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共聚同窗下——香港中学生对融合式课堂学习的看法和经验

共聚同窗下——香港中学生对融合式课堂学习的看法和经验

共聚同窗下——香港中学生对融合式课堂学习的看法和经验
共聚同窗下——香港中学生对融合式课堂学习的看法和经验

Advances in Education 教育进展, 2014, 4, 5-16

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10.12677/ae.2014.41002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4 (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journal/ae.html)

On the Same Campus—Secondary Pupils’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towards Studying in an

Inclusive Classroom

K. L. Vicky Tsang1, Zuori Xie2

1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Counselli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ong Kong

2Graduate School,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ong Kong

Email: vtsang@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hk

Received: Dec. 1st, 2013; revised: Dec. 28th, 2013; accepted: Jan. 10th, 2014

Copyright ? 2014 K. L. Vicky Tsang, Zuori Xie.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4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K. L. Vicky Tsang, Zuori Xie. All Copyright ? 2014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 Background: Since the surge of inclusive schools in Hong Kong in 2001,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who need to attend inclusive schools had also been on the rise. What are the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with and without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towards studying together on the same campus in Hong Kong? Aim: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research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secondary pupils, with and without SEN, towards studying to-gether on the same campus in schools using “Whole School Approach”. Method: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were gathered from the use of the On the Same Campus questionnaire by surveying on 216 sec-ondary pupils from 11 inclusive schools in Hong Kong. Quantit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alysis. Qualitative data in a form of experience sharing were analyzed using them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The analysis of data revealed four themes in WSA schools: 1) lack of initiatives for social in-teraction, 2) lack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3) lack of opportunities for cooperation, and 4) lack of handling skills for school bullying. It also states that peer support in a form of pupils’ social participatio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inclusion in regular classrooms. Conclusion: This paper proposes four directions for positive promo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school: 1) demolish social barrier, 2) establish social structure, 3) promote social learning and 4) nurture social culture. We suggest that teachers in regular schools can assume more roles as peer support mediators among pupils in the classroom by facilitating peer interaction opportunities for all pupils on the school campus.

Keywords: Peer Support; Social Inclusion; Secondary Pupils’ Perception; Pupil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Whole School Approach

共聚同窗下——香港中学生对融合式课堂

学习的看法和经验

曾君兰1,谢作瑞2

1香港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与辅导学系,香港

2香港教育学院研究生院,香港

Email: vtsang@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hk

收稿日期:2013年12月1日;修回日期:2013年12月28日;录用日期:2014年1月10日摘要:背景:自香港政府于2001年颁布所有学校必须采纳“全校参与模式”办学后,就读主流学

校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人数不断飙升。在香港主流学校就读的中学生,不论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和普通学生,对在同一校园上课的朋辈又持有怎么样的态度和观点呢?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和比较普通中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中学生对同班学习的态度和反应。方法:本研究透过“同一校园”调查问卷作定量数据,并于问卷中设有的开放式响应部分作定性数据,一共有216位来自11所中学的普通学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参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组及普通学生组在问卷两部分的得分和整体总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了从在同一校园上课的朋辈经验中反映出四个主题:1) 缺乏社会交流主动性,2) 缺乏相互理解,3) 缺乏合作机会,及4) 缺乏欺凌情境应对技巧。朋辈经验分享亦说明了朋辈互相投入之支持模式在促进课室内之社会共融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本文建议四个有助提升课室内同学共融之方向:1) 排除社会障碍,2) 建立社会结构,3) 促进社会学习,及4) 培养社会文化。另外,在普通学校里任教的教师应扮演更多朋辈支持中介者的角色,在课室里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多朋辈互动的机会。

关键词:朋辈支持;社会共融;中学生看法;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全校参与模式

1. 引言

始于1997年,香港的教育部门发起之“全校参与模式”试点学校计划。其后在2001年,香港政府颁布“残疾歧视条例教育实务守则”[1],正式列明所有学校需要采纳“全校参与模式”办学,透过以下七个“全校参与模式”原则,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主流学校学习:1) 全体参与(包括学校员工、学生和家长),2) 课程调适,3) 差异教学,4) 朋辈支持,5) 合作学习,6) 评估调适,7) 灵活地利用学校资源,以支援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教育局,2010)。在2003年,教育统筹局引入“新资助模式(New Funding Mode)试行计划”,每所试行学校皆获得“学习支援津贴”,每名学生最多获2万元津贴。至二零零七年,已有约300所学校采用“新资助模式”,教育统筹局亦在其校内增设了约520个小学加强辅导教学计划。结果,“全校参与模式”学校在香港激增。在2005年,就读主流学校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人数已飙升至超过4000(表1)。至2009年,312所小学加入了新资助模式计划,正式实施“全校参与模式”。

