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个性心理倾向

从个性心理倾向

从个性心理倾向
从个性心理倾向

从个性心理倾向·动机到学习兴趣

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少年的动机倾向激发学习兴趣初探要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理念的更新。这个“更新”,就是要实现精英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从关注少数到关注全体),从而体现在教学模式的改变。以精英教育为前提的教学,教学模式总是以传统的传授模式为主,即便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但一旦到了课堂上,就不自觉地成了注入式(或称“填鸭式”)了:教师铺天盖地地传,学生埋头苦干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好处是提高了工作效率,缺点则是封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课堂形式。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无疑是为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态度,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了一剂灵丹妙药。但是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候,怎样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进行以上学习方式的学习,却是处于转型期的广大教师面临的一道难题。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课堂,创造生动、活跃、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自然就会自主地去学习,还能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合作的、探究的学习。

学生对某一科目或某一教师的课堂感兴趣,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而学生对所有科目、所有教师的课堂感兴趣,则只是偶然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学生对学习具有普遍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可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学习方式,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必需的。如果学生在教学中缺乏兴趣,那么,教师要想在新的课程理念下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那简直是天方夜谈。因此,课堂上或课外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

生对本科目的学习兴趣,在当前教育教学形势下具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多种方式。本文仅就怎样从学生心理动机这个心理倾向出发,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方式进行讨论。

心理学理论认为: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①动机包括好奇心、好胜心、荣誉感、自我实现等心理因素。如果教师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诸如科目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偶发情况等因素),适时、恰当地利用学生心理动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间一长,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地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利用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现有经验看,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少年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过渡阶段。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有很强的好奇心。他(她)们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充满了好奇。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之下,他(她)们总是满怀兴趣地去获取、去求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一般有以下形式:或者是先出示结果,而询问其原因;或者是先罗列现象,待探询其本质;或者先显现梗概;留空追踪其细节;或在平凡中点出精微;或在平淡中夸张出玄妙;或假装糊涂让学生纠正;或描摹其状貌扣其心弦。具体到科目教学当中,如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春》一课的教学,即可在教学初始阶段,描摹春天美景,赞美文章语言的精美,借此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好奇,激发学生学习这篇散文的兴趣;生物课上,提出司空见惯的“人为什么能发育和运动”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的好奇,以激发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兴趣;物理教学中利用纸片能托住倒立的杯中之水的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大气压的存在;数学课堂上,利用建筑中利用三

角形的三边3﹕4﹕5的比例确定房角是否直角,以引发学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的兴趣等等,不一而足。

实际上,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向学生展示其未知领域(但必须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人为揭示出学生经验上的一种空白,激发出一种心理上的焦渴——急于知道那个谜底。从而引发强烈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出探究问题、获取新知的兴趣。就其实质而言,和小说创作中设臵悬念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注意一个把握火候的问题。即在创设情境引发好奇心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恰倒好处”,切忌不到位或矫揉造作。否则,就会“过无不及”。

第二、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学习兴趣。好胜心这种动机作为一种个性倾向性,是伴随人心理发展的始终的。从人有思维开始,就有了好胜心。无非因年龄阶段的不同及个性的差异,表现得强弱不同、善掩饰与不善掩饰而已。而初中生处于少年阶段,正是好胜心极强的时候。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学生的好胜心利用得好,引导得法,就会刺激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发言。在相当大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好胜心激发学习兴趣,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随机型激发,一是规模型的激发。

随机型的利用好胜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散见在各种课堂实例中。比如在笔者所在学校组织的一堂公开课上,执教教师要求学生针对所学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就其准备而言,大部分学生都是有准备的。但是却只有两三个女生站起来发言,其他学生都因为胆怯而不敢举手。场面略显尴尬。这时候,老师灵机一动,说:“女同学已经有三位主动发言的了,男同学怎么样?甘于落在女同学之后吗?”这句话才落音,就有男生举手发言。当发言男生人数超过女生人数时,女生又惟恐落后,争相发言。于是在那堂课上,男女生相互竞争,所有学生都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再组织其他内容的学习时,

学生们也显出浓厚的兴趣。这种办法,谋略中称之为“激将”,其实质是对人的好胜心理加以利用。要是针对成年、成熟的心机老到的人,激将法未必管用,但针对处于少年期的初中生,他(她)们的心理素质还很幼稚,激将法往往能够凑效。

课堂教学中利用好胜心激发学习兴趣,机会应该是很多的。教学语言中“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这种难题恐怕我们班上少有人能解”等,都是对好胜心的充分利用。

规模型的利用好胜心激发学习兴趣,主要表现形式是在课堂上或课外组织比赛性的活动。同一个任务,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相同的时限、相同的条件内完成。并在完成后进行评比,甚至还可以辅以适当的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进行这种竞争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为了争胜,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这种浓厚的兴趣驱使下,在自己的集体内紧密配合,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不过,好胜心这种心理动机,是一把双刃剑。好胜心太强,容易引发心理上的问题,如果心理脆弱,很容易在争胜失败后遭受打击,反而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利用好胜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一定要适时作好适度的心理疏导,消除好胜心过强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三、利用荣誉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荣誉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方式大多在课外对个别学生进行,也可以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内容涉及的可以是争取和珍惜集体荣誉的教育,也可以是争取和珍惜个人荣誉的教育,还可以是争取和珍惜家庭或家族荣誉的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个别谈心,也可以是教师主导的集体谈话,还可以是主题报告会、参观访问等。通过对学生荣誉感的教育,培养他(她)们的责任感,端正对学习的态度,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对学生荣誉感的教育,容易落入空泛。所以教师在进行这一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符合学生自身环境、处境,结合学生自身经历及其已有经验。如果不注意这些情况,落入空泛,那将会事倍功半,甚至于事无补。有时还会闹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

