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三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 、 、 、衰老直至 的过程。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各不相同。

3、植物的养料是由绿色的 依靠 提供的能量,利用 和 制成的。

4、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5、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

6、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 、 、适宜的 和 等条件。

7、1771年,英国科学家 发现绿色植物能更新空气。

8、植物的茎具有 植物及 作用。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 和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 在土壤中。 10、选种要挑选那些 的、没有受过 的种子。 二、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种子 2、凤仙花种子萌发后最先长出来的是( ) A.根 B.茎 C.叶 3、( )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A.养蚕 B.抽取蚕丝织成丝绸 C. 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 4、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 A.20天 B.56天

C.78天 5、下列小动物是昆虫的是( ) A.蚂蚁 B.蚕 C.蜈蚣 6、给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人按年龄段分组,( )年龄段叫儿童。。 A 、15岁以前 B 、16─35岁 C 、35─60岁 D 、60岁以后 三、判断:(每题2分,共16分) 1、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 ) 2、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5、蚕不属于昆虫。()

6、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7、蚕的生命是从幼虫开始的。()

8、蚕蛹没有生命。()

四、读图、连线题,(12分)

1、请在图中填出蚕的一生的四种状态。(4分)

( ) ( )

( ) ( )

2、将下面的植物与它们的外部形态连线。(8分)

凤仙花匍匐茎花制造养料

牵牛花直立茎叶发育果实和种子葡萄缠绕茎茎吸收、固定作用红薯攀援茎根支持、运输作用

五、按要求分类:(24分)

1、将下列动物按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分类。

羊蜻蜓蝴蝶熊猫鸡狗

卵生(从卵孵出):

胎生(母亲直接生下来):

2、将下到动物按是否变态分类

蜻蜓鸡蚊子猫熊猫蟾蜍

变态:

不变态:

六、简答题:保证我们身体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是什么?(8分)

三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4分)

1、出生成长繁殖死亡

2、形状大小颜色

3、叶阳光二氧化碳水

4、根茎叶下

5、变态

6、阳光、土壤、水分温度

7、普里斯特利

8、支撑运输水分和养料9、水分矿物质固定

10、饱满损伤

二、选择:(每题1分,共6分)

1、D

2、A

3、C

4、B

5、A

6、A

三、判断:(每题1分,共8分)

1、√

2、×

3、√

4、×

5、√

6、√

7、×

8、×

四、读图、连线题,(6分)

1、请在图中填出蚕的一生的四种状态。(2分)

( 幼虫 ) ( 卵 )

( 蛹 ) ( 成虫 )

2、将下面的植物与它们的外部形态连线。(4分)

凤仙花匍匐茎花制造养料

牵牛花直立茎叶发育果实和种子葡萄缠绕茎茎吸收、固定作用红薯攀援茎根支持、运输作用五、按要求分类:(12分)

1、将下列动物按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分类。

卵生(从卵孵出):蜻蜓蝴蝶鸡

胎生(母亲直接生下来):羊熊猫狗

2、将下到动物按是否变态分类变态:蜻蜓蚊子青蛙不变态:猫熊猫鸡六、简答题:(4分)

答案要点:1、合理的膳食;

2、足够的营养;

3、充足的睡眠;

4、加强体育锻炼

三年级科学期中期末试卷附答案

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联系实际填一填。 1、科学家为了明白一个事物的真象和原理,就要不断地做,直到弄清楚为止。 2、描述玩具时,可以从、、、等方面进行描述。 3、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和方向。 4、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起点。 5、科学就是,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当好小法官。 1、科学研究没有一定的程序,科学家的发明也是巧合的结果。() 2、用手指顶住坐在椅子上同学的头,该同学站不起来,是因为他的力气小。() 3、一棵树上的叶子虽然很多,仔细观察却没有一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 4、为了研究玩具的秘密,有时要把玩具拆开进行研究。() 5、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三、猜想与探究。 用两根吸管能吸到饮料吗?()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一、查漏补缺。 1、、、、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 2、研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我用的方法叫做,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3、21摄氏度写作( ),-10°C读作( )。 4、要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多少,就要用到。它是测量的工具,一般用作单位,用表示。 5、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也不同。 6、热水的温度是随着的延长温度越来越低,直到与相同。 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它用来测量。 8、不同的温度计可用来测量的温度。 9、常用的温度计是,它的单位是,用来表示。 10、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注顶端。 二、明辨是非 1、认识不了解的物体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它的气味,以免有毒气体对我们造成伤害。( ) 2、折线统计图能更形象、具体地显现出热水降温的过程。 ( ) 3、给文具分类,不管确定什么标准,只能将其分成两类。 ( ) 4、对同一个物体而言,重心越低,越不稳定。 ( ) 5、量筒不能加热,也不能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 ) 三、珠海拾贝。 1、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A、不能拿出水面B、可以拿出水面C、怎样都可以 2、不倒翁的重心在()。A、底部 B 、顶部 C 、中心 3、量筒是测量()的工具。A、温度高低B、冷热程度C、体积大小 4、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它的重心()。A、发生改变B、不发生变化 C 、不确定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集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

