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互文_并置_反讽_爱情是谬误_的复调叙事艺术

互文_并置_反讽_爱情是谬误_的复调叙事艺术

互文_并置_反讽_爱情是谬误_的复调叙事艺术
互文_并置_反讽_爱情是谬误_的复调叙事艺术

2007年5月

第28卷 第3期

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ay.2007

Vol.28No.3

互文 并置 反讽 爱情是谬误 的复调叙事艺术

黎清群1,曹志希1,2

(1.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02;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 要:美国幽默大师马克斯 舒尔曼的幽默叙事作品 爱情是谬误 围绕发生在三位青年大学生之间的一场情感纠葛来展现人物的逻辑谬误、爱情谬误和价值谬误,并由此折射出当代美国社会的种种谬误。本文以复调小说理论为指导,以作品的叙事艺术特征为切入点来对作品做出理解和欣赏。本探索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作品的序言和叙事文本之间所形成的互文关系、人物及其多种谬误的并置和反讽喜剧叙事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 爱情是谬误 ;复调;互文;并置;反讽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7)03-0080-03

Abstract:The famous American humorist Max Shul man s narrative work of Love I s a Fallac y presents the affection conflicts among three college students,through which several kinds of fallacies such as fallacies in logic,love and value are displayed.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narrati ve multiform,this paper is to carry ou t a research into the artistic methods employed in Love Is a Fa l-lacy from three perspectives:the interrelati on bet ween the preface and the narrative context,the si multaneous display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and fallacies and the employment of the narrative pattern of satirical comics.

Key words:Love Is a Fallacy;multiform;intercontext;simultaneity;satire

1.概述

美国幽默大师马克斯 舒尔曼(Max Shulman)的叙事作品 爱情是谬误 (节选自幽默叙事作品 多比 吉尔斯 ,1951)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叙写了发生在三位青年大学生之间的由一件 浣熊皮大衣 所引发的情感纠葛。围绕这一纠葛,作品将主人公各自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逐一呈现,其结局更具反讽意味,读罢令人忍俊不禁。捧腹之余,对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者却较为鲜见。该作品只是讽刺三位当代大学生的 爱情谬误 还是别有深意?作者又是运用怎样的叙事技巧对作品的深层主题进行阐发?基于这些思考,本文以复调小说理论为指导,从文本的叙事艺术特征为切入点来对此进行探索,以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

复调 本来是音乐术语,指不同声部的不同旋律通过和声对位构成多声部的交响与融合,从而改变单声部旋律的线性结构。 复调 概念后来被移植到文学领域用来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叙事技巧。提出复调小说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热奈特、巴赫金和昆德拉。热奈特提出叙述视角的转移形成叙事复调思想;巴赫金的 复调 是指作品中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即作者与主人公之间、主人公彼此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昆德拉的复调概念从小说的结构出发,最后升华到小说的文体。(徐文培,等,2006:107)。本文以复调理论为指导,对作品 爱情是谬误 的复调叙事艺术展开分析。本分析主要从作品的序言和叙事文本之间所形成的互文关系、人物及其多种谬误的并置和反讽喜剧叙事模式的运用等三个方面进行。

2.序言与叙事文本之间互文关系的构建

爱情是谬误 叙事文本之前是作者所写的序言。这种看似彼此独立的文本形式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叙述技巧,它使作者主体和人物主体意识得以独立阐发,但二者又通过内容上的相互关联和指涉形成对话和交流,构建出密切的互文关系,共同指向作品的深层主题。根据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是复调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作者与人物之间不再是作者一锤定音的 主体 客体 关系而是平等的 主体-主体 关系,作者与人物各自表述自己的看法,作者的话语霸权被消解,话语主导权被放弃。至于具体作品中对作者-人物这一关系的处理方式,则关涉到作者对叙事手法的运用技巧及创作意图的表达等问题。在 爱情是谬误 中,舒尔曼为了既传达出自己的声音又不对文本中的人物意识进行干预,匠心独具地在叙事文本之前置用序言这一形式,使之与所叙故事形成互相指涉、彼此印证的互文关系,在文本和文本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关联意义。热奈特把文本之间的这种互文关系称为 跨文本性 。他认为这种跨文本性的体现方式之一是某一具体文本同另一文本的明显互涉,通常是显在的文中文现象。互文内涵主要通过文本中的引语、典故、序、跋等体现出来。(程倩,2006:21)

就文本 爱情是谬误 而言,作者的序言从表层上看是对作品的写作风格、文体类别、文章主旨等所作的说明;而在深层次上,它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传达出作者深刻的意蕴。序言将文本风格界定为 恣意奔放 ,暗示作者对种种不良现实直书胸臆的讽刺和作品指涉内容之广泛; 柔软 、 松软 、 柔软富有弹性 等词

80

汇则表达出作者态度的呈现方式 批评与嘲讽中少有尖酸刻薄,更多的是委婉隐晦;至于读者如何理解,则 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因而 柔软富有弹性 。文本 爱情是谬误 是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叙事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传统小说的三要素完全具备,体现了传统叙事小说的结构模式,但作者在序言中却说它是一篇 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并得出结论 的 散文小品文 ,暗指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尤其是对卡莱尔和罗斯金(均为英国著名作家,一位以对社会和政治的犀利批评为文风特色,另一位为社会理论家)两位历史人物的提及,更显示出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指涉。那么,文本主旨是否真如序言所说, 意在证明逻辑学不枯燥迂腐,而是一门充满活力的活生生的学科 ?通读整个叙事文本,读者理会到的是作者蕴涵其中的对美国社会种种荒谬现实的嘲弄和讽刺。由此不难看出,序言对作品主旨的表述和文体风格的界定只不过是作者有意布下的一个障眼法,以造成作者和人物轮番出场,各自独立、互不干预的假象,实质上则通过序言与叙事文本之间或协调一致或互相矛盾的关系来建立两个文本之间的关联域,使序言和叙事文本相互指涉,相互印证,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达成一致,从而建构起两个文本之间密切的互文关系。

显然,序言是作者的一种叙事技巧,是作者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 这种方式具有明显的互文性特征,它以一种游离于故事之外、与所叙故事不相干的方式,巧妙而意蕴深远地与所叙述的故事关联在一起。 (谭君强,2005:47)正是这寥寥二百字的序言,将读者引领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文本世界。

3.不同人物与多种谬误的逐一并置

如前所述,复调小说特征之一是作者将人物本来具有的主体性还给人物,人物与作者一样具有独立的主体地位。作者不对人物的意识和价值判断做出评判,而是把这一切放进人物自身的视野和意识中,在激烈的内心冲突与不同意识的相互对峙中折射出人物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述说。在 爱情是谬误 中,作者将三位主人公围绕一件 浣熊皮大衣 所表现出的爱情观及其获取爱情的手段一一呈现,各自特立独行,将其爱情观、人生观尽情展示。

