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章土壤与肥料的概述

第一章土壤与肥料的概述

第一章土壤与肥料的概述
第一章土壤与肥料的概述

第一节土壤与肥料的概念

一、土壤

(一)概念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陆地表面”指明了土壤的位置,“疏松”描述了其物理状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说明了

土壤的作用。

(二)土壤的为什么能够生长绿色植物

土壤具有肥力,这就是土壤的本质特征。

二、土壤肥力

(一)概念

肥力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任何一种土壤都具有一定的肥力。对于什么是土壤肥力,目前尚无完全统一的看法。我国多数土壤科学工作者认为: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

(二)土壤肥力四因素

水、肥、气、热,数量状况及配合程度决定土壤肥力高低。我国耕地土壤肥力高低:低产土壤、中产土壤、高产土壤。

(三)肥力分类

1、根据肥力产生的不同原因,可将其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人工肥力)。

自然肥力是指在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发展起来的肥力,是未经农业利用的自然土壤具有的肥力,其发展是极其缓慢的。

人为肥力是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创造出来的肥力,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巨大。

农业土壤的肥力因受环境条件和土壤管理技术水平等的限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

2、就植物的有效性而言,通常把在生产中表现出来的肥力称为经济肥力或有效肥力。

另一部分没有直接反映出来的肥力称为“潜在肥力”。二者是相互转化的。人类对土壤管理的技术水平是影响这两种肥力转化的关键。经济肥力不仅反映了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科学水平的高低。

思考: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因素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他们就是评价土壤肥力的一系列指标。

三、肥料

(一)概念

肥料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改善土壤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的统称。主要供给渠

道从土壤施入,也可喷施于植物地上部分或注射于树干。

(二)肥料分类

现代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肥料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如表1-1所示。

表1-1肥料的分类

第二节土壤肥料与植物生产

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精辟地概括了人类——农业——土壤之间的关系。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农业是国民

经济的基础。而土壤是农业的基础。

(一).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基本任务是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生长所需五个基本要素:光、热量、空气、水分和养分,除光外,水分和养分主要来自土壤,空气和热量一部分也通过土壤获得。植物扎根于土壤,靠根系伸长固着于土壤中,并从土壤中获得必需的各种营养条件,完成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图1-2)。归纳起来,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中有以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养库作用。

植物需要的氮、磷、钾及中量、微量元素主要来自土壤。

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地球表层系统中,通过土壤养分元素的复杂转化过程,实现着营养元素与生物之间的循环周转,保持了生物的周期生长与繁衍。

3、雨水涵养作用。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多孔结构的介质,具有很强的吸水和持水能力,可接纳或截留雨水。

4、生物的支撑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根系在土壤中伸展和穿插,获得土壤的机械支撑,稳定地站立于大自然之中;土壤中还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群。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土壤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的交界面,这种特殊的空间位置(图1-3),使得土壤具有抗外界温度、湿度、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变化的缓冲能力;对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能通过土壤生物代谢、降解、转化、消除或降低毒性,起着“过滤器”和“净化器”的作用。

(二)、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表层系统中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是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其中,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处于其他圈层的交接面上,成为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 图1-4)。

(三)、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地

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

2、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着调节作用;

3、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

4、具有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养分和其他元素的功能;

5、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能量转移和物质循环的重要

组成环节。因此,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四)、土壤培肥管理是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基础

农业生产包括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培肥管理三大环节。大量的实践表明,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础,也是动物生产的基础。如果没有植物生产的繁茂,就不可能有动物生产和整个农业生产。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十分重视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通过“用地养地”把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培肥管理三个环节结合起来,把植物生产的有机收获物用于动物生产所需的饲料,将植物残体和动物生产废弃物通过微生物的利用、转化及循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作为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如煤、石油、矿藏等不能再生,而是和水资源、大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但从土壤的数量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我国的土壤资源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气候、水分配和人口增长、城镇化、工业化扩展的影响,耕地土壤资源短缺,后备耕地土壤资源不足,人均耕地继续下降还将进一步加剧(表1-2)。土壤资源的有限性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限的土壤资源供应能力与人类对土壤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从自然因素讲也就是耕地的基本

