此裙长多不及地,以便露足。妇女的弯头短靴形状小巧玲珑。

●妇女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陋习。关于它的起源,明清时代的文入学者有很多考证,且众说不一。大体上认为起始于南北朝、唐代和五代时期。但从宋代缠足已流行的实际来看,起始于五代较为可信。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缠足”一文中说:“(南唐)李后主宫摈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令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形,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唐镐诗曰:‘莲中花更好,云黑月常新’,因娘作也。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此知扎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

南宋初年,张邦基所著《墨庄漫录》一书,叙述缠足之事时,也是说“近代兴起”。五代时,缠足之风大约还只是在宫廷中流行,至北宋中晚期,在贵族妇女中已较普遍。《南村辍耕录》说:“熙宁元丰以前人犹为者少,近年则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也。”北宋徐积《咏蔡家妇》中有“但知勒四支,不知裹两足”的句子;陆放翁《老学庵笔记》中说:“宣和末,女子鞋底尖,以二色合成,名错到底。”苏拭《菩萨蛮》词曰:“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临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跃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可见,到了宋代,已以脚小为美了。此后,缠足之风迅速流行,愈演愈烈,就连一般人家的女子,如不缠足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甚至婚嫁都要成问题了。

宋代的幞头——幞头是宋代常服的首服,戴用非常广泛,宋代的幞头内衬木骨,或以藤草编成巾子为里,外罩漆纱,做成可以随意脱戴的幞头帽子,不像唐初那种以巾帕系裹的软脚幞头,后来索性废去藤草,专衬木骨,平整美观。

宋代的服装面料,讲究的以丝织品为主,品种有织锦、花绫、纱、罗、绢、缂丝等。宋代由于国力衰弱,财力空虚,大量织锦用于向异族纳贡或贸易,国内统治者服装面料大部分以绫纱为主。

宋代服饰纹样受画院写生花鸟画的影响,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宋代的纹样风格与唐代截然不同,而对明清时期的影响非常明显,无论从题材到造型手法,几乎都形成了一种程式。宋代刺绣工艺也已经高度发展,福州南宋黄异墓出土的衣服,一般都用刺绣花边沿边。题材以写生花卉为主,并将一年四季的各种花齐组合成“一年景”的花饰,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

●晋祠宋塑从服饰上分头上、身上、脚上三大类型。l、头上(1) 高髻:单高髻1名,双高髻9名。(2)包髻15名。(3)莲花冠3名。(4)高冠1名。(5)幞头9名(6)凤冠1名。(7)低髻3名(其中明代补塑两名)。2、身上(1)袍5名(其中2名为歌舞伎,1名为侍女)。(2)长襦下裙25名(22名侍女,1名歌舞伎,2名女官为上、下裙)。(3)大袖衣8名(4名宦官,2名女官,2名近侍)。(4)褙子3名(歌舞伎2名,侍女1名)。(5)黑罩衣1名(宦官)。(6)蟒袍1名(圣母).。3、脚上(除圣母外) (1)翘尖弓鞋33名。(2)乌皮统靴6名。(3)平底鞋3名。另外,侍女身上大多披领巾,有前披,有后披,腰前或两胯垂玉环缓或组条。这些塑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唐宋雕塑的珍贵资料及研究这一时期宫廷礼仪制度及服饰的资料。

●宋初,妇人头冠“以漆纱为之,而加以饰,金银珠翠,采色装—花,初无定制”。既无定制,自然可以花样翻新了,如前所述,朝廷颁布的禁侈令中,有的是专门针对妇女而言的。

宋初以来“高髻”流行,东京城内有专卖“特髻”的辅作。端拱二年(公元989年),朝廷曾令“妇人假髻并宜禁断,仍不得作高髻及高冠”。然禁而不止,且愈演愈烈。至仁宗时,宫中所尚之白角冠梳,有至长三尺者,梳长亦逾尺。李扁《师友谈记》说,早时禁中贵妇等“皆白角团冠,前后惟白玉龙簪而已”,白角冠正由此而来。皇祐时,诏“妇人所服冠,高无得过四寸,广无得逾一尺,梳长无得逾四寸,仍无得以角为之”。但其后侈靡之风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鱼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麈史礼礼仪》也记说,仁宗时妇人“冠服涂饰,增损用舍,盖不可名记”,禁用鹿胎、玳瑁后,有为假玳瑁形者,角长二三尺,登车檐皆须侧首而入;俄又编竹为团,谓之“团冠”;又屈四角,下至于肩,谓之亸肩”;又以团冠少裁其两边,高其前后,谓之“山口”;又短其角,谓之“短冠”。后来则一用“太妃冠”,以金或以金涂银饰之,或以珠玑缀之。又,仁宗时,朝袍有染紫为黝色者,此乃禁色,士大夫慕而不敢用,而妇女却有以为衫或佩带者。朝廷常禁民间妇人以金珠装缀衣服,又尝禁妇女将“白色、褐色毛段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等,种

类和花色均极丰富。彩塑是以粘土为主要材料进行造型,干燥后施以彩绘的传统民间雕塑工艺品。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有彩塑。魏晋南北朝,盛行佛像,促进了彩塑艺术的发展。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山西大同华严寺、平遥双林寺等处,都有大量的彩塑佛像。自东晋至五代,彩塑名家辈出,主要有戴逵、杨惠之、方辩、王温等人。宋代,彩塑渐渐与民俗相结合,成为观赏性的彩塑作品或泥玩具。宋代彩塑艺术家有田圯、袁遇昌等人。在临安(今杭州),民间彩塑也很盛行,街坊中有孩儿巷,集中了善塑泥孩儿的小作坊。元代宫廷设有诸色人匠总管府,下有梵像提举司,专门从事彩塑神佛像的创作,由艺术家阿尼哥及其高徒刘元领导。明代,江苏、广东、福建、天津等地的彩塑也很兴盛,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彩塑现主要分布在无锡、北京、天津、河南浚县、陕西凤翔、浙江嵊县、广东潮州以及河北、福建、江苏等地。除中国外,日本和墨西哥等国都有彩塑。

彩塑分大型彩塑和小型彩塑。大型彩塑多以神佛为主;小型彩塑又分挂片、粗货、细货、捏相等。挂片是浮雕形式的彩塑,表现老虎、花卉等形象的正面,施以彩绘,作为装饰品,挂在墙上。粗货又称耍货,是模制的彩塑,大多为脸谱、儿童玩具、神佛像等,可作几案供赏,也可批量生产。细货是手工捏制的精细的彩塑,题材多为戏曲人物,大多为观赏艺术品。细货中的手捏戏曲人物,采用最典型的情节、人物、动态来表现整个戏曲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注重人物面部、形象、性格、神情的刻画。在彩绘上,讲究脸谱刻画,如取材于昆曲,色调古朴柔美;取材于京剧,色彩富丽,装饰性强。捏相是肖像彩塑。大型彩塑和小型彩塑的制作工艺各不相同。大型彩塑的制作工艺是:1扎身架,即以较粗木料为主柱,根据人像姿态,钉上木条或板片,扎出大体的动态。2在身架上敷一层掺合稻草的粗泥,捏塑出大体的形态和衣纹等,待稍干燥后,再敷较细的泥,然后是细泥,再塑造人像面部的表情、服饰等。所用细泥均需掺合适量的糠灰、棉花、棉纸等。3待细泥干透后,反复将泥塑表面的裂缝糊合,再磨平、磨光,直至平滑光洁。4在干燥后的泥塑上,通体裱贴一层皮纸,然后再上一层以明矾和牛皮胶制成的矾胶水,以防止颜色往泥塑上渗透。5彩绘,分两种方法。一是贴金彩塑,即除面部、四肢外,先在泥塑上刷一层生漆,待漆九成干时,依次贴上金箔,然后在面部、四肢和发髻等部位施以彩绘,描绘五官,最后退体罩一层清漆;另一是全彩塑,即首先在泥塑上刷一层铅粉,接着描绘面部、四肢的肉色,然后由头到脚,由浅入深地依次上色,在整体色彩描绘完毕后,再描绘五官和装饰纹样,然后通体罩上一层清漆。传统的拨金彩锥法由于费工,较少使用。