第四、利用学生自我实现的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心理愿望。在自我实现动机的驱使下,人会做出超常的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随时有自我实现的感觉,从而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热情的鼓励,对其成功的肯定和褒奖,让他(她)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与科目有关、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培养他(她)们做老师的助手,当班上的学生干部等等,都能促使学生有自我实现的感觉。教语文的教师,可以尽量鼓励学生写好作文,如果有质量好的,可以推荐在校刊或更高级的刊物上发表。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极大的作用。其他如教数理化的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取得成绩,地理科让学生了解地方地理事物,生物科让学生自制标本等。只要学生做成功了,就应毫无保留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且最好是在当众的场合,这样就会使学生非常有成就感,从而激发他(她)们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对于差生,教师应通过观察尽力发现学生有别于其他人的长处,鼓励他(她)把事做好,然后给予肯定和褒奖,使之有自我实现的感觉,借以培养他(她)的学习兴趣。或者找一些难度低(以该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限)的与科目内容相关的事情给他(她)做,待其完成,再给予充分鼓励。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实现自我,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树立自信心,这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从以上四点论述可以看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少年的心理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是可行的,并且是有很大空间的。从

这个角度而论,学生的这些动机也相当于一种教学资源,需要教师们去开发、去利用。

其实,个性倾向中的动机,之所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他的心理学依据和心理形成机制。心理学理论认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之上产生的。②人除了有各种物质需要,还有各种各样的精神需要。人之所以有好奇心,是因为他有求知的需要,之所以有好胜心,是因为人有受肯定的需要,而因为有被承认的需要,就有了获得荣誉的动机,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引发了自我实现的动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人有许多需要,但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处于高层的需要。③在校学生在父母的呵护下,大部分衣食无忧。加之身处学校这个人文环境中,精神需要是极容易产生的。在学生的这些需要的基础上,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有利于学习的动机。

心理学理论认为,动机有明显的激发功能。④教师利用学生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运用了动机的激发功能。学生有许多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动机,这种动机是潜在的、隐性的。教师就是通过发现,然后创设情境或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外学习实践中,把这些动机表现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动力。再进一步地引导、疏导和有意识地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心理动机是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的“内因”,而教师的利用与引导、激发,就是“外因”。在内因存在的情况下,教师的利用与引导、激发工作这个外因,就显得有必要和有价值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潜在的各种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当前学习,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课程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二OO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注:①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教材《心理学》第114页。②同上,《心理学》教材116页。③同上,《心理学》教材113页。④同上,《心理学》教材115页。

四川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案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个性与个性倾向性(5学时) 一、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个性的概念和一般特征 2、理解需要的概念,了解需要的种类,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理解动机的概念,了解动机的分类 4、理解兴趣的概念及功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需要概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概念、动机的功能、兴趣功能兴趣品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概述部分由教师讲解,着重讲清楚个性的特征; 2、用实验与实例讲解马斯洛的需要层序理论; 3、动机和兴趣主要采用以自学为主的方式。 七、教学内容: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1学时)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不是指一时表现的心理现象,而是指人在较长时期的社会实践中,由于适应或改

变客观世界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因而个性心理都是比较稳定的。比如一个人处事总是很谨慎小心,循规蹈矩,处事稳重,偶尔间也会表现轻率马虎的举动,在这里谨慎稳重是他的个性特征,而不是说马虎轻率是他的个性特征。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不论是如何稳定的个性,在一定社会的影响和教育下,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塑性,在青少年时代这种可塑性更大。 2、个性的独特性 由于人的个性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人的个性面貌总是千差万别,独具风格,就是再类似的个性也都表现出某些个体的色彩,所以个性具有独特性。 3、个性的社会性 人既包括自然的生物特性,也包括社会的本质特性,而后者是主要的。因为人的个性是作为具有自然生理特征的人在参加到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因而决定个性发展方向的不是抽象的生物因素,而是现实的社会因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个性“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还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共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的一切个性形成和发展都受一定社会生活所制约,具有明显的社会制约性。 三、个性的心理结构 个性的心理结构是多水平、多层次、多侧面、十分复杂的有机统一的体系。它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三个因素构成。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它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和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在个性倾向性的诸因素中,世界观居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总的思想倾向:需要是基础,对其它成分起调节作用。就人的整个心理现象而言,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最高调节者,也是个性的积极性源泉。它直接制约着个性心理特征,又影响人的心理过程,从而使心理现象在每个人具体身上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比较稳定的特征,它表明一个人的比较典型舶心理活动和行为。个性

