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CT及彩色多普勒对肾上腺皮质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CT及彩色多普勒对肾上腺皮质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CT及彩色多普勒对肾上腺皮质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CT及彩色多普勒对肾上腺皮质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CT及彩色多普勒对肾上腺皮质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皮质癌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分别行CT及彩色多普勒检查,CT检查肾上腺区主要观察肿块范围、密度及增强后的强化情况,超声检查主要描述肿物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及血流情况,并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二者对肾肿瘤的定位、定性价值。结果:超声检查36例患者中3例末发现肿物,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1.7%(33/36)。CT检查36例患者中2例未发现肿物,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4.4%(54/56)。36例患者中26例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2.2%(26/36);32例术前CT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8.9%(32/36)。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肿痛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是肾上腺肿瘤患者术前必备的检查手段;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较高,由于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肿瘤声像图特异性差,定性诊断符合率较低.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CT检查;超声检查

随着超声、CT的广泛应用,肾上腺皮质癌检出率有增高趋势,二者对诊断肾上腺皮质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旨在比较CT和彩色多普勒对肾上腺皮质癌的定位和定性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36例住院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17-59岁,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皮质癌。临床表现:19例有典型的库兴综合症表现,典型的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面部痤疮。17例为无内分泌功能性,患者以腰痛、腹痛就诊,行B超、CT检查时偶然发现。

1.2 仪器与方法

CT检查: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对患者肾上腺区域平扫,层厚、层距均为2mm。静脉注射造影剂,以相同的层厚、层距作增强扫描,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强化情况。

超声检查:应用Alokaα-1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取仰卧、侧卧及俯卧位进行纵切、冠状切及横切多角度扫查。首先用二维灰阶超声,发现病灶后重点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

精心整理 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扫描是不可少的,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 一:正常肾上腺的解剖 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CTA。 三、肾上腺占位CT诊断要点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髓脂瘤

腺瘤(原醛)节细胞神经瘤 转移瘤 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CT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 CT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见钙化。 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脂较高 C CT , 有三个10%:肾上腺外,多发,恶性。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慌等 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高。 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区未见病变时应在其他部位寻找病灶(主动脉旁,盆腔)。CT

表现:瘤体多较大,直径3-5cm,个别可达10cm以上;肿块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时有坏死、出血囊变,少数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嗜铬细胞瘤血供丰富,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瘤内坏死、液化区不强化。肿瘤明显强化和囊变为嗜铬细胞瘤特征之一。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是一组有明显家族倾向的显性遗传性疾病,此类嗜铬细胞瘤(双侧多见)常合并其它内 等, 发生坏死;CT表现为巨大的软组织肿块,混杂密度,边缘不规则,80%肿块内有不规则的钙化,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肿瘤一般在脊椎前跨越中线。 E、肾上腺淋巴瘤 肾上腺淋巴瘤少见,临床多见于老年人,多为双侧发病。原发性肾上腺的恶性淋巴

胆管细胞癌的病理与影像诊断

胆管细胞癌的病理与影像诊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宋彬 最近对胆管细胞癌地新的分类为临床遇到的一些模 糊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发性肝癌是指原发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 B) 肝癌的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 C) 肝癌的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一位。 D) 肝癌常见于老年患者。 目前胆管细胞癌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分,那么若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肿块较大,如何与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相鉴别呢?若肝内、外胆管同时受累,那么分为那一类呢? 一、临床概述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可以累及从肝脏外周毛细胆管到肝外胆总管末端的整个胆管系统,是仅次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而排第二位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但发现其常常与华支睾吸虫

感染(clonorchiasis)、慢性胆管炎(chronic cholangitis)及胆管结石症(cholangiolithiasis)、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aroli病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等合并存在,因此推测可能与胆管系统的慢性炎性、理化刺激有关[1]。在病理上,多为分化型腺癌(adenocarcinoma),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黄疸,另可有乏力、纳差、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发热、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查体可见肝大,伴或不伴胆囊肿大(依梗阻部位不同而异);实验室检查提示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二、分类法及存在的争议 ① 目前胆管细胞癌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分为肝外胆管细胞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又根据其位置可分为周围型(peripheral type)和肝门型(hilar type)两类。 ② 但这种分类方法尚存在一些问题:若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肿块较大,有时难于与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相鉴别;肝门型胆管细胞癌与起源于靠近肝门的近端胆管的肝外型胆管细胞癌有 时亦无确切分界;对肝内、外胆管同时受累者难以分类;临床上也有初发为周围肿块型肝内胆管癌而复发后又表现为腔内结节

