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旅游经济结构内涵、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

旅游经济结构内涵、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

旅游经济结构内涵、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
旅游经济结构内涵、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

旅游公共服务及相关概念辨析

旅游公共服务及相关概念辨析 摘要:所谓旅游公共服务,通常是指为旅游者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于公共服务的需要。这种现象在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及有关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各种旅游公共服务 的具体产品;在内容上体现为政府及有关供给主体为提供旅游公共服务而进行的行为过程。 关键词:旅游公共服务;特征;属性 1 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 本文认为旅游公共服务至少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旅游公共服务需求具有公共性,即旅游公共服务需求是不特定人的共同需求,而不是特定、个别的个人或团体的需求。二是旅游公共服务性质具有辅助性,即旅游公共服务主要解决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提供或不能充分提供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的有益补充,因此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由市场提供的应尽量让市场来完成,避免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上政府行为过多干预,但又不能完全脱离政府作用的发挥。三是旅游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即不管旅游公共服务的具体生产是谁,采取什么方式提供,但政府始终是旅游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政府通过授权将旅游公共服务的生产或提供委托给企业或非政府组织来完成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四是旅游公共服务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旅游公共服务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指为满足旅游者公共需要,政府和由政府授权的工商企业、非政府组织等针对整个旅游过程而通过政府行为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行为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和特殊私人物品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形式和行为过程的总称。 2 旅游公共服务的特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旅游公共服务除具有公共服务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且不同于以往的一些特征。 2.1 旅游公共服务兼具非共享性和共享性的双重属性 所谓旅游公共服务具有非共享性,是指旅游公共服务的部分供给内容(旅游公共交通设施、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教育培训、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目的地宣传与促销、旅游扶贫等)带有一定的区域性。所谓旅游公共服务的共享性,是指旅游公共服务的部分供给内容(旅游一般性便利设施、旅游法规与政策、旅游环境保护与规划开发等)又具有很强的共享性、较大的外溢效应。 2.2 旅游公共服务兼具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双重属性 所谓旅游公共服务具有盈利性,是指一部分旅游公共服务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其根本出发点是为扩大区域旅游供给数量和区域旅游吸引力,以吸引游客更多地前来观光游览消费。所谓旅游公共服务具有非盈利性,是指尽管一些旅游公共服务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带有收费盈利性质,但并不意味着其完全丧失公共性,不能也不应抛弃公益性,不考虑公

