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民工就业的问题研究

农民工就业的问题研究

农民工就业的问题研究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5月

207

农民工就业的问题研究

周 庆 田茫茫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双重转型而出现的特殊群体。由于经济转型,农民工就业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将农民工直接纳入保险体系将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 就业 农民保险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5—0207—01 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

劳动力永久性的实现空间,职业乃至社会文明的转移。长久以来,中国特色的两栖型农民工一直充当着中国经济的缓冲带。

改革开放以后,过去的那种一低成本取胜,依赖低廉的农民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逐渐走到了尽头,我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压力。如何妥善处理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当前农民工的就业途径主要有:.通过人才市场或职业介绍所,老乡和朋友介绍,自己寻找。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对于进城途径的选择也止步趋于理性,明显的变化趋势是“自己进城”等农民工进城的自主因素有所增强,“随工头进城”等被动因素有所减弱。农民工就业途径的选择上较以前更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是这些就业途径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量的农民都处在焦虑的等待状态。而在择业观念上,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选择的工作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和制造业,这些工作门槛低,相对比较干净,不太累,而且工作的技能要求不高,他们可以在短期内学会成为熟练工。他们很快就能在城市当中生存并且成熟。而老一代农民工则是更能体现出更多吃苦耐劳的品质,只要能挣钱。苦活,累活,脏活,他们都愿意做,他们选择的职业季节性和流动性都很强。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存在许多的问题:

(1)就业服务组织不健全。目前,我国县乡两级职业介绍机构发育不良。不少地方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编制、人员配备、场地设施、业务经费等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地方连应付城市居民和下岗职工都困难重重,再将流动性大、人数庞大的农民工纳入管理服务范围,更难以承受。

(2)政府劳务机构和中介存在错位。政府劳务机构,中介组织及各类媒体本应是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很多省份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还没有延伸到农村,相关的政策措施和用工信息难以及时传递到返乡农民工手中,尤其是零散的城市用工信息,传递起来有些不便。非正规劳务机构及中介依然是农民工寻找就业职位的主要渠道。

(3)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系统缺乏。近年来政府部门愈来愈重视信息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中作用的发挥,但由于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信息来源有限,且很多信息滞后、失真,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市场分割、建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造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不统一、不限界。劳动力市场基础建设薄弱,市场功能不全,提供的服务缺乏有效性,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估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激励措施。劳动力时常秩序监管不力,市场服务环境不佳。

(5)就业受歧视。《劳动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对农民工有着明显的歧视。有的省市招工时就实行优先录用城镇待业、下岗失业人员,这部分人若是不愿干的工种,再录用本地农民工,本地农民工不愿干的工种才选择外地农民工。由于外来农民工没有纳入当地就业统计,只有少数履行合同。也就谈不上失业保险的保障问题。因此,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很少看到各地对农民实施就业保障的制度。这是更为严重的就业歧视。

(6)用工管理不规范,合法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证。目前农民工中普遍存在劳动强度超强。劳动时间超长的现象。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调查显示,进城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 天,平均每天工作8.93 小时。其中,农民工每周工作7 天。没有休息日的占46.9%,明显高于当地城市职工工作时间。

(7)对农民工培训少。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对职业教育和劳动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根据200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5%。而专业技能的缺乏,又往往成为城市限制农民工进城获取一份职业的理由。

面对以上问题,建立平等的市民待遇,为农民工提供和市民相同的失业,工伤,医疗,养老等保险制度,让他们生活工作得安心,对国家、政府、社会产生信任感,将不仅仅是解决农民工自身的保障问题,还会对社会稳定起积极的影响,维护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还可以促使他们实现职业的转变,真正离开土地,实现城市化,提升我国经济结构。

在深化城镇社会保险的基础上,直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不仅更符合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而且依托现行制度,操作上也更加简便有效。其方法如下:

首先,依托现行制度,分类吸纳农民工进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其次,提高城镇社会保险经办的透明度,增加农民工对城镇社会保险的信任。

再次,根据农民工的具体生存状况,允许单项参保。 最后,实现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适应农民工流动的需要。

