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时期国家战略汇合点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

新时期国家战略汇合点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

新时期国家战略汇合点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
新时期国家战略汇合点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81665769.html,

新时期国家战略汇合点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

作者:章强王学锋

来源:《集装箱化》2015年第04期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其与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时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共同构成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对外合作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倡议。2014年9月,我国又适时

推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并明确要求“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经济发展作用来看,上海港均处于三大国家战略的汇合点,是推动实施国家战略的“桥头堡”,需要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

实现并完善地区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包含以下3个层次:我国各区域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我国与沿线其他国家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我国企业参与建设沿线其他国家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其中,我国各区域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最为基础,因为只有我国各区域间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才能真正形成我国全面对外合作与开放格局,才能促进我国各区域共同协调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上海港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对内、对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货物重要流通口岸。作为上海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结构仍存在明显失衡,其突出表现为铁路集装箱集疏运比重过低。本文针对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缓慢的限制性因素,提出在新时期国家战略汇合点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

1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充足的货源是上海港赖以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特别是发展基础航运服务业)的必要条件。目前,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存在铁路集疏运比重过低的问题。以2011年为例,上海港集装箱吞吐总量为3 174万TEU,其中,公路集疏运量约占80.0%,水路和铁路集疏运量分别约占19.7%和0.3%。公路集疏运量过大给上海城市交通带来极大负担,导致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十二五”期间,上海港不断优化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结构,但主要以大力发展水水中转为主,铁路与港口间缺乏紧密衔接的状况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从国际上其他主要集装箱港口来看,早在10年前,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汉堡港、洛杉矶港及纽约-新泽西港等欧美主要港口的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就已达到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20%。[1]即便与我国其他主要沿海港口相比,上海港在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方面也处于滞后地位。例如:宁波港于2009年启动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2013年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量10.5万TEU,同比增长76.6%,占当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总量的

港口集装箱码头现状分析.doc

港口集装箱码头现状分析 20多年来,我国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经历了跨越式过程,目前已发展有20多个集装箱枢纽港。各港腹地有较稳定的货运量和充足的适箱货;腹地内中转运输设施和场站基本形成,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效率提高;各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合理布置集装箱码头岸线,满足了船舶作业要求;港口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EDI 网络在各大集装箱港口已经建立。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的特点是:l)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集装箱运输产生巨大影响。“九五”期间利用外资建港,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提高了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加速了港口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随着集装箱运输全球一体化和船舶大型化发展,我国众多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高效先进的设备和流转运输效率及科学管理水平已呈高速增长的良性循环状态。 3)近年来,我国新建和改造的集装箱码头大多采取长顺岸、宽突堤、多泊位、大纵深的总平面布置。 4)各港注重加强装卸设备和装卸技术的先进性。集装箱装卸设备逐年更新换代,装卸工艺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设备种类和系统配套逐步完善。 运公司、口岸、海关等各单位实施集装箱电子数据交换,提高了作业速度,简化了联检手续。

和载体建设临港出口加工区、集装箱保税区、集装箱物流中心、集装箱中转站等,多方面开拓了具有集疏运功能的新领域和新市场,扩大了港口综合管理业务,提高了运营服务水平。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集装箱港口的开发与建设一定要把握世纪之初的历史机遇,乘势前进,以全新的态势实现历史性跨越。 l)根据我国经济和内外贸发展总趋势,集装箱枢纽港战略将成为“十五”期间港口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未来10年,随着全球航线调整,将努力实施航运强国战略。根据港口经济腹地和西部大开发运输载荷中心化和干支线协调网络化的形成,在南北方将加大力度重点建设国际集装箱主干线枢纽港,增加建设15-17米集装箱深水泊位。主干线各港积极与国际航运公司合作,提高班轮航线密度,尽快将经营的主流船型从4000TEU向6000TEU发展,并规划和研究建设7000-9000TEU集装箱的码头;各港将大力提高科学管埋水平,力争5-10年内每个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达到30-50万TEU。 2)发展外贸海上运输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我国支线和内贸运输。重点开发长江和珠江水系港口,经营主流船型向2000-3

上海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管理研究(精)

上海电视大学《港口作业技术》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标题: 上海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管理研究 分校(站、点:浦东新区分校 年级、专业: 09秋物流管理 教育层次:本科 学生姓名:钱懿 学号: 0931001252801 指导老师:章涵 完成日期: 2011-11-30 上海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管理研究 一、绪论 通过本学期港口作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国际物流链上的重要一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和内在潜质,也是港口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途径和战略目标。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不断拓宽,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港口以复合优势实现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港口的多重身份在国际物流中