心理健康个性案例

心理个性案例 曹雨松,男,成绩中等,善于表现自己。父母收入较高,他又是家中的独子,两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他养成了一个自尊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尤其是看不起不如他的同学,经常嘲笑别人。渐渐地同学们都不理他,导致他性格古怪,易冲动,经常无故地大发脾气。 根据他的心理问题,我重点培养他的同情心,让他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逐渐养成健康的个性。 1、心理暗示法。对于这类心高气傲的学生,不能直接指出他的不良行为,这样会适得其反。于是,我先找他谈话,表扬他的题做的棒,他很高兴。然后,我又问他:那教师这儿也有几相很不错的书,你愿不愿读?”他一听教师借书给他读顿时眼睛一亮。我递给他一本书《宋庆龄的故事》,要求读后写出宋庆龄的品格。一周后,他拿着读书笔记来了,我发现他的读书笔记上写到宋庆龄爱国、爱学习、关心同情他人、尊重他人……真是个灵敏的孩子。我又重点针对宋庆龄同情他人、尊重他人进行了交流。我发现他的脸渐渐红了,我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老师相信你会和宋庆奶奶做得一样好。以后的几天,我发现他变了,会主动给同学讲题了,也不再对同学大发脾气了。润无细无声,教育如细细的甘泉,需要慢慢地滋润,才会有效。

2、角色扮演法。对曹雨松同学的教育第一步非常成功,为巩固成效,我又采取了第二项措施:角色扮演法。我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一个实践体验活动,可以扮演父母、可以扮演老师、可以扮演清洁工人……(时间是一星期,地点根据情况定)然后每个同学都要上交一份体验报告。当我看到小明同学的体验报告时,我震撼了,在一周内他扮过爸爸,扮过老师,还扮过残疾人(一个为瘸了腿的人)。他在文中写到:我瘸着腿走在大街上,人们向我投来了不同的目光:有的鄙视、有的漠然、有的同情,这我都能接受,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竟有几个小孩子在我的身后学我走路,边学边笑,我真得受不了,他们怎么能这样,拿别人的痛苦当欢乐。我真想站起身来骂他们,可是我忽然想起我不是也干过类似的事吗:明明说话有些结巴,我学他,把他气哭了;小红丢了铅笔趴在桌上哭,我却在一旁说着风凉话……我真得太不应该了,今天我罪有应得。怪不得同学们都不喜欢我,我太自私了,我看不起别人,我不尊重别人,我没有同情心。我发誓,我一定改!!!看了文章,我感动得想要哭,为小明有这样的觉悟高兴得想哭。 经过这件事,曹雨松更出色了。瞧:他在帮小同学倒垃圾;他在和同学们一起跳绳;他把自已的图书拿来给同学们看;更可喜的是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学团结一心、学习积极、爱心十足。 班主任:曲莹

心理学:个性倾向性

心理学:个性倾向性 一、名词解释 1、需要: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2、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 3、学习动机:推动、引导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 4、成就动机:个体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图在学习、工作、创造上取得成功的动机。 5、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索某些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 6、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7、间接兴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 二、填空题 1、需要产生的原因是(肌体内部处于缺乏状态或不平衡状态) 2、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 3、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成(倒U型曲线关系)。 5、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难度越大,动机的适中水平越低;学习难度越小,动机的适中水平越高) 6、兴趣的品质(指向性、广度、稳定性、效能)。 7、根据倾向性,可以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8、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是(诱因) 三、判断题 1、满足儿童的一切需要,能促进个性和谐的发展。(错) 2、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成正比关系。(错) 3、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对) 4、只有满足儿童的一切需要,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错) 5、对个体来说,做任何事情,动机的适中水平是一样的。(错) 6、动机和活动之间是一致的,是一一对应关系(错) 四、选择题 1、需要产生的原因是( D )。 A、动机 B、政治 C、法律 D、机体的不平衡 2、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为( C )。 A、尊重需要 B、审美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认知需要 3、马斯洛认为,人最基本、最强烈的需要为(A )。 A、生理需要 B、友谊需要 C、安全需要 D、心理需要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和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影响个人的行为。个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同时个性也不单纯是行为和理想,而且制约着各种活动倾向性;一个是个性心理特征。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 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 法 (5)个案法 联系实际说明个性差异在管理中如何应用

