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

心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

心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
心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

心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

心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心境和姿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发挥潜能。能够掌控进入积极状态的能力非常重要。在积极心态时,有自信、自爱、自尊、自强、快乐、兴奋等,能让你的潜能源源涌出。在消极心态时,多疑、沮丧、恐惧、焦虑、悲伤、信心不足等,会使你身心无力,则应有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心态决定人生成败,事实上,我们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成败:

1、我们怎样面对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2、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3、在一项任务刚开始时的心态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

4、在任何重要组织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心态。

难怪有人说,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是由自己的心态来创造。心态分为两种,积极心态能发挥潜能,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消极心态能排斥这些东西,夺走生活中的一切,它使人终身陷在谷底,即使爬到了颠峰,也会被拖下来。

积极的心态特点是信心、希望、诚实和爱心、塌实等,消极心态的特点是悲观、失望、自卑、欺骗等。

一个有积极心态的人被大水困住,只得爬上屋顶,邻居中有

人漂浮过来说:约翰,这次大水真可怕啊!约翰回答说:不,它并不怎么坏,邻居有点吃惊,就反驳道:你怎么说不怎么坏,你的鸡舍已经被冲走了。约翰回答:是的,我知道,但是我六个月以前养的鸭子在附近游泳。但是,约翰,这次水损害了你的农作物。这位邻居坚持说。约翰仍然不屈服地说:不,我的农作物因为缺水而损坏了,就在上周,代理人告诉忘我,我的土地需要更多的水,所以这下就解决问题了。

这位悲观的邻居又再次对他那位欢笑的朋友说:但是你看,约翰,大水还在上涨,就要涨到你的窗户上了。这位乐观的朋友笑得更开心了,说道:我希望如此,这些窗户实在太脏了,需要冲洗一下。这是个玩笑,但是也有幽默,显然,约翰已经决定以积极的态度来应付各种情况。百科全书上说,心态是为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心境或姿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即使遇到消极的情况,也能使心灵自动地做出积极的反映。达到这种境界,你必须以很多良好、清洁、有利的信息来充实你的心灵,甚至随时保持这种状况。

由此可见,潜能的发挥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心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发挥潜能。

世界冠军摩拉里就是这样做的,早在少不更事,守着电视看奥运竞赛的年纪,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梦想,梦想着即将到来的有趣之事。1984年的一个机会出现了,他在他擅长的项目中,成全世界的最优秀的游泳者,但在洛杉矶的奥运会上,却只拿了亚军,想象与梦想并没有实现。

他重新回到梦想中,回到游泳池中,又开始了训练。这一次目标是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金牌,他的梦想在奥运预选赛时就烟消云散,他竟然被淘汰。

跟大多数人一样,他变的很沮丧,把这份梦想深埋心中,跑去康乃尔念律师学校。有三年的时间,他很少游泳。可是心中始终有股烈焰,他无法抑制这份渴望。

离1992年夏季赛前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决定在孤注一掷。在这项属于年轻人的游泳比赛中,他算是高龄,简直就象那着枪矛戳风车的现代唐吉诃德,想赢得百尺蝶式泳赛的想法简直愚不可及。

对他而言,这也是一段悲伤艰难的时刻,因为他的母亲因病离世了。他将无法和他分享胜利的成果,可是追悼母亲的精神加强了他的决心和意志。

另人惊讶,他不仅成为美国代表队成员,还赢得了初赛。

他的记录比世界记录慢了一秒多,在竞赛中他势必要创造一个奇迹。加强想象,增加意想训练,不停地训练,他在心中仔细规划赛程,不用一分钟,他就能将比赛从头到尾,像透彻水晶般仔细看过一便,他的速度会占尽优势。

预先想象了赛程,他就开始游了,而那天他真地站在受奖台上,看者星条旗冉冉上升,美国国歌响起,颈上挂着金牌,凭着他的积极心态,摩拉里将梦想化为胜利,美梦成真。

雪莉.比维十岁那年,别人告诉他,他永远不能再走路,二十二岁那年,他以1980年美国小姐的身份走在伸展台上。雪莉,1980

年美国小姐,11岁时遭遇车祸,他的左腿被轧碎,缝了一百多针才缝合,医生告诉他,他永远不能走路。然而,在几年后的一个基督教兴奋培灵大会上,他看见自己的左腿立刻长长了两寸。他说这是靠上帝的奇迹走路的。但是另一个同样的奇迹在于他的积极的心态。

