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今词义异同

古今词义异同

古 代 汉 语通论
古今词义的异同
内容大纲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一般情况
二、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与方式
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
四、辨析古今词义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一般情况
(一) 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二)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三)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一) 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主要表现在基本词汇上,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象“天地人、马牛羊、日月星辰、风雨雹霜、父母兄弟、心耳手口、东南西北、上下大小、轻重长短”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

(二)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豆”,在古代汉语里指一种高脚的盘子,是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现在“豆”指一种植物,古今词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有“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今义则指“绸缎”。
(二)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三)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有些时候,用今义去理解,好象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例如:
(1)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
(三)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晏子春秋》:“而酒酸不

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三)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又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劝解)。
(三)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意思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即门当户对的意思)。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的国家。由于古今义有联系,有相同的方面,我们往往忽略了不同的方面。

二、 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与方式
词义由古及今所产生的差异,在不同的词里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 词义范围的差异
(二) 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三) 词义的轻重程度变化
(一) 词义范围的差异
1、 词义的扩大
今义所表示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大于古义所表示的客观事物的范围,称之为词义扩大。
示例( 词义的扩大 )
“菜”,古代专指蔬菜,现在既可以指蔬菜,又可以指肉类、蛋类等副食品,与“饭”相对。
“皮”,古代专指带毛的兽皮,人的皮肤称“肤”,《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今指物体表层,去毛的兽皮可以称“皮”,如“皮鞋”、“皮夹克”之类,人的皮肤也可以称“皮”,如皮科、植皮等。
“响”,古代的意思是回声,后来的意思泛指一切声音。
示例( 词义的扩大 )
“色”,古代的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脸”,古代指目下颊上,今指面部。
“焚” ,《说文》:“烧田也。”本义是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田”的意思是田猎,后来写作“畋”)。《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牙,因而导致自身遭受围猎。又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
示例( 词义的扩大 )
“河”,上古专指“黄河”,《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之干”,就是黄河河岸。《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及诸河”,就是追赶他们追到黄河岸边。今义变为一般河流的通称。


江,上古专指“长江”,今义变为一般河流的通称。
2、 词义的缩小
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小于古义所反应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叫词义缩小。例如:
“臭”,上古是一切气味的总称,《左传·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有臭。”“熏”是香草,“莸”是臭草。“有臭”就是“有气味”的意思。今义则专指臭味。
示例( 词义的缩小 )
“宫”,在上古时代泛指所有的房屋。后来“宫”只能指帝王居住的宫殿,现在指某些文化娱乐场所。。
“瓦”,古代泛指烧制的各种陶器,古人称人家生女孩叫弄瓦之喜,这个瓦是指纺锤;现在“瓦”主要指盖屋顶用的一种建筑材料。
“金”,在古代本是所有金属的总称,《说文》里的一些释义可以证明:“银,白金。”“铜,赤金。”“铁,黑金。”等等。汉代以后,“金”专指黄金。
示例( 词义的缩小 )
“亲戚”,在古代指自己家庭的所有成员以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外亲,《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亲戚既殁,虽欲孝,谁孝?”意思是说,父母亡故之后,即使想尽孝,又去向谁尽孝呢?后来“亲戚”不能指自己家庭的成员,只能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血缘关系的人。
“丈人” ,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
3、 词义的转移

古今词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不一样,即词义在发展过程中由表示甲事物转向表示乙事物。
“闻”的古义是“听见”,属于用耳。《说文》:“闻,知声也。”《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听而不闻”就是“(虽然)听了但没有听进去。”今义是“嗅”,属于用鼻。
示例( 词义的转移 )

“暂”,在汉代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汉代以后表示不久、短暂的意思,到了现代汉语里,“暂”表示暂时。从古至今,“暂”的词义范围发生了两次变化,这三个意义之间既不是词义的扩大又不属于词义的缩小,而且三个意义都是表示时间范畴,相互之间有联系,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转移。
“汤”,在古代表示热水,到现代汉语里表示菜汤、米汤,古今词义所指称的对象不同,但是古今词义之间有联系,属于词义的转移。
示例( 词义的转移 )
“脚”,在古代指小腿,《说文》:“脚,胫也。”《庄子·徐无鬼》:“乳间股脚。”“股脚”即大腿和小腿。中古以后,“脚”开始指踝骨以下的部分,并在口语中逐渐替代了“足”,我们说“脚”的词义发生了转移。
“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

