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识字观念

识字观念

识字观念
识字观念

幼儿识字教育十大理念:

一、3-8岁是幼儿识字的黄金期

·“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接受影响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

·三岁左右儿童的大脑重达900-1000克,是成人的2/3,七岁儿童的大脑重达1280克,是成人的9/10,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如果在这段时期之后才开始学习,脑的资质已经大致固定了,想重新组织头脑的回路或提高其资质,已经不可

能了。

·印度“狼孩”由于长期与狼生活在一起,在“关键期”没有接受人类的早期教育,至其到17岁

死去时,智力只有正常人三岁半的水平。

·社会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研究认为:人有非凡的使用象征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幼年时已经显露。3-6岁的孩子大脑就像是一个空白磁盘,对于他们来说,记忆不是负担,而是一种生理需要,这一时期若是错过了将终生无法弥补。

·日本石井勋教授提出:“在记忆汉字的能力上,一年级比六年级学生为优。”“从1967年开始至今,20多年的实践证明3岁~6岁是一生中学习认字最快,记忆最强的时期。”·道门博士(G.Domman):“每个正常的婴儿都有难以估计的潜力,从出生至六岁装进去的东西,常常是终生抹不掉的。发展大脑神经的最好方式是教幼儿阅读。

二、幼儿识字与成人不同,是直接记忆

·成人由于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人生阅历和经验,在记忆汉字时是分析和逻辑记忆,经过分析、理解之后才能真正认识汉字。幼儿由于没有任何知识、经验和阅历,同时也没有逻辑思维和分析的能力,识字是字形整体输入,是直接记忆,因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和理解方式

来确定幼儿的识字行为。

·华东师范大学张明红教授指出: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孩子识字和识图一样,识字和孩子

的心智发展是完全吻合的

·香港语言学家安子介指出:汉字是平面化的方块图形文字,以象形字为主流,单字识别率

高。

·日本著名早期教育家井深大(1986)研究发现,婴幼儿认识汉字的过程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根本不用像成人那样去分析、理解字的偏旁、部首、表音、表意、象形、意义等各种内部结构、关系,而是把一个个的汉字当成一个一个完整的、由若干线条组成的“图形”来识记的。他们认字时就是一种照相机似的认读,是一种基于图象对象的“整体模式识别”的机制。·几个月的婴儿,无论是对于母亲的脸,或者摇篮曲的曲调,不是采取分析或理解的方法来接受,而是把整个音乐或整个脸总括地予以接受。这一时期婴儿的认知特点被井深大称为“模

式时期”的“模式识别”。婴幼儿认汉字也是一种“模式识别”(知觉过程)。

三、识字、阅读、学知是一个逐步递进的教学过程,识字的直接目的是阅读

·专家认为教儿童识字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尽早阅读”。理论研究认为,儿童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对孩子的综合发展效果越好。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

的。”

·我们提倡识字、阅读、学知逐步递进的教学步骤,旨在教会孩子学习的手段,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汉字,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阅读有兴趣的文章,调动兴趣的源泉,

最终让阅读占取幼儿兴趣的至高点。

·阅读是诱发思维活动、启迪相伴,是思维的导师;健康的书籍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尽早阅读可以有效地开发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这个最佳期;尽早阅读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汉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少慢差费的落后状态;尽早阅读可以提高理解力,从根本上摆脱学业负担过重的困境。尽早阅读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也是启迪知识与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说,尽早阅读就是一切!——中央教科所课程教材研究所戴汝潜教授

四、识字的基本标准应是2500个常用字

·国家扫盲的识字量标准为2500个常用汉字,这也是小学毕业生应当掌握的识字量。·北京七四八工程标准汉字组检阅现代文章7075篇,计2162万多字,发现汉字共计6300个,其中99%是由2400个常用字写成的,其余的1%由不常用的3900字写成。专家认为,掌握了这2400个常用汉字,阅报、写信和做文章一般就不会有多大问题了。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无障碍的要求是2500个常用汉字,因此识字的基本标准应是2500个常用字。达不到这个标准,识字的作用和目的将难以体现。

·如果我们教会小孩学习了几十个或100-200个汉字,事实上掌握这样的字量根本没有办法去阅读文章,这样学了之后不能用,无法在应用中巩固,将很快遗忘,这也就失去了认字的意义。

五、汉字识字无难易之分,写字和理解有难易之分

·汉字的特点: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本身是由各种线条构成图形,在幼儿的认知观念里,识汉字就象是识图。

·幼儿识字的特点:图形摄入,直接认记图形,无难易之分;眼、耳和脑的配合能力强,有音形记忆的能力。

·评价幼儿识字的标准:评价幼儿认识一个字标准应该是能够将音形对照即可,而不是还要做到会写、能理解。

六、认识与理解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幼儿是直接记忆,与成人的逻辑记忆不同。尤其是汉字的特点,即图形文字,幼儿看到后是整体图形输入,不存在成人认为的要理解后才能识字。

·不能认为幼儿识字就必须理解汉字的意义,先让幼儿识字,之后通过增加阅读量逐步地理解,这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帖子27 精华0 积分400 活力值100 魅力值100 文采值100 学问值100 注册时间2005-07-02 TOP

天才基地河南游客(宝宝11岁8个月)

新生摇精短消息加好友帖子集

4# 复制本楼地址只看该作者发表于2005-11-23 16:59

七、汉字有利于集中识记

·世界上各种语言中常用字字数最少的文字是汉字,几千字可组成几万个词。比如学英语,只记住26个字母是毫无意义的,还必须记住各个单词的拼法。安子介先生研究了汉字出现频度,从100多万字中统计出《3650常用字表》,前500字占74.7%。换句话说,如果认识了500字就能看懂一般文章的3/4,如果认识1500字,就能看懂一般文章的94.6%了。也就是说,由于汉字具有组词文字的特点,所以汉语的四五万词汇,只需2000多文字就组成了。而英语则不同,英语是“字词合一”,每个词都有一个特定的字形,普通人掌握二三万单词才能使用英语。

·汉字的独特结构,结合幼儿独特的认知和记忆能力,直接识记,有利于汉字识字集中完成。图形化的结构易于记忆,幼儿独特的认知汉字规律,使汉字的认知可快速集中实现。同时汉字的表意文字单字即有意义,可单独、集中实现,再结合高效的认知方法可使识字量和时间高度集中。