雪莉可以坐下来放弃许多人都可以这么做。那么他到底从哪得到如此绝妙的态度?在车祸发生前的一个偶然事件直接影响到他对自己的看法。5岁那年,在一间小杂货点内有个送牛奶的达到人看着他,并且对他说,他将来会成为美国小姐,雪莉相信他,也正式由这么个积极有利的想法,诞生了积极的心态,也诞生了1980年的美国小姐。

因此,话语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带着爱,希望和鼓励的积极话语往往能将一个人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总之,带着失望,怨恨的消极话语也能毁灭一个人。因此,我们一定要小心自己的心态.

第七节-动机与情绪情感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知识考点 P162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二种成分:()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3.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属于(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主导 D.社会 4.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属于(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自然 D.从属 5.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是______动机。( ) A.生理性 B.社会性 C.主导 D.成就 6.美国心理学家( )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A.斯腾伯格 B.斯金纳 C.马斯洛 D.华生7.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 )。 A.工作动机 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 D.生理动机 8.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9.________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A.动机 B.需要 C.诱因 D.目标 10.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 A.动机 B.诱因 C.需要 D.目标 11.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 A.水 B.饥渴 C.寻求水源 D.喝水 12.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13.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的是( )强度的动机。 A.高 B.低 C.中等 D.无 14.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不变 15.根据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原理,要想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需要() A.较低强度动机 B.较高强度的动机 C.中等强度的动机 D.很高强度的动机 16.在_________中,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A.中等难度的活动 B.简单容易的活动 C.难度较大的活动 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 17.在活动任务较容易时,要想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 ) A.较高 B.中等 C.较低 D.任意强度

阅读概念总结

阅读理解概念总结 散文小说阅读: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对比衬托(正衬反衬)以动写静联想想象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爱莲说)托物寓意(象征)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例: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例:第四节蒋氏自陈心曲一段包含哪几层对比?有什么作用?1、邻居十室九空和蒋氏以捕蛇独存;悍吏来时,邻居鸡犬不宁和蒋氏弛然而卧;邻居天天有死亡危险和蒋氏一年二次;2、衬托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突出赋敛之毒对百姓的伤害;充分揭示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反语 注意考虑修辞手法的全面性。 例: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答题规范: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引文中词句)”;使(能)“……”(套修辞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事物或人)的……(怎样)的感情。 试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山泉充满生命活力。隐隐点出山泉是鼎湖山之魂。写钟泉之声相应,衬托了山泉的青春气息.充满情趣。】 4、描写人物方法(1):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例:中年闰土遇见我,神态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如何理解? 1、欢喜:见到多年未见的好友的高兴 2、凄凉:20年的世态炎凉让闰土感到痛苦、难堪、也有点儿自卑 3、恭敬: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 4、摇头(石像):对生活不满,内心不平,又无力反抗,显得麻木、迟钝、木讷、呆滞。 5、描写景物、刻画人物的方法(2):正面侧面(小石潭记捕蛇者说)虚写、实写(春雪)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例:见《与朱元思书》 6、句式(语气):祈使句、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句子形式)长句、短句整句、散句 例:见张家港适应性考试《一代一代的春天》 7、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插叙作用:补充衬托文章的中心人物或事件,为下文……做铺垫、丰富情节,深化主题) 8、词语的解释:贬义褒义(贬义褒用)本义比喻义(一语双关) 例:《一代一代的春天》 例:常青藤第三次模考卷《雪》《快递》 9、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例:吴江卷第9题。《呼兰河传》 10、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的含义? 答题方法: 1、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这里指……,起到了(表现了)……的作用(观点)。 2、由表及里地分析:既是……(文章字面的含义)又是……(作者的深层含义)。 3、分开阐述(2个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是指……;“……”是指……。