胆管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胆管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胆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为(2-2.5):1,好发年龄在50-70岁。胆管癌是发生于胆道上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在左、右肝管至胆总管末端,根据发生部位胆管癌可分为四型:a周围型:起源于左右主肝管以远分支胆管,又称胆管细胞型肝癌;b肝门型:起源于左右主肝管及肝总管近端10mm范围内;c肝外胆管型:起源于左右肝管汇合处10mm以远至Vater壶腹近端;d壶腹型:肿瘤位于Vater壶腹部。有学者将壶腹型归入肝外胆管型。其中肝门型胆管癌最常见,占50%-70%,是临床上高位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后三型统称为肝外型。 因胆管癌解剖位置特殊,易向周围血管、神经浸润及临床症状出现晚且重的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和术前方案的制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胆管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X线检查、超声(US)、计算机断层检查(CT),核磁共振成像(MRI)。现分别对其进展进行综述 1 X线检查 目前常用的胆系X线检查有经PTC(经皮经肝胆管造影)、ERCP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PTC是直接穿刺胆管并注入对比剂显示胆管病变的方法。它能显示肝内胆管的形态、走向,并能显示肿瘤的部位、病变的边缘和对肝管的侵犯情况,其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但不能反映出肿瘤邻近组织的情况。PTC可做离心细胞学检查或活检直接进行诊断。ERCP是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然后注入对比剂造影显示胆管病变的方法。它仅能显示肝外胆管,最多仅能显示左右肝管1-2级分支,可显示出管腔有无扩张、狭窄、受压、充盈缺损等改变。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 检查方法】 (一)CT检查 检查前一小时,口服1.5 %泛影葡胺500ml以充盈胃肠道。一般病人,肾上腺CT扫描需要作平扫及增强扫描,可静脉内注入60%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 一般在注射后30秒开始CT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mm间隔5mm较小的肾上腺肿物可作 1.5 - 3mn薄层扫描。扫描自剑突开始。窗宽300- 500, 窗位40,对比增强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 (二)MRI检查 在大多数的关于肾上腺的MRI成像中,常采用自旋回波序列的T1WI与T2WI,层厚3- 10mm现在常用快速自旋回波的T2WI代替常规自旋回波扫描以降低采样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具有相对T2WI的快速梯度回波(TR/RE: 60/30ms,翻转角:15o角)可以代替自旋回波的T2WI序列。此项技术的优点是缩短采样时间,允许屏住呼吸扫描,提高图像质量。 在这些脉冲序列中,正常的肾上腺与肝脏相比呈等或低信号。如果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在T1WI肾上腺与肝 脏相比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脂肪抑制技术的优点是降低噪声,器官轮廓变得清晰锐利,降低呼吸运动所致的伪影,消除化学位移伪影,扩大灰阶,强化组织对比的微小差别。缺点是每次采样的层面减少,在全部图像中有可能脂肪抑制不均匀。 肾上腺腺瘤和结节样增生均含有大量脂肪,而转移和嗜铬细胞瘤不含或含极少量的脂肪。因此建议使用同相位(phase in )和反相位(phase out )的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来鉴别腺瘤(含脂肪)与非腺瘤性病变(无脂肪)。在1.5Tesla的MRI成像系统中(64MHZ,脂肪与水自旋的频率差别为224Hz。因此,在激发脉冲后每个2.24ms,就会出现一个脂肪与水的相位周期。在这个间隔中,脂肪与水的自旋不断地处于相位一致或相位相反的状态下,相位相反图像的信号强度取决于组织内脂肪与水含量的比例。与不含脂肪的组织相比,含脂肪的组织在相位相反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Tsushima等人建议用FLASH(快速小角度激发) 进行呼吸抑制扫描,TR为100ms在相位相反成像中,TE为11ms,在相位一致成像中,TE为13ms,翻转角度为 20o。Mitchell等人采用相位相反成像的梯度回波的扫描参数为翻转角:90o, TR: 59 - 142ms/TE: 2.3 —2.5ms。 团注法注射对比剂后采用屏气的动态多层快速梯度回波MRI成像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并且可以观察注射 对比剂后的功能过程。它可以可靠地显示和定性肾上腺肿物,对腺瘤、转移、嗜铬细胞瘤的鉴别具有统计学的重要意义,虽然在这些病理改变中亦有相互重叠的表现。动态MRI成像可用梯度回波序列,参数为TR: 30ms, TE: 15ms,翻转角度70o。冠状面成像可以同时显示肾上腺、肝脏、肾。静脉注射钆复合物0.1mmol/kg 体重,15分钟后应重复成像。 【MRI成像组织鉴别】 最常用的明确肾上腺占位性质的MRI扫描技术是动态造影增强扫描、化学位移成像。 (一)动态造影增强MRI成像 常根据非腺瘤病变的特点,即灌注增多及毛细血管渗透性紊乱,Krestin等人认为腺瘤可以和转移性病变、 原发性恶性肿瘤、嗜铬细胞瘤、淋巴瘤鉴别开。腺瘤仅显示轻度的强化(信号增加不到二倍),10分钟内 恢复到最初的信号强度。非腺瘤样病变信号强度增高超过二倍以上,持续于高信号水平超过15分钟。观察 52例肾上腺占位病人,与注射造影剂前的MRI图像结合,动态造影增强的MRI图像的敏感性可达100%, 特异性可达91%。近来的对比研究对此结果提岀置疑。Reinig等人的研究显示动态造影增强在疾病的鉴别 中极其不敏感。Korobkin等人的另一组研究也显示在腺瘤样和非腺瘤样肾上腺占位的信号增强的强度无明显差异。虽然快速梯度回波的动态造影增强对肾上腺占位的鉴别无太大帮助,但高质量的呼吸抑制量成像有助于显示后腹膜解剖。 (二)化学位移成像 近年来,人们在依据脂肪含量不同上行MRI成像以确诊肾上腺占位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很多尝试。化学位

