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讲练复习教程

1 基本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特征是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因此判断是否属氧化还原反应,要点是看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变动则属氧化还原反应。[注]这里讲的“化合价”指的是化合物中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即按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出的表观化合价。

[练1-0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C)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不可能有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练1-02]下列各化学反应是否属氧化还原反应

① 4HF + SiO2= SiF4 + 2H2O ② IBr + H2O = HBr + HIO

③ Na2SO3 +H2SO4=Na2SO4+SO2↑+ H2O ④ 3H2O2 +2KCrO2 +2KOH =2K2CrO4 +4H2O(√)

⑤ SiH4 + SiO2=2Si + 2H2O (√)⑥3CCl4 + K2Cr2O7 = 2CrO2Cl2 +2KCl+3COCl2

1.2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概念及判断

概念辩析凡是在反应中能得到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均可做氧化剂,表现了氧化性。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生成的物质,称为还原产物;凡是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升高)均可做还原剂,表现了还原性。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物质,称为氧化产物。

概念判断: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动入手判断

[练1-03]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在下列各反应中,把过氧化氢所表现的性质填入各式括号内。

① H2O2 +2FeCl2 +2HCl=2FeCl3 +2H2O (氧化剂);

② 5H2O2 + 2KMnO4 + 3H2SO4= 2MnSO4 + 5O2 + K2SO4 + 8H2O (还原剂)

③ H2O2 +2KI + H2SO4= I2 + K2SO4 + 2H2O (氧化剂)

④ H2O2 + H2SO3 = H2SO4 + H2O(氧化剂);

⑤ 2H2O2= 2H2O + O2↑(不稳定性 )

[练1-04]. 完成并配平①②和③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明两式的电子转移情况。

⑴3NO2 + H2O =2HNO3 + NO 答:氧化产物是 HNO3还原产物是 NO

⑵SO2 + 2H2S =3S +2H2O 答:氧化剂是 SO2还原剂是 H2S

⑶2KOCN + 4KOH + 3Cl2= 2CO2 + 1N2 + 6KCl + 2H2O [注意:碳的化合价没变]

完成④⑤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分别标明电子转移情况。

⑷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答:被还原的元素是S+6

⑸Fe + H2SO4(稀) = FeSO4 + H2 ↑答:被还原的元素是H+1

[说明]要掌握好“单线桥”和“双线桥”两种表示法。要注意化合价变化的是什么元素。

[练1-05]填空

①已知 14CuSO4 + 5FeS2 +12H2O = 7Cu2S + 5FeSO4 + 12H2SO4该反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7:3

②已知 3BrF3 + 5H2O = HBrO3 + Br2 + 9HF + O2↑若有5mol BrF3发生反应,则被H2O

还原的BrF3物质的量为20/9,氧化剂是10/3 BrF3 ,还原剂是 5/3 BrF3 \ 10/3 H2O 。

[解析] 3mol BrF3发生反应仅有2molH2O表现还原性,5mol BrF3发生反应则应有10/3 molH2O为还原剂,共失20/3 mole-,而1mol BrF3还原为Br2要3mole-,所以2molH2O提供的20/3 mole-可还原BrF3 20/9 mol BrF3]

③已知 NaNO2 +NH4Cl=NaCl+N2↑+2H2O 则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NaNO2 ,还原剂是NH4Cl

④硫酸酸化的 CrO3 遇到乙醇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化蓝绿色,以此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

反应式为:

2CrO3 +3C2H5OH +3H2SO4=Cr2(SO4 )3 +3CH3CHO +6H2O 则该反应中还原剂是C2H5OH 。

⑤阿波罗宇宙飞船以N2H4 (联氨)和 N2O4为动力源,反应式为:

2N2H4 + N2O4 =3N2 +4H2O ,则该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

[提示]乙醇(C2H6O)中碳为-2,乙醛(C2H4O)碳为-1,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了;联氨(N2H4)中氮为-2价

⑥臭氧可以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I + O3+ H2O = 2KOH + I2 + O2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 还原产物是,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每生成1molO2 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解析: 由2KI + O3 + H2O ---K O H + KOH + I2 + O2 ,可知1molO3得到2mole- ,3mol零价氧原子中仅有1molO0被还原为-2价的氧,故生成物2molKOH中仅有1mol是O3的还原产物. 答案:I2,KOH,1:1;2mol。

1.3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种类型

对下列常见反应,要能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指出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元素。

①不同物质不同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4NH3 + 5O2 =4NO + 6H2O

②不同物质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

KClO3 + 5KCl + 3H2SO4=3K2SO4 + 3Cl2 ↑+ 3H2O

③同一种物质相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岐化反应):

2Cl2 + 2Ca(OH)2 =CaCl2 + Ca(ClO)2 +2H2O

Cu2O + H2SO4 =CuSO4 + Cu + H2O

④同一种物质内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5NH4NO3=4N2 + 2HNO3 + 9H2O (氮价态归中)

⑤一种元素氧化了两种元素(或一种元素还原了两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氧同时氧化了铁和硫两元素)