我国的农民工的城市融合问题已成为我国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扩大就业途径,提高农民工收入待遇,完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制度,将有力的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P ?亨廷顿.王冠华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988

[2] 甘满堂 城市农民工与转型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期刊论文]-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详解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 “农民工”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 主流社会之外。 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 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 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我们的城市政府不愿意接纳农民工,使之成为与城市原住民一样的权利平等的居民,主要是担心他们成为城市的负担。有的城市领导人还说,若对农民 工开放了城市,城市财政就会破产。笔者以为,这种看法是短视的、错误的。 最近几个月,国内几座大城市在这方面有重大举措,会给改革的后进者形成压力。但话说回来,解决农民工问题如果仅仅靠地方政府,的确有很大局限性。 必须有国家层面上的综合改革,才能最终解决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问题。 首先,城市政府自己要降低和规范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只要合理设置城市门槛,辅以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到城市落户完全不会成为城市的负担。所谓合理的城市门槛其实很简单:只要一个人或包括其家庭成员在一个城市拥有或租用合法、合规住房,并在这个城市工作或长期居住,就可以登记为

这个城市的居民,并拥有这个城市的所谓“户口”。 其次要创造条件降低房价。要以更大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征收房产税,并尽快推出赠与税、遗产税,以加强房产税的威力。房价降下来后,保障房建设的 成本就会降低。这样一来,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再次,要建立既有灵活性又有统一性的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 制度。成都市和其他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实现了基本医保和基本养老的全辖区一 体化。为了不显着增加财政支出,可将目前的新农保和农村养老标准作为全民 基本医保标准和基本养老标准。一些城市居民甚至没有任何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可以让他们适用农民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形成全国不分城乡的统一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允许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在各地有一定差异, 但中央政府应支持一些落后城市逐步提升保障水平,最后形成全国体制机制统一、数量标准一致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在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以外,可允许形成和收入挂钩的、保障程度高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层次。任何 一个农民都有这样的基本社会保障险,他走到哪里都不占便宜,因此他们也未必要挤到“北上广”这类城市落户;只要有社保账户转移接续制度,各地政府 也不会怎么吃亏,不会产生财政压力。这个变革没有什么太难的地方,一些城 市政府在目前的条件下都能做,其他城市有国家层面的改革推动,会更容易做。国家只要对落户地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即可。 最后一个影响户籍制度改革的因素是大学考试录取制度。应下决心革除这种极不公正的大学考试与录取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命题、考试和录取制度; 自主招生的院校更不能按省区设置不同的录取标准。目前,大学招考适龄人口

新时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1..心理情绪问题。 (1)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与城里人隔着一条人为的然而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很容易使农民工产生自卑心理。 (2)失衡心理和焦虑情绪。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使得农民工在心理上有一种政府的疏离感,感到自己过多地承受了改革的代价,是改革中的吃亏受损者,容易产生失衡心理和对政府、社会的失望、埋怨情绪。 (3)孤独心理和受挫情绪。很多农民工只身一人外出务工,缺少家庭温暖。加之他们务工的一些私营企业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业余文化生活贫乏,这种孤独寂寞使不少农民工形成封闭的心理,缺乏人际交往,对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利。 (4)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农民工的过客心理使得他们对城市缺少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经常受到个别城市居民的不公正对待。直接伤害了农民工的自尊心,从而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对立怨恨情绪。 (5)被剥夺心理和抵触情绪。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容易使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这种心理的长期潜伏和蔓延,必然引发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并在个别人身上发展为反社会心理。 2.婚恋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出现家乡的“归根”和城市的“扎根”的两难局面,婚恋取向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两栖”婚恋模式为以后婚姻埋下隐患,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当青年农民工在遇到现实的困难时,会经历“脱根”———扎“根”———归“根”的过程,经历文化震惊、心理压力以及“农民”———“农民工”———农“民”角色的转变等。 3.对城市的适应。 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适应城市生活、从心理上认同城市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生活空间的扩大,交往范围的拓展【13】。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社会价值观念的适应要高于对城市规则的适应【14】。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愿望倾向于融入城市,成为“新城市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1]1