小三综合 第1页 共4页 小三综合 第2页 共4页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科 学 试 卷 一、火眼金睛我最棒。下列说法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24 分,每小题3分) 1、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 ) 2、用洗涤剂水浇灌的植物会长得更旺盛。 ( ) 3、动物及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 ) 4、植物的根只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 ) 5、种子中的胚根将来会长成植物的叶和茎。 ( ) 6、生长在水下的植物不需要阳光。 ( ) 7、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岩石逐渐减少。 ( ) 8、豆荚成熟后,是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 ( ) 二、精挑细选我最准。将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序号填入题中括号内。(24分, 每小题3分) 9、人们常用来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是( )。 A 、修建梯田 B 、收集落叶 C 、围湖造田 D 、种植绿肥 10、以下选项中,不是植物的茎的是( )。 A 、树枝 B 、西瓜 C 、甘蔗 D 、荸荠 11、下列植物依靠昆虫传播花粉的是( )。 A 、高粱 B 、蒲公英 C 、桃花 D 、水稻 12、观察土壤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火烧 B 、用放大镜看 C 、用手捻 D 、放在水中搅拌 13、腐殖质是由( )变成的。 A 、泥土 B 、塑料垃圾 C 、化肥 D 、动植物的遗体 14、花的各部分构造中吸引昆虫的部分是( )。 A 、萼片 B 、花瓣 C 、雌蕊 D 、雄蕊 15、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树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有卵圆形的、针状的、 扇形的、掌形的等。( )的树叶是扇形的。 A 、柳树 B 、松树 C 、 银杏 D 、梧桐 16、下列不能在土壤里生活的小动物是( )。 A 、 蚯蚓 B 、鼹鼠 C 、青蛙 D 、蝌蚪 三、对号入座我最行。(14分,每小题2分) 17、以下食物属于植物的什么部位?请把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1)香蕉 A 、根 (2)红薯 B 、茎 (3)土豆 C 、种子 (4)花生 D 、果实 18、土壤分为三类,请你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5)黏土 E 、颗粒大,加适量水仍搓不成团,易散开 `(6)壤土 F 、颗粒小,加适量水容易搓成团 (7)沙土 G 、颗粒中等,加适量水搓成的泥球会有缝隙 四、简要回答我最酷!(16分,每小题8分) 19、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力所能及的什么?写出四点即可。 20、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种子传播的四种方式。 五、动手探究我最能!(22分,每空2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期中测试卷 一、填一填。(15分) 1、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成的。 2. 种子萌发先长()、再长()、();植物的根总是向上生长的,()的生长速度最快。 3.从卵里出来的()是蚕的幼虫,()是蚕的成虫。蚕的一生经历了()、()、()、()四种形态。 4、()是蚕生长中的显著特点、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的()现象是蚕的生长特征。 二、判断题。(10分) 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2、植物都是用茎来繁殖后代的。() 3、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叶。() 4.凤仙花的果实里面的是种子。() 5.植物的种子不一定都可以食用。() 6、蚕不属于昆虫。() 7. 蚕的生命是从幼虫开始的,蚕卵没有生命。() 8.蚕蛹不动,所以蚕蛹没有生命. ( ) 9.蚕的生命周期在所有昆虫中是最长的。() 10.人的生命周期都一样。() 三、选择题。(14分) 1、下列各种工具可以帮助把凤仙花的种子看得更加清楚的是()。 A、放大镜 B、小刀 C、尺子 2.凤仙花适宜生活的环境是()。 A、黑暗湿润

