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影专业术语

电影专业术语


【场景设计】美术师在影片美术总体造型创作中,对单元空间环境的设计。每部影片都由若干组供展开剧情的单元场景空间环境即场景组成,这些场景又具体分为几十到几百个分场景。场景有内景、外景、内外结合景、场地外景与特技合成景等多种类型。场景应体现剧本的规定情境,有利于刻划人物和进行拍摄。美术师的场景设计主要包括:根据影片表现内容诸方面要求,在构思银幕总体空间造型基础上,确立总体场景形象布局结构;再将诸场景分类组合为若干单元场景,分别从场景的布局结构与规模,色彩基调与气氛效果,以及风格样式等方面作出造型处理和细节设计。
【电影空间】指银幕所体现的空间世界。虽然银幕的物质属性只有平面的宽及高两个维度,然而,电影放映时的映象透视感,人和物在纵深空间的运动和音响的复合作用,使银幕获得宽、高、深三维空间;加上映象的连续性时间维度,于是就形成电影独特的四维空间感。一部影片由许多不同的空间环境组成。美术师应在导演总体构思指导下做好总体空间设计,注意自然环境或室内环境的不同深度和广度,明度和暗度,音响的强弱,演员的场面调度,以及不同的空间规模等具体的视听因素,把握不同空间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 【生活场景】即银幕上人物所处的各种具体的生活环境。故事片中生活场景的划分单位不是镜头和段落,而是按具体环境的性质和功能确定的,如办公室、客厅、湖泊、车库、小巷、监房、林中小路,神话片中的仙境、魔穴等等。
【外景】电影场景的组成部分,也称“实景”。相对固定摄影棚内的景物而言,指拍摄场景地的各种自然环境或生活环境。也包括离开摄影棚在外景、地搭的室内场景。外景克服了棚内景的诸多局限,能充分体现影片所需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外景具有广阔的四维空间,方便运动摄影,有利于加强镜头的表现力,也有利于演员在真实的景物环境中自然地表演。为此,美术师的主要创作任务之一是对外景的选择、取舍和加工,以构造艺术的典型环境。
【实景】直接作为拍摄场景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实景拍摄处于丰富的变化着的自然界,处于历史走到今天的生动社会生活环境,面对的是长期积淀的种种自然的和历史生活的“遗迹”,或瞬息即逝的景象,因此可以造成人工搭置景物不能替代的诸种艺术效果。但有些景色仍需要按剧作规定和导演总体构思的要求,作一定的布置和加工,使时代气氛、地方特色等方面更贴切影片的造型要求,并有利于场面调度。实景也称外景,但对摄影棚之外搭建的人工场景

不能称实景,只能称外景。
【选外景】 即“选景”。到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选取场景。影片拍摄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外景作为电影场景的组成部分,必须排斥随意性。美术师应根据剧本要求和导演意图,提出影片总体造型构思与选择外景的原则和方案。外景场地的确定首先看大环境是否符合影片总体造型要求,而后考虑加工方案和与内景的衔接方案。外景地应尽量集中,以利转移,还要有备用点。
【内景】 即“棚内景”。在摄影棚里搭置的各种场景。由于棚内有各种完善的技术设备,摄影棚不受时间、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可供使用,可以按照设想再现各种历史场景和创造现实场景,所以内景有着重要作用。如可以表现精美的歌舞戏曲场面,可以从容进行人物塑造等。内景设计亦成为美术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摄影棚】 专供拍摄影片使用的特殊建筑物。较大的摄影棚面积一般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为8米以上。棚内四周有为绘制背景用的天片,各种照明设施,各种音响条件,以及隔音、通风、调节气温、排水等设备。棚内可搭建室内外各种布景供拍摄。在电影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摄影棚仍起重要作用。从艺术创作需耍出发,善于使用摄影棚,发挥棚内空间层次的艺术效果,是美术师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电影绘景】 俗称“画背景”、“画衬景”、“画天片”。由于摄影棚的空间限制,不可能实际容纳所有欲拍摄景物,根据棚内场景的具体要求,一些景物特别是处于远景中的如天地山川、村庄、亭台楼阁等景物,就要用绘画、喷刷和幻灯等手段绘制于固定在摄影棚内一定位置的“天片”、“露天天片”、内外景的“单片”和“档片”上。这就是电影绘景。电影绘景是构成场景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影绘景的创作和处理。是影片造型中的一个方面。绘景首先要做到具有真实性,与搭景和谐统一,在不同类型的影片中还要注意真实性与风格追求的协调一致。
【绘景师】 负责电影场景中背景绘制工作的美术创作人员。其职责是以绘画、幻灯制作等手段,在天片、活片上绘制场景所需要的背景,以丰富场景的空间组成。专业绘景师队伍应由掌握各种风格和技法的绘画人才组成,以适应电影艺术风格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绘景设计图】 亦称“绘景气氛图”。是由绘景师完成的场景构成的背景部分设计图,也是展开实际绘制背景工作的必要步骤。绘景师根据美术师对影片的总体造型意图和对各场景设计的具体要求,为顺利完成实际绘景工作首先要画出绘景设计图。图中的各种景物形象和光影层次以及色