小型彩塑的制作工艺分捶泥、打稿、捏塑、制模、印坯、整修、明干、上底粉、上色、开相、打蜡等十几道工序。制作工具有笃板、木制塑刀、剪刀、铁片、钢丝弓等。

●宦官,也称太监、公公、寺人、阉人、内侍,是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宫中替皇族服务的被阉割的男性。宦官是由外生殖器被阉割的男人进宫担当。宦官的职责主要是维护朝庭后勤事务的正常运作,原则上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也有个别朝代存在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

用阉割过的男人作为宫庭内侍并非中国独有产物。埃及、波斯、印度等古文明都曾经有相同的做法。圣经新约中亦有向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传福音的记述。英文中太监(eunuch)一字即由希腊文“守护床的人”转变而成,可见宦官在中外都是为了保护后宫贞节,皇族血统而设。商朝时的甲骨文中曾出现〔凸刀〕字,其义与阉字相通,可见当时已有将人阉割;但未见有将他们作宫庭内侍的记述。西周时开始有使用阉人的记载,《周礼》内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内竖〕、〔阍人〕等职,但是人数不多且地位低下,只是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种。随着专政王权的发展,到了战国、秦朝时,受宫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阉人的机构亦增多,阉人当政亦开始出现。

到了汉朝,侍侯皇帝的人统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据说此名是出自拱卫在天帝星旁一个叫〔宦者〕的星座。至东汉时,规定宦官全部要用阉人,大规模宦官当政亦在当时首次出现。之后在唐代末年再次出现大规模宦官当权。至于〔太监〕一名称,最早出现于辽,本来是政府高级职位的名称,并不一定由宦官任。至明朝时,宫廷内设十二监二十四衙门,提领者被称为掌印太监,俱由宦官出任。于是太监变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后来成了对宦官的统称。宦官在明代发展至顶峰,明末时曾经有过宦官数万名,遍布政府各部门,以太监充任的特务分布全国。到清朝时,宦官统统称为太监。清朝对太监控制得十分严格,除了清末有一两个受宠的太监外,宦官弄权的情况没有出现。

苗裔堂

于军

一、讲解重点

苗裔堂俗称奶奶庙,是旧时老百姓祈求生子,延续香火的地方,创建年代不祥,宋政和元年(1111年)重建,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

二、讲解词

苗裔堂又称子孙殿,俗叫奶奶庙。殿内奉把子孙圣母,俗称送子观音,是老百姓祈求生男育女延续香火的地方,左倚朝阳洞蹬道,右接圣母殿,在全伺布局上为圣母殿的左配殿,创建年代不祥,宋政和元年(1111年)重建,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殿内有明代塑像19尊。正面塑七尊主像,均为妇人装饰,中间一位称子孙圣母为主神,其余六位分别主管一项大任,从左起她们的职责分别是痘疹娘娘,培胎娘娘,引蒙娘娘,乳饮娘娘,催生娘娘,两旁又有男侍各一尊,南北两边排列送子神鬼像10尊,昔日此处香火十分旺盛,每个娘娘身上都披红戴花,足见人们求于心切。

三、相关知识

●“苗裔”是后代的意思。“苗裔神”是能够传宗接代的神。俗呼之为“子孙娘娘”或“送子娘娘”。庙小神灵大,苗裔堂虽不及圣母殿的宏伟雄壮,但香火却十分旺盛,据《通书》载,三月二十日是子孙娘娘圣诞。因此过去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这里便举行盛大的庙会,据《晋祠志》载,每到苗裔神的诞辰日都有祭赛活动。“土人致祭子孙圣母等神于苗裔堂,演剧、赛会凡三日。远近无子者献膳、献羊、献花烛匾额”都甚多,其热闹场面是可想而知的。

●苗裔堂联:

1圣泽流芳,椒衍瓜绵时锡瑞;神继毓秀,风毛麟角永呈样。(清道光赤桥刘午阳)

2 坤道本承天,无非赞其化育;母德何曲圣,以能保我子孙。

3求女得端正之女,祈男生福德之男。

周柏

周永丽

一、讲解重点

周柏据专家考证已有三千年,为晋祠三绝之一。

二、讲解词

晋祠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泉水环祠,素有“山西小江南”、“华北植物园”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大批珍奇古木,祠内千年以上的古树有20余株,其中首推周柏、长龄柏。

周柏据专家考证为西周所植,周柏也称“龙柏”、“古柏齐年”。何为齐年?本来在植周柏的同时,左边还植了一株,两树相并,意为比翼齐年,遗憾的是在清朝道光年间被人伐掉一株,只剩下右边这株周柏。相传生长挺立的周柏,失去同伴之后,声泪俱下,身卧而下,以示悼念。哪知正好树身倒卧在撑天柏上,型若卧龙。周柏距今已有2800——3000年的树龄(公元前1066——771年所植),现在仍然茂盛苍劲,枝干挺拔,叶子葱绿。历代诗人不断歌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游晋祠时作诗说:“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早在一千年前古人已赞叹到它的古老了。明末思想家、文学家傅山大书其旁曰:“晋源之柏第一章”。

如今周柏作为晋祠的历史见证,更成为了象征祥瑞和长寿的首选留影地。它与难老泉、宋塑侍女合称为“晋祠三绝”。

三、相关知识

●周柏树高21.9米,树围5.6米,向南倾斜45度角。

●树种:侧柏

● 属性:柏科侧柏属。

●周柏主干下方,有一个巴掌大的椭圆形树洞,里面有一树结,很像一只眼睛。人们把它称作“龙眼”。并说由于它的老伴被伐,十分伤心,所以眼里经常流出泪来。是否流泪,不得而知。但里边的树结很像一块化石,用手触模,十分光滑而带有清凉感觉。游人至此争先触摸,摸后便说,沾沾灵气,以使自己也能长寿,十分有趣。

● 2002年3月我们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园林研究所的专家对晋祠的古树进行了科学鉴定,采用C14交叉定点的方法,测定出周柏和另一棵长龄柏的树龄据今已有2990年,而2990年正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西周时期。所以年的历史毫不为过。

朝阳洞(灵官殿)