⑥同一种物质中,某元素部分被氧化(或部分被还原)

MnO2 + 4HCl (浓) =MnCl2 + Cl2 ↑+ 2H2O(盐酸表现还原性和酸性双重性)

3Cu + 8HNO3(稀)=3Cu(NO3)2 +2NO2 ↑+ 4H2O(硝表现氧化性和酸性双重性)

⑦其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14CuSO4 + 5FeS2 +12H2O =7Cu2S + 5eSO4 + 12H2SO4

2 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其强弱

2.1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从结构上分析,在反应中,凡能得到电子的粒子都具有氧化性,作氧化剂;能失去电子的粒子都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从价态上分析,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物质可作氧化剂,如HNO3;含有最低价态元素的物质可作还原剂,如 H2S ;含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如:SO2 、Fe2+.或同时含高价态又含低价态的物质如HCl 、H2O 等,它们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常见几种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

[练2-1]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水在化学反应中

①作氧化剂2Na + 2H2O = 2NaOH + H2↑

②作还原剂2F

+2H2O = 4HF + O2↑

2

③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但反应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l2 + H2O =HCl + HClO , 3NO2 + H2O = 2HNO3 + NO↑

④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H2O = 2H2 + O2

[练2-2] 下列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①④),只有还原性有是(⑤⑦)

①Cu2+ ; ②H2S ; ③SO32- ; ④H+; ⑤Cl-; ⑥H2O2; ⑦S2―

[练2-3]有下列物质:Fe、Cl2、HCl(aq)、FeCl2、FeCl3、H2O 按下列要求选择其中物质进行反应,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①单质为还原剂Fe + 2HCl = FeCl2 + H2↑ ; Fe + 2H+= Fe2+ + H2↑

②单质为氧化剂 Cl2 + 2FeCl2 = 2FeCl3 Cl2 + 2Fe2+ = 2Fe3+ + 2Cl-

③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为同一种物质 Fe + FeCl3 = 3FeCl2

④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不要求写离子方程式) Cl2 + H2O = HCl + HClO

[练2-4]已知 ICl 有很强的化学活性。ICl 跟 Zn、H2O 分别发生如下反应:

2ICl + 2Zn = ZnCl2 + ZnI2; ICl + H2O = HCl + HI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D)

A.在 Zn 跟 ICl 反应中,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在 Zn 跟 ICl 反应中, ZnCl2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

C. 在 H2O 跟 ICl 反应中, I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在 H2O 跟 ICl 反应中, ICl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2 氧化剂还原剂强弱判断

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指的是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根据得失电子的数目多少来衡量。常见判断方法有:

2.2.1 左强右弱法

例已知: H2S + I2= S + 2HI 可自发进行,则可断定:

氧化性 I2 > S ;还原性 H2S > HI;(当然还原剂 H2S 的还原性比氧化剂I2强).因此有规律:

氧化性:(左)氧化剂 > 氧化产物(右);还原性:(左)还原剂 > 还原产物(右)

[练2-5]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可自发向右进行

① 2W-+ X2=2X- + W2;② 2Y- + W2= 2W-+ Y2;③ 2X-+ Z2= 2Z- + X2

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C D)

A、X-、Y-、Z-、W-中 Z-的还原性最强

B、还原性:X- > Y-

C、2Z- + Y2= 2Y- + Z2不能向右进行

D、氧化性:Z2 > Y2

2.2.2 元素表位比较法

①如同周期从左到右:Na Mg Al Si P S Cl 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F Cl Br I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②可比较氢化物还原性:HFH2S>HCl

例:下列粒子按还原性从强到弱排为①PH3,>H2S> HCl; ②HI>HBr>HCI

2.2.3 粒子半径比较法

例下列粒子按还原性从强到弱排序为:P3- >S2->Cl-

2.2.4 活动顺序表比较法

应用来比较金属单质还原性强弱,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K+Ca2+Na+Mg2+ Al2+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 Ag+

--------------------金属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加------------------------------→

2.2.5 反应难易比较法

例氧气要在催化剂存在同时加热才能氧化HCl而得到Cl2;MnO2只要加热就可氧化浓盐酸HCl而得到

Cl2; KMnO4则在常温下既可氧化浓盐酸中 HCl而得到 Cl2。

从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理解不同氧化剂氧化 HCl 的难易程度不同,从而得出三者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到弱序为 KMnO4 > MnO2 > O2

2.2.6 电极反应比较法

原电池还原性:负极>正极

电解池(以惰性电极电解为例)

阳极:易失电子的先放电,还原性强:如 S2- > I-> Br-> Cl-> OH-

阴极:易得电子的先放电,氧化性强: 如 Ag+ > Fe3+ > Hg2+ > Cu2+ > H+

[练2-6]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离子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 先析出;又知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A. X>Z>Y>M

B.X>Y>Z>M

C.M>Z>X>Y

D. X>Z>M>Y

2.2.7 能量值比较法

在相同外界条件下,对于同一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若热焓值ΔH代数值越小(放出热量大),则反应越容易发生,对应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对应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练2-7]现有A、B 两种同族元素的原子,当它们获得一个电子,形成惰性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时,A 放出的能量大于B ,由此可推知: ( D )

