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内节庆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节庆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节庆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节庆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节庆旅游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目的地居民和游客对节庆旅游的感知、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节庆旅游的运作方式等方面对目前国内节庆旅游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国内节庆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节庆;节庆旅游;旅游节庆

在对节庆旅游进行综述前,首先要明晰节庆旅游的概念。通过cnki检索发现,目前直接对节庆旅游概念探讨的文献只有一篇,张宏丽(2008)对节庆、旅游节庆和节庆旅游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节庆旅游和旅游节庆是两个长期纠缠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节庆旅游是围绕旅游节庆,前后延伸的完整产业。节庆旅游是旅游业中的分支,而旅游节庆是节庆旅游的载体。从张宏丽的辨析来看,笔者认为节庆旅游涵盖了旅游节庆的范畴。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来看,对节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很大分歧,主要表现在对“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等概念的探讨上,国外相关研究中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合为一体进行研究,英文简称为fse(festivals & special events),国内学者翻译为“节事”,就相应的出现了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等旅游形式(戴光全,保继刚,2003)。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对节庆旅游概念的理解主要是受到国外研究的束缚。

国内学者对节庆旅游概念的界定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如邹统

旅游学概论主要参考文献

旅游学概论主要参考文献 1. 孙文昌,郭伟编著.现代旅游学(第2版).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2. 章必功.中国旅游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3.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 刘住著.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5. 查尔斯·R·格德纳, J·R·布伦特·里奇著李天元,徐虹, 黄晶译.旅游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 张晓萍,李伟著.旅游人类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7. 李天元主编.旅游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尹德涛等著.旅游社会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9. 克里斯·库珀等主译张俐俐, 蔡利平旅游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 谢彦君著.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1. 伦纳德·J·利克里什,卡森·L·詹金斯著.程尽能等译.旅游学通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12. 王健民著.旅行社产品经营智慧.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3. 宋子千著.旅行社经济分析.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14. 孙宗虎,肖书民编著.旅行社管理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5. 杜江,戴斌著.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6. (美) 马文·塞特龙, 佛瑞德·德米科, 欧文·戴维斯著.张凌云, 李天元译.饭店与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7. (加) 罗伯特·C. 刘易斯, 理查德·E. 钱伯斯著.徐虹主译.饭店业营销领导:原理与实践.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8. (加)刘易斯等著.谢彦君等译.饭店业营销案例(第三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9. 戴斌等著.饭店品牌建设.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0. 巫宁编著.旅游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经典案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1. (美) 约翰·沃德,乔·佩帕德著.吴晓波,耿帅译.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2. 肖江南. 旅游信息管理.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23. 陈志辉,陈小春. 旅游信息学.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4. 贾鸿雁. 旅游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5. 黄娟琴. "3S"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国土资源遥感,2004,(3) 26. 波林·谢尔登著,武彬译. 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 旅游学刊,1995,4. 27. 保继刚等著.旅游景区规划与策划案例.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 28. 李俊清,石金莲编著.生态旅游资源.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9. 张超著.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理论与实践.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30. 张晓萍,李伟著.旅游人类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1. 马耀峰,李天顺, 刘新平著.旅游者行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32. 黄翔著.旅游节庆策划与营销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3. 李志刚.旅游市场监管与品质保障.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4. (英)约翰·斯沃布鲁克(John Swarbrooke)著.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5. A.J. 维尔著.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节庆旅游发展的思考

节庆旅游发展的思考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节庆是指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 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以节庆活动作为重点的旅游活动就叫节庆旅游。它是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旨在加强地方吸引力而举办的各种节日、庆典等活动,使旅游者在停留期间具有较多参与机会,以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节庆旅游属于人文景观旅游的一个类型,属于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的范畴,可以使旅游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取得知识和营养。 【关键词】节庆旅游人文景观旅游文化旅游

目录 引言 (3) 1.正文 (3) 1.1、节庆旅游的特征、分类和作用 (3) 1.2、节庆旅游发展研究背景 (4) 1.3、中外节庆旅游著名品牌 (5) 1.4、我国节庆旅游发展现状 (6) 1.5、节庆旅游成功经验 (7) 1.6、我国节庆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8) 1.7、我国节庆旅游发展机遇与挑战 (9) 1.8、我国节庆旅游发展对策 (10) 2.结论 (11) 3.致谢 (11) 4.参考资料 (11)