具有战略地位、港口通过物流系统提供增值服务。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现代港口需要不断完善其物流职能,所以研究现代港口物流功能完善的策略十分必要。我了解到了有关港口物流,港口装卸设施,空港,.物流设施及作用。熟悉物流企业的基本的物流流程,熟悉企业物流的物流流程,了解企业的库存控制手法,企业的先进的物流运作经验。 二、上海港口集装箱业务基本概况 (一上海港基本介绍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也是世界著名港口,2006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三。 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截止至2006 年底,上海港海港港区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71个,码头线总长为91.6公里。按照码 头使用性质分类:公用码头泊位175个,码头线长度为24.6公里,其中生产泊位121个,码头线长度为22.2公里,年货物吞吐能力17051万吨;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65个,码头线长度为67公里,其中生产泊位495个,码头线长度为38.2公里。上海港内河港区 有码头泊位818个,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2006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 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与建议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港口的快速发展,海铁联运在运输成本、运行安全、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等诸多方面凸显出的巨大优势,已使其成为优化集装箱运输结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文中阐述了上海港集装箱产业中海铁联运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海铁联运业务拓展的相关因素,认为应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上海港海铁联运的跨越式的发展,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 一、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历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起步于上世纪90 年代,但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进展缓慢。1996 年,首次开行了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上海至南京的国际集装箱“五定班列”,为上海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首开先河。1997年,上海至成都的集装箱" 五定"班列开通,全程2,380Km,运行时间96h,首开上海远距离内地全程中转的先河。 几年之后,上海至内陆的海铁联运节点已经有合肥、蚌埠、西安、重庆、南京、温州、宁波、南昌、昆明等。 1999年,上海港务局与上海铁路局分别成立了军工路港站和杨浦港 站,推行港口——铁路一门式服务,将铁路受理站前移到港区,降低口岸使费,从而缩短运作周期。

到2006 年,上海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该运 营站负责将洋山深水港的铁路集装箱接入全国的铁路网。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发展,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二、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海铁联运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集疏运方式,在欧美国家已经普遍应用。然而,这种世界上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上海港确是前景美好,处境尴尬。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海铁联运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有着美好的前景。 图1 各种运输方式所占比例示意图 根据我国铁路线建设的特点来看,铁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是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 然而,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上海港海铁联运虽然从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从其承担的作业吞吐量上来看,上海港海铁联运仍然处于起步阶段。2011 年上半年,上海港全港货物集疏运量4,4491.15 万吨,其中, 水路占76.9%,公路、铁路各占22.4%和0.1%。(见图1) 海铁联运集疏运量仅占0.1%,严重失衡的比例可以看出海铁联运在上海港的发展前景堪忧。 三、上海港海铁联运中存在的问题1 .集装箱海铁联运中的“港铁分

上海港港口介绍

上海港港口介绍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自然条件 崇明岛 气象(1)风况:历年最大风速为17.0米/秒。 (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0亳米。 (3)雾况:历年平均雾日为25.5天。 (4)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7.3摄氏度,最低气温—10.3摄氏度。 水文:(1)历年最高潮位+5.89米,最低潮位—0.28米,平均高潮位+3.33米,平均低潮位0.94米。 (2)流速、流向:东风沙附近最大涨潮流速为2.87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68米秒。 (3)含沙量:涨潮最大含沙量0.664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0.664公斤/立方米。 外高桥 气象:(1)风况:实测最大二分钟平均风速为25.0米/秒。 (2)降雨:历年平均日降雨量,中雨29.1天,大雨9.2天。 (3)雾况:历年平均为28天。 (4)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1摄氏度,最低气温—9.4摄氏度,平均气温15.7摄氏度。 水文:(1)(以吴淞基面为准,下同)平均高潮位+3.27米,平均低潮位+0.9米 (2)流速、流向:潮流属不规则半日浅海分潮流。水域内往复流极为典型,实测最大潮2.05米/秒,涨潮流速1.89米秒。 (3)含沙量:大汛涨潮最大含沙量1.426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1.053公斤/立方米。 (4)波况:实测最大波高3.20米,风向。风速25米系台风浪。 南汇咀: 气象