A. A-和 B-均不具还原性 B.A-的氧化性大于 B-的氧化性

C.A-和 B-的氧化性能力与外界条件无关D.B-的还原能力大于A-

[说明]:

①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是由实验事实归纳得出的。同一物质在不同场合所表现的性质可以不同。如水遇钠作氧化剂,遇氟则为还原剂。

②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受反应的条件(浓度、温度)影响。如硫酸中 +6 价硫的氧化性。

③物质的稳定性会影响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如一般说同一元素高价态氧化性强于低价态。如氧化性 HC lO4 >HClO3而因 HClO 不稳定氧化性却比HC lO4强。

④准确记牢几组氧化还原强弱序:

还原性: F-< Cl- < Br- < Fe2+ < I-< SO32- < S2-

氧化性: F2 > Cl2 > Br2 > Fe3+ > I2 >SO2 > S

还原性:Zn > Fe > Cu > Fe2+

氧化性:Zn2+ < Fe2+< Cu2+ < Fe3+

3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3.1.1 强强生弱规律(强制弱)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氧化剂与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若能反应,一般是生成相对弱的还原剂和相对弱的氧化剂,即可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例]:下列三个反应,在常温下都能发生:

(1) 2FeCl3 + 2KI = 2KCl + 2FeCl2+ I2

(2) 2FeCl2 + Cl2= 2FeCl3

(3)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

根据左强右弱,有关物质(粒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序为

------------氧化性减弱-------------→

氧化剂 KMn O4Cl2Fe3+ I2

还原产物 Mn2+ Cl- Fe2+ I-

-------------还原性增强------------→

规律:强强易反应。左上右下可反应,隔之越远越易行。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其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越弱;

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越弱;

3.1.2 优先规律

一种氧化剂同时遇几种还原剂,则优先与最强的还原剂反应,反之亦然。如溴化亚铁与氯水的反应中,氯优先氧化,Fe2+,而后才氧化Br-。

[练3-1] 写出下列实验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向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

6FeBr2 + 3Cl2 = 2FeCl3 + 4FeBr3 ;离子方程式:2Fe2+ + Cl2 = 2Fe3++ 2Cl-

②向新制氯水中滴入几滴溴化亚铁溶液

2FeBr2 + 3Cl2 = 2FeCl3 + 2Br2 ;离子方程式: 2Fe2++ 4Br-+ 3Cl2 = 2Fe3++6Cl-+ 2Br2

[练3-2]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 2FeCl3 +2KI =2FeCl2 + I2 +2KCl ② 2FeCl2 +Cl2= 2FeCl3

③ 2KMnO4 +16HCl = 2KCl + 2MnCl2 + 8H2O + 5Cl2

(1)若某溶液中有 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其它离子的存在,可加上述反应物中的试剂是 FeCl3

(2)在强酸溶液中,将MnO4―、Fe2+、Fe3+ 、I―四种离子混在一起,充分反应后:

①若溶液中有I―余,则溶液中一定无 MnO4- 、Fe3+ ;一定还有 Fe2+ ;

②若Fe3+ 有余,则溶液中一定无I―,一定还有Fe2+;可能还有MnO4―;

③若Fe2+有余,则溶液中一定无MnO4―、I―;一定还有Fe3+;

④若MnO4―有余,则溶液中一定无Fe2+、I―,一定还有Fe3+。

[练3-3] 已知:Cu + 2Fe3+ = Cu2+ + 2Fe2+和 Zn + 2Fe3+= Zn2+ + Fe2+

现把物质的量各1mol CuSO4、 FeCl3和 Zn 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反应容器中所得物质除SO42-和Cl- 外还有哪些金属和金属离子?其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答: 0.5 molCu 0.5 molCu2+ 1mol Fe2+ 1mol Zn2+

[练3-4] 在含硝酸铜、硝酸铁、硝酸银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加铁粉,充分反应后,析出3.2g铜,则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的质量为(D)

A.5.6g

B.2.8g

C.14g

D. 8.4g

3.2 价态变化规律.

以硫的价态为例 S-2 --- S0--- S+4--- S+6

3.2.1 邻位转化规律

在一般情况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价态变化是邻位转化。H2S 被氧化为单质S,浓H2SO4还原产物是SO2 3.2.2 跳位转化规律

在特殊情况下,(如氧化剂遇到强还原剂或还原剂遇到强氧化剂)元素价态则会发生跳位转化。如H2S 与热浓H2SO4反应, H2S 的氧化产物是SO2而不是 S.

3.2.3 价态禁交规律

发生在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的变化时,氧化剂中高价态降低被还原,还原剂中低价态升高被氧化。即反应中元素原来高低价态互相“靠拢”或“归中”,但绝不会发生“交叉”。如浓H2SO4和H2S反应产

①浓H2SO4被还原为 SO2,H2S 被氧化为 S;

②浓H2SO4被还原为 SO2,H2S 被氧化为 SO2

(+6 和–2 “归中”为 +4价);

③浓H2SO4被还原为 S ,H2S 被氧化为 S

(+6 和–2 “归中”为 0价).

