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江源地区人地关系调查与分析

三江源地区人地关系调查与分析

三江源地区人地关系调查与分析
三江源地区人地关系调查与分析

题目:三江源地区人地关系调查与分析

小组成员:阚欣玥闫雪徐亚丹李函

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指导教师:李静芝

2016年5月

1.研究意义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然而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气候条件演变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这一地区的生态日渐恶化、人地关系矛盾日渐突出,如何使这片曾经的“生态净土”得以保护和恢复已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三江源地区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以及社会发展条件,对于这一地区的人地关系演变、人地矛盾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协调和解决人地关系矛盾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2.研究对象

三江源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人地关系矛盾的主要原因以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研究内容

3.1三江源的概况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黄南、海南藏族自治州的21个县市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0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55.4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图1三江源地理位置图

3.2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

(1)1950年前后

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60年前,甘达村的草场上草长得很高,草地上水源非常充沛,漫山遍野都是绿色的,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没有受到威胁,也不会发生牲畜饿死的现象,3岁的母牛或母羊就可以产仔。牧民住得很分散,每家每户各自保护好自己的草场,没有人去挖或去破坏。

(2)文化大革命至上世纪末

各种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具有历史价值的物品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由于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和牧业学盐湖,草原上的草皮被一块块地掀开,在乡镇间像山脉一般垒起来,就如同内地的长城,这样对草原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之后,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工程如修路、修电缆、修建饮水管道等等,都对草原造成了破坏。

三江源草地退化的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已基本形成,而20世纪70年代至2004年期间,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不同程度退化的面积高达36%。

(3)本世纪初

为加大保护力度,青海省政府于2001年9月批准成立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区面积的42%。

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总投资75.07亿元,计划在6年内实施通过还草还林、水土保持、人工增雨、生态移民等措施,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虽然通过生态移民工程,人们搬迁后对草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与此同时,外来人对草地的挖掘、开采和破坏缺乏管理,也给了偷猎野生动物的人以方便。搬走的那些牧民没有了牲畜,也没有别的工业和商业来为他们提供生计来源,生活遇到很大的困难,很多人开始挖沙、砍伐森林,甚至参与到偷抢等犯罪活动当中。

此外,由于受气候变化、经济开发等因素的影响,“三江源”土地荒漠化趋势明显,保护区“黑土滩”和沙漠化每年也在以5.2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同时,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2100公顷,黄河、长江在青海境内每年平均输沙量高达8814万吨和1232万吨。例如,在玉树地区,退化的草场面积已经达到54% ,整个草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6%,鼠害的面积接近玉树草场总面积的20%。

(4)现今

总体来看,目前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草原退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干部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但还是应该抱有审慎乐观的态度,从而进一步使三江源的生态得到更好的保护。

3.3 三江源的人地系统示意图分析

(1)环境背景:

自然环境:三江源处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偏僻,交通条件较差,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外界沟通较少。

人文环境:由于自然环境的劣势导致居民居住分散且受教育程度不高,进而

导致生产方式落后,人口急剧增长。

(2)劣性发展

由于环境背景的劣势,导致该地区发展不景气:

①经济落后: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需求的急剧增长,但落后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需求。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不高。

②环境恶化:为了满足大量人口的生活需求,原本落后的生产方式(放牧、伐木、打猎等)必须进一步扩大,导致一系列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减少、生物资源锐减等不良现象。

(3)恶性循环

本地区经济发展本依托于其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的落后、环境的恶化与当地人剧增的需求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其结果就是生态环境严重超载,自然环境越来越严酷,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环境背景进一步恶化。

针对该恶性循环,生态移民工程是同时兼顾保护环境和地区发展的良策。4.研究成果

4.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1.1青海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

(1)营造青海牧区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氛围

政府一定要从以人民权力捍卫者和环境保护的先锋的身份营造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首先,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环境的保护。青海人民政府及畜牧厅等相关部门要在保护这种有利的政治环境的同时,解决牧区草原可持续发展问题。其次,要制定并调整草原保护措施及重点工程建设,制止大量的垦荒行为,加强资源的监管机制。目前,生态移民返乡的情况是很严重的。这不仅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草原再次面临危机。大量的垦荒弃荒行为的存在、大量草原上的植物、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对于这些行为,政府要釆取适度的强制措施来阻止,并配合一些软性的措施。如对于移民,加强安居工程的实施力度,并以再就业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经济来源问题;对于垦荒弃荒行为,政府可以釆取创新科技提高生产效率、转移劳动力的方式解决;对于大量的不合理开发行为,政府可以采取进行相关的培训,从意识上和行为上不合理开发行为发生者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以创造更多的劳动机会