2. 在香港有关全校参与模式的研究

过往在香港有关“全校参与模式”(Whole School Approach)的研究,主要调查对象大多针对老师和家长的看法[2-4]。例如,香港特殊教育学会和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学会的研究结果显示,家长大多担心“全校参与模式”会对课堂内的教与学带来负面影响。尽管大部分家长不排斥融合教育的理念,却只有少数家长认为学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施“全校参与模式”理念[5]。在香港,普通学生的家长,普遍都担心课堂教学质素和其子女在校的学业成绩,会因学校实施这种模式而被拖累[6]。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家长,则担心学校教学资源不足、课程设置和评估模式不足以适切地满足其子女的特殊教育需要。

另一方面,在“新资助模式”下的“全校参与模式”学校,大多使用政府提供之拨款资源在教与学方面的支出上,如聘请额外教师助理、举办教师专业培训等[7]。然而,融合教育之主要精髓,贵乎于有关融合教育的四个概念:一起学习、从事参与、彼此接纳和成就[8,9]。因此,更多的重点应投放于提升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社会共融,要做到这方面,就须在香港Table 1. Number of students with SEN attending regular schools in

Hong Kong from 2001-2006

表1. 2001~2006年间在香港普通学校就读之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人数

特殊教育

需要类别

2001/022002/032003/042004/052005/06智能障碍619 722 926 1012 974 听力障碍715 783 872 902 932 视力障碍110 64 55 69 117 体能障碍220 209 200 214 205 自闭症谱

系障碍

202 318 509 601 662

特殊语言障碍# 1109 1159 1133 1356 总数18663205372139314246

学校着力实践“全校参与模式”七大原则中的“朋辈支持”原则。

3. 全校参与模式的基础理论

“全校参与模式”的运作,可建基于“实践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理论。“全校参与模式”学校内就读的学生,包括了普通学生或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都成为了学校里多元学习社群。“全校参与模式”指的是学校透过制定一套综合政策,为学校里多元学习社群创造出一个实践社会共融的环境,务求使学校实行的措施能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需要[10-12]。“全校参与模式”的独特之处,可见于在这个实践社群里所有社群成员之合作、专家意见之结合,及共同参与的决策方式及过程[6]。在一所实践社群的学校里,不同的学生,在共同学习区域中建构知识,根据个体之间的不同学习差异及需要,彼此运用学校资源,务求达到社会共融之效果。

社会共融学习,是指在全校参与模式的环境下,透过和其他社群成员进行社会互动参与并在这个多元学习社群中掌握了很多社会学习技能的知识。另外,在这个多元学习社群中,透过社会学习过程,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机会去建构有关社会认知的知识,如认识自己的优点,并看到自己作为社群的一份子,如何运用自己的优点去参与,甚至在这个实践社群中出一分力。再者,学生也可以建立有关社会关系的知识,如懂得如何与不同风格的同学交朋友。学生最终能够建立社会共融技巧方面的知识,学会到如何在这个多元学习社群中,应对不同的社会情境[13]。

在一个健康的实践社会共融的社群中所形成的良好朋辈关系,其中衍生出正面朋辈认同、朋辈互动和社群角色,帮助社群成员面对种种社会挑战及危机,成为强而有力的朋辈支持原动力[14]。正面的朋辈关系,亦是同一课室里朋辈是否接纳的决定性因素。过往有关研究指出,课室里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被其他朋辈拒绝。此外,轻度学习困难学生和其同龄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朋辈之社会地位互相比较的研究,亦发现被拒绝的学生大都表现出很低的正面社会行为和很高的负面社会行为[15]。另一研究发现朋辈认同感,即自己感觉得到朋辈支持愈高的学生,愈少感觉孤独和较主动向朋辈寻求支持[16,17]。故此,一所全校参与模式学校,一旦成为一个健康的实践社会共融的社群,其融合教育的目标就不再局限于处理学生的个别特殊教育需要,而是聚焦于如何建立良好的朋辈关系,及如何解决社群成员间所遇到的社会阻碍。