故事采用多比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作者从故事中完全退出,有效地避免了作者的介入和操纵。多比用自己的话语和行动塑造自我形象,让读者直接听其言、观其行、判其人,其他两位主人公虽然处于多比的视域之内,但佩蒂和波利各自直接引语的运用依然表明他们所处的独立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的自由表达。他们依次出场,自说自话,对爱情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人物由 浣熊皮大衣 引发的爱情纠葛及其演绎出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一一并置,当代美国社会年轻人的 爱情 群像逐一呈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与不同人物爱情纠葛并置的还有种种谬误。首先是逻辑谬误。为了把女孩波利塑造成 成功律师妻子 的模式,多比一连五个晚上不厌其烦地对她进行逻辑知识培训,教她辨识诸如 绝对判断 、 草率结论 、 矛盾前提 等多种逻辑谬误。当波利的知识水平达到令多比满意的程度,多比开始向她表白爱情的时候,波利却利用所学的 逻辑谬误 将其表白逐条驳回。在此,各种 逻辑谬误 形式上的重复和内涵上的相异使同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形成强烈的反讽意味,从而产生一种双声的复调效果。其次,人物的 爱情谬误 也被同时并置,一一呈现。多比对女孩波利的追求并非出自爱情, 本质上并不受情感的驱使 , 完全是出于理智上的考虑 ,是成为一名 成功律师 的需要;佩蒂所谓的爱情在物欲面前不堪一击,他不惜以女友来交换一件符合时尚潮流的 浣熊皮大衣 ,爱情的纯洁与高尚被彻底消解;而女孩波利最终不计 被交换 的前嫌依然做出对佩蒂的选择,也只不过是受到 浣熊皮大衣 的诱惑。与逻辑谬误、爱情谬误并置的还有人物深层次上的价值谬误。人物个体种种谬误交错叠加共同构成一幅喧嚣躁动、物欲横流的 社会谬误 图景,使人不由发出 社会处处皆谬误 的慨叹。

4.深层主题在反讽喜剧中凸显

根据昆德拉对反讽的定义, 反讽就是说:人们在小说中找到的任何一种表示都不能被孤立地看,它们的每一个都处在与别的表示、别的境况、别的动作、别的思想、别的事件的复杂与矛盾的对照中 (孟湄译,1995: 243)。显然,反讽与复调有着密切的联系。于建华指出,复调小说的创新之一在于 提倡意识的多元共存,力求在一时一地集中尽可能多的人物和主题,造成相互阐发、众声喧哗的共时效果 (于建华,2006:30)。可见,不同层次主题的交错融合是复调小说的特征之一,而反讽叙事模式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爱情是谬误 运用的正是反讽喜剧的叙事模式。全文以 谬误 为主线,围绕 浣熊皮大衣 从不同侧面展示人物各自的逻辑谬误、爱情谬误和价值谬误并由此折射出美国当代社会的谬误等更为深远的主题。各种主题既平行独立又互相关联,交相融合,使作品的意蕴更加深远。

作品以卑微的人物、阴暗的心理及出人意料的结局等使故事呈现出强烈的喜剧色彩,展现了当代美国社会颇显荒谬的一面。 喜剧的前提是 人生无价值 ,是对人生价值的消解,体现负面消极的意义。 (程倩,2006: 26)文本中卑劣阴暗的人物各自预设了自己的生存逻辑:多比醉心于事业成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凭借自己的精明算计轻而易举地换取了佩蒂的女友,然后按照成功律师妻子的模式来对她进行塑造,一切有条不紊,遵循着严密的 逻辑程序 。在他看来,为了实现个人的成功可以不惜牺牲他人利益,这符合社会的自然进化规则。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冷酷社会达尔文主义竞争原则在他这里得到充分显现和完美诠释。佩蒂对时尚梦寐以求,愿意 拿一切 来交换一件流行的 浣熊皮大衣 ,直至最后将女友波利轻易转让。女孩波利选择未来丈夫的唯一条件就是他能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至于其学问如何、事业成功与否则不在考虑之列。物欲横流,感情匮乏,价值消解,人物间南辕北辙又相互碰撞的

81

爱情逻辑 本质上有着 质 的同构,那便是错误的前提

和由此必然演绎出的结论谬误。正如程倩所言, 与伟大高贵的悲剧英雄相对应,喜剧人物往往是感情平庸、心理阴暗、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因道德上的过失或心理上的畸形而显得滑稽可笑。喜剧在实质上表现的是对人性的贬低和否定,显示人的无价值和人生的无意义,反映人类的整体堕落 (程倩,2006:27)。故事中人物的滑稽出场和谬误展示在更大层面上正是折射出美国当代社会的整体堕落。随着工业文明给社会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美国人最初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已逐渐被世俗化,就连向来被认为是远离尘嚣的大学校园这片净土亦不例外。对个体成功的不择手段、对时尚潮流的狂热、对物质享受的贪婪充斥着大学校园。一个个卑劣的人物粉墨登场,上演着一幕幕滑稽荒诞的丑剧。 实用主义的效用哲学 被学子们奉为最高信条,因而一个个精神颓废,感情匮乏,完全没有了青年大学生应有的朝气与锐气。大学如此,社会更甚。物化的文明窒息了当代人与生俱来的生命激情,往昔的纯真爱情已全无踪影,物欲泛滥,精神颓废,价值消解构成当代美国社会的图景,构建出当代美国社会的谬误。反讽喜剧的叙事模式彰显了其艺术魅力。

5.结语

复调性是 爱情是谬误 的显著叙事特征。舒尔曼通过对互文、并置和反讽等复调叙事技巧的成功运用,对美国三位大学生的逻辑谬误、爱情谬误和价值谬误进行充分展示。在善意的调侃和委婉的讽刺中揭露和批判当代社会的物欲横流、情感缺失、价值沦丧等种种谬误,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拓展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充分展现了复调叙事技巧的艺术张力。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教改研究项目[编号:2006(201)]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Guerin,Wilfred L.A Handbook o f Critical Approache s to Literature[M].

Beiji 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 h Press,O xford Universi ty Press,2004.

[2]Leech,G.N.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 t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 h Pres s,2001.

[3]Leech,G.N.&M.H.Short.St yle in Fict ion:A Linguistic Int roduction

to English Fic tional Prose[M].Beiji ng:Forei 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 h Pres s,2001.

[4]申 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

[5]申 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6.

[6]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玲,译.北京:

三联书店,1988.

[7]孟湄译.被背叛的遗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43.

[8]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第二册[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3:67-83.

[9]梅仁毅,王立礼.高级英语第二册(教师用书)[Z].北京: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05:112-141.

[10]程 倩.历史的回声 拜厄特 占有 之多重对话关系[J].当

代外国文学,2006(1):21,26-27.

[11]于建华.论 收藏家 的对话性艺术特征[J].当代外国文学,2006

(1):30.

[12]徐文培,张建慧. 洪特的礼物 中的 复调 解读[J].外语学刊,

2006(4):107.

[13]谭君强.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干预与意识形态[J].(人大书报复

印中心)文艺理论,2005(9):49-50.

作者简介:黎清群,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外语系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文体学、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

曹志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教育语言学与英语教学、英语文体学。

收稿日期 2006-11-30

责任编校 采 玉

欢迎赐稿 欢迎订阅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主 编:杨希文 副主编:魏在江(常务) 刘建强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季刊)是我国外语类重要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以外语为主,主要有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学研究、翻译研究、外语教育、语言文化、外国文学研究等栏目。

本刊逢每季度末月1日出版,全国各地邮局征订发行,邮发代号52 181,定价:8元/期,全年32元,如果误订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

