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学生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中学生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题目:中学生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摘要 (1)

Abstract (2)

引言 (3)

第一章文献综述 (4)

1.1依恋的研究 (4)

1.1.1依恋的概念 (4)

1.1.2依恋的类型 (4)

1.1.3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 (5)

1.1.4依恋的相关研究 (5)

1.2人际信任的研究 (6)

1.2.1人际信任的概念 (6)

1.2.2人际信任的类型 (7)

1.2.3影响人际信任的因素 (7)

1.3青少年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8)

1.3.1青少年依恋的研究 (8)

1.3.2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研究 (8)

1.3.3青少年依恋与人际信任的研究 (8)

第二章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9)

2.1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9)

2.2研究假设 (9)

2.3被试 (9)

2.4调查工具 (9)

2.4.1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 (9)

2.4.2信任量表(Trust Scale) (10)

2.5数据处理 (10)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11)

3.1中学生依恋的差异分析 (11)

3.2中学生人际信任的差异分析 (12)

3.3中学生依恋对人际信任总分的回归分析 (12)

第四章讨论 (14)

4.1中学生依恋的特点 (14)

4.2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 (14)

4.3中学生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14)

第五章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后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研究以大庆市一中和二中的298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施测了《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和《人际信任量表(TS)》,探讨中学生依恋的特点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结果如下:

1.中学生依恋在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显著高于男生。

2.中学生依恋在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初一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三和高二年级。

3.初一、初二学生在人际信任的可依靠维度上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初三学生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

4.在人际信任的信赖维度上,初一和初二的学生显著高于初三学生。

5.五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量(人际信任总分)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3个,即同伴依恋、性别和年级。多元相关系数为0.585,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342,即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人际信任总分的34.2%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同伴依恋的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31.5%,其余依次为年级和性别,其解释量分别为1.4%、1.3%。

关键词:中学生;依恋;人际信任

In this study,298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Daqing,an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y will be measured《parents peer attachment scale applied to them(IPPA)》and《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TS)》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and interpersonal trust,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tachment there is a gender difference in maternal attachment and peer attachment dimensions,the girl's mother attachment and peer attach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oys'.

2.There is grade differences in father attachment and mother attachment dimension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tachment,the first grad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junior and senior grade,which means that low grad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igh grade.

3.Grade seven and grade eight students in interpersonal trust’s rely on the dimens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de nin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junior student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4.The dimension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the trust, grade seven and grade eight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5.When 5 criterion variables predict criterion variable(interpersonal trust score),3 significant variables enter in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namely peer attachment,gender and grade.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585,the joint explanation for the variance is 0.342,scilicet three variables variance of 34.2% joint prediction scores of interpersonal trust.It can explain the individual variables,to predict the best peer attachment,which accounted for 31.5%,followed by grade and gender,which accounted for 1.4%,1.3%respectively.

Keywords:Middle school students;Attachment;Interpersonal trust

引言

Rotter认为人际信任是指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中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而Bowlby(1969)的依恋理论提出,婴幼儿个体根据抚养者(一般指父母亲)对其反应是否及时敏感与一致来判断自我受欢迎的程度和他人可依赖的程度。在与主要抚养者(母亲)的密切接触中逐渐将以上信息进行表征内化,最终形成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同时个体也会获得基本的信任感,建立起人际信任的模型。近几年来,中学生的人际问题逐渐开始成为国内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而关于中学生的人际问题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因此,从根源出发,从依恋的角度研究人际信任,是有必要有根据的。也可为处在人生关键时期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和心理咨询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依恋的研究

1.1.1依恋的概念

弗洛伊德是最早关注依恋的,早期的依恋被定义为婴儿与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许多儿童失去了父母,在这种缺少关心与呵护环境中表现出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促使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正式提出了依恋概念,并开始了对依恋的研究。John Bowlby提出依恋的概念,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1]。

Ainsworth认为依恋是人与人之间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持久的情感联结[2]。

Berman和Sperling认为成人依恋是指寻求和保持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能提供稳定安全感的依恋对象的一种个体倾向[3];吴薇莉认为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4]。

