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高中生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中生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中生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中生物理公式大全

高 中 物 理 公 式 大 全

一、力 学

1、胡克定律: 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 0 或 F x 合= 0 F y 合= 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 = G 2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

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 = 向心力 F 万 = 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 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④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⑤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

2

324GT r M π=r

GM v =3

r

GM =ωGM r T 3

24π=3

2

2GMT r =

⑥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

r GM

a =

,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⑦ 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2

2)('h R GM r GM g +==

特别地,在天体或地球表面:20R GM g = 02

2

)('g h R R g += ⑧ 天体的平均密度:323323

233

44R GT r R GT r V M πππρ=== 特别地:当r = R 时:G T πρ32=

b 、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 2R

Mm

G mg =

∴GM gR =2

。在不知地球质量的情况下可用其半径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来表示,此式在天体运

动问题中经常应用,称为黄金代换式。

c 、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

最小发射速度。s km gR r

GM

v /9.7===

第二宇宙速度:v 2 = 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v 3 = 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7、 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牛顿第三定律:F= -F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8、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 t = V 0 + a t S = v o t +1

2

a t 2

几个重要推论:

(1)as v v t 22

02=- (结合上两式 知三求二)

(2)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t

s v v v t t =

+=202

(3)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2

2

202

t s

v v v +=

匀速:v t/2 = v s/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 /2 < v s/2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 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

②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③ 在第1m 内、第2m 内、第3m 内……第n m 内的时间之比为 1:()21-:(32-)……(n n --1)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 a T 2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9、自由落体运动 V 0= 0, a = g

10、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 O 、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 H = V

g

o 2

2

(2)上升的时间: t =

V g

o

(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 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2V

g o

(6)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 o t 一1

2

g t 2 V t = V o 一g t

V t 2 一V o 2

= 一2 gS (S 、V t 的正、负号的理解)

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V = t

s = 2πR

T

= ωR = 2πf R

角速度:ω =φππt

T

f ==22 向心加速度:a =v R R T

R 222

24

4===ωπ

π 2 f 2 R

向心力:F = m a = m v R m 2=ω 2 R = m 42

T

R =42πm f 2 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

12、平抛运动公式: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自由落体运

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 v o t 水平分速度:v x = v 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21

g t 2

竖直分速度:v y = g t

tg θ =

V V y o

v y = v o tg θ v o =v y ctg θ

v =

V V o y 2

2+ v o = vcos θ v y = vsin θ tg α= x

y

tg θ=2 tg α

13、 功 : W = Fs cos α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α是F 与s 的夹角) (1)力F 的功只与F 、s 、α三者有关,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 (2)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3)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 —— 量度 —— 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 —— 量度 ——电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 —— 量度 —— 动能的变化

安培力做功 —— 量度 —— 其它能转化为电能

14、 动能和势能: 动能: 2

2

1mv E k = 重力势能:E 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15、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 合 = ?E k = E k2 - E k1 = 21222

121mv mv -

16、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重力势能 + 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指弹簧的弹力)做功。有时重力和弹力都做功。

公式: mgh 1

+222212

121mv mgh mv +=

具体应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单摆运动,物体在光滑的斜面或曲面,弹簧振子等。

17、功率: P = W

t

= Fv cos α (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 v (F 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 为即时速度时,P 为即时功率;v 为平均速度时,P 为平均功率; P 一定时,F 与v 成反比)

18、功能原理:外力和“其它”内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

19、功能关系: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路程等于系统失去的机械能,等于摩擦产生的热 1

2E E fS Q -==相对

20、简谐振动的回复力 F =-kx 加速度x m

k a -=

21、单摆振动周期 g

L

T π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22、弹簧振子周期 k

m T π2=

23、共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

24、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产生条件:要有波源和介质。

波的分类:①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有波峰和波谷。

②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有密部和疏部。

波长λ: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f

v vT ==λ 注意:① 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问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② 波在一个周期时间里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 波速v 波长λ 频率f 关系:f T

v λλ

== (适用于一切波)

注意:波的频率即是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

25、浮力 :gV

F ρ=浮

26、密度 :m

V

ρ=,V

m ρ=,ρm

V =

27、力矩:FL M =

28、力矩平衡条件:M 顺 = M 逆

二、电 磁 学

(一)电 场

1、库仑力:2

2

1r q q k

F =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k = 9.0×109 N ·m 2/ c 2 静电力恒量

