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京中考语文各区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及答案

北京中考语文各区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及答案

北京中考语文各区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及答案
北京中考语文各区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及答案

. .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_ (2)知胜之道也 道:___________

. . . .

. “ “ “ ”

② m ( 2017 年北京初三一模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东城一模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 4—7 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夫将者,国①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

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③,则军士惑④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 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⑤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⑥待不虞者胜,将能 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⑦;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选自《孙子兵法·谋攻》)

【注释】①国:这里指国君。②縻(í)军:束缚军队的行动。③政:政务。④惑:困惑。⑤识众寡之用:

了解用众多兵力或少量兵力的各种战法。⑥虞:准备,戒备。⑦殆:危险。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 . 5.下列句中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 .小大之狱

B .辍耕之垄上

C .前人之述备矣

D .夫将者,国之辅也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忠之属也。 翻译:

(2)辅隙则国必弱。 翻译:

7.请你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概括“长勺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3 分) 答:

西城一模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 6- 9 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 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下列词语中的“患”与“故患有所不辟也”中的“患”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患得患失

B .防患未然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

A .司命之所属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C .医患关系

D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 加:

乡: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翻译:

9.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崇尚的精神品质。从战国的屈原,到南宋的文天祥,再到晚 清的谭嗣同……他们都曾为“义”而献身。文学作品中也有着许多为“义”献身的英雄形象。请举出《红 岩》中的一位革命者,说说“舍生取义”在他(她)身上的具体表现。 2 分) 答:

海淀一模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 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 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 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选自《曹刿论战》)

庞勋反,攻杜馅于泗州。谠①闻之,挐②舟趋泗口,贯③贼栅以入。慆素闻其名,握手曰:“何意临教? 吾无忧矣!”谠亦谓慆可共事,乃请还与妻子决,同慆生死。时贼张甚,众皆南走,独谠北行。俄而至,慆 喜曰:“围急,飞鸟不敢过,君乃冒白刃入危城,古人所不能。 贼将焚淮口,谠曰:“事棘④矣,独出可以求援。”乃戊夜⑤逾淮,见戍将郭厚本告急。厚本许出兵,大 将袁公弄等曰:“贼众我寡,不可往。”谠拔剑瞋目呼曰:“泗州陷在旦夕,公等逗留不进,欲何为?大丈夫 孤⑥国恩,虽生可羞。且失泗,则淮南为寇场,君尚能独存?”厚本决许付兵五百,谠曰:“足矣!”已济, 慆亦出兵,表里击,贼大败。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谠]辛谠,唐朝中后期人。庞勋反唐,围攻泗州,辛谠两次冒死外出求救,帮助刺史杜 慆守住 了泗州城。②[挐]通“桡”,划船。③[贯]穿过。④[棘]通“急”,急迫。⑤[戊夜]五更的时候。⑥[孤]辜 负。

5.与甲段文字中“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属引凄异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众皆南走,独谠北行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段文字中曹刿与庄公围绕“

① ”展开对话,曹刿在庄公的三次回答中,肯定其中的 “ ② ”这个可以用来与齐军作战的条件;乙段文字中辛谠与袁公异等围绕是否“出兵”进行 激辩,辛谠从 ③ 和 ④ 两个方面严厉地驳斥了袁公异等,终于搬来援兵,打败了贼 军。(①②用原文回答,③④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 分)

8.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记述了长勺之战与泗州解危这两个战例。请从这两个战例中总结出两个共同的获胜原

因。(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 (2)两土和合,瓷器方成

和:

. 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 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 6.下面是“延”字的四个解释,文中“权延见群下”“延颈观望”“悉延烧岸上营落”中的“延”字的意思 9

朝阳一模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 6—9 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选自《活板》)

【乙】①中华四裔①驰名者,皆景德镇之产也。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土出婺源、祁门 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粘软。两土和 合,瓷器方成。其

土作成方块,小舟运至镇。造器者将两土等分入臼舂②一日,然后入缸水澄③以得所需之料。既澄,以砖砌

长方塘,逼靠火窑④,以借火力。倾所澄之泥于中吸干,然后重用清水调和造坯。

②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曰印器,如方圆不等瓶、瓮、炉、盒之类。先以黄泥塑成模印,或两破⑤或两截,