B、向阳干燥 C、向阳湿润 3、植物的叶在制造养料的过程中能产生( )。 A.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4、月季、番薯能扦插成活,说明它的茎具有( )的作用 A、输送水分和养料 B、固定植物 C、繁殖 5、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A.20天 B.56天 C.78天 6、蝗虫、乌龟和家兔四种动物中有一种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这种动物是()。 A、蝗虫 B、乌龟 C、家兔 7、夏天,在庭院里的器皿中经常有一些雨水,如果时间长了,里面有一些上下翻动的小虫,它们是蚊子的()。 A、卵 B、幼虫 C、蛹 四、连一连。(共16分) 1.(8分) 红薯的茎直立茎 凤仙花的茎匍匐茎 牵牛花的茎攀缘茎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 集 乡 王 寨 小 学 年级:三年级 教者:耿志章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真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一、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 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陶瓷、橡胶 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 表面有纹路 不太重 能削得动 锯了以后有锯末 能浮在水上…… 二、哪种材料硬 4、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材料的硬度越大 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 就表示它比较硬 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5、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 6、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铁钉>木条>塑料尺>卡纸 7、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 8、金属的特性 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三、比较韧性 10、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1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塑料的柔韧性最好。 12、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四种材料中 塑料条的韧性最好 弯曲程度最大。 13、塑料的特性具有 不易分解、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质轻、重复利用性、防湿、等特点。 四、它们吸水吗 14、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由于材料组织结构间的空隙形成毛细现象造成,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5、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 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16、世界上第一张纸是我们中国的蔡伦制造的。所有的纸都有纸纤维。 17、古代造纸过程:割草伐木、烹煮、浸沤制浆、舂捣打浆、纸模抄纸、晒干成纸。用废报纸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 18、自己造的纸和平时所用的纸的区别:如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 纤维长短不同 光滑程度不同 等。 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1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 沉浮 是不同的 20、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 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与物体的大小、重量无关。 21、木头的特性 质轻 、比较坚硬 、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 、能浮在水上 、具有承重力等。 22、木头的特性究竟有哪些:木头可以做家具和筷子 说明它是比较坚硬的 能够做梁柱 说明承重力是很强的 用木头造船 说明它能浮在水面上 用树的枝条编筐 说明它有一定的柔韧性。木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具备质轻、有较高强度、容易加工之优点且某些树种纹理美观 24、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 标准是这种材料能否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同种材料间一般不能划出痕迹。、 六、砖瓦和陶器、瓷器 26、砖的主要用途是 砌房子 陶瓷的主要用途是 做生活用品 。 27、砖是用 黏土 烧制而成的。 28、陶瓷是用一种 特殊的黏土 制造的 也必须经过烧制。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第一学期 亲爱的同学们,虽然是刚刚接触《科学》课,我想你一定在科学活动中感受到了科学带给你的乐趣,也肯定有了新的收获。请在这份试卷上尽情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吧。祝你成功!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 _____ 一、勤于动脑填一填(21分) 1、人的身体分为()、()、()、()四部分。 2、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看,用()摸,用()听,用()闻。 3、在校园里,我发现了蜜蜂、()、()、()等生物。 4、按土壤中所含沙和黏土的多少,我们可以把土壤分为()、()、()。 5、腐烂的植物和动物的遗体,统称为(),它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肥料。 6、水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会()的()体。 7、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二、灵活思维判一判(16分) 1、为了观察方便,我们必须把小动物抓在手上。() 2、我们用手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冷热、大小、轻重、粗细、厚薄等。() 3、同学之间有的指纹是相同的。() 4、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水的浮力。() 5、沙子会流动所以是液体。() 6、对任何一种液体我们在观察时都可以用嘴去尝。() 7、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树木。() 8、蚯蚓的头部在离它的环带较近的一端。() 三、火眼金睛选一选(16分) 1、1、下边能用来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 A、量筒 B、放大镜 C、绳子和尺 2、当我们观察细小的东西时,要借助的工具是()。