4. 研究目的

在香港主流学校就读的中学生,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和普通学生,对在同一校园上课的朋辈又持有怎么样的态度和观点呢?一直以来,有关香港中学生的调查研究是寥寥无几的,然而,中学生作为学校社群的最主要成员,应是有关“全校参与模式”研究中少不了的重要对象。

本研究旨在调查和比较普通中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中学生对同班学习的态度和反应。此研究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是:一) 在参加“全校参与模式”的学校中,普通中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中学生对同班学习的态度是怎样的?二) 在参加“全校参与模式”的学校中,普通中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中学生对同班学习的看法是怎样的?三) 在参加“全校参与模式”的学校中,普通中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中学生在对同班学习的态度上是否有区别?四) 在参加“全校参与模式”的学校中,普通中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中学生在对同班学习的看法上是否有区别?

五) “全校参与模式”的学校中,有什么因素能促进普通中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中学生之间的社会共融?

5. 研究方法

5.1. 研究背景

本研究获香港大学“陈天生共融教育基金”资助,在2011年1~9月期间进行。由于全纳教育基金主要资助学生研究为主,须先得香港大学研究发展办公室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我们并没有获准收取参与学生的个人基本数据作统计数据,如其特殊学习需要类型,年龄或性别,亦未能直接向参与者派发问卷。

5.2. 定量数据——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了“同一校园”(SAME)调查问卷。“同一校园”调查问卷取材于三个用于调查教师态度的问卷,即对“融合教育态度量表”(ATIES)[18,19]、“对

融合教育看法量表”(PIES)[20,21],和对“融合教育态度和关注量表”(SACIE)[22],并加以修改成30条问题,以适用于当前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需要。

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同班上课的态度(15题;α = 0.85);第二部分,对全校参与模式下共同学习所产生的影响的看法(15题;α = 0.92)[23]。调查问卷之整体的克隆巴赫系数是0.89。调查问卷的每个项目,都用4级记分方式来表示支持或不支持的程度,即4 = 非常支持,3 = 很支持,2 = 有些支持和1 = 不支持。得分越高,表示参与者更加支持和更能接纳在“全校参与模式”下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一起学习(表2)。

“同一校园”问卷改编自的三个不同的量表,都源自对教师的态度调查,未有被用作学生调查。对其内容的效度检验报告,仅限于本研究的初步研究;问卷项目用于学生调查方面的相关性仍有待考证。

5.3. 定性数据——经验分享部分

本研究的定性数据是通过参与者叙述其真实校园经验而得。在问卷中设有开放式响应部分,让调查对象写出他们身处在同一校园里的真实互动经验。

5.4. 调查对象

本研究获得了香港11所主流中学(非特殊学校)的216名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同意作为调查对象。由于受研究伦理方面的私隐法例所规限,我们没有从校方获取学生的个人资料,如参与者的特殊教育需要的类型、年龄,或性别等数据。本研究获发展伦理部门批准执行研究。

5.5. 回收率

研究员总共发出了邀请信给24所中学的校长,其中11所学校同意参与本研究(46%)。每所参与的学校都会收到一个装有30份问卷(15张绿色和15张粉色)的包裹。问卷回收率为65.5%。回收的216份同意信中,130份(60.2%)来自普通学生,86份(39.8%)来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5.6. 研究过程

研究员接触了24所实施“全校参与模式”的中学。随后以邮寄方式邀请各学校校长参与。经校长的

Table 2.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of the “On the Same

Campus” (SAME) questionnaire

表2.“同一校园”问卷之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信效度检定部分记分级别内部一致性信效度检定对融合教育的态度

4)非常支持

3) 很支持

2) 有些支持

1) 不支持

Cronbach’s α= 0.845

(n = 15题项)

融合教育会对学生

产生影响的看法

4) 非常支持

3) 很支持

2) 有些支持

1)不支持

Cronbach’s α= 0.924

(n = 15题项)

同意后,研究员随即通过各参与学校的学习支援小组统筹主任,将邀请参加调查的同意书和研究问卷交给学生及其家长。调查问卷的纸张颜色分为绿色和粉色两类,以资识别。有关信函和问卷的发放和收回的过程,都由学习支援小组统筹主任经手;只有他们才知道哪一位学生是否符合调查对象的标准。这样,研究人员毋须直接参与信件和问卷之发放过程,召集人亦毋须向研究人员披露调查对象的个人资料,以确保所有参与学生个人资料的保密性。学习支援小组统筹主任按着研究步骤指引,将装有绿色问卷的信封分发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装有粉色问卷的信封别分发给其他学生。相关的信件和问卷装放在密封好的信封里,以致整个由发放至收回信函的过程,校方统畴主任都不知道学生是否同意参与此项调查,从而确保学生是自愿参与此研究。