浅析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摘要: 从农民工目前的现状来看,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一样,已经成为城市里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业主体。虽然近年国家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管理服务政策的调整,使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得到改善, 但城乡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依然存在,使农民工在就业中遭遇歧视。这不仅在短期内损害农民工的权益, 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有碍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更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因此,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给农民工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 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就业歧视合法权益 绪论:当前在我国的就业环境之中,存在着严重的就业歧视问题,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就业其实问题。就业歧视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分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的小康,必须实施一些必要的措施改变农民工在就业中的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使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 1、农民工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农民工和城市 城市化建设和农民工进城是良性互动的关系。城市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农民工进城是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商品流通中的城乡界限已经不复存在,这样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我们应当不失时机的顺应潮流,趁势而上,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农民工进城的良性互动。 当农民工走进城市,在建筑工地和城郊安营扎寨时,农民工和城市人的矛盾也日益增多。有某种优越感的城市人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惯性,便出现了限制、排斥、歧视、刁难甚至坑害农民工的现象,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受到侵犯。目前的城市结构对城市农民工的包容是有限度的,所以再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户籍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 (2)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 虽然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很多的矛盾,但是农民工对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所做出

疫情之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

疫情之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 各位农民工兄弟,父老乡亲们,2020年马上就要过半了,下半 年即将开始,你找到满意的工作了吗?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少部分人在安稳的上班,大部分人在骑驴找马,另一部分 仍然在求职的路上,再晃悠晃悠,2020年结束了….你挣到钱了吗?是否有勇气清点一下你个人资产?是否有勇气看一眼银行卡的存款 数字?是否有勇气翻一下你的钱包?余额还有多少?房贷还有多少?小孩的学费准备好了吗?白发苍苍父母的医药费准备好了吗?吃喝 拉撒、柴米油盐、鸡鸭鱼肉、青菜萝卜、水电物业采暖…是你在支 撑全家的生活,还是全家在支撑你的生活?…所有的生活开销,都 是真金白银的往外掏,挣回来多少? 不多问,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今年找工作有多难,相信各位大 家都体验了,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找个工作挣点钱一点都不难,其 实难的不是工作,而是在自身,三百六十行,再不好的工作,也有 人做的很好,再难挣的钱,也有人能挣到。现在是中国五千年历史 上发展最好的时期,正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路上,这年头饿不死人, 工作机会大把,如果一个人的主观意识就是强烈的挣钱欲望,无论 酸甜苦辣都不算事,那不可能赚不到钱,相反,如果主观意识就是 养尊处优,那可能再容易的钱也很难赚到。总之,决定你是否过得 好的不是社会,而是你自己。 我在上一篇《致广大务工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到了自身定位以 及心态的问题,在此,做一个更加详细深入的阐述,顺便给大家提 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1、关于“好活” 什么叫“好活”?简言之就是“钱多活少离家近,早八晚五双 休日,五险一金法定假”,你看,多么完美的工作,而且这样的工 作铺天盖地,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人员,但是他们 的招聘要求是什么呢?我就不必多说了。 人人都想找“好工作”,这本没有错,但是作为一个基层务工者,有些想法我觉得还是先放一放,想要好的待遇,前提是自身得 有这个资本,跟企业讨价还价,你有多少筹码?因为你所从事的工种,在企业里是有严格限制的,是工作性质决定的,生产一线的员工,就是靠加班加点并且倒班来创造价值的,很多人都是年年换工

2020年农民工就业问题调研报告

2020年农民工就业问题调研报告为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我省农民工就业、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工融入城镇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趋势,省委农工委联合省人社厅组成调研组,分赴xxxx、xxxx、xxxx3市6个县(市、区)实地调研,深入农村,走访企业,与农民工、企业负责人和基层干部广泛交流座谈。同时,安排仁寿等16个劳务输出大县也同步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材料汇总、部门会商和数据分析相结合,对农民工回流、就近就地就业、回乡创业和市民化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民工在xxxx地位举足轻重 xxxx农业人口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历来都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保持在2000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的50%以上,对促进我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农民工转移就业、大众创业、技能培训的支持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78.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339.7万人、省外输出1136.2万人、外派劳务3万人。全省实现劳务收入3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省农村人口人均工资性收入达5503.1元,比上年增加500元。今年一季度,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289.8