群文阅读核心概念界定

群文阅读核心概念界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群文阅读 1.群文: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小语会理事长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提出。在此之前,日本的“群书阅读”、港台的“多文本阅读”、江浙的多篇课文的教学、多本书的阅读可作为“群文阅读”的源流。树人教育研究院通过缜密论证,开行业先河,在国内首次系统深入的建构起“群文阅读”的理论体系。 2.群文阅读:由树人教育研究院专家论证后明确提出“群文阅读”的概念界定:广义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形态,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阅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不同平台载体上,在复杂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从而实现阅读者个体自我或社会意义的构建。狭义的群文阅读是指一种教学方式。指在一节课里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阅读。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某个议题选择若干篇符合教学需要的一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学生通过对多个文本的体验、思考、讨论来构建意义,实现学生阅读力的提高。 本研究所指的群文阅读,是一种狭义的阅读。那么从单篇到“群文”,对阅读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着名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谈了三点:意义一: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意义二:对真实阅读情状的模拟。意义三:努力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儿童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的精读教学的模式,让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赵镜中教授概述了“群文阅读”的特征:同一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教学。“群文阅读”是新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阅读理念, 3.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

心理学动机和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动机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前就已存在,并以隐蔽内在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 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 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动机不同,有机体行为的目标也不同,这就是动机的方向性在起作用。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动机愈强烈,行为随之强烈。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有时行为看似不在了,但只要动机仍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只是以别的形式存在。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内在的生理需求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2.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有时,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 动机中,需要与诱因紧密相连。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随之减弱或消失。

语文阅读的基本概念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③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议论有时是融为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的。 &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①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就是判断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材料取舍是否详略得当) 答题套路:本文(详)写了……(略写……)表现了……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 ②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考虑首尾是否照应,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 答题套路:文章开头写了……文末写了……首尾照应,很好地体现了中心。 文章先写……再写……,然后……,层次安排合理,清晰。 文章……总结了上文……,……很好地引出下文,过渡自然。 ③语言上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1、题型: (1)词语选用:方法:A、从程度、范围、感情色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 B、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2)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方法:A、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B、一般是往前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A把握文体: 记叙文:平实、凝重 议论、说明文:严密、准确 散文:生动、清新 答题套路:本文……句中……词……,(体现了)文章语言的…… B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C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 D、多观察,品味文中的词句 ③立意: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答题套路:本文写了……中心突出,集中,

最新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1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同步练习 2 3 一、名词解释 1.动机P162 2.需要P163 3.诱因P164 4.生理性动机P165 5.社会性动机P165、P167 4 5 6.外在动机P166 7.交往动机P168 8.成就动机P170 9.工作动机P172 10.匮乏动机 6 P173 7 11.成长动机P173 12.情绪情感P175 13.心境P178 14.激情P178 15.应激P178 8 16.道德感P178 17.理智感P179 18.美感P179 9 二、单项选择题 10 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P178 11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12 2.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P178 13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4 3.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 )P178 15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6 4.人对认知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为( )P179 17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成就感 18 5.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 )P178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成就感 19 20 6.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对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会性

行为。( )P178 21 22 A.社会需求 B.生理需要 C.态度 D.体验 23 7.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P175 A.交往 B.需要 C.态度 D.生理需要 24 25 8.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P178 26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27 9.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是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指的是( )P178 28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29 10.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指的是( )P178 30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31 11.人在出乎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被称为( )P178 32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33 12.人们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P178 34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5 13.人在认知活动中,在追求知识、真理的过程中,在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36 ( )P179 37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8 14.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 )P179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9 40 15.人们利用自己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这是一种 ( )P180

我的读书观念

我的读书观念 这是第三次或第四次书面总结读书的感受。每一次都稍有不同,下一次肯定又会不一样。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不指望读一本两本、一年两年就有较大的收获和顿悟;也不指望通过刻意练习读书,读成一个大师、一个作家、一个学者来。这好像不是我的目的。 我希望通过读书找到一些乐趣,形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促进文字表达能力;给自己增长一些知识,开一些脑洞,见识和感受这个世界和人体自身的奇妙、精巧,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具体到光、力、时间、空间,而又抽象到意识,涉及到基本定律和一些数学框架。 希望明白更多事物的机理,洞察更多的社会、经济、政治、生物的现象及其背后隐藏的本质与逻辑;向科学家学习他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态度、研究精神;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是让自己的后半辈子不要太过平庸,精神不要太过贫穷;多一些与家人、与儿子的互动交流题材。 我希望能重塑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改变一些陈旧、过时、错误的观念,打造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改变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进而改变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与家人相处,与社会相处。仅在这一点上,一年多来,我们全家用“巨变”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从认识到内心、到行为表现,一系列行为调整以及正向积级的迹象表明,我们是幸运的。对此,我