5.7. 数据处理

数据通过SPSS18.0版本进行定量性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开放性问题部分的叙述性数据则以数据中所呈现的主题作分类及分析[24]。

6. 研究结果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组及普通学生组在两部分的得分和整体总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3。

如表3所见,各部分总分和总体分数介于2.17(有些支持)到2.52(很支持)之间。普通学生组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组在整体总分上有显著差异(p = 0.000)。在部分得分上,两组学生在态度方面的部分总分(p = 0.322)无显著差异。两组学生就看法方面的部分分数

Table 3.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results for section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表3.量表各部分和整体分数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部分学生类型平均数方差t值效应值

1. 对融合教育的态度

普通学生 2.17 0.60

0.993

-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26 0.71

2. 融合教育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看法

普通学生 2.14 0.72

?2.707**

0.37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4 0.91

整体分数

普通学生 2.31 0.40

?3.555**

1.05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52 0.49

**p < 0.01.

(p = 0.007)则具有显著差异。且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比一般学生更支持融合教育,并认为全校参与模式的实施会带来积极性影响。

6.1. 态度部分项目得分情况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学生关于与有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同班学习的15项目态度项目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4。

我们访问的大多数学校都设有特殊需要支援主任(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Coordinator)一职。这可能是因为参与学校都是资源学校,是其他招收特殊学习需要学生的全校参与模式学校的示范伙伴学校。尽管幼儿园有为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提供融合教育,但那里通常没有特殊需要支援主任一职。因此,那些在幼儿园工作的学习支援教师,直接受监管于可能没有接受过有关特殊学习需要培训的幼儿园校长。拟定IEP档内容的责任自然落在这些支援教师的肩膀上。不过其中有三所棣属同一个教育机构的幼儿园,在机构总部设有高级社工一职,为旗下所有的幼儿园充当特殊需要支援主任。这三所幼儿园的支援教师需向该高级总体来看,一般学生的态度平均值介乎 1.43(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表示有些支持)到2.61(对“行动不便”的学生表示很支持)区域之间;另一方面,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这部分平均值侧介于 1.63(对“有攻击性行为”行为的学生表示有些支持)至2.60(对“行动不便”的学生表示很支持)之间。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与有攻击性行为的同学相比,他们更愿意接纳具有显性身体缺陷的学生同班上课,远超于与有攻击性行为的同学同班上课。原因可能是具有攻击行为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比较容易令人理解和注意到他们的需要;反之,具有自闭症系列症候群、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症、情绪行为障碍等学生,比较容易出现身体攻击性行为[25-28]。在中学,身体残障、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或是智力障碍学生,表现更多社会行为障碍,因而被朋辈排斥[29,30],进而遭受社会隔离[31]。

另外,两组学生只有在两个态度项目上有显著差异,其他均无明显差异。这两个项目包括:对“与学习成绩与同年级同学相比高2年或以上的学生同班上课”(t = ?1.985; p = 0.048)和对“与有需要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的学生同班上课”(t = ?0.564; p = 0.011)。两组学生对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同班上课的接纳态度基本上一致;不过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对异己的接纳程度,过于一般学生。

此外,两组学生获得最高平均数项目皆相同,两组学生皆表示最接受与“行动不便”的学生一起上课(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之平均数= 2.60;一般学生平均数= 2.61)。两个获得最低平均分数的项目是:“与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一起上课”(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平均数= 1.63;一般学生平均数= 1.43)和“与捣乱不能自制的学生一起上课”(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平均数= 1.54;一般学生平均数= 1.65)。两组学生都表示只是“有些支持”与有攻击性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学生一起上课。

6.2. 看法部分项目得分情况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学生有关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同班学习所带来之影响的15个看法项目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5。

在看法部分,一般学生的平均得分介乎 1.73(对

Table 4. Results of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for individual item scores in Attitude scores

表4.态度部分单个问题分数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哪些______________学生应该在一般课室里

与其他普通学生共融学习?