本文采用Bowlby的依恋的概念:依恋是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

1.1.2依恋的类型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对于依恋的类型进行了分类。

Ainsworth及同事研究了1岁左右的婴儿,得到了母子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安全依恋型(最常见,约占66%)、逃避型(约占12%)、矛盾型(约占12%)。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会哭泣,当母亲回来时会变得很高兴。母亲在场时,会以母亲为中心去主动的探索外在的世界。他们通常表现为比较合作,对陌生人较为友善;逃避型依恋的儿童在并不在意母亲的离开,当母亲回来时,又会逃避母亲;矛盾型依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又很矛盾。

Hazan和Shaver1987年根据Ainsworth对婴儿依恋的类型划分,推测青少年依恋类型也分为三种: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Horowitz在Hazan和Shaver 的研究基础上加了一个恐惧型,提出了依恋四类型说。构成四个类型分别为:安全型,认为自己和他人都是值得爱和信任的;专注型,这种类型的个体,对他人

比较认可,而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信任;恐惧型,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冷漠型,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5]。

国内学者陈丽君等人也总结了依恋的类型,把依恋分为四种类型[6]。安全型:安全型依恋的人的亲和需要比较适当,这些人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也很融洽,情绪通常表现的比较稳定,并且性格相对独立不容易受到别的人的影响;迷恋型:迷恋型依恋的人有着较高的亲和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安慰,并且容易受到情感上的创伤,容易感到焦虑;恐惧型:这种个体防备意识较强,比较容易感到焦虑;冷漠型:冷漠型依恋的人对亲和的需要的要求很低,很难与他人接近,所以在与他人交完的时候不容易感到挫折与焦虑。

1.1.3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

依恋理论的核心就是内部工作模型。最早由Bowlby提出,是指个体在早期依恋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我和他人的内在表征或内部模型,可以解释早起经历对以后行为与发展的影响。这种内部工作模型一旦形成,将会对个体在依恋关系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个体遇到新关系或者关系遇到变化时,个体会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继续发展和演化[8]。

根据Bowlby的理论观点,个体的自我工作模型和他人工作模型在最初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随着时间的迁移,经验的累积,自我工作模型和他人工作模型才开始慢慢的逐渐分离开来具体的经验才被泛化为普遍的信念和预期[7]。Bretherton等研究发现,自我工作模型和他人工作模型在多数个体的身上有一定的重合,但是二者的变化趋势是彼此相对独立的。

Bretherton&Collins等指出,内部工作模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认知加工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内部工作模型对个体的情感反应有重要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着情感反应在依恋系统中的作用[8]。

也有研究发现依恋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依恋模式[9]。

1.1.4依恋的相关研究

随着依恋研究方法的发展,目前对依恋的研究已经不仅限于儿童了,已经扩展到了成人与青少年。随着更多的研究依恋方法的问世,使青少年的依恋的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近几年来对于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青少年

依恋的发展性研究;对依恋与个体认知、情感与职业成熟度关系的研究[10]。

1.1.4.1对青少年依恋的发展性研究

近几年对青少年依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Kirsten L.B研究发现,在青春期的时候依恋的质量有较大变化。Thomason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父母的依恋会影响他们的职业探索活动。Jessica S研究发现女青少年的承诺水平高于男青少年,这说明依恋关系对于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是有益的[11]。

1.1.4.2对依恋与个体认知、情感与职业成熟度关系的研究

目前研究者也开始关注依恋关系对于个体的社会认知和情感调节的影响,并展开了许多研究。MarioM研究发现,焦虑-回避型的个体对积极诱导产生相反的认知反应。回避型的被试对于积极诱导和消极诱导的认知反应没有太大的差异[12]。Paula M.B研究发现对父母和恋人的不安全依恋与青少年对认知模糊环境的威胁性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了解依恋的心理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人际信任的研究

1.2.1人际信任的概念

查阅以往文献,其中关于人际信任的定义多达有十几种,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总结起来,对人际信任的定义主要是从人际关系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来表述的。