转移不合理开发行为发生者。

(2)创造青海牧区草原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的机会

如今,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在平稳地发展着,要想长期保持这种发展,就要突破现有的经济发展机制,政府引领企业、牧民要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上有所创新,即要实施创新战略。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同时,当地政府要增强创新自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青海牧区创新发展新局面,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强牧区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以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以创新带动地区发展、以创造发展机会,这是青海牧区政府应该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的保障,也是青海牧区发展的路径。

4.1.2发展青海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合适旳经济方式

改造传统草地畜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构建以草地生产产业为主导的牧区绿色产业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草原牧区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和经济问题的最佳途径。首先,青海牧民能够娴熟地应用这些草原产品产品的传统工艺技术,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毛纺织口、皮革制品、民族服装、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再次,发展特色医药产业。青海牧区有着极为丰富的药材资源,合理应用这些资源发展藏医药工业和中医药加工工业,并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从而形成药一一医产业链。最后,发展自然资源的能源工业。在三江源,要在原有水电站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产生污染;在牧区,要充分利用风力和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在盐类富有的地区,要科学幵采,注重环保、可持续地发展。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柴达木等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

(1)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主题生态旅游

发展青海牧区的特色旅游产业,即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业。它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旅游业,是在不损害草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遗产,不干扰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对草原牧区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商业化幵发,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优质旅游观光服务和餐饮、娱乐、住宿、交通等配套服务的产业。青海牧区既有山川,又有河流;既有荒漠,又有绿洲;既有森林,又有草

原;既有湿地,又有沙漠……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集于青海牧区,与当地的草原游牧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稀缺资源。青海牧区应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对特色旅游景观、旅游线路、旅游文化、旅游服务的宣传,大力发展草原自然生态旅游、牧区民族风情旅游、牧区文明古迹旅游等多种的主题旅游产业。这样的主题生态旅游业,会给青海牧区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青海牧区发展生态旅游业,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

(2)发展特色产业——体现矿产、风电等能源工业的价值

要合理应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特色医药工业、绿色能源工业。首先,要发展畜牧产品加工产业。对牧区牲畜所产的肉类和奶类进行规模化的深加工,将现有的“可可西里”、“西北骄”、“雪域唐古拉”、“绿草源”等品牌进行规模化、品质化调整使其生产出真正的优质产品;对移民村等定居点的牲畜,实行品种多样化、人员专业化,对这些牲畜所产肉类、奶类采取特用的加工方式,生产出明显区别于纯牧区的产品。其次,发展特色手工业。如唐卡、藏毯、尼玛石刻、藏饰等是青海牧区和西藏特有的,但是青海牧区的制作方法和最终产品还是有区别的。这些产品需要的原材料在青海区摆脱“先污染后治理”式的传统现代化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3)发展特色畜牧业——培育特色草种和牲畜品种

在过渡时期,要加快青海牧区传统草原牧业向草原生态牧业转变的过程,应采取如下对策:1.进一步明确界定草场产权,全面推进以草定畜、分区轮牧。2.重点发展肉用型和肉毛兼用型牛羊为为的草地生态牧业。3.优先发展高档牛羊肉加工工业和流通业。4.加快发展前牧业部门,延长草原牧业产业链,培育立体大牧业。这些对策,重中之重是在一般中体现重点,以重点带动一般。即以优先发展牛羊的放养及养殖是重点,进一步明确草场产权、分区轮牧休牧是保证,发展牲畜肉类、毛类加工是后续。

4.1.3三江源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意识调适

青海牧区的社会文化比较独特,与其他地区有着很大的区别:藏蒙回汉等民族融合形成的民族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糅合而成的青海牧区社会文化,有着宗教的成

分,也有着地区的成分。这种社会文化与草原生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这种社会文化发展,要将优良的传统发展下去、将一些不太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观念转变。

(1)发扬民族宗教意识中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意识

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在青海牧民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前文提到的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人特别讲宄节约,如杀生只杀己“成年的”、不太水的上游进行一些可能带来水源污染的活动等,这些积极向上的思想历来就在当地大部分牧民的生活中扎根了。要继续发扬这种文化特色,将这种优良传统一直传承下去。关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意识的民族观念和宗教信仰观念的传承,一方面在当地人中进行自我宣传,让全体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与生态旅游发展结合起来,这来品种的产量和质量。

(2)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观念

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现代牧区发展必经之路、必行之策。在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圈养和适度放养、生态移民、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是青海牧区发展必选的方式。

①以圈养、适度放养代替放养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运行、集约型增长,以圈养、适度放养代替天然放养。通过发展草地生态牧业,给予牧场草原一定的喘息的时间,根据植被属性按区按块划分为不同的放牧场,在不同的时节进行不同的放牧。或者用人工养育的方式培育牲畜以补充天然草场的不足。针对几大牧区草原退化严重、经济增长缓慢问题,青海省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草地生态牧业,在牧区划分了春秋牧场、禁牧等,在居民区搭建棚圈数座(最新数据还在统计中)。2010年共在牧区六州30个县建设示范村30个,共整合草场154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54.17%,共整合牲畜23. 98万头(只),占牲畜总数的55. 42%;己分流富余劳动力3587人。

