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材料采购业务按实际成本法的核算习题

(完整版)材料采购业务按实际成本法的核算习题

(完整版)材料采购业务按实际成本法的核算习题
(完整版)材料采购业务按实际成本法的核算习题

材料采购业务按实际成本法的核算

一、单选题

1.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登记的均为()。

A.材料的实际成本

B.材料的计划成本

C.材料的估计成本

D.材料的重置成本

2.企业可采用直接计入方式计入相应材料的采购成本的内容有()。

A.材料的买价和市内运杂费

B.材料的买价和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采购费用

C.材料的买价和不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采购费用

D.材料的买价和材料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3.“应付票据”账户属于企业的()。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二、多选题

1.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经济业务内容主要有()。

A.从供应单位购进各种材料物资

B.支付材料的买价和各种采购费用

C.办理材料的验收入库手续

D.办理材料的领用手续

E.计算材料采购成本

2.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A.买价

B.运输费

C.包装费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3.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下类型的企业,其特点是()。

A.规模比较大

B.规模比较小

C.材料收发业务比较频繁

D.材料收发业务不很频繁

E.材料品种比较多

4.材料采购成本计算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A.确定一定品种或类别的材料作为计算对象

B.归集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C.分配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D.计算并确定各种材料采购的总成本

E.计算并确定各种材料采购的单位成本

三、业务题。目的:练习实际成本法下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资料:A公司7月份发生下列物资采购业务:

1.购入甲材料6 000千克,单价8元,增值税税率17%,价税款未付。

2.用银行存款2 722元支付上述甲材料外地运杂费。

3.购入乙材料 7 200千克,单价10元,增值税税率17%,价税款均通过银行付清。

4.购进丙材料2 800千克,含税单价9.36元,丁材料10 000千克,含税单价5.85元,税率17%,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

5.供应单位代垫乙、丙、丁材料外地运费共3300元(共同性运杂费按采购重量分配)。

6.用银行存款10000元预付订购材料款。

7.以前月份已预付款100 000元的A材料本月到货,并验收入库,价税款合计117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用银行存款补付尾款。

8.本月购入的甲、乙、丙、丁材料均已验收入库,结转其成本。要求: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第五章第四节 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教学文案

第四节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的采购成本是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在实务中,企业也可以将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先进行归集,期末,按照所购材料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材料采购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在途物资资产类 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借在途物资贷 购入材料、商品等物资的买价和采购费用(采购实际成本)已验收入库材料、商品等物资应结转的实际采购成本 期末尚未入库的在途材料、商品物资的实际 采购成本 明细核算:可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2.“原材料”账户资产类 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企业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借原材料贷 已验收入库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成本 库存材料成本 明细核算:可按材料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3.应付账款—负债 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明细核算: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4.预付账款—资产 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将预

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的借方。 明细核算: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注意: (1)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是资产类账户,预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是负债类账户。 (2)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相互通用,如企业不设置预收账款,在预收款项时可以记在应收账款的贷方。 (3)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可以相互通用,如企业不设置预付账款,在预付款项时可以记在应付账款的借方。 5.应付票据—负债 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明细核算: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6.应交税费—负债 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账户核算。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完整版本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 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 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e,年销售额Kf,年产值 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2、物资材料成本的计算 a 材料成本F(2)=A*B 3、存货成本F(3)的计算 a 年保管费用为Kb b 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 c 每1元的材料的年保管费用=Kb/ Kh d 每件材料的年保管费用=B* Kb/ Kh e 每件材料的天保管费用=B* Kb/ Kh/365 f 每批材料的天保管费用=A* B* Kb/ Kh/365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区别及材料成本差异计算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账户使用的不同:实际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科目,计划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科目,同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计入成本费用时,实际成本可以直接转入,但是计划成本法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入,然后将“材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去。 账务处理: (1)实际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等 贷:在途物资 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实际成本法: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实际成本) (2)计划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贷:材料采购 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关键点,未入库的不算)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属于资产类) 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 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应计入贷方。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应计入借方。材料成本差异转出差异,不管超支还是节约差异都从贷方转出,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差异用红字,当然也可以节约差异从借方转出,会计慎用红字,但红字结转的方法还是存在的。看情况,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科目,也就是双重性质。采购成本大于目录价时,材料成本差异就在借方,反之,则在贷方。“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它又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科目,当它反映超支差异时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这时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调整账户;如果它反映的是节约差异,这时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备抵调整科目了。 1.支付货款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2.验收入库并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1)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2)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金额(+超支差异;-节约差异) 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或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3.发出存货并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2)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材料采购业务核算的具体内容