洋山海铁联运

2006?8 PORTS CHINA中国港口 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海铁联运 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集装箱运输 2006年上半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8万TEU,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达到38161TEU,占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0.38%。洋 山深水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6.5万TEU,作为其配套工程的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海铁联运运量仅为1245TEU,占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的0.1%,洋山港区集疏运方式比例如表1。如何提高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是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洋山港区服务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问题之一。 表12006年上半年洋山港区集疏运方式运量和比例 一、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海铁联运条件概述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全路规划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第一个建成投入运营的车站,紧邻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通过跨海大桥与洋山港区相连。2010年车站的设计能力达到172万TEU,到发场设4股道,装卸场设4线束共8条装卸线。车站配备专业的集装箱场站设施、先进的集装箱装卸作业设备和管理信息系统。 浦东铁路一期工程于2005年建成,从金山支线的阮巷接轨,向东行进,经过金山区、奉贤区至四团,约42.87km,再经7.6km支线到达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二期工程从四团站大转角向北经南汇区、浦东新区,在浦东机场附近跨过磁悬浮线,到达外高桥后,以长约7km的隧道穿越黄浦江至宝山区,在北杨支线与张庙站接轨,与沪宁线连接,届时浦东铁路全长约117km。 二、2006年上半年海铁联运概况 1.上海港海铁联运运量明显增长 2006年上半年海铁联运运量较2005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增长,如图1。 2.中西部腹地海铁联运需求快速上升,但上 海方向运量增长相对较缓 随着腹地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集装箱的运输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河南省为例,郑州东今年1~4月份海铁联运到发量为1.2万TEU,比去年同期增长51%。但上海方向运量增长缓慢。 3.洋山深水港区海铁联运极不理想 2005年12月芦潮港中心站投入运营后,上 海地区办理国际集装箱业务的铁路车站主要为杨浦站(包括军工路站、何家湾)和芦潮港中心站。 2006年上半年完成的38161TEU海铁联运运量中,芦潮港中心站仅完成了1245TEU,占3%。 根据芦潮港铁路中心站的运营数据,上半年发送方向主要为四川、陕西、河南、湖南;到达箱量主要来自安徽和浙江温州,如表2。 表22006年上半年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主要腹地运量 数据来源:上海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铁路芦潮港站 三、洋山港区海铁联运低迷的原因 1.内陆腹地同欧洲的贸易额较小 撰文张戎 闫攀宇 公路 铁路 内支线 国际中转 合计 箱量(万TEU)50.140.149.32.36101.9比例(%) 49.2 0.1 48.4 2.3 100 图1上海港2006年海铁联运运量 地区发送 到达总计 重箱 空箱 合计 重箱 空箱 合计 四川154 154154陕西232323河南777湖南28 2828安徽236 236524524760浙江22228484106合计 234 236 470 608608 1078 25

宁波港海铁联运发展策略探讨【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宁波港海铁联运发展策 略探讨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T”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臵适中,是我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基于良好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位臵,优惠的发展政策,宁波港逐渐发展成为现在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大港。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货物吞吐量超过上海港位居全国首位。根据交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1-9月,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7513万吨,处于我国主要港口首位。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 9 8 4 . 6 6 万标准箱,居全国第三。 宁波港强劲的发展势头,对其港口的集疏运和腹地的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内外现代港口发展趋势来看,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是拓展港口腹地,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的重要手段。而随着全球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环保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成为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 海铁联运是指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或是货物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转运,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的一种运输方式。海铁联运并不是简单的将铁路建到码头,而是需要建立完善的海铁联运网络体系、先进的硬件基础设施(铁路、场站等)和软件信息平台、发达的贸易体系和揽货系统,服务水平高效,价格有竞争力,有成熟的市场运作主体、协调的体制机制和完备的扶持政策等。目前,宁波港的集疏运中,公路运输的压力过大,易造成港区综合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减弱,甚至造成港城交通运输拥挤或严重堵塞现象。而且宁波港海铁联运的发展也存在较多的问题:配套基础设施较落后,运输系统并不完善;各个环节自成一体,信息系统分割,未能实现各部门的有效调节与无缝合作;如何适应全国铁路集装箱新的运输发展趋势,按照现代物流要求建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协调参与各方的利益,完善宁波港海铁联运体系的建设,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通过本选题的研究探讨,可以了解宁波港海铁联运的发展现状,分析其目前发展海铁联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目前大力推行海铁联运的政策下,运量却未有大突破的问题所在。然后基于合理的分析,同时学习其他世界大港的成功经验,探讨符合宁波港实际条件的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改善目前政策重视,运量却不多的现状。从而建立和完善宁波港海铁联运体系,扩张腹地,促进港口转运能力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升宁波——舟山港的综合实力和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沪浦集安字[2009]第042号 关于下发《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部门: 为严格履行《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和海上保安修正案《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规则),加强港口设施保安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上海世博会安全保卫群防群治工作动员部署大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和上海市《关于加强船舶港口服务类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为整顿、理顺、规范船舶服务单位人员和车辆进出港区的管理,确保港区的安全和生产秩序的正常开展,现将《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随文下发,望遵照执行。并请与各相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2008)沪浦集安字第050号文件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