②黑土滩治理、盐碱地开发

传统的草原发展模式带给青海牧区的除了草原面积锐减还有黑土滩面积的蔓延、盐碱地等天然资源滥开发、鼠灾频发。政府可采取草原植被、树木控制的方式进行黒土滩的治理。盐碱地,从好的方面来说是一种资源,在盛产盐资源的地方,盐资源的合理利用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从坏的方面来说是一种自然灾

难,盐碱地的大量开发会扩大盐碱荒地的面积,这种土地类型自我更新能力弱,在较长时期内也无法进行种植,长期发展下去与沙漠没有什么区别。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上,应该正确把握度,变废为宝。

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青海牧区现今正处于这个关键的过渡期。在此时期,政府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民众在政府带领下进行合理的经济活动,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第29卷第10期2010年10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29,No.10Oct.,2010 收稿日期:2010-01;修订日期:2010-07.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60697004)。作者简介:张洁(1982-),女,陕西西安人,主要从事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zhangxiyue1982@https://www.sodocs.net/doc/af16302843.html, 1178-1184页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张洁1,李同昇2,王武科2 (1.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710032;2.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710127) 摘要: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 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仿真模拟;渭河流域 1引言 除了干旱的和寒冷的地区,全球陆地表面的大 部分区域都是由流域构成的[1]。流域是以河流为纽带的,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自然、经济、社会相互融合的,上、中、下游之间紧密相连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纵横交错的多维复杂的带状区域[2]。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巨系统,是人与地以流域为依托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变量、时间和空间相协调的耦合系统[3-4],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相互反馈过程是推动人地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5]。随着人类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扩大,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流域区逐步成为生态脆弱地区和敏感地区,流域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的关注点之一。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是建立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基础上的,以反映反馈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特征的一类动力学模型,其突出特点是擅长处理非线性、复杂性、长期性和时变性等系统耦合问题[6]。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寻优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找系统较优或次优的结构与参数,以求得较优的系统功能。SD 模型通过 设定系统各种控制因素,以观测输入的控制因素变化时系统的行为和发展,从而能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实验。 由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用动态的、系统的、内部紧密关联的观点来研究流域,能很好的反映流域人地系统的独有特征,对研究和规划复杂的未来行为和相应的长期战略决策有独到的优点,因此有很多学者借助SD 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进行研究,王武科等[7]、喻小军等[8]、鲍超等[9]、王慧敏等[10]、秦丽云[11]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产业结构等要素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方创琳等[12-13]、李同升等[14]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优化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此外,李林红[15]将SD 模型与投入产出表、郭怀成等[16]将SD 模型与多目标规划模型(IFMOP)有机结合研究流域环境系统。借助SD 模型既可以进行时间动态分析,又可进行部门间的协调,它能对系统内部、系统内外因素的互相关系予以明确的认识,对系统内所隐含的反馈回路予以清晰的体现[17-19]。本文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支撑,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实例建立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模型,并进行多种方案调控试验,求解流域人地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练习题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读图1,回答1-3题 1.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强该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B .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应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C .因地制宜在该地区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主要为丘陵 B .该地区盐碱地分布广 C .土壤贫瘠 D .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3.该地区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土壤酸化 B .土地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D .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大约有180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丘陵山地、北方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的发生。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 ) A .生活能源短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 B .因气候多雨湿润,植被即使被破坏,恢复也容易 C .生态环境的破坏只影响低山丘陵地区不影响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 D .这里的人地关系比较缓和 5.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正确叙述( ) A .由于依靠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农民收入低下,大量垦辟陡坡地、林地、草地造成尖锐的人地矛盾 B .目前,黄土高原还有许多宜农荒地,这些宜农荒地的垦殖,可以缓解这里的人地矛盾 C .今后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方向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的道路 D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垦殖这一原因造成的 读右图,回答6~8题。 6.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矿物能源储量丰富 B .主要灾害性天气与热带气旋的影响有关 C .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 .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7.该地区酸雨危害较严重,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 A .气候湿润 B .地形以盆地为主 C .有色冶金工业发达 D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8.造成该区域与青藏高原农业地域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因素 B .政策因素 C .人口因 素 D .自然因素 读右下图,回答9-11题。 9.河流N 是我国( ) 图1

地理教案-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一

地理教案-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使学生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的目的和效益、沿海和内地两大 工业地带、主要矿产和能源基地。 3.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 养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通过填表,培养学生 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结合红壤改造、长江中 上游防护林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 教育;结合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使学生受到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教育;结合两首诗词,对学生 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1.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 4.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录像:鱼米之乡,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 江1998年洪灾;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与南方地区主要水电站和核电站 的分布图(复合片),红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上海市略图;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一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再请其他几个同学分别说说北方地 区的主要农产品、主要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等。 【指图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区——南方地区。 【板书】第二节南方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中国地理:南方地区随堂练习(附答案)