国情,可概括为“一多三少”,即

1、耕地总量多,从总量排名看,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

我国农业部2014年12月17日公布消息:

《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

2012年底,农业部组织完成了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以全国18.26亿亩耕地(二调前国土数据)为基数,以耕地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为评价单元,从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管理、障碍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耕地地力,在此基础上,对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划分。现将数据公布如下:全国耕地质量总体情况

全国耕地按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其中,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4.9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3%。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较高,基本不存在障碍因素,应按照用养结合方式开展农业生产,确保耕地质量稳中有升。评价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为8.1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8%。这部分耕地所处环境气候条件基本适宜,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障碍因素不明显,是今后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突破口。到2020年,按照耕地基础地力平均提高1个等级测算,可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00亿斤以上。评价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为5.1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27.9%。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

2、人均耕地少,咱们国家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头上,拥有耕地才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加拿大,人均耕地是我们的l8倍,印度是我们的20倍。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中排110位以后,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目前咱们国家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

3、高质量的耕地少。不到总面积的1/3。

4、耕地后备资源少。

5、水土流失。中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65万k㎡,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91万k㎡,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有26万k㎡的水土流失面积为水蚀、风蚀交错区。调查表明,全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四川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的40%以上,1999年全省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22.27 k㎡(四川省水土保持局)

6、土壤沙漠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有关要求,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底,国家林业局组织相关部门的有关单位开展了第五次全国荒漠

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

7、耕地土壤污染

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发表时间:2014-04-18来源: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1)、总体情况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

一章

土壤肥料概述 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2)无机污染物

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有机物主要是农药。

污染结果:镉大米、毒蔬菜事件屡现报端、骨痛病。2013年广州市的一项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分析,“镉米”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大米产地土壤遭受镉等重金属污染。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记者,当前我国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这些粮食可养活4000多万人。 8、耕地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严重。 对于以上存在问题,国家在城镇规划方面,以法律形式规定绿化覆盖率,说明学习本门课程重要性。 二、肥料是植物的粮食

地球上几乎没有一个地方的土壤,可以不施用任何肥料而能长期种植植物并获得高产。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表明,在提高

单产方面,肥料对增产的贡献额为40%~60%;我国农业部门则认为这一比例在40%左右。从现代科学储备和生产条件出发,在未来农业中,肥料在提高产量与品质方面仍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一)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主要

1、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肥料可使土壤成为适合植物生长的一种营养介质,补充土壤本身缺乏的部分养料,归还由于植物收获而带走的养料和其他原因而损失的养料。

2、促进植物生长。

肥料既可以促进植物整体的生长,也可以促进植物某一部分的生长。

3、提高产量。

这是肥料的根本作用,它既能提高生物产量,又能提高经济产量。

4、增进品质。

包括商业品质、市场价值、营养价值,以及对各种有害影响的抗性等。

在我国,占所有耕地60%以上的中低产田中,普遍存在着养分贫瘠问题,绝大多数耕地都缺氮,二分之一的耕地缺磷,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耕地缺钾,还有相当大比例的耕地同时还存在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有限的耕地与沉重的

人口压力,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施用肥料仍是我

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归纳: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本章小结:

1、应知耕地资源是人类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2、应会做以下作业。

本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3、肥料;

4、自然肥力

二、填空题

1、土壤肥力根据肥力产生的不同原因可分为和。

2、肥料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增进。

3、土壤肥力素有、、和。

4、肥料根据性质和来源可分为,,,和。根据有效养分数量可分为,。根据肥料反应可分为,,。

二、简答题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础,原因是什么?