因个人的性格差异,所以在一个组织中会有不同的性格,这就形成了个性差异化,而管理者如何在这样的一个组织中协调,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了。组织中的个体作为健康的有机体,在人的个性方面,如同婴儿成长为成人一样,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然而,这种成熟过程,会被组织不客气地打断。凡是正式组织,都会阻碍个性的成熟。因此,组织理论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找出这种冲突的解决方案。阿吉里斯的这一发现,很快就成为组织行为学的热门话题。下式组织肯定是理性的。这种理性,会“设计”出井井有条、秩序井然的结构和运行秩序。然而,现实中的员工各色各样,千差万别,“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正式组织总会要求它的员工适应组织,而不是组织适应员工。如果要按照每个员工的喜好和偏爱来设计组织,那么,组织就会变成由一片片补丁拼缀起来的“百衲衣”。泰罗的“精神革命”,法约尔的“团队精神”,在阿吉里斯眼里,一概都是改造个人,使个性适合于组织的手段。传统观念认为,按照理性和逻辑设计出来的组织,从长远观点来看更符合人性。但是,这种理性和逻辑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对抗?为什么必须让人们改变思想观念才能保证正式组织的成功?“长远”难道一定要牺牲“眼前”难道说理性就一定要以“不人道”为代价,这些都值得探讨。其次,组织的等级层次结构,势必形成“命令-服从”关系。这种结构,会剥夺员工的自主权,限制员工的知情权。没有自主权就会造成依赖、被动和从属心理,没有知情权、缺乏信息就会没有长远打算.所有这些,无非就是把员工阻断在非成熟状态。为了弥补员工的这种损失,只好以金钱作为补偿。而这种金钱补偿,实际上等于告诉员工,组织就是让你产生不满和厌恶的地方。你可以用金钱再去组织之外购买满意和愉快。另外,组织的管理者在这种结构中,要履行职责,就需要克制和压抑感情,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不能以个人风格代替制度规范,把个性与工作完全割裂开来。说通俗一点,你越不像个“人”,就越符合组织的要求。阿吉里斯调侃道:如果领导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对组织的忠诚,那就有理由怀疑他的个性是否健康。作为部下,对领导人的尊重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为人而是因为他的工作,那么这种尊重就有可能属于人格分裂。再次,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使员工的个性发展由“自治”变为“他治”。员工的奋斗目标不是自己设定的,而是组织和上级为他安排的。这种目标具有外在性和肤浅性,不能达到“自我”层次,由此会导致员工心理上的挫伤与失败,而个性的发展恰恰依赖于心理上的自得和成功。只有员工根据内在需要自己确定目标,才能实现心理成功,而这正是组织所排斥的。最后,组织的控制幅度原则,会加大员工的“管理距离”。控制幅度越小,部门划分就越多,而工作就越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不同部门之间员工的沟通往来,就需要层层请示到有权指挥这两个部门的共同领导为止。这也会剥夺员工的自治权,使员工更加深刻地感到无力控制自己的命运,增强依赖性。

心理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A.奈塞尔 B.冯特 C.斯金纳 D.弗洛伊德 2.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这是【】 A.兴奋的扩散 B.兴奋的集中 C.抑制的扩散 D.抑制的集中 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建于【】 A.1888年 B.1879年 C.1878年 D.1877年 4.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5.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6.由于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这属于【】 A.相继正诱导 B.同时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负诱导 7.格式塔学派是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中“格式塔”的含义是【】(2012年烟台市市直) A.行为 B.精神

C.整体 D.人本 8.张明打了通宵的游戏,以致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这属于【】 A.同时性负诱导 B.相继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性正诱导 9.神经元具有【】的功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 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 1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2013年滨州阳信)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反射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奈塞尔 12.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 A.左脑右脑 B.右脑左脑 C.左脑左脑 D.右脑右脑 13.构造主义主张研究【】 A.认知 B.意识 C.行为 D.无意识 14.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元 D.脑

心理健康 性格

性格会不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呢? 心理学认为,性格是心理活动的体现,而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我们的意识、情绪都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元、灰质、树突、轴突、神经递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们人生的最初几年(包括胚胎时期),脑部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所有脑细胞正确地连结起来。不只是建立细胞间的连结,还要把某些连结切断——3岁小孩脑细胞之间的连结是成年人的两倍——这些连结是乱七八糟的——为了妥善运作,脑部必须决定哪些连结要保留,哪些要断裂。在有限的大脑关键发育期间脑部必须检查成千上万兆的连结,因此不得不采取“残忍”而有效的原则:用不着的就自动断裂。 那么脑部如何判断哪些连结用得着,哪些用不着呢?通过观察,科学家总结出了大脑的判断规律:不断探测哪些区域经常受到刺激,而哪些区域极少受到刺激来决定是否断裂这些区域的连结。也就是说很少受到刺激的部分将自动断裂。通过发生在1970年洛杉矶郊区女孩吉妮身上的悲剧(被其精神情况极不稳定的父亲绑在一个小房间的椅子上长达12年半,因为父母几乎没有跟他说过话,她的脑部负责语言的部分几乎没有受到刺激,导致终身受损。吉妮被解救出来后通过多年语言训练,至今仍无法学会说话,只能“像动物一样呜咽”),这证实了大脑神经科学家对人类大脑初期发育的理解:过了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人的大脑结构基本定

型,之后的环境变化以及训练很难改变大脑的构造,也很难改变基于大脑结构功能区特征。 同样,我们正常人在大脑发育关键时期接受到的刺激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刺激范围和种类是基本接近的),刺激的程度和强度也有一定差异。这些微小的差异对大脑发育的连结断裂以及结合时期的影响在于改变了功能神经元连结的强度。这些功能神经元连结强度对我们将来的获取信息、思维、决策方式都将产生一生的影响。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性格一旦形成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荣格曾举过有极个别例子,比如在童年时期遭遇巨大情感挫折,可能会由外向转为内向)。 特别说明:性格没有好与坏,测试的目的是反映最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别人所期待的你。请最大程度放松下来,选择当您面临下述这些情况时不由自主、自然和不假思索的决定或倾向。 很准的一组心理测试题所谓「铁汉柔情」,外面再坚强凶悍的男人女人也都有温柔的一面。 从这个心理测验看看你在内心深处的温柔指数有多高? 状况:如果上帝要你跟你的另一半下辈子还是在一起,你希望你们能变成什么? 选项: 1.一对比翼鸟 2.一对老虎 3.一对黑天鹅 4.一对小海豚 5.一对连理枝 解析: 1.一对比翼鸟:温柔指数20,你是标准的硬汉,较自我中心,不易受别人拘束。只有当感情