(此页无正文)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安全港区管理办法通知 抄送:上港集团安全监督部,外高桥各口岸单位,上海港码头管理中心,欧高路派出所,各相关船公司、船代公司及船舶服务单位打字员:褚雅静校对:陈世英

附件: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严格履行《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公约)和海上保安修正案《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 规则),加强港口设施保安管理工作,规范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进出港区的管理,确保港区的安全和生产秩序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及上海市《关于加强船舶港口服务类经营管理的通知》(沪港港〈2008〉309号)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仅适用于,为停靠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东公司)的所有船舶进行物料、食品、配件供应、船员调动、油污水接受、船舶应急修理、船舶安全(消防)检测、冷藏箱应急修理等,船舶港口服务单位及船公司集装箱服务单位的人员和车辆进出港区。 第三条:浦东公司市场部负责对所有进出入港区的船舶港口服务及船公司单位的人员和车辆经营资质进行审核、业务受理及备案工作;行政人事部负责口岸单位非生产车辆进入码头、箱区“通行证”的发放管理工作;安全保卫部负责与外单位签定“安保协议”,对进行船舶、冷藏箱应急修理过程中涉及“电、气焊”等特种作业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核,并对所有进出的人员和车辆实施检查。

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分析

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 分析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分析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起步于上世纪70 年代中期, 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起步和培育阶段, 到1990 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为156 万TEU, 平均每年增长不到10 万TEU。进入上世纪90 年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国际贸易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集装箱港口进入了布局调整和快速发展阶段, 2000 年集装箱吞吐量实现2340 万TEU, 平均每年增长超过200 万TEU。 进入新世纪, 随着经济、贸易和技术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在我国经济贸易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集装箱化率提高三大动力的驱动下, 集装箱运输显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2 年, 我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3721 万TEU, 位居世界第一。到2006 年实现9361 万TEU, 2007 年跨越一亿TEU,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22% ,高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100 万TEU。我国集装箱水路发展和港口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基本形成了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苏州、门、深圳、广州等9 大干线港为主, 相应发展沿海支线和喂给港的集装箱港口运输规划布局系统。 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 港口装卸技术和效率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形成北、东、南三大集装箱主枢纽港群,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桥梁。 北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以大连港、天津港和青岛港为主。大连港是东北地区出海门户;青岛港水深条件好,腹地货源足;天津港位于渤海湾最里端,由于地处京、津、唐经济区有利位置,货源较丰富。 东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以上海港、宁波港为主。上海港腹地优越,经济发展势头猛,已逐渐成为国际集装箱中转港之一;宁波港是我国地理位置最优良的港口之一,总长2138米的集装箱泊位可停靠第五代集装箱船,与上海和江苏港口共同形成东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 南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以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为主。香港集装箱吞吐量目前已经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与香港比邻的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年攀高,大铲湾码头的建设,使深圳较为紧张的集装箱通过能力得到有效改善;随着香港、澳门两地与大陆经贸更密切联系的加强,制造业不断向中山、

上海港海铁联运分析

上海港海铁联运分析 1.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历程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起步于上世纪90 年代,但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进展缓慢。1996 年,首次开行了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上海至南京的国际集装箱“五定班列”,为上海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首开先河。1997 年,上海至成都的集装箱"五定"班列开通,全程2,380Km,运行时间96h,首开上海远距离内地全程中转的先河。 几年之后,上海至内陆的海铁联运节点已经有合肥、蚌埠、西安、重庆、南京、温州、宁波、南昌、昆明等。 1999 年,上海港务局与上海铁路局分别成立了军工路港站和杨浦港站,推行港口——铁路一门式服务,将铁路受理站前移到港区,降低口岸使费,从而缩短运作周期。 到2006 年,上海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该运营站负责将洋山深水港的铁路集装箱接入全国的铁路网。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发展,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2.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海铁联运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集疏运方式,在欧美国家已经普遍应用。然而,这种世界上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上海港确是前景美好,处境尴尬。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海铁联运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有着美好的前景。

目前,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主要的箱量动向: 尽管是2001年的数据,不过整体的动向趋势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可如果我们再看下面这个表,就会发现实际的状况并没有那么乐观。 以及2011年的各种运输方式比例: 我们可以看到,铁路更是仅仅占到了0.1%,由此可见,发展海铁联运形势