高鑫

一、讲解重点

朝阳洞是天然的石窟,深20丈,高1丈,位于七十二台——道家称“七十二福地”,这里是道家的道观。

二、讲解词

朝阳洞又名朝阳岩。坐西向东,早晨的太阳最先照进洞内,故称为朝阳洞。“朝阳”语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向着初升的太阳唱歌,喻有才华的人在此有施展的机会。过去这里也确实是学者名流写诗做文、施展才华的场所。这个洞是天然的石窟,深20丈,高1丈,后来人工稍予开凿修缮,便成了晋祠的一处胜景。洞前覆盖飞阁,阁据有二匾额:“别一洞天”、“朝阳洞”。

三、相关知识

●楹联有:

1 朝岚烟水连空翠,暮苑松云拂洞寒。

2石蹬登云原有路,、洞门迎旭别开天。

老君洞

高鑫

一、讲解重点

老君洞就是专门供奉道家创始人、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李耳)的洞窟,这个洞窟里曾经住有百岁道人,圆寂后,更使老君洞显得异乎神秘。

二、讲解词

老君洞又名方丈洞,朝阳洞右侧穿小门而入有一小院即是,院中有一老皂荚树,颇为幽静。东凿砌窑洞三眼,一明两暗。洞内塑金身太上老君像,左右武士侍立。洞外砖刻匾额篆书二字,为傅山所题。

初为道士居住、炼丹之地。洞内东暖夏凉,极为幽雅,迥异他洞。

三、相关知识

●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天尊”之一,即道德天尊。他其实是被神化了的老子。老子确有其人,老子姓李名耳,又叫老聃,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道家不是道教),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派别,如孔子创立儒家,墨翟创立墨家,都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老子是河南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学问很大。他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有“道”所制约,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为与佛教抗衡,抬出老子为祖师爷,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这样老子就成了道教的神。老子成神以后,受到了历代的广泛崇拜,到了唐朝则登峰造极。唐朝皇帝李家天子为教几乎成了初唐时期的国教,盛极一世。

云陶洞

高鑫

一、讲解重点

相传云陶洞曾经是古人躲避兵乱的处所。原洞凿得极深,因年久堵塞,现今洞深约30余米,洞高数米,深向西北。洞口北面不远处凿有一浅洞窟,筑有卧榻,是当年博山先生隐居处。

二、讲解词

云陶洞位于朝阳洞北侧。洞名云陶,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取自唐代崔曙的名诗“三晋云山皆北向,陶然共醉菊花杯”’一说是“陶”,字在此应读作“窑”,取《诗经·绵》:“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云陶洞”就是形容一个高居于云中的窑洞。相传这个洞是古人躲避兵乱的处所。

尤其傅山先生一次又一次带着反清复明失败的沉痛心情回到这里。其间,每日与道士相处,置身于山水之间,观景赏月,接待文人好友与反清义士,甚至继续筹划反清,同时利用晋祠幽雅的环境,潜心著述,顾炎武、阎若璩、阎尔梅、朱彝尊等人,都先后来晋祠或松庄看望傅山,因傅山待友时必煮茶,所以云陶洞亦称“茶烟洞”,这也是晋祠内八景“石洞茶烟”的来历。

三、相关知识

●云陶洞至今还有傅山书一副楹联:日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此联首字“日”、“月”合为“明”字,作者反清复明的思想,处处显露出来。

唐叔虞祠

苏慧

一、讲解重点

唐叔虞词是奉祀西周时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的祠堂,现在的祠堂是经元、明、清三代翻修扩建而来,殿内塑像均为明代作品。过殿内的乐伎像系元代作品,为研究元代乐器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二、讲解词

现在我们看到的山门高耸,石级峻立的建筑就是唐叔虞次祠。门额上竖立一匾,贴金篆刻“唐叔祠”三个大字。红墙折绕的唐叔祠,是与元、明、清三代都翻修扩建而来。

进入山门,迎面为享堂,里面陈列着一组元代乐伎塑像。14位乐伎分两边排列,一边为管弦乐,一边为打击乐,手中持有笛子、三弦、琵琶、笙、拨等不同乐器,这组雕塑为研究我国元代杂剧和古代乐器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物资料。我国元代泥塑乐伎多己不存在,唐叔虞祠享堂内的14位乐伎组成的如此完备的乐队在元代壁画偶见,而实物全国仅此独有。唐叔虞祠院内两侧绕以曲形围廊,廊壁上嵌有四十二块由明清时期文人雅士的题咏,内容涉及到晋祠建筑、山水风光等,书法有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有不少都是书法佳品。穿过享堂来到后院,后院东西配殿各三间,其中东配殿里陈列着一组由天龙山附近收集回来的石雕造像。正面为主殿。大殿单据歇山顶,前檐插廊,正面望去,大有重檐殿字之势。殿高12.40米,面阔五间(20.50米),进深三间(15.60米),为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手法,斗拱疏朗,前据每间设有补间一攒,补间后尾扛杆直挑下平付,山面与后檐只设柱头斗拱,斗口内平伸出昂头承撩檐付,简洁古朴。明间辟门,两次间及两稍间做槛墙开窗。殿内减去明间金柱两根,扩大了人们观瞻祀奉的空间,梁架结构除了平梁以上后人稍做修改外,基本保留了元代的做法。

神龛中央所供奉的就是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只见他身着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气宇轩昂。叔虞两侧分别是两位侍童以及两位文武大臣。

据史料记载,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虞,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胞弟,被封到唐国作了诸侯。关于叔虞被封一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武王建立周朝七年之后,因病去世,由他的长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因成王年幼,便有其叔叔周公且代行天子职责,史称“周公摄政”。在周公摄政期间,为了巩固周室政权的统治,故将周室子弟族属功臣,按照军政据点的需要,分别封给他们一定的土地去做诸侯,叔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封到唐国作了诸侯。关于叔虞被封一事,在我国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晋世家》一篇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详细记载了叔虞被封一事。成王继位初年,有一天与幼弟叔虞在庭院之中做游戏时,成王顺手从地上拾起一片桐叶,并剪成玉圭的样子对叔虞说:“把这个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这句玩笑话让站在一边的史佚听到后,就记录下来,并请成王选择良辰吉日为叔虞举行分封大典。成王说:“我是和叔虞做游戏呢!”史佚却说:“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就要用史书记载他,音乐歌舞庆贺他,典礼成全他。”于是成王将叔虞封到唐国做了诸侯。叔虞成为唐国的首任诸侯。唐叔虞的“唐”代表他的封地,叔是指他的排行。古代有伯、仲、叔、季的说法,叔虞排行为老三,因此叫他为唐叔虞。

叔虞来到唐国后,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造成日后六百余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一时期被称为是“唐虞之日”。

早在北魏时期,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他的《水经注》一书中记载了唐叔虞祠。可见,唐叔虞祠至少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唐太宗李世民重游晋祠时,遥想当年发迹神祠,保佑他夺取江山社稷的唐叔虞,不禁感慨万千,浮想联翩,于是亲撰铭文,刻石立碑,来祭祀唐侯,以报神思,文中就歌颂了唐叔虞兴邦建国的德政,李世民称他不愧为是周室栋梁,晋国先祖。自此之后,唐叔虞祠即晋祠之名便流传久远,驰名中外了。三、相关知识:

●《晋阳文史资料》记载:晋祠南王郭村发现隋开皇十二年(公元 592)的虞弘墓志铭,明白无误的刻着“葬于唐叔虞坟东三里”。说明唐叔虞墓应在晋祠附近的王郭村。

●《通治》记载:祠南有晋王墓。《魏书·地形志》记载:晋阳有晋王祠。

●《元志和》、《魏书·地形志》、《水经注》、《邑志》等对唐叔虞的身份均有记载。

●农历三月二十五是祭把唐叔虞的日子。

●音乐的起源,较之语言文字尤早。周代的音乐,以达到教化万民,移风易俗的境地。可惜,古代的许多乐谱,大都以不存在,或只存取名称而己。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原后,石窟造像各时期的特点:

东汉一十六国:造型古朴。

北魏:清新俊逸。

东魏西魏:佛像清秀飘逸。

北齐北周:人物塑造的比例得当。

南北朝:秀骨清像。

唐朝:雍容壮阔、庄严深沉。

宋朝:情感神态细腻真实。

●楹联“悬瓮庆灵长赐兹难老,分圭遗厚则惠我无疆。”上联说明了悬瓮山与难老泉的关系,因为泉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下联不仅提到了“剪桐封弟”的故事,而且希望晋祠

的主人唐叔虞能够继续保佑他的黎民百姓。

●在享堂前面种植两棵皂英树已有150多年。在皂荚树前一边为丁香,一边为连翘。

皂荚属于蝶形花科皂荚属,皂荚又名皂角、乌犀、鸡栖子。李时珍说:“荚之树皂,故名。”又说:“皂树高大,叶如槐叶,瘦长而尖,枝间多刺,夏开细黄花。结实有三种:一种小如猪牙;一种长而肥厚,多脂而粘;一种长而瘦薄,枯燥不粘,以多脂者为最佳。其树多刺难上,采时以篾箍树,一夜自落,亦一异。有不结实者,树凿一孔,入生铁三五斤,泥封之,即结英。”晋祠之皂荚果实,长直肥厚,多脂而粘,是为佳品。皂荚可以除垢,其荚含有丰富的胰皂质,故煎制代替肥皂用。

丁香属木犀科,灌木。丁香也叫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为丁香,大者为母丁香。花期在每年的四月。

连翘:落叶灌木,高2-4米,呈四棱形,枝中密,叶对生,先开花,后出叶,花一到数朵,呈黄色,蒴果窄卵性。连翘可药用,能消肿散毒,清热解毒。

昊天神祠

高鑫

一、讲解重点

昊天神祠由三清洞、关帝祠、玉皇阁组成,是晋祠最大的一组道观。现存建筑是清朝乾隆年间扩建而成。关帝庙内的壁画是我国早期连环画的雏形。

二、讲解词

昊天神祠,位于唐叔虞祠东侧,由三清洞、关帝祠、玉皇阁三部分组成。神祠以供玉皇大帝为主,因玉帝全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故名昊天神词。

昊天神祠于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扩建,是晋祠内最大的一组道教庙观。

关帝词门前有一棵苍劲古老的槐树,是隋朝种植,据今有1400年的历史,依然是老枝纵横,盘根错节,枝繁叶茂。

神祠分前后两院,后院有三清洞与玉皇阁,前院便是关帝祠。正殿所悬“如天之平”匾额,意为与天同高,赞关公之伟大。立于1861 年。

走进关帝祠,神龛内为明代所塑关公坐像。关羽字云长,俗称关公,山西运城人,是三国时蜀汉(公元221—263年)的一员大将。关公是山西人,因而关帝庙在山西随处可见,本不足为奇。但晋祠这尊关羽塑像却为罕见。你看他头戴帝王冠,身穿帝王服,丹风眼,卧蚕少:眉,金脸长髯。大家知道,关公一般应为红脸,而晋祠的关公塑的却是金脸,人们不禁会问,关羽一个武将,汉献帝不过封个“汉寿亭侯”,为何享受帝王级别?关羽因为忠义历来受到推祟。随着封号的加多,级别也不断上升。明万历封号达16字之多“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古有封官贴金之说,因此晋祠的关公塑的是金脸。殿内保存有80余幅珍贵的清代早期壁画,是根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生平故事所描绘,有桃园三结义、上马金、下马银、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生动画面,是我国早期连环画的雏形。是较为难得的艺术珍品。这80幅壁画中唯独少了败走麦城一幅。

后院为玉皇阁,分上下两层,上层原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已毁。下层为三孔窟洞,供奉道教中的“三清”,又称“三清洞”。从右至左分别为:玉清元始天尊手拿圆珠,象征“洪元”;上清灵宝天尊抱太极图,象征“混元”,太清道德天尊,即老子,手持扇子,象征“太初”。这三尊塑像是在80年代补塑的,故而色彩较为艳丽。

三、相关知识与信息

●关帝信仰始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关帝集忠、勇、仁、义、礼、智、信于一体,一直成为各行各业所推崇的一种精神。

●清代的关帝庙在北京最多,有200来座,在全国寺庙中关帝庙也占多数。

●山西运城解州镇西关是关羽故里,那里的解州关帝庙是武庙之祖,始建于1400年前的隋代,后经历代扩建重修,现在解州关帝庙占地近2公顷,是座宫殿式的建筑群,规模巨大,蔚为壮观。主殿叫崇宁殿,面阔7间,进深6间,高达30米,殿周回廊有26根石雕盘龙柱,群龙飞腾,气势夺人。殿中供奉身着帝王装的关羽坐像,威严肃穆。神龛上有康熙皇帝亲书“义炳乾坤”横匾,门楣上是咸丰皇帝写的“万世人极”匾额,殿檐下是乾隆皇帝手书“神勇”。人间帝王对关帝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离关羽的出生地不远的常平村,建有关帝祖祠,其中娘娘殿塑有关夫人胡氏像,这在全国独一无二,算是一绝。

●我国最具特色、有代表性的关帝庙,除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外,还有山西定襄县北关关王庙、福建东山铜陵关帝庙、湖南湘潭市关圣庙、河南周口市关帝庙、湖北当阳县关陵、河南洛阳市南关林。台湾新竹青草湖后山普天宫、台湾台南开基武庙、台湾台南把典武庙也都是很有影响的关帝庙。

东岳祠

高鑫

一、讲解重点

东岳祠俗称“阎王殿”,传说东岳大帝掌管人间生死。

二、讲解词

东岳祠,又名泰山庙,俗称阎王殿。坐北向南,东邻文昌宫,西连昊天神祠。创建年代不详,明隆庆元年重修。正殿三楹,原塑有天齐仁圣大帝像,四壁绘阴曹地府,鼎镬锯台、刀山剑树、金银桥、丰都城、转轮台、狰狞恶鬼、凶恶判官、森然罗列,望之可畏。传说东岳大帝掌管人间生死。中国人死,魂归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所以泰山神也是五岳神最尊贵者,唐玄宗封之为“天齐王”,宋真宗封为“仁圣天齐王”,元世祖又封为“东岳齐天大生仁圣大帝。”

三、相关知识

●农历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大帝祭祀日。

●橡联有:恶念毫无,六道四生方解脱;善机充满,三涂五翳莫沉迷。

钧天乐台

高鑫

一、讲解重点

钧天乐台创建于乾隆时期,是专门为关帝唱戏的戏台。

二、讲解词

钩天乐台是晋祠的又一座戏台,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钧天乐台正对着关帝庙,过去是专门为关帝唱戏的。后部为单檐歇山顶,前台为元宝箍头顶,无论是建筑斗拱还是彩绘壁画都构筑得玲拢别致,精美异常。