2、肥料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3、土壤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_教育心理学概述(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本章重点提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年(d)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d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6.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a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d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a)。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a )。 A.1879年 B.1897年 C.1789年 D.1798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b(b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c )。

教育心理学实战演练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本章重点提示)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6.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A.1879年 B.1897年 C.1789年 D.1798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演讲与口才

第一章 1【多选题】(5分)(选择题)以下有关口才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口才是公民必备的技艺 B、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 C、口才是综合素质的结晶 D、口才是社交中的实用技能 2【单选题】(5分)高级口才不仅要会说话,而且要说好话。 A A、正确 B、不正确 3【多选题】(8分)有口才就是有效地用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ABCDE )。 A、言之有理 B、言之有物 C、言之有序 D、言之有文 E、言之有情 4【多选题】(9分)有口才的人需具备的7要素分别是德、A、学、识、B、情、D。 A、才 B、胆 C、知 D、体 5【单选题】(5分)在当今社会,口才代表一个人的力量和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口才可以提高一个人成功的 概率。 A A、正确 B、不正确 6【多选题】(9分)口才的类型在应用上可分为B、竞选演讲、调查采访;在形式上分为C、解说、D、 主持、辩论。 A、讲座 B、日常谈话 C、朗诵 D、演讲 7【多选题】(5分)一般来讲,口才语言类型包括(ABCDE)等。 A、有声语言 B、书面语言 C、无声语言 D、类语言 E、时空语言 8【多选题】(10分)口才的构成要素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A,体态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认知思维,C,人际交往意识,人格魅力,知识面、阅历和智慧。 A、听话能力 B、临场发挥能力 C、情感表现能力 D、语言组织能力 9【单选题】(5分)人的情感表达的构成可表示为:17%语气词+38%声调+45%体态。B A、正确 B、不正确7%语气词+38%声调+55%体态 10【多选题】(8分)口才沟通的三要素包括说话者、A、听话者;如果是四要素,则还需加上C o A、信息 B、媒介 C、环境 D、目的 11【单选题】(5分)口才的功能主要有社会沟通功能和D功能。 A、锻炼胆识 B、提升内涵 C、展示自我 D、艺术审美 12【多选题】(5分)一个成功的演讲,要想获得感人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方法,以下选项属于有效方法的 是(ACEFG)。 A、找对目标,使听众对你的话题感兴趣 B、内容和自我感觉不需要一致 C、生动亲切,传达内心的感受 D、压抑自己的真正情感 E、做正确诚恳的评价 F、用我们”来称呼 G、采取低姿态 13【多选题】(8分)以下选项中属于创建良好的口才培养环境的方法的是(ABCDEF ) A、驾驭自己的谈吐 B、建立自己的风格 C、塑造最佳自我形象 D、接受自然的自己 E、培养自信心 F、坚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 14【多选题】(5分)以下属于说话的目的的是(ABCD ) A、激起听众的行动 B、提供知识和信息 C、引起共鸣、感动与了解 D、让听众感到快乐 15【多选题】(8分)一个人在培养口才并建立自己的风格时应恪守的法则有(ABCDE)o A、态度自然 B、言而有信 C、说话简明扼要 D、处事公平 E、运用机智 第二章 1【单选题】(10分)演讲的要素包括演讲者、环境、信息、听众、反馈、互动等,一般来讲演讲的目的包括影响人和感召人而不包括教育人。 B A、正确 B、不正确2【单选题】(5分)演讲的四大环节和要素是指演讲者、听众、环境和A o A、媒介 B、形式 C、内容 D、互动 3【单选题】(10分)演讲从表达形式上将可分为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A )o

教育心理学第一节知识要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本章的重点较少,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基本是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较少有论述题。重点是: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

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

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

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狭义上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

心理学 第1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 一、研究对象 (一)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里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填空题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人和动物心理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填空题 二、心理学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临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简答题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心理学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填空题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填空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客官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填空题 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此为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填空题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实验内省法) 2.机能……………(詹姆士,意识流)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a.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b.反对内省,主张实验研究)。此为第二势力。行为主义诞生标志是:1913年华生发表《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科勒、考夫卡,完形) 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重视异常行为的研究和无意识的研究;此为第一势力)。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洛斯、罗杰斯,心理学第三势力) 7.现代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信息加工)。诞生标志是:奈赛尔的《认知心理学》出版