八、韵语识字是汉字识字教学一种独特的宝贵的方法,可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韵语识字将散乱的汉字有规律地排列起来,把繁多庞杂的汉字变的集中精练,富有节奏,成为易记易诵的短语,便于联想和记忆。能提高记忆率十倍以上,在古代蒙学读本中曾经延续数千年。

九、汉字的直接认记是科学的方式

·看图识字的不利因素是:图形对儿童的视觉吸引过强,而忽视对汉字字形的认记;看图识字有利于对字义的理解而并不利于对汉字字形的认记。

·直接认记:大脑接受的信息量小,因而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汉字的形状和结构的特点符合直接记忆的要求

十、提前识汉字有助于开发儿童智力

·汉字本身的构成及演变吸引幼儿动脑筋;

·汉字是复脑文字,学习汉字本身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提高幼儿的智商;

·提前识字使幼儿提前进行阅读和学习知识,知识是智力形成和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第一、树立尽早阅读的观念

(一)在智能开发的教育活动中,尽早阅读对儿童是最重要的!

文字是最有潜智价值的记忆对象——文字的认知水平将决定智能和情感的发展水平;

阅读是最具发展效能的思维训练——潜智在自主阅读的言语内外化过程中获得激发;

尽早阅读是最富持续收益的教育——早期阅读的自我教育在一生的成长中发挥长效。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2岁前后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6岁左右则进入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结果6岁儿童在入学的一夜之间,便进入了阅读的世界。这是一个突发性骤变,儿童缺乏对知识、能力、习惯的准备、儿童几无体力、心理、情感的适应条件,势必造成起步终身教育的伤害、势必为儿童健康成长播下失败的种子。因此,成年人应该认真关注3--5岁左右的儿童‘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过渡’

我们是否把握住了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我们如何把握住儿童书面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我们将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之间的过渡期做些什么?

我们怎样做才能够使身处过渡期的儿童获得自由、充分、高效的发展?

我们为满足儿童与生俱来的求知、探索、情趣、刺激的欲望提供怎样的方便?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从1992年着手探索儿童识字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根据钱学森先生倡导的“大成智慧学”思想,按照从定性到定量的方法论原理,集古今中外汉字识字方法优势之大成,确定了以“快速高效识字,实现尽早阅读”为宗旨的识字教育科学化方针。强调以儿童发展的语言需要为本,融汉字文化于一炉,实现适度序化设计,使儿童在“读识与识读”中发展语言能力。通过长达10年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大成全语文教育”获得圆满的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进入十五期间的“母语教育的幼小衔接”课题研究,集中研究解决学前儿童系统进行识字教育的可行性和确定基本识字量、基本字种,以及快速高效的途径和方法(《大成读识读》)。

(二)识字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尽早阅读

1、实现‘尽早阅读’以“快速高效识字”为基本前提,确保阅读流畅性。‘尽早’需要‘快速’、‘快速’讲究方法;‘流畅’需要‘有效’、‘有效’需要确定‘儿童常用字’。

2、实现‘尽早阅读’是相对于长期以来‘忽视阅读在儿童早期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单纯追求快速或畏汉字难认而迟误阅读训练’;‘误以为读拼音字母串就是阅读’而言的。

3、实现‘尽早阅读’的‘尽早’并不是无条件、无限度的‘早’,而是指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儿童的不同素质基础的不同条件出发,不误时机地及时进入阅读学习与训练。过早,时机不成熟,容易挫伤儿童的自信心;过迟,良机错过,虽‘亡羊补牢’但事倍功半。

(三)尽早阅读是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生长点

1、现代儿童作为初涉人生的早期,与生俱来地具有吸纳社会文明、崇尚语言文字的倾向,因而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下,具有阅读书面语言的渴望,适时充分地满足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语言需要,实施‘尽早阅读’是儿童形成良好个性的首要条件、是教育的‘以儿童发展的语言需要为本’的基点所在。

2、‘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过渡’,实际上是儿童规范口头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以书面语言为标准,逐步摆脱幼儿口头语言的随意性、自在性和地域性影响,所以,较早地‘规范’有益而无害,规范语言使儿童获得进入小学学习和社会交往大门(不仅是为小学做准备)的‘通行证’。获得通行证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会以读书为乐,读书内容激发了终其一生的读书欲,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

3、一般说来,书籍汇集着人类文明的知识精华,阅读、尽早地阅读就可以尽早地认识广阔的大千世界,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大脑,而且开拓眼界、占领儿童兴趣的‘制高点’,大大拓展了儿童兴趣选择的领域和个性发展倾向性的范围;学者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儿童85%以上的知识来源于阅读,与此相反,包括我国在内的东方儿童85%以上的知识来源于‘听讲’,相形见绌,‘听’当然不如‘看’来得主动。

4、尽早阅读能够有效地推动儿童内部言语的形成、积累和训练,而儿童大脑内部言语的形成过程就是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只有内部言语的发展才是儿童外部语言走向成熟的前提基础,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直接激发其心智的发展,所以:语言是思维的存在方式——任何思维活动都通过语言予以呈现,任何语言活动都是思维的产物。因而阅读是思维发展和自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5、尽早阅读能够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集中注意力的水平,陶冶性情拓展心胸,掌握探索世界、思考问题、尝试成功的方法,培养顽强的毅力和善始善终的作风等等,而这些品质将是终身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实践证明,儿童早期掌握阅读赢得智力开发的主动权,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具备了高效认知世界的最佳条件,牵住了素质教育的“牛鼻子”。

尽早阅读就是一切!这是把握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研究的关键所在。

第二、确定尽早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一)把握尽早阅读的最佳时机

识字的前提条件是一定的口语基础(要求:发音辨析准确、一定的词汇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

儿童在3~4岁词汇量迅速增长;

4~5岁言语交往异常活跃,发音明显准确;

5~6岁词汇、句子质量显著提高;

这就说明,在3~5岁这个时期,由于儿童开始步入社会,拓展了视野,从而在头脑中具备了进一步学习语言文字的心理图式及其它身心条件。因而也才具有‘增长词汇量’‘异常活跃的言语交往’和‘力求发音准确’的迫切需要。需要我们适时引导儿童开展系统的阅读教育活动,此时,与其让儿童听大人讲、不如教会儿童自己读。