台中央悬挂甲骨文“钧天乐台”匾是古文学者张颔书写。“钧天”是钧天广乐的简称,指天上的音乐,一语出自元好问《步虚词》“人间听得霓裳惯,犹恐钧天是梦中”。

三、相关知识

●其楹联有:

1音入妙时如蟾宫绝调;像传神处拟才子奇书。(刘炳森书)

2真浩浩天尽人登寿域;果熙熙世率士是春台。

3闹市日中开钦承帝王世;时风弦上应大阜民财。

4游戏时得正定心便是西来上乘;演戏处发大悲愿即发南海慈航。

5群相任发挥不脱圆通照外;世音无雅俗总归自在观中。

唐太宗御碑

石铭

一、讲解重点

《晋祠之铭并序》碑是李世民为报唐叔虞神恩而作,它是李世民留世的唯一的一通行书碑,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它代表了李世民晚年的政治思想主张和绝妙书法。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巨碣。被誉为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又一道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

二、讲解词

在晋祠的参天古柏之中,掩映着一通稀世国宝碑刻。它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

唐太宗为什么会在晋祠立碑呢?这可以追溯到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与儿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时,曾在唐叔虞祠祈求唐叔虞能暗中保佑,助他们一臂之力。果真,在第二年就攻取了长安,建立了唐王朝。公元646年,李世民东征高丽归来,重游晋祠。当时,太宗皇帝已经51岁了,他遥想18岁起兵,发迹神祠,不禁感慨万千,思虑重重。于是,在贞廿年正月廿六日,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亲撰铭文,以报神恩。留下了这通代表他晚年政治思想主张和绝妙书法的千古明碑。唐碑的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27厘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齐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额首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属罕见的龙头飞白隶书。碑阴列长孙无忌等七位随行功臣的亲笔签名。

《晋祠之铭并序》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国的史迹,以达到宣扬唐王朝文治武功,巩固政权的目的。全文1203字,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四部分:首先,提出“兴邦建国”,必须亲信贵族,以作辅弼:“分圭锡社”也要给予采邑,来把握军政要点。“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认为不是亲属就不能巩固社稷,不施仁政就不能争取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接着,他赞美唐叔虞的功德“承文继武,经仁纬义”,不愧为周室栋梁,晋国先祖。文中以“六合为家”的英雄气魄,运用“经仁纬义”的华丽文笔,对晋祠的山光水色作了人格化的描述。“悬崖百尺,蔽日亏红,绝岭千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碧雾紫烟,郁古今色;玄霜绛雪,皎冬夏之光。”又描写晋祠建筑的富丽堂皇,“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意思是指蓬莱与昆阆是神仙美景,可与晋祠胜境相比,还稍有逊色之处。至于月烛星桥,流光溢彩,更像在人间仙境了。

第三,揭发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以至神人共怒,四海腾波。他的父亲李渊顺天应民,得到拥护,从而统一了中国。

最后,他说唐室政权固然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但“克昌洪业,实赖神功”,为此,刻石立碑,以报神恩。结尾并祝“天地可极,神威靡坠,万代千龄,芳猷永嗣”,用此期望唐室天下,得保万岁无疆。

阅读这篇铭文之后,我们可以感觉李世民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富有政治思想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艺术家。

李世民一生酷爱王羲之的墨宝。民间相传他为了得到《兰亭序》的真迹,曾派萧翼,化装书生,前往灵隐寺。与拥有《兰亭序》真迹的辩才和尚交友,随后趁机得到这一真迹。李世民爱不释手,每日临写,就寝时还要把《兰亭序》放在枕边,仔细品味,用心观赏。相传,在他死后,他的子孙仍把王羲之的《兰亭序》随葬昭陵。

《晋祠之铭并序》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之先河,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杰作。碑文中的39个“之”字,书写风格,毫不雷同。清人齐羽中评论说:“其书气象函盖,骨格雄奇,盖俨然开创规模也。”李世民在世时,对此碑就十分珍爱,他曾将此碑拓片作为礼物赠送外国贵宾,其得意之情可想而知了。

清代文学家朱彝尊五次游晋祠,都对唐碑赞不绝口,留连忘返,并亲笔写下“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成衣”为唐碑作楹联。这幅楹联既达了作者对唐太宗文韬武略,贞观之治的仰慕之情,也总结了历代统治者武力攻取天下,文教巩固政权的必然规律。

《晋祠之铭并序》碑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巨碣。它历经了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目睹了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在这墨香书海的文物宝库中,必将以其深邃的历史价值,神奇的艺术魅力,流芳百世,永放光芒。

三、相关知识

●李世民:李世民(599—649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少时即聪颖敏锐、胸怀大志,且英武过人。他看到隋朝统治者荒淫虐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就极力劝说李渊举旗反隋,公元617年,他们从晋阳起兵一路联合起义军、开仓济贫,于第二年夺取了长安。建唐后,受封秦王,任尚书令,以后统兵南征北战,完成统一大业。公元629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取得皇位,是为唐太宗。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明君,提倡广开言路,认为君王的自身表率,是治理国家的先决条件,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对百姓的态度是“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啖腹,腹饱而身弊。”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促进社会安定的措施,使唐朝国内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对外则国力强盛,四方夷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强大的封建国家,史称“贞观之治”。他为文明昌盛的大唐帝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后世影响巨大。当时他的声名远闻亚洲各国,被称为“天可汉”。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具有较高成就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

●李世民像刻于唐碑亭北壁,据说此像是依据北京故宫周刊影印南熏殿本翻印。

●朱彝尊(1629—1709),字锡畅,号竹坨,浙江秀水人。通经史,诗词古文,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与王士帧齐名,时称“南朱北王”。著有《经义考》、《曝书亭集》等。康熙五年曾游晋祠,作《游晋祠记》、《唐太宗晋祠碑铭跋》和《晋祠唐太宗碑亭题壁》、《台骀庙》诗。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楹联:“文章千古事”,语出杜甫《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联语中“文章”指唐太宗御书之《晋祠之铭并序》碑文。“社稷一成衣”语出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礼记·中庸》:“一戎衣而有天下”。一,歼天;衣,兵也,征伐也;衣即殷,指周武王灭纣事。联语借用称武功。

●“贞观宝翰”匾: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立,太原知县周宽题。字体行书,秀丽飘逸。贞观,唐太宗年号。宝翰,珍贵的翰墨。

●贞观亭即贞观宝翰亭,初为一间西向小亭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扩建为三楹,改为南向,1984年再度扩建,加深碑亭,增建了宽大的月台,整个碑厅翻修彩绘一新,使这一珍贵历史文物更加庄严堂皇。

●飞白:书法和中国画中一种特殊的用笔方法,可使笔画或线条丝丝露白,像枯笔写成,《铁函斋书跋》谓世民飞白不传,传者仅此数字,故此砷弥足珍贵。飞白是汉蔡邕见鸿门匠施垩帚,才开始创造的。

●《重建晋祠牌亭记》碑褐嵌于唐碑亭西壁,尺寸134X64厘米为清康熙年间太原知府周令树撰写。周令树,字拙庵,河南延津县人,进士。康熙九年(1670年)知太原府事。清代考据家阎若璩云此文与傅山《晋源之柏第一章》、曹溶所题《晋祠纪游》十二首诗为“晋祠三绝”(书法)。

