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学

习心得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道”是万物万法之源,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1]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也是道的体现,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

道德是人本能的东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就很难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们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道德的驱使才建立了人类的和谐社会;道德的要求才有了社会群众团体组织;道德的体现,使人们自尊自重自爱;是道德的鞭策,营造人与人的生活空间。一个不懂得道德和没有道德的人是可怕的。道德不像刀枪伤人肢体,它也能要人性命。在历史和生活里,迫于道德压力而“自杀”者并不少见。道德虽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它对人的修养和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明的人类是靠道德的建立来作保障的。道德的传承也同样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劳动和创造,以致分门别类地产生各自的要求和水准。

学术道德[1]建设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理顺学术行为主体的各种社会关系,建设合理的学术体制;二是道德体系本身的构建,包括能被整个社会和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道德理念的重塑和道德原则的构建,以及切实可行的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培养可执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学术行为主体。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与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互为前提和条件,其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性、充分了解相关学术规范并具有道德行为能力的学术新生力量,并带动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改革,从而为推动一个良性循环、可持性发展的学术生态圈的建立提供充足的道德氧气。

“维护学术规范,严守科学道德”学习心得体会在学校开展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活动中认识到: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们要做到诚信科研,不弄虚作假,诚实笃信。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中国是礼仪之邦,诚信则是修身安邦的基石。我们必须从此时此刻做起,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与学术腐败作斗争,建立一个和谐纯净的学术氛围,这不仅是有利于自身,也是有利于社会的。

通过本次自学,我学习到以下几点:

(一)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尊重他人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尊重他人的知识产

权;引用他人的成果时必须注明出处;

(二)学术成果的发布、发表应通过正常渠道,如学术期刊、有良好声誉的

出版社、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验收等;

(三)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

原则,不得徇私舞弊或谋求不正当利益;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全面分析、评价和论证,不得故意拔高或压低被评价成果的价值;

(四)在科技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告实验结果和统计资料;

(五)合作作品应按照在学术成果产生过程中所做贡献的大小原则确定署名

的先后,但另有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另有约定的除外。所有署名人应对本人完成的部分负责,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对研究成果整体负责,指导教师经审阅同意后为通讯作者,教师应负主要责任;

(六)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研究人员。再者,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它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一定以规范严格约束自己,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引用;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完整准确;署名真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

我们深信,只要师生同心协力,实事求是,努力创新,一定能营造出一个永远的求是的明天。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人文系统”。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如何提升研究生的人文素养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其名著《双城记》里说,“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每当我想起这么多年从事的研究生教育,想到我的学生时,这句话便会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纵观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从进校伊始,大多数人的学习与社会兼职同时进行:一方面他们已经成人,不愿意再接受家人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社会大环境也促使他们加入到追求经济效益的大潮中来。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很少有研究生幻想踏踏实实地读书能换来美好的未来,他们大多数身兼数职或在不断地变换着“职业”。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些研究生处在一种多元社会价值观所构建的矛盾之中,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他们缺乏正确的科学、文化、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情感、价值判断力;对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基本态度游移不定;对为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认识模糊。

研究生们的人文素养亟待提升!我深深为之担忧,并希望提供帮助。但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又常常陷入窘境:他们不断在外授课、在外兼职、在外实习、在上课、在老家……松散的校园联系使得培养其人文素养的道路上障碍重重。

怎么办我不禁思考。直到微信的出现,让我仿佛看到了荒草丛中的一条蹊径。

研究生群体思想活跃,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往往是新鲜事物的最初尝试者。在人人都成为自媒体的今天,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生辅导员应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及弱点。老师可以通过关注研究生的微信来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已经成人,他们对于老师的依赖明显减弱。遇到问题时,一般以自我排解为主;在心绪不佳时,他们一般会更新自己的状态,将自己的情绪泄露出来。辅导员可通过每天更新的动态来观察他们的情绪,如遇到情绪异常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发觉并及时处理。但这种方法应避免陷入官方检测,应以一种更为温情、更为私人化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老师还可以通过微信鼓励研究生进行经典阅读,以达到人文素养培养的目的。只有进入到广阔的阅读中,人才会走出小我的圈子,到达广阔的天地中。一次,有同学质疑读书的用处,灰心丧气,我知道他关注了我的微信,便发出下面的文字以供探讨:“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如此,它才是一件大事。我们

阅读,因为它无用。”再将夏尔·丹齐格的一段话引用如下:“阅读根本不是生活的对立面,而是生活本身,只是‘这种生活更严肃,但没那么激烈,少一份琐屑轻浮,多一份稳定耐久,更多自恃的骄矜,更少空虚的自负,同时伴随着各种弱点,骄傲、羞涩、压抑、退缩。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为我们维系着一份有利于思考的超然。’”我想他如果看到,必有感悟吧。

由于工作特性,研究生管理者不可能随时出现在每个研究生身边,但是微信平台每天的更新与互动,已经成为一种隐性的陪伴。教育在某种时候就是陪伴,爱也是一种陪伴。心理学表明,当你对某一特定对象陪伴到一定时间,你与他之间便建立起一种安全、温馨、如家庭成员般的温暖关系。微信作为隐性陪伴的工具已经成为研究生管理者的首选,管理者有意无意地转载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对研究生进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已然超越了以往说教式的谈话及生硬的劝导。

我们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引导科学回归人文关怀,达到研究生加强人文素养的目的。有人说,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应该针对理工类学生,文科类研究生在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前已经有了本科的专业知识,不需要人文素养。龙应台曾发表过一篇探讨文化的文章,她说,文化是品位、道德、智能的积累的总合,“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所以,人文素养并不同于人文知识,不管是理工科学生还是文科类学生都是需要再培养的。

我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反问,我是文学院的研究生,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难道还没有人文素养吗我一般会如此回答:拿到了学位拥有的是知识,知识是外在的东西,知识只有内化到人的内心深处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情感、道德及判断,这才构成人文素养。无论科学还是人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人文关怀,对人的关怀是所有学科的终极关怀。

微信作为个性化的私人行为对于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爱好及特长有天然的便利,通过更为私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减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及隔膜感,有益于增进师生情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而这种影响与对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如影随行。事实上,这种方法是否奏效,效果如何,还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