们特别感激。感谢这样的机缘和转变。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据说,读书还能体验心流,改变人的修为,改变人的气质。读书,让人少一些焦虑,多一些智慧;少一些浮躁,多一些通透。这是一个恒定、持续的过程,一年两年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是十年呢。大概也会按涌现的现象出现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吧。 读书要注意避免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读书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图快、图数量。刚开始读书时专注力、理解力很差,好习惯也没有养成,读起来会很艰难、费劲。特别是一系列的心理学,拿自己开刀并不容易。但知识、理论有着相通性,读着读着,我们就会将知识点串起来,读的速度越来越快,理解越来越深,将其内化于心,转化为行为,从而变得“有用”。如果知识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不是融入了思想,大概也就转换不成认知和行动。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人对于需要自律、需要鼓足勇气才能办到的事,也就相对容易多了。 二是读书不能影响到生活与工作。需要避免与工作、生活的正面冲突。若在时间、精力上分配失衡,就会导致顾此失彼。更麻烦的是价值观也会有冲突,我们努力塑造的做人处世的价值观必然会与现实的种种“不良”不一致,出现“白天在外拼杀、晚上向上帝祷告”的内心纠结现象。 三是读书要带有一点点目标,精而不滥,保证品质。人的精力有限,读书应有所取舍。一开始,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但读

《心理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心理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本章重点: 1、动机的概念、功能与产生; 2、动机的种类; 3、社会性动机; 4、动机理论; 5、情绪情感的界定与种类; 6、情绪情感的表达; 7、情绪情感的功能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1、动机概念: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调节与维持 二、动机的产生: 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是诱因,引导个体趋向特定的目标。 1、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2、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需要的性质不同划分。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划分。 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划分不同。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中等强度动机效率最高 (2009.4)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 A.生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2006.7)11.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下列哪项属于找水喝的诱因?( ) A.水B.口渴C.寻求水源D.喝水 (2008.7)11.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水平( ) A.低B.高C.中等D.不变 (2006.7)12.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并且,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加大会表现得()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2006.4) 10.在困难复杂的学习或工作中,其活动效率与动机强度的关系是()

4 需要 动机 情绪 情感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按照需要的层次划分: ?需要可以分为: ?生理、 ?安全、 ?爱、 ?尊重、 ?自我实现。 二、动机 动机:引起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之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内在心理动力,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内在原因,是个体基于某种欲望或需要所引起的心理冲动。 ?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和前提,动机是需要的反映和表现。 三、饭店顾客的三种基本的消费动机 1、生理性消费动机:主要是由消费者生理性需要所引起,为维持、保护、延续和发展其自身生命需要而产生的各种购买动机。又叫做本能动机或生理动机,是消费者心理性购买动机的基础。 2、心理性购买动机:主要是由消费者心理性需要或社会性、精神性需要所引起,为满足维持社会生活,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等需要而产生的各种购买动机。 3、社会性消费动机——是由于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满足社会性需要消费动机。 四、饭店顾客的具体消费动机 1、求实动机:以追求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其核心是“实用”和“实惠”。具有这种动机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时,特别注重商品的内在质量、主要功能、售后服务,讲求实用、好用、耐用,而不大看重商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或者商品的品牌、包装装潢和新颖性等 2、求便动机:是以追求饭店服务的方便性,如预定方便、入住方便、服务方便

等。 3、安全动机:追求饭店服务具有高度的安全保障,包括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隐私安全。公务客人和商业客人还追求商业秘密安全。 4、求廉动机:表现为注重饭店服务的价格,而将方便性、舒适性等要求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上、 5、表现动机(炫耀动机) 6、享受动机与舒适动机 7、求静动机与求动动机 8、好奇动机 9、求名动机 10、求质动机 11、从众动机 五、情绪 情绪的概念: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 基本分类: ?快乐:盼望的目的达到之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悲哀:与所热爱的事物失去以及所盼望目的的幻灭有关的情绪体验 ?愤怒: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受到妨碍而积累的紧张情绪到 ?恐惧:是试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的情绪 六:如何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七、情绪和情感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基础不同 ?(2)主体不同 ?(3)是否情境性,深刻、稳定和持久 ?(4)强度不同 ?2、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幼儿早期阅读是一个大的阅读观念