人际关系层面。Deutsch研究发现:信任其实就是对情境的一种反应,个体心理和个人行为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信任程度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12]。Deutsch对于人际信任主要强调了人们的心理预期或期待,多数学者也是从预期或期望的角度对人际信任下的定义。如埃里克森(Erikson,1950)、罗特(J.Rotter,1967)、山岸(1994)、张建新(1993)和彭泗清(1999)等很多学者对于人际信任的研究都强调了人际信任的预期层面。

在社会层面。齐美尔认为,人际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缺乏信任,社会将会变成一盘散沙,离开了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能过建立起来[13]。

在个人层面。Rotter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外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14]。Wrightman认为信任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其个人特质之一部分的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15]。

Sabel认为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两人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16]。

本文采用Rotter的人际信任概念:人际信任是个体对另外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

1.2.2人际信任的类型

社会心理学家韦伯将信任分为两类: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特殊信任的对象只包括有直系亲属和旁系血亲。普遍信任的对象则是具有相同信仰的人。

列维斯等人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信任问题,认为信任必须被视为一个集体单位所特有的而非单独的个体所特有的社会心理概念,并提出信任有认知的、情感的及行为的三个纬度[17]。

Barber将信任分为3类:第一种是对自然的及道德的社会秩序能坚持并履行的信心。第二种是相信对那些有人际关系及社会制度角色往来的人能够有称职的表现的信心。第三种则是预期那些与自己往来的人能彻底承担他所被托付的责任及义务[18]。

1.2.3影响人际信任的因素

个体层面、人际交往层面、群体层面是影响人际信任的主要因素。

1.2.3.1个体层面

个人层面的因素主要是指信任双方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人格等特征。Rotenberg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的发展存在同性别模式;女孩的信任水平要高于男孩的信任水平,并证实人际信任的水平存在年级差异。而Levin研究发现被试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的程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19]。

1.2.3.2人际交往层面

只有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人际信任才得以形成与发展。人际交往的时间的长短、来自外界的信息等都能够影响人际信任。Levin研究发现随着交往时间的增长,人们所作出的信任决定的依据也是不同的。在交往初期,人们的信任程度大部分是由相互之间的共同点来决定的。随着交往的深入,信任程度是由对方表现出的可信任行为决定的。到了最后,信任双方共享的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程度有显著地正相关。

来自外界的信息也可以影响人际信任的水平。外界的信息,主要是指存在于

信任双方自身之外,但对双方人际信任的信任决断产生影响的“二手信息”。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来说,来自同龄人的信息对人际交往行为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Stein等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信任的水平与青少年每周花的钱有关[19]。

1.2.3.3群体层面

众所周知,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中,这些因素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国外的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美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中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潜在或间接的影响着人际信任的水平。

1.3青少年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1.3.1青少年依恋的研究

国内关于青少年依恋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研究者们开始关注青少年多重依恋的关系,青少年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这三者之间的差异。但大多数研究者更多的关注亲子依恋。研究者普遍采取问卷法,多数采用青少年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和青少年依恋问卷。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父母依恋会影响青少年的职业选择;青少年的同伴依恋显著高于其父母依恋。

1.3.2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大学生。在青少年人际信任这一部分的研究很少。研究方法与国外相比也相对落后。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人际信任总体水平较高,女孩的人际信任水平明显高于男孩,非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男孩。青少年的信任水平与学习成绩和父母婚姻状况没有相关。

1.3.3青少年依恋与人际信任的研究

由于资源有限,仅查阅到一篇人际信任与中学生依恋相关研究的文献,张咏梅在《青少年依恋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中指出青少年依恋在各个发展阶段差异显著,青少年依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青少年的同伴依恋显著高于男性青少年的同伴依恋。

第二章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以往有关依恋和人际信任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很多有意义和价值的成果,但是对人际信任和青少年依恋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且分析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首先,国内有关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婴幼儿阶段,研究青少年依恋可以拓展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其次,目前国内多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等心理社会因素方面探寻青少年人际问题的产生机制,极少有将依恋理论运用于青少年人际领域的研究。

最后,国内对依恋和人际问题两者关系的研究尚未深入到探讨两者之间具体的对应关系。

2.2研究假设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青少年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希望能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假设是:

2.3.1中学生在依恋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2.3.2中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2.3.3中学生的依恋对人际信任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2.3被试

以大庆市一中和二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93.1%。被试年龄分布从12岁到21岁(M=15.85),男生133人、女生165人。回收初一58人、初二65人、初三64人、高一44人、高二67人。

2.4调查工具

2.4.1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

《父母-同伴依恋量表》由Armsden和Greenberg编制的。本研究采用宋海荣翻译修订的中文版IPPA。该量表包括三个均为25个项目的分量表分别为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每个分量表单独计分,采用5点式计分范式,5个等级分别为1—从不这样、2—偶尔这样、3—有时这样、4—经常这样、5—总是这样。修订版本中报告的各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为0.91,本研究中分量表的α

系数分别为0.83、0.79、0.88。

2.4.2信任量表(Trust Scale)

信任量表(Trust Scale)是由Rempel和Holmes(1986)编制的,共有18个题目,有三个维度: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性。该量表采用7级评分法(从非常不赞成1到非常赞成7)。总分从18分至126分,分数越高表明被试的人际信任程度越高。原量表报告的内部一致性α为0.81,本研究中的量表的α系数为0.78。

2.5数据处理

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中学生依恋的差异分析

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以中学生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为因变量,做2×5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父亲、母亲、同伴依恋这三个维度上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在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这两个维度,年级的主效应显著。在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这两个维度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结果见表3-1和表3-2。

表3-1不同性别中学生在依恋三个维度上的差异

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M SD n M SD n M SD n

男生86.17 13.33 133 91.14 11.72 133 92.86 14.37 133

女生88.64 13.42 165 95.95 11.18 165 98.67 11.60 165 t -1.583 -3.616* -4.892*

注:* P<0.05

从表3-1可以看出,女中学生的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水平显著高于男中学生。

表3-2不同年级中学生在依恋三个维度上的差异

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M SD n M SD n M SD n 初一88.21 1.733 58 95.45[3] 1.515 58 93.98 1.767 58 初二90.11[3][5] 1.637 65 96.52[3][5] 1.431 65 96.75 1.669 65 初三83.70 1.650 64 90.83 1.442 64 95.29 1.682 64 高一91.61[3][5] 1.990 44 94.16 1.739 44 94.29 2.029 44 高二85.46 1.613 67 92.37 1.409 67 93.43 1.644 67 F 3.466* 2.530*0.327

注:* P<0.05

从表3-2可以看出,在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初二和高一学生的父亲依恋显著高于初三和高二学生。初一和初二学生的母亲依恋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初二学生的母亲依恋显著高于高二学

生。同伴依恋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

3.2中学生人际信任的差异分析

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以信任的三个维度为因变量,做2×5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信任的三个维度上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性别主效应在信任三个维度均不显著,在可依靠和信赖的维度上存在年级主效应。结果见表3-3和表3-4

表3-3中学生人际信任各维度上的年级差异

可依靠信赖可预测M SD n M SD n M SD n

注:* P<0.05

从表3-3可以看出,中学生人际信任在可依靠和信赖维度上年级差异显著。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初一、初二学生在人际信任的可依靠维度上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初三学生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在信赖维度上,初一和初二的学生显著高于初三学生。

3.3中学生依恋对人际信任总分的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中学生依恋的各个维度对人际信任总分的预测作用,以年级、性别、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为自变量,以人际信任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4

表3-4中学生依恋在人际信任总分上的回归分析

选出变量顺序R R2 △R2 F βt 同伴依恋0.561 0.315 0.315 136.157 0.536 12.091*** 年级0.574 0.329 0.014 6.140 -0.992 -2.487**

性别0.585 0.342 0.013 5.565 -2.835 -2.378**注:**p<0.01***p<0.001

从表3-4中,5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量(人际信任总分)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为同伴依恋、年级和性别,其他未进入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585,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342,即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人际信任总分的34.2%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同伴依恋的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31.5%,其余依次为年级和性别,其解释量分别为1.4%、1.3%。

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人际信任的总分=0.536×同伴依恋-0.992×年级-2.835×性别。