联系地址:西安外国语大学62号信箱学报编辑部

联系人:王盈勃 邮 编:710061

电 话:(029)85309400 传 真:(029)85309400

82

love-is-a-fallacy-爱情是谬误

在进入今天主题,讲述我和小美的故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推荐这样的一片文章,其实正是因为我自己的经历我才深深的懂得了这篇文章的内在,而我希望将它跟大家分享,如果你在爱情里面遇到类似的问题,那么我相信这篇文章会给你一点启示的,当然同时,你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英文。 Love Is a Fallacy《爱情是个谬误》这是一篇我非常喜欢的文章,这也是在大学里我教授的三年级外语专业学生高级英语课本里面的一篇经典文章,国外的大学生也会同步在写作课学习这篇文章。以前我喜欢它只是单纯把它当做一篇幽默的文章来对待,其实也没有深深的去体会过其中滋味,但是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爱情是一个谬误。 主人公是一个非常自信甚至很自负的法学院大一男生Dobbie,他自认为又帅,又有才,他看上了自己室友的女友,很想得到那个女生,但是这个女生Polly 只是一个表面很漂亮但却很没有脑子的女生,所以Dobbie决定要先改变这个女孩,把她变聪明之后再得到她。当然第一步是得先得到室友的同意。室友是一个拜金狂,依然没有脑子,于是Dobbie用一件浣熊大衣作为交换条件就轻松得到了室友的许可,于是就和Polly开始约会了。 约会的内容就是教不同的逻辑谬误给Polly,为的就是让她变聪明,因为主人公认为逻辑是让人变聪明的法宝,于是约会就这么开始了,他教授的逻辑问题如下: 1. 绝对判断(Dicto Simpliciter)的谬误。例子如下:“运动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增强体质,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运动!”,这个论断是明显错误的,因为运动有益是一种无条件的前提。比方说,假设你得了心脏病,运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有不少人医生就不准他们运动。你必须给这种前提加以限制。你应该说,一般来说运动是有益的。或者说,对大多数人是有益的。否则就是犯了绝对判断的错误 2. 草率结论(Hasty Generalization)的谬误。例子如下:“你不会讲法语,我不会讲法语,皮蒂也不会讲法语。因此我就会断定在明尼苏达大学谁也不会讲法语。”。这明显是一种谬误,这是一种草率的结论。因为支持这种结论的例证太少了。 3. 牵强附会(Post Hoc)的谬误。例子如下:“我们不要带比尔出去野餐。每次带他一起去,天就下雨。” 这是一种谬误。下雨并不是尤拉蓓克尔造成的,下雨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4. 矛盾前提(Contradictory Premises)的例子:如果上帝是万能的,他能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大石头吗?” ,这依然是谬误,因为如果一种论点的各个前提是矛盾的,那么这种论点就不能成立。如果有一种不可抗拒的

浅析梁晓声小说《人间烟火》的叙事艺术

毕业论文 题目: 浅析梁晓声小说《人间烟火》的叙事艺术 姓名:刘玲 学号:200630214042 系别:汉语言文学 年级:2006级 指导老师:何兵 完成时间:2009年3月28 浅析梁晓声小说《人间烟火》的叙事艺术 [摘要]:梁晓声在叙事技巧的使用上是极为娴熟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他的代表作《人间烟火》为例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证明。在《人间烟火》中作者就成功地运用了倒叙,张弛有度等叙事手法。这些叙事手法的运用使小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

艺术效果,其作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也给读者韵味无穷的美感享受。读者还可以用这种手法去阅读更多的作品和创作。 [关键词]:梁晓声;倒叙;张弛有度;娴熟 正文:梁晓声1940年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城。现为中国语言大学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作自今作品逾千万字。在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地位很高,同时他还是中国当代荒诞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先行者。其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1)《人间烟火》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作品写于八十年代初期,其作品带有了那个时代的新鲜气息,生动地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身心变化和城市风貌。小说在叙事艺术上尤其是倒叙和张弛有度等叙事技巧的运用上的应用极为娴熟。下面将作详细地分析,以求对作者类似的作品在叙事艺术的把握上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能更好地解读他的作品。 一、倒叙的运用上 那什么是倒叙呢?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

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2)。从这个定义看,文中有两个地方很明显的运用了倒叙。 文章的开篇就写到主人公之一葛全德,他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光华街上走着,作为一个建筑工人的他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眼前的一切,心情极其的复杂。可看到这里读者并不明白是什么使他的心情如此郁闷,以至于会引发联想,主人公怎么会一个人就这样沿着一条街漫无目的的游荡呢,天色已晚,可是却连一点回家的意思都没有。 一直到了作品第六页,才开始讲他如此这般游荡的原因,也进入了事件的原由,他同情施工队这些普通家庭出身,本人却没有任何一技之长的小伙子们,他不忍看见他们受这样的欺负所以就因工资问题和同事(西血鬼)们打架的全过程娓娓道来。到作品第一部分结束我们才明白为什么开始葛全德的所作所为是为什么,心中的一个个迷团才得以一一解开。那作者这样叙述的目的是什么呢?采用倒叙的方法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1)。 作品将葛全德在光华街上的行为放到文章的开端是很少见的,首先,人们会想他为什么会一个人在冷清的街上瞎逛,却连一点回家的意思都没有,从而使文章产生了悬念。其次、把打架后的反思和状况放在前面,使读者一开始对主人公的行为和内心略见一斑,一个活生生的葛全德仿佛就站在我们

12911-《丰乳肥臀》的叙事艺术

浅议《丰乳肥臀》的叙事艺术 摘要:《丰乳肥臀》作为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但该作品的创作风格和叙事方式得到了大多数的称赞。作者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将多种叙事方式相结合,如反讽叙事、复调叙事、宏大叙事和狂欢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当时的历史进行描写,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引起了人们对历史的深思。 关键词:叙事方式;丰乳肥臀;独特 莫言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和其他很多优秀作家一样充满争议,但是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和叙事方式,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叙事方式主要有反讽、复议、狂欢叙事以及宏大叙事等方式,这些叙事方式在其作品《丰乳肥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以《丰乳肥臀》这篇文章来对其叙事方式做分析的[1-4]。 1.《丰乳肥臀》中狂欢的叙事方式 《丰乳肥臀》中作者采用了狂欢的叙事方式,比如作者描写了很多欢快的节日,这些民间的传统节日具有古色古香的民间韵味,属于人民大众自娱自乐,但是很具有狂欢化的特色。这些节日都主要是让普通的底层老百姓有宣泄自己的各种情绪的作用[5-6],比如作者在小说描写的雪集。在《丰乳肥臀》这部作品中还戏剧性地创造了一些狂欢式的人物。比如,在《丰乳肥臀》前期部分的“孙大姑的五个哑巴孙子”,他们都很不健康,其实都傻得很,属于是傻子中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只是精神错乱,而他们的身体都是好的,属于心灵上的傻,莫言主要是想用这五个哑巴来讽刺那些社会上的不正常的现象。 2.《丰乳肥臀》中宏大叙事的方式 宏大叙事方式需要有几个要素:激烈的社会冲突、高大的英雄形象、对社会历史的驾驭、题材的深度和广度等。叙述者需要有史学家的眼光即要以历史的眼光来处理社会上的宏大题材[7]。 莫言在《丰乳肥臀》中力图从母亲的角度深度描写女人对人类的繁衍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女人同时作为母亲为保持人类的延续及人类的生存,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作者对女人的这种原始意义之一即生殖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赞赏[8]。作者主要从男人和女人的角度来看人类发展史,并把女人作为书中的主角来写。小说中描写了司马库、沙月亮、司马亭、日本人、鲁立人等人,他们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特点:对权利与财富的崇拜和贪婪、冷酷、残暴。司马库先是参加国民党,沙月亮开始是抗日,后转而效忠日本人,鲁立人是共产党。他们分别代表三种势力,这三种势力在中原地带展开战斗,人民生灵涂炭[9]。文中描写的母亲及她的八个女儿却在战火中不断生育、抚养生命。他们遇到危机时,他们的母亲一律加以保护。作者将这种母亲狭隘、是非不清及落后的形象定义为出于生殖意义上母亲本能地对生命的珍视与保护。母亲及其八个女儿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但却难以区分她们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心理的缺失。作者曾经说过,这部小说的灵感来源于一尊母系社会的雕像,“乍一看这雕像又粗糙又丑陋:两只硕大的乳房宛若两只水罐,还有丰肥的腹与臀,雕像的面部模糊不清。” 3.《丰乳肥臀》中反讽的叙事方式 在《丰乳肥臀》这部小说中作者还采用了反讽这种叙事艺术。主要从语言和观念上能够看出来[10]。 首先在语言上, 作者将将文学语言、脏话和流行歌曲等混在一起, 通过用这