幼儿早期阅读是一个大的阅读观念,是为了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素质。由于幼儿早期阅读理论研究总体上滞后于实践的需要,一些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学习、贯彻和落实《纲要》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解不全面和不深刻的问题。为此,本文拟从有关早期阅读问题入手,明确早期阅读能力的内涵,探讨早期阅读教育的价值,分析其目前存在的误区及如何有效的开展早期阅读教育。 【论文提纲】 一早期阅读核心能力——自主阅读能力的内涵 二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一)扩大幼儿生活、学习的范围 (二)提高幼儿的自我调适能力 (三)享受分享阅读的乐趣 三早期阅读教育两大误区的解读 (一)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 (二)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四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策略 (一)提供自主阅读的物质材料 1 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图书 2 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文字世界 (二)创设宽松的互动阅读氛围 1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早期阅读行为 2 参与幼儿的阅读 3 鼓励幼儿与图书、文字进行创造性的互动 (三)组织专门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 1 前图书阅读活动 2 前识字活动 3 前书写活动 三关键词 幼儿早期阅读前图书阅读活动前识字活动前书写活动 近年来,早期阅读问题逐渐成为幼教界关注的焦点,一些托儿所、幼儿园纷纷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其实,早期阅读是一个大的阅读观念,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素质。因此,我们对孩子评价的标准不应只是识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而关键是看孩子是否具有了阅读的核心能力,只有明确了这些,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才会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会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早期阅读核心能力——自主阅读能力的内涵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早期阅读教育所发展的核心能力是自主阅读能力。研究表明,汉语幼儿早期自主阅读能力主要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一)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关系的能力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先纠正父母的四个观念!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先纠正父母的四个观念!不过在做这一切计划之前,我们的家长们可能得先纠正一下 他们自己的观念,毕竟说到底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在孩子 接触阅读的初期,有关读什么书,如何读的问题,也应该给 孩子一点发言权,毕竟只有让孩子执卷于手中才叫读书啊! “翻一下就不看了”也没关系 很多一岁多的妈妈非常焦虑地跟我说,鱼爸,我孩子对书 不喜欢,翻一下就不看了,根本就没有兴趣,怎么办? 其实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父母选择的书,不适合孩子,另 外一个就是父母太在意了。 关于怎么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书,下次鱼爸写一篇详细

的,今天谈一下父母的态度。 千万不要总是给自己和孩子设置一些预定值,一定要读完几本才算读完,一定要孩子如何如何,最后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很累。 其实对于两岁前的小朋友,翻一下就不看了是很普遍的,关键在于父母的一个引导和坚持。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父母就可以尝试“让孩子选书”,但是采用这种方式的话,气氛往往会变成:“那本书是你挑的,所以你一定要读完。”也会带给孩子压力。 见孩子看书看到一半就丢到一边去的话,家长也会说:“那本书是你挑的,要好好读完啊!” 但是阅读不是这样。有时我们会翻翻书本开头,很快就丢

到一边去,很久之后对于接下来的内容感到好奇,于是会重拾那本书再次重读。不是这样吗? 或者是我们会喜欢书封的图画,心里觉得:“这本书似乎很有趣。”于是读了几页,结果发现很无趣。这种情况也是理所当然。 然而,我们却让孩子选择一本书,并且认定“那是你选的书”,强化了“你必须把书读完”的气氛。 特别是很多书就是父母选择的,要孩子多爱多爱,变得更有难度了。 打造“想读就读”的自然阅读环境 请教爱书的人喜欢书的契机,多数人都会回答:“因为家里以前有很多书。”

心理学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动机的定义 (一)动机的概念 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我们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与维持功能 动机的产生: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驱力)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社会性动机人类所特有。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1、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2、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一般来说,由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德西效应。 (三)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1、主导动机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主导动机起的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