中国地理分区部分: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 读左图,回答1-3题: 1.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该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B.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应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C.该地区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主要为丘陵 B.该地区盐碱地分布广 C.土壤贫瘠 D.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3.该地区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酸化 B.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土地沙化 错误!未指定书签。4.关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 ) A.生活能源短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 B.因气候多雨湿润,植被即使被破坏,恢复也容易 C.生态环境的破坏只影响低山丘陵地区不影响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 D.这里的人地关系比较缓和 读左图,回答6-8题: 5.河流N是我国() A.南北方分界线 B.内外流域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耕作业与畜牧业分界限 6.N河以北的河流一般() A.只有一个汛期 B.具有凌汛 C.具有冰期 D.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7.近年来M市地下水位以每年30cm的速度下降,其直接原因是() A.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补给不足 B.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 C.城市建设过快,水污染严重 D.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读左图某海岛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C.地处热带区域,不受寒潮影响 D.河流有明显汛期 9.关于该岛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发展电力工业 B.热带季风气候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C.著名的莺歌海盐场位于该岛东海岸 D.主要工业区位于该岛的丘陵台地 10. 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黄海之滨 B.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南方地区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是花生 D.江南丘陵红壤分布广泛,红壤呈酸性,肥力差,改良的方法是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 读下图,回答11-12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 理解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分析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来自哪里。 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的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

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描述的是哪里吗?(三江源地区) 大家都非常棒!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美丽的地方——三江源地区。 二、新课学习 (一)江河的源地 1.三江源地区的位置:青海省南部 2.范围: 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3.“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拓展延伸:三江 三江平原中的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 三江源中的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江并流中的三江:长江、澜沧江、怒江 4.三江源地区的水源 这里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呢? ①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②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为什么说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当雨季来临和冰雪融水丰盈时,这些湖泊储蓄河水,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到了冬、春季节,因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将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由于每年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丰沛、稳定,因

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_土地利用变化

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 樊 杰, 吕 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骨干项目(CXIO G E010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0131010) 地理学的学科性质被认为是“综合性”和“地域性”。前 者强调,由于研究对象是由自然圈层和人类智慧圈层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是一门在理论体系与方法论构成等方面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在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综合性”———用系统观和整体观研究地理环境,始终是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地理学者努力探讨着“有机地综合集成”的途径,但从对当今地理科学所呈现出的两大发展趋势———宏观层面上的综合集成、孕育和滋生统一地理学;微观层面上对过程的研究、在学科研究深化的同时导致地理学内部的进一步分化———比较分析来看,微观层面的深化依然是学科发展的主流和学科前沿的集中领域。 近年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越来越受到地理学者的重视。除了采用地理学经典的方法———区域研究解决区域性综合问题之外,更多探索性的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经济发展中,强调自然环境的作用,包括发展状态评价、发展目标选择,如国土开发与区域规划中,越来越重视资源合理利用、减灾防灾、环境保护等问题。其二,重大的自然过程中,探究人类活动因素的作用。除了国内重视驱动力问题研究之外,国外还非常重视对自然过程调控对策体系的经济评价等。如全球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因素。这种探索性工作都没有能够从有机整体去探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应当成为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地域系统的视角研究人地复合系统,应当有3个重要方面内容:第一,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尺度间的转换规律;第二,相同(近似)大小的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作用的差异性及其特征;第三,不同人地复合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机制及其由此形成的更大尺度人地系统的整体性。此外,从时间维度认识以上3者的变化规律,将有助于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深化。以上所有作用过程和结果的可见形式,从平面效果看主要是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从立体效果反应主要是综合景观 形态与演替。即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平面投影。 对人类活动进行地理研究的人文(经济)地理学,其核心概念是区位,区位的组合形态是空间结构,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区域发展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发展则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体对象与主要目标。由于“区位”包涵着地理学科学机理层面的研究内容,在应用层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其选择是多种过程和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说它也是统一地理学的理论内核。土地利用是区位选择的集成结果或综合呈现形式,是人文(经济)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由于人文(经济)地理诸现象的空间分布在土地利用上的映射关系不是单一的平面投影效果,其中非物质形态的地理现象往往需要通过相关人类群体的活动空间、人造景观等方式,间接地在土地利用上给予呈现,给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土地利用仍不失为研究人文(经济)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综合呈现形式。 驱动区位选择和土地利用的行为动机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消费需求、经济利益以及(理性)行为方式。其中,对经济利益的驱动研究是以往土地利用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在人类自身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在产业经济活动层面和社会生活活动层面的分异,使土地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根本的转换。从驱动主体而言,是产业结构演替与城乡聚落变化;而从驱动力的核心机理分析,是土地利用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遵循着区位租金定理,区位租金曲线决定着生活和生产场所的选址。城市用地的扩张越来越多地占用农用地,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中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显著增加,工业企业从市区外迁而让位于第三产业,城市核心区逐步由一般商贸业转换为包括金融保险等在内的高级服务业等等,这些过程,是高地租土地利用方式替代低地租土地利用方式的过程。如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相应的土地利用不是从低效益向高效益转换,那么,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也将难以实现。在现实中,一些非经济的因素会影响到土地利用的方式,如国家政策、消费者偏好等。非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除了强制性手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结课论文 题目:谈三江源地区生态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院系:管经学院 班级:2016146班 学号:201614617 姓名:杨文珍