个性心理

第十章个性心理(上) 第一节个性概述 一、个性(personality)的概念 ?心理学上的个性也是人格。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独特而稳定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个性特征 1.社会性——个性社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2.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3、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4、整合性——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和内在一致性“人格分裂” ?4、功能性——决定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事业成败 三、个性倾向性的表现 ?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最活跃的因素。 ?(一)需要(need) ?1、概念: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以缺乏感和满足感为人所体验。 ?2、类型: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Maslow的需要层次(1962) ?生理(饥渴) ?安全(住房、钱) ?爱和归属(亲密) ?自尊(同伴的尊敬)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二)动机(motivation) ?1、概念——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2、产生条件: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 ?中等强度的需要加上高诱因会激发高动机水平;高需要与低诱因只是低动机水平。 ?3、种类: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 ?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

(三)兴趣(interest) 1. 概念: ?人对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与探究倾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种类: ?直接兴趣?a?a事物本身在情绪上引人入胜 ?间接兴趣?a?a事物或活动结果有价值和意义 3. 品质: ?倾向性(内容);广阔性(类别) ?稳定性(持久);效能性(利害) 第二节气质(temperation) ?人的风格差异(先天与后天性) ?一、概念 ?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二、气质特点 ?1. 动力性 ?2. 天赋性 ?3. 稳定性 三、气质学说 (一)体液说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多血质(血液):活泼、快乐、好动 ?粘液质(黏液):沉静、淡漠 ?抑郁质(黑胆汁):忧郁、不快乐、 ?胆汁质(黄胆汁):兴奋性强、急躁易怒 (二)体型说(克雷奇默) ?肥胖型——矮而胖,面阔颈短;精力旺盛好社交,亲切开朗 ?瘦长型——高而瘦,皮肤干燥;敏感细致、内向温柔、多思冷漠 ?筋骨型——肌肉发达,颈长面大。粘着气质,情绪有爆发性,做事认真,一丝不苟(三)气质血型说(日本学者研究) ?O型:好逞强,勇敢、浪漫多情, ?A型:刻板、明确,温顺腼腆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一、名词解释 1、气质: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3、能力: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人格心理特征。 4、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又称为智力 二、填空题 1、(气质)是个性特征中受遗传因素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2、性格的结构(认知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态度特征)。 3、能力按倾向性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 4、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为(液体智力);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的智力为(晶体智力)。 5、能力按表现早晚来分为(人才早熟、中年成才、大器晚成);按能力水平分为(超常儿童、智力中等者、低能儿)。 6、小学儿童性格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是在(2 )到( 4)这一阶段;在小学(5 )年级的前后,儿童发展进入骤变期。 三、判断题 1、能力在人格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错) 2、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粘液质的人呆板冷漠,所以多血质比粘液质好。(错) 3、5 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最佳年龄)。(对) 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存在着个性差异。(对) 5、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以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对) 6、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对 7、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对) 8、性格有好坏之分。(对) 9、一个10岁的儿童,经过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的测验,他完成了11岁儿童的全部测验项目,他的智商为105。( 错) 10、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内在根据,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遗传素质越高,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力越大。(错 ) 11、王方5岁,李元10岁,他们的智商都是110 ,两人比较起来年纪较小的聪明一些。(错 )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题及答案 2014.11.04

一、单选题(请点击正确的选项)[本部分30分] 1. 1. 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有:个性特征、个人能力和() [本小题2分] A. 社会事件 B. 个人期望 C. 生活事件 D. 行为模式 2. 2. 在人的自我认识窗中,应该()人的开放区域。 [本小题2分] A. 开发 B. 扩大 C. 避免

D. 缩小 3. 3. 下列哪个不是人际交往的功能:( ) [本小题2分] A. 心理保健 B. 行为协调 C. 展示个人魅力 D. 协调关系 4. 4. 有的国家开设了“骂人”俱乐部,心里有了闷气可以到“骂人”俱乐部去骂工作人员,这属于() [本小题2分] A. 矫正人格的方式 B. 适当发泄的途径 C. 一种娱乐方式

D. 俱乐部宣传方式 5. 5. 在气质类型中,哪种气质类型具有精力旺盛、直率、热情、刚强、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的特点() [本小题2分]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6. 6. 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 [本小题2分] A. 强迫症 B. 一般性焦虑障碍

C. 抑郁症 D. 躁狂症 7.7. 与人交往时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是()障碍 [本小题2分] A. 恐惧心理 B. 孤僻心理 C. 猜疑心理 D. 敌意心理 8.8. 在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中,A代表( ) [本小题2分] A. 诱发事件 B. 信念

C. 引发不良情绪的根源 D. 不合理的推理 9.9. 现代心身科学研究表明,()的疾病与心理压力有关。 [本小题2分] A. 25% B. 50% C. 75% D. 90% 10.10. 心理韧性不足是职业倦怠的() [本小题2分] A. 个人内在原因 B. 外界客观原因 C. 职业原因