万人,同比增长0.2%,其中,省内转移1211.6万人,同比增长2.9%;省外输出1076.6万人,同比下降2.7%;外派劳务1.6万人,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劳务收入930.5亿元,同比增长9.8%;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31.5元,同比增长141.7元。 二、新形势下农民工就业呈现出新特点 (一)农民工数量外出略减、返乡略增。由于受经济下行影响,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部分企业倒闭停产、工资下降等,对我省外出务工造成一定影响,致使农民工返乡时间提前、返乡人数增加。春节期间,全省返乡农民工有1753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70%,与2015年同期相比,数量上有所增加,同比增长3%。春节后,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我省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全省农民工外出务工数量略有下降,回乡就地就近就业和创业将逐步呈现增长的趋势。截止2016年3月底,全省转移和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省外输出1076.6万人,同比下降2.7%。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分析一季度各方面的情况:一是从就业区域看,省内和省外转移就业平分秋色。省内转移占52.9%,同比增长3.3%,主要分布在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省外转移占47.1%,同比下降2.7%,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西藏、x地区。二是从组织方式看,

对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分析及解决方案

对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分析及解决方案

对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分析及解决方案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 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 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 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 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 代农民工问题。 一、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 施,并提出了"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的方针。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做了大 量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特别 是针对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进城务工遭歧视,正当权利受 损害,以及就业技能低,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对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治理,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 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增加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培训的投入,积极解决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 问题。这些方面的工作,在社会上和农民工中产生了积极 的反响,农民工外出就业环境有所好转。但总的看,农民工

外出就业和权益保障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关于农民工的许多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农民工工资待遇和劳动环境存在的问题严重: 一是工资水平普遍低下,欠薪现象依然存在。这已成为中国分配领域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且标准调整缓慢,一些企业主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当作实际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标准。农民工工资水平与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不断扩大。尽管国家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拖欠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克扣或变相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也较为突出。二是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较差,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农民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却干着最重,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他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尤其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建筑施工作业,井下采掘,有毒有害,餐饮服务,环卫清洁等工作。而且,许多企业使用缺乏防护措施的旧机器,噪音,粉尘,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又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对农民工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

农民工就业工作调查分析报告

( 调查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5435 农民工就业工作调查分析报告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report on the employment of migrant

工作报告| Work Report 调查报告农民工就业工作调查分析报告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新型产业大军。如何在“xx”期间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大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农民工就业工作。 一、强化就业服务,为农民工就业广开门路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开辟更多的就业门路。第一,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主动深入用人单位和私营企业收集用工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工发布,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举办招聘会,为农民工提供择业机会。第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加强乡一级劳动保障站、所建设,发挥基层信息灵通的特点,及时为农民工提供用工信息。第三,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市场投入。人力资源市场应加强软件建设,在大厅内设置大屏幕滚动发布用人单位的招工信息,通过人力资源网站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招工信息。第四,鼓励已就业的农民工带动农民工就业。通过老乡带老乡、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村邻带村邻等形式,帮助、带动更多的农民实现就业。第五,加强劳务合作对接工作。鼓励、支持劳动力输出地与劳动力输入地建立劳务对接平台,建立双方劳务合作关系。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管理服务协调配合,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衔接,开展多种形式 第2页

对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分析及解决方案

对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分析及解决 方案

对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分析及解决方案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中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一、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进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并提出了"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特别是针对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进城务工遭歧视,正当权利受损害,以及就业技能低,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治理,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增加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投入,积极解决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这些方面的工作,在社会上和农民工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农民工外出就业环境有所好转。但总的看,农民工外出就业和权益保障等方面依