亦或囫囵,然后埏⑥白泥印成,以釉水涂合其缝,浇出时自圆成无隙。一曰圆器,凡大小亿万杯、盘之类, 乃生人日用必需。造者居十九,而印器则十一。

(选自《天工开物》)

【注】①【裔】边。②【入臼舂】放入臼内捣。③【澄】使液体中的杂志沉淀。④【以砖砌长方塘,逼靠 火窑】(倒入)火窑边用砖砌成的长方塘内。⑤【两破】左右两半。⑥【埏】以水和土。

6.下面是“居”的四个解释,乙文中“造者居十九”的“居”的意思是(2 分)

A . 处于

B . 占

C .停留

D .居住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1)持就火炀之。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字平如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两段文字分别介绍了活板与瓷器制作的流程。请你结合乙文第①段的内容,用现代汉语简述瓷器制 作中从取土到造坯的过程。(60 字左右)(4 分)

答:

石景山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 题。 其年九月,曹公①入荆州,吴将士闻之皆恐。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 ②劝追召瑜还,助画方略③。权④延

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 不然。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 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⑤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 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权曰:“君言 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遣诸 葛亮诣权。亮备言利害,权大悦,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瑜部将黄盖曰: 今寇众我 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瑜命盖取艨艟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裹以帷幕,上建牙旗⑥,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 ⑦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

. . 者甚众,军遂败退。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注:①曹公:指曹操。②肃:指鲁肃。③方略:策略,方法。④权:指孙权。⑤藁:多年生草本植物。

⑥牙旗: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⑦豫备:同“预备”

. . .

依次是(2 分)

( 》 (3 (1)饮少辄醉

辄:

(2)可鉴毛发

鉴:

① , 【 【

①伸长 ②召见 ③迎接 ④蔓延 A .③①④ B .②①④ C .②④①

D .③④①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2 分) 亮备言利害 翻译:

8.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吴、蜀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经过。 限 60 字以内)(4 分)

答:

9.罗贯中在史书基础上,创作出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其中许多精彩情节是虚构的。请对比上文《三国志》

中的记载,简述《三国演义》关于赤壁之战的一个虚构的故事。分)

答:

丰台一模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 6–10 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 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酿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 岸有亭

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淳熙中郡守张商卿等题名尚存。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

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伙②,兵后焚炼为垩③尽。亭后四贤堂亦废。

夫亭台废兴乃物理④之常,奚足憳⑤?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玡者何限?第⑥以处于偏州下邑,无

名胜士若幼卿⑦者黼黻⑧之,故潜伏而无闻焉尔。且幼卿固能使琅玡闻于一方,自非欧阳公之文,安足以达

于天下?或谓文辞无关于世,果定论耶?然公以道德师表一世,故人乐诵其文。不然,文虽工未必能久传 也。

(选自宋濂《游琅玡山记》)

注:①[傍]靠近。 ②[伙]众多。 ③[垩]念(è),白色泥土。 ④[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⑤[憳]念(t ǎn ) 心不安宁。 ⑥[第]

只是,只。 ⑦[幼卿]指李幼卿,唐大历六年任滁州刺史。 ⑧[黼黻]念(fǔ fú),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此处用作 动词,意思是美化。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 7.下面是“自”的四个解释, 乙】文中“自非欧阳公之文”的“自”的意思是(2 分) A. 自然 B. 自己 C. 开始 D. 假如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 9.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酿泉,都从 、 两个方面描摹酿泉,而【乙】文还写到了酿泉 特点。(3 分) 10. 依据【甲】【乙】两文,说说琅玡山闻名天下的原因。(3 分)

答:

房山一模

.. . “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6-9 题。

【甲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 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

《曹刿论战》) 【乙文】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①,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

余②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③,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 至则围王离④,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⑤,虏王离。涉间⑥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 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⑦,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 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卿子”尊称,这里指上将军宋义,其为军中之冠,故称“卿子冠军”。②陈余:秦将。③甑 (zèng):蒸煮工具。④王离:秦将。⑤苏角:秦将。⑥涉间:秦将。⑦壁:营垒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牺牲玉帛 牺牲: (2)及楚击秦: 及: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 (2)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翻译:

8.甲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庄公之“鄙”?作者写庄公之“鄙”用意何在?(4 分)

答:

9.曹刿有“夫战,勇气也”的论断,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项羽是怎样运用这一论断取得钜鹿之战的胜利 的。(2 分)