学生类型平均数方差t值

1. 那些学业水平比其他学生低两年级或以上的学生

普通学生 2.22 1.16

?1.901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52 1.13

2. 那些对其他学生使用身体暴力的学生

普通学生 1.43 0.91

?1.475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1.63 1.04

3. 那些需由他人协助才能活动的学生

普通学生 2.61 1.07

0.049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60 1.25

4. 那些经常因病缺席的学生

普通学生 2.56 1.17

0.720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4 1.14

5. 那些学业水平比其他学生高两年级或以上的学生

普通学生 2.25 1.22

?1.985*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58 1.14

6. 那些谈话时令人难以明白的学生

普通学生 2.35 1.15

?0.669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5 1.16

7. 那些未能阅读标准印刷书刊并需用点字法阅读的学生

普通学生 2.06 1.18

?1.017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23 1.23

8. 那些用言语表达自己想法有困难的学生

普通学生 2.32 1.16

?1.210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51 1.18

9. 那些需要接受自理及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的学生

普通学生 2.07 1.16

?2.564*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8 1.11

10. 那些需要使用手语或辅助沟通板的学生

普通学生 2.04 1.16

0.449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1.96 1.20

11. 那些未能控制自己行为而造成课室混乱的学生

普通学生 1.54 0.99

?0.742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1.65 1.03

12. 那些需要个别教授语文及数学的学生

普通学生 2.42 1.127

0.100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1 1.202

13. 那些经常情绪低落的学生

普通学生 2.53 1.231

0.139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51 1.145

14. 那些未能遵守校规及达至操行标准的学生

普通学生 2.12 1.159

?0.314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17 1.140

15. 那些对其他学生使用粗暴言语的学生

普通学生 1.97 1.157

1.736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1.70 1.064

*p < 0.05.

Table 5. Results of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for individual item scores in Perception Scores

表5.对同班学习影响的看法部分单个项目得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在学校里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与普通同学共融学习,

______________。

学生类型平均数方差t值

1. 使我与人合作方面有显着进步

普通学生 2.45 1.12 ?0.039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5 1.18

2. 使我在独立生活技能方面有显着进步

普通学生 2.09 1.09 ?1.578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35 1.23

3. 使我在情绪管理方面有显着进步

普通学生 2.42 1.19 ?0.201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5 1.21

4. 使我在个人认知方面有显着进步

普通学生 2.41 1.11 ?0.510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9 1.15

5. 使我在学术表现方面有显着进步

普通学生 1.80 1.07

?2.272*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15 1.18

6. 使我在社交技巧方面有显着进步

普通学生 2.72 1.08 ?0.305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76 1.10

7.使我在解难技巧方面有显着进步

普通学生 2.21 1.18

?2.391*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60 1.11

8. 能为我提供合适教学资源去尽显学习潜能

普通学生 1.92 1.12 ?2.980**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0 1.12

9. 能为我提供全方位/均衡课程

普通学生 1.93 1.12

?2.606*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36 1.24

10. 使我感到安全

普通学生 1.73 1.07

?3.421**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29 1.29

11. 使我有动机去学习

普通学生 2.01 1.11

?2.452*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0 1.22

12. 使我得到适当机会去发挥所长

普通学生 2.24 1.14 ?1.149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43 1.25

13. 老师会因应我的个别需要而调适教学策略

普通学生 1.99 1.12

?3.247**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52 1.24

14. 老师会因应我的个别情况而调适考测评估方式

普通学生 1.93 1.12

?2.367*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32 1.26

15. 我得到多元化课外活动选择

普通学生 2.24 1.18

?2.528*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2.67 1.26

**p < 0.01, *p < 0.05.

“我觉得安全”表示有些同意)至 2.72(对“提高社交能力”表示很同意)区域之间;同时,具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平均得分在2.15(对“提高学生成绩”表示很支持)到2.76(对“提高社会技能”、“表示有些支持”之间。在这部分,两组学生在9个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包括“提高学习成绩”(p = 0.024)、“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p = 0.018)、“教学资源提高学习能力”(p = 0.004)、“课程更全面”(p = 0.012)、“在学