彩基调等,应符合搭制的景的背景要求。
【天片】 也称“天幕衬片”、“天幕”。挂于摄影棚四周用来制作各种固定或动态效果背景的布幕。在布幕上喷绘景物或以幻灯映象手段扩大棚内场景空间,与搭建的布景共同构成影片所需的规定场景。
【幻灯背景】 利用各种幻灯绘制技术在天上成象所表现的各种空间背景。用幻灯背景表现蓝天、云彩、波浪等景像,气氛效果比较理想。幻灯背景不适宜于表现轮廓要求清晰的景物。在表现轮廓分明的建筑类景物时,适合作为场景中的大远景背景。
【特技美术】影片总体造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根据透视原理,运用各种具有不同性能的特技摄影镜头、电脑技术,以及其它各种技术手段完成的一种造型创作。有绘画合成、照片合成、模型合成、透镜合成、混合透视合成、电脑合成等多种手段。影片中有些场景和镜头受地理、经费、安全和拍摄条件等限制,必须运用特技手段完成。在完成电影特技镜头过程中,特技美术与特技摄影有合作也有分工。一般绘画合成、照片合成、模型合成和空间成象的造型设计、制作,以及组织拍摄等工作,由特技美术方面负责。
【特技美术师】 负责特技镜头造型设计和拍摄的专业人员。特技美术师在仔细阅读文学剧本,初步计划特技镜头的数量和形式,,并参与导演、摄影师、美术师研讨全片分镜头工作后,确定特技镜头的数量和蒙太奇位置,绘制特技镜头的画面气氛图,并与特技摄影师、模型技师等研究并制定具体拍摄方案。还要亲自完成合成镜头中的绘画和照片着色等工艺,组织特技现场拍摄工作,协助剪辑师进行特技镜头的蒙太奇处理等艺术加工工作。
【特技美术设计图】 指运用各种特技方法实现造型创作设想以获得银幕特殊效果与气氛表现的一组图样。完成特技美术设计图是特技美术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全组图包括特技气氛图、特技平面图、特技立面图和特技细部图等。图样应展现特技场面的景物造型与特殊气氛,注明完成特技镜头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制作所需特技景物的详细准确尺寸和比例。
【特技气氛图】 特技美术设计图之一。包括特技场面气氛和特技渲染的特定情绪气氛的造型设计图样。是银幕拟显现的诸种特殊效果的形象示意图,也是特技美术师用来与导演和特技摄影师交换创作意图的工作示意图。其构图与总角度要体现特技拍摄工作的基本特点。作为影片总体造型或具体场景造型的构成部分,特技气氛图的造型应与总体的造型风格和场景景物和谐统一。
【特技模型】简称“模型”。影片拍摄中所需的以假代真的景与物。模型