海铁联运

福建省海岸线长3 324km,约占全国海岸线的六分之一,居全国第2位;海岛岸线长2 240km,滩涂资源丰富,人均滩涂面积是全国人均面积的21倍;港湾众多,有大小港湾125处,其中,8大港湾水域可建20万t级以上泊位逾百个。2008年。全省建成港口生产性泊位386个,其中深水泊位65个:泊位货物吞吐量万吨,居沿海11个省(市)的第9位;集装箱吞吐量586万,IEU,居沿海11个省(市)的第6位。福建省港口条件优良,水路航线广阔,福州港、厦门港正逐步成为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综合性现代港口。 2福建省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2.1港口基础设施不健全 2.2港口结构不合理 省内港口未能协同发展,缺乏大型深水泊位和深水航道;与省外周边地区港口群缺乏协作.港口竞争力不强,无法吸引周边的物流。 2.3物流发展缺乏系统规划 (福建省港口物流的发展) 2006年,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拓展福州港“南北两翼”的发展战略,2007年开始了全力打造“南集”(江阴港区集装箱中心)和“北散”(罗源湾散杂货中心)的进程。短短几年的发展,南北两翼港口已粗具规模,集装箱港区也凭借“南北两翼”战略而得到大力发展。“南翼”的江阴港区已建成拥有5个泊位的专业集装箱码头;“北翼”的罗源湾北岸港区的碧里作业区和狮岐作业区也建成了集装箱专用泊位和多用途泊位。至此,福州的四大港区里,都拥有集装箱泊位,江阴集装箱港区成为福州港集装箱运输的主力港区。总体上,福州港的散杂货码头数量较多,集装箱码头相对较少,规模小,分布也较为分散,且大都远离福州市区。相比较于我国的其他集装箱大港,特别是在相对福建省内的集装箱港口地位来看,福州港的集装箱运输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存在许多不足。 1 集装箱吞吐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速趋缓 福州港集装箱运输业务起步于80年代,90年代得到稳步发展。1981年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仅640标箱,1985年首破1万标箱,1994年又突破10万标箱,2006年开始超过100万标箱。1999年至2004年,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6年居全国沿海港口第10位,见表1。 从表1可看出,福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较为迅速,以年均29.88%的速度增长。但2000年之后,增长速度就相对趋缓,年均增长为12.2%。2008年是负增长,主要是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2009年增长幅度为3.92%,可以说是扭负为正,显现好的势头。是得益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和航运市场整体走出阴霾,更重要的是由于福州港“南北两翼”港口的建设和发展,迎合了当今国际航运市场船舶大型化的需求,从而造就福州港在2009年严峻的世界金融危机面前,还能够保持全港货物吞吐量有较大的发展。 2 集装箱吞吐量占全港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不断提升 福州港的货运一直以件杂货、散货为主,集装箱运输在80年代后才起步发展,往后福州港先后开辟了多条国内外集装箱班轮航线,并吸引了国内外多家集装箱班轮公司前来运作,集装箱吞吐量占全港货物吞吐量的比重得到稳步提升。在集装箱业务开展初期,集装箱吞吐量

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建设现状分析 20多年来,我国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经历了跨越式过程,目前已发展有20多个集装箱枢纽港。各港腹地有较稳定的货运量和充足的适箱货;腹地内中转运输设施和场站基本形成,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效率提高;各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合理布置集装箱码头岸线,满足了船舶作业要求;港口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EDI网络在各大集装箱港口已经建立。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的特点是:l)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集装箱运输产生巨大影响。“九五”期间利用外资建港,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提高了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加速了港口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随着集装箱运输全球一体化和船舶大型化发展,我国众多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高效先进的设备和流转运输效率及科学管理水平已呈高速增长的良性循环状态。 3)近年来,我国新建和改造的集装箱码头大多采取长顺岸、宽突堤、多泊位、大纵深的总平面布置。 4)各港注重加强装卸设备和装卸技术的先进性。集装箱装卸设备逐年更新换代,装卸工艺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设备种类和系统配套逐步完善。 5)港口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各大港集装箱码头装卸公司与航运公司、口岸、海关等各单位实施集装箱电子数据交换,提高了作业速度,简化了联检手续。 6)目前我国集装箱码头正向多元化功能发展,即以港口为平台和载体建设临港出口加工区、集装箱保税区、集装箱物流中心、集装箱中转站等,多方面开拓了具有集疏运功能的新领域和新市场,扩大了港口综合管理业务,提高了运营服务水平。 前景展望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集装箱港口的开发与建设一定要把握世纪之初的历史机遇,乘势前进,

