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杭锦后旗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意的。)

1. 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

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

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形式。这说明()

①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②歌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民间渔歌属于物质文化遗产④歌谣为人所创造和为人所特有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

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

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产物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物质载体与精神载体不可分离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对于民族而言,全民阅读反映出全社会的总体文

明程度。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切实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质的飞跃。这是基于()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②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塑造人生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4.“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歌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②民族节

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

展示和体现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当地时间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全面展示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②促进人类文明的趋同

③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明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下列说法与这一思想相同的是()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D.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8.英国BBC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借由西方主持人在中国的体验,不俯视也不仰视,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以“第三者”的视角去观察,不仅发现了春节的文化魅力,也展示了春节所寄予中国人的当代精神。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文化在相互继承中发展

③大众传媒促进了文化传播④文化在相互推崇中竞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

叫重阳。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而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

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会有很多单位和社区组织敬老活动。这表明()

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②民族节日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

产,应积极保护③中华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④继承传统习俗有助于

培育文明风尚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古代二十四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二

十四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

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

以感受到()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践行孝道的方式要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镌刻着中华民族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不

朽记忆。这里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也是沿途各国多元文化的交

汇交融之地。各国文化的交融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文化的繁荣,是因为()

①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②各国文化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

追求③在长期的交流中各国文化达到了相互融合④各国文化都源远流长,有相

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卡通人物和粽子,两个乍看上去并无联系的事物却结合在了一起。迪士尼的卡通人物出现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五芳斋粽子上,这是国际经典与中国传统的融合。这启示我们进行创新需要()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这个创新根基②站在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交汇点上

③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④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3.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将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和加快推进教育治

理现代化的意见,全面启动“双一流”建设,使教育迈上新台阶。我国加快教育改革的原因有()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②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③教育是发展

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④教育是培育“四有公民”的重要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

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这意味着()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网络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A. ①④

B. ①②

C.③④

D.②③

15.关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当前,我国文化在“走出去”后又产生“融进去”的问题。比如,不少文化作

品注重反映集体主义、步调一致的宏大叙事,但对于能够体现人性价值、自由

精神的普通个体、小人物小事件,常疏于发掘展现,而后者却更接近一些国际

受众的信息选择性心理。材料对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是()

①取长补短,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点上实现创新②求同存异,提高中华文化的

国际影响力③以我为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④兼收并蓄,促进中外文

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每一次朝代更替,都会涌

现出一批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这说明()

A.乱世出英雄,社会变革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B.社会制度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

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18.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大会上提出,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

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追求真理、

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以及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孙中山先生的宝

贵精神能够()

①开启人的智慧,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方向保证②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

神境界,催人奋进③保留基本特征,跨越时空局限,引领社会思潮④体现中华

民族的内在气质,反映民族精神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福州旗山万佛寺大雄宝殿是亚洲最大的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它是现代建筑的设计者

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宫和亚洲寺庙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旗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20.“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为了中国人“劣根性”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①在传承中国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

辱③面向世界,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④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对“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这一观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传统文化()

A.在世代相传中能够保留着基本特征

B.在社会发展中能够顺应生活的变迁

C.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能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内涵

22. 2016年11月9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出

版座谈会在京召开。如果你参与了此次座谈会,你可能会感悟到中国古代科技()

A.是世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B.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C.注重实用,始终处于世界各国前列

D.代表了古代世界科技的最高水平

23.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它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民族意识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这告诉我们()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②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民族文化维系着民族的生活④民族精神是民族强大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封建专制时期,人们的爱国主义往往与忠于君主相联系,如“忠君爱国”,而今我们倡导的爱国主义本质上是爱社会主义。这表明()

A.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不确定的

B.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

C.爱国主义属于文化范畴,由经济政治决定

D.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

25.“卷珠帘,倚高阁,觥筹交错,浮生若梦……”歌曲《卷珠帘》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诗

意缠绵,有着浓浓的中国古风,在央视《中国好歌曲》一炮走红,并成功登上央视春晚。

该歌曲的成功缘于它()

①民族特色鲜明,能够激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②创新艺术形式,保障了人们的基本

文化权益③巧借大众传媒,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④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近年来,许多综艺节目不仅热衷于引进版权、模式,就连节目组工作人员,甚至细到节目里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都要原装引进,生怕一丁点的“土味”影响了“舶来品”的整体格调。这一现象警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①要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②应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③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④要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对二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二者是一致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别②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相反相成③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唯一正确道路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8.一家网站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显示:36.7%的农民工用睡觉打发闲暇,31.4%的农民工无任何文化开支,25%的农民工业余生活是“闲聊”,四成农民工一本书都没有,六成农民工对文化生活不满。针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度匮乏和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国家应该()

①着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②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③支持各种娱乐性综艺电视节目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下列古语蕴含的思想依次是()

①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③信,国之宝

也,民之所凭也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A.民本、仁爱、诚信、正义

B.仁爱、民本、诚信、正义

C.正义、民本、诚信、仁爱

D.正义、仁爱、诚信、民本

30.余秋雨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练,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

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

能。”这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人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4小问,总分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传承良好家风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2.继2015年10月国家文化创新基金在北京举行首批“国家文化创新改革试验基地”命名授牌会议之后,2016年10月08日,国家文化创新基金在京召开第二批“国家文化创新改革试验基地”申报启动研讨会。国家文化创新改革试验基地的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十三五”时期,国家文化创新基金将对国家文化创新改革试验基地加强动态管理,以期更好地发挥园区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1)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创新?(6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创新?

(10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目前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发展繁荣向上的网

络文化,凝聚网络文化正能量;加强宣传,提倡网民自律,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注重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借助政府监管、法律强制力量、社会监督力量,通过他律对网络文化建设进行刚性控制,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重视软件核心技术、网络传播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创新。

结合材料,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12分)

1-5BBCDB6-10DDDAD11-15ACBAB16-20BBDCA21-25CBDBC26-30BCADC

31、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传承良好家风,(2分,答出交往活动、交往方式可以替代给分)有助于人们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处世方法。(2分)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2分)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通过家庭教育的氛围,使人们牢牢树立道德信念。(2分)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2分)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2分)

32、(1)①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4 分)③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2 分)

(2)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④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⑤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每个要点 2 分)

33、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3分)

②公民要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分析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加强自律。(3分)

③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网络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 分)

④探索建立自律、他律、技术控制三位一体的网络传播控制机制。(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