与实景或搭景的银幕合成必须运用各种特技手段,故称特技模型。因成本、安全、拍摄条件等原因,某些场景和镜头(如飞机空战、地震发生、汽车相撞等)的拍摄,必须制作特技模型,以假代真。制作特技模型先要画出设计图、三视图和细部图,清楚注明模型相应的准确比例、尺寸,可以缩小比例,也可以是相同比例。模型的质感、色彩等方面应与场景造型一致。
【特技烟火】 用各种技术手段制造的如浓烟烈火、爆炸等银幕造型效果。应用于影片中的战争场面(如炮弹爆炸,火焰喷射器燃起的大火)、各种灾害情景(如森林火灾)的表现等方面。随着科技发展,特技烟火制造的手段也在发展。烟火技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道具】 电影造型艺术中的一个专业部门。与电影场景和剧情展现、人物塑造相关联的一切物(包括动物)的总称。在故事片厂设有专门管理道具的业务部门,建有储存各种各类道具的道具库,并设有道具管理的专业人员。按体积分,有大道具、小道具;按功能分,有陈设道具、戏用道具、效果道具、市招道具、动物道具与贯穿道具等类。道具作用多样,如体现环境气氛,呈现地区和时代特色,渲染生活气息,串联情节,作为演员的动作支点展现人物个性、情感和命运等等。由于电影艺术的真实性和运动性,电影道具与假定性较强的戏剧道具有重要区别。银幕造型的真实性要求道具(包括复制品)形体逼真,其色泽与质感要具有准确或鲜明的年代感、历史感,其外观有自然的和生活的痕迹感,甚至要故意将道具作破作旧,使其能够取得最大限度的逼真感。
【道具员】 负责道具准备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影片拍摄中,道具员要在熟悉剧情、明确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协助道具师准备影片所需的各种道具,负责拍摄现场的道具管理和清洁工作,掌握各场次道具的衔接、道具的搬运和临时变动,使现场工作顺利进行。 【服装】 指电影造型艺术中的一个专业部门。指影片中人物的各种穿着和服饰。是人物和环境造型的重要手段。“服装”有助于体现人物的身份、年龄、习惯、情趣等个性特点,有助于显示特定的民族风貌、地域特色和不同时代感。服装的造型和色彩应符合规定情境的要求,追求剧情要求的整体艺术效果。根据影片不同表现题材和影片不同内容的需要,服装分为:生活装、时装、古装,以及装饰性较强的歌舞、童话、戏曲神话等风格的服装。电影服装,可以用真实材料缝制,也可以选择代用品制作。所用材料表面应具有特定质感效果。对服装成品,有些要根据人物所处规定情境进行各种生活化处

理。影片字幕职员表上的“服装”专指服装员。
【服装员】 指负责影片摄制中人物所需服装的管理人员。在影片的摄制准备阶段,服装员在美术师和服装设计师领导下负责置办服装,负责将确定的服装按场景人物编号入册,供拍摄时穿用;在场景跳拍或镜头跳拍的情况下,要负责人物服装的衔接。也指影片拍摄现场的专职服装管理人员。负责具体掌握每场戏演员的服装,负责发放、修补和保管大批量群众演员服装工作。
【群众服装】专为群众角色设计、加工和筹备的各种服饰鞋帽。是影片人物造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群众角色服装的筹备,其款式、色泽、纹样、衣料的成色和质感的设计和加工,是十分复杂的细致的工作,必须着眼剧本所规定的年代、地区、民族特点和各种群众角色的不同阶层、身份和职业,这才有助于获得准确、真实、生动的场面气氛。
【电影化装】 电影造型艺术中的一个专业部门。电影艺术重要的造型因素之一,与其他造型因素共同构成影片的视觉表意系统。化装并不是一项单纯的外在性技法,它根据影片的主题表现、体裁、风格、样式等方面,运用各种工艺材料及各种表现手段描绘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的外部形象。化装要有利于诱发演员的角色心理,有利演员神态的显现和变化,有助于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电影化装种类多样,按片种分有故事片化装、戏曲片化装、歌舞片化装;按造型分有性格装造型、年龄装造型、肖像装造型、美容装造型、气氛装造型和模拟装造型等;按化装表现技法分有绘画化装法、整形化装法、塑型化装法、毛法化装法和气氛化装法等。
【化装师】 电影造型艺术的重要创作成员之一。主要任务是:在拍摄准备阶段,根据剧本的情节和主题思想,剧本对演员形貌的描写,导演和美术师对影片总体造型的要求,对人物造型作出化装设计,并指导制作各种化装造型所需要的材料,负责全片人物的试装和定型工作;在拍摄过程中,根据人物的各种变化给予相应的准确的再描画,以保持人物造型的连贯性。化装师不仅应具有相应的艺术素养,能娴熟掌握电影化装的全部技法,还要具有并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知识。
【化装造型】 将演员自身形象与所饰角色形象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造型艺术。为使二者融合达到最佳效果,要根据演员面部具体条件,精心运用化装的技艺和各种专用的物质材料(油彩、塑形化装零件、整形化装材料、毛发化装的勾织物品等),在演员的面部进行形象的塑造。力求鲜明地表现出角色的性格、身份、年龄、民族和职业等特点,追求演员本色与