胰腺癌的CT和MR的诊断

胰腺癌的CT/MRI诊断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为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75-90%,它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发病率也是较高的,而且近年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胰腺癌由于其位置隐蔽和早期无症状,所以很难早期发现,经手术治愈的病例极少,预后很差,五年生存率仅为1-3%。发病年龄以40-70岁为高峰,男性多于女性,约2-5:1。因此影像学的诊断尤为重要。 一. 临床表现和病理 胰腺癌由于部位隐蔽,症状出现迟,不易早期发现。主要症状为腹痛、体重下降、恶心、纳差、乏力、背痛。胰头癌患者多有无痛性黄疸,胰体尾癌多背痛明显,为腹腔神经丛受侵的表现。80-90%病人癌胚抗原(CEA)阳性。病程短,一般自症状出现到死亡平均短于一年。 多数胰腺癌呈一质地坚实的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约60-70%的肿瘤发生在胰头、颈和钩突部, 15-20%发生在体部,5-10%在尾部,另有5-10%累及全胰。胰头部癌体积一般较小,仅使胰头轻度或中度肿大,早期侵犯胰内胆总管,以特殊的"围管浸润"方式使管壁增厚,造成总胆管节段性狭窄。癌组织侵犯胰管后造成胰管狭窄或堵塞,远端的胰腺组织萎缩和纤维化。胰体尾部癌体积较大,形成硬而不规则的肿块,有时可累及整个胰体尾。癌肿中心可出现坏死囊变。 胰腺癌的淋巴和血行转移较早,胰头癌转移至幽门下或胰上、下,胰十二指肠或肠系膜上动静脉附近淋巴结,再达主动脉旁淋巴结;胰体及尾部癌可转移至脾门及腹腔淋巴结。血行转移首先是肝、肺,其次是腹膜、骨骼和肾上腺。 根据镜下癌细胞的来源不同,把胰腺癌分为几种类型: 1.导管细胞癌(Ductal Adenocarcinoma)是胰腺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约占90%。典型的胰导管腺癌是一个少血供的无包膜实性肿瘤,间质中有多量纤维组织。癌细胞特别易侵犯神经和神经周围淋巴管 2.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 少见,仅占不足1%。癌细胞呈多角形,边界清晰,成为未分化的小圆细胞和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腺泡样结构。 3.多形性腺癌(pleomorphic adenocarcinoma)又称巨细胞癌或肉瘤样癌,其特点是大量奇形怪状的多核或巨核瘤巨细胞及肉瘤样的间质细胞,淋巴管及血管内瘤栓多见。 4.胰母细胞瘤 (pancreatoblastoma) 罕见,但却是儿童期胰腺最常见的一种肿瘤,曾称为婴幼儿胰腺癌。肿瘤体积较大,4-15cm,瘤细胞分化较好,具有母细胞多能分化的特点,约43%有钙化。经手术放疗后,其预后较成人胰腺癌为佳 二. 胰腺的CT检查技术 CT以其无创、密度分辨率高和重复检查好为特点,成为目前胰腺的最重要影像检查手段。临床应用中良好的检查技术是获取高质量CT图像的基础,根据我们多年来临床工作的体会,胃和十二指肠的满意充盈,薄层扫描以及静脉内对比剂的正确使用是CT检查技术中的三个关键要素。通常口服淡对比剂需要 600-800ml,而且分为扫描前20分钟和上床前二次服用,有利于兼顾上部空肠和胃十二指肠的显示。薄层扫描采用3-5mm层厚连续,能够避开多数组织间相互重