旅游产业结构及优化

旅游行业(产业)结构 1.旅游行业(产业)结构含义 旅游业由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旅游景观等行业或部门组成,旅游行业结构主要是这些行业、部门的地位、作用和比例关系。旅游业还包括商业、娱乐业、文物园林、邮电通讯业、旅游组织等许多相关行业,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参与了旅游经济活动,向旅游者提供了产品和服务。因此,从广义上讲,旅游行业结构是指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比例关系,这些行业和部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行业结构。 因此,从广义上讲,旅游行业结构是指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比例关系,这些行业和部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行业结构。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龙头”,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在旅游产业中的比重,对经济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 2.构成 旅游饭店业: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基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旅游交通业:没有发达的旅游交通运输业就没有发达的旅游业,旅游交通要安全、方便、快捷、舒适。 旅游景观业:是指各种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而形成的旅游吸引物 旅游娱乐业:指为娱乐活动提供场所和服务的业务,包括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台球厅高尔夫球场、保龄球场、游艺场等娱乐场所,以及娱乐场所为顾客进行娱乐活动提供服务的业务。娱乐场所为顾客提供的饮食服务及其他各种服务也按照娱乐业征税。 3.旅游行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一)旅游行业结构的合理化 旅游行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旅游业中的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职能明确,比例适当,彼此之间有较强的协调性和互补关系,能够保证整个旅游业的健康运行. (二)旅游行业结构的高级化 旅游行业结构的高级化是指在合理化的基础上,顺应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趋势,不断提高旅游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率,加大高附加值、高科技旅游产品的比重,提高各行业部门对世界客源市场的适应能力,使旅游业向集约化、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南岳:寿文化的开发) 旅游行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4.要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必须了解影响旅游行业结构的若干因素 (一)需求因素 (二)资源与科技因素 (三)政策和体制因素 1.加快开发旅游资源,新建和改建一大批高品位的旅游景点和娱乐场所,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提高旅游收入。 2.增加对交通运输业的投入,扩大交通运力。 3.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控制旅行社和饭店业的规模,特别要限制高档旅游饭店的数量,提高旅行社和旅游饭店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企业向集团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4.扩大旅游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推出新产品,推动旅游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向多样化、系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行业组织和行业规模,但在社会化程度和行业结构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各个供给要素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大多处于条块分割的藩篱之中,整体效用不能充分发挥;主导行业或部门的作用和效益还不突出,即住宿、交通、通讯等部门的一般性收入较多,饮食、购物、娱乐等部门的高弹性收入较少;旅游行业的整体结构和内部结构不合理,即旅游景观业偏少,旅行社业和旅游饭店业偏多,中低档饭店显少,高档饭店显多,由此导致了旅游行业的结构性矛盾,经济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4、各大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型的典型主题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作用: 经济: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别 社会文化: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2、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 3、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经济上,有可能引起物价特别是地价的上涨 环境上,可能造成人口拥拥挤、交通堵塞,加大当地空气、噪声、水 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社会文化上:干扰当地人的生活,对当地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留下 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 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 3、狂热交换的旅游产品 4、价格 入境旅游市场特点:我国国际空日元市场的市场格局转为亚洲国家为主。 停留时间较长,人均天消费量较高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旅游外汇增速快于入境旅游人次增速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1、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2、短程旅游比重大 3、旅游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 4、旅游消费水平低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消费水平还会继续提高,旅游的地域分布将向中西部扩展

出境旅游的特点:1、出境旅游规模持续增长 2、因私出境旅游者比例不断增大 3、亚太地区一直是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4、出境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支出额大 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出境旅游市场将会持续成长,出境旅游人次将会继续增加,而且出境旅游的人员范围和旅游目的地也将会继续扩大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解 读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 规划》解读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二、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实践 三、《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国家旅游局刘小军司长观点:他在《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将旅游公共服务分为三大部分:即基础性旅游公共服务、市场性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性旅游公共服务。 (一)基础性旅游公共服务。它是政府公共部门生产的、提供全体社会成员平等消费和享有的无差别公共服务。主要包括: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运输设施设备、公共景观和环境建设、交通和景区旅游集散点的休憩设施等。 2、旅游公共信息平台。主要指面向社会、市场、游客和旅游相关企业、从业者提供的公益性、基础性的信息服务。如:目的地的道路与旅游设施标志系统、游客服务中心及旅游资讯发布系统等。 3、旅游生态建设与保护。重点旅游区及周边地区、主要风景廊道生态植被保护与恢复,旅游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遗产环境保护等。 4、旅游公益事业。旅游教育培训,包括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国民旅游素质教育等;旅游社会功能,如促进旅游就业、扶贫等公益事业。 (二)市场性旅游公共服务。它是既能满足公共需要,又

能满足企业和个人需要,可以吸收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通过市场竞争方式进行生产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 1、旅游公共资源开发与管理。如编制区域性旅游开发规划、组织对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开发管理、协调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2、旅游公共安全保障。包括旅游安全监测和预警、旅游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国际旅游安全合作等。 3、旅游交流、合作与宣传。主要是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国家重点产品及市场推广、国家间旅游合作和大型旅游公益活动等。 4、旅游消费促进及福利。比如不断优化旅游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处理各种利益诉求、鼓励和促进各种旅游福利政策出台等。 (三)管理性旅游公共服务。它是政府为了维护旅游经营公平,建立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对旅游经营单位所产生的管制性公共服务。主要包括: 1、对从事旅游经营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必要的市场准入审批及复合、年审等。如旅行社经营许可和导游从业许可等。 2、制定和推广国家级旅游服务规范和标准。目前在我国比较成功实施的饭店星级评定就属于此类。