●《晋祠之铭并序》碎石质为青石。

●铭:凡记载人与事的功绩,明旌表彰,以志不忘者,皆是曰铭。先秦书于简或铸于钟鼎,秦汉后多刻于石,铭文为文体之一种。

●序:凡记述某一事或某一著作,提纲挈领,概述其内容,陈情写于卷首正文前者,皆曰序或称序言。而书于卷尾著称为后序。王羲之与《兰亭序》: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草书都写得非常好,特别是草书有很高的造诣,王羲之7岁开始学习写字,早期学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的楷书,后来又跟杰出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楷书,他家后园里有一个池塘,被他涮笔涮得水都变黑了。一年春天应好友谢安邀请来到韶兴兰诸山游春,在兰亭同游的41人共写了37首诗,有人提议将它们集在一起叫做《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这篇流传千古的《兰亭序》有324字,28行,其中20个“之”字,7个“不”字无一雷同,文章记述了这次集会的盛况。王羲之文笔流畅,情文并茂,后代人们在评论这篇序文的书法时都认为这是行书盖世之作,虽然不是图画,但具有图画的灿烂;虽不是音乐,却有音乐的和谐,千百年来,《兰亭集序》的书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书法大师,至今人们仍把它看作行书的最高楷模。

●李渊(566年—635年)贵族出身,袭封唐国公。隋朝末年任太原留守。后灭隋建唐,为唐高祖。

傅山纪念馆

高鑫

一、讲解重点

傅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医学家、书画家,一位具有巨大影响的坚持民族气节而受到人民爱戴的人物。

二、讲解词

穿过胜赢楼,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回廊式四合院建筑,这便是晋祠傅山纪念馆。原为同乐亭,清乾隆二年(1737年)建,60年代初正式扩大翻盖为“山西历代书画馆”,后又改为“傅山纪念馆”,匾额分别为郭沫若、沙孟海所题。整个展厅面积约有五百平方米,可展出字画三百余幅,为当时太原最佳美术展厅。傅山(1607—1684年),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颇多,诸如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等,不一而足。先世居大同,后徒于忻州,其曾祖父朝宣移居太原阳曲(今太原北郊)西村。

傅山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傅山少时,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15岁中秀才,20岁试凛饩。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

袁继咸,以“立法严而用意宽”的精神宗旨,整顿三立书院学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他极重于文章、气节的教育,对傅山影响颇深,傅山亦以学业精湛、重节气得意于袁氏门下。袁继咸曾在朝为兵部侍郎,因为官清廉,为人耿直,敢于直言,得罪权贵魏忠贤之流,被贬为山西提学。崇帧九年(1636年),魏忠贤死党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捏造罪名诬告袁继咸,陷其京师狱中,傅山为袁鸣不平,与薛宗周等联络生员百余名,联名上疏,步行赴京为袁诉冤请愿。他领众生员在京城北京四处印发揭贴,申明真相,并两次出堂作证。经过长达七八个月的斗争,方使袁继咸冤案得以昭雪,官复武昌道。袁继咸得雪之日,魏忠贤的走卒一张孙振,亦以诬陷罪受到滴戍的惩罚。这次斗争的胜利,震动全国,傅山得到了崇高的荣誉和赞扬,名扬京师乃至全国。

袁案结束后,傅山返回太原。他无意官场仕途,寻城西北一所寺庙,辟为书斋,悉心博极群书,除经、子、史、集外,甚至连佛经、道经都精心览读,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崇帧十六年(1643年),傅山受聘于三立书院讲学。未几,李自成起义军进发太原,傅山奉陪老母辗转于平定嘉山。不久,起义军、清军先后攻占北京,明亡。傅山闻强讯写下“哭国书难著,依亲命苟逃”的悲痛诗句。为表示对清廷剃发的反抗,他拜寿阳五峰山道土郭静中为师,出家为道,道号“真山”。因身着红色道袍,遂自号“朱衣道人”,别号“石道人”。朱衣者,朱姓之衣,暗含对亡明的怀念;石道者,如石之坚,意示决不向清朝屈服。可见,傅山出家并非出自本心,而是藉此作为自己忠君爱国、抗清复明的寄托和掩护。

清军入关建都北京之初,全国抗清之潮此伏彼起,气势颇高,傅山渴望南明王朝日益强大,早日北上驱逐清王朝匡复明室,并积极同桂王派来山西的总兵官宋谦联系,密谋策划,积蓄力量,初定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五日从河南武安五汲镇起义,向北发展势力。然而,机事不密,宋谦潜往武安不久,即被清军捕获,并供出了傅山。于是傅

山被捕,关押太原府监狱。羁拘期间,傅山矢口否认与送宋谦政治上的关系,即便是严刑逼供,也只说宋曾求他医病,遭到拒绝,遂怀恨在心。一年之后,清廷不得傅山口供,遂以“傅山的确诬报,相应释宥”的判语,将他释放。

傅山出狱后,反清之心不改。大约在顺治十四至十六年间,曾南下江淮察看了解反清形势。当确感清室日趋巩固,复明无望时,遂返回太原,隐居于城郊僻壤,自谓侨公,那些“松乔”、“侨黄”的别号就取之于此,寓意明亡之后,自己已无国无家,只是到处做客罢了。他的“太原人作太原侨”的诗句,正是这种痛苦心情的写照。康熙二年(1663年),参加南明政权的昆山顾炎武寻访英雄豪杰,来太原找到傅山,两人抗清志趣相投,结为同志,自此交往甚密。他们商定组织票号,作为反清的经济机构。以后傅山又先后与申涵光、孙奇逢、李因箕、屈大筠以及王显祚、阎若璩等坚持反清立场的名人和学者,多有交往。尤其是曾在山东领导起义的阎尔梅也来太原与傅山会晤,并与傅山结为“岁寒之盟”。王显柞见傅山常住土窑,特为他买了一所房院,即今太原傅家巷四号院。

清初,为了笼络人心,泯除亡明遗老们的反清意识,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清政府日益巩固的康熙十七年(1678)颁诏天下,令三品以上官员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肤将亲试录用”。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推荐傅山应博学宏词试。傅山称病推辞,阳曲知县戴梦熊奉命促驾,强行将傅山抬往北京。至北京后,傅山继续称病,卧床不起。清廷宰相冯博并一干满汉大员隆重礼遇,多次拜望诱劝,傅山靠坐床头淡然处之。他既以病而拒绝参加考试,又在皇帝恩准免试,授封“内阁中书”之职时仍不叩头谢恩。康熙皇帝面对傅山如此之举并不恼怒,反而表示“优礼处士”,诏令“傅山文学素著,念其年迈,特授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

傅山由京返并后,地方诸官闻讯都去拜望,并以内阁中书称呼。对此,傅山低头闭目不语不应,泰然处之。阳曲知县戴氏奉命在他家门首悬挂“凤阁蒲轮”的额匾,傅山凛然拒绝,毫不客气。他仍自称为民,避居乡间,同官府若水火,表现了自己“尚志高风,介然如石”的品格和气节。