(整理)胆管癌中医辨证

胆管癌的黄疸早期运用中医降逆止呕,疏肝利胆,退黄去湿,以利小便,退黄滋养,控制肿瘤,晚期西医胆管引流后,及时 一,胆管癌早期症状:如位于一侧肝管癌肿,开始常无症状,当影响至对侧肝管开口时,才出现阻塞性黄疸.如胆管中部癌不伴有胆石及感染,多为无痛性进行性阻塞性黄疸.黄疸一般进展较快,不呈波动性.胆管癌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四大症状:黄疸,腹痛,皮肤瘙痒及其他相关症状: 1.黄疸:胆管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病人多因黄疸而就诊,黄疸是胆管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约有90%-98%的胆管癌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且多属无痛性,少数病人黄疸呈波动性.上段胆管癌黄疸出现较早,中,下段胆管癌因有胆囊的缓冲黄疸可较晚出现. 2.腹痛: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常被视为胆管癌早期预警症状.腹痛一开始,有类似胆石症,胆囊炎.据临床观察,胆管癌发病仅3个月,便可出现腹痛和黄疸. 3.皮肤瘙痒:可出现在黄疸出现的前或后,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心动过速,出血倾向,精神萎顿,乏力和脂肪泻,腹胀等,皮肤瘙痒是因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高,刺激皮肤末稍神经而致. 4.其他:伴随着黄疸,腹痛等症状,还会有诸如恶心,呕吐,消瘦,尿色深黄,如酱油或浓茶样,大便色浅黄甚至陶土色等,晚期肿瘤溃破时,可出现胆道出血时可有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甚者可出现贫血;有肝转移时可出现肝脏肿大,肝硬化等症象. 二,胆管癌中期症状:胆管癌的中期症状介于早期症状和晚期症状之间,呈进行性发展. 意见建议: 三,胆管癌晚期症状: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为胆管癌的主要症状,常伴有皮肤瘙痒.约一半病人伴有中上腹胀痛和发热,但程度一般较轻.少数病人可出现胆管炎的表现,约一半病人有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胆囊肿大与否,随胆管癌的部位而异.肝脏常有肿大,可在肋下或剑突下扪及,其质地较坚硬,压痛不显,后期可出现脾肿大和腹水等门静脉高压表现.运用中医扶正固本,疏肝利胆.扶正祛邪,恢复免疫和脏腑功能为主. 病情分析: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0.01%~0.46%,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0.3%~1.8%.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意见建议: 【零毒抑瘤】 胆管癌早期诊断北低,确诊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手术根治率低,姑息性手术不能根本解决肿瘤实体,而胆管癌的化疗可能是消化道肿瘤中效果最差的,对一般化疗不甚敏感,放疗的总体效果还存有争议,甚至令人失望,加上这些创伤性,攻击性治疗带来的对机体的严重毒副作用,往往只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出现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的偏差或亏损,可使病情加重甚至趋向恶化. 而中医零毒抑瘤根据“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的原则. 采用健脾益气,补养气血之法固其本,同时予以清利湿热,退黄,解毒散结,抑瘤治其标. 固本祛邪,整体抑瘤,既能有效地抑杀肿瘤细胞,改善人全失调的内环境,加强机体对癌细胞的监控能力,同