第八章 个性心理特征

第八章个性心理特征 第一节能力 一、能力概述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和活动密切相关。一方面,能力在活动中发展并表现在活动之中。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某种能力为前提。 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按照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大小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按照能力的功能可把能力划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属于不同现象和范畴。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为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身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而能力是针对进行活动的可能性而言的。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发展速度不同。知识、技能的掌握较快,而能力则要以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并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 二、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类型的差异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超常儿童低常儿童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才早熟中年成才大器晚成 能力类型的差异 1.知觉方面有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 2.记忆方面有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 3.言语和思维方面有形象思维型、抽象思维型和中间型。 三、能力的测量 能力测量是使用经过检验证明具有一定信度、效度、稳定性的标准化的能力测量量表,来对一个人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其倾向性加以鉴定,并用数值加以标志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给一个人的能力发展水平和状况“指派数据”有一般能力测量、特殊能力测量和创造力测量。 一般能力测量也叫智力测量,是用一定的智力测量量表来衡量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或手段。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有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量、韦克斯勒智力测量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通常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为白痴。 特殊能力测量也叫专业能力测量,主要用来测定个体某方面特有的潜在能力。主要的特殊能力测量有音乐能力测量、美术能力测量、表演能力测量、数学能力测量、文书能力测量、机械能力测量、飞行能力测量、管理能力及其它特殊能力的测量。特殊能力的测量主要用于职业定向指导、就业人员的筛选和安置及有特殊能力儿童的发现和培养。 创造能力测量的内容不强调对现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强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与超乎寻常的独特性。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创造力测验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性思维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四、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一)能力的形成 遗传素质环境与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能力的培养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 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目录1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 3气质 4性格 1个性心理特征编辑个性的特征具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形成一个人脾气暴躁、性格外向,其含义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看到这个人的一些行为表现,才产生这样的评价,所以,心理特征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在个性结构中并非孤立存在,它受到个性倾向性的制约。例如,能力和性格是在动机、理想等推动作用下形成、稳定或者再变化,也需要依赖于动机和理想等动力机制才表现出来。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使个体表现出时间上和情景中的中一贯性,体现个体行为。 2能力编辑能力是使人能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它与气质和性格的不同表现在:能力必须通过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当然活动中也会体现出性格和气质方面的差异,但完成该项活动所必须和必备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例如,完成一幅绘画作品的活动需要具备色彩鉴别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不同能力的有机组合。需要注意的是,能力并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知识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技能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解一道数学题时,所用的定义和公式属于知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灵活性和严密性则属于能力。学会骑自行车是一种技能,而掌握该技能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灵活性、身体平衡性则是一种能力。 通常能力有四种分类 1.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指的是,对于既有行为模式模仿复制的能力。创造能力是与发散思维有关的能力,是新的思维组织产生的能力 2. 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能力一生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趋缓。 3.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一个人在普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记忆力。特殊能力是人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的能力如演讲能力。 4.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的认知相关的能力,包括记忆、思维、想象等等。操作能力是一个人控制肢体运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是指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运用的综合社会能力。 3气质编辑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可以指个人的性情或脾气,也可以指个人心情随情境变化而随之改变的倾向,亦即个体的反映倾向。 1、气质是与生俱来的

心理学论文 自我个性分析

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姓名:李浩 系别:化学系 专业:应用化学 学号:2010122204 时间:2011.12.15

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李浩 (化学系,应用化学,104班,学号2010122204) 摘要心理分析可以做好心里治疗;能够完善心里教育;能够帮助自我个性发展。通过三种方法去认识自我,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在自我分析中,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关键词自我分析,成长经历,个性,气质,心理健康 1引言 本次研究以“我”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审视研究自己的个性,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出发点分析其养成的原因,并以研究结果制定完善自我的方案。 2自我分析 自知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这次我通过自我分析,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同时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一番分析。 2.1自我分析的方法 2.1.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我们先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通过和人比较认识自己应该注意比较的参照系。 2.1.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一般人通过自己所取得的成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发展的研究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发展的研究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我校于2003年9月被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进行省级立项课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发展的研究》课题实验工作。三年多来,我们认真学习,制定方案;依据方案,积极探索;在实验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三年来,我们从改革德育工作模式入手,开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此项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活动开展以及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学生养成了正确认识自己,赏识自己,对待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对待周围的人充满关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有效促进了我校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促进了实验教师的发展。 一、课题陈述 1、研究背景 (1)从社会需要和课改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这些素质、品质的形成无不以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心理发展为依托。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已把基础教育的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而心理素质既是人才素质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种素质的基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2)从当前青少年不断出现的心理问题上看,由于受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就业压力的增大,家庭结构的变化,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独生子女过分呵护等诸多因素给孩子带来紧张、焦虑、自卑、依赖、自私、脆弱等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为了使中小学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科学、规范地开展,教育部特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理论依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心理学 第八章 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个性倾向性 一、个性倾向性的定义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人们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自我意识,它们反映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和选择。个性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活动或行为的方向、内容和方式,使人们彼此间的心理面貌、社会特性千差万别。因而,个性倾向性是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二、需要的基本概念 (一)需要是什么: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它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 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 要求的反映。 (二)需要的类别 1.从需要产生或起源的角度看,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是指与保障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需要 (1)维持机体内部平衡的需要(如饮食、睡觉、呼吸、运动等)(2)回避伤害的需要(如对有害或引起不愉快的刺激进行回避或防御) (3)性的需要 (4)内发性需要(如好奇、探究反应等) 社会性需要是指人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它们是人在 生物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对