在学术和学术思想上,傅山的学问文章,都追崇当时的进步思潮,尤其是前半生明朝末亡之时,他的思想带有强烈的进步倾向,不重视当时学者重理学的倾向。他赞扬具有革命新精神,被明朝统治者视作洪水猛兽的李贽学术思想和刘辰翁、杨慎、钟星等节高和寡之士的文风。对明末的政治腐败,官场龌龊,是有清醒的认识。清军入关明王朝灭亡后,傅山一反清初一般学者以经学为中心的研究范围,冲破宋明以来重理的羁绊,开拓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成为清之后研治诸子的开山鼻祖。至于傅山的诗赋,则是继承了屈原、杜甫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他主张诗文应该“生于气节”,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为衡量标准。傅山一生著述颇丰,可惜所著宏论,大都散失,只存书名和篇名,留存于世的仅《霜红龛集》和《两汉人名韵》两部。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为逸品之列。《画征录》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傅山在医学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傅山极重医德,对待病人不讲贫富,一视同仁,在相同情况下,则优先贫者。对于那些前来求医的阔佬或名声不好的官吏,则婉词谢绝。对此他解释为:“好人害好病,自有好医与好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

傅山作为封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一生中处处表现了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他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和气节,毫不愧对“志士仁”的评价。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正统思想的作梗,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夹杂着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无不打着大汉族主义的烙印,这些则应引起当今学者和研究者的注视。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初,傅山的爱子傅眉忽逝,年愈古稀进入风烛残年的傅山悲痛异常,再也经受不得如此打击,不久则撒手人寰,与世长辞,时年77岁。

三、相关知识

●傅山主要著作有:《霜红龛集》、傅批《苟子》、《淮南子》、《傅山诗集》、《杂剧三种》。

●医学著作有:《傅青主家传医学抄稿》、《太原傅科》、《青囊秘诀》、《傅青主验方秘方》、《傅青主女科》。

三圣祠

于军

一、讲解重点

三圣祠内供奉的是传说中的药王、真君、黑龙王,称三王或三圣。

二、讲解词

三圣祠,坐南朝北,向西俯视难老泉水塘,仰视悬瓮山翠岭,东邻傅山馆,面阔三间,建于1.5米高的平台上。祠内所供奉的是传说中的药王、真君、黑龙王,称三王或三圣。

祠内居中所供奉的神便是药王,而药王的来历有许多种说法,相传我们晋祠三圣祠内所奉祀的药王是神农氏。晋祠百姓多以神农尝百草、知药性、正药名,为依据且神农被推荐为农业祖师。传说太原有神农尝药之鼎,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典故而建此庙。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诞辰日,旧时晋祠乡里的郎中、行医者必在此日前来祭祀药王。

祠内西侧供奉的为真君(仓王)。关于仓王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说指西汉名医,曾任齐太仓公;一是说指道教所奉祀的“玄武”即“真武大帝”(亦称真君)。民间所奉祀的仓神,以理推之,应与管理仓储有关,而且旧时的仓神座前还塑有耗仓鼠,也说明仓神是保护仓储之神。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晋祠、过“添仓节”,乡民均至三圣祠祭把仓王。

祠内东侧神龛中所供奉的黑脸神便是黑龙王,据《晋祠志》记载:三圣祠本为药王、真君两庙,乾隆二年(1737年)两庙合建后新添黑龙王神,龙王在我国民间是一位倍受崇拜的神,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龙王是一位能变化无穷,神力很大,掌管水域、兴云布雨的天神,遇有天旱总是向龙王求雨。

三圣祠具有典型的北方民俗色彩,供奉名医为神,表现老百姓重实际的纯朴风气。

三、相关知识

●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被尊为药王的有:伏羲、神农(炎帝)和黄帝。这几位古代的帝王在传说中称之为“三皇”。故后世祭药王的庙宇又称之为“三皇庙”。

传说伏羲的业绩是文化的业绩,他画八卦、定历法、创乐曲,是“三皇”之首,黄帝的业绩是陶器文化的代表,他设“陶正”立五行、考星辰、创文字,是“五帝”之首。而神农被推崇为农业祖师,他作为“药王”是名副其实的,传说“炎帝”就是神农氏,为什么呢?我们经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这“炎黄”二字指的是两位人物,一位称“炎帝”’一位称“黄帝”。据古代的一些史料记载,我国在远古时代有两个原始的族团:一个是信仰和崇拜“太阳”的族团,称“黄帝族团”;一个是信仰和崇拜“火神”以及天空中以“火”命名星辰的族团,称“炎帝族团”。我们的华夏民族,便是由这两个族团构成的。据《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这一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炎帝就是“神农氏”,即一人而异名,也可以说“神农氏”是炎帝的别称。“神农氏”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因他首创医药,故世称其为“药王”。神农的形象是裸背赤足,头顶生角,肩披树叶,口含粟谷。

●因为一神多职是屡见不鲜的,所以也不能排除仓王即“真君”指的是“玄武”,关于仓公史无记载,而关于玄武(真君)记载颇多。“玄武”为中国古代中的北方之神。是“四象”之一,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为四方之神。玄武是人们对星辰的信仰,以兽形灵物来命名星辰,是人们改造原始的自然崇拜形式,同时把抽象的天体具体化、动物化。玄武图上的龟蛇交尾之象,也是古人对动物的崇拜。

道教发展至晚期,又将玄武改称为“真武大帝”原来是宋真宗(赵恒)为避圣祖赵玄郎的讳才改“玄”为“真”的。真武,勇武也。道教即玄武,本身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这是“玄武”的形象,庙宇中的“玄武像”均以此为准。宋以前称“玄武”,宋以后称“真武”宋元时期的皇帝对“真武”都很崇拜和迷信。

玄武由最初的星辰神,后被改造为动物神,而最终又被改造为人格神的。由星辰崇拜而为人格神的崇拜,这是一条重要的造神之路。如福禄寿、文昌帝君等都是这样出现的。

●龙王庙在全国到处都有,且大都建在水源之处。这位神话中传说的神,在《西游记》、《东游记》等小说故事中都有描写,其影响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但是,龙王作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水神,却来源于佛教。佛教龙王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传统的水神崇拜和雨师崇拜一拍即合。并将其与中国古老的传说、民间信仰加以融合。这就是“龙王”扎根中国之基础。

●晋祠每逢农历九月初三祭祀龙王。届时,乡人携酒焚香到晋祠三圣祠举行祭祀活动。有时逢天旱,乡人们便到龙王庙去向龙王祈雨,仪式之隆重,态度之虔诚,确实是感天动地的。

台骀庙

高鑫

一、讲解重点

台骀庙是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高汝行修建的。由于台骀治理汾水有功,被尊为汾神。台骀是张氏始祖挥的孙子,台骀庙也作为张氏之祖庙。

二、讲解词

张氏祖祠台骀庙,晋祠圣母殿南侧和晋祠东南一公里许王郭村之东北各有一座。台骀是开拓太原最早的人。《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黄帝之子金天氏少吴青阳有裔孙,叫昧,任治水官,生两个儿子,叫允格、台骀。台骀能继父职,治理了汾河、挑河和大泽。大泽也称晋泽,经台骀治理后,人们始处太原,故又称台骀泽,即今晋祠之东盛产晋祠大米的大片稻区,誉为“北国江南”。台骀治水有功,受到帝颛顼嘉奖,封于汾川,为汾河之神。台骀是一位早于大禹的大禹式治水人物,后人建庙祭把,即台骀神庙。