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摘要:以青岛市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青岛市旅游产业结构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和归类。指出了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青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主要措施与对策。关键词:青岛市;旅游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青岛旅游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旅游业总体规模获得快速发展。然而,其旅游收入结构不够均衡,游览、娱乐的收入比重偏低,游客消费水平不高(见表1)。由木桶原理可知,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有必要对青岛旅游业展开分析,找出制约青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最短的那块木板,促使青岛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对于保持青岛市作为山东省和华北地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的竞争优势,达到旅游业发展经济和社会目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背景偏离—份额分析法是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以一定时期内旅游产业的年增长率为基准,分别测算某一地区按照全国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额,并将其同该地区的实际增长额进行比较,从而分析某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进而分析和评价其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状况。包括本地区旅游业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效益比较,各部门与其他地区该部门的竞争优势比较,从而发现优势和劣势部门。以20__年为基期20__年

为考察期,据中国统计年鉴和青岛统计年鉴20__年与20__年的 数据为基础,经偏离份额分析计算 [3],得下页表2。结果分析: 大部分的Vi值为负,表明目前我国入境旅游仍然停留在低层次观 光游的数量扩张上,旅游各产业部门的结构效益普遍落后于入境旅 游的平均增长速度(除住宿、餐饮和商品之外),旅游收入的增长在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入境旅游人数、长途交通费以及住宿、餐 饮、购物等费用增加的拉动上。大部分Wi为正值,表明目前青 岛入境旅游在全国入境旅游市场竞争中整体上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青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对国际游客具有一定 的吸引力。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按照Vi、Wi的正负性,可以将 青岛入境旅游各部门结构效益情况分为三类: 第一类:Vi为正Wi 为负的部门。说明青岛旅游业该部门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同行业 的平均水平,其结构效益较差,在全国已处于竞争劣势。如餐饮、 商品、游览等。第二类:Vi为负Wi为正的部门。说明青岛旅游 业该部门的增长速度相对高于全国同行业水平,其结构效益亦优于 全国同行水平,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相对于整个旅游产业而言, 其结构效益较差竞争力较弱。如交通、娱乐、通讯和其他。第 三类:Vi为正Wi为正的部门。说明该部门的结构效益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结构效益较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如住宿。由表2 可知,青岛游览业、旅游商品销售业在全国的劣势最为明显,但这 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交通、娱乐、通讯和其他在 全国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住宿业优势明显。 2旅游产业结构偏离

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 冉杰1,2,邱萍1,2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外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研究进行评述,并提出新时期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综述;思考 前言 旅游公共服务是现代旅游活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旅游管理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才开始起步,研究体系并不完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扩展,实证研究相对不足。基于旅游动公共服务对整个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旅游学界应进一步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实证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对比不同的观点,了解国内外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对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 对于旅游公共服务这个概念是颇有争议的,在传统思维中,旅游公共服务被认为是由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旅游类服务[1]。李爽给旅游公共服务下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旅游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 以满足旅游者共同需求为核心, 不以营利为目的, 具有明显公共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2]。李军鹏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是以旅游管理部门为主的相关公共部门为满足旅游公共需求,向国内外旅游者提供的基础性、公益性的公共产品与服务[1]。荣浩认为,所谓旅游公共服务,通常是指为旅游者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于公共服务的需要。这种现象在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及有关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各种旅游公共服务的具体产品;在内容上体现为政府及有关供给主体为提供旅游公共服务而进行的行为过程[3]。徐菊凤等人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是市场共同需要,而竞争企业无力介入和不愿意介入的,或者单个企业的介入将导致信息不公正等不良后果,因而才由政府提供并成为具有非排他性的旅游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4]。以上概念都强调政府的主导性和服务的公共性,但也有学者认为,政府不应该是旅游公共服务唯一直接提供者,社会其他部门也有可能进入旅游公共服务领域,参与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5]。笔者认为,旅游公共服务首先要体现“公共”这个特性,所以,旅游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广大旅游者为对象,进行的一项满足游客需求的公益性服务。 二、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综合评述 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处于基础理论阶段,其概念、内容及构成等方面的理论体系还未完善,但也有不少研究成果。李爽、黄福才等学者就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特征及分类框架进行了界定及探讨[2]。叶金亮、荣浩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公民导向理念和顾客价值理论为理论依据,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将旅游公共服务复杂的内涵进行逐层分析, 发挥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优势, 尝试性建立了一套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并完成对特定地区的旅游公共服务状况的评价[10]。温锦英等学者在分析旅游公共服务基本构成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公共服务实现模式[11]。部分学者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对策[12,13]。另外有学者从实证角度出发对旅游公共服务进行研究,如黄燕玲等学者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从供需的角度对旅游公共服务及体系发展进行了探讨[14]。史春云等以九寨沟和庐山为例,基于旅游地竞争力模型,定量测度了旅游接待服务感知、旅游社区服务与游客满意度感知之间的交互作用[15]。李晓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对苏州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实证研究[16]。陈丹红、赵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探讨了辽宁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系统构建与保障机制[17]。乔海燕从智慧旅游的视