双重叙事与“复调”主题

双重叙事与“复调”主题 双重叙事与“复调”主题 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小说文本实际上是故事叙述者的一一 种话语形式。叙述者的不同,叙述视角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小说的表达效果。叙事者的确定表明故事由“谁来说”,形式结构的安排表明“怎么说”,结构的功能意义赋予它“说什么”。小说形式上的这些特点启发我们在对文本进行阐释的时候,应该更多地从故事层面跳出来,进入文本的内部结构,考察作者在叙述故事时的全部意图。 《祝福》写于1924年新文化运动的低潮时期,小说包含了这一

时期鲁迅对现实人生以及知识分子使命与特质的复杂感受和深刻思考。但文本意蕴的复杂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被简单化了,教学中,对这部小说的主题基本采用“四权说”和“三教说”两种观点。而进入文本的内部结构,我们则会发现新的答案。 、故事由谁来说

从《祝福》中“我”对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陈规旧俗、世态人情的厌弃,到“我”与故乡在精神层面、价值观念上的冲撞可以看出:“我”是一个逃离故乡、“走异路”的漂泊在外的现代知识者。那么,作者为什么选择“我”来叙述祥林嫂的悲剧而不是鲁镇的任何一个人呢?作为20世纪初有着现 代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我”与悲剧人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的精神关系呢?“我”到底是一个纯粹的“叙述者”还是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要角色(人物),或者说是兼而有之呢?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势必要将小说叙述者的人称问题和叙述时序问题联系起来考虑。 二、故事怎么说 1.是一个故事,还是两个故事? 纵观小说全文,在长达万余字的篇幅中,祥林嫂的故事占了三分之二,而“我”的叙述竟然占了三分之一。如果小说文本的用意仅仅在于再现祥林嫂的人生悲剧的话,叙述者“我”的篇幅实在太过冗长了。那么,作者在祥林嫂的故事之外的“我”的叙述里还想表达什么呢?

论小说《孔乙己》的写作技巧

论小说《孔乙己》的写作技巧 摘要:《孔乙己》的写作技巧有:叙述视点精巧,结构严谨;描写生动逼真,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精练,尤其是动词的运用传神入微;在喜剧的氛围中展示悲剧的内容,以“笑”写泪的写作方法。 关键词:结构;描写;语言;以“笑”写泪 《孔乙己》以极简的笔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及封建题思想也与革命和揭露现实密不可分,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专制教育对读书人的迫害,控诉了旧社会科举制度的黑暗,意义和革命价值。与此同时鲁迅还通过《孔乙己》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世二《孔乙己》精妙的构思态炎凉。 一、叙述视点精巧,结构严谨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既能集中笔墨,以一个场景(咸亨酒店)、一双眼睛(小伙计的视觉)来写孔乙己潦倒悲惨的一生,同时也是为了使故事更为真切动人,较其他任何角度的叙述更具强烈的真实感。 二、描写生动逼真,人物性格鲜明 孔乙己是清末江南鲁镇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而至死不悟的旧知识分子的典型,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是鲁迅先生着力刻画的封建社会没落的典型封建文人形象。他苦读半生,热衷科举,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青春年华,落到了几乎乞讨的境地。 1.通过对孔乙己外貌、衣着的描写来揭示他的特殊身份和懒惰的生活习性 他“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十分矛盾。“站着喝酒”表明他生活贫困,穷困潦倒,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跟短衣帮一样;那件让孔乙己很迷恋的“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了他很穷,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 2.通过肖像描写来揭示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孔乙己青白的脸色,是食不果腹的表征——经常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因而脸上没有健康人的血色;“皱纹间常夹些伤痕”,是经常受人凌辱的记号——因生计问题难免做些偷盗之事而被打后留下的耻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是岁月的记录,更是潦倒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抵触情绪。 3.通过人物的行为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描写孔乙己的行为动作可谓入木三分、酣畅淋漓。第一次是短衣帮在柜外站着喝酒时,他为了在短衣帮面前炫耀自己有钱,“摆阔”,“傲视”只能花四文钱买一碗酒的短衣帮,而“排出九文大钱”,把钱一个个地排将出来,且故作镇静,不予回答,的确是神气得可笑。一个“排”字活灵活现地把他那种自鸣得意的内心世界表露无遗。 4.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鲜明性格 孔乙己的语言归纳起来,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常来酒店喝酒时说的“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这类语言表现他嗜酒如命、好喝成性的性格;第二类是在酒客们奚落他又偷了人家东西的时候说的满口“之乎者也”难懂的话。这类语言表现他的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第三类是邻舍的孩子们听见酒店的笑声而跑来看热闹,孔乙己给他们茴香豆吃的时候说的“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三、语言精练,尤其是动词的运用传神入微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曲尺是大家所熟悉的东西,以曲尺状其形,既省笔墨,又容易为读者了解。这曲尺形的大柜台便是社会地位不同的顾客的分界线。长衫和短衣,柜里和柜外,慢慢地坐喝和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这

高级英语第三版爱情就是谬误课文翻译

爱情就是谬误 马克斯·舒尔曼 查尔斯·兰姆是一个百年难遇的性情欢快且富有进取心的人。他那令人难忘的作品《古瓷器》和《梦中的孩子》打破了随笔的羁绊。下面这篇文章甚至比兰姆的作品更加随意。实际上,用“随意”这个字眼来形容这篇文章或许并不十分恰当;用“柔软的”、“松软的”或“富有弹性”或许更为恰当。 尽管这篇文章所属的类别是模糊的,但可以肯定它是一篇散文。它提出了论点,列举了例子,并得出了结论。卡菜尔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作品吗拉斯金呢 那么,就读一读下面的文章吧。这篇文章意在论证逻辑学远非一门枯燥乏味而又迂腐的学科,而是一种活泼、清新的事物,充满了美感、激情和创伤。 ——作者注 1. 本人头脑冷静、逻辑性强。敏锐、精明、机智、灵敏、狡黠------这些品质我都具备。我的大脑像发电机一样有力,像化学家的天平一样精确,像手术刀一样锋利。难以想象吧!我才十八岁。

2. 如此年轻而又才智卓越的人并不常有。就拿我在明尼苏达州大学的室友皮蒂·伯奇来说吧。他跟我年龄相同,背景相似,却蠢笨如牛。要知道,他是个英俊年轻的小伙子,可脑袋却空空如也。他容易激动,情绪反复无常,易受影响。最糟糕的是,他是一个爱赶时髦的人。我认为,赶时髦是最缺乏理智的表现。追随每一次新出现的时尚,身不由己地做着种种蠢事,仅仅因为别人都在这么做------在我看来,这愚蠢至极。然而皮蒂却不这么认为。 3. 一天下午,我发现皮蒂躺在床上,脸上流露出一种痛苦不堪的表情,我立刻断定他得了阑尾炎。“别动,”我说,“别吃泻药,我去请医生。” 4.“浣熊,”他咕哝道。 5.“浣熊” 我停下飞快的脚步问道。 6.“我想要一件浣熊皮大衣,”他哭着嚷道。 7.我意识到他的问题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你为什么想要一件浣熊皮大衣呢” 8.“我早就该知道,”他哭叫着,捶打着自己的太阳穴,“我早就该知道查尔斯顿舞再度流行时,浣熊皮大衣也会再次时兴起来。我真傻,所有的