三江源论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位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行政区域设计省内玉树、果洛、海南和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区域面积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50.4%;人口近71万,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大部分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有些山峰海拔甚至高达6000米以上。这些高耸的高原山峰通过动力和热力作用,极大地改变了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形势,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不仅如此,三江源地区还以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拦截了西南气流带来的大量水汽而形成充沛降水,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提供了丰富水源,并用此孕育形成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另外,三江源地区气候环境独特,人类活动稀少。许多地区至今还是无人区,即为吸血古老物种躲避第四纪冰川提供了天然避难所,也为近代一些物种免受人类的毁坏创造了条件,该地区因此成了我国重要的珍稀物种繁衍中心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之一。由此可见,三江源地区不仅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而且对整个中国及东南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中华大地的生态屏障,是孕育华夏民族的生命之源具体来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江源是中国及东南亚的江河之源 三江源地区因其位置独特,海拔高峻,成为全球现代冰

川集聚地之一,冰川总面积达1812.74平方千米。其中,长江源去冰川面积1496.04平方米,澜沧江源区冰川面积124.75平方千米,黄河源曲冰川面积191.95平方千米。这些冰川年均融水量约17.02×108立方米,是三江源地区干支河的重要补给水源。三江源地区岁整体海拔很高,但区内地势平坦,水资源储蓄能力较强,有利于河网、水系的形成发育,在三江源地区,仅属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的大小河流就有180条,有大小湖泊16337个之多,总面积达2350.77平方千米,其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26个。如著名的扎陵湖、鄂陵湖、乌兰乌拉湖、可可西里湖、库赛湖、多尔改错湖等实星罗棋布其间,参与形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高原湿地。这些湖泊、湿地实三江源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储蓄调节器,正是它们使长江、黄河、澜沧江得以源源不断、经久不息。不仅如此,三江源地区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全流域最重要的水资源供给者。据测算: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源自三江源地区,特别是黄河几乎一半左右的水量是有三江源地区提供。近年,黄河下游持续断流,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其重要原因就是三江源地区冰川退缩、源头水资源减少。1998年,长江流域爆发全流域性特大洪水,也与三江源地区植被破坏、地表蓄水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等因素有关。由此可见,作为“长江之源”、“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它一旦咳嗽——生态环境遭破坏,长江、黄河全流域就有感冒之虞——或洪涝、或断流。三江源地区队全国实现人和水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江源是中国乃至世界高寒生物资源宝库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理解

如何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概念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由吴传均院士提出的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我将这个其拆开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三部分的综合。(1)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和进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人类在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能够认识地理环境,进而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生产服务。无论历史上的何时,地理学的研究都没有脱离过对人和地的探讨。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最传统的主题。 研究地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地理知识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同时保障地理环境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变动达到可持续。因此,人地关系的最优化协调,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 (2)地域 人地关系是地理研究的核心,但并非是地理学的专属特性。地理学最终还是研究“地”的“理”,是建立在对地球表层中地理要素的分布、发展、演化、规律的探究上。地理学者的应当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将目光放在地表不同范围不同尺度下的人地关系的地方差异,究其缘由,然后根据地域特点规划调控。 区域性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别导致区域间人地关系差异,这是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独到的地方。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地理学能够站在不同地区、不同尺度下的差异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生产潜力和适宜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好的理论参考。 (3)系统 地理学研究不同区域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异现象和规律,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这些要素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一个变化但是要素间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可叠加性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耦合相干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动态系统,是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 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分别是两个子系统,可以单独成研究但实际上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强行切割开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只作为独立个体势必会产生片面的结果。应当将二者融合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地理学的优化调控目的也是整个系统的协调、平衡和最佳产出,而不是某一个子系统甚至地理要素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地理学应将人地作为系统整体来看待,依照不同地域系统的特点制定优化策略。 总的来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指的是以探究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域系统,其目的是探究使得系统间各要素相互作用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平衡的调控机制,协调区域内、区际间和代际间的人地关系,得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整体最优化,最终在合理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下,促进人类社会的产出量向人地系统中的最大投入产出潜力靠拢。

华北地区专题

华北地区专题 地形 。 (1)简述图中①②两河流所在的地形区名称及其成因。(l0分)阅读图c,简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点。