材料采购业务核算的具体内容 工业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采购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材料。在采购时,企业要支付购入材料的买价和各项采购费用,并与供应单位等发生货款结算关系;材料运到企业后验收入库并结转材料的采购成本,就成为企业可供生产消耗的库存材料。因此,材料采购业务核算的具体内容包括: 1.材料的购买价。材料的购买价是指企业购入各种材料时,供货单位开出的发票上确认的购货价格。 即企业应支付给供货单位的货款,是购入材料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材料的购买价= 购买数量×单价。 2.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企业购进材料时应支付给供货方的增值税税额。 进项税额=购买价×增值税税率 购买价为不含税价,若为含税价应换算为不含税价。 增值税税率 含税价不含税价+=1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为17%。企业购进材料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不计入购进材料的采购成本,而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单独反映。增值税为价外税。 3.材料的采购费用。材料采购费是指企业在采购材料过程中发生的,除购买价、进项税额之外所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购入材料的运输费、包装费、保险费、检验费、装卸费以及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它是材料采购成本的组成内容。 采购费用可分为 直接采购费用 和 共同采购费用 两种。直接采购费用是指发生时能直接确认应由某种材料负担的费用,该种费用发生后直接记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共同采购费用是指应由多种材料共同负担的采购费用,该种费用发生后应按一定标准分配记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分配标准主要有采购数量、价格等。 共同采购费用的分配方法和步骤是: 第一步:计算分配率 )之和 分配标准(数量或价格待分配的共同采购费用分配率= 第二步:计算某材料应负担共同采购费用 某材料应负担共同采购费用=该材料分配标准(数量或价格)×分配率 4.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采购成本是指企业购入材料的购买价采购费用之和。

年均成本法

平均年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这种方法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不能计算完整现金流量,从而 不能计算净现值或其他指标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但不限于固定资产 更新决策。 【知识点】更新项目现金流量估计及其决策方法 ――平均年成本法的应用 一、平均年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这种方法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不能计算完整现金流量,从而不能计算净现值或其他 指标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下面以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为例介绍其基本原理(为了与教材内容一致,暂不考虑所 得税问题)。 所谓更新决策是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购置新设备的选择。 平均年成本法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方案,并且假定将 来设备再更换时可以按原来的平均年成本找到可代替的设备。 平均年成本=未来使用年限内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1. 教材中介绍了三种具体的方法,只需要掌握第一种方法即可。另外,教材例题 中没有考虑所得税,如果存在所得税,还应该考虑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2. 如果新旧设备使用年限相同,则不必计算平均年成本,只需计算总成本即可。 这种方法也可称为“总成本法”。 二、平均年成本法的应用(考虑所得税影响) 「【例9-3】某公司有一台设备,购于3年前,现在考虑是否需要更新。该公司所得税率为40%其他有关资料见表5-11。假设两台设备的生产能力相同,并且未来可使用年限相同。 表9-3 单位元

表9-4 单位:元 更新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比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多3134.80元,因 此,继续使用旧设备较好。 【提示】本题中,新旧设备尚可使用年限相同,因此,比较现金流出总现值,如果尚可使用年限不同,则需要计算年均总成本,然后进行比较。 【总结】考虑所得税的固定资产更改决策现金流量确定要点 1.折旧与折旧抵税的计算