但不会发生如右图中④的情况,浓H2SO4被还原为S,

而 H2S 被氧化为 SO2,因化合价升降出现了交叉。

3.2.4 价态归中规律

态的产物。如:

C + CO2 =2CO NO + NO2 + H2O =2HNO2

2H2S + SO2 =3S + 2H2O KClO3 +6HCl =KCl + 3Cl2 +3H2O

Fe + 2FeCl3 =3 FeCl2 Sn + SnCl4=2SnCl2

显然,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若不存在中间价态,则不可能发生氧化原还反应。如SO2 与浓H2SO4不

会反应。因此,浓H2SO4是可以用来干燥SO2的.

[练3-5]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并指出氧化剂及对应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对应氧

化产物。

① Na2S + 2H2SO4 (浓) = Na2SO4 + SO2↑ + S↓ 2H2O

② KClO3 + 6HCl (浓) = KCl + 3Cl2↑ + 3H2O

[练3-6] X、Y、Z、W、Q 均为含氮的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换关系(未配平):

(1) X→W+O2 ; (2) Z+Y+NaOH→H2O+W (3) Y+SO2→Z+SO3 (4) Q+Y→Z+H2O

(5) X + Cu + H2SO4(浓)→ Cu2+ + Y +SO42-

则这五种化合物中氮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C )

A. X Y Z W Q

B. X Z Y Q W

C. X Y W Z Q

D. W X Z Q Y

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4.1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配平步骤五字法:一标好价,二找变化,三定总数,四配系数,五再检查。配平的关键是确定一个化学式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净值是。

(1)常见配平试题

[练4-1]配平下列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5SO2 + 2KMnO4 + 2H2O=1K2SO4 +2MnSO4 +2H2SO4(注意掌握常规配平方法步骤)

②3K2S + 8HNO3 = 3S + 2NO↑ +6KNO3 + 4H2O (硝酸的双重性)

③2KMnO4 +10KI + 8H2SO4= 6K2SO4 + 2MnSO4 + 5I2 +8H2O(注意先初配)

④4Zn + 10HNO3 = 4Zn(NO3 )2 + 1NH4NO3 + 3H2O

⑤3As2S3 + 28HNO3 + 4H2O = 6H3 AsO4 +9H2SO4 + 28NO↑(As2S3 价变净值)

⑥11P +15CuSO4 + 24H2O = 5 Cu3P + 6 H3PO4 +15 H2SO4(岐化反应右边入手定Cu3P价变净值是关键)

⑦1Cu2S + 4H2SO4 (浓 )=2 CuSO4 +2SO2↑ + 1 S +4H2O (注意价态禁交叉及Cu2S价变净值)

⑧请将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以及H2O ,组成一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4FeSO4+30HNO3 = 8Fe(NO3)3+8Fe2(SO4)3+3N2O+15H2O

⑨锌与稀硝酸反应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如下: 4 Zn + 10 HNO3 = a Zn(NO3 )2 + b M + c H2O

则a、、b、c、M可能是 (C D)

A.4、2、4、 NO2 B. 4、3、5、NO

C.4、1、5、N2O D. 4,1,3、NH4NO3

(2)离子方程式配平

先使得失电子数配平再使两边电荷配平,最后检查原子配平

[练4-2]1NO3- +4Zn + 7OH- + 6 H2O =1NH3 + 4 Zn[(OH)4]2-

(3)缺项配平

先使得失电子数配平,再观察两边电荷。若反应物这边缺正电荷,一般加(H+),生成物一边加水;若反应物这边缺负电荷,一般加(OH-),生成物一边则加水。然后进行两边电荷数配平。

[练4-3] ① 3 ClO- + 2 Fe(OH)3 + 4[OH_]=3Cl- + 2 FeO42- + 5 H2O

②2MnO4- + 5H2O2 + 6[ H+ ] =2Mn2+ + 5 O2 + 8H2O

③2O2- + H2O = H2O2 + O2 + 2[OH-]

(4)字母配平

[练4-4]1Na2S X + (3x+1)NaClO +(2x-2)NaOH = x Na2SO4 +(3x+1)NaCl + (x-1)H2O

(5)多组配平系数

[练4-5] 氯气通入7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 NaClO3与 NaClO 物质的量之比为 1:4。请完成该反应方程式:

[ 7 ]Cl2 +[14 ]NaOH =[ 9 ]NaCl + [ 1 ]NaClO3 +[ 4 ]NaClO +[ 7 ][H2O]

若没有对该方程式某些系数作限定,则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组,其原因是:两种氧化产物NaClO3与NaClO物质的量之比可取不同值而出现相应多组配平系数。

4.2 应用规律,推断产物,写反应式

[练4-5] 联想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写出 PbO2和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bO2 + 4HCl = PbCl2 + Cl2 + 2H2O 该反应能发生说明PbO2具有下列的什么性质(氧化性,还原性,碱性,酸性)(氧化性)