浙江海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浙江海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外研究动态 目前,国际上的海洋旅游公共服务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涵盖了出游前、出游中、出游后的各个阶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服务、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等。基础设施在旅游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便利、舒适、安全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旅游信息服务贯穿旅游需求的全过程,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如随处可见的“I”(英文information的缩写I是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国际通用徽标)字符、大量免费旅游信息、针对不同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服务等。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在国外有相当成熟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包括景区的安全管理、紧急救援及旅游保险以及由政府或私人组织运营的各种旅游急救服务机构等。旅游发达国家旅游公共服务内容广泛且现代化程度高。最主要的是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中给予极大的支持。这些欧美等旅游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国家来借鉴的。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于“海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传统思维中,旅游公共服务被认为是由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旅游类服务。但也有学者认为,政府不应该是旅游公共服务唯一直接提供者,社会其他部门也有可能进入旅游公共服务领域,参与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有关海洋旅游公共服务构成方面,见诸的文献较少。但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刚起步。如李爽、黄福才等从理论角度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特性以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探讨;李爽、李建中就旅游服务供给进行探索性研究;张广瑞以北京为研究对象就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进行分析;郭胜等针对节事活动的旅游公共服务进行研究;涟漪等将旅游地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者满意度相结合进行了理论探讨同时,2006年上海在国内首次提出就城市举办重大节事进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因此,笔者认为:海洋旅游公共服务可以定义为:以政府为核心的海洋旅游公共部门及非营利组织,向社会提供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各类海洋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称。但海洋旅游公共服务与体系研究仍较为匮乏,成果中研究方法定性为主,该领域研究亟待加强。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刘旭光 内容提要:人文旅游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由此出发来考察甘肃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陇东、陇中、甘南、河西走廊以及敦煌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而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旅游甘肃资源当代价值 一、关于“人文旅游”的构成 如果我们把“人文”两个字,理解为“人类文化”,那么从旅游源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这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也就是说,在自然物中去探寻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实践过程;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历程与风神情态,甚至是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本身构成了对异民族与异社会形态中的人的好奇;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宗教、道德、审美、艺术等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 这就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这种多层次性使得以下一些因素必然可以成为旅游资源。一、自然。这个自然并不因为其美而成为旅游资源,而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痕迹与文化的成果,它可以不美,但它必须饱含意蕴;二、风土人情。这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人的形态,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说到底,必须是独特的;三、宗教生活、艺术、历史遗迹、奇特建筑等体现着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与民族性格的物质形态。

以上因素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让我们从这种基础出发,对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一个宏观的分析,从而揭示其人文历史价值及当代旅游价值,并从当代人观游需求的角度对它的资源进行提炼。 二、甘肃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与历史根基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讲,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南北较广,是我国南北跨度最长的一个省,从而也是跨气候带最多的一个省。其东部(通常称为陇东地区)的天水、庆阳与平凉地区,处黄土高原之上,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渭河与泾河穿过该地区,气候较为温润。南部为陇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是秦岭与岷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多山而险峻,也是连接四川与陕甘的必经之路,在文化也是也是连接藏汉的中间地带。陇中地区是以兰州为中心,由渭河、洮河、黄河三河谷地为主体的地区,干旱少雨,但却处于中心,北接河西走廊,东连陇东,西通青海。甘肃西南部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藏、回、土、东乡、保安等民族聚居于此,此地以高原风光胜,以民族文化胜,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此地区有深厚的根基。陇中往北为河西地区,该地区延河西走廊展开,地貌丰富,高原、大山、冰川、草场、大漠、戈壁、绿洲相间而布,此地区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自古是汉区与西域地区的联结处,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地段。再向北是酒泉与敦煌地区,地处温带荒漠,地貌以沙漠与戈壁,还有绿洲为主。从地理上讲,甘肃省是一个从南向北,从亚热带向温带荒漠逐