答:

东城一模答案

4、

5、B

6、

7、

西城一模答案

6.答案:B(2分)

7.答案:(1)加:益处。(1分)

(2)乡:通“向”,从前。(1分)

8.答案示例:(1)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2分)

(2)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2分)

9.答案示例:

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表示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党的秘密。最终为革命英勇就义。

评分标准:2分。人物1分,具体表现1分。

海淀一模答案

5.(1)B(2分)

6.(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

(2)众人都向南跑,只有辛谠向北走。

(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7.①何以战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③答案示例:辜负国家苟活之耻

④答案示例:失去泗州危害之大(共4分。每空1分。后两空意思对即可)

8.答案示例:领导知人善任,主将勇于担当。

(共2分。每个原因1分,意思对即可)

朝阳一模答案

6.【答案】B

【解析】例句中“十九”可译为十分之九,因此“造者居十九”可理解为要占到十分之九。此题考查了居的意义,再次强调了文言文词语的一词多义,注意积累。

7.【答案】

(1)冒:覆盖

(2)和:混合

【解析】

(1)课内实词记忆理解,难度不大。

(2)和作动词有三个意思:①应和;②依照别人诗歌的格律作诗;③混合。这里取第3种,课内知识迁移。8.【答案】

(1)把它拿来放在火上烤。

(2)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解析】均为课内原句,难度不大,关键是要注意重点实词一定要翻译出来,注意“持”“炀”“砥”等词。

9.【答案】

①取土:婺源、祁门两地的山上

②塑泥:分别塑成方块

③洗料:用水澄清,分出细料、粗料、最细料、中料 ④做坯:吸干水分,重新加水制坯

【解析】题目要求结合乙文第 1 段,简述瓷器制作过程中从取土到造坯的过程,找到答题范围,进行归纳 总结。

石景山一模答案

6.答案:B (2 分)

7.答案:诸葛亮全面地阐述了战与降的利害关系。

(2 分)

8.答案示例:孙权召回周瑜商量对策。周瑜力主迎战。刘备派遣诸葛亮说服孙权共同抗击曹军。周

瑜采纳黄盖的“火攻”之计,大破曹军。

(共 4 分。每个要点 1 分)

9.答案示例:赤壁之战正值隆冬,但西北风不利于吴军实施火攻计划,周瑜因此患病。诸葛亮看出

病因,于七星坛上作法借风,在隆冬之时引起东南风,借此风大破曹军。这就是诸葛亮借东风的 故事。 (3 分)

丰台一模答案

6.(2 分)(1)辄:就 (2)鉴:照

7.(2 分)D

8.(2 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9.(3 分)声音 形态 清澈(评分说明:每个空 1 分)

10.(3 分)要点:因为琅玡山风景秀丽,又因为欧阳修在道德、学问上可以作为天下人的表 率,所以他写的《醉翁亭记》能广为传颂,而《醉翁亭记》中写到了琅玡山。(评分说明:每 个要点 1 分)

房山一模答案

6.答案:(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2)等到

评分:本题共 2 分,每题 1 分。 7.答案示例:

(1)这是小的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降幅、赐福亦可)你的。 (2)借此向士卒表示决一死战,不让一人有畏缩后退之心(或有后退生还的想法)。 评分:本题共 2 分,每题 1 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示例:

第一问:①战前,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表现他的“鄙” ② 战中,公将“鼓之”、“驰之”,体现他不懂战术、急躁冒进,表现他的“鄙”; ③战争取胜, 却还不知原因,表现他的“鄙”。

第二问: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与曹刿形成对比,衬托曹刿之“远谋”(远见卓识 深谋远虑从容 镇定 胸有成竹 指挥若定 能详察敌情 善于把握战机 谨慎果断……)。 评分:本题共 4 分。第一问 3 分,每个要点 1 分。第二问 1 分。

9.答案示例:①项羽以智慧破釜沉舟,烧庐舍,持三日粮 ②断绝士兵的退路,刺激士气,使 士兵勇往直前,取得钜鹿之战的胜利。 评分:本题共 2 分。每个要点 1 分。