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关于农民工的许多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农民工工资待遇和劳动环境存在的问题严重: 一是工资水平普遍低下,欠薪现象依然存在。这已成为中国分配领域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且标准调整缓慢,一些企业主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当作实际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标准。农民工工资水平与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不断扩大。尽管国家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拖欠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克扣或变相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也较为突出。二是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较差,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农民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却干着最重,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她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特别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建筑施工作业,井下采掘,有毒有害,餐饮服务,环卫清洁等工作。而且,许多企业使用缺乏防护措施的旧机器,噪音,粉尘,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又不配备必须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对农民工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比例高。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伤致残人员近70万。其中农民工占

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情况报告.doc

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情况报告 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情况报告 根据《市政协关于推动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研究课题第四调研组调研方案》要求,现将我县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现状 地处黔北渝南交界,面积217平方公里,辖11镇3乡, 35万人,仡佬族17万人,苗族9万人。有劳动力19.2万人,外出务工年均10万人左右,每年返乡农民工2000多人,通过搭建就业平台,实现就近就地就业3000余人。我县有留守儿童4128人,其中,就读幼儿园1186人,小学2039人,初中830人,高中69人,中职4人。我县留守儿童全部入学,并与学校建立了帮扶关系,明确了监护人,各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二、实现就业创业政策落实情况 (一) 开展就业服务,搭建就业平台。 每年我县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节点,定期开展招聘活动,组织县内外企业进行招聘,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就业平台;不定期收集县内园区企业岗位信息,及时向返乡农民工发布用工信息,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推荐就业岗位,引导返乡农民工向我县工业园区企业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每年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0余场次,提供岗位信息3000余个。(二)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充分发挥县内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引进县外优质培训资源,通过送培训下乡和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返乡民工职业培训,开展多轮次多工种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多种就业技能,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对有创业意愿和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从而提高他们创业能力,使其成功创业。自2016年以来,组织农民工开展电工、焊工、厨师、家政、挖掘机、汽车驾驶等技能培训9000余人,syb创业培训60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三)加大政策扶持,促进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一是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县人社局、财政局、团委、妇联、信用联社、

农民工就业问题

2015年公务员考试必考申论热点分析: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背景: 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2008年末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对农民工就业造成影响,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农民工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就业信息不对称。由于规范的农民工劳动力的市场中介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工主要是从亲朋好友、熟人关系那里获得就业信息,信息来源有限,有些甚至是误导。农民工就业信息的取得主要是以熟人群体为基础的,政府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的缺位,加之没有形成市场化的就业中介体系,这种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随之不断地更换工作,在不同工作间、单位间、行业间、城市间频繁流动。由此带来的是:农民工在单位内的身份是临时工,没有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工龄也不被累计,难以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政策;习惯于短期行为而不断“跳槽”,心理上没有归属感,使农民工难以建立一个较长的人生预期,形成不了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累积,走出不了城市中的底层环境。 二、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和工种受到限制。一些城市对农民工进行总量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等。有的城市规定用工单位招用外劳力,必须先公开招聘本市的劳动力,招聘不足,经有关部门批准备案方可招用外劳力。有的城市将行业工种分为可使用、控制使用、禁止使用外来劳力三类进行管理。由于就业歧视的存在,农民工群体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成为城市的边缘人。 三、农民工就业技能障碍突出。除了外力限制,农民工就业最大的障碍来源于自身的缺乏技能。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而在西方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中级工占50%左右,初级技工占15%。实际上,大多数初次出门的农民工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力气活,初级工也是城市居民多。农民工职业技能缺乏的主要原因,除了输出地职业教育跟不上、用工单位不重视工人培训之外,与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也有很大关系。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针对农民工节前返乡时间提前的情况,一方面,要求各地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各地要大力开发本地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二、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储备技术人才。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需求带来冲击的影响,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因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和尚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三、落实减轻企业

