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福尔摩斯《血字的研究》节选多译本分析

福尔摩斯《血字的研究》节选多译本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a17335922.html,

福尔摩斯《血字的研究》节选多译本分析

作者:张宁

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05期

本文对阿瑟·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的第七章(黑暗中的亮光)中最后一段的三个译本进行多译本分析比较。三个译本分别来自周克希(以下简称周版)、俞步凡(以下简称俞版)和王知一(以下简称王版)。三个译本的时间有远及近,其中王版最新,出版于2007年。三个译本各有千秋,就字数而言,周版字数最多,有581个中文字,而俞版字数最少,只有535个中文字。原文字数是324个英文字符,由于中文语言和英文语言的特点不同,一般在翻译时,英译中时的字数比例为1:1.5到1:2,就这一点而言,三个译本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整体结构来说,原文为三个段落,三个译本并没有进行合段或者分段,而是尊重原文的三段结构进行翻译,这也符合原文逻辑。原文是由一个对话,到一段动作戏,再回到一段对话来描写的,将任何一段话并入动作戏中都不合适。此外,由于原文是文学小说,需要译者在翻译时译出原文的风格与细节。就本文截取的这一节选来说,原文重点在于描写为了擒获凶手,与其进行扭打的过程,因此原作者在选词上下了一番工夫。这些生动的动词也是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斟酌选择的。总的来说,三个译本都体现了现场紧张激烈的打斗,为读者刻画了生动的画面。周版在刻画福尔摩斯这个形象时,更贴切,将其刻画成一个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连说话都带有书生味道,比如他最后一句运用了很多文言文式的语言如“如蒙赐问”。俞版的翻译在于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更多地注重细节,连贯上下文的逻辑,在选词上有一定优势,而王版是三个版本中最忠于原文一个,加译的现象很少。以下从三个不同方面具体分析比较这三个译本。

一、翻译是文学的再创作

翻译文学作品首先要理解全文,再在译出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根据译文语言的特点,进行一些加译或合并翻译。就比如在原文中“For a second or two we might have been a group of statues”这样一句话,这一句,作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We比作a group of statues。周版和王版都遵循了翻译比喻修辞时要保留形式这一原则,将其译为“有那么一两秒,我们大概就像几尊塑像那样待在那儿”(周版)和“有那么一两秒钟时间,我们像一组雕像”(王版),王版的翻译过于尊重原文,有一种句子没有结束的感觉。周版虽然将句子补全,清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但是相较于俞版一两秒之间,我们都“呆若木鸡”而言,后者使用了一个中文中的四字格成语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看似没有保留原文的比喻结构,实际上呆若木鸡一词暗含了一个隐喻在内,“若”在汉语中就表示好像的意思。虽然俞版在处理“for a second or two”这个短语时没有另外两个版本更妥当,但是将原文的比喻译为“呆若木鸡”,我认为不仅简洁更具有中文的含义。

二、选词的重要性

一个英文单词有时会有很多意思,在翻译时,译者需要选择最贴近的那个含义,或者是在理解该词的意思以后,选择最为贴切的一个中文词表达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除了要达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