材料采购业务按计划成本法的核算综合题

材料采购业务按计划成本法的核算综合题 目的:练习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 资料:某企业本月发生下列材料采购业务 1.企业从盛大公司购入A材料6000千克,单价1.8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 800元,增值税额1 836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2.购买A材料发生运费、包装费等计42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3.按计划成本办理A材料的验收入库手续,A材料每千克计划成本为2.00元。 4.企业从黎明公司购入B材料16000千克,单价1.2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9 200元,增值税额3 264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5.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购买B材料的运费2 400元。 6.按计划成本办理B材料的验收入库手续,每千克计划成本为1.25元。 7.企业生产部门领用A材料3000千克用于产品生产,计划成本为6 000元;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B材料1000千克用于管理性耗用,计划成本为1 250元。 8.月末,计算并结转A、B两种材料的成本差异。 9.月末,计算并结转领用材料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 要求:根据上面所给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所涉及的"物资采购"总账账户及其明细账户。 参考答案 一、编制会计分录

本例A、B两种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 A材料成本差异率=(0-780)÷(0+12000)= -6.5% B材料成本差异率=(0+1600)÷(0+20000)=8% 本例生产部门和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B两种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为:生产部门领用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6 000×(-6.5%)=-390元(节约差)车间管理部门领用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 1 250×(8%)=100元(超支差)二、登记账户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作业成本计算(1).docx

作业成本计算 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 【考点1】作业成本的概念与特点 【掌握要求】重要考点。 理解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作业成本法如何克服其缺点;理解2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理解作业和作业动因的概念以及分类;理解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1.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 (1)将固定成本分摊给不同产品 按照这种做法,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下降,即使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平均成本也会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 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量可以使部分固定成本被存货吸收,减少当期销货成本,增加当期利润,从而刺激经理人员过度生产。 变动成本法是针对这个缺点提出来的。 (2)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制造费用通常按直接人工等产量基础分配。实际上,有许多制造费用项目不是产量的函数,而与生产批次等其他变量存在因果关系。全部按产量基础分配制造费用,会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是针对后一个缺点提出来的。 2.作业成本法 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在计算成品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作业和成本动因) (一)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 一项作业可能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如车工作业;也可能泛指一类活动,如机加工车

间的车、铣、刨、磨等所有作业可以统称为机加工作业;甚至可以将机加工作业、产品组装作业等统称为生产作业(相对于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等作业而言)。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具体作业组成的作业集合,被称为作业中心。 执行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资源是指作业耗费的人工、能源和实物资产(车床和厂房等)。任何一项产品的形成都要消耗一定的作业。作业是连接资源和产品的纽带,它在消耗资源的同时生产出产品。 (二)成本动因 1.成本动因含义 成本动因是指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 例如,产量增加时,直接材料成本就增加,产量是直接材料成本的驱动因素,即直接材料的成本动因。再例如,检验成本随着检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检验次数就是检验成本的驱动因素,即检验成本的成本动因。 【说明】传统成本法直接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成本采用单一标准(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等)进行分配。没有详细思考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 2.成本动因分类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两类。 (1)资源成本动因 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用来衡量一项作业的资源消耗量。依据资源成本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例如,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作业)需要有检验人员、专用的设备,并耗用一定的能源(电力)等。检验作业作为成本对象(亦称成本库),耗用的各项资源构成了检验作业的成本。其中,检验人员的工资、专用设备的折旧费等成本,一般可以直接归属于检验作业;而能源成本往往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根据设备额定功率(或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的每小时平均耗电数量)和设备开动时间来分配。这里,“设备的额定功率乘以开动时间”就是能源成本的动因。设备开动导致能源成本发生,设备的功率乘以开动时间的数值(即动因数量)越大,耗用的能源越多。按“设备的额定功率乘以开动时间”这一动因作为能源成本的分配基础,可以将检验专用设备耗用的能源成本分配到检验作业当中。 (2)作业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动因是衡量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需要的作业量,是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作业成本动因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例如,每批产品完工后都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如果对任何产品的每一批次进行质量检验所发生的成本相同,则检验的“次数”就是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它是引起产品检验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检验作业总成本(包括检验人工成本、设备折旧、能源成本等)除以检验的次数,即为每次检验所发生的成本。某种产品应承担的检验作业成本,