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类智能水平的进步,今日3-4岁的儿童与成年人同时在电视前接受那些数十年前成年人都难以获得的信息刺激。大大加速了儿童“词汇量激增”、“发音的准确”、“语句质量提高”的基本条件。

古往今来,我国的许多名人、专家、学者,大多起步于4~5岁开始的早期阅读;比如科学家,竺可桢三岁开始识字,杨振宁、郭沫若、周培源、严济慈、钱学森等等大都四、五岁就已经开始读四书五经了。进入80年代以来,一些地方开展了广泛的学前儿童识字活动、并取得众多成功,也是明证。

不同的儿童因其素质基础、环境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否定学前儿童识字读书的必要与可能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二)实现尽早阅读的基本条件

实现阅读的基本条件是以满足儿童发展的语言需要为基本前提。请注意,我们这里不是提“儿童语言发展的需要”,而是主张语言发展需要必定以儿童身心、智能、情感诸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为“场”,这个“场”是语言发展需要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解决儿童语言需要问题,不能囿于成年人主观认识的局限,首先是要掌握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状况。换句话说,儿童语言发展需要取决于儿童素质综合发展的需要。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们没有为儿童充分提供他们所渴求的语言文字,以至造成儿童“想认、认不得”,“想说、说不出”,“想写、写不了”。我们需要解决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又不“迁就”,选择“跳一跳够得着”的形式、内容、方法、策略、手段,激发儿童的潜能,学习必要的语言文字,使儿童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得到发展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是以阅读的流畅性为前提的,而保证阅读的“流畅性”,根据我们的研究,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其一,需要为儿童提供足够数量的字和词。

学前儿童需要为6~7岁进入系统的阅读训练作好500个基本字左右的‘字量’准备。‘字种’应摆脱过低估计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将儿童局限在幼稚的儿歌世界之中的传统理念。要吸纳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容,“与时俱进”地接触相关词汇,用以满足儿童社会化环境中的生存需要。儿童常用字的选择,并不取决于已有的口语发展,儿童时期说的不一定需要认得、或是不急于认得,如“拼音挂图”、“看图识字(柜、狼)”、“应用”(问与闻)、“变化”(网、窗)”

其二,需要运用快速高效识字的策略和方法。

只有确定一整套方法和途径,用尽可能少的精力、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拟定的识字任务,才能保证阅读的流畅性、实现尽早阅读。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单独完成“快速高效识字,实现尽早阅读”,非集各家之大成不可。即采用“诵读识字”入门,(用“注音识字”扩大识字量),以“分类识字”掌握汉字规律、巩固识字,灵活运用“趣味、联想”激发学习兴趣,在开放阅读中“分散识字”,在生活中“环境识字”,有条件的辅以“多媒体电脑识字”和其他语文技术。应讲究“读识、记牢、明义、书写”分步到位的基本策略,特别需要认识到“读识领先、识读无价”。

(三)实现尽早阅读的操作模式

实现尽早阅读的关键在于更新传统观念和改进传统方法。

“是先拼音后识字吗”——不是。

“是先识字后读书吗”——不是。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字学习必须遵循“在语境中学习的原则”,即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我们坚持主张“读文过程中快速高效识字”为最基本的原理和法则,即——“读中识”。

“读识读”——是“读中识”或曰“先读后识”“继而识读”的理念。其教学模式为以下几步:

1、“正音整体输入”。成年人用“正音”做读文示范,逐句领读进行。

2、“反复熟读背诵”。儿童依正音反复大声诵读,达到熟读背诵的程度;读是关键:“熟读”以规范语音、“背诵”以利于识记、“高声”以树立自信。

3、“指认音形对应”。熟读是手段,识字的过程需要——边读边用手指逐字指认,一一对应以求音形统一,达到认识字形的目的。

4、“字卡复习扩词”。运用字卡检测诵读认识的字,在脱离原文后是否掌握。检测的同时也就是复习、巩固字形的过程。识汉字就是以识字形为核心。

5、“诵读温故复习”。由于通过韵文识字密度大,需要反复复习巩固,因此,要按照遗忘规律,适时复习旧课。采用反复诵读韵文的方法。

简言之,实现尽早阅读的起始时间:就是从识字的第一天开始;

实现尽早阅读的方法:就是从反复诵读韵文开始;

实现尽早阅读的内容:就是从学习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经验开始。

第三、快速高效识字、实现尽早阅读应注意些什么

汉字识字教育陷入一系列误区:一是用拼音文字的教育方法而忽视汉字规律;二是忽视儿童认知规律而使用语音学、文字学、语言学内容和方法;三是单纯识字而不懂得识字本身不是目的的道理;四是夸大某种方法的一孔之见而不懂得不同阶段、不同的汉字运用不同的方法;五是片面追求识字量之多而不懂得儿童语言发展与智能发展的关联;六是不注意或不善于吸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1、“结合实际”。在诵读学习过程中,要选择儿童有实践体验的内容,结合实际进行;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因材施教”、“深入浅出”。

2、“实施四不”。“四不”策略,即“不迫”“不统”“不写”“不拼”。

所谓“不迫”,是说不要强迫学习,力求自由自在,保护儿童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精神;

所谓“不统”,是说不要统一指定学习任务和达到的目标,尊重差异、因人而异;(《中华字经》不足为训)

所谓“不写”,是说不要急于要求儿童书写生字,重在认读用以获取信息。写字要因儿童手部肌肉发达水平而异、少数有条件的可以适当练习,但也只求认识基本笔画、笔顺以及字的基本结构特点。

所谓“不拼”,是说学前儿童不必学习拼音,儿童需要的是牢固树立字形意识。仅凭读音是不辨字形、难解字义的。(汉语汉字的双轨运行机制)

3、“集中注意”。儿童年幼,集中注意力的自控时间仅为5~10分钟左右,因此,每次学习时间不易过长,否则,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要求儿童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小学化授课倾向、杜绝厌学)

4、“步步为营”。不要图快,力求稳步扩大识字效果;汉字字形的掌握需要一个“由整体到部分”“由字形到字理’的过程,欲速则不达。

5、“多读为本”。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就是增加阅读量,提高复现率,从而在不断地复现中巩固。师长应不误时机地引导儿童“开放式”读书。

重视“读”的功能:规范口语、丰富知识、复习巩固、提高自信、驾驭词汇;

“读”是步步深入提高语言水平的过程:识读、语感、情感、复述;

6、“鼓励自信”。儿童学习第一要旨就是“自信力培养”,“不打、不骂”,“不嘲、不讽”,“不攀、不比”,“不名、不利”,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我们的口号是“鼓励、鼓励、再鼓励”!