影视概论论文摘要

谈纪录片客观性审美特质 与电视新闻节目、影视作品相比,客观真实是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所在。纪录片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创作主体将自己的思想以至对人、事的情感通过现实的画面、镜头、声音真实地反映出来,经过一个片段一个章节的渲染,达到与观众共鸣的效果。 纪录片创作者以真诚无限地接近真实,其独特审美特质正是通过原生态的生活情节体现出来的。当前,由于受到纪录片多元化创作思潮的影响,一些人过多强调纪录片的主观性审美特质,而把纪录片的根本要义—客观性审美特质或多或少地淡化了,这种纪录片主观化小说化的倾向,导致一些纪录片娱乐化、戏剧化,影响了纪录片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纪录片客观性审美特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体现在表现对象的真实性纪录片与电影、电视剧不同,它不是虚构的场景和故事,也不是虚构的人物和事件。纪录片是真实地纪录事件的发生及过程,并展现其相互关系的一种音画形态。 众所周知,纪录片以“仿生眼”著称的镜头再现世界,它将那些人们看不清、分不明、理不顺的人、事、物一一还原,让客观社会物质的数量和质量尽显其貌,使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客观全面。表现对象的真实性是纪录片首先要遵守的原则,纪录片... 电视传媒与乡土音乐传播 乡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地域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积累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乡土音乐深刻地反映了各地域的历史发展,它是民众意识形态的反应。 2009年7月,我国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观点,其中就提到了乡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当前,我国迅速的社会转型期虽使乡土音乐受到轻视,但从民族化与全球化的理念出发,乡土音乐依然具有时代性,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播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第一章概述演讲与口才重要性

时代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口才,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人才贵在有口才,有口才一定能成才。 一、演讲与口才是历史的宠儿; 演讲与口才是历史的宠儿。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语言,而语言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早在中世纪前,人们就深知语言的巨大力量。公元前2080年左右,埃及一位年迈的法老谆谆告诫准备继承王位的儿子麦雷卡说:“当一个雄辩的演讲家吧,你才能成为一个坚强的人……,舌头是把利剑,……演讲比打仗更有威力。” 古希腊演讲大师德摩斯第尼认为:“雄辩的口才,比准确的子弹更有力;弹无虚发的子弹,敌不过锐利如刀的辩才”。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演讲风气盛况空前,像孔子、孟子、苏秦、张仪等等,都是能言善辩,才学出众的人物,实际上也就是一些很了不起的演说家。读过先秦文学的人都知道,那一篇篇流传于世的文章,就是这些演讲家的演说辞或交辩辞。 18世纪,法国军事家拿破仑说过:“一条舌头,能抵三千毛瑟枪。”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刘勰认为:“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古语还有“一言可兴帮,一语可误国”;“善言使人笑,恶语使人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等。 一句话,一辈子。有时一句话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从前,一个国王有着一项很特别的习俗,任何人在国王的宴席上都不可翻动菜肴,而只能吃上面的那部分。不然就是侮辱国王,是要被杀头的。一次,一个国外的使臣来到这个国家,国王非常高兴地设宴招待这个使臣。宴会开始了,侍者端上来一条盖着香料的鱼。这个使者不知道,就把鱼翻了过来。 大臣们看见了,齐声喊道:“陛下,你遭到了侮辱,您必须马上处死他!” 国王叹了口气,对使臣说:“你听见了吗如果我不处死你,我就会遭到臣民们的嘲笑。不过,看在你并不知道这个规定、贵国和我国又非常友好的关系上,你在临死前可以向我请求一件事,我一定允许。” 使臣想了想说:“既然这样,我也没办法,我就向您提一个微小的请求吧。” 国王说:“好,除了给你生命,什么要求,我都能满足。” 于是使臣说:“我希望在我死之前,让每一个看见我翻转鱼的人都挖去双眼。” 大臣们面面相觑,然后一个个站起来,指天画地发誓说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因此不应该被挖掉双眼。 最后,使臣微笑着站了起来:“既然你们没看见我翻动那条鱼,为什么要处死我呢” 众臣们没办法,只好招呼使臣继续吃饭。 就这样使臣凭着自己的智慧又回到了故土。 二、演讲与口才是时代的召唤 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每当时代发生变革时,都有一批知识渊博、思想解放、血气方刚、口才出众的演讲者出现,他们走在时代的前列摇旗呐喊,为社会的发展鼓与呼,为时代的奋进唱赞歌,他们讲出了人民的心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新时期演讲口才事业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到新世纪的今天,一直是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人们对演讲与口才的观念,也在发生极大的变化。人们由过去那种在政治运动下,小心谨慎、莫谈国事、言多必失、唯恐抓辫子的心态,转变到了把演讲口才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志。 信息时代,信息之所以能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流程传播,就在于主要采用了口头语言的方式。语言传递大大快于文章写作。说话不受时间、职业、条件、地点的限制;一个人几天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影视广告概论