以全新的态势实现历史性跨越。 l)根据我国经济和内外贸发展总趋势,集装箱枢纽港战略将成为“十五”期间港口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未来10年,随着全球航线调整,将努力实施航运强国战略。根据港口经济腹地和西部大开发运输载荷中心化和干支线协调网络化的形成,在南北方将加大力度重点建设国际集装箱主干线枢纽港,增加建设15-17米集装箱深水泊位。主干线各港积极与国际航运公司合作,提高班轮航线密度,尽快将经营的主流船型从4000TEU向6000TEU发展,并规划和研究建设7000-9000TEU集装箱的码头;各港将大力提高科学管埋水平,力争5-10年内每个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达到30-50万TEU。 2)发展外贸海上运输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我国支线和内贸运输。重点开发长江和珠江水系港口,经营主流船型向2000-3000TEU发展。码头年通过能力将达到15-20万TEU,提高内河港口的经济效益。 3)提高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技术水平是推动港口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集装箱装卸桥以适应第五代和第六代集装箱船装卸作业为主,装卸效率提高到单台年15-20万TEU;堆场装卸设备除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外,将开发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跨运车和正面吊机等;着手研造堆输立体化和自动化等具有高科技水平的装卸存贮一体化设施;全面实施计算机网络及电子数据交换信息化。 4)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量物资需要用集装箱进行长距离、大运量、高密度集疏运。因此今后将大力发展水公联运、水铁联运和江海公铁多式联运,建立以港口为中心,以航运和陆运为依托,以现代化科学管理为手段实现“门到门”运输要求的全球一体化物流网络系统。 问题和建言 近10年,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和专业码头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港口集装箱码头运营兴旺发达,但也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l)全国各港总体布局规划修编工作滞后。按照交通部发布的《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意见,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及运营体系改进建议-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及运营体系改进建 议 随着全球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环保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成为当今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各类进出口企业来说,海铁联运降低了运输成本,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海铁联运实现的是运输方式的转变,即由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节约了运输费用。对港口而言,海铁联运增加了港口的货源和吞吐量,间接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集装箱运输将是未来运输方式的主流。而如何加快海铁联运的发展,拓展海铁联运市场,提升港口竞争力,成为了港口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背景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宁波北仑港站列入全国18个城市集装箱中心站建设范围。从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布局来说,东北地区主要依托天津港和大连港,珠三角地区主要依托深圳港和广州港,华东地区则主要依托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与其他港口之间的航班密度已相当高,并且港区与铁路相联结,能够实现“零换装(卸)”,减少作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基本条件已相对成熟。 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龚耀军(2009)认为,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符合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而且宁波具备发展海铁联运的条件,适应港口集疏运发展趋势和港口腹地的揽货需要,而其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还顺境争夺世界市场的要求。方雯(2009)认为,中国物流振兴规划细则和4万亿振兴发展规划的出台,会给海铁联运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力量。在如此政策支持下正是蓬勃发展海铁联运的最佳时机。李琴(2009)认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海铁联运具有相当优势,经济相对发达,产业链规模和交通规模格局基本形成,且发展海铁联运会给中西部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上海港发展战略对南京港集装箱业务的影响分析

上海港发展战略对南京港集装箱业务的影响分析 一、上海港发展战略概述 1、上海港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上海港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含两省(江苏省、浙江省)一市(上海市),大陆海岸线、岛屿海岸线分别占全国的21%和39%,南京以下长江南北岸线808公里,江河纵横交错,是我国水网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近年来开放较早,市场发育较快,经济十分繁荣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输网发展,特别是水运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到1997年底,该地区共有生产性泊位900多个(其中深水泊位220多个,占全国50%以上),吞吐能力4.8亿吨,完成货物吞吐量3.9亿吨。目前,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港为中心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以宁波港为中心的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以宁波、舟山、南京港为主的原油运输系统。港口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沿江的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和资源开发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初步测算,该地区港口码头能力平均利用率为82%,其中上海市、浙江省港口码头的能力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88%;江苏省港口能力利用率67%;专用码头利用率较高,达91%;货主码头中的商贸泊位能力利用率较低,为39%。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集中反映在集装箱码头能力严重不足,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目前有集装箱专用泊位23个,通过能力259万标准箱,1996年和1997年分别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4万和319万标准箱,能力利用率高达98%和124%。特别是上海港集装箱泊位能力利用率达138%,已处于超饱和状态(目前,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一般认为,在泊位能力利用率超过60%后即应考虑新建泊位),且作为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缺乏停靠第三、四代集装箱船的深水泊位,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国际趋势。随着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市区内一些粉尘、噪声等环境污染大的码头与城市功能很不相称;集装箱化率的提高,导致杂货比例下降,老港区的部分杂货泊位面临功能调整;三角洲地区深水泊位仅占28%,已不能适应集装箱、原油、液化石油气等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运输的需要。 2、上海港发展战略的目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上海港发展战略的“十五”目标,是“十五”期间我国沿海港口建设的重头戏,并已经列入《十五计划纲要》。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正式批复立项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嵊泗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现已正式开工。