A、望远镜 B、放大镜 C、摄象机 3.含沙粒多的土壤,叫() A、壤土 B、黏质土 C、沙质土 4.一只完好的乒乓球放在水中() A、会浮 B、会沉 C、可能会浮 5、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是()。 A、干燥 B、明亮 C、潮湿阴暗 6、一个人的()是侦破案件的关键,并且是最准确的证据。 A、声音 B、指纹 C、长相 7、下列哪一项不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 A、植树造林 B、种植草坪 C、建造房屋 8、下列哪种东西在土壤里腐烂的较慢() A、剩饭 B、落叶 C、塑料袋 四、小小巧手连一连(5分) 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手 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鼻 气味眼 味道耳朵 冷热、轻重、粗细舌 五、开动脑筋做一做(4分) 科学课上,你一定与同学、老师一起做过“将土壤中的沙和黏土分开”的小实验,相信你一定想出了好多办法,回忆一下,告诉大家吧! 1、第一种方法: 2、第二种方法: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18分) 开动你的大脑,用你的智慧,解决以下的问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活动,知道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进行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亲历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 能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课文插图。 1.引领学生看科学课本第2页中大树的图片。 问:从图片上看大树,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二、想想曾经所见。 1.组织讨论: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曾经看到过一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3.比较:与刚才看图片得到的信息相比,内容丰富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如果要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必须选择真实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 三、再看真的大树。 1.如果现在再去看一看真的大树,是不是能够看到更多的内容呢? 2.比较:现在再去看一看大树,与刚才我们回忆曾经看过的大树,又有什么区别呢? 3.小结:带着目的去看一棵真正的大树,会比随意地看看的内容要多。带着目的去看真实的事物,才是科学课中进行的观察。 四、实地观察大树。 1.讨论: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们想观察什么? 2.讨论:怎样做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你打算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3.小组为单位,实地进行观察,并记录(科学记录本)。 4.小结:交流实验记录。

2.《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学情分析】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

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上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水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 水水蒸气 凝结(放出热量)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 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 凝固(放出热量) 水冰 融化(吸收热量) 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50ml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 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 第二单元空气 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看不见、 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 有固定的形状。 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 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 一、我会填写(每格1分,共28分) 1、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看,用摸,用听,用闻, 还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等。 2、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有条腿,都 长在部。 3、我们用量叶片的和的方法来比较叶片大小。 4、蚯蚓的身体由一节一节的组成。 5、蚯蚓与蜗牛一样喜欢、的环境。 6、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和营养等条件。 7、和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的物体。 8、金鱼全身长有片,用呼。 9、一棵大树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组成。 10、通过观察,我知道草本植物有、,木本植物有、。 二、我会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蜗牛的壳不会随着蜗牛一起长大。() 2、蚯蚓不喜欢在水里生活。() 3、我们可以用放在水里的方法叫醒正在睡觉的蜗牛。() 4、观察蚂蚁时,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捉。() 5、植物不能运动,所以它们是没有生命的。() 6、小洞里可能有小动物。我们可以直接将手伸进去寻找。() 7、狗尾草的叶子像鸡蛋,是卵形的。() 8、蚂蚁在行进队伍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手去划。() 9、在给金鱼喂食时,别喂得太多。() 10、“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了用柳树的茎可以进行繁殖。()

三、我会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植物属于水生植物的是(),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A、樟树 B、狗尾草 C、水葫芦 2、像狗尾草一样比较软的茎叫() A、木本植物 B、草质茎 C、木质茎 3、水葫芦能浮在水面的原因是()。 A它很轻 B 它的叶柄内有气囊C它是水生植物 4、蜗牛通常在夜间活动,给蜗牛喂食的时间一般是()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5、金鱼在水里不停的张嘴是因为() A、它要不停的喝水 B、它在呼吸中的氧气 C、它是在寻找水中食物 6、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 A 头上的触角B、眼睛C、声音 7、在观察活动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B、观察过的小动物随便放在路边 就行了 C、爱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8、拓印树皮图案正确的方法是先将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再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然 后()蜡笔在纸上涂擦。() A、竖捏 B、平捏 9、测量大树树干的粗细可以用()工具。 A 、绳子和尺B、放大镜C、秒表 10、下列现象中说明树有生命的是() A、书上有鸟窝B 、树干可以做家具C、树会生长 四、我会连线(共8分)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全册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 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