试析契诃夫小说的叙事艺术(1)

试析契诃夫小说的叙事艺术 吴惠敏 (安徽农业大学社科系,安徽合肥 2300036) 摘 要:本文从外在特征、内在结构以及整体风貌三个层面,逐一剖析了契诃夫小说的叙事 艺术。指出 重复与 对白的叙事方式、淡化故事情节的抒情性叙事结构、冷静幽默的叙事 风格是契诃夫叙事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契诃夫小说;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叙事风格 中图分类号:I106 4 文献标识码:A 托尔斯泰曾给予作为小说家的契诃夫一个极高的评价,称他为 无与伦比的艺术家,!而且还说: 我撇开一切虚伪的客套肯定地说,从技巧上讲,他,契诃夫,远比我高明!?的确,契诃夫的小说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尤其是那别具一格的叙事艺术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小说家们。如果我们从叙事艺术的外在特征、内在结构以及整体风貌三个层面,对契诃夫不同时期的小说加以剖析,就会明显地发现 重复与 对白的叙事艺术的主要特色。下文我们将结合具体作品试作分析。 一 重复是一种修辞学术语,它是诗歌最基本的修辞原则,也是小说叙事的重要手段,对强化作品主题、凸显人物性格、展现作者情怀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次有意识的 重复都是意义增殖的过程,意味着作者的情感和小说的意义正在呈加速度的积累。契诃夫深谙此理,在自己一生的小说创作中十分注意使用这种叙事手段并使之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契诃夫的早期作品就曾以这种 重复的叙事方式和籍此体现的喜剧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小公员之死?(1883)、#变色龙?(1883)最为脍炙人口。前者通过小公务员因打喷嚏而向将军致歉请罪的4次重复,表现出小公务员一次比一次诚恳的心态和一次比一次恐惧的心理,既活化出一个心理变异的小人物形象,又揭示出沙俄专制统治的残酷;既滑稽可笑又透出辛酸的苦味。在#变色龙?中,契诃夫再次使用 重复的叙事方式,让警官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在6次变化中写尽了他欺下媚上的卑劣心理和狡猾善变、趋炎附势的性格特征,也令读者识清了沙皇统治者的虚伪面目。 契诃夫的中晚期作品依然一以贯之地运用着这种 重复叙事手段,不过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了。在中篇小说#草原?(1888)中,重复表现为一种写景、一种意象、一种情绪。小说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伴随着小主人公的旅程,多次出现在读者眼前:平原、矮山、杂草、石堆,悲鸣的鹬鸟、田凫,炎热的空气,忧郁的歌声%%这些不断重复的相同或相似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沉闷、单调、乏味的情绪。而且随着不断的重复,这种情绪层层叠加,由浅淡而浓郁,弥漫在字里行间,显得了无边际。而在#套中人?(1989)中,契诃夫主要使用了 话语重复的方式,将 千

宁浩电影的复调叙事结构

宁浩电影的复调叙事结构 用“复调叙事”来解读宁浩的电影理念可能会招致一些反对的意见:首先,我们对一个导演和他的电影的解读,这本身就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们一相情愿的、褒贬不一的评价实际上与导演的创作意图大相径庭的情况比比皆是;其次,对于一个喜剧电影导演,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伍迪·艾伦,我们通常不会给出过高的或者形而上的评价。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首次将“复调”的概念从音乐理论引入到小说理论中,是用来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相对于“独白型(单旋律)”叙事的“多声部、对位以及对话”的叙事特点。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运用并发展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提出“文本的复调”,在探讨小说的新发展以及可能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与实践空间。显然,昆德拉认为在对复调的运用上,布洛赫无疑比陀思妥耶夫斯基走得更远:“在布洛赫那里,五条线索的种类彻底不同:小说;短篇小说;报道;诗歌;随笔。这一在小说复调中引入非小说文学种类的做法是布洛赫革命性的创新。”(指布洛赫的小说《梦游者》)然而,在昆德拉看来,从艺术的角度讲,布洛赫的《梦游者》仍旧没有真正实现复调的意图。——当然,我在这里所要谈的绝不是小说。 我们不妨设想:把“复调”这个词以隐喻的方式移植到电影理论中,是否是对电影的一种无法实现的苛求?不过,至少可以这么说:相对于《爱情呼叫转移》、《桃花运》甚至《命运呼叫转移》之类的简单拼凑,宁浩的“疯狂两部曲”已经走得够远。如果说《疯狂的石头》中各叙事线索还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几乎所有人物、事件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的,所有情节都围绕一个中心“疯狂”展开——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那么《疯狂的赛车》中这种内在的联系已不复存在(至少变成一种异质的联系):把所有人物联系在一起的不再是决定他们最终命运的必然性,所有事件即使仍旧在同一时间与空间下发生,也不一定要围绕同一个中心——简单地说,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为着不同的目的(赛车手一心安葬师傅的骨灰,毒贩子为完成一笔毒品交易,杀手则是执行一次杀人任务,他们的命运互不相交),在一个个偶在的当下巧遇,他们的命运也最终纠结到一起:

高三叙事类作文范文:孔乙己开酒店

孔乙己开酒店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宾馆酒店如雨后春笋,其中有一家生意特别火!几乎天天爆满,如果不提前订座的话,一般是没有位置的。 他只有一种特色菜,叫回香豆;不但有好菜还有好酒呢!酒的名字和店名一样,叫温一壶。这名字与酒的喝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种酒是先放到热水里等酒热了以后才喝。就是因为酒的喝法特别,还空杯留香,回味无穷,在加上酒的味道迷人,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不仅酒菜好,还有一位不平凡的老板他就是去年被评为先进青年,我们都很熟悉的孔乙己啊! 自从以前考试落榜以后,曾经一度精神不振,整天无所事事,还沉迷于酒色之中,还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可是今天他成功了不但提前过了小康生活还有了自己的企业这一切是如何转变?怎样发生在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呢?看下面记者与他的对话就知道了。 记者:孔先生,您是在怎么样的条件下开始创业的? 孔乙己:(他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是我的双腿断了以后。 记者:啊!(记者惊叹)真了不起!虽然双腿不变,您却能创下了这样的大企业,应该有一种无穷的力量在支持着您吧? 孔乙己:(他的眼睛已嵌了泪水)是啊!政策我落榜后,我一度堕落,整天游手好闲,但是我对学习的追求是不变的!有一天,我看见老财主家有一本《英汉词典》,那是我早就想买的啊!读书人嘛!那时流行考研,我的目标是古文研究。但是这英语四。六级不过是不行的!(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由于我的钱都买酒喝了,于是我做了我这辈子最失败的举动——