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现状 进入本世纪,继中远集团之后,中外运集团、中海集团也在不断延伸其产业链,所提供的服务已从传统的航运主业延伸至物流产业;降本逐利作为企业追求的本质,已由从传统的生产销售中获取转向从流通环节中获取。因此,海铁联运作为一种航运企业延伸其产业链条的方式,更作为在简化的中转环节获取利润的方式,成为企业目前关注的问题。 海铁联运则是多式联运的重要形式之一。 我国海铁联运比重偏低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俱增。但是,与水运和公路运输相比,集装箱铁路运输的发展相对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海铁联运更快发展。 事实上,集装箱铁路运输在发达国家的铁路运量中所占比重很大,比如美国北柏林顿圣塔菲公司达到49%、诺福克南方公司41%,法国40%,英国30%,印度35%,而我国,2005年集装箱铁路发送量仅占到全国铁路货运量的2.2%,2006年为2.62%;发达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比重可达到20%至40%,而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数量仅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1.5%左右。 这些数字反映出,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及海铁联运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同时也说明,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空间非常之大。 中西部经济发展需要海铁联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更多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竞争,企业从传统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中获取利润的空间愈来愈小,流通环节的快捷、低损耗、零库存成为企业寻求利润增长的新源泉,企业纷纷寻求运输水平高、运输能力充足的方式,以求实现更丰厚的利润。因此,集装箱多式联运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也是最重要的运输组织方式,在时间、成本和效率等衡量供应链质量的标准方面,可以提供优质、高效的系统化服务。 港口腹地扩张需要海铁联运 目前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水平是衡量沿海港口发展的主要尺度。我国沿海优质岸线资源众多,港口分布相对密集,导致沿海各港口腹地相对狭小,港口之间腹地争夺愈演愈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沿海城市“以港兴市、以港兴业”战略的推行,沿海各港口基础设施都得到大力改善,集装箱码头接卸能力大幅提升,为了追求更快的发展、同时也是满足部分中西部地区的货运需求,许多沿海港口都开通了“五定班列”,一批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也相继建成。 2006年12月14日上海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二期工程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国首个实现“海铁联运”的现代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全面建成,未来7年吞吐能力将超过180万TEU,成为洋山港货物快速集散的重要通道。