7、“音形辨析”。汉字总量的四分之三是形声字,因此,形近字、同音字、近音字多,适时注意在明字理的基础上做“辨形”“辨音”训练,学会在比较中认识事物。

人的信息来源,听占11%,味、触、嗅占6%,而视觉信息占83%,看什么?

视觉分析。解决识字教育问题关键是解决汉字“音形对应”,但是,汉字本身又是音形不对应的。一个字形往往有多种读音(多音字以及方言音的差异),反之,一个字音又往往对应多个字形。所以,必须剔除印欧文字语言学习的理论影响。在印欧文字的阅读心理研究中认为,“视觉分析”在儿童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汉字字形的表意性、以及其“音形不对应”,却恰恰说明“视觉分析”在汉语阅读中的决定性作用。汉语书面语的阅读过程就是视觉分析过程,“视觉分析字形”是阅读的心理活动的核心。

8、“习以性成”。在阅读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终身受益。比如:爱护图书、坐姿端正、保护眼睛、边读边想、读书笔记、善始善终、博览强记等等。

9、“持之以恒”。学习成败、优劣的关键,不在儿童而在成人自身。对儿童要坚持耐心、对师长自己要安排好工作生活、保证儿童学习时间不被挤掉;尤其是在儿童学习处于“自在、随机、投其所好”的状态下, 关键全在是否有恒。

10、“坚定信念”。学前儿童实现尽早阅读的观念要不为“流言”所动。

最为流行的论点是“这不是死记硬背吗”?不、不是,我们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因而营造了易于儿童理解的必备条件;更何况汉字的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语言、影响其思维和情感的持续发展水平,所以称之为“最有价值、最富潜质、一本万利”的科学记忆、并不为过。记忆是一切思维的基础前提。

另一流行的疑问是“学前识字,小学怎么办”?儿童的发展是在积极引导的推动中激发潜能、促进发展呢?还是在消极回避的抑制中等待呢?所谓“龟兔赛跑”,兔子本来应当跑在前面,兔子的“骄傲”是一时的、不是必然的,是个引导、教育的问题;难道还有理由为跑在前面“愁苦担忧”、“一筹莫展”的么?难道跑在前面的兔子就必然要导致失败的结局?问题不是学前不该识读、而是——

小学教育需要改造、儿童发展需要满足。

最时髦的攻击是“儿童的天性是玩,玩中出智慧,人的一生最幸福的光阴怎么用在读书上?情感、兴趣、价值观放在哪里?”说的不错,问题是今天玩的内容和水准已经提高了层次,常常是阅读指导下的玩、伴随阅读的玩、甚至是高智商层面上的玩。情感、兴趣、价值观和幸福的光阴依附于知识和智慧,一定的情感、兴趣、价值观和幸福的光阴取决于一定的知识和智慧,而知识、智慧是依附于阅读的提升而提升的。不要相信那些从西方“蹩脚的舶来品”,那是用来“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扎扎实实学好知识。

“重要的是探究、发现,不要死记硬背扼杀儿童的想象力”任何探究和发现都需要一个“问题”作前提,而问题产生于知识的学习之中、学习的水平决定问题的深度和高度,没有扎实、系统的知识何谈高水平的问题,探究的价值何在?!所谓想象力,就是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对于儿童来说,探究更多的是以后的事情。“快速高效识字、实现尽早阅读”了,儿童头脑里也才会出现“认识落差引起的冲突与风暴”,当且仅当这个时候“问题”也就产生了,非想象与探究不足以获得愉悦和幸福。

关于兴趣——产生于直接体验,成年人积极创造条件是应该做的事情;不能赐予只能引导,成年人积极创造条件是应该做的事情;运用学过的字,编制具有吸引力的诗文,尽早阅读就是最好的条件。必要的强制,人的社会化要求“不可以无限的放任,必要的准则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义务教育即此”。

“缺乏人文性”不等于文学性,人文性的主体确立是前提,汉字本身的文化属性具有人文性,也需要科学性、现代科学性是与人文性结合的。

第四、小结

幼儿识字的关键——恐怕还是观念的转变

观念的转变决定途径、方法、内容和评价。

今日之儿童非往日之儿童;

聪明伶俐、信息快捷、渠道丰富、环境条件、

教育技术、文化多元、个性自主

今日之汉字非往日之汉字!

规律清晰、技术高明、应用普及、拼音统一、

方法多样、机制科学、世界瞩目

汉字文化走向世界强势文化的重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关键性一步:国内儿童解决好,海外华人儿童才能解决好;海外华人儿童解决好,海外人士才能解决好,汉字文化走向世界强势文化才有希望和可能。否则,中国儿童学不好汉语、造成文盲层出不穷的后患,汉字文化何谈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势必拖中国现代化的后腿。

(一)识字读书教育理念陈旧。

(二)缺乏严肃的科学的态度。

其一,夸大某种方法的作用,不懂得不同阶段、不同的汉字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文人相轻”、“门户之见”依然严重存在。不懂得解决亘古难题是需要合力、需要时代精神、需要追求“高效捷径”的道理。名目繁多的新法,失实的宣传处处可见。

其二,忽视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忽视汉字规律的特征。错误地认为儿童识字读书是“小儿科”,缺乏认真深入、探索科学奥妙的意识,轻率使用成人的意愿、内容和方法。市面上为学前儿童准备的大量的拼音挂图,就是明证。

其三,低估。学前儿童识字读书的内容局限在“儿歌”的文学范畴,过低估计儿童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依然保留着半个世纪前陶行知先生批评的“大猫跳、小狗叫”模样,缺乏与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意识。书店里众多的儿歌集,究竟有几首活在儿童心里?

其四,滥用教育产业运营手段。

把“时尚的追求”引进学前儿童识字读书。其中特别应当引起注视的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双语运营市场。何况更有倡导“幼学英文、反对早识汉字”的少数精英,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大搞舍弃母语教育的语言教育?