[练4-6]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情况。

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2FeCl3 + H2S = 2FeCl2 + S↓ + 2 HCl

[练4-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浓盐酸和四氧化三铁: Fe3O4 + 8HCl = 2FeCl3 + FeCl2 + 4H2O

②浓盐酸的四氧化三铅: Pb3O4 + 8HCl = 3PbCl2 + Cl2 + 4H2O

③磷(P)和三氧化硫 : 2P + 5SO3 = P2O5 + 5SO2

④二氧化硫和足量过氧化钠 : Na2O2 + SO2= Na2SO4

[练4-8] ClO2是高效杀茵消毒剂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备。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用 NaClO3氧化浓盐酸制取ClO2 (同时有Cl2生成)

2NaClO3 + 4HCl = 2ClO2 + Cl2 + 2NaCl + 2H2O

②用 Cl2氧化NaClO2(N2保护下)制取 ClO2

Cl2 + 2 NaClO2 = 2ClO2 + 2NaCl

关于反应的酸碱介质环境的确定方法可参照上述离子方程式缺项配平。或按下法确定:

氧化剂发生失氧变化时,若为酸性溶液中失去氧则应与H+结合为H2O,即左加酸(H+)右生水(H2O);若为中性溶液则应与H2O中氢结合为OH-,即左加H2O,右生碱(OH-)

还原剂发生得氧变化中,若为碱性溶液则应由OH-供氧得H2O,即左加碱(OH-),右生水(H2O);若为中性溶液则应由H2O中供氧得H+,即左加水(H2O),右生酸(H+)

[练4-9]①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I- 被氧化成I2 ,I2遇碘粉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I- + ClO- + H2O = I2 + Cl- + 2OH-

②在碘和淀汾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I2 被 SO32-还原成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I2 + SO32-+ H2O = SO42- + 2H+ + 2I- ③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碘水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2 + 5ClO- +2OH- = 2IO3- +5Cl- +H2O

[练4-9]写出次氯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O- + SO2 + 2OH- = Cl- + SO42- +H2O

5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

要点:电子守恒法;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练5-1 ]金属 R 与热浓硫酸反应生成 R 的硫酸盐、二氧化硫和水。已知该反应中作为氧化剂与作

为还原剂的两种物质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则R 在硫酸盐中化合价是(+3 )

[练5-2]某强氧化剂 [RO(OH)2]+ 能将 Na2SO3氧化. 已知含2.0×10-3mol [RO(OH)2]+离子的溶液,

恰好跟25.0ml 0.2mol/L的 Na2SO3溶液完全反应, 则 R 在反应中由( +5)价被还原为( 0 ) 价.

[练5-3] 硫代硫酸钠可作脱氯剂。已知: 25.0ml 0.100mol/L Na2S2O3溶液恰好把 224ml (标) Cl2完全转化为Cl-,则 S2O32-变为 ( D )

A. S2-

B. S

C. SO32-

D. SO42-

[练5-4]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2O2 → H2O, IO3- → I2 , MnO4-→ Mn2+, HNO3→ 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B)

A. H2O2

B. IO3-

C. MnO4-

D. HNO3

[练5-5]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 Cr3+反应,产物是Pb2+和Cr2O72-,则与1mol Cr3+反应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B )

A. 3.0mol

B. 1.5mol

C. 1.0mol

D. 0.75mol

[练5-6 ]羟氨(NH2OH)是一种还原剂。将25.00ml 0.049mol/L羟氨的酸性溶液与足量的硫酸铁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又恰好被 24.50ml 0.02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氧化。在上述反应中羟氨

的氧化产物是 ( C )

A. NO2

B. NO

C. N2O

D. N2

[练5-7]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生成的NO2和NO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则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 (A)

A. 1:7

B. 1:9

C. 1:5

D. 2:9

[练5-8] 将5.208g纯铁溶于过量稀硫酸中,加热条件下,用2.525g KNO3去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

0.009molCl2才能氧化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B )

A. –3

B. +2

C. +3

D. +4

[练5-9] 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 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离子数之比为5∶2,则n的值是( B )

A.1

B.2

C.3

D.4

[解析] 2mol Mn2+离子氧化为2molMnO4-共失10mole-,5molR2O8n-离子得10mole-,则1mol R2O8n-得2mole-变为2mol RO42-,化合价由-n降低为-4[2ⅹ(-2)],故n=2。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基本概念 . 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 有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 有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 bCl2+ cC aTiCl4+ c CO ……反应① TiCl4+2Mg Ti + 2MgCl2 ……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 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 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①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3Cl2+6KOH KClO3+5KCl+3H2O ②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 得2e-—— 2e- 失2e-— — 失5e 得5×e

新苏教版氧化还原反应优秀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临海六中黄春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3、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3、通过网上查询,调动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并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重点难点: 知识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程方法重难点:实验观察、比较分析 三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实验探究—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四分组实验准备:白色滤纸玻璃皿滴管淀粉溶液氯水饱和NaI溶液饱和NaBr溶液五教学思路 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深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对氯、溴、碘元素间置换反应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宏观判断特征,能根据特征判别氧化剂和还原剂。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进行深化和拓宽,重新建构学生完整的知识网络。 六教学过程