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水 1.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 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 1.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预设: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 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小结: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学生举例) 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知识展示台(16分,每空1 分) 1.温度计________℃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2.水结冰会从________变成固态,结冰后的体积会________。 3.我们在做水能溶解的实验时,要________地加入要溶解的物质,直到________为止。 4.加速溶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等。 5.分离食盐和沙需要用到水、________等。 6.在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________、装水的盆、________。 7.空气压缩枪的制作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 8.我们可以用________称量质量。 9.实验时,我们可以借助蚊香的________和纸条的________观察空气的流动。 10.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________的踪迹。 二、对错审判厅(20分,每题2 分) 1.晾衣服是把衣服中的水变成水蒸气。() 2.当冰融化后,变成的水的体积会比冰小。() 3.做溶解实验时。应该在每个被子里放1 毫升的清水。() 4.我们在做加速溶解实验时,要将两份食盐同时倒入水中。() 5.加热蒸发皿的时候,需要将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 6.水和空气都不能占据空间,只有石块能占据空间。() 7.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我们在测量空气的质量的时候,可以用漏气的袋子装空气。() 9.做风的模拟实验时,我们需要一个封闭的箱子。() 10.空气就是氧气。() 三、选择大乐园(20分,每题2 分) 1.下列属于水和水蒸气的不同点的是()。 A.水有形状,水蒸气没有 B.水看得见,水蒸气看不见 C.水有颜色,水蒸气没有 2.我们记录水结冰时的温度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试管 B.酒精灯C温度计 3.蒸发皿需要放在()上加热。 A.烧杯 B.三脚架 C.桌子 4.水变成水蒸气,发生的变化是()。 A.颜色 B.状态 C.形状 5.在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中,如果在杯底扎一个小洞,那么在不添加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2019—2020学年上学期 三年级科学学业质量检测试卷 成绩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 1.五星红旗向东飘扬,吹得是()风,柳条向西北方向摇摆吹的风是()风。(风向) 2.()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蒸发、渗透而积聚的深度,通常以()为单位。某地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冰雹等统统融化为水的量,称为该地一年的()。 3.()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4.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动物的一生要经历()、()、()、()的生命过程。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是胎生动物的是()。 A.山羊 B.小鸭子 C.鸭嘴兽 2.下列是卵生动物的是()。 A.小猫 B.青蛙 C.牛 3.下列()属于鸟类。 A、蝙蝠 B、寒号鸟 C、丹顶鹤 4.鱼类依靠()运动。 A、鳃 B、鳞 C、鳍

5.下列()不是蝴蝶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阶段。 A.中年 B.蛹 C.产卵 6.下列()不属于我国的珍稀动物。 A、白鳍豚 B、丹顶鹤 C、袋鼠 7.地球上的动物不断减少会造成()后果。 A、物种灭绝 B、食物变多 C、环境更好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哺乳类动物大部分都是胎生的。() 2.昆虫类动物的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胸、腹四部分。() 3.人出生后经历了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 4.金鱼的生命过程中包括孵化。() 5.生长发育和衰亡几乎是所有动物都会经历的生命历程。() 6.地球上的动物不断减少会造成生态不平衡。() 四、应用(每空2分,共34分)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通常用()来表示。()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器。在读数时应()液面。 请在括号内填上对应的名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___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三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科学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水在温度下,会慢慢变成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3、空气有一定的,但是很轻。 4、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较。 5、风其实是由空气形成的。 6、当阳光明媚,天空只有少量的云时,是天,当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时,是天。 7、实验室里用来给水加热的仪器叫作,它的火焰温度最高。 8、用“蜡烛”和“塑料袋”来研究热气球的试验中,“塑料袋”是用来的,“蜡烛”是用来的。 9、天气的冷热程度可以用的高低来表示,需要用来测量。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20分) 1、“四季如春”指的是一个地方的气候概况。() 2、同一个地方一天中的气温是不会有变化的。() 3、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 4、水在结冰时的温度是0℃,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地下降。() 5、热气球能飞起来,是因为里面装的是热空气。() 6、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就不可能再从水中分离出来了。() 7、空气流动的越快,风就越大。() 8、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得出实验结论。() 9、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可以用来测量开水的温度。()

10、我们可以借助空气中轻小物体的飘动状态来间接知道空气的流动情况。 () 三、选择(共20分) 1、在玻璃杯里装一些水,几天后玻璃杯的水变少了,这是由于()的缘故。 A、水蒸发 B、杯子吸收了水 2、冰块在()的环境里会融化。 A、0℃以上 B、0℃以下 C、0℃ 3、温度计的正确观察方法是()。 A、平视 B、仰视 C、俯视 4、装有()的气球不能上升。 A、热空气 B、空气 C、氢气 5、把纸揉皱后,放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C、空气能流动 6、空气流动会形成()。 A、风 B、气泡 C、火光 7、玻璃中装满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瓶中还有( )。 A、一瓶空气 B、半瓶空气 C、大半瓶空气 8、在“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试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是()。 A、开始溶解的快,后来溶解的越来越慢 B、开始溶解的慢,后来溶解的越来越快 C、从开始到最后,溶解的快慢一样 9、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A、0℃ B、37℃ C、100℃ 10、在研究水结冰的试验中,给水位做上标记,是为了观察()。 A、水什么时候变成冰 B、水变成冰后,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 C、水变成冰的温度

