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知识点精华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知识点精华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知识点精华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知识点精华总结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重难点一 钠与乙醇、水反应的比较 水与钠反应

乙醇与钠反应

钠的变化 钠粒浮于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并快

速地四处游动,很快消失

钠粒开始沉于试管底部,未熔化,最终

慢慢消失

声的现象 有“嘶嘶”的声响 无声响

气体检验 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实验结论 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低;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水分子中羟基上的氢

原子比较活泼

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大;钠与乙醇缓慢反应生成氢气;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相

对不活泼

反应方程式

2Na +2H 2O===2NaOH +H 2↑

2Na +2CH 3CH 2OH ―→2CH 3CH 2ONa +

H 2↑

规律总结 (1)乙醇除了能与钠反应制取氢气外,还可与活泼金属K 、Ca 、Mg 等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如2CH 3CH 2OH +Mg ―→(CH 3CH 2O)2Mg +H 2↑。

(2)利用醇与Na 的反应可以确定醇中羟基的数目。 重难点二 乙醇的催化氧化 1.实验操作

把一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烧至红热,此时铜丝表面变黑;趁热将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立即变成红色;重复上述操作几次,原有的乙醇气味消失而有带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生成。

2.实验原理

2Cu +O 2=====△

2CuO(铜丝变黑)

(铜丝由黑变红)

将上面两式合并,得出以下化学方程式:

2CH 3CH 2OH +O 2――→Cu

+2H 2O

特别提醒 (1)醇催化氧化过程中断裂的是羟基中的O —H 键和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一个C —H 键,所以醇催化氧化的条件是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2)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实际起氧化作用的是O 2,铜在反应中只起催化剂的作用,CuO 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3)有机反应中,“得氧”或“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加氢”或“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有机反应类型中的两类重要反应。

重难点三 根与基

含义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即离子) 电中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举例 氢氧根离子OH -

,铵根离子NH +

4

羟基—OH ,甲基—CH 3

存在 离子化合物中 共价型有机物中

稳定性 一般稳定

活泼

联系

OH

-失去一个电子

得到一个电子

—OH

特别提醒 (1)并不是所有离子都称根。如H +

、K +

不叫氢根和钾根。

(2)基一般不能单独存在,在特殊条件下(如光照、高温等),一些物质可解离出活性很强的自由基,作为反应中间体。如甲烷的氯代反应:Cl ··Cl ――→光照

Cl ·+Cl ·,Cl ·+H ··CH 3――→光照

HCl +·CH 3;·CH 3+Cl ··

Cl ――→光照

CH 3Cl +·Cl 。 重难点四 乙醇、水、碳酸、乙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1.设计实验验证 (1)给四种物质编号

①H —OH ,②

,③CH 3CH 2—OH ,

(2)设计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OH 中H 原子活泼性顺

序)

a.四种物质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各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两滴 ②、④变红,其他不变

②、④>①、③

b.在②、④试管中,各加入少量

碳酸钠溶液 ②中产生气体 ②>④ c.在①、③中各加入少量金属钠

①产生气体,反应迅速③产生气体,反应缓慢 ①>③

2.实验结论总结

乙醇

碳酸

乙酸

氢原子活泼性 ――→逐渐增强

电离程度 微弱电离

部分电离 部分电离 部分电离 酸碱性

中性 弱酸性 弱酸性 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OH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HCO 3

不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

应用指南 应用羟基的活泼性,可以解决有关物质类别的推断的题目。解决时可以先从

羟基与Na 、NaOH 、NaHCO 3的反应情况以及量的关系进行比较,最后推断出是醇羟基还是羧基。

重难点五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1.原理

CH 3COOH +CH 3CH 2

OHCH 3COOCH 2CH 3+H 2O 2.装置

(1)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液体发生倒吸。

(2)加热前,大试管中常要放入几粒碎瓷片,目的是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暴沸。 (3)实验中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其目的是防止乙醇挥发,提高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便于收集,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3.现象