材料采购业务练习题

材料采购业务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登记的均为()。 A.材料的实际成本 B.材料的计划成本 C.材料的估计成本 D.材料的重置成本 2、企业可采用直接计入方式计入相应材料的采购成本的内容有()。 A.材料的买价和市内运杂费 B.材料的买价和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采购费用 C.材料的买价和不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采购费用 D.材料的买价和材料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3、“应付票据”账户属于企业的()。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4、某公司以转账支票购入一批材料50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 A.借:原材料50 000 贷:应付票据50 000 B.借:原材料50 000 贷:银行存款50 000 C.借:原材料50 000 贷:应收票据50 000 D.借:银行存款50 000 贷:原材料50 000 5、某公司收到上月份购买的一批在途商品53 000元,并办理了验收入库手续,编制会计分录为( )。 A.借:原材料53 000 贷:在途物资53 000 B.借:库存商品53 000 贷:在途物资53 000 C.借:原材料53 000 贷:银行存款53 000 D.借:库存商品53 000 贷:原材料53 000 6、某公司拟向乙公司购买A产品600件,单价为500元,按合同规定向乙公司开出转账支票180000元,其余货款待商品验收入库后支付,编制会计分录为( ) 。

A.借:在途物资300 000 贷:银行存款180 000 应付账款120 000 B.借:原材料300 000 贷:银行存款180 000 应付账款120 000 C.借:在途物资180 000 贷:银行存款180 000 D.借:原材料120 000 贷:应付账款120 000 二、多选题 1.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经济业务内容主要有()。 A.从供应单位购进各种材料物资 B.支付材料的买价和各种采购费用 C.办理材料的验收入库手续 D.办理材料的领用手续 E.计算材料采购成本 2.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A.买价 B.运输费 C.包装费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3.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下类型的企业,其特点是()。 A.规模比较大 B.规模比较小 C.材料收发业务比较频繁 D.材料收发业务不很频繁 E.材料品种比较多 4.材料采购成本计算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A.确定一定品种或类别的材料作为计算对象 B.归集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C.分配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D.计算并确定各种材料采购的总成本 E.计算并确定各种材料采购的单位成本 5、月初购入乙商品86 000元(含运杂费),货款尚未支付,乙商品正在运输途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许多人都认为成本核算是ERP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正在选型的公司也往往对成本功能非常关注。我也认为其十分重要,甚至认为应该把成本核算能否自动完成作为ERP实施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等。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为什么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这就成了不得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先说说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原因是外资企业多采用标准成本法,或者说在西方国家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我常常听到看到有人这样解释,有时还会加上一句“这是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更多的人可能是更糊涂了,因为他们不明白标准成本法何处体现“先进”二字。我不认为标准成本先进,实际成本落后,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我认为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 o§标准成本简单 o§标准成本有效 说标准成本简单,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事实确实如此,假定遇到以下业务: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先看标准成本,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那么在入库时,分录如下: 领用时,分录如下: 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 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在制品160,应付款-205,采购价格差异5,材料采购0。 再看一下实际成本,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入库时分录如下:

材料采购业务核算练习

恒源工厂2008年8月发生以下有关材料采购业务: 1、8月2日,向光华工厂购入甲材料2000公斤,单价100元/公斤,价款200000元,进项税额34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方式全部付清,材料尚未运到。 2、8月4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上项购入甲材料的运杂费1200元。 3、8月9日,收到光华工厂发来的甲材料2000公斤,验收入库,结转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4、8月10日,向光华工厂购入乙材料300公斤,单价500元/公斤,价款150000元,进项税额25500元,以现金支付该材料的市内运杂费8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 5、8月12日,根据合同规定,为购买丙材料向海城股份有限公司预付货款60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6、8月15日,向利达工厂购入丁材料600吨,单价500元/吨,价款3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同时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搬运费5000元。货款和税款暂欠。 7、8月20日,通过银行款转偿还所欠光华工厂货款175500元。 8、8月22日,收到8月12日预付款业务发来丙材料一批,并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元,海城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代垫运杂费1000元,合计金额59500元,冲销原预付款后,多收部分即通过银行转账退回。 9、8月22日,企业向光华工厂购入甲材料2000公斤,单价100元/公斤,价款200000元,进项税额34000元;乙材料1000公斤,单价500元/公斤,价款500000元,进项税额85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方式全部付清,材料尚未运到。 10、8月25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上项购入甲、乙材料的运杂费共计3000元。(运杂费在甲、乙材料之间按重量比例进行分摊,列出计算过程)。 11、8月30日,上述甲、乙材料运到企业,并验收入库。结转甲、乙材料的采购成本。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可编辑范本