文化学习、劳动、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所特有 的高级需要,它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各种要求。 2.从需要对象的角度看,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即认对事物对象的需求,包括低级的(如食物、自卫、 性等)和高级的(如豪宅、名车等) 精神需要即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如对智力、成就 自尊等方面的需求 (三)需要的层次 人的各种需要不是同时出现和发展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明确是概括出五种不同水平的需要:(由低到高) A.生理的需要,如饥饿、口渴 B.安全的需要,如安全感、稳定性 C.归属与爱的需要,如认同感、感情 D.尊重的需要,如威信、自尊 E.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天赋、潜能的嫉妒发挥) 三、中学生需要发展的主要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加,中学生的需要也不同儿童时期的需要,他们更加注重社会性的需要。其主要特点有:肯定和尊重的需要、积极参与的需要、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四、需要的发展与培养 (一)生活实践促进个体需要的发展

[试题]心理健康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试题]心理健康自我个性心理分析心理健康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一、我是一个白羊座的女生,个性比较冲动、爱冒险、慷慨、天不怕地不怕,而且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到黄河心不死,而且脾气很大,不过都是炮仗颈,绝对不会放在心上,很快就会没有事。有时候我说话会不经过大脑,心直口快,直肠子,好听的不好听的都一口气的都说来工作上学习上,我做事情都很积极、热情有活力,乐观进取有自信,有明快的决断力,坦白率真、爆发力强,勇于挑战一切,对朋友也很讲义气,但是缺点就是做事比较急缺乏耐心粗心大意的,说话欠缺考虑,三分钟热度。经过一学期关于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从心理学角度科学的分心自己性格上的优缺点,这让我更加客观的认识并了解了自己。 二、我是一个热心、真诚、坦率、乐于助人的人。在气质类型上属胆汁质和粘液质混合类型。平时严于律己,常常给自己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凡事往好的方面想。 善于忍耐,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为人处事会为他人着想,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和集体融为一体。能处处尊重、信任他人。 热爱工作,有上进心,要求自己有进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充实自己,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能调节管理情绪,心境良好。虽然也会有消极的情绪,但一般不 会长久。能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学会满足。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能够与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总的说来,本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会享受美好人生,知足常乐。 三、我是一个安静内向,敏感,稳重、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做事审慎的人。我心地善良,温柔热情,有责任感,富有人情味。我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态度稳重,不易分心,遇事谨慎,持久力强。情绪较稳定、平静,我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好地管理自己,不太会生气。有较强的觉察情绪的能力,比方说面临较大的压力或抉择时,我会有一点点焦虑,但是我会及时觉察并调节。 一、自我个性心理分析包括: (范例) 我属于偏重于多血质的终合型气质,具有稳定、持久、愉快的情绪,热爱学习,兴趣广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强,具有豁达、大方、诚实、正直、勤劳、认真、细心、坦诚、主动、谦虚、自信、自豪的性格,富有同情心、集体主义强,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坚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不怕失败、对待挫折始终充满信心,始终保持愉快乐观、精神饱满的心境,勇敢、真诚、乐于与人交往,信任别人、吸引别人、赢得别人、受人欢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平易近人、没有偏见、关心学生、态度认真、要求严格、言行一致、开朗活泼、品德高尚。 我具备做心理辅导教师的五个“心”:爱心、耐心、诚心、细心、虚心。具有积极性的自我意识:自爱、自尊、自信,拥有自信、乐观、积极进取、冷静的心理素质: 1(社会适应素质:对信息的敏感性(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读报、听新闻的习惯),意志坚强、能全面地看问题、强烈的进取心。 2(自我完善素质:有较强的自信心、耐挫折力、独立性、自我激励。 3(职业性格素质:积极的人生观、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感。

自我个性心理特征分析

自我个性心理特征分析 人的一生伴随着生理的和心灵的病痛。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理的病痛算不了什么,只要你有生命的欲望,我们就会战胜病魔好好的活在这阳光的世界上;而心灵的病痛则让我们苦不堪言,折磨着我们的灵魂,让那些调节能力和毅力薄弱的鲜活生命去了另一个世界。为什么他们离我们而去呢?因为他们没有心灵病痛的良药------心理学!他们有的心灵生病或者服药太少或者太多、有的压根不知道还有要可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的心理学,心里有一股想自我剖析的冲动。像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的一个人,也心理有个底,生活中客观一点。但是呢!有时你的心理让别人来分析更容易,所谓的当局者迷。但是我觉得还是要自己认识自己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方向打好基础。所以我也决定来个自我个性心理特征分析。这些文字可能描述不全面也不是很专业准确,但是我还是很珍惜这第一份我系统的自我客观认识。 个性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主要有兴趣、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有性格、能力、气质、智力等。前者比较复杂,后者也比较奥妙。我来自我解剖一下。 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我的性格:(一)现实态度特征:1,对别人,集体社会的态度:偏向于爱祖国,爱集体,有同情心,诚实、正直、礼貌。但是行为表现还不够积极,还有些漠不关心,也没有实际行动表现于爱祖国,有同情心。我一向主张每个人都做好最好的自我,独立。自我认为很诚实,很正直,以后有经济绝对慷慨资助有需要的人。2,对劳动工作的态度:偏向于勤劳,但有时也十分懒惰,有责任心但是还是有点粗心大意,马虎,节约。对家庭和父母:思想前卫,希望自己为自己、父母而活,不想结婚,认为没有能力养育孩子而让孩子不优秀是对孩子的命运不公,自己也累。3,对自己的态度:未来的生活有信心,有理想。自信但很客观,很现实。 (二)意志特征:1,自觉性:对自己要做的事能清楚认识,但是不够坚持,没有十足的耐性,能把自己的热情和力量投入,能冷静分析问题,但是遇到挫折也会气馁。有时过于独断,武断,考虑不够周全。2,坚定性;毅力不够顽强,但精力比较充沛,能总结经验,不为不符合实际的愿望所驱动。但是离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境界还相差甚远,当然也不是一遇困难就垂头丧气。3,果断性:能迅速作出决定,当机立断,积极采取行动,但有时考虑不够周到,勇气可嘉,但