【备考2020】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

古诗文默写 【2018 东城二模】 (一)默写。(共6分) 6.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7.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 8.你们班准备编辑一本古诗文集,编写组请你推荐:两句写月的古诗文,两句表现积极人生态度的古诗文。(同一作品连续的两句或不同作品的两句均可) 答案: 6.(1分)岸芷汀兰 7.(1分)学诗谩有惊人句 8.(4分) 答案示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8 西城二模】 (一)古诗文默写(共3分) 9.《木兰诗》中描写花木兰长途奔向战场,急切投入战斗的的语句是:,。(2分) 10.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 答案: 9.答案: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分,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10.答案:佁然不动(1分,有错不得分) 【2018 海淀二模】 10.古诗文默写。(5分) (1),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天净沙?秋思》中“”一句,让人在肃杀的秋景中看到了一抹暖色。 答案: 10.答案: (1)山气日夕佳(2)浅草才能没马蹄 (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小桥流水人家 (5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2018 朝阳二模】 (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 7.学而不思则罔,。(《论语》)(1分) 8.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1分) 答案: 7.答案:思而不学则殆

(评分标准: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8.答案:人有悲欢离合 (评分标准: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2018 石景山二模】 (一)诗词积累(共5分) 5.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空格中。(共5分) (1 (2 。 (3),,。 提示:(1)谢榛《四溟诗话》点评:“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两句诗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2)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评:“该句道尽陋室增光处,最为简要。” (3)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评:“记潭中鱼数语,动定俱妙。” 答案: 5.答案: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分) ②惟吾德馨(1分) ③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分) (共5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2018 平谷二模】 (一)古诗文默写(3分) 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2 分) 9. 蒹葭凄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1分) 答案: 8.答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分。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9.答案:白露未晞(共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2018 丰台二模】 (一)古诗文默写(共5分) 5.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 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1分) 7.春光易逝,往往引发伤春之情,北宋词人晏殊就在《浣溪沙》一词中留下了名句“①,”。在诗人眼里,四季皆有诗情。请你再写出一个与季节有关的诗句: ②。(3分) 答案: 5.(1分)江春入旧年 6.(1分)入则无法家拂士 7.(3分)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 评分说明:每空1分,②与季节相关即可。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治水必躬亲》)(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举大计亦死 B. 远嫌而避怨/ 远望若有光 C. 顾左右曰/ 顾野有麦场 D. 此人素有痴名/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帝得疏,大怒,抵之地 A.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 趣执之,无使得遁 C.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D. 少顷 复取读之 (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海瑞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B. (乙)文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C. (乙)文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左右下了命令,最终把他逮了起来。 D. (甲)文海瑞是一个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律下属的人。 (4)把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②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答案】(1)C (2)D (3)D (4)① 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② 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孩子诀别,在朝廷待罪。 【解析】【分析】(1)C都是:回头看。A成功/发动。B远离/在远处。D向来/白色。 (2)A 助词,的。B代词,他。C助词的。D与例句均指代奏章。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字词

詠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所,什么;似,像。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 ,差不多;可拟,相比未若:比不上,不及。因:凭借。即:就是。】 陳太丘與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中:过了正午。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乃:才。引:拉顾:回头看。信:诚信,讲信用。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惭:感到惭愧。则:就是。引:拉。】 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智:聪明,聪慧,机智,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觉得……聪明”、“认为……是聪明的”。雨:yù,下雨。名词用作动词。坏:毁坏。筑:修补。富:富有。亦云:也这样说。果:果然。亡:丢失。父:fǔ,古时候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翁】 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及,深不可测也。 【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遽,就。居:过了。好:爱好。堕:掉下来。髀[bì]:大腿骨。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十九:十分之九以:由于。故:缘故。 .归:回来了。舍:经过。保:保全。】