电场力:F = E 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f 固

f

2、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定义式: q

F

E =

(单位: N / C ) 点电荷电场场强 r

Q k E = 匀强电场场强 d U

E =

3、电势,电势能:q

E A 电=

?,A q E ?=电 ,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4、电势差U ,又称电压:q

W

U =

U AB = φA - φB

5、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W AB = q U AB

6、粒子通过加速电场:2

2

1mv qU =

7、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量:2

02

2

022212121V L md qU V L m qE at y === 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角: 20

mdv qUL

v v tg x

y =

=

θ

8、电容器的电容:c Q

U

= 电容器的带电量 :Q = cU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kd

S

c πε4= 电压不变 电量不变

(二)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 I = Q

t

微观式:I = nevs (n 是单位体积电子个数)

2、电阻定律: (单位:Ω·m )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串联电路总电阻 :R = R 1 + R 2 + R 3

电压分配:2121R R U U =, U R R R U 211

1+= 功率分配 :2

121R R P P =, P R R R P 2111

+= 4、并联电路总电阻:3

211

111R R R R ++= (并联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小) S

l R ρ=

两个电阻并联:2

12

1R R R R R +=

并联电路电流分配:12

21

I R I R =, I 1 =

I R R R 212

+

并联电路功率分配: 1221

R R P P =, P R R R P 2121+=

5、欧姆定律: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U R =

变形:U = IR R U

I

=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r

R E

+ Ir U E += E r

路端电压:U = E - I r = IR

输出功率:P 出 = IE- I 2r = I R 2

(R = r 输出功率最大) R 电源热功率:P I r r =2

电源效率: η=P P 出总= E U

= R

R+r

6、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 = IUt 焦耳定律(电热)Q =I Rt 2 电功率 :P = IU

纯电阻电路:W = IUt =I Rt U

R t 22= P = IU

非纯电阻电路:W = IUt >I Rt 2 P = IU >I r 2

(三)磁 场

1、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B 来表示: Il

F

B =(条件:B ⊥L )单位:T

2、电流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由安培(右手)定则决定。 (1)直线电流的磁场。

(2)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的磁场。

3、

磁场力:

(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 ⊥I )(B//I 是,F=0) 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 = qvB (B ⊥v ) 方向:左手定则

粒子在磁场中圆运动基本关系式 :R

mv qvB 2

= 解题关键画图,找圆心画半径

粒子在磁场中圆运动半径和周期 :qB mv R =

, qB m

T π2=, t = π

θ2T 4、磁通量 :Φ= BS 有效 (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投影是有效面积)

或Φ= BS sin α (α是B 与S 的夹角)

?Φ=Φ2-Φ1= ?BS= B ?S (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

\

(四)电磁感应

1、直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动势:BLv E =(三者相互垂直)

求瞬时或平均 (经常和I =

r

R E

+, F 安 = BIL 相结合运用)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t n E ??Φ= = S t B n ??= B t

S

n ??= t n ?Φ-Φ12

求平均 3、直杆平动垂直切割磁场时的安培力 :r

R v

L B F +=22(安培力做的功转化为电能)

4、转杆电动势公式:ω2

2

1BL E =

5、感生电量(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 匝

1R Q ?Φ

=

*6、自感电动势:

t

I

L

E ??=自

(五)交流电

1、中性面 (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Φm = BS , e = 0 I = 0

2、电动势最大值 : ωεNBS m == N Φm ω,0=Φt

3、正弦交流电流的瞬时值: i=I m sin ωt (中性面开始计时)

4、正弦交流电有效值:最大值等于有效值的 2倍

5、理想变压器 :出入P P = 21

21n n U U = 1

221n n I I =(一组副线圈时)

*6、感抗:fL

X L

π2= 电感特点:

*7、容抗:fC

X C π21

= 电容特点:

(六)电磁场和电磁波 *1、LC 振荡电路:

(1)在LC 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放电完毕瞬间,电路中的电流为最大, 线圈两端电压为零。

在LC 回路中,当振荡电流为零时,则电容器开始放电, 电容器的电量 将减少, 电容器中的电场能达到最大, 磁场能为零。 (2)周期和频率 :LC

T π2=

LC

f π21=

2、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1)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2)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推论:① 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

② 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电场;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电场周围也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磁场。

3、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叫电磁场。

4、电磁波: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传播就形成电磁波。

5、电磁波的特点:

(1)以光速传播(麦克斯韦理论预言,赫兹实验验证); (2)具有能量;

(3)可以离开电荷而独立存在; (4)不需要介质传播;

(5)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6、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 V = λ f = λ

T

(频率在这里有时候用ν来表示)

波速:在真空中,C = 3 × 108 m/s

三、光 学

(一)几何光学

1、概念:光源、光线、光束、光速、实像、虚像、本影、半影。

2、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干扰,保持各自的规律传播。 (3)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传播规律 ①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 光的析射定律:

a 、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

的正弦之比是常数。即

空(或空气)射入某中介质时,有r

i

n sin sin =,

b 、介质的折射率n :光由真

只决定于介质的性质,叫介质的折射率。 c 、设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为 v ,则: v

c

n =

可见,任何介质的折射率大于1。 常数

=r

i sin

sin

d 、两种介质比较,折射率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叫光疏介质。

③ 全反射: a 、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交界面时,入射光线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中的现象。

b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临界角C n

C 1

sin =

④ 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方向入射,将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方向反射或折射。

归纳: 折射率r i n sin sin ==v c =C sin 1

=介

真λλ1≥

3、常见的光学器件:(1)平面镜;(2)棱镜 ;(3)平行透明板。

4、① 光的干涉:双缝干涉条纹宽度 λd

L

x =

? (波长越长,条纹间隔越大) 应用:薄膜干涉 —— 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相间干涉

条纹,检查平面,测量厚度,光学镜头上的镀膜。

② 光的衍射——单缝(或圆孔)衍射。 泊松亮斑 (波长越长,衍射越明显)

四、狭义相对论

1、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2、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3、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同时”的相对性:“同时”是相对的。在一个参考系中看来“同时”的,在另一个参考系中却可能“不同时”。 (2)长度的相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静止时的长度小。

2

01??

?

??-=c v l l

(式中l ,是与杆相对运动的人观察到的杆长;l 0是与杆相对静止的人观察到的杆长。)

注意:① 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杆的长度没有变化。

② 这种长度的变化是相对的,如果两条平行的杆在沿自己的长度方向上做相对运动,与他们一起运动的两位观察者都会认为对方的杆缩短了。

(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从地面上观察,高速运动的飞船上时间进程变慢,飞船上的人则感觉地面上的时

间进程变慢。(时间膨胀或动钟变慢)

2

1?

?

?

??-?=

?c v t τ

(式中τ?是与飞船相对静止的观察者测得的两事件的时间间隔,△t 是地面上观察到的两事件的时间间隔。) (4)相对论的时空观:经典物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是绝对的,二者之间也没

有联系;相对论则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物质、时间、空间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4、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1)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2

'1'c

v

u v u u ++=

(式中v 为高速火车相对地的速度,u ′为车上的人相对于车的速度,u 为车上的人相对地面的速度。)

对于低速物体u ′与v 与光速相比很小时,根据公式可知,这时u ≈ v u +',这就是经典物理学的速度合成法则。

注意:这一公式仅适用于u ′与v 在一直线上的情况,当u ′与v 相反时,u ′取负值。 (2)相对论质量:

2

01?

?

? ??-=

c v m m

(式中m 0为物体静止时的质量,m 为物体以速度v 运动时的质量,由公式可以看出随v 的增加,物体的质量随之增大。)

(3)质能方程:2

mc E =

常见非常有用的经验结论:

1、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 —— μ = tan α;

2、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a = gsin α物体沿粗糙斜面滑下a = gsin α - gcos α

3、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在速度相等时,距离有最大或最小;

4、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最大的条件是:a = 0或合力为零。

5、两个共同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两物体间的弹力为 = 0,加速度相等。

6、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它们具有相同的速度;

7、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度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的动能。 8、电容器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断开电源时,电容器上电量不变;改变两板距离E 不变。 9、磁场中的衰变:外切圆是α衰变,内切圆是β衰变,α,β是大圆。 10、直导体杆垂直切割磁感线,所受安培力F = B 2L 2V/R 。

11、电磁感应中感生电流通过线圈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Q = N △Ф/R 。 12、解题的优选原则:

满足守恒则选用守恒定律;与加速度有关的则选用牛顿第二定律F = ma ; 与对地位移相关则用动能定理;与相对位移相关(如摩擦生热)则用能量守恒。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大全共14个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大全共14个实验 https://www.sodocs.net/doc/b11667999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高考备考“生物实验”易错点归纳 (1)、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 植物组织应该选择苹果、梨等应该选择白色或者近于白色的组织,而不能选择西瓜; 鉴定的糖类为可溶性还原糖,故不能选用甘蔗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 若鉴定材料中不含可溶性还原糖,则实验结果的现象应该为蓝色,而非无色,答题时切忌描述为“无色”; 斐林试剂的配制为“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且须现配现用”,注意与双缩脲试剂的先加A液,后加少量B液区分开来。鉴定结果为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可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实验: 材料选取得是富含脂肪的花生子叶,鉴定过程中须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故而需要制片操作,若切片厚薄不均,会导致显微镜视野明暗不一; 在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前,须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便于我们区分被苏丹Ⅲ、苏丹Ⅳ染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鉴定实验: 材料选择:豆浆或者鸡蛋清(鸡蛋清须稀释,以避免试验后鸡蛋清粘附于试管壁上,不易清洗) 试剂配制:先加1~2mL A液,再加1~2滴B液。 实验原理:Cu(OH)2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故而加热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引发的蛋白质变性之后的物质,仍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络合反应)

实验拓展: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使其充分反应过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仍能够发生紫色络合反应;将蛋白质+蛋白酶+多肽酶混合反应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结果依旧为紫色。【原因】 (4)观察细胞内的叶绿体: 材料:黑藻(它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为什么) (5)观察细胞内的线粒体: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什么不选择绿色植物细胞) 试剂:健那绿试剂(染成蓝色) 细胞活性: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活性,故而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须滴加生理盐水(等渗溶液),而不能滴加蒸馏水; (6)观察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 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重要操作:HCl的作用:①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②使DNA和蛋白质分开,便于染色剂染色; 试剂:吡罗红(RNA,故而细胞质被染成红色);甲基绿(DNA,故而细胞核被染成绿色) (7)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实验材料:植物的成熟细胞(不能选用根尖分生区和动物细胞)【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细胞壁;第二有成熟大液泡】课本选用的实验材料为洋葱鳞茎外表皮(其液泡含有紫色色素,易观察);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 1、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 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肽链条数 =mRNA(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3 =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6 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20种。 2、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 ①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 ②二看——一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 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 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 ③三判断——对照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判断分裂时期。

附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口诀): ①“染色体”复制现“单体”(间)②膜、仁消失现两体(前) ③赤道板上排整齐(中)④均分牵引到两极(后) ⑤膜、仁板(重)现两体失(末) 3、细胞分裂中有关染色体的一组概念(染色体和DNA等的数量判断要点): ①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一套染色体(大小,形态互不相同。) ②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没有); ③染色体:以着丝点数目为准,常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没有差异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 ④染色单体:一个染色体复制后内含两个DNA时,才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才有并连在一个 着丝点上,着丝点分裂后就没有); ⑤DNA量:有单体时等于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无单体时等于染色体数; ⑥四分体:(减I前、中期)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两条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1个四分体= 1对同源染色体= 2个染色体= 4个染色单体= 4个DNA)。 4、如某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则有:

重点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重点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作者:————————————————————————————————日期: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 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2、了解细胞的结构; 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 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 四、方法步骤: 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 (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切片数次。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 (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 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 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 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 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 4、如何调节焦距? 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 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知识点汇总 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 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 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 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 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 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 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 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 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 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 ×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 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 =C1+C2=G1+G2。A+C=G+T=A+G=C+T=1/2(A+G+C+T);(A+G)%=(C+T)%=(A+C)%=(G+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 +T)%=2C%=2G%=1―2A%=1―2T%;(A1+T1)%=1―(C1+G1)%;(A2+T2)% =1―(C2+G2)%。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 新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主要介绍了遗传的知识,是高中学生要学习好相关计算公式。下面我给高中学生带来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 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解题四步曲:a。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d。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的亲本杂交组来计