采购成本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采购成本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 e,年销售额Kf,年产值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及其核算

实际成本是购买原材料并验收入库前的所有支出,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计划成本是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某中材料物资所制定的固定入账成本,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意义在于:如果按照实际成本入账,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前后批次买入的同种原材料,价格总是不一样的,因而发出材料的之后就得考虑发出材料的计价问题(先进选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而采用计划成本入账,则入账的材料成本是固定的,所以发出材料的计价很容易确定(如何确定?) 采用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用的科目就是不一样的。 采用实际成本时,购买的材料如果是发票帐单和材料同时到达企业则直接借记原材料,如果只有发票帐单到而材料未到则记在途物资。 采用计划成本时,不管购买的材料是否已经入库,在购买时一定是使用的材料采购,而不是直接记原材料。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是企业材料收发成本核算的两种方法。 实际成本在收发时要逐笔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因为每批材料的进价不同,发出时的成本也不同,比如收入时要算它的结存成本,要用到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对于规模大,业务量大,材料收发频繁的企业,工作量大,难度大。 计划成本不需要那么麻烦,根据一般的价格水平,核定一个计划单价,计算出计划成本,在材料收入时,因为“材料采购”科目核算的是材料收入的实际成本,这个时候,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就有了差异,这个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根据全月的差异情况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可以算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有利于统一考核车间的用料情况和工作效率,但是没有实际陈本核算准确,特别是在价格变动大的情况下,比较明显。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是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选择的两种不同的购入原材料的入账方法。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购货不多的中小企业。因为是按购货金额直接计入帐户,所以可以直接的反应每一次进货的金额。缺点是工作量太大,不适合大型企业。

比较与应用三种成本核算方法

比较与应用三种成本核算方法 【摘要】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成本核算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文章对比了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资源消耗会计三种方法在成本核算上的特点、优势、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举例进行论证、评价、分析,揭示了成本核算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资源消耗会计,成本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以及成本会计的新发展——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与应用作一比较和分析。 一、制造成本法 (一)制造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制造成本法是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将企业一定期间的费用划分为为产品生产而 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与产品生产过程无关的期间费用两部分。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与当期产品成本的计算无关。 1.核算内容。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的制造成本划分为三个基本制造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当然,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成本项目,例如,废品产生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燃料消耗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燃料”成本项目等等。制造成本法在核算时,主要是将企业的生产费用划分为料、工、费三个基本的成本项目,然后进行核算,继而计算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2.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包含三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期末生产费用的分配上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其生产特点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差别导致了企业在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 3.核算过程。成本核算过程,也称成本核算流程,即从费用的发生到产品成本的得出这一过程的核算。一般说来,制造成本法下,无论是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过程都应该是类似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为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和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两种。在成本项目中,如果可以辨清某项费用的发生是专属于某一个成本计算对象,那么这项费用即属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反之,则是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和便是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二)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制造费用的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成本时,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属于企业的间接费用,按照基本生产车间来归集,并于期末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直接人工所占的比重较大,制造费用占的比重较小,因而用上述分配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便有不合理之处,但因为比重较小,通常也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材料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例题】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10年4月初有关账户余额如下: “材料采购”科目余额:218万元; “原材料”科目余额:98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20万元(贷方余额); 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5万元。材料验收入库时,材料成本差异即时结转。 本月发生下列有关业务: (1)5日购进材料100公斤,价款50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运杂费5万元, 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 (2)10日购进材料一批,账单已到,价款300万元,增值税为51万元,签发并承兑商业汇票,票面金额351万元,材料尚未到达。 (3)15日,购入材料60公斤,已验收入库,当日未收到结算凭证。 (4)20日,月初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共计44公斤,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5)30日,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共领用320公斤,其中产品生产耗用220公斤,车间一般耗用100公斤。 (6)30日,本月15日购入60公斤材料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计划成本暂估料款入账。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 借:材料采购(500+5)5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银行存款 590 借:原材料 500 贷:材料采购 500 实际成本505-计划成本500=5(万元)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5 贷:材料采购 5 (2) 借:材料采购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贷:应付票据 351 (3)不编制会计分录。 (4) 借:原材料(44×5)220 贷:材料采购 220 实际成本218-计划成本220=-2(万元)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2 贷:材料成本差异 2 (5) 借:生产成本 220×5=1 100 制造费用 100×5=500 贷:原材料 1 600 (6) 借:原材料 3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00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20+5-2)/(980+500+220)×100%=-1% (注意:分母不含暂估料款金额)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结转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结转方法 痛感于各会计教材上对成本核算这块介绍得过于烦琐而不切实际,特结合自身经验写一点出来,可能过于简化,不过应该更实用。 一、适用范围 适用财务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适用一般制造业。不适用于特殊制造业(如造船等)。不适用于已实施ERP的企业(其各种模式已定,也不需再参考)。特别适用于刚学或刚做会计又要做主管会计的朋友。 二、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制造费用四个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 2.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三个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车间人员的差旅费、办公费记入管理费用。 3.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在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 4.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