三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三年级科学试题(附答案) 一、判断,正确的涂 A ,不正确的涂 B。( 21 分,每个 1.5 分) 1.往结冰的路面上撒煤灰,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2.磁铁不只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铜。() 3.做实验时需要多做几次,得出的数据才更科学。() 4.只有弹簧能产生弹力。() 5.小车只要受到力就一定会运动。() 6.太阳的能量是无穷无尽,太阳永远不会消失。() 7.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8.无论是并联还是串联,灯泡的亮度是一样的。() 9.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个小灯泡的亮灭。() 10.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如果使用不正确也会造成很大危害。() 11.只要对一个物体推和拉,这个物体就一定会动起来。() 12.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时,手里拿着一个长杆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13.把磁铁从中间折断,我们就能获得只有南极和只有北极的磁铁。() 14.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二、选择,把相应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21 分,每个 1.5 分) 1.下列例子中,增大摩擦力的是() A.在百米赛跑时,采用助跑器 B.在自行车比赛前,向车轴中加机油 C.冬天路面结冰后,常在冰面上撒些渣土 2.摩擦力的大小与()没有关系。 A. 物体的颜色 B.物体的重量 C.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 3.一块条形磁铁摔断后,会() A. 不具有磁性 B.磁极消失 C.每块小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4.使用天平时,取砝码必须用() A. 镊子 B.手 C.磁铁 5.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千米。 A.1.5 万 B.1.5 亿 C.1.5 6.下列计时工具中,可以判断24 个节气的是()。 A. 水钟 B. 日晷 C.圭表 7.小组组装了一个完整的电路,发现小灯泡不亮,你猜可能的原因是()。 A. 灯泡坏了 B.电池没电 C.二者皆有可能 8.下列几种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精品文档 A.不准用没有绝缘柄的剪刀剪断电线 B.不准在电线上晒衣服 C.不准走近落在地面上的高压线头 D.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把他拉离带电体。 9. 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玩翘翘板,为了更好地达到平衡,大人应该坐的离跷跷板中心()。 A. 近些 B.远些 C.一样远 10.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应该()。 A. 赶紧去拉他 B.赶快拨打110 C.拉开电闸,断开电源 11.下列物体能导电的是()。 A. 塑料 B. 湿木板 C.报纸 12.两节电池串联后,电源的变化情况是(). A. 增大 B.减少 C.不变 13.()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能生产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 A. 爱迪生 B.伏特 C.伏打 14.下列电器用的电不是来自发电厂的是()。 A. 手电筒 B.电视 C.洗衣机 三、科学与生活( 8 分) 1.写出三种不同的电池。( 3 分) 2.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 2 分) 3.说说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3 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植物 第1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谁选择了它们》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第七课。在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生物的多样性。学习第六课后,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的生物的特殊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对环境造就生物的多样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课从同一种类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环境发生改变时,动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丰富学生对环境造就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以青蛙为例,从天敌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颜色的草地选择了不同颜色的青蛙。第二环节以狐狸为例,从气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从而逐渐丰富学生对自然选择的认知。第三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认识人类对生物的选择。通过三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知道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针对环节一,调查了学生见过的青蛙以及见到的地方,发现学生见过的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有较大的联系。大部分学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蛙有保护色,这样不利于被天敌发现。然而,学生对于保护色的了解主要是从电视或者是书本上得知,对于保护色形成的背后原因不甚理解。因此,本课设置了青蛙被捕杀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做以及推测的过程中体验青蛙保护色的形成原因之一,了解自然因素对青蛙的选择。环节二,学生基本上知道气温对动物身体大小、体毛的浓密长短等外形特征的影响,但对于动物裸露在外的器官大小、体形等因素是否受气温的影响还没有建立起一定的观念,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帮助学生建构这样的认识。环节三,学生对人工选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这种经验是零散的,没有建构到概念体系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梳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