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21篇文言文必考名句

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21篇文言文必考名句 41.《论语》十二章 (1)《论语》中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在《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2.《左传·曹刿论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3.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富贵不能淫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2020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1 一、史公不敢酣卧 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 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 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⑤已尽饷士,索盐豉⑥佐酒。公素善饮,饮至数斗不乱,自至军绝饮。是夕,满酌数十杯,因思先帝,泪泫然下。时微醺,遂凭几卧,盖公不解衣就寝者久矣。比明,将吏集辕门外,门未启,军吏遥谓曰:“相公方隐几未寤,奈何?”知府任民育曰:“相公此夕不易得也,勿惊之。”且戒鼓人更击四鼓。须臾公寤,天已曙,大惊,闻鼓声,怒曰:“乃敢乱我军法”使令缚至,趣斩之。诸将皆长跪言:“相公久劳苦,始得一夕假寤,不忍相惊,故乱鼓声以待,此知府意也。”公意解,曰:“君固爱我,奈何以私爱变常法?”用赦鼓人,然自是不敢复酣卧矣。 【注释】 ①公:指史可法。②左公:指左光斗。③荐绣:蒿草一样的服装。④赉(lài) :赏赐。⑤黍肉:指饭菜。⑥豉chì:豆豉。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左公适遇之 (2)索盐豉佐酒 (3)顾夜已半 (4)庖人报黍肉已尽饷士 (5)趣斩之 (6)比明 (7)须臾公寤 (8)乃敢乱我军法 2.“公取左公冠带袍笏试诸身”中的“诸”与下列哪句话中“诸”的含义相同 A.今诸生学于太学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诸子百家

3.“乃命酒独酌”,联系上下文,此处“酒”的意思是( ) 二、执泥绘像 歙①俗多贾,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②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今瘠黧;像寡须,今髯多鬓皤③,乃至冠裳履綦④,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远矣。”已而,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及当时画史姓名,绘像颠末,乃惬然阿⑤曰:“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礼而父焉。(明刘元卿《贤奕编?警喻》) 【注释】 ①歙(shè) :地名,今安徽歙县一带。②秦陇:秦州、陇州。③皤(pó) :白。 ④綦(qí) :鞋上的装饰。⑤阿:惊讶声。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去三十余载矣 ( ) (2)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 ( ) (3)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 ( ) (4)绘像颠末( ) 2.与“子于是乎礼而父焉”中的“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 三、越王苦会稽之耻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①,耳不听钟鼓。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②,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之衷(求上天的裁正)。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③,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答案) (3)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①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轻松愉悦心情。 ②颔联用拟人的手法写竹子不与娇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来临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 ③颈联的“拂”和“侵”两字都用了拟人的写法。“拂”写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侵”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 ④尾联写自己第二年又被贬谪到了更远更荒僻的地方,但还时常想到今冬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的情景。 ⑤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1)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⑤正确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托物言志,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解析】【分析】(1)①错误。“‘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轻松愉悦心情”理解错误。表达的是因遭贬而无法申志的无奈与愤怒。②错误。“也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理解有误。描写出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托物言志,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③正确。④错误。“第二年又被贬谪到了更远更荒僻的地方”理解错误。未然理解成已然。尾联表面上说明年即便是被移到其他地方去,依然不影响今年冬天在皑皑白雪之中看到青翠碧绿的官舍竹,实际上是表达自己清高自守却屡遭排挤的愤懑之情。⑤正确。 (2)一问,要求答出官舍竹的特征。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基础。“竹”没有一般花木艳丽芬芳,它有的是清雅的色泽和高高挺拔的身姿。它的这种品质正与中国古代文人不愿与污浊世俗苟同,追求清高、独立的人格精神暗合。所以它常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来寄托自

历年中考文言文

近4年江西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 (20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敌骑数千四面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优()(2)备()(3)遁() 13.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2分) 14.《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2分) 1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013)(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丧( ) ②明( )[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b211508100.html,]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2012)(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戴胄犯颜执法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

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doc

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是长春中考语文中的重要考察题型,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是考生备考的关键,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考生阅读练习。 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原文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意思(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________________ (2)援疑质理质: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翻译: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翻译: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

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4分) 句子:①___________ 感悟:②________ 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 1、游:交往质:询问 解析:实词背诵,课下注释。 2、(1)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 (2)所以,虽然我愚钝,(但是)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解析:第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以",考查了虚词"以"的两个用法:第一个"以"是"因为";第二个"以"是"把"。 3、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怠也。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 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文言文部分与往年中考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新增的虚词考查,放到了句子翻译中,这样考查是把虚词的考查难度降低了,只要学生们平时背诵了翻译,这道题都能拿满分。