作业:结合实例谈谈你认为当下什么才是最有实效的广告以及影视广告 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理念。 要求:A、根据广告发展的历史,不允许抄袭B、字数不少于1000字 影视广告概论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飞速发展,现在已很难找到一个不做广告的企业,也很难找到一件不做广告的产品;因而可以这样说:现代商业社会早已成了广告的汪洋大海。也难怪当今的美国人不无感慨地说:“在美国,现在广告已经和水、空气一样,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之一。”今天,电视广告、报纸广告、广播广告、书刊广告、路牌广告、灯箱广告、霓虹灯广告、激光广告、网络广告、烟雾广告、航天广告……广告在人类居住的这座星球上无所不在、无孑L不入,广告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当代社会中一道耀眼的风景。不管你是否愿意,也不管你有无自觉意识,广告总是伴随着你一天或忙忙碌碌,或消闲无聊,或热情奔放的生活;自觉与不自觉中,广告成了你不邀自到的一个朋友。而在上述这些所有广告类型中影视广告则是发展历史最短的一个广告类别,但是他却以自身所独具的声画俱现、视听俱全的独有传播优势,在短短几十年发展历史中迅速成为最大的一个广告类别,成为企业家开展广告活动时首选的广告形式。早期的影视广告是指用电影胶片拍摄的广告作品,用来在电影、电视节目中播放,国际上通称之为影视广告。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影视广告的前期拍摄也由过去的只用电影胶片拍摄而改为用摄像机模拟信号拍摄;进入21世纪后,由于光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码信号合成的影像图像因其清晰度要远远强于模拟信号合成图像,于是模拟信号摄像机开始被数码信号摄像机所取代。 实效广告越来越重要,而什么是实效广告呢?“实效广告”的内涵是:实效+时效。实效:当然是实际提升的知名度和销售额;时效: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立竿见影的见到效果。实效广告应该具有的特点:第一,市场及消费者的认知并接受;只有真正刺激销售才是广告的最终目的,这是业界公认的标准,实效广告并不需要“大片”,但也不能没有精良的制作,创意虽然不会是天马行空,但却是非常符合策略,能准确命中消费群的需求点。第二:客户认可;符合上述实效广告原则,阐述明确,根据充足,客户又怎么会不认可呢?被枪毙的只有是创意不充分的。第三,专业人认同;成功的广告,推动产品好卖货,客户利润可观,同行自然是羡慕并嫉妒,心服却口不服是正常自然的。第四,客户竞争对手的提防度与紧张感,以及作出的反应。其实,这才是能真正反映广告是否有效的综合考评标准。一条实效的广告片必然会造成市场的震动及销量或者市场分额的变化,而竞争对手必然会采取某些应变措施与之抗衡,恰好最是衡量一条广告片的成败优劣的指标。 最有实效的广告应当具备以下几点: 一、具有独占性。比如在2000年至2003年,芙蓉王实业在广东卫视每天19:58分独家特约的《天气预报》节目广告,此举不仅使企业在目标消费群体中达到预期的广告传播效果,而且在实际销售中销量大增,一举成为独步天下的强势品牌。独家冠名、唯一合作伙伴、指定赞助商等等,都是独享广告资源唯一性的范例。 二、亲和力更强。广告在传播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信息的告知,而应是达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心理现象从原则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注意是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不是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神经元包括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它们都受高级中枢的支配。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优势半球。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经验、机能等。 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用具体的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任何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是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状态。