饱和Na 2CO 3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且能闻到香味。 4.注意事项 (1)试剂加入

浓硫酸→浓硫酸→乙酸(使浓硫酸得到稀释),且体积比为3∶2∶2。 (2)浓硫酸的作用

浓硫酸的作用主要是催化剂、吸水剂。加入浓硫酸可以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并促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①与挥发出来的乙酸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酸钠,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②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③减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层,便于得到酯。

(4)酯的分离

通常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将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 (5)加热

加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5.实质

羧酸去羟基,醇去氢。

可用原子示踪法证明:用含18O 的乙醇参与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CH 3CO 18OC 2H 5)分子中含18O 原子,表明反应物羧酸分子中的羟基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生成酯(即水中的氧原子来自于羧酸)。

特别提醒 (1)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在判断示踪原子的去向时,应特别注意在哪个

浓硫酸

地方形成新键,则断裂时还在哪个地方断裂。

(2)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因乙酸乙酯可以看做是由乙醇中“—OC2H5”基团取代了乙酸中的羟基而形成的化合物。

(3)酯化反应中的酸可以是有机酸,也可以是无机含氧酸。

题型1 乙醇的分子结构

例1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解析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羟基中的O—H键断裂,A正确;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时,断裂①和③化学键,B正确,C错误;乙醇完全燃烧时,化学键①②③④⑤全部断裂。

答案 C

题型2 乙醇的催化氧化

例2

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所示,则乙醇在催化氧化时,化学键断裂的位置是()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乙醇的催化氧化,“去氢”的位置是羟基氢④及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②。

答案 B

乙醇在反应中的断键规律:。当乙醇和金属钠反应时,断裂①;当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断裂①、②,同时在C和O之间形成一个新键。

题型3 羟基的活泼性

例3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取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此有机物可能是()

A.B.HOOC—COOH C.HOCH2CH2OH D.CH3COOH 解析Na既能与羟基反应,又能与羧基反应。NaHCO3只与羧基反应,不与羟基反应。因此,能使生成的CO2与H2的量相等的只有A项。

答案 A

(1)Na可以和所有的羟基反应,且物质的量的关系为2Na~2—OH~H2。

(2)Na2CO3、NaHCO3只能和—COOH反应产生CO2,物质的量的关系为Na2CO3~2—COOH~CO2,NaHCO3~—COOH~CO2。

题型4 酯化反应

例4

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乙酸各2 mL,乙醇3 mL,正确的加入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制取乙酸乙酯的药品的加入顺序是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由于浓硫酸稀释放热,最后加入乙酸可以减少乙酸的挥发。在反应前的混合液中还要加入沸石,避免加热时发生暴沸;反应采用加热条件,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并促进乙酸乙酯的汽化;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放入饱和Na2CO3溶液,有利于酯的分层析出,同时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酯的密度比水的小,故静置后存在水层之上。

答案(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乙酸

(2)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①加快反应速度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层,便于得到酯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4.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是() A.3∶2∶1 B.2∶6∶2 C.3∶1∶2 D.2∶1∶3

答案 D

解析三种醇与足量Na反应,产生相同体积的H2,说明这三种醇各自所提供的-OH 数目相同,为方便计算,设所提供-OH的数目为a,由于三种醇物质的量之比为3∶6∶2,

所以各醇分子中-OH数之比为a

3∶a

6∶

a

2=2∶1∶3。

2.丙烯酸(CH2===CH—COOH)的性质可能有()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酯化反应④中和反应⑤氧化反应

A.①③B.①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D

解析由于分子中含有,故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又因分子中含有

羧基,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中和反应等。

5.下列物质中最难电离出H+的是()

A.CH3COOH B.CH3CH2OH C.H2O D.H2CO3

答案 B

解析电离出H+的难易或酸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羟基的活泼性。上述四种物质羟基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H3COOH>H2CO3>H2O>CH3CH2OH。