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而带负电,

七、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 失2Xe- 2NaBr + Cl2 == 2NaCl+Br2 得2Xe- 还原剂氧化剂 失电子物质得电子物质 失e 得e 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八反馈练习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高温CaO+CO2↑ B.Na2O+H2O=2NaOH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4HNO3(浓)△4NO2↑+O2↑+2H2O 2.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B.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4.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Cl→AgCl B.H2O→O2 C.KClO3→KCl D.MnO2→MnCl2 5.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以上都不是 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氧化剂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7.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指明氧化剂还原剂。(选做)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2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发生条件 2. 从加(脱)氢、脱(加)氧和碳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两个角度认识还原(氧化)反应。 3. 能够从试剂、条件、产物等不同角度判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从加(脱)氢、脱(加)氧和碳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两个角度认识还原(氧化)反应。 三.教学思路分析 先由复习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入手,结合无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自然过渡到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逐步深入分析加(脱)氢、脱(加)氧的本质,结合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引出氧化数的概念,然后逐渐过渡到也可以从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数来预测或判断该有机化合物是否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做,符合由表及里的认识顺序,更能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最后结合化学键的类型和氧化数来分析有机反应类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四.教学过程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我们初中学习了无机化学反应中的四种基本类型反应,而在高一时又接触了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有机化学也学习了三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既然无机化学中有氧化还原反应,那有机反应中有没有呢?如果有,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定义: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氧原子或减少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 ①醛的氧化,如:2CH3CHO + O2→2CH3COOH ②醇的氧化,如:2CH3CH2OH+O2→CH3CHO+2H2O ③有机物的燃烧。 ④烯烃、炔烃、酚、醛等有机物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含醛基的有机化合物与新制Cu(OH)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氧气、臭氧、酸性高锰酸钾、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悬浊液等。 2.还原反应 ?定义: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常见的还原反应: 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醛、酮、酚、油脂等的催化加氢。 ?常见的还原剂:氢气、氢化铝锂(LiAlH4)和硼氢化钠(NaBH4)等。 3.氧化数 ?定义: 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的用于表示分子中某原子所处氧化状态的一种数值。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最高氧化数为+4,最低氧化数为-4. ?规定: ①氢原子的氧化数为+1,当碳、氧原子上连有一个氢原子的时候,碳、氧等原子的氧化数就为-1 ②若碳原子分别与氧,氮、硫等电负性大的原子以单键、双键、叁键相结合,碳原子的氧化数分别为+1、+2、+3 ③若碳原子与碳原子相连时,其氧化数均为零 ?利用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氧化数的升降来判断:反应后氧化数升高的有机物,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有机物,则发生了还原反应。氧化数处于最高价的原子只能被还原,处于最低价的原子只能被氧化,介于中间价态的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数能否升高或降低是有机物能否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前提。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从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实质并能简单运用。 3.初步学习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和难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和实质。 2.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氧化性、还原性;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3.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结果(双线桥)和电子转移情况(单线桥)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问】(投影片或小黑板) 1.举例说明什么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并指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要求从物质的得氧与失氧进行分析)。 2.以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为例,从得氧、失氧和化合价的变化说明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3.从化合价变化分析以下反应: (1)2Mg+O22MgO (2)CO+CuO Cu+CO2 (3)2Na+CI2=2NaCI (4)CaO+H2O=Ca(OH2 4.以反应(3)为例说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原因。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得氧、失氧只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认识。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该反应物是还原剂;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该反应物是氧化剂。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氢气得氧与氧化铜失氧的反应必然同时发生,因此氧化与还原这两个相反的反应必然同时发生在同一反应中,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物质的得氧、失氧必然导致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此种认识更接近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指导学生分析设问3所涉及的四个反应。 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物中都有氧元素,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碳与铜元素之间,与氧元素无关。

校级公开课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公开课说课稿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本次的说课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对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本节课的教学处于承上启下阶段,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2.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主要包括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能够正确标出化学式中任意元素的化合价;能够正确表示出原子及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并且掌握了分类的思想。 从能力上看,完全具备自主预习、积极思考和在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心理分析,既然运用已有知识做铺垫,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轻松地在教师引导下来层层递进的推进的学习新知识。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这个判断依据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认识它们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必修1 第二章) 【教学设计构架图】 在开始本课题教学设计之初,首先对教学设计的各环节予以统筹考虑,初步搭建与整合教学设计架构,使之保证后续教学设计各环节的合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图所示本课题的教学设计将按照以下关系展开。 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具体的内容标准部分要求到:“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1]本课题位于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为《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这样编排教材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之初便逐步熟悉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分类方法,并在初中学习化学反应四大类型的基础上,继续深入介绍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的掌握,以此贯彻课标中关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的精神。教科书中是以“思考与交流”中问题1:“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来实现这一要求的。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课题,在初中化学中已有涉及:分别是以Fe在O2中燃烧产物为Fe3O4,表现为物质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元素,进而定义氧化反应的概念;以CuO与C高温下反应使CuO失去氧元素,明确了还原反应的定义。[2] 在高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将初中关于“氧化反应是得氧,还原反应是失氧”这一认知进一步升华,从以“元素观”看待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到以“微粒观”来看待氧化还原反应。鉴于第一章刚刚以“物质的量”的教学给学生加深了对于化学微粒概念的认知,因此,上述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教学完全找到了合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这也恰恰体现了课标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学案 教学内容 T -----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直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各类反应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要求:均生成CO2 ①; ②; ③; ④o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