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特点: ①多样性②吸引力的定向性③垄断性④易损性⑤可创新性 旅游业的特点:1综合性产业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型产业3。政策性较强的产业4。脆弱性产业。旅游活动的要素 1.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要素 2.旅游活动体系的构成要素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1.旅行目的(消遣型,因公差旅型和因私事物型三大类型)。2.运输价格 3.旅行距离4.旅行偏好和经验 旅游企业的类型1。直接旅游企业2间接旅游企业。 旅游景点的类型 1.按照旅游景点的设立性质,可将其划分为商业性旅游景点和公益性旅游景点。 ①商业性旅游景点是投资者完全出于营利目的而建造和经营的旅游景点,因而这类旅游景点纯属企业性质,②公益性旅游景点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出于社会公益目的而建造和营理的旅游景点。2.按照旅游景点所依赖的吸引因素的成因可 将其划分为自然旅游景点和人造(人文) 旅游景点。3.按照旅游景点所含内容 的复杂程度,可将划分为单一型旅游景 点和复合型旅游景点。4.按照旅游景 点的内容或表现形式,可将划分为①古 代遗迹②历史建筑③博物馆④美术馆 ⑤公园和花园⑥野生动物园区⑦主题 公园⑧早期产业旧址5.按照旅游景点 的质量等级进行类别划分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生理, 安全,爱的,受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①身体方 面的动机②文化方面的动机③人际方 面的动机④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⑤ 购物方面的动机,其中最主要的三种心 理类型,依赖性②冒险性③中间型 游资源分类;(根据内容性)1。 自然旅游资源2。人文旅游资源3社 会旅游资源(根据本身再生性)1。 可在生性,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根 据存在状态)现实的,潜在的旅游资 源(根据品位或级别)世界级,国家 级,省级,市(县)级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构成:三大支柱”①旅行 社②交通客运③住宿㈡“五大部门①旅 行社②交通客运③住宿④旅游景点⑤ 旅游管理组织㈢我国旅游业的基本构 成:①交通运输②旅游景点③住宿服务 ④餐饮服务⑤旅游纪念品/用品零售部 门⑥娱乐服务⑦旅行社⑧旅游行政机 构和旅游行业组织。 消遣性旅游者:①人数多,比重大 ②出游活动的季节性强③拥有较大程 度的选择自由④对价敏感.因公差旅型 旅游者(1)出游频率高(2)出游活动无季 节性(3)出行活动的自由度小(4)消费水 平高(5)价格敏感度低 旅游交通的主要旅行方式: 汽 车,航空,铁路,轮船※我国国际旅 游局1982年8 目前世界旅游组织有将近500个成 1841 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 租火车的方式,这次旅游活动的参加者 多达570人,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与 1841年的活动相比1845年的商业性尝 试的组织特点:1.商业性 2.长途过夜 3. 编写指南 4.导游服务. 旅游的影响:经济影响,社会文 化影响,环境影响.