节庆旅游发展思考 引言 节庆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活动,它是以举办目的地的节庆活动为载体,并通过人为的策划作为保证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节庆活动古已有之,而节庆旅游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当时还叫做“节事和节事旅游”或“事件和事件旅游”;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逐步兴起了对节庆旅游的相关研究,也出了不少成果。近年来,节庆旅游活动受到各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重视,现在早已超越了节庆本身和一般旅游形式的功能。因而节庆旅游活动已形成了新的热点,并受到学术界和旅游业界的重视和研究。 要进行节庆旅游,要先确定节庆的概念。 节庆最初系民俗学的一个范畴,世界各地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内容和形式都与当地社会群落及风俗文化密切相关,多是出于纪念、庆祝和祭祀。节庆旅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包含于旅游节庆中,前者概念范围比后者要小,后者内容广而深,前者具有特色性及单一性。 节庆旅游是指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旨在加强地方吸引力而举办的各种节日、庆典等活动,使旅游者在停留期间具有较多参与机会,以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旅游方式。 一、正文 1.节庆旅游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与其他旅游方式相比,节庆旅游拥有如下特征: (1)特色性(或称地域性) 一个地方要发展旅游,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这是开展任何旅游活动都要考虑的,节庆旅游自然也不能例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自然及历史文化的不同,各地举行的节庆活动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性(或称地域性),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模仿的。比如海南的“国际椰子节”就是充分利用海南气候暖热湿润、盛产椰子、别称“椰岛”的地域特色开展的节庆旅游活动,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2)神秘性 在有些节庆旅游活动中会进行一些娱乐和祭祀活动,它们大多会充斥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这些带有神秘性的节庆活动能够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因而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如西方的万圣节、墨西哥的亡人节都是这方面的典型,并且都取得了成功。 (3)体验性 节庆旅游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体验性。节庆旅游项目的观赏过程自然也是游客的参与过程。游客通过对节庆活动的亲身参与,可以感受活动氛围,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对旅游地及节庆活动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江苏盱眙的龙虾节就是充分发挥游客体验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最新旅游管理专业参考文献(3篇)

旅游管理专业参考文献(3篇)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隋映辉.城市创新:山东半岛城市创新圈及其构建[J].山东经济,2004(9):85-88. 孟祥林.双核城市群背景下京津冀临港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J].中国城市化,2013(1):55-60. 陈延斌,程玉.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特征[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0-24. 李宏,胡智慧.国外技术转移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2012(5):1-32. 任锦鸾,吕永波,郭晓林.提高我国创新政策水平的综合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1-4. 刘岩.美国科技创新体系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D].锦州:渤海大学,2013. 马敏象,屈娥,李金玲.美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运作经验及借鉴[J].云南科技管理,2012(2):46-50. 王经亚,陈松.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2009(8):203-206. 司徒唯尔,席与亨.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机制比较研究的启示[J]. 管理纵横,2010(13):12-13. 武学超.美国联邦政府提升大学技术转移能力政策的价值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12(39):88-95. 王俊,任真.韩国的技术转移与产业化[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4):32-38. 孙占芳.韩国大德研究开发特区发展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1(31):87-88. Zhang Bo,Tao Qiuyan.Research of SME s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l from multiple perspcetives[J].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12(1):124-136.. 金廷芳.2011.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97-98. 梁鹏,李江.2013.基于Shapley值法的农产品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8):191-194. 施晟,卫龙宝.2012农超对接进程中农产品供应链的合作绩效与剩余分配[J].中国农村观察(4):14-28.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以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 这两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对近十年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并通过分析整理得到乡村旅游的四个主要研究方面: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针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并做简单的评论,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Sharpley在2002年6月的《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了《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一文。通过对诸多权威旅游研究的周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中刊登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作者指出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根据其提供的资料,我认为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乡村旅游供给。作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地方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始的驱动力;二、对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特点进行剖析作为基础,再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将更为合理、精确;三、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旅游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会给乡村旅游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四、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但总体看来,集中于前两者;五、乡村旅游营销。目前,国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国外,人们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因此对其格外关注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地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乡村性的需要。 Suzanne Wilson在《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一文中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认为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作者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认为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从概念到乡村发展原因,发展方向、模式等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全面的研究体系。除了传统的分析推理等研究方法,访谈法、图表法、综合法等也成为重要的运用手段。国外研究人士注重细节研究,将实际应用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的实践创新推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何景文在2004年第19卷第一期《旅游学刊》中发表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一文中,提到了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对其旅