民工就业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民工就业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民工就业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 展战略工作会议精神和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xx”,及时分析研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民工就 业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思路,确保全市农民工就业稳定,我们于 2012年8—9月在全市开展了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的专题调研。 一、全市劳务开发现状 (一)基本情况 2012年1—9月,全市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58.11万人,同比增 长2.73%,其中男94.83万人,占59.98%;女63.28万人,占 40.02%。按年龄划分:16—20岁16.14万人,占10.21%;21—30 岁28.29万人,占17.89%;31—40岁86.25万人,占54.55%;41—50岁23.74万人,占15.02%;50岁以上3.69万人,占2.33%。 按文化程度划分:不识字或仅识字的12.99万人,占8.22%;小学38.83万人,占24.56%;初中58.23万人,占36.83%;高中及中专 文化44.66万人,占28.25%;大专及以上3.4万人,占2.14%。按

区域划分:省内89.14万人,占56.38%;省外68.73万人,占 43.47%;外派劳务0.24万人,占0.15%。省内除就地就近转移在xx 本土的外,其余主要分布在成都、德阳、绵阳等省内大中城市,省 外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按工种划分:加 工制造业51.31万人,占32.45%;建筑行业55.56万人,占35.14%;服务行业25.58万人,占16.18%;其他行业25.66万人,占16.23%。(二)农民工就业形势 从农民工就业现状和形势分析看,我市农民工就业呈现出五个特点、四个转变。 1.五个特点 (1)就业从事行业多样化。农民工就业相对集中,省内是就业重点。从事行业多样化,几乎涵盖所有行业,但主要以建筑业、服务业、 商业、农业为主。从总体上看,体力劳动型输出仍占大部分,靠脑 力劳动实现就业的相对较少。 (2)就业形式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为主。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民 工就业以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聚集,有组织输出的不到劳务输出 总数的一半,大多数农民工就业方式仍然是自找门路、投亲靠友或 者通过劳务市场中介。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为了生存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及业缘为纽带的聚集现象。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为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全国总工会成立了由中国工运研究所、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基层组织建设部、保障工作部等部门参加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今年3月至5月,课题组先后赴辽宁、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省的10余个城市,就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此研究报告。 在本报告中,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本报告所用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国家各部委公布的统计数据,另有一部分来自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调查数据。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基本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的延续和发展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 1

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总之,这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1。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08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2.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一项为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59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一项为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另一项为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组织对千家已建工会企业的问卷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这要求我们在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时,必须关注与其所处特定年龄阶段相关的一系列特征和问题。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一项调查显示,在珠三角,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

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 一、农民工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就业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就业信息的取得主要是以熟人群体为基础的,政府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的缺位,加之没有形成市场化的就业中介体系,这种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牲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必,随之不断地更换工作,在不同工作间、单位间、行业间、城市间频繁流动。由此带来的是:农民工在单位内的身份是临时工,没有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工龄也不被累计,难以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政策;于短期行为而不断“跳槽”,心理上没有归属感,使农民工难以建立一个较长的人生预期,形成不了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累积,走出了不了城市中的底去环境。 (二)农民工就业行业和工种受到限制。一些城市对农民工进行问题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等。有的城市规定用工单位招用外劳力,必须先公开招聘本市的劳动力,招聘不足,经有关部门批准备案方可招用外劳力。有的城市将行业工种分为可使用、控制使用、禁止使用外来劳力三类进行管理。由于就业歧视的存在,农民工群体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成为城市的边缘人。

(三)农民工就业技能障碍突出。除了外力限制,农民工就业最大的障碍来源于自身的缺乏技能。大多数初次出门的农民工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力气活,初级工也是城市居民多。农民工职业技能缺乏的主要原因,除了职业地职业教育跟不上、用工单位不重视工人培训之外,与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也有很大关系。 二、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就业服务,主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要求各地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各地要大力开发本地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二)开展在规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民工就业技能,储备技术人才。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需求带来冲击的影响,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因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和尚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 (三)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形势稳定。针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情况,允许困难企业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允计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允许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等等,鼓励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实现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