晋祠台骀由明代东庄高汝行所建,据说原因有二:1高氏东庄地处台骀泽之西畔,东庄百姓首获其利;2高汝行任浙江按察副使赴浙拒倭,途中涉江遇风浪,而救其脱险者,自称叫台骀,为感神恩,修建了台骀庙。

台骀神庙是张氏祖祠。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载黄帝子少吴青阳生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赐姓张氏,为张氏之祖。《尔雅·释访》:“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明、清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即今王郭村。

王郭村西五里有天龙山,东麓神仙峁下有青阳河,古有青阳庙,把张氏先祖少吴青阳,有张孟谈配享。战国初,张孟谈助赵襄子抗智伯,解晋阳之围,功成身退,隐于“负丘”,即此。南有张氏祖茔,张家坟沟。再南为南峪,有张三丰墓。王郭村内有明、清张氏民宅古建、张家巷等,皆张氏古迹。台骀不仅是一位早于大禹的治水人物,受到后人的尊敬,他还是张氏先祖。台骀神庙一张氏祖祠无疑是海内外张氏寻根渴祖的圣地。

三、相关知识点与信息

●“张”与“晋”,从甲骨文中出现时,就带来极其有趣的哑谜。“弓”“长”合而作“张”,甲骨文、金文中均有它的象形字,《尔雅·释估》、《说文解字》、《诗经.小雅·吉日》、《礼记·杂记下》中对“张”字的形、声、义作了最早规范。“弓”即“弓箭”,我国新石器时代相当于黄帝时期,这一阶段的遗存中出土了大量石箭簇,说明在当时弓箭是人们主要生产工具,普遍用于狩猎与战争。“晋”字古甲骨文字意是装弓箭之囊。可见晋水与张氏皆因箭与狩猎而得名。

●姓与氏的区别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5000年前),就有了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中国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已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字。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

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姓氏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姓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筋,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王郭村台骀神庙始建无考,据史、志载,早在唐代就有此庙,唐大中六至九年(852—855),河东节度使卢钧,“不欲称名”,改“汾水川祠”。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封“昌宁公”,又称“昌宁公祠”。宋真家天禧四年(1020),封“灵感元应公,赐额宣济”。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清顺治六年(1649),毁于兵火。嘉庆十七年(1812),又受汾水漫淹。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仅建正殿三间,东西耳房、厢房各五间,山门、钟鼓二楼及西偏院一所。之后失修,殿宇倾圮,古木被代,庙院荒芜,只有台骀神像为村民保护至今,藏于原废正殿改修的平房内,现在庙址东西39米,南北37米,总面积1248平方米。

公输子祠

于军

一、讲解重点

公输子祠俗称鲁班庙,创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公输子,就是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建筑业的祖师爷。

二、讲解词

公输子祠俗称鲁班庙,创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公输子,就是鲁班,史载,公输子复姓公输,名般,子是尊称。是我国春秋时期鲁国人,因鲁国人读“般”与“班”同音且通用,故也称公输子为“鲁班”。他是我国春秋末期鲁国人,有名的能工巧匠,后世尊为中国建筑业的祖师爷。相传石匠、木匠、泥瓦匠们用的工具都是他发明创造的,他既是一名工匠,又是一个设计师,据史料记载。鲁班曾发明过攻城的云梯、能飞的木鸢,拿竹木制成鹊,能在空中飞行三日而不落,可见他是最早飞行工具的发明者。鲁班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殿前榴上挂“巧思入神”牌匾。

三、相关知识

●关于公输子的出身,有种种说法,但总的说来,都认为公输子是一位木工工匠,一位建筑专家,一位能工巧匠。公输子是以“巧”著称于世的。

●关于公输子的传说,是从唐朝以后开始流行的。在传说中不断增加了许多“神异”、“夸张”甚至“讹造”的内容。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人人皆知的“鲁班爷修赵州桥”的故事了。

●过去,凡盖词庙,土木工匠们必先建公输子祠(或鲁班庙、鲁班殿)以祭把之,“祈报也”。晋祠的公输子祠是乡人集资,工匠们修建的。祭祀公输子的日子有农历六月十六的,有农历六月二十四的,有农历七月初七的,有农历腊月二十的。晋祠祭祀公输子的日子是农历腊月二十日。每逢祭日,乡人及木、石、泥瓦三行的工匠们至祠前,敬香参拜。礼成,然后喝先师的诞辰酒,以祈保佑一年平安。

水母楼

郭蕾

一、讲解重点

水母楼创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供奉的是晋祠水神。一层楼身为砖砌北方式窑洞三穴,二层为楼阁形式。一层供奉铜铸水母像,一副梳妆未竟的村妇神态,关于水母娘娘,民间还流传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水母楼二层塑有水母成仙像,在神龛两侧分列的八尊鱼美人塑像,被称作“东方美人鱼”,构思奇巧,堪称佳品。南北两壁绘有明代壁画,为水母出行仙仪图。

二、讲解词

水母楼,又叫梳妆楼,水晶宫,供奉晋源水神。创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楼坐西向东,两重楼阁,重檐歇山顶,上下两层都有回廊,一层楼身为砖砌北方式窑洞三穴,一明一暗,明间稍宽,两次间各砌石磴通于二楼,以供上下。水母楼上层全为木构,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周匝围廊,正面明间辟隔扇门,两次间砌槛墙,上为直棂窗。两山面及后面均砌以砖墙,周围绕木质栏杆,建筑设计十分别致。

水母楼的一层供奉有铜铸水母像,只见她端坐于水缸之上,一身农家妇人的装扮,青丝半垂,衣着朴素,一副梳妆未竟的神态。据《晋祠志》载:“水母即晋源水神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属阴,故饰水神为妇人形。称曰水母,以水润物,如母之养子耳。”晋祠一邑,万顷良田,均赖难老泉水之灌溉,人民感其恩,遂视晋水为神而崇拜。并且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

相传,很久以前,晋祠这地方没有水吃,老百姓吃水要到十几里外的山沟里去挑水,人们苦不堪言。在悬瓮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娶了位俊秀贤惠的媳妇,名叫柳春英。她的婆母是一个又懒又馋,心狠手辣的恶女人。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严冬酷暑,她都让春英去挑水,而且挑回来的水,只要前桶,不要后桶,说是媳妇把水弄脏了。为了虐待媳妇,还特意让木匠做了一副尖底水桶,一路上也不能休息,回来迟点,非打即骂。

一天,春英在挑水返回的路上,遇上一位白发老翁,他牵着马站在路口,见春英挑水过来,恳求道:“大嫂,我和我的马都渴坏了,请你给点儿水喝吧!”春英为难了,让喝吧,那么远挑一担水眼看就要到家,还得返回去再挑,肯定要误时,要挨打。不让喝吧,眼看老人和马都渴的不行,多可怜啊!想到这里,春英毫不犹豫把水让老翁和马全喝了。这样一来,春英回到家中不仅没有饭吃,而且还挨了婆婆的一顿毒打。第二天,春英挑水又走到那个路口,那个老翁又等在那里要喝水,春英又让他们喝了个饱。第三天又是如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