旅游文献综述

南通大学 信 息 技 术 检 索 作 业 论文题目:现代旅游体验要素文献综述 姓名:顾鹏斐 专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班级: 132班 学号: 1315052037 指导老师:钱智勇 日期: 2015年5月4日

现代旅游体验要素 顾鹏斐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体验旅游日益兴起,旅游体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内涵,并总结了旅游体验的类型以及模型等。 关键词旅游体验;内涵;内容;模型 正文综观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和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方式,可以归纳为三个递进的旅游发展阶段(李怀兰,2004年)。第一阶段,观光旅游。这是旅游的初级阶段,是社会经济欠发达时期的必然选择,以自然风景区开发为主,旅游消费能力弱,服务意识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前景。第二阶段,休闲旅游。这是旅游消费发展的中级阶段,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第三阶段,体验旅游。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旅游状态,是知识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它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0世纪60年代,鲍斯汀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一种经过人工设计的大众旅游体验;70年代,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 托夫勒在其著作《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时代即将到来;1978年艾特森指出旅游体验的获得是由活动与环境组成,不同的活动及环境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体验。90年代派恩和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正式提出旅游体验一词,指出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并为其创造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将注重消费者的主观需求,并愿意为基于体验活动的消费者需求变化买单,以使消费者产生一次难忘的记忆。 一、旅游体验的内涵 关于旅游体验的含义,国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Boorstin(1964)认为它是一种时尚消费行为,一种人为的、预先构想的大众旅游体验,是做作的、刻板的。MacCannell(1973)则把旅游体验看成是对现代生活所遭遇的困难的积极响应,他认为旅游者是在寻求“真实”的体验以战胜困难。而Cohen(1979)认为,旅

旅游节庆活动整理

一些节庆活动的链接 、 、第十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将举办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4日专电(记者李云平)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获悉,第十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暨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将于8月24日至25日在内蒙古通辽市举办,将重点突出中国历史上蒙古族不同部落的服饰文化内涵、体现现代蒙古族服饰的创新风尚。 据内蒙古旅游局巡视员马永胜介绍,本届艺术节主要包括开幕式、蒙古族部落服饰地方标准产品展示、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蒙古族服装服饰陈列展销等活动,设立传统蒙古族服装展示、现代蒙古族服装展示、蒙古族行业工作服装展示、蒙古族饰品展示以及蒙古族服装服饰表演5个比赛项目,国内蒙古族服装服饰加工企业、大专院校相关专业、蒙古族行业工作服饰制作使用单位均可组织代表队参赛。 届时,内蒙古不仅将组织12个盟市专业队伍参赛,还将邀请蒙古国、俄罗斯的蒙古族服装服饰代表队和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服装服饰表演队参加蒙古族服装服饰表演。 马永胜说,由于文化内涵丰富、可观赏性强等多种因素,已成功举办九届的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成为广大游客了解内蒙古的重要窗口和内蒙古旅游节庆活动知名品牌。 、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在内蒙古达茂草原开幕月日,蒙古族歌手在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演唱蒙古族歌曲。当日,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在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开幕。本次游牧文化旅游节为期天,活动内容包括传统体育、特色文化、时尚旅游、民族商贸等大类项。 、第二届宁夏沙湖国际观鸟节启动 月日,一只白鹭从宁夏沙湖景区的芦苇荡上空飞过。 当日,第二届宁夏沙湖国际观鸟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沙湖风景区正式启动,来自区内外的大批游客纷纷赶来拍摄、观赏。据了解,宁夏沙湖是候鸟极为重要的繁衍与迁徙歇息地,每年的月到月是最佳观鸟季节,有上百万只候鸟在此栖息、繁衍。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 随着现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旅游作为现代都市人一种放松心情和舒缓精神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从而找回生活中失落的朴素、真诚、热情与简单。民俗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个人魅力和风采。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复兴,但另一方面也给民俗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并找出解决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对促进当地社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目前主要研究的大多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在很多文献里,学者研究的是怎样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不被侵害,以及民俗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旅游对当地的影响及民俗文化保护这几方面。 1.1 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 我国最早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综述是吴必虎、余青(2000)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随后吴其付(2007)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的回纳和评析,反映出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研究结论更深刻和更有洞察力。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旅游主要从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民族村寨等四个层面来研究。早在1998年,薛群慧,邓永进就研究了民俗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出民俗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间性、民间性、重复性和文化性的特征。田美容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通过分析国内游客对傣族歌舞表演的期看、满足度以及对传统性的态度,从而研究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的心理熟悉,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报告--节庆活动对旅游地的影响及思考