所饰角色的统一。
【电影字幕】 印有影片片名、创作人员表、歌词、译文、对白、说明词,以及人物介绍、地名和年代等文字内容的银幕画面。也专指显现于银幕上的各种文字。默片时期在银幕上显现文字主要是一种叙事手段,那时文字显现手段比较简单。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其功能和表现手段也在发展变化。今天,电影画面的文字以各种书体、印刷体、浮雕和动画等形式显现于银幕,并与衬景、音乐、音响效果、色彩、摄影技巧等因素相互作用,与一定影片题材、风格、内容相联系,追求表现手法新颖性。从而构成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字幕造型,是影片整体艺术构思的组成部分。
【厂标字幕】 印有制片厂名和该制片厂标志的字幕。一般在影片开头出现,也有在片尾出现的。厂标字幕的作用主要是鲜明突出制片厂家,在观众中造成印象。 【片头字幕】 电影创作中的组成部分,简称“片头”。随着电影艺术发展,片头字幕大量成为由文字与衬景、色彩、音乐、音响效果、摄影技巧甚至情节等因素构成的艺术形象综合体。当代电影的字幕设计更注重作为影片开头的第一组银幕形象。它不仅让观众了解影片创作人员,同时还交代影片的时代背景和地点,并且能够造成各种观赏悬念,引起观众的兴趣和联想。片头字幕要求对每个构成因素精心设计,做到具有整体美,并求得与影片的内容和风格相和谐。
【片尾字幕】 电影创作中的组成部分。传统样式是在影片结尾部分出现“剧终”、“再见”、“完”等标明一部影片终结的文字。有时还包括全部或部分影片演职员表,以及影片摄制年代和创作单位名称等。现代电影片尾字幕发生了许多变化,其形式不一,作用多样,有的与剧情紧密结合,如我国影片《老井》是以石碑记载的历史上老井村打井状况的说明文字结尾,颇具震撼力。
【色调】 色彩的主要特征。人眼可以分辨的色调约有150种。影片的色调构成即影片色彩关系显现。镜头、场景以及整部影片都有其色调构成。镜头内色调由镜头内部空间的色彩关系形成,场景色调由一组镜头在时空结构中展示的色彩关系形成。镜头色调和场景色调可以是较简单的,也可以是较复杂的。影片的贯穿色调形成影片的色彩基调,即整部影片总的色调特征,总的色调倾向。色调是影片传达各种情感信息、刻划人物情绪和心灵、帮助形成气氛、揭示作品内容和表达意蕴的有力造型手段,还可以展示各种色彩纯电影感的审美价值,并表现创作者在色彩处理上独特的风格情趣。
【字幕衬底】 为衬托字幕而设计或绘制的背景画幅,是烘托并同字幕融合而构