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判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f13740950.html, 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判断 作者:徐菊凤潘悦然 来源:《旅游学刊》2014年第01期 [摘要]在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出大众化、散客化、常态化的新趋势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影响游客满意度和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由于旅游业在中国长期被作为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产业看待,人们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依据和重要性缺乏认识,因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均出现不少问题。文章检视了已有研究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理论认知的相关论点,着力分析了李爽等的旅游公共服务论所存在的核心概念认知矛盾、理论理解和实践判断偏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从5个W和1个H的角度阐述了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外延、属性、服务的对象与供给主体、供给机制与时空条件。文章认为,旅游公共服务的主体内容体现为旅游基础设施、目的地推广、旅游权益保障三大方面;其本质是公益性服务,服务供给机制和方式的多元化并不等同于责任提供主体的多元化;旅游者的共同需求和目的地公共利益的性质及其客观存在,决定了旅游并非纯粹市场化领域,政府提供旅游公共服务是正当的,也是应该的。当下中国旅游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不是过多,而是欠缺与低效并存。旅游行政部门虽然承担着最大、最多的公共服务职能,但对这一职能的性质、内容和功效的认识并不到位,与旅游者的期望和需求还有较大距离。 [关键词]旅游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目的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4)01-0027-012 一、引言 旅游领域的公共服务现象伴随旅游业的诞生而原始性存在,然而,“旅游公共服务”作为一个独立词语,仅出现于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建设服务性政府理念之后 2002年,中共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四项内容;2006年10月,“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被写进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从此上述概念普遍进入政府部门和学术媒体话语体系,“旅游公共服务”一词亦在此情况下诞生。笔者检索到的“旅游公共服务”字眼,最早出现于桂林年鉴(2006年1月1日);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司长刘小军的《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刊登于《旅游调研》2007年第9期),是第一篇论述旅游公共服务问题的研究性文献。从汉语结构 上看,“公共旅游服务”一词似乎能更准确地表达同一含义,但因前人使用“旅游公共服务”概念在先,故从俗。。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将旅游业作为经济性产业对待,许多公共资源出现

旅游产业链和结构分类

旅游产业链和结构分类 一、旅游行为的要素构成 旅游业流行的是六要素,我个人认为可以扩大为十要素。 吃、住、行、游、娱、购、体、疗、学、悟。 体育和疗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两大要素,它跟娱乐和游览等还有很大的差异,学习与感悟,是旅游中非常重要的精神要素,这样,可以区分出几类结构: 基础要素:吃住行; 游乐要素:游览、游乐、娱乐; 康体要素:体育运动、建身、修复、疗养; 精神要素:修学、学习、感悟。 二、旅游的产业构成 旅游产业是一个多行业的综合构成,综合性太强。 我们可以将旅游产业的概念提升后概括为:旅游是离开住所及办公场所的所有人类休闲方式,包括了离开家庭与单位的出游过程中所涉及到所有的方面。 旅游涉及的行业非常多,我们大体上将其分为八大类别、十三个行业: 1、游憩行业:包括景区、公园、娱乐区、游乐区、主题公园、体育园区、康疗区、旅游商业区等的经营管理和运作的行业; 2、接待行业:宾馆、饭店、餐饮、会议、展览等。 3、营销行业:旅行商务行业、旅游媒介广告行业。主要是旅游营销渠道方面,包括旅游文件、旅游广告等等相关的方面; 4、交通行业:公路客运、铁路客运、航运、水运等。 5、建设行业:园林绿化、生态恢复、古建、艺术装饰等建筑行业。 6、生产行业:车船交通工具生产、游乐设施生产、土特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加工、饭店用品生产。 7、商业行业:旅游购物商业、购物休闲商业等。其中购物休闲商业就是SHOPPING MALL的概念,如北京六十八万平方米的金元商场,超大规模的商业休闲场所,足足可以玩三天,它已完全超越了一般的商场提供多样的购物选择的概念,而成为了一个购物、观赏和娱乐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场所,我们把这一类商业项目都作为与旅游相关联的项目看待,包括步行街,是一个商业旅游中很重要的产品,一边观物、一边游览,步行街中必须要有文化、小品以及其间的一些娱乐化的概念,这一类的产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8、旅游智业:规划、策划、管理、投融资、景观设计等咨询行业。 三、旅游产业链的结构 上述八大类别形成了旅游产业链,即我们所谓的大旅游视野概念:就是把旅游产业链作为一个更加全面的、互动的结构清理出来,形成一个大的构造,即为旅游大视野中核心的部分,它包括—— (1)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 宾馆酒店业、餐馆业、运输业、文化业、娱乐业、体育业、保健美容疗养业、博彩业、会展业、生态与观光农业、加工工业、技术产业 (2)综合提升的产业: 就是说旅游与其相关联的目的地的结构导致了旅游整合而形成的相关结构,其中: 第一是旅游房地产业,以度假结构为依托,第二居所和第三居所等所体现的旅游度假酒店、旅游公寓、别墅区等等形态,将旅游与房地产相结合的旅游房地产业; 第二种是城市游憩型商业,如步行街、SHOPPING MALL、中央游憩区(典型的如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三里屯、什刹海等)是城市休闲的核心区及旅游小城镇,这就把旅游的产业链与城市经营、城市运营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旅游和城市名片的打造、城市旅游、城市周边旅游、景区旅游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个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的城市经营的理念。 这样地把旅游不同层面结合起来之后,当我们作一个旅游产品、作一个片区开发的时候、