摘要:节庆是每个地区特有的资源,是以民俗、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节日等为主题,自发或是由政府组织的大型庆祝活动。节庆旅游是指以某种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性庆典活动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新型旅游产品,是一种可以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旅游形式[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世纪60年代,旅游节庆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旅游在世界大范围内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如火如荼,尤其在国内大做文章,是有其必然性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外出旅游的日益频繁,旅游经历的迅速丰富,消费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形式,而更加重视参与性强、娱乐性高的动态旅游项目。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各地纷纷开拓新的旅游项目。节庆旅游成为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旅游节庆活动以其独特的形式逐步成为游客旅游的侧重点,巨大的发展潜力使之成为各地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业、振兴当地旅游经济的重要形式,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特色成为旅游业的又一亮点。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适当合理开发旅游节庆活动,符合时代要求。节庆活动能产生较强的轰动效应,能大幅度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促进旅游消费的增长,并且能够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优秀的节庆活动对于该景点及周边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依赖旅游景点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体现地域的风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活跃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即以灵山胜境为例对节庆活动对旅游地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节庆活动、知名度、重要形式、相关产业、影响

旅游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饭店就业情况的研究综述姓名: 曹秋雯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42班 学号: 2224226 指导教师: 刘庆友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3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饭店就业情况的研究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曹秋雯 指导老师刘庆友 摘要: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生在饭店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饭店企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率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众多有关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饭店就业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我国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现状、流失的消极与积极影响、流失问题产生的原因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饭店就业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文章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学术动态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员工;流失;影响;原因 The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Cao Qiuwen Tutor Liu Qingyou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ercenta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employed in hotels drops year by year. And the drain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ing for hotels keeps a constantly high rate. In this background, the text analyzed a lot of studies 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employed in hotels, and carried on the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effect of the drain, and the reasons. The article reflects the progress, academic dynamic state on research in this field,and essential theories an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valued further from now 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employee; drain;effects;reasons 任何行业要迅速发展都与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战略密不可分,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饭店业在发展过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顺利加入WTO,外资饭店纷纷进驻,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学者们纷纷指出了我国饭店业加强人才竞争、