成的片头画面。字幕衬底的常见手段有三类:一是传统的为影片字幕单独设计、绘制和制作的衬底,如影片《刘三组》以壮锦图案作为字幕衬底;二是从突出影片主题需要出发,单独拍摄一些场景的镜头作为字幕衬底,如主要人物特写、主要情节画面、传达影片意蕴的写意风光画面等等;三是直接伴随影片过程叠印字幕。这种作法越来越多,因为它更生活化,更具流动感,更方便快捷进入剧情。在第三种情况下,字幕衬底已具有相当独立性。
【电影海报】 几乎与电影相伴而生的电影宣传的一种方式。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印制了世界第一张标准海报 (120×160公分)。1903~1904年间,百代公司为影片《罢工》印制的海报已包含了电影海报的确定特征——规格、片名、印制人、编辑、厂标和海报画家署名。早期电影海报有许多宣传电影技术和新器材的内容,后来更多是宣传影片内容。电影海报构图愈益多样,画法样式及风格各异。通常绘有突出、简洁、醒目的影片内容图画,有的配有简捷而富于宣传性的影片文字介绍及主要摄制人员介绍。电影海报一般以较大篇幅甚至巨幅形式张贴或绘制于影院、图书馆、街头等易于惹人注目的公共场合。电影从神奇的观赏物逐渐成为艺术的珍品也反映在海报的变化中。
【电影广告】 有两种含义:一是诸种电影宣传方式的一种统称。为了提高影片上座率,为了使更多观众了解一部影片和为扩大电影的影响,各种电影宣传人员采用各种方式所做的影片宣传,如专门制作并在影院加映的新片介绍,在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各种新片专题宣传节目,绘制供各种场合张贴的电影海报等。也可以专指采用上述种种手段为某部影片所作的宣传活动。二是指以电影放映为时机,专门制作的、供影片放映前放映的公益广告,及各种活动(如体育赛事)广告、各种商业广告短片。这种广告方式画面色彩艳丽,清晰度高,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和宣传效果。电影广告的对象是不同层次的电影观众,所以制作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阶层观众的接受心理。
【电影音乐】 专门为电影创作、编排、配制的音乐。电影音乐是影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另一个崭新的音乐门类。电影音乐的创作必须符合影片所表达的主题,能够起到反映影片主题思想,抒发主人公思想感情,烘托和渲染影片气氛,描绘和展现周围环境,衔接和贯穿影片结构等多方面作用。正因为电影音乐在一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而在电影音乐的创作过程中更要精益求精,要结合影片的人物形象、景致、对白、情节发展等多种因素进行创作。一个好的电

影音乐作品能为影片增光添色,而且能让观众对影片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一部电影的成败,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电影音乐创作的好与坏。在当今世界的各种电影奖项中,电影音乐以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而独占一席。
【电影音乐形象】通过运用音乐基本手段,与电影画面有机结合,而表现出来的作曲家的构思。它是一种听觉艺术形象。电影音乐形象是在音乐与画面相结合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它既有具体的可感性,又有抽象的概括性。创造电影音乐形象要凭借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为基础,以影片的剧情、人物等为依据,从而形成统一的视听艺术形象。
【电影音乐风格】 是在电影音乐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艺术特征。一部影片的电影音乐风格,要受影片本身题材、内容和形式以及导演艺术风格的影响,要受影片所反映的时代、民族特征的影响,还要受到电影音乐创作者本身风格个性的影响。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影音乐的风格才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样性。
【电影作曲】 是指负责电影音乐创作的作曲工作者。电影音乐的创作,受电影剧本的制约,作曲者根据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故事情节,以及导演对整个影片的总体架构设想,用音乐的形式来反映影片的思想主题。作曲工作者必须使音乐与影片的整体风格相一致,并且处理好音乐与影片画面的关系。这就需要电影音乐创作者,不光具备良好的音乐创作水平,而且还要掌握一些电影录音、剪辑的常识。电影作曲的最终目的,就是将音乐与其他电影创作结合起来,给电影观众以视听的享受。电影作曲工作者应紧密地为影片剧情发展服务,是一种有独创性的乐曲创作形式。
【电影音乐指挥】 是指在音乐集体表演过程中,以形体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来组织和领导演出。指挥是一个乐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其中包括音乐创作,有音乐创作就必然会有音乐演出,有演出就少不了指挥。电影音乐指挥根据电影音乐创作者依照剧情编写的乐谱,按照已经先期摄制好的影片的环境、人物、 情节等,来组织和领导配音音乐演奏队演奏,使演奏者理解其意图,从而共同进行再创作。
【无声片音乐】 是与无声电影相配合的音乐。其目的在最初只是为了掩盖放映机的噪音,并调节无声电影由于无声而给观众带来的枯燥无味的气氛。无声片音乐一般是在放映无声电影时,由乐队或钢琴在现场直接演奏。留声机出现以后,一些影院也采用留声 为纪录片创作、编排的音乐。一般用来概括影片的主题思