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 5.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我只设过一家,本文中按不设描述) 7.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三、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1.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2.月底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3.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帐原材料与其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4.取得产成品库月报表,计算工资(这块可能各企业不一,有的由财务计算,有的由车间计算),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5.由生产车间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四、成本计算分配方法 除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外,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这块不知怎么估计才科学,我心里没底,不过每次结果也没离过谱,很接近实际)。

材料采购成本计算

材料采购成本计算 一、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及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二)设置的账户及其对应关系 (三)业务举例 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1、从购买单位取得所需的各种材料并验收入库; 2、与材料供应商发生材料的买价和增值税的款项结算业务; 3、发生并支付各种采购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4、计算并结转材料的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 (二)账户的设置及其对应关系 1.“物资采购”账户——反映材料采购资金的支出、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和采购成本结转情况的成本费用类账户。 ◆发生的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记借方; ◆验收入库转入“材料”账户借方的实际采购成本,记贷方。 ◆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在途材料的实际采购支出。 ◆该账户应按材料品种设置明细账。 2.“材料”账户—核算库存材料成本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资产类账户。 ◆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借方;

◆发出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记贷方 ◆期末借方余额,表示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该账户应按材料的种类、名称等设置明细类账。 3.“应付账款”账户——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 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负债类账户。 ◆应付材料供应单位的款项(包括价款、增值税和代垫运杂费),记贷方; ◆偿付的供应单位的款项,记借方; ◆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欠供应单位的款项。 ◆该账户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简称“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账户—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或劳务而应向供应单位连同买价一起支付的、代下一环节(最终为消费者)预先垫支的增值税额——用来抵减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负债类账户。 ◆预先垫支并用来抵减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借方。 ◆购货退出或折让应收回并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记在该账户的借方。 ◆该账户没有贷方发生额。 5.“预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因向供应单位预付材料价款,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债权结算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的资产类账户 ◆预付的货款,记借方,表明企业的资产被对方占用,与“银行存款”账户发生对应关系; ◆冲销预付款(一般为收到材料)时,记贷方,与“物资采购”账户发生对应关系; ◆期末借方余额,表示未收到材料的预付款项; ◆该账户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6.“应付票据”账户—核算企业采用商业汇票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债务结 算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的负债类账户。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 第14讲 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采购账户设置、材料采购账务处理

第二部分具体业务大集合 第五章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知识点七】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的采购成本是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包括准予扣除的增值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例题·单选题】 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外购一批原材料,实际支付的价款为3000元,支付增值税390元,同时发生运杂费50元,则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3000 B.3050 C.3510 D.3560 【答案】B 【解析】外购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一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因此,本题中原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3050(3000+50)元。 【知识点八】材料采购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材料采购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原材料”账户 “原材料”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企业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该账户借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该账户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2.“材料采购”账户 “材料采购”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以及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以及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超支差异。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可按供应单位和材料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