近10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

第 20 卷 2005 年第 6 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BUNE 近 10 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 ———《Tourism Manage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和《旅游学刊》研究评述 朱桃杏1, 2 , 陆 林 1 (1.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2.石家庄铁道学院经济管理分院 , 河北石家庄 050043) [ 摘 要] 论文通过对国外《Tourism M anage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及国内《旅游学刊》 3 大期刊近 10 年来发表的有关文化旅游的 82 篇文献进行研究方法的分类和分析讨论, 从概念与综述、文化旅游地景观及其形象研究、文化旅游者及市场研究、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研究、文化旅游环境与保护研究、文化旅游管理研究、文化旅游理论与方法研究 7 个方面对文化旅游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 并对近年来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重点问题和 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文化旅游;本土化;综述;社区参与 [ 中图分类号] F59 狭义来看 , 文化旅游是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场景或地方特色 , 表现形式如旧式的房子、自家的纺织物、马或者牛拉的车和犁、手工艺品。旅游地活动包括在简陋的农家旅馆进餐,民间风俗表演, 化妆酒会或酒节, 或者如粗犷的美国西部生活中的骑牛赛等[ 1] 。 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4 大类型。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5006(2005)06 -0082-07 1 引言 文化旅游是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非常高的旅游 形式,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 到 21 世纪原市场份额较大的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增长率将下降, 而文化旅游将有强劲的发展势头 , 它将与探险旅游等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这就使得近年来学界、业界 致力于文化旅游研究、文化旅游业发展。 广义的文化旅游是指在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 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 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 , 因为旅游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次旅游经历, 都是一次对新文化的体验。 从 2 文化旅游研究文献分析 2.1 研究文献概况 为了了解近年来国内外对文化旅游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取了国内外 3 大知名期刊, 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国内文化旅游文献主要分析国内旅游研究核心期刊《旅游学刊》 自 1995 年以来的共 48 篇文 献。国外文献主要来自 1995 —2004 年国外旅游界最具有影响力的《Tourism Management 》 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两大刊物 , 共检索到有关文化旅游文章 34 篇。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35)和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03BJY084)。 [ 收稿日期] 2005-04-19;[ 修订日期] 2005-10-11 [ 作者简介] 朱桃杏(1979-), 女, 安徽枞阳人, 安徽师范大学 图 1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数量比较 旅游学院硕士, 石家庄铁道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助教, 主要从 事文化旅游及管理研究;陆林(1962 -), 男, 安徽芜湖人, 安 从对有关文献的分析看 , 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 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旅游地 究主要出现在 1995 ~ 1997 年和 2002 ~ 2004 年两个 理、旅游学。 。 、 阶段 作者大都来自大学 研究机构和旅游管理部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1、国内乡村旅游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乡村旅游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兴起,90年代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1995年以后,双休日的实行,广大城市居民有了闲暇时间,,走到乡村,寻找回归大自然的乐趣,乡村旅游在全国持续升温。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1998年,国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有力的推动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中国乡村游”,号召到乡村去体验“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推出了“中国城乡和谐游”,宣传魅力乡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且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在我国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乡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也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检索引擎,检索1992-2009年中文期刊数据库当中关键词包含“乡村旅游”的文献,相关文章共有3415篇。从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开始,研究乡村旅游的文献急剧增多,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我国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内涵与概念研究、乡村旅游的开发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等。 早期,许多学者主要关注乡村旅游的概念和乡村旅游的意义、影响进行了探讨。邵琪伟(2007)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26]。大多数学者们更倾向于从功能、产品表现形式等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界定。张文(2006)人将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总结为:增加收入与就业机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方面[27]。大多数学者也赞

云南乡村旅游现状分析与总结

(1)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乡村旅游需求的日益升温,云南省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全省已有昆明、楚雄、红河、临沧、大理、丽江、迪庆等l6州市1万多家农户开展了“农家乐”,绝大部分农户年收入超过万元,部分农户高达5至10万元。农家乐已成为云南新兴的旅游产品,得到了 国内外游客特别是省内城市居民的喜爱,乡村旅游已成为全省的旅游热点。 (2)乡村旅游产品特色鲜明。从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分析,全省形成五种典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一是田野生态景观乡村,如罗平油菜花、元阳哈尼梯田、东川红土地、思茅茶山茶园等;二是人类学民族村寨,如泸枯湖摩梭人落水村、翁丁佤族原始村落、罗古箐普米大寨、基诺族山寨、千年白族诺邓村等;三是城郊休闲乡村,如官渡区福保文化村、西山区团结乡、红塔区大营街等;四是特色工艺乡村,如鹤庆新华银器村、孟定芒团造纸村等;五是历史文化名村,如 (3)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多种模式。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分析,全省已形成四种较为典型的发展 模式:一是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如景区周边的石林五棵树彝族村、丽江纳西族黄山乡等;二是区位驱动型发展模式,如城市周边村庄、交通沿线村寨、口岸附近村寨等;三是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如银器加工新华村、传统造纸芒团村等;四是企业再造型发展模式,如腾冲和顺乡、丽江束河镇、版纳橄榄坝等。 (4)乡村旅游兼融多种市场需求。云南省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就在于适合多种市场的需求,既 有满足于当地城市居民休闲的城郊农家乐式乡村旅游,又有满足于省外游客的田野生态景观乡村旅游,还有满足海外游客的人类学民族村寨,以及满足特殊兴趣爱好的特色工艺乡村旅游。这是六月乡村旅游区别国内其他省市(区)的一大亮点。 (5)乡村旅游形式不断丰富。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云南省已经形成多种形式的乡村旅 游,以近郊农家乐、农业生态园、乡村度假村、特色工艺村、人类学民族村、田野生态景观乡村点为代表,全省主要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综合发展体系,从过去单一的观光游览和餐饮娱乐产品形式,向融观光度假、民俗文化、购物娱乐、绿色生态、文化科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格局发展。 (6)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结合。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 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规划、投入资金建设、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等,引导乡镇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西山区团结乡、玉龙县黄山乡、瑞丽市大等喊村、官渡区福保文化村等乡村旅游典型。 (7)形成社区参与利益共享机制。云南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已经建立起政 府、企业、村组和个人共同参与的规章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本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多方参与开发和利益共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潜力 1、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1)乡村旅游产品还处在初级水平。目前云南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