浅论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一)

浅论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一) 摘要: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拥有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观,又拥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以及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要推进贵州旅游的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发展,必须发掘旅游资源的内涵,组织好各具特色的旅游宣传。 关键词:红色旅游内涵特点 我省的旅游在空间上遍布贵州高原,而且与贵州独特的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自然融合,特色鲜明,文化深厚。特别是以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兵临贵阳等重大历史事件所形成的长征文化,更具震撼力、号召力,更具垄断性。下面就谈谈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一、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宝地。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族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之众和内容之广,令人叹为观止。挖掘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高贵州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促进贵州旅游业迈上新台阶,大有可为。 二、红色旅游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的红色旅游,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宣传红色旅游,通过重温我党奋斗史、革命史和光荣史,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贵州的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据初步调查,红色旅游点160余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在红色旅游点中,红军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到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形成三线三区: 三线是:一贵阳(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遵义(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乌江景区)、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习水县青杆坡战斗遗址、赤水市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二贵阳(息烽集中营)、黔西、大方(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三省会议纪念碑、贵州抗日救国司令部旧址、草原艺术研究社旧址、毕节烈士陵园、夏曦烈士纪念碑)、赫章、威宁(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草海)。三贵阳(息烽集中营)、镇远(周达文故居、和平村旧址)、黎平(黎平会议旧址、红七军部旧址、毛泽东在黎平住处、红军召开群众大会旧址、黎平“烈士陵园”等)。 三、阳明文化旅游 贵州阳明文化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文化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开发以大贵阳为中心,范围涉及省内8个地、州、市20多个县市的阳明文化旅游圈,对于带动贵州文化旅游,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实现与周边省区的旅游对接,使贵州文化旅游走向全国和世界,意义重大。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特点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具有一般资源的共同属性,而且具有其独有的特性。 (一)地域性与广域性 旅游者之所以产生旅游活动,其根本原因就是旅游资源存在地域差异。一般而言,旅游资源地域特色越突出,旅游吸引力越大。 旅游资源的地域上的特征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地带性差异以自然旅游资源中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较为明显。如我国植被从南致北沿纬度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阔叶林、寒带针叶林;气候方面:炎热地区高山旅游景区夏季的冷爽气候、可以使其成为夏季避暑最佳地,高纬度地区旅游景区可以成为避暑胜地,而低纬度地区的风景区可以成为避寒胜地。一些人文旅游资源也呈现地带性特征,如居民建筑中,南方的竹楼、华北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牧区的蒙古包等。非地带性差异主要以大多数旅游资源表现得较为突出。如古人类遗址、古城镇的分布等。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如我国南方园林、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景观的差异性;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的冰天雪地、林海雪原、高山冰川资源;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椰林竹楼;广阔的草原、偏僻的山区、一望无垠的荒沙上的原始,纯朴的自然风光和自然山水方面的“北雄、南秀、西旷、东密”的景观特色和植物、动物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布的地带性特点等,无不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 旅游资源的广域性是指旅游资源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地球上的每个区域几乎都有。地上有名山秀水、流泉瀑布、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下有溶洞、暗河、温泉等;天空有瞬息万变的天象、气象景观;海洋有美丽的礁岛怪石、迷人的浅海沙滩、奇特的海洋生物和神秘的海底世界;城市有现代化建筑、先进的科技园、现代化工厂等;乡村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等,不仅亚洲、欧洲、北美洲旅游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非洲、南美洲、甚至南极洲这些旅游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都有旅游资源存在,只不过没有开发出来而己。 (二)季节性 由于受地理纬度、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特别是自然景观)常常会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对旅客旅游兴趣的吸引力也各不相同。表现在