想和基本情绪,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生活真实感。由于纪录片题材广泛,从而决定其音乐创作风格上的多样性。
【电子合成器】 是一种可以自由组合和创造多种音响效果的电子乐器。它突破了乐器需要有专有音色的概念。
【音响道具】 用来模拟各种音响效果的道具。
【传声器】 即“麦克风”。分电容式传声器和动圈式传声器两种。传声器是电影录音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影片的艺术效果。
【调音台】 录音机与传声器之间、录音机与还音机之间的加工设备。可总体或单独调整若干路外来声音信号。
【录音室】 专门用来录音的建筑物。录音室可以隔绝外界噪声,还可以对声音进行不同录音工艺的处理。一般电影制片厂的录音室可以分成语言录音室、音响录音室、音乐录音室和混合录音室四部分。
【自动化录音】 又称“电脑录音”。利用存储设备存储并再现录音师对声音所进行的所有调整,以便于对照修改,从而获得最佳的艺术效果,最后由电脑自动混合录制到磁带上。
【数字录音】 又称“脉冲编码调制录音”。以数字形式记录声音的录音方法。其过程是通过录音处理器,将声音信号从模拟形式转化为数字形式录到磁带上;再通过录音处理器将磁带上的数字式的声音信号转换成模拟形式,以达到还音的效果。
【自同步录音】 多声道音乐录音的方法之一。将乐队分成若干声部,用于同步还音的多声道录音机,先将一部分声部录在磁带上,然后乐师戴耳机听着已录好的声部来演奏转录的声部,此时将后来演奏的声部录在同一条磁带的其他声道上,最后再合成单声道磁带。
【多声道录音】 录音工艺之一。录音时先把不同内容的声音,通过各自的传声器分别录在多声道磁带的各个声道上,然后经过调整加工缩混成4声道、2声道或1声道声带。多声道录音有16声道、32声道等几种规格。
【道尔贝(光学)立体声系统】 把四声 道立体声进行编码,然后印制到35毫米影片拷贝上。它与普通35毫米电影光学声带的标准一致,故能在普通电影院里使用。是立体声的系统之一。
【70毫米电影立体声系统】把磁性六声道立体声录制在70毫米的影片拷贝上。是立体声的系统之一。它只能在适于该系统的影院里使用。
【立体声】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道,模拟实际声源方位,形成与实际声源相对空间位置接近的听觉效果。
【译制片录音】 是将原版影片中的语言,翻译成别国语言而录成声带,再将声带与国际声带混合的录音过程。
【国际声带】 为译制外语片而录制的声带。其中包括音乐和音响,而没有语言。

【声带】 录有声音的磁带或胶片。声带分磁性声带和光学声带两种。在影片放映时,放映机将声带上的声音还原。
【主观音】 展现影片中人物内心世界及心理状态的非银幕空间声音。主观音可以更好的使观众了解影片内容,把握人物个性,还可起到渲染影片气氛的作用。
【客观音】 画面空间内、外存在的声源所发出的声音。影片中大量存在的客观音,使画面的空间变得真实,使电影获得逼真的艺术效果。
【声音切出切入】 声音蒙太奇的手法之 一。是指声音突然消失和突然出现,通常与影片画面的场景切换一致,来表现银幕时空的转换。
【声音淡出淡入】 声音蒙太奇的手法之一。是指声音的逐渐消失和逐渐出现,从而表现银幕时空的转换和重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