广告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广告 2.广告学 1.广告包括狭义与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广告指商业广告,是营销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营销信息,以达成其营销目的一种营销传播活动。广义广告是指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商业或非商业性信息,以达成影响并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或单纯告知,或改变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一种传播活动。 2.广告学是研究广告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名词解释 1.广告市场 2.广告市场的传播环境 1.广告市场,是指广告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交换关系的总和,即把广告活动始终看作一种商品交换活动,看作一种市场行为和市场过程,特别注重这种交换活动、市场行为和市场过程的交换关系、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一般所说的广告活动的场所,应视为广告市场的环境要素。 2.传播环境也是宏观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播形态,社会的传播环境对其影响特别重大而直接,有必要特别予以关注。 所谓传播环境,主要是指大众媒介传播环境。传播环境涉及两个主要环境因素,一是媒介因素,一是受众因素。 三、名词解释 2.定量分析 3.定性分析 1.定量分析以精确数理统计为依据,所显示的是大量抽样和统计的效力,故又称数理统计法。它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不仅客观而且精密,能避免定性分析的主观倾向性,故又称客观判断法。 2.定性分析以经验分析为主,带有一定主观成份的判断,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往往不如定量分析那么具体精密,但对抽象问题和宏观问题的判断和预测,却往往为定量分析所不及。 供科学的依据。广告调查虽说不能确保广告运动的绝对成功,却能减少失败。 第五章广告策划 三、名词解释 4.广告策划 5.广告讯息策略 6.广告表现策略 7.广告媒体策略 1.广告策划准确地说应是广告运动策划,它是指广告人围绕一定的广告目标所进行的广告战略决策和对各种广告传播手段及各个具体步骤的统筹安排,以达到有效控制整个广告运动的方向和进程的目的。具体来说,广告策划包括建立广告目标、确定目标市场与目标视听众、确立为达成广告目标之策略手段,以及建立一整套事中检测与事后评估方案在内的所有工作。 2.也就是确定在此次广告运动中应该提供那些讯息,又该重点突出那些讯

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认知B.情感C.心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特点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A.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过程包括()。 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B.能力C.气质D.兴趣 5.以下哪项不是构造主义关于意识的三种元素分类()。 A.感觉B.意象C.情感D.激情状态 6.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B.需要C.客观现实D.个性 7.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 8.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说明人有()的差异。 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征 9.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意识B.信念C.性格D.理想 10.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B.大脑皮层C.神经元D.脑 11.第一个论证了心理是脑的机能的人是()。 A.巴甫洛夫B.冯特C.华生D.布洛卡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B.注意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 C.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13.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4.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C.望梅生津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15.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A.突触B.神经元C.反射D.反射弧 16.下列选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谈虎色变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A.见风流泪B.谈梅生津C.睹物思人D.望而生畏 18.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是()。 A.反射B.兴奋C.抑制D.神经元 19.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神经元B.突触C.反射D.神经系统 20.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几部分组成。