气候 图7为汾河流域水系图,图8为图7中A地气候资料图。 (1)A地气温年较差比较大,请简要分析原因(8分) 河流 读海河水系图 1、请从地形、气候、水系等三方面简要分析海河流域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 2、海河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达39721平方公里,汾河流域建有大型水库(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3座,其他中小型水库、灌区、机电泵站更是星罗棋布,图7为汾河流域水系图,图8为图7中A地气候资料图。 3据材料简述汾河主要水系特征。(9分) 农业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甲、乙省会所在两省目前都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说出两省各自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简析“湖广熟,天下足”格局改变为“中原熟,天下足”的原因。(12分)

环渤海经济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现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2、棉花是喜光作物,早期生长对水分和温度要求较高;后期生长需要充足光照,以有利光合作用;收摘期则最怕秋雨连绵。图中甲斜线区是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8分) 3、大蒜在我国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大蒜出口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图14中的阴影区域为我国大蒜主产省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图15)能够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2分) (3)试分析甲、乙两省区春季气候条件对大蒜生长的不利影响。(2分) (4)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请分析原因。(6分) 4、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新村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10分)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之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之南方地区知识点 地理位置和范围:100°E-120°E 20°N-34°N 地理位置: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临东海和南海。 范围: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 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如广西的壮族和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的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人民生活:食:大米,住:通风散热(砖瓦、竹木);行:传统船舶;体育:游泳、龙舟竞赛。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⑴地貌特点及分布:平原、丘陵交错。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形区。 ⑵气候类型及耕地类型: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一年二熟或三熟。河湖河汊密布,灌溉条件良好;耕地多是水田。 ⑶农业生产: ·粮棉基地淡水鱼: 7个商品粮基地:成都、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夏种水稻,冬种小麦和油菜。 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居全国首位(“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含磷、钾)。生产稻、麦、棉、油菜籽、甘蔗、柑橘等,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经济林木、水果:蚕丝产区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两广、闽、台盛产甘蔗;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基地;水果中柑橘产量最大;南部沿海还出产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椰子。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樟树。 ⑶存在问题: ①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②水污染严重。 ③江南丘陵的红壤贫瘠,水土流失。 ④能源供应不足。 ·对策: ①加强长江、淮河的洪涝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加固堤坝,疏浚水道。 ②改良红壤(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种茶树、油树、杉木、马尾松)。 ③开发水能资源,建设大型水电站(如三峡);建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概念性认识

文章编号:1000-8462(2002)03-0289-04 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概念性认识① 杨 青 山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吉林长春 130024) 摘 要:本文把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因素归结于人类需求结构因素、人类活动结构因素、地理环境供给结构因素和区际关系结构因素四个方面,并据此提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发展原理。它们是人类活动结构的协同进化原理、地理环境协调有序利用原理和外部区际关系作用下的人地关系系统自组织原理。 关键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 1 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基本因素一般认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也就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1]。那么,这种动态结构是如何演化和发展的呢?现代时—空理论认为,“物质系统的时间特性(即演化和发展特性)是在它的内部结构组织影响下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通过对结构组织的作用而影响物质系统的发展”[2]。按此原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直接反映为人地关系系统的结构组织变化,而外部环境则通过对人地关系系统的结构组织影响而作用于系统的发展。由于人地关系系统内部的结构组织变化又是以人类需求为动力的。因此,可以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人类需求结构因素、人类活动结构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和区际关系因素。 人类需求结构因素是影响地域人地关系结构性变化的牵引动力。按恩格斯的划分,人类需求结构有三个层次,即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它反映了人类需求的全部特征,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域往往具有不同的需求内容和需求形式。 人类活动结构因素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主体,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就是由它实现的。它一般由人口再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社会文化活动所组成。这些活动控制着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地理环境因素是从供给方面制约人类活动结构发展的因素。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制约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方式、强度和规模,进而影响到人类再生产活动。人文环境则影响到人类活动的水平。 区际关系因素是来自外部的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因素。它对系统的影响,一是通过区际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影响系统的运行,一是通过区际生态关系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 2 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主动因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类活动结构是主体。主体在人类需求结构拉动下的创新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主动因。创新主要在人类活动结构内部产生。主要创新领域为与生产力结构相联系的技术创新和与调控结构相联系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不仅影响人类活动结构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地理环境的供给结构、人类需求结构和区际关系结构的变化。使创新从多角度、全方位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 创新对地理环境的供给结构变化的作用,可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予以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及其活动系统的供给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供给,它是人类社会长时段发展的基本供给,也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创新可以从多方面影响自然环境供给结构的变化,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自然资源供给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从本质上讲,人类正是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文明方式而改变自然资源的供给结构求得发展的。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供给能力的下降,尤其是生命支持系统的下降,至少人类已发生了的历史是这样,工业社会更是如此。由于工业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加之在资源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然界无法同化和降解的物质,使工业社会的不可持续性逐渐为人类所认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它是工业社会技术创新扩散的一种必然结果。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则从另一个方面改变着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的供给结构,它不仅是人类 第22卷第3期2002年5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2,N o.3 May,2002 ①收稿日期:2001-12-13;修回日期:2002-04-20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