偷!那视财如命的财主心狠手辣打断了我的腿!从此以后,我只能用手走路了!就是这么一打,激起了我创业的动力——尊严。从那刻起我就发誓我一定要比站着走路的人走得好。于是我就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隐居起来,一心钻研酒道等待时机。 记者:那您是在什么样的机遇下得到发展的呢? 孔乙己:(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是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阵春风唤醒了长江两岸,给了我发展的机会,我研发的“温一壶”酒申请了国家专利,在家上国家对我们残疾人的关怀,给我贷款。这样我就有了启动金。加上我用人得当,我的生意就一天天发展起来了……(这时他脸上挂满了欣慰的笑容)

loveisallacy爱情是谬误

l o v e i s a l l a c y爱情是谬 误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在进入今天主题,讲述我和小美的故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推荐这样的一片文章,其实正是因为我自己的经历我才深深的懂得了这篇文章的内在,而我希望将它跟大家分享,如果你在爱情里面遇到类似的问题,那么我相信这篇文章会给你一点启示的,当然同时,你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英文。 Love Is a Fallacy《爱情是个谬误》这是一篇我非常喜欢的文章,这也是在大学里我教授的三年级外语专业学生高级英语课本里面的一篇经典文章,国外的大学生也会同步在写作课学习这篇文章。以前我喜欢它只是单纯把它当做一篇幽默的文章来对待,其实也没有深深的去体会过其中滋味,但是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爱情是一个谬误。 主人公是一个非常自信甚至很自负的法学院大一男生Dobbie,他自认为又帅,又有才,他看上了自己室友的女友,很想得到那个女生,但是这个女生Polly只是一个表面很漂亮但却很没有脑子的女生,所以Dobbie决定要先改变这个女孩,把她变聪明之后再得到她。当然第一步是得先得到室友的同意。室友是一个拜金狂,依然没有脑子,于是Dobbie用一件浣熊大衣作为交换条件就轻松得到了室友的许可,于是就和Polly开始约会了。 约会的内容就是教不同的逻辑谬误给Polly,为的就是让她变聪明,因为主人公认为逻辑是让人变聪明的法宝,于是约会就这么开始了,他教授的逻辑问题如下: 1. 绝对判断(Dicto Simpliciter)的谬误。例子如下:“运动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增强体质,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运动!”,这个论断是明显错误的,因为运动有益是一种无条件的前提。比方说,假设你得了心脏病,运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有不少人医生就不准他们运动。你必须给这种前提加以限制。你应该说,一般来说运动是有益的。或者说,对大多数人是有益的。否则就是犯了绝对判断的错误 2. 草率结论(Hasty Generalization)的谬误。例子如下:“你不会讲法语,我不会讲法语,皮蒂也不会讲法语。因此我就会断定在明尼苏达大学谁也不会讲法语。”。这明显是一种谬误,这是一种草率的结论。因为支持这种结论的例证太少了。 3. 牵强附会(Post Hoc)的谬误。例子如下:“我们不要带比尔出去野餐。每次带他一起去,天就下雨。” 这是一种谬误。下雨并不是尤拉蓓克尔造成的,下雨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4. 矛盾前提( Contradictory Premises)的例子:如果上帝是万能的,他能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大石头吗” ,这依然是谬误,因为如果一种论点的各个前提是矛盾的,那么这种论点就不能成立。如果有一种不可抗拒的

[VIP专享]高级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love is a fallacy课文翻译19

第五单元课文翻译 爱情就是谬误 马克斯·舒尔曼 1).查尔斯·兰姆是一个世所罕见的性情欢快、富有进取心的人,他那笔下的散文《古瓷器》和《梦中的孩子)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实在令人难忘。下面这篇文章比兰姆的作品更加自由奔放。实际上,用“自由奔放”的字眼来形容这篇文章并不十分确切, 或许用“柔软”、“轻松”或“轻软而富有弹性”更为恰如其分。 2).尽管很难说清这篇文章是属于哪一类,但可以肯定它是一篇散文小品文。它提出了论点,引用了许多例证,并得出了结论。卡莱尔能写得更好吗? 罗斯金呢? 3).这篇文章意在论证逻辑学非但不枯燥乏味,而且活泼、清新、富于美感和激情,并给人以启迪。诸位不妨一读o ——作者注 1.我这个人头脑冷静,逻辑思维能力强。敏锐、慎重、聪慧、深刻、机智——这些就是我的特点。我的大脑像发电机一样发达,像化学家的天平一样精确,像手术刀一样锋利。——你知道吗?我才十八岁呀。 2.年纪这么轻而智力又如此非凡的人并不常有。就拿在明尼苏达大学跟我同住一个房间的皮蒂·伯奇来说吧,他跟我年龄相仿,经历一样,可他笨得像头驴。小伙子长得年轻漂亮,可惜脑子里却空空如也。他易于激动,情绪反复无常,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最糟的是他爱赶时髦。我认为,赶时髦就是最缺乏理智的表现。见到一种新鲜的东西就跟着学,以为别人都在那么干,自己也就卷进去傻干——这在我看来,简直愚蠢至极,但皮蒂却不以为然。 3.一天下午,我看见皮蒂躺在床上,脸上显露出一种痛苦不堪的表情,我立刻断定他是得了阑尾炎。“别动,”我说,“别吃泻药,我就请医生来。” 4.“浣熊,”他咕哝着说。 5.“浣熊?”我停下来问道。 6.“我要一件浣熊皮大衣,”他痛苦地哭叫着。 7.我明白了,他不是身体不舒服,而是精神上不太正常。“你为什么要浣熊皮大衣?” 8.“我本早该知道,”他哭叫着,用拳头捶打着太阳穴,“我早该知道查尔斯登舞再度流行时,浣熊皮大衣也会时兴起来的。我真傻,钱都买了课本,可现在不能买浣熊皮大衣了。” 9.我带着怀疑的眼神问道:“你是说人们真的又要穿浣熊皮大衣吗?” 10.“校园里有身分的人哪个不穿?你刚从哪儿来?” 11.“图书馆,”我说了一个有身分的人不常去的地方。 12.他从床上一跃而起,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我一定要弄到一件浣熊皮大衣,”他激动地说,“非弄到不可!” 13.“皮蒂,你怎么啦?冷静地想一想吧,浣熊皮大衣不卫生, 掉毛,味道难闻,既笨重又不好看,而且…… 14.“你不懂,”他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话。“这就叫时髦。难道你 不想赶时髦吗?” 15.“不想,”我坦率地回答。 16.“好啦,我可想着呢!”他肯定地说。“只要有浣熊皮大衣, 要我什么我都给,什么都行!”

《孔乙己》的叙事结构分析

《孔乙己》的叙事结构分析 正如语言学家们从复杂多变的词句中总结出一套语 法规律,叙事家们相信,他们从复杂多变的词句中总结出了一套语法规律,叙事家们相信,他们也一定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故事中抽象出一套故事的规则,从而把变化多端的故事简化为容易把握的基本结构。所谓叙事学是指向抽象概括的,它属于文艺学的研究范畴,从作品中每一个故事中提取出它的基本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叙事结构,这就是隐藏在一切故事下面那个最基本的故事。而中国新时期的鲁迅小说研究是指向分析的,它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它有着与西方叙事学不一样的叙述方式,下面我就以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来考察他的叙事模式。 小说《孔乙己》是以一个12岁的小伙计“我”的亲眼 所见来写。见证一个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悲惨遭遇。《孔乙己》是以“鲁镇的酒店”为背景。它同时也是这篇小说创造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孔乙己的在这样的背景中只会“认字”和“识字”,“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抄书”是孔乙己所能做的唯一事情。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又使这惟一能维持自己生计的途径给断送了。所以,平时偶尔做一些偷窃的事。他的人生信条是“窃”不能算是“偷”。中国知识分子很胆小,很软弱,思虑多,有心眼,