发生的方向和强度。 2、从属动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在不同人身上或不同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 交往动机 (一)交往动机及其获得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交往动机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关于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交往倾向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 (二)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1、合作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与他人合作共处是我们社会文化价值所鼓励的东西。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 2、情谊以情感因素为取向的交往,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3、归属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 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结构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二)成就动机的特征 一般来说,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 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工作动机理论:X理论、Y理论、V理论、Z理论 X理论:人工作就是为了钱,个人的工作动机来自于物质利益的驱动,并且常被外来刺激所吸引。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txt20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1、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和维持功能 3、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4、动机的产生: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是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5、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按需要的不同性质) (1)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源泉不同)。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这就是德西效应。(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6、从属动机:在行为动机中,有的动机出于辅助从属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偏弱,称为从属动机。 7、社会性动机:是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涉及个人的工作、交往、对成就的追求等多方面。 8、交往动机:个体愿意归属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它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9、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合作、情谊、归属 10、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11、成就动机的特征:(1)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 12、工作动机: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13、较有代表性的动机理论:本能理论、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 14、本能理论:有机体生来就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它不能解释人所有的动机行为。 1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他将需要分为不同的五种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从最低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构成了一个需要等级,在不同情境下激励和引导着个体的行为。在需要层次中,层级越低,力量越强大。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性动机。然而,一旦较低层级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级需要。 16、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7、情绪:它包括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种层面的共同活动构成了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18、情绪与情感:(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的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2)从发生的早晚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随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3)从反映特点看,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

浅谈“大语文”观念下的阅读习惯

浅谈“大语文”观念下的阅读习惯 摘要:大语文,一个念起来气势磅礴,恢弘大气的词,近些年来一直贯穿于语文教育和学习中。如果说我们学习的语文是“大语文”,那么我们的阅读就是“大语文阅读”。在教育和学习中提倡“大语文”,就是告诉我们,一是要重视语文的学习,二是要重视语文的作用,在生活中用心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因此“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应该是确认了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认识到的是,当他们养成“大语文观”的阅读习惯后,语言文字就是他们手上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再是问题。 关键词:“大语文”观阅读培养习惯 阅读是吸收,是输入,写作则是倾吐,是输出。我一直跟学生说,语文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这不能仅仅成为一项用数据衡量的标准,而是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兴趣,从而让学习的过程变得主动。 一﹑生活处处有语文 提倡了这么多年气势恢弘磅礴的“大语文”,究竟“大语文”的观念是什么呢? 其实非常简单,所谓的“大”指的就是范围大。大到什么程度了呢?大到了在我们的集体社会中,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大到学术报告﹑大会发言稿,小到请假条﹑短信息﹑各种安全警示标语﹑甚至一个商品名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字之差可以闹出笑话,也可以酿成大祸。这个“大”还表明了语文的地位高。何出此言?很简单,试想一个读不懂题目要求的学生,如何能把题解出来?理科的思维也需要用文字的表达。数学应用题不也是常玩文字游戏么? 在教育和学习中提倡“大语文”,就是告诉我们,一是要重视语文的学习,二是要重视语文的作用,在生活中用心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因为语文真的是无处不在,哪里有社会﹑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及其应用。而且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趋势将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人文化而日益突出。因此“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应该是确认了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阅读时刻在发生 (一)名著阅读。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转师生阅读观念 论阅读提升方法-师生观念

转师生阅读观念论阅读提升方法:师生观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确保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瑞鑫点教在线就语文阅读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组织了一场语文阅读研讨会,并邀请一线骨干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在会议中各位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有几位年轻教师的发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效速读,助力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张国安,北京市延庆区教师研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信息时代阅读面临三大挑战:有限的阅读时间对无限的读物,阅读低效对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知识、信息,现有阅读技术对数量大、增长快的知识、信息。挑战带来时代需要——高效速读能力,且高效速读还是新课标、高考改革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是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形成的关键。下面我来说说如何在语文阅读实践中进行高效速读。 系统建构高效速读的方法与技术。依托现代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阅读新思路·建构与提升(第三册速读)》一书,分章节来学习高效速读能力相关的阅读方法和技术,全脑速读、默读、猜读、复述、限时阅读、计时阅读、通用程序阅读、固定程序阅读、线式阅读、辨体阅读等,一章一种技术,既有精当的阅读技术概念呈现和原理阐释,也有方法步骤和案例示范,更有一章多篇传统文化内容的阅读方法技能训练,活学活用,自测自检,实操性强。 高效速读与语文课堂融合。以单篇文章的学习来设计速读训练,如速读复述课等。设计除了学习目标之外,文本字数,阅读用时,阅读速度等要标注要求,并且配以一定量的阅读检测题,供学生检测速读的效果。当然速读前还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以使学生能够注意力集中,从而达到更佳的速读效果。 高效速读与语文课外阅读融合。大容量的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而高效速读解决了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的问题,这一阅读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大容量的阅读。所以可以把高效速读能力培养与语文课外阅读融合起来。我们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除极经典的场景、情节需要学生精读、教师精讲外,其他部分都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定量定时定题式的高效速读来完成,既省时又高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此外,高效速读能力培养与新版课程标准要求的经典阅读要相融合。结合新课标的篇目推荐内容,引导学生高效速读,为未来的进一步阅读奠基。当然有余力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每周为学生准备新鲜可口的时评文章进行速读训练,在阅读能力培养基础上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还可以把速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锻炼自己的个性表达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 总之,教师课内课外都要引导学生建构高效速读方法技术,积累语文阅读体验,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阅读能力,进而适应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 转变教师与学生的阅读观念 马海霞,北京市平谷中学语文教师 张老师关于高效速读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因为引导学生把高效速读付诸实践对于老师也是一大挑战。另外开启语文阅读新思路还有一个挑战,这就是我要说的——转变教师与学生的阅读观念。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阅读文本这三者是相互