第29卷第6期2010年06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29,No.6June,2010 收稿日期:2009-06;修订日期:2009-12. 基金项目: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60697004),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资助项目(08YZZ29)。作者简介:张洁(1982-),女,陕西西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zhangxiyue1982@https://www.sodocs.net/doc/af16302843.html, 通讯作者:李同昇(1960-),男,陕西岐山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E-mail:leetang@https://www.sodocs.net/doc/af16302843.html, 733-739页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 张洁,李同昇,王武科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710127) 摘 要:随着人类对流域水土地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扩大,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演化逐步为国内外学者所 关注。文章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出发选择了与流域人地系统相关的40项指标,建立了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系统理论建立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对1996-2006年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6-2006年间,渭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响应明显,并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波动,呈现先好转后恶化再好转又恶化的反复波动态势。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耦合度的研究表明,渭河流域耦合度增长很快,并呈现出一种S 型规律,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开始时因资源开发需要,流域人地系统的耦合度发展缓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逐步适应,耦合度快速上升,最后受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限制耦合度将接近某一饱和水平。目前,渭河流域已处于过度开发阶段,资源环境危机也已处于潜伏期,若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度开发资源,将很快跨越现在的阶段,持续增长的经济水平和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使资源环境系统不堪重负,环境质量不断降低,人地系统关系不断恶化,同时资源环境反馈于社会经济,系统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关键词: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度;协调发展;渭河流域 1引言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1-2]。吴传钧院士在《论地理学的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强调:“任何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和区域管理都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为有效进行区域开发与区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3-5]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全球环境问 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灵魂和理论基石,是贯彻实施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战略的重要法则,人地关系的优化调控直接决定着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成败[6]。 随着人类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扩大,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流域区逐步成为生态脆弱地区和敏感地区,流域的水、生态、经济成为地理学的关注点之一[7-8]。从20世纪初,国外学者就开始 了流域人地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流域地表过程、人类聚落对河流系统的影响[9]、应对全球变化—大河流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流域发展规划与管理[10]、流域人水关系的研究、流域环境系统规划[11]等几个方面;1990年之后,我国学者从历史时期流域人地系统演化研究、流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指标及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基于资源环境价值化的流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指标研究、流域人地相互作用情景分析和流域治理研究等角度也逐步展开对流域人地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人类活动对流域的影响或人类如何规划治理流域,几乎没有涉及流域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而如何协调流域高速的经济社会增长与环境恶化及资源耗竭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流域人地系统的协调优化乃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流域人地系统耦合关系的基础上,以1996年以来渭河流域的统计数据为支撑,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对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状态进行实证研究。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内容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内容: (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 (2) 人地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强度的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和风险分析; (3) 人与地两大系统间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的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 (4) 地域的人口承载力分析,关键是预测粮食增产的幅度; (5) 一定地域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根据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结构和潜力,预测特定的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 (6) 人地相关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 (7) 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型。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这类因素以区位吸引力(拉力)形式而存在,而区位吸引力又因环境或个人价值观的变化而产生。作为这些变化的一个结果,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在的区位不满意,那么迁移的愿望就产生了。迁移愿望的强度以及这种愿望能否满足,将因个人的需求、对他的限制和不满足的程度而异。 城市生活行为空间理论模型 为研究现代城市生活行为的利益型关联,格莱德提出的“锚点理论模型”等。“锚点理论模型”认为,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将建立环境认知物象,一般首先认知区位,然后认知区位之间的联系,接着再认知区位周围的地区。格莱德以某个人移居到某个城市为例,移居者首先必须熟悉自己的住宅、购物商店和工作场所等节点。再以这些节点为起点,逐步认知自己的住宅、购物商店和工作场所这三个节点相连的路线以及沿线的其他事物。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步掌握各类交接点的关系。 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旅游资源评价通常是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旅游地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 (1) 确定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度、类型与组合状况,评价该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 明确旅游地的性质(类型),拟定未来的旅游地中旅游资源的结构和新的旅游资源开发计划。 (3) 通过对旅游资源及其客观开发条件的评价,确定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序和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建设顺序。 13、旅游地形象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使决策者和公众对旅游地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决策者识别出旅游资源中最核心的部分,进而把握未来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方向;使地方公众了解本地开发旅游的潜力和前景,增强旅游意识,积极参与地方旅游的开发和建设。 其次,为旅游者的出游决策提供信息帮助。旅游者在选择出游目的地的时候,面对众多不熟悉的旅游地及旅游产品,常常犹豫不决。旅游地通过形象设计可以增加识别度,引起游客注意,诱发旅游欲望。 第三,为旅游企业,特别是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提供产品组织及销售方面的支持。 行政区划的原则 (1)便于执行国家职能 维护并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行政区划最根本的出发点。我们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就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有利于经济发展 行政区的重要职能之一是管理经济,因而促进经济发展成为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例如,为了对外开放,促进东南沿海和全国经济发展,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辟为经济特区。为了开发海南岛,促进其经济发展,1988 年实现海南建省,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8 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也是为了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行政区划贯彻区域自治政策,把兄弟民族聚居的地方划为单独的行政区。目前,全国设有五个自治区、数十个自治州、数百个自治县(旗) 和若干个民族乡。 (4)照顾历史继承性 在划分行政区时,要尽量照顾历史的继承性,但是也要改革历史上遗留的不合理成分。 (5)考虑自然条件 考虑自然条件的差异或某一自然要素的障碍作用也是划分行政区的重要原则之一。例如,陕西省和山西省以黄河为界,河北省和山西省以太行山为界,江西、福建以武夷山为界,湖南、湖北以洞庭湖为界等,便是明证。 文化景观的构成与基本特征? 一、文化景观的构成 文化景观由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 物质文化景观是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较为具体,人们比较容易观察到。如聚落、建筑、服饰、人物、街道等。 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却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如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关系等。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景观还包括一种人们可以感受到却难以表达出来的“氛围”。这种氛围只有文