最受喜爱的十大景区节庆活动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0北京请您来过年 春节十大系列群众评选获奖名单 由北京市旅游局联合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晚报等多家机构共同主办的“2010北京请您来过年——春节十大系列群众评选”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整理、评选,获奖名单闪亮出炉。 本次评选共设立了十大奖项:分别是最受喜爱的年夜饭(100家)、最受喜爱的十大庙会(获奖名单另发)、最受喜爱的十大节庆活动(庙会除外)、最受喜爱的十大购物街区、最受喜爱的十大餐饮街区、最受喜爱的十大滑雪场、最受喜爱的十大温泉、最受喜爱的十大旅游商品、最受喜爱的十大民俗户、最具旅游人气的区县。 本次评选本着群众评选的原则,分别通过网络和短信两大通道接受群众投票,并同时在新浪网、沸腾都市网、北京旅游信息网同时开设了投票平台。在为期半个月的评选中,共有2000万余次点击,近70万人参与投票。在群众投票的基础上,经过专家的审核,按照票数的排名和安全卫生一票否决制的原则最终确定了本次评选的获奖名单。 全部获奖名单如下: 最受欢迎的年夜饭(100家)

序号店家名称区县 1 生态餐厅一隅、生态餐厅平谷区 2 全聚德前门店崇文区 3 北京市延庆县新城服务楼延庆县 4 留民营生态餐厅大兴区 5 大东饭店大兴区 6 爱民民俗旅游服务部餐厅大兴区 7 杨府饭店大兴区 8 便宜坊烤鸭集团崇文区 9 鼎香渔港大连海鲜酒楼东城区 10 梅地亚中心海淀区 11 日月星辰民族文化生态园大兴区 12 眉州东坡酒楼大兴店大兴区 13 红旗飘飘餐厅大兴区 14 鼎盛人家饺子城大兴区 15 白金生活大兴区 16 根据地饭店大兴区 17 眉州东坡酒楼亦庄店大兴区 18 吴门一江水大兴区 19 大兴宾馆餐饮部大兴区 20 湘夏人酒楼大兴区 21 南门涮肉后海店西城区 22 牛街洪记小吃店宣武区 23 鸿云楼饭庄朝阳区 24 全聚德王府井店东城区 25 大鸭梨通州2店通州区 26 老宅院东城区 27 张生记北京分店朝阳区 28 燕春饭店延庆县 29 全聚德什刹海店西城区 30 雅玛花式铁板烧好运街店朝阳区 31 大鸭梨航天桥店海淀区 32 新风大酒店延庆县 33 亚洲之星新马印餐厅朝阳区 34 九如轩饭庄西城区 35 金龙潭大饭店海淀区 36 农招大酒楼通州区 37 北京红螺园饭店怀柔区 38 晋阳饭庄中关村银谷店海淀区 39 北京松秀园度假村怀柔区 40 北京红螺钟磬山庄怀柔区 41 北京双阳宾馆怀柔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