肾上腺疾病的CT 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疾病的CT 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 扫描是不可少的,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 一:正常肾上腺的解剖 位置:肾脏的前、内上方、膈肌脚两侧的肾周间隙内,右肾上腺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外侧是肝脏后缘,内侧是膈肌脚,左肾上腺位于胰腺尾部后方,内侧是膈肌脚,外侧是脾脏。形态:肾上腺可分为内侧肢、外侧肢及体部。右侧常呈斜线状、倒V 或倒Y 形,左侧多为倒V 或倒Y 形或三角形,均以倒Y 形为多见。 大小:肾上腺上下径4-6cm,长2-4cm,厚0.5-0.7cm。 判断肾上腺增粗的标准最常采用的方法:如厚度大于1cm 或局部增粗容易肯定,弥漫性增生则可以和同层的膈肌脚比较,正常肾上腺比膈肌脚最厚部分细。 二、肾上腺CT 检查应注意 1、薄层扫描,2-3mm 重建; 2、如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区扫描无异常,扫描范围应扩大; 3、如怀疑肺癌病例,行胸部CT 检查时,应包括双侧肾上腺; 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 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CTA。 三、肾上腺占位CT 诊断要点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髓脂瘤 腺瘤(原醛) 节细胞神经瘤 囊肿 亚急性慢性血肿 2、等密度-实性 皮质腺瘤 3、混杂密度-囊实性

嗜铬细胞瘤 皮质腺癌 转移瘤 神经母细胞瘤 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CT 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 CT 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见钙化。 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脂较高有关; (3)轻度或无强化;(4)有包膜 C、节细胞神经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良性肿瘤,因瘤内含有较多的粘液基质,故CT 值偏低(20-30Hu),瘤体质地软,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内有细点状钙化,病灶内供血血管少,增强后呈轻度强化。 D、肾上腺囊肿特点: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均匀水样密度,壁薄,15%有钙化;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 E、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特点:血肿多在肾上腺中心发生,占据部分或全部髓质。呈圆形或卵圆形,急性期表现较高密度的肿块,亚急性或慢性血肿为近似水样密度肿块,增强后无强化。 2、等密度-实性: 腺瘤:单侧发病,CT 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等或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直径约2-5cm,肿瘤较小,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示肿瘤呈轻度-中度强化。 3、混杂密度-囊实性 A、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有三个10%:肾上腺外,多发,恶性。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慌等 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高。 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区未见病变时应在其他部位寻找病灶(主动脉旁,盆腔)。CT 表现:瘤体多较大,直径3-5cm,个别可达10cm 以上;肿块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时有坏死、出血囊变,少数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嗜铬细胞瘤血供丰富,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瘤内坏死、液化区不强化。肿瘤明显强化和囊变为嗜铬细胞瘤特征之一。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是一组有明显家族倾向的显性遗传性疾病,此类嗜铬细胞瘤(双侧多见)常合并其它内分泌腺肿瘤,如甲状腺髓样癌,垂体 瘤和胰岛细胞瘤等。 B、肾上腺皮质腺癌

胰腺癌体会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影像鉴别体会 ct与传统的放射诊断技术相比能直接、客观地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临床对胰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也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了提高胰腺疾病的诊断水平,笔者收集根据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21例胰腺癌及17例慢性胰腺炎的ct资料,对多个ct征象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胰腺癌:男16例,女5例,发病年龄38~73岁,主要症状与体征:上腹不适,疼痛,乏力,呕吐,其中胰头癌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常有无痛性黄疸进行性加重。 慢性胰腺炎:男11例,女6例,发病年龄22~70岁,主要症状与体征:上腹疼痛,消瘦,脂肪痢,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剧烈腹痛。 1.2 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somatom plus b30b及ge ct/e螺旋ct扫描机。全部病例均进行了平扫与增强扫描,层厚5 mm,间距5 mm。 2 结果 2.1 胰腺癌异常ct表现 2.1.1 胰腺内异常ct表现①病变区胰腺肿大,形成肿块,表现为病变区前后径增大与局限性超出临近正常胰腺3 mm以上的隆起,具有此类表现者17例癌肿多发生于胰头区; ②病变区密度异常:平扫病变区表现等密度、低密度、低与等混杂密度和更低密度的液化坏死灶。增强扫描绝大多数病灶显示为轻度强化,呈等密度、低密度、低与等混杂密度和更低密度的液化坏死灶,与正常胰组织相较多呈低密度改变;③胰管扩张较多,扩张的胰管位于肿块的胰尾侧。 2.1.2 胰腺外异常ct表现①胰周周脂肪层模糊,14例胰周大血管模糊14例,肠系膜上动脉癌栓形成1例;②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本组中胰头肿大伴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14例;总管扩张,大多数呈突然截断;③转移性病变:胰周与大血管旁淋巴结肿大5例,肝脏转移2例,腹水2例。 2.2 慢性胰腺炎异常ct表现 2.2.1 慢性胰腺炎的胰内异常ct表现①病变区体积:慢性胰腺炎病变区体积增大8例,其中弥漫性增大2例,局限性增大6例,正常大小3例,萎缩6例。病变区密度:平扫可呈等、低、低与等混杂密度和高密度的钙化灶,炎组中显示钙化者5例。特别是弥漫、分散、沿胰管走行分布的钙化具有特征性,是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重要依据;②胰管扩张与胰腺囊肿:炎组显示胰管扩张5例,其中可见扩张胰管贯通病变者4例:显示假性囊肿者3例。 2.2.2 慢性胰腺炎的胰外异常ct表现①胰周脂肪模糊5例;②肝内外胆管扩张2例,胆总管逐渐变细中断2例。 3 讨论 3.1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异常ct表现对照分析 3.1.1 胰腺内异常ct表现对照①病变区体积:癌组病变区体积增大形成肿块,肿块近似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多不规整,与正常胰腺组织分界不清,此为肿瘤不规则生长,向周围浸润的结果,而炎组体积可以增大、正常或缩小,取决与胰腺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水肿或腺泡萎缩的程度。病变区增大 癌组明显高于炎组;②病变区密度:炎组钙化灶占29%,特别是弥漫、沿胰管走向的钙化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增强后ct扫描所见病变区显示等、低、低与等混杂密度和更低密度的液化坏死灶密度的频率,炎组明显低于癌组,胰管扩张与假性囊肿:癌组扩张的胰管为病变区阻塞胰尾侧,而炎组扩张的胰管贯通病变,癌组假性囊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炎组。 3.1.2 胰腺外异常ct表现对照①胰周脂肪层模糊或胰周大血管模糊,癌组明显高于