但“常常用自己的头去碰权力的铁壁”。做出为人们难以相信的蠢事。足见孔乙己不偷酒店掌柜而偷何大人、丁举人是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的。就其实质的意义,这是向权力宣战,向社会权威宣战,大概也正因为如此,何大人和丁举人才对孔乙己如此的残酷和凶暴,对于何大人、丁举人,“书籍纸张笔砚”未必那么重要,他们痛惜的绝不是这点“财产”,他们愤慨的是孔乙己对他们权威的地位的蔑视,是孔乙己内心那点说不出来的隐秘愿望。孔乙己这种以“偷”的形式进行的情感性发泄,获得的只是一点内在隐秘心理的满足,而在周围的社会群众看来,却只能是他从失败走向失败的一部耻辱的历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由“偷”到“打”,由“打”到“伤”,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小说通过这样的叙述,为孔乙己的不幸增添了说服力。(鲁镇――咸亨酒店――站着穿长衫喝酒――在酒店经常受别人奚落――又偶尔做一些不光彩 的偷窃之事――偷到了丁举人家――打折了腿――蒲包、草绳――死……) 孔乙己在权力世界、经济世界、劳动世界里却得不到同情和理解,都无法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只有儿童对他构不成精神的压抑,所以他对儿童便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也是人性的必然,凡是在现实社会得不到理解和同情的人必然希望为未来服务,而体现未来的便是儿童:“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

翻译

爱情就是谬误 马克斯舒尔曼 查尔斯.兰姆是一个世所罕见的性情欢快、富有进取心的人,他那笔下的散文《古瓷器》和《梦中的孩子》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实在令人难忘。下面这篇文章比兰姆的作品更加自由奔放。实际上,用“自由奔放”的字眼来形容这篇文章并不十分确切,或许用“柔软”、“轻松”或“轻软而富有弹性”更为恰如其分。 尽管很难说清这篇文章是属于哪一类,但可以肯定它是一篇散文小品文。它提出了论点。引用了许多例证,并得出了结论。卡菜尔能写得更好吗?罗斯金呢? 这篇文章意在论证逻辑学非但不枯燥乏味而且活泼、清新、富于观感和激情,并给人以启迪。诸位不妨一读。 ——作者注 我这个人头脑冷静,逻辑思维能力强。敏锐、慎重、聪慧、深刻、机智一一这些就是我的特点。我的大脑像发电机一样发达,像化学家的天平一样精确,像手术刀一样锋利。一一你知道吗?我才十八岁呀。 年纪这么轻而智力又如此非凡的人并不常有。就拿在明尼苏达大学跟我同住一个房间的皮蒂·伯奇来说吧,他跟我年龄相仿,经历一样,可他笨得像头驴。小伙子长得年轻漂亮,可惜脑子里却空空如也。他易于激动,情绪反复无常,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最糟的是他爱赶时髦。我认为,赶时髦就是最缺乏理智的表现。一见到某种新鲜的东西就跟着学,以为别人都在那么干,自己也就卷进去傻干——这在我看来,简直愚蠢至极,但皮蒂却不以为然。 一天下午我看见皮蒂躺在床上,脸上显露出一种痛苦不堪的表情,我立刻断定他是得了阑尾炎。“别动,”我说,“别吃泻药,我就请医生来。” “浣熊,”他咕哝着说。 “浣熊?”我停下来问道。 “我要一件浣熊皮大衣,”他痛苦地哭叫着。 我明白了,他不是身体不舒服,而是精神上不太正常。“你为什么要浣熊皮大衣?” “我本早该知道,”他哭叫着,用拳头捶打着太阳穴,“我早该知道查尔斯登舞再度流行时,浣熊皮大衣也会时兴起来的。我真傻,钱都买了课本,可现在不能买浣熊皮大衣了。” 我带着怀疑的眼神问道:“你是说人们真的又要穿浣熊皮大衣吗?” “校园里有身份的人哪个不穿?你刚从哪儿来?” “图书馆,”我说了一个有身份的人不常去的地方。 他从床上一跃而起,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我一定要弄到一件浣熊皮大衣,”他激动地说,“非弄到不可!” “皮蒂,你怎么啦?冷静地想一想吧,浣熊皮大衣不卫生,掉毛,味道难闻,既笨重又不好看,而且…… “你不懂,”他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话。“这就叫时髦。难道你不想赶时髦吗?” “不想,”我坦率地回答。 “好啦,我可想着呢!”他肯定地说。“只要有浣熊皮大衣,要我什么我都给,什么都行!” 我的大脑一一这件精密的仪器一一即刻运转起来。我仔细地打量着他,问道:“什么都行?”

love is a fallacy 爱情是谬误上课讲义

l o v e i s a f a l l a c y 爱情是谬误

在进入今天主题,讲述我和小美的故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推荐这样的一片文章,其实正是因为我自己的经历我才深深的懂得了这篇文章的内在,而我希望将它跟大家分享,如果你在爱情里面遇到类似的问题,那么我相信这篇文章会给你一点启示的,当然同时,你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英文。 Love Is a Fallacy《爱情是个谬误》这是一篇我非常喜欢的文章,这也是在大学里我教授的三年级外语专业学生高级英语课本里面的一篇经典文章,国外的大学生也会同步在写作课学习这篇文章。以前我喜欢它只是单纯把它当做一篇幽默的文章来对待,其实也没有深深的去体会过其中滋味,但是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爱情是一个谬误。 主人公是一个非常自信甚至很自负的法学院大一男生Dobbie,他自认为又帅,又有才,他看上了自己室友的女友,很想得到那个女生,但是这个女生Polly只是一个表面很漂亮但却很没有脑子的女生,所以Dobbie决定要先改变这个女孩,把她变聪明之后再得到她。当然第一步是得先得到室友的同意。室友是一个拜金狂,依然没有脑子,于是Dobbie用一件浣熊大衣作为交换条件就轻松得到了室友的许可,于是就和Polly开始约会了。 约会的内容就是教不同的逻辑谬误给Polly,为的就是让她变聪明,因为主人公认为逻辑是让人变聪明的法宝,于是约会就这么开始了,他教授的逻辑问题如下: 1. 绝对判断(Dicto Simpliciter)的谬误。例子如下:“运动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增强体质,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运动!”,这个论断是明显错误的,因为运动有益是一种无条件的前提。比方说,假设你得了心脏病,运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有不少人医生就不准他们运动。你必须给这种前提加以限制。你应该说,一般来说运动是有益的。或者说,对大多数人是有益的。否则就是犯了绝对判断的错误 2. 草率结论(Hasty Generalization)的谬误。例子如下:“你不会讲法语,我不会讲法语,皮蒂也不会讲法语。因此我就会断定在明尼苏达大学谁也不会讲法语。”。这明显是一种谬误,这是一种草率的结论。因为支持这种结论的例证太少了。 3. 牵强附会(Post Hoc)的谬误。例子如下:“我们不要带比尔出去野餐。每次带他一起去,天就下雨。” 这是一种谬误。下雨并不是尤拉蓓克尔造成的,下雨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4. 矛盾前提( Contradictory Premises)的例子:如果上帝是万能的,他能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大石头吗?” ,这依然是谬误,因为如果一种论点的各个前提是矛盾的,那么这种论点就不能成立。如果有一种不可抗拒