心理学同步练习题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 .动机P16 2 2 .需要P16 3 3.诱因P16 4 4.生理性动机P16 5 5.社会性动机P165、P167 6.外在动机P166 7.交往动机P168 8.成就动机P170 9.工作动机P172 10.匮乏动机P173 11.成长动机P173 12 .情绪情感P175 13.心境P178 14.激情P178 15 .应激P178 16.道德感P178 17.理智感P179 18.美感P179 二、单项选择题 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P178 A .情绪 B.情感C.心境D.应激 2.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 D.焦虑 3.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 D.焦虑 4.人对认知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为()P179 A .美感 B.理智感C。道德感D.成就感 5.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 )P178 A .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D.成就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 )P178 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会性行为。( A.社会需求 B.生理需要 C.态度 D.体验 7.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_________ 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P175 A .交往 B.需要C.态度D.生理需要 8.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D.焦虑 9?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是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指的是()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D.焦虑 10.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指的是()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D.焦虑 11.人在出乎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被称为 ()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D.焦虑 12.人们根据一定社会的道 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P178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13.人在认知活动 中,在追求知识、真理的过程中,在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P179 A .道德感B.理智感 C.美感D.成就感 14.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 感体验是()P179 A .道德感B.理智感 C.美感D.成就感 15.人们利用自己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 绪,这是一种()P180 A.面部表情 B.语调表情 C.身段表情 D.综合表情 16.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

动机和情绪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动机和情绪情感的概念,掌握动机理论飞了解动机和情绪情感的种类,把握动机和情绪情感的作用。 本章重点: 1.动机的概念、功能与产生 2.动机的种类 3.社会性动机 4.动机理论 5.情绪情感的界定与种类 6.情绪情感的表达 7.情绪情感的功能 本章难点: 1.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3.动机理论 4.情绪情感与动机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二、动机的产生 三、动机的种类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 二、成就动机 三、工作动机 第三节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二、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 三、认知与期待理论 第四节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四、情绪情感的表达 第五节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 (一)动机的概念与特征

(二)动机的产生与作用 (三)动机的种类 (四)社会性动机 (五)动机理论 (六)情绪情感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 (七)情绪情感的种类 (八)情绪情感的表达 (九)情结情感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一)动机与行为 识记:动机、需要、诱因 领会:动机的基本特征,动机的功能、需要、诱因与动机产生的关系,动机的种类 应用: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二)社会性动机 识记: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工作动机 领会:成就动机的成分,工作动机理论 应用:影响成就动机高低的因素,社会性动机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三)动机理论 识记:本能理论、匮乏动机、成长动机、认知与期待理论 领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应用: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解释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现象 (四)情绪情感的概念 识记:情绪情感、心境、应激 领会: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情感表达的方式 应用:如何保持良好的心境 (五)情绪情感的功能 应用:说明情绪情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一)动机的概念 什么是动机呢?当人们口渴的时候,就会去寻找水,找水的行为背后就是动机。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它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入们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动机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以前就已存在,并以隐蔽内在的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动机所驱动的行为,如好朋友们经常在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