7.能一次区分CH3COOH、CH3CH2OH、、四种物质的试纸或试剂是()

A.H2O B.Na2CO3稀溶液

C.石蕊试液D.NaHSO4溶液

答案 B

解析CH3COOH与Na2CO3反应有气泡,CH3CH2OH溶解在Na2CO3溶液中,

在Na2CO3溶液的上面,在Na2CO3溶液的下面。

5.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 C

解析羧酸和醇类的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故生成物中H2O和乙酸乙酯中有18O,又因为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则未转化的乙酸中也有18O。

1.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A.乙酸和水能以任意比例混溶

B.1 mol/L的乙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D.在稀乙酸水溶液中含有未电离的乙酸分子

答案 D

解析弱酸的实质是不能完全电离,醋酸溶液中含有未电离的乙酸分子,即可证明乙酸是弱酸。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答案 B

解析分析可知①通入Cl2,与C2H6可以发生取代反应,③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CO2气体。

第4节基本营养物质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表3—3】糖类、油脂、蛋白质代表物的化学组成

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结构特点

糖类单糖C、H、O 葡萄糖C6H12O6含醛基(还原糖)

果糖C6H12O6非还原糖双糖C、H、O 蔗糖C12H22O11非还原糖

麦芽糖C12H22O11含醛基(还原糖)多糖C、H、O 淀粉(C6H10O5)n 非还原糖

纤维素(C6H10O5)n 非还原糖

油指油C、H、O 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

甘油酯

含酯基

含碳碳双键脂C、H、O 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

油酯

含酯基

不含碳碳双键

蛋白质C、H、O、

N、S、P等酶、肌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高

分子

含肽键

(-CO-NH-)

1.元素组成:.单糖、双糖、多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分子式:

(1)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C 6H 12O 6)但结构不同。互为 同分异构体 。 (2)双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组成可看成是2个单糖分子脱去1个分子H 2O 的产物。它们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 同分异构体 。

(3)多糖: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组成虽然都用“(C 6H 10O 5)n ”表示,但是,它们的分子式

并不相同,因为“ n 值 ”不同,纤维素分子中的“ n 值 ”更大。所以,淀粉与纤维素并不是同分异构体。

3.结构特点:只有单糖中的 葡萄糖 双糖中的 麦芽糖 含有醛基,属于还原糖。 单 糖 葡萄糖 果糖

结 构 式::

结构简式: CH 2OH(CHOH)4CHO CH 2OH(CHOH)3COCH 2OH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实验3—5】 物 质 操 作

现 象

葡萄糖

①取约2g 葡萄糖固体,加入盛有5ml 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加入新制的蓝色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生成砖红色沉淀

②取约2g 葡萄糖固体,加入盛有5ml 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

试管内壁析出光亮的银镜 淀 粉 将碘酒(或碘水)滴到一片土豆或面包上。 变蓝色

蛋白质

取一小块鸡皮(或少量蛋清)置于蒸发皿中,滴加3~5滴浓硝酸,在酒精等上微热。

变黄色(生成黄色沉淀)

(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在碱性、加热的条件下:

①葡萄糖△

新制?

?????→?2

Cu(OH)砖红色沉淀 O C -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H

H -C -OH H -C ==O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②葡萄糖△

银氨溶液

????→?光亮的银镜

应用:上述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2)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遇到I 2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

化合态的碘如I -

、IO -3等不变色。

) 应用: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I 2)的存在。 (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①颜色(显色)反应:(含有本环结构的蛋白质)

蛋白质????→?3

HNO 浓变黄色

②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应用:上述练反应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糖类的水解反应: 【实验3—6】

操 作

现 象

解 释 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 后,加入NaOH 溶液,调pH 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 加热3~5min 至沸腾。

生成砖红色沉淀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了含有醛基的葡萄糖,能与新制的Cu(OH)2 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①水解反应:

C 12H 22O 11+H 2O ??