旅游资源概论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 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 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①距离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②角度 ③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 2.把握观赏时机

1.1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附答案)

‘杨家园则中学导学稿(案) 2013年 11月 18日第19课时科目地理课题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设计人景中奇班级(高二)年级(文)班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具体 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 2.了解旅游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 3. 了解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 重点旅游资源的概念 难点游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 学习过程 自 学 指 导 阅读教材P4—9,完成自学检测。(要求时间:10分钟) 自学检测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内涵:(1) (2) (3)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1) (2) (3) (4) (5) (6)

合作探究 有人认为旅游资源就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地方”,或者更具体地说,是“自然风光加上文化古迹”;还有人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凡能达到娱乐目的的一切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 (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能吸引游客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体育、疗养、宗教、商务公务洽谈、会展、购物、修学、探险、探秘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并且具备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事物和现象,都称为旅游资源。) 巩固提高1.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D ) A.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B.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C.大型商贸会 D.古代神话传说 2.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具有清新秀丽的特点,而西部地区的则宏伟粗犷,这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空间上的( B ) A.定向性 B.地域性 C.变化性 D.观赏性 3.旅游资源特点中,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都具备的是( D ) A.变化性、多样性 B.定向性、地域性 C.变化性、观赏性 D.多样性、观赏性 4.关于不同地域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阿尔卑斯山的滑雪 B.苗族的“泼水节” C.夏威夷的海洋风光 D.傣族的“三月三” 5.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D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6.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B ) A.峨眉天下秀 B.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白头山天池湖水碧蓝、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7.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貌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观赏性 B.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四季景观有很大的差异,这说明旅游资源有季节上的变化性 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 总结反思课堂小结 学(教)后反思

旅游资源的特征知识讲解

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同世界上其他各种资源一样,既有其共性的一面,又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 (一)观赏性和体验性 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它有美学特征,具有观赏价值,其作为资源所共有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观赏性来实现的。尽管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观赏活动几乎是所有旅游过程都不可缺少的。没有观赏性,也就不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同时,体验性也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又一特性,许多民俗旅游资源,如民族歌舞、民族婚庆等表现出的可参与性对异质文化区域的旅游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二)时限性和区域性 时限性和区域性是旅游资源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点。旅游资源的时限性是由所在地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造成的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使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年之中会出现明显的淡旺季之分。由于许多特色旅游资源只有在某些特定时段内才能被开发利用,所以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组合,能有效延长旅游地可开发利用的时限。另外,旅游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其各地域赋存资源的差异化,故而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区域差异反映到旅游资源上便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三)多样性和综合性 由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它是一个集合概念任何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因素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旅游资源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的各方面,其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其他资源所不及。此外,旅游资源各要素间,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环境中,共同形成和谐的有机整体。区域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种类越丰富、联系越紧密,其生命力就越强,就越能吸引旅游者。旅游资源的综合性特点使其能满足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成为旅游开发的优势所在。 (四)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 旅游资源的可模仿性差,难以移植或复制,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因为地理上的不可移动性而具有垄断性的特点。如我国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九寨沟黄龙的彩池群等,均无法用人工力量来搬迁或异地再现。尽管许多主题公园仿制了逼真的诸如竹楼、蒙古包等少数民族的村寨或居室,但它缺乏地域背景、周边环境与民族习俗的依托,在游客的视域中,真假分明,从而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魅力。那些历史感强烈的资源,更无法离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否则其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难以体现。 (五)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与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会发生损耗不同,旅游者的参观游览所带走的只是印象和观感,而非旅游资源本身。因此,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但是,实践证明,旅游资源如果利用和保护不当也会遭到破坏。一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