盲目竞争识字量。你方唱罢我登台,直到去年炒到3岁儿童120个小时识字4000!泛化关键期,盲目提出“0-3岁婴幼儿学认字比学听话还容易”,造成混乱无度的局面。只有采用“集古今中外成功者之大成的方法论”才可能实现上述目标。

其五,汉字文化属性的缺失。综合文化教育目标。

什么是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设计

什么是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设计 生本课堂的方法论 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先做后学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 生本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教师在生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的更加高级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和得体。他用一种爱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去影响和感染或制约学生,用一种关切的态度去解决学生主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切。郭教授认为,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认为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一、我们的起点在哪里? 生本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 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 二、生本课堂的基本步骤: 1.学生先学 2.课堂上小组交流 3.课堂上全班交流 4.总结或者巩固 “基本”即原型。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起点不同,产生不同的变式和具体的方法。方法永远靠自己去发明创造。 三、什么是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四、关于前置性学习(作业)的几个疑问 疑问一:前置性学习=课前预习?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属于备学的一部分。 疑问二: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课堂”的表现,就是“生本课堂”的全部?前置性作业是生本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不是“生本课堂”的唯一表现形式。有了前置性作业的课堂不一定就是“生本课堂”。 不应过分夸大前置性作业的功能。前置性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探索,但课堂的学习还是应该按照一定规划的程序,大致预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数学课堂》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数学课堂 摘要:“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他与传统的“师本教育”理念相对应,它提倡“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宗旨。这种教育理念的变革,符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需求,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本教育”理念的根本在于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自主性,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体系中的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完全转变了教师的思想意识。本文从“生本”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贯彻实施,展开论述,以其对其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而存在的,而学生则是很盲目和被动的去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身思考与品味能力的提高是毫无益处可言的。而“生本教育”理念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新型教育理念的出现,则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下所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观念不谋而合,而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则要在“生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地转变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理念,采用独特新颖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提升,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有效教学,强化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1构建和谐课堂环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改变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角色的转变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而学生则由传统的接受者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作为教师,要想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则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课堂环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情境的设立。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随意裁剪出一个四边形,然后再分别裁剪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这个裁剪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这样学生在学到了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其次,作为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改变对教师传统的认识,可以与教师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接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设的各种环节,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据一项研究调查数据显示: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力约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的儿童约30分钟。因此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具体表现为他们在专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而对于数学公式,定义以及图形这些他们并不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关注力甚至不能维持在20分钟。

生本理念下如何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生本理念下如何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结合我校“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谈谈我的一点个人己见。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

幼儿园中班语言识字活动教案

幼儿园学前班语言识字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认真听故事,能说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理解故事大意。 2、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展开联想。 3、使幼儿知道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字卡、字条、图画、头饰。 活动过程:一、1、教师:大家好,我是李老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动物小伙伴,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喵喵猜猜他都是谁?猫、蜻蜓、蝴蝶和鱼。依次用声音引出。 3、我们今天的故事呢就和这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有关,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4、先来看看我们的图画上有什么?有几只小猫?还有什么动物?那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5、好,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我们让带小猫头饰的同学学着小猫的样子带领大家上来领书,然后回到座位上。 二、1、同学们故事听完了,师问:“故事里有几只猫?

幼答。师问:两只猫是什么关系?幼答:师问:他们在做什么?幼答。出示字卡钓鱼。 2、提问:“他们刚坐下,谁飞过来了?”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字卡蜻蜓。猫弟弟放下鱼竿去追蜻蜓,空着手回到河边看到哥哥已经钓到一条大鱼,于是就继续钓鱼。 3、“过了一会,谁又飞来了?”幼儿回答,出示字卡蝴蝶。猫弟弟看到后又放下鱼竿去捉蝴蝶,又空手回到河边,一看,哥哥又钓到了一条大鱼。猫弟弟红着脸小声地说:“我连一条小鱼也没有钓到!”猫哥哥看了看弟弟说:“你一会追蜻蜓,一会捉蝴蝶,这样三心二意是钓不到鱼的”,猫哥哥还说了什么?幼儿回答:“钓鱼要一心一意”。猫弟弟又继续和哥哥坐着钓鱼。不一会蜻蜓又飞来了,蝴蝶也飞来了,猫弟弟当没看见,一心一意的钓鱼。 4、“那么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时候猫弟弟钓到鱼了吗”?幼儿回答。“那么他是怎么样钓到的呢”?幼儿回答。对了,一心一意。最后兄弟俩高兴的抬着大鱼回家了。 5、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字宝宝,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再来复习一下这些字宝宝吧!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融合教育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融合教育 发表时间:2019-12-16T16:02:20.8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作者:胡满怀[导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快速发展,当前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提出了新的有关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学理念。 胡满怀(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东圃小学广东东莞 523277)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快速发展,当前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提出了新的有关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学理念。而由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水平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前的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时的教学模式,已经由以师为本转移到以生为本这一方面上来。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与我国传统化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同时也对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之中教学主体的侧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主要对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四年级思想品德课程之中融合教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以此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思想品德课程、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168-01 引言:学生作为我国新时代发展前进的重要推动力,其思想品德合成和开展对其未来的思想观念端正与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以生为本教育发展理念作为我国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步伐下的一个新兴产物,它对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而小学四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是当前以生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一个实验产物,它即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践行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可以很好的开展小学的思想品德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一.当前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小学品德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一)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忽略学生的实际体验 当前在我国小学品德教育课程开展的实际过程之中,大多数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往往存在着一个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学习体验的教学现象,他们往往都只注重在正式开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接收到知识的多少,而并未能够十分注重在开展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去主动接收知识的这一个过程,这就使得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体验被忽视。同时,由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自身的知识为主要出发点,所以这就会导致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正式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思想品德课本之中那些理论性的知识忽略,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本制端存在的主要理论知识的意义所在。 (二)当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之中情境创设的合理性差 根据我国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部分的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忽略情景创设的这一个现象,而大部分教师也仅仅认为创设情景来开展教学工作一定是小学语文教师或者是英语应该做的工作。虽然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充分的认识到了情境创设来开展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部分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正式开展情景创设教学工作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性。比如说在正式开展小学四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时候,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会把一种实例来反复教授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去,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情景创设教学的时候会长期对此种方法产生厌烦感,从而增加精神过程之中的不合理性。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品德课程教育的融合途径 (一)教师要具有以生为本的教育意识 小学的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将以生为本的教育意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去,首先应当做的就是自身要具有以生为本的教育意识,这样才能够在正式对小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举例来说,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四年级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对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水平进行了解,同时还要定期对学生测试,以此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学生的水平所在。比如说像四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之中的“珍爱生命”这一部分,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工作。 (二)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的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之中突出生本的教育理念,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对小学四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之中的“交通与生活”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来扮演交通工具去发现生活之中使用他们的作用。这样既可以充分的激发四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可以更好的将生本教育融入到四年级的教学之中来。 (三)通过多媒体设备实现教学的优化 小学的思想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当前新时代下的多媒体用品来践行生本的教育理念,在对“通信与生活”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来辨认生活中的通信设备,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说通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以此来让学生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好的开展我国新时代下的以生为本融合教育发展理念。 (四)探究性学习强化学生自主意识 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正式开展“安全的生活”这一部分课程讲解的时候,教师应当将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分开,让学生自主性的在小组内部去探讨有关安全生活的这一部分内容,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在课上汇报有关安全生活的事例让学生充分的了解生活中安全的意义所在。这样既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探讨意识,也可以为以生为本理念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之中,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宣传这种理念来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柱.浅谈生本教育理念[J]. 中国西部, 2017(11):104-105. [2]佚名.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探索[J]. 内蒙古教育, 2011(19):36-36. [3]王洪霞.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2(4):81-81.