??→?

催化剂C 6H 12O 6 +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 6H 10O 5)n +n H 2O ??

??→?

催化剂n C 6H 12O 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②水解条件:蔗糖、麦芽糖、淀粉在稀酸或酶催化下水解,淀粉在动物体内是在酶催化

下水解;纤维素只有在稀酸催化下水解(比淀粉难水解)

③检验水解产物:二糖、多糖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或果糖,若要检验产

物中含有葡萄糖,必需先加碱中和酸至碱性,才能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 (2).油脂的水解反应:

①油脂水解条件: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加热时均能水解,油脂在动物体内水解是

在酶催化下完成的。

②水解反应:

A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水酸 

△高级脂肪酸+甘油

B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油脂+氢氧化钠?→??

高级脂肪酸钠+

甘油

③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生产中,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3) 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解产物是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水解

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①水解反应:蛋白质 氨基酸 ②几种重要的氨基酸:

C H 2 N

H 2C O O H

C H 2 N H 2

C O O H C

H

甘氨酸 丙氨酸

C O O H N H 2

C

H 2 C H C 6 H 5

C O O N H 2

C H 2 C H 2 C H H O O C 苯丙氨酸 谷氨酸

③氨基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酸性的羧基,又含有碱性的氨基,所以呈两性,与酸、碱均能反应。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

源约占食物的80%,每天的能量76%来自糖类。

(1)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

葡萄糖和果糖??

?

?

?

???????????

?等合成补钙药物和维生素医疗输液食品加工

主要用途血液中水果和蔬菜中存在C

(2)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蔗糖???糖、冰糖等主要用途:食用,如白

和甜菜中存在:主要存在于甘蔗

(3)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淀粉?

?

??????生产葡萄糖和酒精食用

主要用途的种子和块茎中存在:主要存在于植物 纤维素?

?

?

?

?

???????????

?黏胶纤维等维素乙酸酯和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有通便功能造纸食用:加强小肠蠕动,主要用途素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植物的茎、叶、果皮中

存在

2.油脂的主要应用

(1)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油脂在人体内的变化:油脂+水??→?酶

高级脂肪酸+甘油;放出热量(是产生能量最高

的营养物质)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过量摄入会引起疾病) (2)油脂的应用 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 有四种有机物(1)CH CH CH OH 22=-;(2)CH CH COOH 32;

(3)CH CH COOH 2=-;(4)葡萄糖,其中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还能和新制的Cu(OH)2浊液反应的是-------------------------------------------------------------- ( B ) A .(1)(2) B .(3)(4) C .(1)(3) D .(1)(2)(3)

*4. 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和物放入试管,浸入温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试管中的液体,使之分别与碘水,新制 Cu(OH)2浊液(加热)、浓HNO 3(微热)接触,可观察到的现象( D ) A .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 .显蓝色,有红色沉淀,显黄色 C .无现象,凝结,无现象 D .无现象,有红色沉淀,显黄色

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

【重点】1、金属的冶炼方法。2、铝热反应原理及实验。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1) 态:金、铂等极少数的不活泼金属以 存在(单质的形式)。

(2)态:绝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铝以铝土矿形式存在,铁以铁矿石形式存在。

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都显化合价。

2、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出来的生产过程。金属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总的说来,金属的性质越,越容易将其从化合物中出来。

(1)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①热分解法对于金属(活动顺序中,Hg及Hg以后)可以直接用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例如:_HgO_Ag2O

②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位置的金属(Zn---Cu), 通常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例如:

Fe2O3

+3 CO WO3 + 3H 2

ZnO + C Cr2O3

+2Al (铝热反应)【演示实验4-1】铝热反应

I.操作:课本P89

Ⅱ.实验现象:

Ⅲ.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

+2Al (铝热反应)

Ⅳ.铝热剂及应用:

(1)铝热剂:铝粉与某些金属(比铝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其混合物称为铝热剂;反应称为铝热反应。

(2)铝热反应的特点:在高温下引燃后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高温,使被还原出

来的金属熔化,与熔渣分离。体现铝的还原性、氧化铝高熔点的性质。

(3)铝热反应的应用:①焊接钢轨;②冶炼高熔点金属:V、Cr、Mn等。

③电解法:活泼金属(活动顺序中:K--- Al)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例如:

2NaCl(熔融)电解

MgCl2(熔融)电解

2Al2O3(熔融) 电解

冰晶石

④其他方法:火法炼铜Cu

2

S+O22Cu + SO2

湿法炼铜Fe + Cu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FeSO4+ Cu

【总结】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不同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2)金属提炼一般步骤:①;②;③。

3、有效利用金属资源的途径:①提高金属矿物的;②减少金属的;

③加强金属资源的;④使用代替金属材料,节约矿产资源、保护矿产资源。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

一、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1、海水淡化

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

①海水的方法:主要有、电渗析法、法等。

②海水的蒸馏:主要仪器有,烧瓶中还要加入,目的是为了防止。

2、直接利用:海水进行。

二、海水中的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中含有的各种元素的特点:种类多,总储量大,

富集程度低。因此,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需要解决物质的富集的问题。

1、从海水中提取物质的方法

I.海水制盐

Ⅱ.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工艺流程: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验证MgSO4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3)试剂②可以选用。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Ⅲ. 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工艺流程

(1)用蒸馏法将海水浓缩。用硫酸将浓缩的海水酸化。

向酸化的海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转化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入空气和水蒸汽,将溴单质吹入盛有二氧化硫溶液的吸收塔内以达到的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Br2+_SO2+_H2O=

(4)向吸收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收塔内的溶液中的溴单质,得到产品溴。

Ⅳ.【实验4—2】从海带中提取碘

(1)反应原理: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当的氧化剂(H2O2)将其氧化成I2,再用有机溶剂将I2萃取出来。用H2O2做氧化剂,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是:

试剂②

试剂①

海水(主要

含NaCl

和MgSO4)

溶液

Mg(OH) 2

沉淀

Mg

MgCl2

溶液

无水

MgCl2

熔融

电解

(2)操作步骤:

①取约3g 干海带,把表面的浮着物用刷子刷净(不要用水冲洗,以免洗去表面的碘化物),用剪刀剪碎后,用酒精湿润,放入坩埚中。点燃酒精灯,灼烧海带至完全变为灰烬(注意通风)停止加热,冷却。

②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ml 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 ,过滤。 ③在滤液中滴入几滴稀硫酸(3mol/l ),再加入1mL H 2O 2(3%),现象:溶液 。 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现象是:溶液 。 (3)提取I 2流程:

2、新型能源的开发

(1) 和 是核能开发的重要原料。 (2) 和 是有待开发的新型能源。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1、(1)游离态 游离态 (2)化合态 化合态 正

2、还原 活动性 稳定 还原

(1) ①不活泼 加热分解 2HgO 2Hg+O 2↑ 2Ag 2O 4Ag+O 2↑ ②中间 C 、CO 、H 2、活泼金属 Fe 2O 3+3 CO 2Fe + CO 2↑ WO 3 + 3H 2 W +3H 2O ZnO + C Zn + CO ↑ Cr 2O 3+2Al 2Cr+ Al 2O 3

Ⅱ.现象:(1)镁条剧烈燃烧,并发出耀眼的白光。(2)引起混合物剧烈燃烧,发光发热。 (3)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待熔融物冷却后,除去外层熔渣(Al 2O 3),可以发现落下的是铁珠。 Ⅲ. Fe 2O 3+2Al 2Fe + Al 2O 3 ③2NaCl (熔融)

电解

2Na + Cl 2↑

MgCl 2(熔融)