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疾病的C T检查 和诊断要点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肾上腺疾病的CT 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 扫描是不可少的,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 一:正常肾上腺的解剖 位置:肾脏的前、内上方、膈肌脚两侧的肾周间隙内,右肾上腺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外侧是肝脏后缘,内侧是膈肌脚,左肾上腺位于胰腺尾部后方,内侧是 膈肌脚,外侧是脾脏。 形态:肾上腺可分为内侧肢、外侧肢及体部。右侧常呈斜线状、倒V 或倒Y 形,左侧多为倒V 或倒Y 形或三角形,均以倒Y 形为多见。 大小:肾上腺上下径4-6cm,长2-4cm,厚0.5-0.7cm。 判断肾上腺增粗的标准最常采用的方法:如厚度大于1cm 或局部增粗容易肯定,弥漫性增生则可以和同层的膈肌脚比较,正常肾上腺比膈肌脚最厚部分 细。 二、肾上腺CT 检查应注意 1、薄层扫描,2-3mm 重建; 2、如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区扫描无异常,扫描范围应扩大; 3、如怀疑病例,行胸部CT 检查时,应包括双侧肾上腺; 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 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CTA。 三、肾上腺占位CT 诊断要点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髓脂瘤 腺瘤(原醛) 节细胞神经瘤 囊肿 亚急性慢性血肿 2、等密度-实性

皮质腺瘤 3、混杂密度-囊实性 嗜铬细胞瘤 皮质腺癌 转移瘤 神经母细胞瘤 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CT 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 CT 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 见钙化。 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 脂较高有关;(3)轻度或无强化;(4)有包膜 C、节细胞神经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良性肿瘤,因瘤内含有较多的粘液基质,故CT 值偏低(20-30Hu),瘤体质地软,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内有细点状钙化,病灶内供血血管少,增强后呈轻度强化。 D、肾上腺囊肿特点: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均匀水样密度,壁薄,15%有钙化;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 E、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特点:血肿多在肾上腺中心发生,占据部分或全部髓质。呈圆形或卵圆形,急性期表现较高密度的肿块,亚急性或慢性血肿为 近似水样密度肿块,增强后无强化。 2、等密度-实性: 腺瘤:单侧发病,CT 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等或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直径约2-5cm,肿瘤较小,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示肿瘤呈轻度-中度强化。 3、混杂密度-囊实性 A、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有三个10%:肾上腺外,多发,恶性。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慌等 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高。 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区未见病变时应在其他部位寻找病灶(主动脉旁,盆腔)。CT 表现:瘤体多较大,直径3-5cm,个别可达10cm 以上;肿块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时有坏死、出血囊变,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