复调叙事在 呼兰河传 中的审美意蕴

第4期[收稿日期]2007-09-06[作者简介]张冬云(1983-),男,湖南衡阳人,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级学生。 第24卷第4期 2007年12月Vol.24No.4Dec.,2007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OFZHEJIANGOCEANUNIVERSITY (HUMANITIESSCIENCES)复调叙事在《呼兰河传》中的审美意蕴 张冬云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摘要]《呼兰河传》 有两类复调形态,一类是叙事视角的自由变化所造成的复调,另一类是靠双性同体的诗学意识造成的复调。两类复调叙事生成了独特而丰厚的审美意蕴,使得作品有着繁复的主题内涵和多姿多彩的艺术 风格,而萧红本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也投射在小说的复调叙事之中。 [关键词]复调叙事;审美意蕴;《呼兰河传》 ;萧红[中图分类号]I2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318 (2007)04-0049-07TheAestheticMeaningfromPolyphonyNarrativeinTheBiographicalofHulanRiver ZHANGDong-yun (CollegeofHumanities,ZhejiangOceanUniversity,Zhoushan316000,China) Abstract:TherearetwocategoriesofpolyphonyformsinTheBiographicalofHulanRiver,Onethenarrativepointofviewchangesinthefreedomofpolyphony,andtheotherbisexualwithandrogynypoetrysenseofpolyphony.Twopolyphonynarrativesformsuniquesenseoftheaestheticandrichconnotation,resultinginthecomplexthemecontentandvarietyofartisticstyles.Meanwhile,XiaoHong'sinsightsaboutthesociallifehavebeenreflectedinthenarrativepolyphonyofthenovels. Keywords:polyphonynarrative;aesthetics;TheBiographicalofHulanRiver;XiaoHong 在现代小说创作中,萧红算得上是个异数。无论是对生命现象的彻悟,还是对小说模式的突破,她都与众不同,始终保持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她后期最重要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就因其独特、异质的艺术魅力而成为经典之作,不断被后人发现并解读。①几十年来,有人沿用民族国家话语的价值标准,以为它是隔绝了“大时代”、“蛰居”于“私生活的圈子”的寂寞女性的低吟独语②;有的则以启蒙的眼光来考察评判,认定它是对乡间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的揭露,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还有的则认为它是萧红以女性话语谱写的一曲回家之歌,其评价可谓莫衷一是。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不能不说是与《呼兰河传》的复调叙事而造就主题意蕴多重性和艺术风格多样性所分不开的。 一 “复调”一词原为音乐术语,实指“复调音乐”(polyphony),后经巴赫金借用,被引入小说理论。在 1963年出版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巴赫金指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③,可见小说的“复调”(巴赫金又称“多声部”),也就是复调叙事,主要是指在一部小说中几类声音、几种 思想同生共存,彼此互照、 互补、互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复调叙事打破了传统小说全知、独白、单一、封闭的艺术模式,改变了小说的三大要素和叙事方式,从形式到内容,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革新。 《呼兰河传》的复调形态有两种:一为叙事视角的自由变化造成的复调;一为双性同体的诗学意识造成的复调。前者由两种视角生成,后者由两种声音(两套话语系统)生成。 第一种复调缘于作者自由灵活地运用了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双重叙述方式,使文本表现出一种复调的诗学特征。儿童视角一般是指“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叙事

《孔乙己》教学案例

《孔乙己》教学案例 回顾二十世纪中国文坛,如果说存在真正的经典之作的话,那鲁迅的《孔乙己》毫无疑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细读《孔乙己》,我们就会发现,小说无论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人物与情节的安排、语言的把握等方面都表现出一种举重若轻的成熟与圆融,显示了一个大师所具有的非凡艺术创造力。 福楼拜说过:名著是沉默的。这一论断实际上揭示出这样一种艺术真相: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从来不是靠夸张的形式──离奇的故事、极尽曲折之能事的情节、华丽的辞藻而获取自己的价值与影响力的,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大都具有一种平实的风格,都是在对日常的人、物的平凡叙事中展示深刻的文化意蕴并获取一种伟大的价值与永恒的艺术魅力的。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化腐朽为神奇。《孔乙己》正是在这里体现了经典的同一性。 小说的开始关于鲁镇酒店格局、酒客饮酒习惯以及我的遭际的叙述,实际上是对孔乙己生存环境的描述与交代。这个环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的等级性,这里的人们按照他们的经济情况、身份、

地位被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类:一类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没有多少生命尊严的穷人即短衣帮,一类是上流阶层的有钱有地位的穿长衫的。可以说,金钱的多寡是划分等级的唯一标准。二是置身其中的人们的人格与道德准则的卑劣性,欺软怕硬,诚实与善良得不到尊重,缺乏对弱势群体起码的同情心。这样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孔乙己的遭际与命运:他的善良、知识与痛苦只能是人们的谈资和笑料。所以,每当孔乙己出现在酒店的时候,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就成为此种生存环境下的必然情景。 然而孔乙己的可悲之处远不止这些,他的真正严重的问题在于其身份的边缘性:他是站著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也就是说,他是一个被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共同排斥的、游离于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之外的边缘人,是一个被悬置于生活夹缝中的人。边缘人的身份注定了他的孤独无助的形象,他不能依附于任何一方以获取支撑生存的力量,而任何一方都可以肆意嘲弄他。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情景,当孔乙己形单影只地出现在酒店的时候,他成为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共同取笑的对象。 在小说中,小伙计我的设置及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显示了作者鲁迅高超的叙事技巧与策略。我作为酒店的伙计,对酒店发生的

从物化女性的角度分析 《爱情是谬误》中男性角色特点

从物化女性的角度分析《爱情是谬误》中男性角色特点 文章在物化女性的理论基础上,从文中人物描述女性的用词,以及人物外部表现所透露出来的内在价值观对《爱情是谬误》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文中叙述者表白失败的根本原因。 标签:物化女性;词汇特征;价值观;《爱情是谬误》 《爱情是谬误》一文选自1951年出版的《多比吉利斯的众多爱人们》。文中的叙述者(即男主人公),是一名大一法学系新生,他自认天资过人。在他看来,室友的女友Polly除了不够聪明以外,完全符合他未来妻子的条件,于是他用一件浣熊皮大衣和室友交换Polly。为了使Polly变聪明,他决定教她逻辑学知识中的谬误。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Polly最终拒绝了他的表白并且选择了他的室友,原因竟是因为他的室友有一件浣熊皮大衣。 “物化”是指在发达资本经济条件下,人的活动的结果或人的造物变成某种自律的并反过来控制人、统治人的力量。客观方面:一个充满客体与商品世界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人对立,即,物的异化。主观方面:一个人的活动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东西,变成附属于自然规律的人类之外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自我的异化。 然而,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物化是不均衡的,而且与社会制度的关联也并不那么密切,因为在男性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男性可以把女性物化为商品,反之则不然。在这种背景下,女性的身份被定义为一种男性之间的交换物,成为“市场上的女人”(露丝·依瑞格瑞语)。法国女权主义先锋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第二性》中曾指出:私有制出现后,多少世纪以来,女性的命运始终与私有财产息息相关,女性一直是作为被父权制社会异化的物品而存在的。 文中的两个男性人物,从其言辞以及价值观上都体现了对女性的物化。 从言辞角度来看,主人公运用了一些不恰当的词语。在两人交易协商的过程中,主人公说了这么两句话。“除了不够聪明这一点,Polly可以说是完美地符合我的规格(原文为specification)。”“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在其中的话,那么这块场地(指Polly)就是对外开放的了。”显然,“规格”“场地”这两个词,都是不能用来形容人的。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主人公想表达的无非就是Polly非常符合自己的择偶标准,但是他选择的这个词,体现出了他对女性的轻蔑以及将女性作为附属品的态度。至于“场地”一词则指供活动、施工、试验等使用的地方,原意是想表达Polly可以是男生自由追求的对象。在他们第一次约会结束后,主人公说我将她放在(deposited)了女生宿舍。这一词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又将女性给物化了。 从人物的观念角度来看,文章开头就提到了叙述者和室友做了个交易,并承诺用浣熊大衣换室友的女朋友。在这一事件中,他们完全将女生视为了商品,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