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

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当前中学数学有两大突出问题:仪式厌学问题,二是后劲不足问题。产生这两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课题教学,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采取的套题型教学和挤牙膏式“问题任务型”教学,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法的研究,教材的处理,而不去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体差异,是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自我展示,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和自学权,简单地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我们的学生安教师预设的轨道上“看数学”、“听数学”,而不是“做数学”,因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忽视,主动性被压抑,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升本教育提出“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将课堂和学习交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在他们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得到自主、充分发展,从而形成高质、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 我认为在初中数学课堂实践生本,就是要体现学生的自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性的的教学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中学数学课堂可以采用“课前自学——小组学习——教师点拨——变式训练——归纳提高”的五步教学模式。 一、课前自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要领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下去。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和谐统一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必改过去重“教”轻“学”的弊病。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有实效的课前自学,既利于学生顺利又轻松接受新知识,很快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使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放手。可实现的情况是学生往往不善与自学探索,自学探索仅是流于形式,曹操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所以引导学生课前自学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每学到一个章节内容,首先让学生大概了解教材内容安排,在带着问题去看这一节课要上的内容,并找出这一节课中涉及到的新旧知识的联系,分析在旧知识基础上市怎样过度到新知识取得。粗略懂的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所在,对于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要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一边带着疑问去听课。 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在刚开始课前自学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地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份自学提纲,在自学提纲中,有的问题学生可以回答出来,有的问题可能还不太明白,这样可以在这些地方坐上标记,有待于上课时解决。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时,我给学生们留下来预习任务如下: (1)试一试:在同一平面内放置一条直线和一个圆,固定直线,随意移动圆,你会发现这直线和圆之间可能存在几种位置关系,分别有几个交点?请把每种情况的图形画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对不同情况进行描述,并举出实际例子,然后和同学们交流看法。 (2)想一想:不同的位置关系下,圆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之间又怎样的数量关系?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看法。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9-04-19T10:59:49.537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7期作者:高龙[导读] 而教师则要退后,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八井子乡中心小学16351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生本理念已经逐步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将学生放置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理念课堂教学 所谓生本教育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生本教育,其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学。而教师则要退后,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将生本教育理念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并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学习中,自主思考且探究知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升课堂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变革。 一、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必要性 生本理念在课堂上的运用是非常明晰的,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1.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贯彻生本理念,进而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小学语文课堂能够全面适应新课改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2.满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求。 小学生正是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候,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满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传统语文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关注知识点的讲解。此时的教学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学氛围较为沉闷与枯燥,虽然教师以饱满的激情进行讲解,但学生学习的效率普遍偏低。造成此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语文课堂上未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要求教师注重“教”与“学”的关系,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把学生当成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交流,实现共同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学会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对话,让教师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 2.丰富多元教学方法。 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很多学生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和动力,根本原因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在生本理念的要求之下,教师的教学应当尽可能地打破学科的限制,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的引入,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小学生年龄较小,角色扮演对他们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将组内学生的友谊以作文的形式记下,再通过短话剧的形式展现出来,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又如在学习《蔺相如廉颇列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对整个情境的表演,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各种人物之间的联系,熟悉整个文章发展的脉络,从而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好的感悟,自然而然掌握了学习内容。 3.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家庭环境、个人认知、生活经验等各不相同造就了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思维方式。生本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爱护学生,欣赏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生本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引导,教师应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让不同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符合个性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既强调学生的“学”,也突出教师的“教”,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理念,是当下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将它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将理念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趣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为学生的学习进步了有效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桂霞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悟[J].甘肃教育,2017,(2):46。 [2]宁翠娥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大庆社会科学,2012,(6):142-144。 [3]李永军基于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考试周刊,2013,(17):21。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要求公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文 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新课程的实施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虽然,七年来, 我校也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当中,努力改变以往陈旧落后、忽视 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的合格公民。然而,我们却发现“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这 一现状依然很难改变。我们课题组张伟定校长完全以朋友的身份,向六年级某 班学生调查这样一个情况:“真正发自内心喜欢学习(指学校知识性内容)的同 学请举手”,结果只有寥寥几位!其实这种不喜欢学习、甚至憎恶学习的现象在 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都存在着。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的厌学呢?我想,原因是 多方面的,但主要核心就是我们对学生作为正在迅速成长的个体生命的忽视, 一味的“以师为本”,师生的本末倒置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学生学习没有积极 性、主动性。那,如何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 要学”这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呢?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 教育”,它的办法就是:把学习还给学生。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 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把学习还给学生,就像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 学生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所以,如果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持自悟、脚踏实地的学 习态度,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学会学习的科学意识,就必须实施生本教育,因 为生本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最本质的东西,能全面依靠学生的本能,最大程度地 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生命的提升。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历经十年的实验,取得比较成功的经验,这对 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极大的帮助。时下,全国很多省份的老师都纷纷 到广州取经,并积极的投入到生本教育的实验中。但是,郭思乐的生本教育体 —3—