电解

Mg + Cl 2↑ 2Al 2O 3 (熔融) 电解

冰晶石

4Al + 3O 2↑

(2)①矿石的富集、除杂; ②冶炼; ③精炼。

3、①利用率 ② 使用量 ③回收和再利用厂 ④其他材料

一、1、①蒸馏法 离子交换 ②圆底烧瓶 冷凝器 锥形瓶 暴沸 2、循环冷却 二、1、Ⅱ.(1)NaOH 过量 取上层清液,加入NaOH 溶液,不生成沉淀

(2)过滤 (3)HCl (4)MgCl 2(熔融)

电解

Mg + Cl 2↑

Ⅲ.(2)溴离子 溴单质 2NaBr + Cl 2== Br 2 + 2NaCl

(3)富集 Br 2 + SO 2 + 2H 2O == 2HBr + H 2SO 4 (4)2HBr+ Cl 2 == 2HCl+ Br 2

Ⅳ.(1)2I -+ H 2O 2 + 2H + == I 2 + 2H 2O (2)③变棕黄色 变蓝色 2、(1)铀 重水 (2) 潮汐 波浪

含碘单质的溶液

含碘单质的有机溶液

试剂

残渣

含碘元素的溶液

灼烧

海带

溶解,过滤

海带灰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

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学点归纳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3、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三、中和热的测定 四、能量的分类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是伴有能量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NaOH固体溶于水中放出热量,NH4NO3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核反应的能量变化等。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放出热量;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吸收热量。B、C正确,A、D错误。 【例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⑥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则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⑦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

答案: C 解析: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①②④⑤正确,但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数会变化,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变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变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变现为光能、动能等能量形成,B是错误的;A从能量变化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正确;C、D都是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正确描述,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多余的能量以热能释放出来就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所差能量通过吸收热量来完成,表现为吸热反应。 答案: B 【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还有化学能的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是放出热量还有吸收热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则该反应进行后一定是吸收热量的 D.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稳定性越大,反应越难以发生;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小,反应越容易发生 答案: C 解析: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反应后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如碳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加热才能进行,但反应后放出大量的热量。ABD都是正确的。 【例5】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关于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N的总能量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X、Y总能量一定小于M、N的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

高一化学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 混合物。 3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1. 原子(A z X )原子核质子(Z 个) 中子( N 个) 核外电子( Z 个) 注意: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熟背前 20 号元素,熟悉 1 ~ 20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2 个),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 32 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 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 对于原子来说 ) 二、元素周期表 1. 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 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 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 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 种元素 元( 7 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 种元素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 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 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
烷烃: 甲烷
烯烃: 乙烯
主要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 (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 5 种)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①氧化反应 (ⅰ)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 H2、Cl2、HCl、H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
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 +HBr
+HNO3――→ +H2O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 分子式相同而结
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 原 构式不同的化合
子团的物质
物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同单质的互称
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 子式可不同
——
结构
相似
不同
不同
——
研究对象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 用甲,乙,
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 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
“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必修1全册基本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7)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1)Cl-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AgNO3生成白色沉淀+少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Cl-(2)SO42-的检验: 待测溶液+稀HCl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例:粗盐提纯加入试剂顺序氯化钡(除去硫酸盐)→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氯化钡)→过滤→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高中化学必修二总结(20191125151717)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 Z A n R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 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 (包括物理、化学性 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 (难点)(AB , A 2B ,AB 2, NaOH ,Na 2O 2,NH 4Cl ,O 2 2-,NH 4 +)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 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高中化学必修一 重要知识点网络化总结【精品】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概括总结 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4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这些有的是第一节有的是本章后面几节的不管怎么说记下来有好处,以后都用的上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其特点主要有: 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绝对全-高中化学必修2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 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与习题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 Ba2+= BaSO4↓?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 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 = m/M)?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 =22.4 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 n 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 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 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总结的总结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 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点燃 点燃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