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 n ;4 n ;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 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4.基因频率计算:①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 或a)%=某种(A或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人数×2。(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 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 +1/2×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 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个体数 ×2+雄性个体个体数)。注:伴性遗传不算Y,Y上没有等位基因。②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公式: A%=AA%+1/2Aa%;a%=aa%+1/2Aa%;③哈迪-温伯格定律:A%=p, a%=q;p+q=1;(p+q)2=p2+2pq+q2=1;AA%=p2,Aa% =2pq,aa%=q2。(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q+r)2=p2+q2+r2+2pq+2pr+2qr=1,p+q+r=1。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例如:在一个大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1/10000,则a基因的频率为1/100,Aa的频率约为1/50。 4.有关染色体变异计算: ①m倍体生物(2n=mX):体细胞染色体数(2n)=染色体组基数(X)×染色体

(推荐)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分类教材实验考纲要求 显微观察类(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3)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熟练掌握显微镜 的基本操作,特别是高倍镜的使用 2.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等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了解这些实验所需材料的特点、试剂的作用 3.能对相关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以 及对相关实验进行恰当评价并设计完善实验 方案 验证鉴定类(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 白质 (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理解实验原理,明确相关试剂的作用 2.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调查模拟类(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 系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掌握模拟实验和调查实验的实验目的,开 展实验的步骤及方案,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 析和判断 2.掌握调查、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的 研究方法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掌握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和种群丰富度等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技能 探究设计类(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 生根的作用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 变化 (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 替 1.学会从实验目的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变量 2.学会依据原理来制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的方案设计 3.学会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以及设 置的目的和要求 4.学会分析每个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以及无关 变量 5.学会预测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补充知识】发酵 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 (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 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 →6CO 2+12H 2O+能量;无氧时, 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 6H 12O 6→2C 2H 5OH+2CO 2+能量。 酶 酶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 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二.实验设计 1.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 果醋 2.制作实例 (1)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2)实验步骤 酶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调查常见人类遗传病 1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6.模拟尿糖的检测 1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9.探究水族箱(或鱼缸)种群落的演替 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 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二)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三)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四)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五)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六)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 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七)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八)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九)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十)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十一)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十二)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十三)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十四)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十五)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

2020高考生物实验大全

高考生物实验大全 高考生物是理科中一门学科,占据理综分值的百分之二十多,虽然分值不大,但 是想要拿满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中生物中的实验现象都有哪些呢? 1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2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III橘黄色 脂肪+ 苏丹IV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 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 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大全共14个实验

高考备考“生物实验”易错点归纳 (1)、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 植物组织应该选择苹果、梨等应该选择白色或者近于白色的组织,而不能选择西瓜; 鉴定的糖类为可溶性还原糖,故不能选用甘蔗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 若鉴定材料中不含可溶性还原糖,则实验结果的现象应该为蓝色,而非无色,答题时切忌描述为“无色”; 斐林试剂的配制为“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且须现配现用”,注意与双缩脲试剂的先加A液,后加少量B液区分开来。鉴定结果为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可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实验: 材料选取得是富含脂肪的花生子叶,鉴定过程中须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故而需要制片操作,若切片厚薄不均,会导致显微镜视野明暗不一; 在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前,须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便于我们区分被苏丹Ⅲ、苏丹Ⅳ染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鉴定实验: 材料选择:豆浆或者鸡蛋清(鸡蛋清须稀释,以避免试验后鸡蛋清粘附于试管壁上,不易清洗) 试剂配制:先加1~2mL A液,再加1~2滴B液。 实验原理:Cu(OH)2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故而加热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引发的蛋白质变性之后的物质,仍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络合反应) 实验拓展: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使其充分反应过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仍能够发生紫色络合反应;将蛋白质+蛋白酶+多肽酶混合反应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结果依旧为紫色。【原因?】 (4)观察细胞内的叶绿体: 材料:黑藻(它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为什么?) (5)观察细胞内的线粒体: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什么不选择绿色植物细胞?) 试剂:健那绿试剂(染成蓝色) 细胞活性: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活性,故而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须滴加生理盐水(等渗溶液),而不能滴加蒸馏水;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 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 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

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OH+4O2→CH3COOH+6H2O 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 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高中生物实验(必考)超详细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 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 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 沉淀。如: 加热 葡萄糖+ Cu ( OH ) 2葡萄糖酸+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四、实验试剂 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五、方法步骤:

最新高中生物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一、 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1 利用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个数)求基因频率 设定A%、a%分别表示基因A 和a 的频率,AA 、Aa 、aa 分别表示AA 、Aa 、aa 三种基因型频率(个数)。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则: A% =)(22aa Aa AA Aa AA ++?+??100% a% =) (22aa Aa AA Aa aa ++?+??100% 例:已知人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12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 、a 基因频率是多少? 解析 因为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000个人中共有基因30000×2=60000个,蓝眼3600含a 基因7200个,褐眼26400人,纯合体12000人含A 基因24000个,杂合体14400人含(26400-12000)×2=28800个基因,其中A 基因14400个,a 基因14400个。则:A 的基因频率=(24000+14400)/60000=0.64,a 的基因频率=(7200+14400)/60000=0.36。 又例: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 的个体占18%,基因型Aa 的个体占78%,基因型aa 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 和a 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 A% =%) 4%78%18(2%78%182++?+??100% = 57% a% = %)4%78%18(2%78%42++?+??100% = 43% 2 利用常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个数)求基因频率 以人的ABO 血型系统决定于3 个等位基因I A 、I B 、i 为例。设基因IA 的频率为p ,基因 IB 的频率为q ,基因i 的频率为r ,且人群中p+q+r=1。根据基因的随机结合,用下列二项式 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及频率:♂(pI A +qI B +ri)×♀(pI A +qi B +ri) = p 2(I A I A )+q 2(I B I B ) +r 2(ii)+2pq(I A I B )+2pr(I A i)+2qr(I B i)=1,A 型血(I A I A ,I A i)的基因型频率为p 2+2pr ;B 型血(I B I B ,I B i )的基因型频率为q 2+2qr ;O 型血(ii )的基因型频率为r 2,AB 型血(I A I B )的基因型频率为2pq 。可罗列出方程组,并解方程组。 例: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 型血(I A I A ,I A i )的频率=0.45;B 型 血(I B I B ,I B i )的频率=0.13;AB 型血(I A I B )的频率=0.06;O 型血(ii )=0.36。试计算I A 、I B 、I 的基因频率。 解析 设I A 的频率为p,I B 的频率q,i 的频率为r.根据以上公式可知:O 型血的基因型频率 =r 2=0.36;A 型血的基因型频率=p 2+2pr=0.45;B 型血的基因频率=q 2+2qr=0.13;AB 型血的基因型 频率=2pq=0.06。解方程即可得出I A 的基因频率为0.3;I B 的基因频率为0.1;i 的基因频率为 0.6。 3 利用性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个数)求基因频率 以人类的色盲基因遗传为例。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Y

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梳理总汇

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梳理总汇 一、总则: 1、生物科学实验的一般程序为: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实验操作步骤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符合实验的原理和程序; (2)可重复性原则——使其他人能按照该步骤完成实验并能不断重复而得到相同的结果(3)简便性原则——能以最简单的步骤、材料(经济易得)完成实验; (4)单一变量原则——排除干扰、控制变量(强调变量的惟一性)。 3、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第1步:共性处理实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意应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生长一致的”,“日龄相同的,体重一致的”等等。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一般情况分两组)。编号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 避免与实验步骤相混淆。 第2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处理各组材料。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其余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其他条件要注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至于变量是什么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 第3步:相同条件培养(饲养、保温)相同时间。 第4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预期): 首先要根据题目判断该题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则结果只有一个,即题目中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则结果一般有三种:①实验组等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无影响。②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正相关。③实验组小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负相关。 二、实验梳理: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原理 2、实验注意事项 (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无色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止颜色的干扰。 (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①0.9%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8%盐酸:a.改变细胞膜等的通透性;b.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 ③蒸馏水: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 ④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混合使用且现配现用。 (4)DNA和RN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只是量的多少不同。故结论中强调“主要”而不能说“只”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生物必修一蛋白质女王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生物必修一蛋 白质女王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与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有关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 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 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 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 脱氢总原子量)=na 18(n 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 DNA双链数=c 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 mRNA单链数=c 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 DNA脱水总分子量=(6n)d 18(c 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 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 18(c 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考试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掌握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和种群丰富度等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技能 探究设计类(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 生根的作用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 变化 (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1.学会从实验目的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变量 2.学会依据原理来制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的方案设计 3.学会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以及设 置的目的和要求 4.学会分析每个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以及无关 变量 5.学会预测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染色观察核酸死 甲基绿、吡 罗红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洋葱根尖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 观察叶绿体 原色观察叶绿体活 无 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 表皮)、藓类的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 泡 活 成熟植物细胞,如紫 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 直接观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观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 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 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细胞分裂) ①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 依据原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2.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盐酸的作用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①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