有关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教学 【编者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谈及识字教学时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古今的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即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能让学生快速形象地识记汉字,且能领悟汉字蕴涵的文化内涵。然而,试问我们的语文教学,能较好地运用字理引发孩子的无限遐想和催生他们的创造吗?我们的教师把“独体字问有多少画,合体字问是什么结构”当作了主流教法,我们的孩子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他们很少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语文课程标准》),自觉地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呢?为此,我刊特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先生撰写系列研究文章发表看法,也欢迎广大教师参与此话题的讨论。 如何依据汉字特点教学系列谈之一 字理+心理=合理

——凸显字理,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特级教师 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黄亢美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基础,要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成员陆志平先生在其《语文课程新探》一书中也指出,“根据心理、字理合理安排识字的序列,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也肯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答案的课题”。大量的教学实践亦证明,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进行识字教学,当是最合理的教学,简言之,即是“字理+心理=合理”。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心理)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而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汉字最主要的就是讲析字理。汉字虽然历经漫长岁月的演化和特别是近代的简化,但是大部分的汉字依然有“理”,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依据字理教学,也就自然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

巧用字理识字

巧用字理识字,扎实识字教学 有学者认为:所谓中华文明,实际上就是以汉字为核心的东方文明。中华儿女热爱母语,学习母语,首先要重视学好汉字。的确,识字教学现已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约2500左右的汉字。但是我们的汉字比较复杂,笔画比较多,对于儿童来说,要掌握这么多的识字量,的确是有难度的。而且,他们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经常听家长抱怨:明明昨天晚上默出的词语,怎么到了第二天又忘记了?甚至有的孩子因此对语文产生了厌倦的心理。识字难,已成了很多学生的共性。 如何改善这一局面?现今教育家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很多的识字教学理念,识字教学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由于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靠形状来表示意义,其中蕴涵着许多造字的规律。因此,字理识字应运而生,且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通过观摩别人的课及总结自己上课的经验,我归纳出常见的几种字理识字方法: 一、运用图画,再现汉字起源 古人最先是根据事物特点直接画出“字”的,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象形字。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那么,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按照“图形——古体汉字——楷体汉字”的演变顺序,采用富有动感的画面,将汉字的演变过程演示给学生,把汉字变成一幅幅形象可感的图画,让学生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

渡到抽象的汉字,使枯燥无味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把汉字字形的难度分解降低。 如教“鸟”这个字:老师可先出示一张小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接着出示鸟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鸟”字是根据鸟的形状演变而来的。最后出示楷体“鸟”字,并对其进行分析(鸟头、眼睛、身子、尾巴、爪),在理解了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当学生在看到这一神奇的演变过程时,他们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汉字是经历这样的演变而来的! 借助图画的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字义。如在教“托”这个字,我先告诉学生:右边的“乇”本义是草叶,并动画演 变成乇的古汉字——,指导生理解:“托”是像用手托住初生的嫩芽那样小心翼翼,可见做托这个动作的人是多么珍惜他手中的事物,为接下来学生更深的朗读感悟做好深入的铺垫。 在借助图画理解字理识字的过程中,老师运用直观手段把看上去枯燥无味的笔画变成了形象生动的思维,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和形象的图画加以联系,使汉字在脑中变得富有趣味、富有意义,更易于记忆和感悟。如果长期训练,自然会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儿童的逻辑发展。 二、趣编谜语,巧记汉字结构 猜谜语一直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谜语短小而又易记,且能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对于猜对的学生,更是能产生成功的喜悦,加深对这个字的印象。字谜的创编可以从汉字的结构出发,以下就是教生字时学生自己编的谜语:“王先生,白先生,一起坐在石头上”(碧);“一人靠在树木上”(休)……创编谜语,

生本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生本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目录: 引子 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合作学习的历史溯源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生本理念与合作学习理念之比较 合作学习的实践思路 一个合作学习的成功案例(于美霞) 问题讨论 从2009年底开始,我随团参加在广州举行的生本教育研修班,开始接触生本教育,并有一种感觉:生本教育不同于已往学习的某种教学模式,它可能找到了解决中国基础教育若干难题的正确途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的深入,这种感觉更加强烈。2010年4月1日,在全市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工作会议上,我出示了一节生本示范课,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为了上好这次课,市教研室领导、市区教研员进行听课指导。在试讲后座谈时,有专家认为我的课堂上虽然有小组讨论,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这话对我触动较大,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始认真研究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去张店建桥中学听许国英老师的课,发现她的课堂上学生的合作讨论是一个常态,学生有序讨论而不必教师介入。张店区实践中学的牟晓宇老师也就小组合作学习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建议。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学问挺深,值得研究。 回校后,我立刻和所教班级的英语、语文老师结合成生本研究共同体,三个人蹲在一个班里互相听课,课后互相提意见,目的就是想突破合作学习的使用难点。这样已经断断续续过了几周。 在全校听课中,我发现有一些老师对合作学习很有研究,使用效果也很好。我们便在学校组织了“生本理念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沙龙。 本来,今天来这里的这个讲课,应该讲市教师办编写的新书《教师专业发展导引》中的内容,该书中我写的内容是“学科教师的教育艺术”,这几天,我把题目改变,目的也是逼自己多学习一些合作学习的知识。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就是这段时间的学习心得。 郭思乐教授指出: 学习小组是生本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我们的经验是,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用不用小组,如何看待小组,往往是教者的理念水平是否进入“生本”的一个标志。 小组是最重要的课堂学习组织形式。它上连班级,下接个体,儿童的个体学习,可以通过小组的活动得到机会,得到肯定或修正,得到表现,得到过滤、强化、优化以及调节。个体、小组和班级,形成了变化无穷的学习链条。 小组活动是合法的教学过程 小组本身是合规的教学组织 小组文化是最有有活力的生本文化

生本课堂理论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 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特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特点: 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其次是生本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呢?要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智慧上的挑战,使学生