1 .化学反应与元索化合价的变化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元素得到电子,化合价;失去电子,化合价0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笠壬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2. 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学反应。 ①氧化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②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题导思】 1、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能单独存在吗? 2、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总数有什么关系? 3.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试举例说明。 5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是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教学过程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A+B=ABAB=A+B A+BC=AC+B AB+CD=AD+CB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的反应属于 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氢气还原氧化铜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初中时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讨论结果 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去分析,结果也不相同。四种基本反映类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反应。 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对于这一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氧与失去氧的数目关系怎样。 哪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化合价降低?升高的化合价降低的化合价关系怎样?

氧化还原教案.

第一部分专题知识讲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掌握的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命题的意图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近几年来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 一、有关概念:(方程式解决) 还原:离子或原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氧化: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氧化剂:(指反应物)得到电子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还原剂:(指反应物)失去电子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氧化产物:(指生成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后的产物 还原产物:(指生成物)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后的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改变,(即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且 升高价数一定等于降低价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在反应过程中发生电子转移,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 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特征的应用) 判断依据:化合价是否改变。 如何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方法:记不变算可变) 计算原则:(1)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2)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结合显正化合价(除F外) (4)非金属元素和氢元素结合显负化合价。 特例:(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同素以异形体间的转化除外)(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三.能综合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1.守恒律: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守恒。(应用) 2.归中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价态只转化为彼此邻近的中间态;彼此邻近的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强弱律: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即“产物之性小于剂”)。 4.先后律:某种还原剂若遇几种氧化剂,则还原剂首先与最强的氧化剂反应,再依次反应,反之亦然。(应用) 四、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 的使用范围。 2、掌握从化合价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类概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设疑、启发、讨论、讲解。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列举几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吗?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引入]初中所学许多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可将其进行分 类,其中有重要的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请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写出生成CO2的四个化学方程 式。 [板书 ] 一、化学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投 影 ] 反应类型举例表示式 化合反应 C+O 2CO2 A+B====AB 分解反应 CaCO3 CaO+CO2 ↑ AB====A+B 置换反应 C+CuO Cu+CO↑ A+BC====AC+B 复分解反应AgNO 3+NaCl====AgCl ↓ +NaNO3AB+CD====AD+CB [讨论]以上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小结]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来区分。 [思考] Fe2O3+3CO 2Fe+ 3CO2、 CH4+ 2O2CO2+2H 2O 两反应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 [小结]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此种分类方法不能囊括所有化学反 应, 不能反应所有化学反应的本质。 [过渡]那么 Fe2O3+ 3CO 2Fe+ 3CO 2反应属于什么类型 呢 ?(从得失氧角度分 析 )

氧化还原反应 优秀教案一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课前预习学案(1) 一、预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地观点及电子转移地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地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地对应关系. 3.了解常见地氧化剂、还原剂 二、预习内容 1、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和失氧地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化学中把得氧地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失氧地反应称为________反应.例如,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发生了还原反 应.碳得到了氧变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得氧和失氧是同时发生地,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地,这样地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地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下面几个反应中化合价地变化情况: 反应得氧和失氧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 2CuO+C高温2Cu+CO2↑C得氧 CuO失氧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铜元素化合价降低 C发生氧化反应 CuO发生还原反应 H2O+C高温 H2 +CO ____得氧 ____失氧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 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 ____发生氧化反应 ____发生还原反应 CuO +H2△Cu +H2O____得氧 ____失氧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 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 ____发生氧化反应 ____发生还原反应 从上面地反应可以看出,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地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地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地反应称为__________,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地反应称为__________.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具有性;还原剂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具有性,实质. 2、常见地氧化剂、还原剂 常见地氧化剂: 常见地还原剂: 三、提出疑惑 疑惑点疑惑内容