浅析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及对策分析

54 浅析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及对策分析 刘桂苹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 【摘 要】随着我国出口贸易快速的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不断的发展壮大,上海港作为东部最大的港口之一,在近些年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进而提出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提供一些建议。【关键词】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 前言 集装箱运输是货物运输发展的方向,也是铁路货运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发展集装箱运输对于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性。集装箱海铁联运主要是指将货物通过集装箱以铁路运输和海运的方式进行传输,应用的领域主要是对外贸易等,这种方式流程简单、操作便利,因此被当今进出口贸易运输广泛运用,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输效率,而且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这对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运输的服务水准有着总要的作用。因此,对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分析,对其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不但可以促进上海港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其他的国内港口进行效仿,促进其向国际化、先进化方向发展。 一、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现状 自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成立以来,其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很快,直到开通了“上海-南京“集装箱班列之后,方有所改善,并且制定了”五定班列“的方针,所谓的“五定班列”即定价、定车次、定线路、定时间、定地点,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极大的促进了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尽在一年之后,又开通了上海至成都的“五定班列”,辐射面积很广,途径了很多重要的港口城市、交通枢纽中心城市、重工业城市,这极大的促进了沿线城市运输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在二十世纪末,上海港实施了“一门式”服务政策,与铁路联合,在港区内设立铁路服务站,这一举措不但降低了口岸费,而且加快了运作的效率。直到十年前的上海集装箱中心站开始运营之后,将洋山深水港与全国铁路网有效的衔接起来,标志着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再创新高。目前,上海铁路局已开行了义务、温州、金华、上饶、绍兴、合肥、苏州等上海港等25条国内集装箱“水铁联运”、“海铁联运”专线,年运量达40万标准箱。 二、国内外港口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外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分析 1.安特卫普港。安特卫普港属于比利时最大的港口,比利时四分之三的贸易都是通过安特卫普港进行的,该港口位于斯海尔德河的右岸,大部分的码头泊位均在挖入式港地里,港地之间以运河相隔,拥有6个海闸,其中参德夫利海闸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闸,德尔维德港池是港口的中心,有4个杂货码头河1个散伙码头,该港口拥有铁路线路达到4千米,年吞吐量达到150万标准箱。其中内陆水路占比27%,公路占比45%,管线占比3%,铁路占比8%,转运占比7%,公路拥有169英里,铁路625英里,管线188英里,交通非常发达。 2.鹿特丹港。鹿特丹港位于荷兰,属于欧洲的第一大港,港区满记达到100多平方公里,码头总厂维40多公里,吃水深为22米,能够实现54万吨的特大游轮,吞吐量达到 3.2亿吨,拥有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为640万标准箱,该港口最大的特点就是储、运、销一条龙服务,公路、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相结合,属于世界罪先进的港口之一。3.汉堡港。汉堡港属于欧洲共同体,属于欧洲比较重要的中转海港,是德国重要的铁路和杭口枢纽,拥有300条航线通往世界各地,油库总量达到400万吨,粮仓总量为70万吨,与世界1100个港口保持着联系,仓库总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集装箱吞吐量为280万标准箱,使用了最先进的情报系统-数据通信洗头膏,属于欧洲最大的经济圈中国心,目前该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达到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万标准箱。 (二)国内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 1.大连港。大连港处于哈大线的终点,属于东北腹地的门户,是全国第八大港口,世界排名为第10位,与160多个国家河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货运往来,已有集装箱国际航线75条,拥有中国最大最先进的30万吨级别的原油码头河矿石码头,港口通过能力达到了 2.4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了800万标准箱,链接3条主要铁路,实现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为一体的专业化、现代化、集约化港口。2.青岛港。青岛港的货物总吞吐量达到了4.65亿吨,位于全国第七位,每个码头都有铁路相连接,属于晋中煤炭河胜利油田的原油主要输出港,每个码头都有忒录相连接,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00万标准箱,进出口源头吞吐量属于全国第一,而且集装箱装卸的效率河铁矿石的装卸效率位于世界前茅,在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两市方面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可以统考10吨级别的传播6个,30万吨级别的船舶2个,5万吨界级别的船舶6个,及海运、水运、陆运、空运、管道运输为一体,目前青岛港正在不断的完善河建设,正迈向世界级港口的步伐。 3.宁波港。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海港与一体的港口,属国内比较现代化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现在拥有万吨以上的深水破位为60座,生产性泊位有300做,25万吨级别的原油码头一个,而且与世界100多个国家以及600多个港口保持了运输往来,总吞吐量达到8亿吨,成为了世界货物吞吐量世界最大的港口。现在成为了世界五大港口之一,集装箱航线约有115条,主要的运输方式有海运、河运、陆运、空运,在我国港口行列中举足轻重。 三、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一)港口与铁路干线处于分离状态 对于上海港而言,主要的集装箱散运地为高桥河洋山水港,这是上海昂集装箱主要的作业区域,不过由于缺少直接连接的铁路干线,因此使得两个港口之间的货物需要公路运输,而且进行装卸作业两次,这不但增加了成本,也浪费了人力、物力,极大的降低了上海港的作业效率,而且,由于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约束,使得很多的流程需要手续,所以这也使得使得上海港的货物运输处于“港”和“站”分离的局面,这个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只有对两个港区之间建立铁路,方可解决这个问题。 (二)海铁联运工作各环节衔接不紧密 港口作业最重要的就是每个环节之间紧密衔接,只有在各个工种、每个部门有效合作的前提下,方可保证港口内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上海港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主要是因为上海港在管理结构上并不合理,而且信息沟通方面缺少先进的沟通机制,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部门之间、管理层与基层之间、港口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信息不流畅导致了服务质量下降,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麻烦,所以,如何的建立良好的沟通管理机制,是当下上海港继续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集装箱海铁联运内部市场不稳、货源较紧 在我国中西部,较东部相比铁路的发展还是欠缺的,因此作为东部地区比较大的港口之一而言,上海港在集装箱货源方面显得有些不足,供给量与需求量严重的失衡,使得上海港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动力,市场的不稳定阻碍了上海港长远、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货源,同时保证市场的稳定关系着上海港的未来发展,如果不加以解决,长此以往,会导致上海港在国内外的竞争上失去优势,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因此,上海港必须在内部集装箱市场上充分的调研分析,制定科学的市场侧露,改善这一困境。 (四)铁路运输管理不善,运能较匮乏 所谓运能匮乏主要是指运线匮乏,没有更多的铁路运输线路来满足上海港的运输要求,沪宁和沪杭线通过的能力使(下转第56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