。”后来指步行,行走。

示例( 词义的转移 )
“坟”,本义是指大土堆,后来引申出两个意思,一是指河堤,如《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意思是说,登上江边的大堤向远方眺望。《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意思是沿着那汝水边的大堤走。二是指在墓上堆土,如《礼记·檀弓上》:“古者墓而不坟。”又《史记·文帝纪》:“不治坟,欲为省。”本来堆土只是作为一种标记,后来成为惯例,“坟”就发展出“坟墓”的意思。《说文》:“坟,墓也。”
示例( 词义的转移 )
“兵”,本来指兵器,如《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再由士兵的意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了转换。词义发生了转换。
“狱”,本来指案件,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后来指监狱。
“领”,古代指脖子,今指领子。
“忙”,古代指心中烦乱,今指工作多。
(二) 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1)古义褒今义贬的:复辟——古:恢复君位。今:泛指被推翻的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来的制度或地位。爪牙——古:得力助手。今:坏人的帮凶。吹嘘——古:替人宣扬、称扬。今:说大话,并且含贬义。
(2)古义贬今义褒的:“锻炼”原是“冶炼”的意思,用作比喻义时,指酷吏玩弄刑法对人进行诬谄。《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今义则带褒义,使身体强壮,使思想提高。如“锻炼身体。”
(二) 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3)古义中性今义贬的:
谣言——古: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今: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今:品德恶劣。
谤——古:批评议论。今:诽谤,毁谤。背后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
(4)古义中性今义褒的:客——古:外地人。今:宾客。
(三) 词义的轻重程度的变化
(1)古义轻今义重的:恨——古:遗憾、不满。《司马迁·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私恨”即内心私下的遗憾。《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亡所恨”即没有什么遗憾。今:痛恨、怨恨。诛——古:责备,用的是言语。《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意思是说,对宰我这个人还责备他什么呢?今义则指“杀戮”,用的是刀枪棍棒。
(三) 词的轻重程度的变化
(2)古义重今义轻的:
怨——古:怨恨、痛恨。《

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用“入骨髓”来形容“怨”的程度,可见“怨”在古代的词义比今义要重得多了。《汉书·苏武传》:“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用副词“甚”来修饰“怨”,可见怨恨的程度之深。今:埋怨。
感激——古:愤激。今:感谢。
(三) 词的轻重程度的变化
“饿”古义指没有饭吃,饿得快要死了,不是一般的肚子饿,后者古代称之一“饥”。《左传·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几天没有吃饭,饿得倒下了,这才叫“饿”。《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今义的程度则轻多了,指一般的饿。
病——古:比“疾”重。今:与“疾”同。
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
(一)从字形上分析
(二)从语境上分析
(三)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四)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从成语中去考察
(一) 从字形上分析
“劝”从“力”不从“言”,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
“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所以字义与饮酒有关。因此“醒”的古义是酒醒。
(二) 从语境上分析,即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分析
《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说明“睡”是打瞌睡,而不是躺下睡觉。
“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三) 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
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财”。
后代联合式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又如复合词“寒暄”中的词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对于这类复合词,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
(四)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
如“揭”义为“举”,成语有“揭竿而起”。“走”有跑义,成语有“走马观花”。“举”有全义,成语有“举世无双”等。成语中去考察。
四、辨析古今词义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在细微的地方多下功夫
(二)要注意词义异同的系列性
(三)要注意词义变化的历史性
(四)要注意词义变化的地区性
(一)要在细微的地方多下功夫
比如羹,现在时指用肉或菜作成的汤,比如鸡蛋

羹、莲子羹、牛肉羹、蒲江蟹羹等等。而先秦指的是烹煮好的带汁的肉。《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里的“一杯羹”就是一盘肉。亦指带汤煮熟的蔬菜,古诗《十五从军行》:“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大约在唐代,羹开始指汤类的食品,与今天的羹一样了。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羹”“汤”同义连文。
(二)、词义异同的系列性问题
對某些詞,我們個別地考察辨析是不夠的,必須把相關的詞放在一起,才能更清楚地看出古今詞義的變化及其異同之處。這裏所說的系列性問題主要指同義詞、反義詞的搭配問題。比如:涕泗淚
(三)要注意词义变化的历史性
古今是一个历史概念。考察词义变化需要注意词义的时代层次性问题。同样是古代汉语,先秦和汉魏六朝不同,汉魏六朝与唐宋不同,有些字的字义只看到与现代汉语的不同还不够,还要看到在古代汉语中存在着的重要变化。
(四)要注意词义变化的地区性
所谓词义变化的地区性,是指古今词义的变化在不同的方言里表现是不一致的,古代不少词义,在现代汉语里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消失了,但是,有可能仍然存在于方言中。
例如古代“镬”和“鼎”都是锅的意思,这一意义在现代汉语里早已不存在了,但广州话称“锅”为“镬”,厦门话、福州话称“锅”为“鼎”,都是保留了古词语。
En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