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三是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最后生本课堂善待了学生差异。正是因为学生学业的参差不齐、兴趣爱好有别、个性价值多元,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色彩斑斓,纷繁复杂。若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每个同学都会被过早地贴上好中差的标签。但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学生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教学形态 怎样逐步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大班语言识字活动----找找字的伙伴

活动名称:找找字的小伙伴 活动目的: 1、在快乐的游戏中对字中常见的偏旁产生兴趣, 并懂得偏旁的名称。 2、教幼儿认识动词:吃、喝、唱、吹,并通过引导幼儿比较它们的共同特征,让幼儿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想象力。 3、在活动中,教幼儿学习用新学的动词学习说句子 丰富词汇:偏旁。 活动准备:嘴巴卡片一张,准备口字旁的汉字卡片四张,表示吃、喝、唱、吹意义的图片四张,四个口字卡片四组。有象形特征的“ ”“ ”“ ”“ ”的卡片四张。不同偏旁字的钥匙卡片若干。小房子四座。 活动过程: 一、出示嘴巴卡片引题:这是什么?如果用现在的 汉字来表示的话,该用什么字呢?(出示口字) 小结:嘴巴用汉字来表示可以读做口字。今天它是和 它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认识“口”字旁的汉字“吃、喝、唱、吹”, 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

1、以图猜字。 2、认识偏旁“口字旁”,知道这几个字的构成规律。 三、游戏:有趣的嘴巴,帮助幼儿巩固新学的动词。 1、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示拿到的一个动词,并请一 样动词的幼儿站起来。 2、用一句话来说明这个动词。如我爱吃……; 我想喝……;我正在……”。 四、认识“火字旁”“木字旁”“三点水”“草字头” 1、今天我们认识了口字旁的伙伴,现在其它的伙伴也等着我们去认识他们呢! 2、辨认象形字,延展偏旁的认识。 3、寻找偏旁一样的钥匙进入房子中,并互相检查。 五、延伸活动: 在晨区活动投放不同偏旁的字进行分类活动。 与爸爸妈妈一起认识更多的偏旁。 教案温馨提示: 三岁看大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幼儿的成长很重要。 作为幼儿老师一定要重视幼儿的教育

生本理念

生本理念 一、什么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的教育。 二、生本教育的宗旨: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三、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四、生本课堂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先做后学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 五、生本教育的教师观 生本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教师在生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的更加高级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和得体。他用一种爱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去影响和感染或制约学生,用一种关切的态度去解决学生主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切。郭教授认为,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认为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六、生本教育的起点 生本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 七、生本课堂的基本步骤: 1.学生先学 2.课堂上小组交流 3.课堂上全班交流 4.总结或者巩固

“基本”即原型。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起点不同,产生不同的变式和具体的方法。方法永远靠自己去发明创造。 八、什么是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九、前置性学习的定位 1.前置性学习的内容是多元的; 2.前置性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3.前置性学习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 4.前置性学习不仅为课堂学习做了准备,而且可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5.前置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学生自学的兴趣就浓厚,自学的能力就得到提高; 6.前置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以学为根本的地位。 十、生本小组成立的原则 小组划分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6人组成,其中1名是优等生,1名是差生,2-4名是中等生;同时,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水平又基本相同,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本理念教学设计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不安,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本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孩子们通过预习,自主掌握生字、多音字和词语。了解诗歌内容,通过课上的交流讨论,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前置性作业展示,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孩子们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因为从本学期开始在教学中一直采用“生本教育”的思想,而且孩子们进步非常大,特别是对于略读课文四点起的,他们基本掌握了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堂中我依然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去自学,自悟,继续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重难点 1.重点: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问题。 2.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活动1[前置性作业展示] 分别展示学生自学的生字,多音字,词语解释。(学生举手上黑板当小老师,讲解自己学到的字词) 活动2[导语] 在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他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板书课题)享受春天,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用四字词语和古诗句描述一下春天(孩子们不举手回答)。是啊,在我们眼中,春天是美好的是温暖的,然而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为什么呢?(战争) 活动3[整体感知] 对,就是战争,看来大家预习工作做得非常的棒,那谁来挑战一下屏幕上的问题呢? 这首诗有()节,可以分成()部分。怎样分?请同学说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一至四节 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 第二部分:五节 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学生回答,老师概括总结。) 活动4[明确小组任务]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的小组任务,略读课文我们要学习什么呢?(学生说,老师总结)

幼儿中班语言识字教案

幼儿中班语言识字教案 幼儿中班语言识字教案 幼儿园中班识字课教案:识字教案《走、爬、跳、跑》 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认读“走、爬、跳、跑”。 2、体验“走、爬、跳、跑”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活动准备四个小盒子、大字卡、小字卡若干、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音乐入场,谈话导入:我们来到了森林,小朋友想一想森林应该会有好多的什么呢?(小动物)那我们来猜猜会有那些小动物,(猜谜语)二、基本部分。 1、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小猫)幼儿回答正确粘贴板上。之后乌龟、兔、马。 2、通过动物逐一请字宝宝出来,教师给予相关提示,并大小声各带读两遍。(今天来的不只是这些小动物们,还有他们各自的好朋友,请幼儿猜猜他们的好朋友会是谁?) 3、游戏一:请幼儿和老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老师把这些小动物和字宝宝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做动作一起念念吧!

按顺序来、师注意站的方向。)4、游戏二:开火车认读字宝宝。 5、游戏三:点兵点将认读。 6、请幼儿尝试说简单的句子、其中带有字宝宝。 7、找朋友:发字卡给幼儿、分批请幼儿把字宝宝放回相对应的盒子里。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8、字宝宝都回到好朋友的盒子了,那我们也是不是要回去了呢?但回去之前老师送每个小朋友一份礼物,请小朋友看座位下的儿歌,我们拿着儿歌先回去吧!最后音乐退场,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请幼儿把我们学过字宝宝用笔圈出来,集体点读儿歌一遍。 附儿歌:《走走走》走走走,小猫小猫轻轻走。 爬爬爬,乌龟乌龟慢慢爬。 跳跳跳,小兔小兔蹦蹦跳。 跑跑跑,小马小马快快跑。 幼儿园中班识字课教案:识字教案日、月、水、火活动目标1、正确认读:日、月、水、火、山、木、人、口,正确发出卷舌音:山(sh00n)、水(shui)。 2、通过对照阅读图文的形式,初步了解文字的起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