农民工短工化就业趋势研究报告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工众网发布《农民工"短工化"就业趋势研究报告》 干不长、频跳槽,发展空间小、努力成效低,这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工众网工众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农民工就业趋势课题组概括的当下中国农民工就业趋势,简而言之:农民工大多在打短工。 2012年2月8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工众网发布了《农民工短工化就业趋势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短工化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工就业一个相当普遍的趋势,主要体现为高流动和水平化两个特征。在当前招工难、寻工难等社会问题十分突出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尤其值得关注。 自2011年10月,农民工就业趋势课题组采取科学的调研方法,从工众网注册的近360万全国各地农民工中随机抽取2043位农民工进行了电话访问,首次基于规范的大样本调查描述了中国农民工就业的短工化趋势。《报告》的主要发现及结论如下: 水平化与高流动并存 我国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趋势表现在高流动和水平化两个方面。调查表明,66%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25%的人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50%的人在近1.8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2年,两份工作的时间间隔约为半年多。调查还发现,短工化趋势逐年递增。报告显示,2004年开始上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平均持续时间大约为4.3年。而2008年开始上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只持续了2.2年,缩短了近一半。 要理解农民工工作的高流动,需要关注他(她)们就业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水平化。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工在用工单位中获得内部提升的空间相当有限,超过1/3的农民工在上一份工作期间薪酬、技能和管理层级均无提升。这种格局一定程度上与农民工工作的高流动有关。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60%的农民工因为对用工单位条件不满意而选择主动辞职,尤其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一比例更高。然而,农民工在用工单位间的流动也是水平化的,多数农民工换工作后并未获得职业地位的提升。调查显示,更换工作后,虽然有42%的农民工薪酬有所提高,但仅11%的人在技术等级方面得到提高,还有15%的人在薪酬、技能和发展前景均无提高。也就是说,工作高流动虽然给农民工带来薪酬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劳工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作业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杨振山 指导教师:孟繁元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东北大学

2011年5 月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杨振山)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年龄在16 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位及发展现状 (一)定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很大。(郑风田,2010) 温家宝总理在2010 年2 月27 日与网民在线交流时,提出“农民工已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农民工已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这一判断非常重要。 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左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10 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 亿人。而外出就业1.53 亿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如果将8445 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 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 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美国《时代》周刊在2009 年把年度人物的第三名授予了中国的农民工,原因是他们拯救了世界金融危机。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美国人并没有按我国的约定称呼叫农民工,而是把他们叫做“产业工人”。时代周刊给中国农民工这么高的荣誉,他们实至名归。我国经济增长的70%靠出口拉动,而出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民工低廉的工资。另外一个是对稳定的贡献,在2009 年全球经济危机时刻,虽然有2500 万的农民工失去工作,但他们并没有威胁政府与老板,而是老老实实地回家。放在任何国家,上千万人同时失业,一定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中国的农民工却没有,这也堪称世界奇迹。 (二)年龄及婚姻状况 1、平均年龄23 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一项为中国人民大学