心理学之个性分析

心理学之个性分析 1、研究显示,笔迹学无法对某个人的个性进行准确可靠的洞察。 2、人性格的五大层面:开放性、直觉性、外向性、亲和性、敏感性。下表为测试表: 测试表2-1 开放性: 第5项与第10项的总得分: 低分(不超过10分)高分(超过10分) 现在,你可以在评估接下来的四个层面时重复这样的过程。 直觉性: 第3项与第8项的总得分: 低分(不超过11分)高分(超过11分) 外向性: 第1项与第6项的总得分:

低分(不超过9分)高分(超过9分) 亲和性: 第2项与第7项的总得分: 低分(不超过10分)高分(超过10分) 情绪敏感性: 第4项与第9项的总得分: 低分(不超过9分)高分(超过9分) (1)开放性是指一个人寻找与体验全新、有趣且不同寻常的经历的程度。 他们很容易会感到厌烦,但在容忍模糊不清的事物方面又特别擅长,因此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形势与问题。他们具有创造性思维,为人睿智、有趣、富于想象力、不墨守成规。他们拥有丰富的心灵生活,喜欢新思想,勇于追逐梦想,很容易成为被催眠者。 与此相反,在这个层面得分较低的人往往比较传统、务实,更关注事情现实的一面。他们对熟悉的地方与事物都感到比较自在,很容易按照固有的步骤去解决问题。 (2)直觉性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目标,表现出来的组织、坚持以及自律的程度。 在这个层面得分较高的人往往都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为人可靠、工作勤奋,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能够为了长远的成功而牺牲短期的利益。这些人在职场的表现会特别好,能够坚持新年下定的决心,做事非常准时。同时,他们一般寿命会比其他人长一些,因为他们不会去做高风险的事,比如超速驾驶等,而且他们喜欢锻炼身体,平时的饮食较为均衡,会定期进行体检。 在这个层面得分较低的人通常都不那么可靠,为人更随和与乐观。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很难,且他们很容易分心,但是他们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形时却能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 (3)外向性是指一个人对外在世界或是他人刺激的需求程度。 在这个层面得分较高的人都是比较有趣的,他们做事较为冲动、能乐观地面对生活,享受与别人共度的时光,拥有较广的交际圈。他们更喜欢做领导者,而不愿意去追随别人,他们喜欢听那些具有挑衅或是色情味道的笑话,喜欢喝酒,

心理健康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心理健康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一、我是一个白羊座的女生,个性比较冲动、爱冒险、慷慨、天不怕地不怕,而且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到黄河心不死,而且脾气很大,不过都是炮仗颈,绝对不会放在心上,很快就会没有事。有时候我说话会不经过大脑,心直口快,直肠子,好听的不好听的都一口气的都说来工作上学习上,我做事情都很积极、热情有活力,乐观进取有自信,有明快的决断力,坦白率真、爆发力强,勇于挑战一切,对朋友也很讲义气,但是缺点就是做事比较急缺乏耐心粗心大意的,说话欠缺考虑,三分钟热度。经过一学期关于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从心理学角度科学的分心自己性格上的优缺点,这让我更加客观的认识并了解了自己。 二、我是一个热心、真诚、坦率、乐于助人的人。在气质类型上属胆汁质和粘液质混合类型。平时严于律己,常常给自己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凡事往好的方面想。 善于忍耐,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为人处事会为他人着想,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和集体融为一体。能处处尊重、信任他人。 热爱工作,有上进心,要求自己有进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充实自己,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能调节管理情绪,心境良好。虽然也会有消极的情绪,但一般不

会长久。能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学会满足。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能够与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总的说来,本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会享受美好人生,知足常乐。 三、我是一个安静内向,敏感,稳重、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做事审慎的人。我心地善良,温柔热情,有责任感,富有人情味。我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态度稳重,不易分心,遇事谨慎,持久力强。情绪较稳定、平静,我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好地管理自己,不太会生气。有较强的觉察情绪的能力,比方说面临较大的压力或抉择时,我会有一点点焦虑,但是我会及时觉察并调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