(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高一(8)班授课教师宋欣授课时间:2005/10/28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还原反应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够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删除了旧教材从化合价变化多少、电子转移多少去分析和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细、过繁、过难的内容,大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学生可以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达到优化知识结构的效果。对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介绍,起到了培养学科感情的目的,同时,教材还辨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以引导学生形成辨证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有关氧化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学习过,因此有较好的知识基础,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可以把通过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以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探究习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定义是不同的,其中的不同之处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在教学中要给予指出,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设计理念: 该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化学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通过无法对铁冶炼反应类型的判断,指出按反应体系物质种类和数目进行反应分类的不足,为建立新分类标准奠定基础;再通过一些典型反应分析,帮助学生建立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进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深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对比氧化还原反应,有利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最后设置应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去认识,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价值。 四、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能从化合价升降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五、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图文稿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掌握从化合价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类概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设疑、启发、讨论、讲解。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1、列举几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引入]初中所学许多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可将其进行分类,其中有重要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请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写出生成CO 的四 2 个化学方程式。 [板书] 一、化学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投影] 反应类型 举例 表示式 化合反应 C+O 2 CO 2 A+B====AB 分解反应 CaCO 3CaO+CO 2↑ AB====A+B 置换反应 C+CuO Cu+CO↑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gNO 3+NaCl====AgCl↓+NaNO 3 AB+CD====AD+CB [讨论]以上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小结]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来区分。 [思考]Fe 2O 3+3CO 2Fe +3CO 2、CH 4+2O 2CO 2+2H 2O 两反应属 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小结]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此种分类方法不能囊括所有化学反应,不能反应所有化学反应的本质。 [过渡]那么Fe 2O 3+3CO 2Fe +3CO 2反应属于什么类型呢(从得失氧 角度分析) [板书]2.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板书] 反应类型 得失氧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 应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 应 [讨论]从得失氧角度分析,在C +2CuO 2Cu +CO 2↑反应中CuO 失 氧发生了还原反应,那么此反应是否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公开课教案

年级 教学目标公开课教案 高一课题氧化还原反应授课老师 1、知识与技能 :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这个判断依据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认识它们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发展的过程,并学会用元素化合价方 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重难点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 讲授法 方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思考 1】 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属于哪一种反应? ( 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 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表达式举例 点燃 化合反应A2H2+O2 2H2O B=GaO+HO=Ga(OH) 22 B MnO 2 分解反应AB=A+B2KClO2KCl+3O 32 GaCO=GaO+CO 32 置换反应A+BC=AC+B Zn+HSO=ZnSO+H 2442 Fe+CuSO= FeSO + Cu 44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NaOH+HCl=NaCl+H2O BaCl +CuSO= BaSO ↓ +CuCl 2 244 [ 讲解 ] 由此可以看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分类,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也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 【思考 2】我们在初中还学过哪些化学类型,其分类标准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氧化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铁生锈等) 【思考 3】刚刚举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得到氧 --- 氧化反应 失去氧 --- 还原反应 【分析】对一个化学反应而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有失氧的物质就一定有得氧的物质,例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节为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技版)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样的培养目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本节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活动探究,总结得出结论。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分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探讨氧化还原的本质。 教材分析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中学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并能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但是,没有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更没有形成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由于得氧失氧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本节课引导学生直接从化合价的层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认识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有能力分析清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也初步了解了电子转移对元素化合价的影响。为课堂上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来自各个初中,讨论问题能力参差不齐,但是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前期培养,分析,讨论的能力有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②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掌握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体会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优质课--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有色有何变 化? 2、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回答】 1、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 色; 2、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 从生活中的 例子引入氧 化还原反应 【提问】 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思考、讨论】 氧化反应: 2Mg + O2 = 2MgO 还原反应: CuO+H2== Cu+H2O 分类的标准:得氧失氧 巩固初中所 学的知识 【过渡】 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例如:CuO+H2== Cu+H2O 【讨论、回答】 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 应;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 化反应。 巩固氧化反 应和还原反 应的知识, 引出氧化还 原反应的概 念。 【小结】 可见有得必有失,有物质得到氧,必定有另一个物质失去氧。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 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什么特点呢?在课本33页《思考与交流》有3个方程式,请大家分别标出这几个反应中每个元素的化合价,观察一下在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 发生了变化。有元素化合价 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有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时 还原反应。 巩固刚才所 学的氧化还 原反应的有 关概念。 通过课本的 思考与交流 探讨氧化还 原反应与元 素化合价升 【板书】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人教版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共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 (3)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 (4)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 依据不同而有不同分类方法和使用围 (2)引导学生从元素化合价这一角度看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解决问题,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3)在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再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接受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理解氧化跟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有关概念 2、教学难点: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三、教学程序: 1、[复习引入]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许多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的多少,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作如下的表格,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 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列举几个反应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反应类型,达到回忆知识的目的。) ..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新颖 完整 优质 复习资料

新颖完整优质复习资料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共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 (3)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 (4)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 依据不同而有不同分类方法和使用范围 (2)引导学生从元素化合价这一角度看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解决问题,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3)在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再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接受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理解氧化跟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有关概念 2、教学难点: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三、教学程序: 1、[复习引入]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许多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的多少,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作如下的表格,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 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列举几个反应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反应类型,达到回忆知识的目的。) 1

(新教材人教版)化学第一章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课程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1 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学提示】 学习活动建议: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探究; 情境素材建议: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理论建立的史料;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学业要求】 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列举某种元素的典型代表物。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对常见的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 (二)、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和还原是一

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并进行判断。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1、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氧化还原本质的探究。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1、了解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