图1华中地区地形图华中地区南北各与华南华北地区为界西抵

滾滾東流的長江,提供當地居民灌溉、航運以及水電動力,然而圍湖造田、向湖要糧的同時,也造成了氾濫和汙染…… 沉寂了數十年的上海,重拾往日「十里洋場」的繁華,且看上海如何再現百年前的「黃浦江傳奇」。 18主題一中國風情畫

單元2 居民與長江的經濟對話──華中地區 19 圖2-1 華中地區地形圖

20 主題一 中國風情畫 華中地區南北各與華南、華北地區為界,西抵西部地區,東瀕黃海與東海。 本區地勢西高東低,但自四川以下地形起伏不大,除四川本身是崎嶇封閉的盆地外,順長江而下,依序有兩湖盆地及鄱陽湖盆地。盆地以東,安徽省中部為河谷平原,南邊的丘陵地形則與浙西相連,有「中國茶鄉」之稱;江蘇省東側為長江三角洲,與錢塘江口北岸的浙江沿海平原形成典型的沙岸地形。 圖2-4 華中地區簡圖 本區地形以平原和盆地為主體,其中夾雜許多湖泊。 位置與地形 圖2-2 長江三角洲的農田景觀 圖2-3 安徽屯溪茶田 安徽省因丘陵地形,加上雲霧繚繞,適合茶葉生長,為中國茶鄉。

單元2 居民與長江的經濟對話──華中地區 21 本區以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一月月均溫大致在 0℃以上,夏季普遍炎熱,尤其在盆地底部的河湖低 地,往往水氣蒸騰,溽暑難當。年降水量約1,000公釐左右,其中以六、七月的梅雨最為重要,夏秋偶有颱 風,但影響僅及沿海的蘇、浙兩省。整體來說,本區的氣候寫照是年降水量豐富、年均溫高、生長季長。 本區水文以長江為主軸,多支流、湖沼分布,洞庭湖周邊及長江三角洲均可見水鄉澤國的景觀。此外,浙江省以及安徽省南部則屬錢塘江流域,在杭州灣入東 海。 圖2-6 華中地區一月及七月等 圖2-7 華中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 氣候與水文 圖2-8 水鄉澤國 密布的湖泊與水道,為長江三角洲獨特的風貌。 圖2-5 華中地區三個都市氣候圖 上海、武漢和重慶的緯度相當,但重慶冬溫較高,顯示北側秦嶺、大巴山之屏障功能。 一月 七月

人地关系

第一章人地关系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地关系理论 掌握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论的概念,掌握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的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和评价。熟悉适应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协调论的基本内容。了解生态论、文化景观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天人合一”观的理论要点。 第二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了解人地系统的一般规律,熟悉人地矛盾的内涵和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规律,掌握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的属性。了解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地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以及人地系统结构演变和调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地关系的理论。 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进程: 引言:绪论部分我们讲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提问)答: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地关系是自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尺度上来研究它,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只有地理学。 第一章人地关系 什么叫人地关系? 所谓“人”是指社会的人,是在一定地域内、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 所谓“地”是指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界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就是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就是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 因此,“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地扩大、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影响人类活动,形成地域特征,产生地域差异。 第一节人地关系理论 什么叫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人地关系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如我国古代有以“天命论”为基础的“神怪论”和“不可知论”,也有以“人定胜天,天定胜人”的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在西方既有埃拉托色尼等为代表的把地球作为人类家乡的观点,也有“神创论”和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欧洲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出现以后,博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