影视广告概论

第一章影视广告概论 一、影视广告的概念: 影视广告,就是通过电影院或电视台播放的既可以看到影像,同时又可以听到声音的广告。 二、当前影视广告的创作概念 有3种:1)为销售而作,宣传成分较多 2)为参赛而作,艺术成分较多 3)两者结合,最高境界 三、影视广告的分类 一)按播放载体分: 1)电视广告 2)电影广告 二)按播放形式分 1)插播型电视广告 2)节目型电视广告 3)转借型电视广告:指的是其他媒体的广告,主要是户外广告出现在电视上的非广告节目的画面中。 三)按照制作类型分 1)胶片型广告 2)录像型广告 3)幻灯片行广告(静态图片,配上音乐和解说) 4)字幕型广告 5)电脑合成型广告:动画或动画与录像相结合更具魅力 6)现场直播型广告:现场感强、可信度高,成本低,制作周期短,但难以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和编辑目的。 四)按广告内容分 1)商业广告,以营利为目的,传递商品或服务讯息。 A、商业广告: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主要是介绍商品的名称、性能、作用、优点、品牌等。 B、企业形象广告:主要是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定位,以及企业的历史与成就,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C、促销广告:以短期、临时的告知性的内容为主,引起消费者兴趣的广告。 2)公益广告:其目的是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 五)按照诉求方式分 1)理性诉求广告:直接论证产品或服务的优点与长处 2)感性诉求广告,采取情感、感觉等感性的说服方式,诉之以情。 四、影视广告的构成要素 1)图像:他们是由连续出现的动态人物、景物、文字等的形状和色彩构成 2)声音:主要包括广告中人物对白、旁白、音乐和效果音响等。它与图像一起向观众介绍商品的信息。 3)时间:时间是电视广告的结构力量。广告信息完全是暗轴时间的轴线进行组织。 电视广告运用时间来结构和传递信息有3层含义: 一是镜头出现的顺序不同,其内在的意义也会发生改变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课后答案学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考查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B.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2.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 A.赫尔巴特 B.霍普金斯 C.桑代克 D.卡普杰列夫 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的( ) A.《教育心理学》 B.《科学儿童心理学》 C.《实用教育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4.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桑代克——联结说 B.格式塔——场论 C.勒温——完形说 D.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 5.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6.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是( )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程序教学 7.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并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 A.巴普洛夫 B.奥苏伯尔 C.皮亚杰 D.桑代克 8.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科学,诞生于( )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后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9.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赫尔巴特 B.莫依曼 C.詹姆斯 D.桑代克 10.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 A.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教师的工作压力 D.教师的社会地位 11.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在学的研究方面担负的任务是( ) A.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 B.阐明学习的过程 C.阐明有效学习的环境 D.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12.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C.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13.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 ) A.1879年 B.1903年 C.1907年 D.1913年 14.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时间是(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15.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我国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心理学家是( ) A.廖世承 B.陈鹤琴 C.潘菽 D.朱智贤 16.《人是教育的对象》的作者是( ) A.乌申斯基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斯金纳 1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 ) A.研究心理现象 B.对心理进行测量 C.获取心理数据,区分心理高下 D.研究、揭示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等 18.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A.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 B.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 C.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明 D.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的技术不够到位 19.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的是( ) A.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使教育心理学有了一定的基础 B.在传统理论及课题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为研究者开阔了思路 C.已完全摆脱了其他学科的束缚,自成体系 D.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既注重质的研究也注重量的研究

演讲与口才体态表达的原则

演讲与口才体态表达的原则 篇一:演讲与口才读书报告 演讲与口才观后感 “成败是说出来的,机遇是听出来的。”观看了姚小玲老师《演讲与口才》公开课后,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姚老师将《演讲与口才》分为6个部分,分层次地讲解了演讲与口才的概念和演讲、与人交流时的一些技巧和需要注意的方面。 首先是演讲与口才的概述,当今世界三大武器:口才,电脑,金钱;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武器:口才,原子弹,金钱,口才一直作为三大武器之首。卡耐基曾说过成功=15%专业技能+85%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善良和沟通。良好的沟通就需要会说话的嘴巴(口才)以及会听话的耳朵。说话的水平决定了沟通的成败。应知道:应该说什么,必须说什么,允许说什么,禁止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口才就是有效的用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即说好话,常言道,一句良言能够三月暖,一句恶语能够六月寒,所以好话也不是随便就能说的,需要做到言之有理:不是歪理邪说;言之有物:不是空洞无物;言之有序:有条有理,条清理晰;言之有文:生动,形象;言之有情:感情充沛,真挚真诚。口才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言不在多,达意则灵;个人智慧的集中体现;说话内容体现理性魅力和智慧的