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

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的减少,特别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从事外贸的企业遇到了一些生产上的困难。由农业部组织的抽样调查中,到年前(春节前)大概返乡的农民工占到38.5%。在返乡的农民工中间,有60.4%的农民工是正常的春节回家探亲,他们在城市的工作仍然保留,同时,返乡农民工中,39.6%的人是属于失去了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根据这个数字测算,在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总量来看有15.3%的农民工现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大约有两千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再加上过去几年,平均每年大概有600~700万农民可以增加到外出打工的队伍中去,按照这个算法,今年就有2500万农民就业压力比较大。 为了探究农民工就业量的决定因素,笔者选取了劳动力城乡分割程度、行业分割程度、地区分割程度和单位分割程度四个因素对农民工就业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左下表: 其中FWL代表农民工就业数量,CSX代表劳动力城乡分割程度(CSX=(乡村人口数/城镇人口数+乡村就业人数/城镇人口数/城镇就业人数)/2),HYS代表行业分割程度(HYS=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DQS代表地区分割程度,DWS代表单位分割程度(DWS=(当年国有单位就业人数/当年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当年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当年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但年国有单位就业人数/但年私营企业就业人数)/3)。 通过拟合优度检验,我们发现,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经逐步回归消除多重共线性后,解释变量简化为劳动力城乡分割程度CSX和行业分割程度HYS,对就业量FWL进一步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FWL=31537.840276103.681929*CSX3861.867827*HYS 为比较两个决定因素的影响程度,做标准化变形,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Y=8.088488827e160.7430916497*X10.2573327825*X2 其中,Y=(FWL-E(FWL))/Se(FWL),X1=(CSX-E(CSX))/Se(CSX), X2=(HYS-E(HYS))/Se(HYS)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实施方案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实施方案 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自年第三季度以来.部分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对农民工就业造成影响,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曾经也是农民,虽然现在成为了一名注册策划师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为农民工就业和创业贡献一份力量,根据我曾经从农民到自己创业及策划专业知识,经过对农民工就业和创业面临的问题和国务院针对农民工就业和创业一系列的政策,形成本《农民工就业创业策划报告》供农民工朋友和地方政府参考: 一,农民工就业问题调查分析 国务院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建立了劳动力主要输出输入省份的"就业情况快速调查制度",对部分城市企业和乡镇村进行监测,按旬上报信息.同时,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了年度"部分城市企业招用农民工需求调查"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与往年这两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统计局,农业部等单位进行了会商,在综合分析有关数据和各方信息的基础上,对今年农民工春节返乡和节后就业形势做出以下初步判断:

年春节前约有60%左右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考虑到年春节前后受南方冰雪灾害的影响,农民工返乡农民工基数较低,再加上一部分农民工将两年的春节探家时间集中到今年这两个因素,因此年与年相比,返乡农民工的数量有一定幅度(约10%)的增长,但与正常年份相比,今年返乡农民工的比重并未显示突出异常.只是由于今年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返乡时间大幅提前,因此整个返乡过程延续时间较长. 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分析,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今年返乡农民工中因各种原因已离开原工作企业的人数有所增加.考虑到部分返乡农民工暂时失去工作,加上农村部分新成长劳动力,节后需要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2000万人以上.从劳动力需求角度分析,一是根据对部分城市企业的调查,今年有64.5%的企业春节后有招工计划,表明经济增长依然具有相当的吸纳就业的能力;二是计划招工的企业的数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20%,空岗数量减少10%;企业招聘时间普遍有所延后,在春节后1个月内招用新员工的企业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三是要求新招员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工以上技能的比重,在历年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又分别上升了2 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四是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对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做出

当前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和就业形势形成严峻的背景下,农民工返乡人数的增长,因此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的形势下,我县政府将就业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通过开展校企,县乡联合培训,以培训提升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从一季度来看,我县就业形势有回暖迹象,全县从业人员达到6.8万人,城镇从业人员达到1.8万人,就增1459人。随着国务院关于拉动内需10项新举措的“重拳出击”,新一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拉开了序幕,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1.3亿元,同比增长92%,这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相当多的就业岗位,承接了一大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县仍有3900多人,需要重新安置转移,需要继续抓好这批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一是要多渠道开发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工就业空间。通过推动产业发展,发展了高效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劳务输出,稳定企业促进就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二是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供需对接。把城镇就业服务和优惠政策尽快覆盖到农民,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平台到付,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就来服务岗位信息。三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能力。四是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多形式创业。

关于当前大学生就来形势如何,首先,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就来的增长空间。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环境并没有的改变,关键问题在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一些建议,<一>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要务实择业。较长时期以来,很多大学生把自己当成是绝对的社会“精英”,“高薪、白领、大城市”成为择业的基本条件,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因此要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劳动者来对待,摆正心态,愿从一线做起,就业就不会困难,只要心眼不高,先就业,后择业,踏踏实实地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含金量”,将技术,人际,管理等能力不断提高,只要有实力,必将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重用。<二> 出台大学生创业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形成促进创业劳动就业的政策体系。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为了扶持中小企业,政府在货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另一方面,完善大学生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的服务体系。 靖州劳资 二00九年4月3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