精品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 淮安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 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 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 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2分)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为. 宫室 ②罔不因. 势象形 ③或. 六角 ④高可. 三四丈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10.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4分) 11.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4分) 【答案】7.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8. (1). 刻成,雕刻成。 (2). 根据 (3). 有的 (4). 大约 9. ①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②船从头到尾有八分多长。 ③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 10. 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 杭州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 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 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 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 丫鬟③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 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A.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 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B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潘生者是富阳人,幼年丧父,只与两个弟弟奉母居住.大德间,江南大饥.道上饿死的人都出都是. 自己估计没办法得到食物,说:“我没有给母亲的东西,那么母子都会饿死.与其等死,何不用我强壮的身体,稍稍延长母亲的性命呢?”就把母亲托付给两个弟弟,自卖给回鹘人当佣人,于是告诉母亲说:“儿子到钱塘当佣人几个月,得钱米让家人活下去,母亲不用担心.” 不久,回鹘人把潘生转卖到辽东.不几年,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潘生路遇一个女子,还有一个像丫鬟那样的人随行.问他们,说:“是淮人,以前因为饥饿,被父母抛弃,转了好几家.现在主人家让我回去,您是南方人,能带着我一起回去吗?”潘生答应了他们,于是每天拿着瓢在路上乞讨.渡过淮水,女子上堂见父母,都痛哭流涕,抱在一起.引潘生互相见面,备好酒饭欢乐.酒饮到一半,拿着酒杯跪在地上说:“我的女儿幸运的完好回来,见到自己的父母乡亲,免遭受霜露盗贼,是您的功劳.吾家还有一些园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中考考点梳理 (第一段) 一、重点词语 1.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渔人甚异.之 原意:惊异,诧异,句中意: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 复前.行 原意:前面,句中意:__________ 2. 重点实词 (1)缘.溪行缘: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 ..鲜美:__________ (3)落英缤纷 ....落英:__________ 缤纷:__________ (4)欲穷.其林穷:___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 1.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一、重点词语 1. 古今异义 (1)仿佛 ..若有光 古义:__________,今义:似乎,好像 (2)豁然开朗 .. 古义:__________,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阡陌交通 .. 古义:__________,今义:运输事业

2. 重点实词 (1)林尽.水源尽:____________ (2)初极狭,才通 ..人才: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 (3)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_______ (5)阡陌 ..交通阡陌:__________ (6)鸡犬相闻 ..相闻:__________ (7)悉.如外人悉:____________ (8)黄发垂髫 ....黄发:__________ 垂髫:__________ (9)并怡.然自乐怡:___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 1. 林尽.水源。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 一、重点词语 1. 通假字 便要还家 同____,意思: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2020年xx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知识,本文将为您介绍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内容包括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常见考法,以及误区提醒、例题解析。 知识点总结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解析: 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出现的古诗词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特别是教材中的注释;要对《篇目点击》中的赏析指导和练习相当了解,对诗句的理解、诗词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准确。 3、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4、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

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5、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6、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7、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常见考法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单篇阅读为主,也有的安排文段与文段、文段与诗词的比较阅读或链接阅读。选文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从近几年考题看,课内文章入选率较高的有《邹忌讽齐王纳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名篇。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浅易”的,对“浅易”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考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2019年全国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9年全国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汇编(名师押题练习+解析答案,建议下载背诵)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①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③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④无恙耶?彻其环瑱⑤,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⑥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⑦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⑧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2018年北京市中考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 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①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③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④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⑥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

)何以王齐国王: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的意思。(2分)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请根据两篇文章的内容找出相同的地方,填写表格。(3分) 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国君的特点给你的启示(答一点即可)《曹刿论战》 ○1○2○3 《赵威后问齐使》

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不错吧?百姓平安无事吧?(你们的)大王身体好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的人呢?” 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的为人,不论有粮的或无粮的,他都给他们饭吃;不管有衣服还是没有衣服的,他都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振济穷困不足,这是个帮助国君使其百姓安宁的人,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 【2018西城二模】 (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 ○1 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②。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3 公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分类:文言文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②。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补充注释:①盖:雨具。②桔槔(jié gāo):一种从井里汲水的工具。 4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B.郑之鄙.人学为盖/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D.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微斯.人,吾谁与归 2.把语段(一)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语段(二)中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B.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C.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D.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4.请简述语段(一)中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请从语段以外另写出一条成语,概括两个语段所表达的共同观点。 【答案】 1.C 2.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能力。(要求“所以”“动”“忍”“曾益”解释准确,整句通顺。) 3.A 4.首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述“生于忧患”的道理,然后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述“死于安乐”的道理,最后总结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有备无患、防微杜渐、曲突徙薪等。 【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