光辉。想要练就好的口才,就要意识到德是口才的灵魂;才是是口才的核心;学是口才的基础;识是口才的方向;胆是口才的条件;情是口才的保证;体是口才的前提。口才是公民必备的技艺,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综合素质的结晶,是社交中的实用技能,人际交流的润滑剂。 听话能力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不亚于口才的重要性,听是接收的意思,留心意思并确定听觉和视觉刺激物意思的过程。据统计人们在沟通中41%-60%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听。本杰明?富兰克林:与人交谈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诀,就是多听。古希腊: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影响听话能力因素主要有三点:不重视听,很容易受外界干扰,没有掌握听的技巧。 人的情感表达有三部分:7%语气词(语言)+38%声调(副语言)+55%体态(行为语言),体态表达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体态语言坚持三原则:准确性,适度,自然原则。 演讲者需要具备以下心理素质:1口才表达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自 信,果断,热情等;2说话者对自我情绪和情感的调节控制;3对听众心理的把握。 口才的功能有:第一政治生活中的鼓动辩驳作用;第二经济竞争中的公关谈判作用;第三教育活动中的传播感染作用;第四日常生活中的协调沟通作用。成功的口才或者成功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情境下,有实施者创造或改变一些条件,以引起学生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 3、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的载体。 5、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答:1)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时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2)普通心理学一般研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与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则针对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等。 3、教育心理学为哪几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答: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特点、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教学测量与评价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答:1)提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的骄傲学理论,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5、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99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对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进行总结,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三、论述题: 1、具体论述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答:第一、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二、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教学风格等基本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过程。第三、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第四、教学媒体。它不仅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 第五,教学情境。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既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2、联系实际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帮助教师用研究的方法来准确地分析和了解问题 2)帮助教师科学艺术地实施教学 3)帮助教师正确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4)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5)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1

文秘演讲与口才doc

文秘演讲与口才 篇一:演讲与口才课程大纲 篇一:演讲与口才教学大纲 《演讲与口才》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演讲与口才》是商务文秘类的必修课程,也可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传授言语交际基本知识和进行口才基本训练,并进行必要的口才鉴赏,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言语交际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2、培养学生运用标准普通话的自觉性;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审美情趣,克服低级趣味; 4、培养学生重视交际和乐于交际的思想观念。(二)知识目标 1、理解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 2、把握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3、使学生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言语交际; 4、掌握日常言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三)能力目标 1、纠正口音,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 2、提高日常言语水平;

3、提高社交场合中的言语交际能力; 4、形成明辨是非、分析言语活动优劣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言语交际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言语交际的概念、特征及功能 (2)言语交际的主客体要素:塑造美好的主体形象;把握听众的一般心理。(3)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明确的目的意识对象性原则——因人而异场合性原则——注意场合真切性原则——说话情真意切 (4)言语交际技巧(专题、案例教学) 把握对方心理如何说服别人让自己幽默起来 2、教学要求 (1)理解口才的概念、特征及功能,树立重视口才的观念,纠正“沉默是金”的片面看法与做法; (2)切实把握塑造口才主体形象的基本要求,并以此要求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和美化自身的外在形象;(3)掌握听众的一般心理规律和特点,能够迎合听众心理,提高口才活动的成功率;(4)牢固把握口才的基本原则,并能在现实活动中加以遵守和应用;(5)学习一些言语交际技巧和典型案例,并以点带面提高言语交际能力。(二)音准训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本章导视: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心理的实质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什么? 心理学如何研究? 心理学有什么帮助?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有关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 ——Dennis coon(2004) 2.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理查德·格里格(2003) 有关心理学的定义 3.心理学是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科学。—黄希庭(1991) 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彭聃龄(2004)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 人、动物、个体行为、个体意识、无意识………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门中间(边缘)科学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活、生存的精神现象动物:简单、低级、受本能需要支配 人:精神、意识、情感、意志、语言等 心理活动的区别: 意识性:自觉能动性、明确目的性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心理现象结构表 认识过程一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一情績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倾向性一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 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一一能力性格气质 个体心理现象 你在散步,发现前面有个东西向你移动(感觉),很快你就意识到这是个人,并认出是你最喜欢的那个女孩(知觉),她聪明、活泼、开朗、有主见(性格)。根据她的表情举止,你判断她心情很好(思维)。追她好久都注不理你,今天一定要抓住机会(意志)?于是,你约她一意起吃饭(动机行为)。席间,相谈甚欢,原来有很多共同话题(价值观)。临了,还约她周末一起看电影。人逢喜事精神爽(情绪)。回去的路上,满脑子都是美好的回忆(记忆)和憧憬(想象)。回到宿舍很久才平静下来。 心理状态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中间)阶段 心理现象与行为的关系 “饿时吃糖甜如蜜,饱时喝蜜蜜不甜”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打开“黑匣子”“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课堂演练: 1、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科学 D.哲学 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 )环节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3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个性 4、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