第四章讨论

4.1中学生依恋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依恋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并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的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的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水平。根据性别角色理论可以对其做出解释“独立性、支配性和竞争性是典型的男性特质,男性更喜欢自主、独立与竞争,不愿意过多地纠缠到纷繁的人际关系之中”。

年级变量在父亲依恋个母亲依恋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同伴依恋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初二学生和高一学生的父亲依恋显著高于初三和高二学生;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学生的母亲依恋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初二学生的母亲依恋显著高于高二学生。同伴依恋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可能是中学生在处于青春期阶段,个体渴望得到人们的重视,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尤其是对父母有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到了初三时,这种抵触情绪达到了极点。所以初三学生的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的水平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年级。父亲依恋在高一时候有所回升,可能因为刚刚进入高中,步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还没能适应高中的生活,与老师和同学还不熟悉,与父亲的交流会增多一些,从而对父亲的依恋会增加。

4.2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而年级变量在人际信任的可依靠性和信赖的维度上差异显著,初一、初二学生在人际信任的可依靠维度上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初三学生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在信赖维度上,初一和初二的学生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可依靠性是信任的最核心成分,而信赖则“使人们能无保留地确信同伴将继续负起责任并关心自己”。在初一和初二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3-15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是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这一阶段学生成长较为特殊,也相对敏感,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亲密的,建立起的友谊相对稳定。

4.3中学生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五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量(人际信任总分)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3个,即同伴依恋、性别和年级。多元相关系数为0.585,其

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342,即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人际信任总分的34.2%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同伴依恋的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31.5%,其余依次为年级和性别,其解释量分别为1.4%、1.3%。

同伴依恋可以良好的预测中学生的人际信任,是预测人际信任的可靠指标。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而青少年可能是人一生中最特殊的时期。由于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是他们产生了成人感,想要脱离父母但其本身还有很多不足,使其无法完全脱离父母的支持,仍然需要父母来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他们又有强烈的渴望融入同伴群体,希望获得同班的支持有理解,想要从同伴那里获得自我认同与情感响应。同伴也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的参照群体,这种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峰。当青少年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不是先同父母商量,而是先与同伴商量。在这一时期同伴的作用超过了父母的作用。如果在交友方面选择不当,会对其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学校与家长应引导中学生选择健康合适的同伴,防止不良同伴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五章结论

1.中学生依恋在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显著高于男生。

2.中学生依恋在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三和高二年级。

3.初一、初二学生在人际信任的可依靠维度上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初三学生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

4. 在人际信任的信赖维度上,初一和初二的学生显著高于初三学生。

5.五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量(人际信任总分)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3个,即同伴依恋、性别和年级。多元相关系数为0.585,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342,即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人际信任总分的34.2%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同伴依恋的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31.5%,其余依次为年级和性别,其解释量分别为1.4%、1.3%。

参考文献

[1]Feeney B C. Asecure base: Responsive support of goal strivings and exploration in adult intimate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87

[2]尚秀华.青少年依恋_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2

[3]李培红,刘志龙,李丹萍.成人依恋的研究综述.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178

[4]吴薇莉,方莉.成人依恋测量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217-219

[5]史玲玲.成人依恋的研究及其进展.生命科学与医药卫生.2010,8:80-81

[6]陈丽君,程利国.青少年依恋发展特点初步研究.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21

[7]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8]尤瑾,郭永玉.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98-104

[9]王争艳,刘迎泽,杨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29-639

[10]Deutch M. Cooperation and Trust: some theoretical notes.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1962:275-319

[11]黄桂梅.依恋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92-95

[13](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卜著.程胜利译.信任.北京:中华书局.2005:3-33

[14]Rotter J 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7,35:651-665

[15]Birgit Renzl. Trust in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e mediating effeets of fear and knowledge documentation Omega. 2006,(36): 206-220

[16]Barber B.The Logic and Limits of Trust. New Brunswick:NJ:Rutger University Press,1983

[17]张娟.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9-10

[18]邹娟.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4-5

[19]孔繁昌,周宗奎.青少年人际信任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评述.社会心理科学.2008,3-4:2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