校感觉安全”(p = 0.001)、“有学习动力”(p = 0.018)、“教学策略适应个体需要”(p = 0.001)、“调适测评方式”(p = 0.019)和“更多课外活动选择”(p = 0.014)。两组学生一致认同在全校参与模式下同班学习能促进社会融合,但是对全校参与模式在教学方面的影响方面看法有显著差异。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组两个最高平均得分的项目是:“提高社交能力”(平均分= 2.76)、“更多课外活动选择”(平均分= 2.67),均表示很支持。一般学生组两个最高平均得分的项目是:“提高社交能力”(平均分= 2.72)和“提高相互协作能力”(平均分= 2.45),均表示很支持。这些项目都与促进社会融合有关。两组学生都认为,同班学习对同学之间的社会关系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组两个最低平均得分的项目是:“提高学习成绩”(平均分= 2.15)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平均分= 2.35),均表示很支持。一般学生组两个最低平均得分的项目是:“在学校感觉安全”(平均分= 1.73)和“提高学习成绩”(平均分= 1.80),只表示有些支持。所有得分较低的项目都与教学表现和课堂管理方面有关。两组学生都认为同班学习会对学习成绩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对社会关系方面侧有正面的影响。

6.3. 质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普通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两组在“经验分享”部分的响应进行分析,从调查者的直接表白中,显示了以下四个主题:1) 缺乏社会交流主动性,2) 缺乏相互理解,3) 缺乏合作机会,4) 缺乏欺凌情境应对技巧。

(一) 缺乏社会交流主动性

在“经验分享”部分,一些分享把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描绘成消极的或是不合群的人。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经常被冷落是因为他们缺乏主动性或是缺少与其他同辈交友的动机。另一方面,普通学生也不敢或是不懂如何向他们示好。以下是他们相关经验的分享:

“在小息时段,当大家在相互聊天的时候,他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总是静静的坐在角落里。”

“大多数人不会刻意地冷落他们(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他们之所以会感别尴尬和不自在,仅仅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教导他们如何去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仕打成一片,所以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去理睬。”

在“经验分享”部分可以看出,成功的交友经常开始于一方对另一方的主动行为。这种主动接触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友好的招呼,坦率的说明自己的个体差异,或是一个简单的帮忙。通过主动出击,彼此的关系才能破冰,自然会接下来有进一步的相互了解。

(二) 缺乏相互理解

由于普通学生不知道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存在着什么问题,故此他们会倾向于排斥或是逃避与他们交往。以下是他们相关经验的分享:

“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和这些人交往的经历,所以可能会认为他们‘怪异’、‘笨手笨脚’或是‘吓人’”。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被认为“怪异”的原因是,和其他普通学生相比,大多数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展现给大家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形式。然而,当普通学生认识并理解他们的问题或特殊之处时,这种害怕也就消失了,进而可以开始与他们交往。

(三) 缺乏合作机会

在经验分享部分,友谊经常是通过一个互动事件或合作活动而开始的,比如团队烹饪比赛、唱歌比赛、体育运动会等。这些合作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参与且彼此了解的社会学习平台。通过这些合作活动,有些学生甚至开始欣赏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才能,比如一个阅读障碍学生的绘画才能,一个视障学生的钢琴演奏才能,或是在一个肢残学生身上看到坚韧的品德。普通学生开始意识到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和他们自己一样,都有人类共有的特质,都在努力地尝试获取他人的认同,并都重视在社群内取得成功的参与。大部分故事都以建立得美好的友谊作结尾,在完成课堂任务中,他们最后都成功地找到了如何建设性也协作和优势互补的方式。以下是他们相关经验的分享:“我猜想她(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同学)是希望通过画来传达甚么样的信息。不管这些信息是什么,我已被她持之以恒的绘画深深感动了……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之间共同之处——我们都尽自己最大努力企图以自己最独特最优势的能力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看过他的才艺表演后,整个学校里的同学对他都改观了,从起初杯葛的嘘声至最后欢呼的喝彩。”

“在拍档参加烹饪大赛之后,我发现自己过去对智障同学之所以有偏见,是因为自己过往从来没有和他们有协作学习的机会。从这次协作经验中,今我体会出不仅我可以施加帮助与他们,同样地他们也可以施加帮助与我。”

“在组队参加学校比赛之后,我开始意识到:无论我们之间存在着多少差异之处,我们对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机会却都是一样的。”

(四) 缺乏欺凌情境应对技巧

大部分普通学生表示,他们在学校看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学受欺凌时都感到困惑,他们同样对面对这种情境感到无助。以下是他们相关经验的分享:“不是我想不管,是我的朋友叮嘱我不要去管。他们警告说如果我管这事的话,我自己也会被卷入漩涡。我就会被冠以败誉,并且会失去所有与我关系要好的朋友。我的确没有勇气为一个失败者而失去自己在朋辈中的声望。”

“他们总是被忽视或者被人找麻烦……当这些情况发生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最终我什么也没有做,因为觉得这是一个自惹麻烦的事。”

“他的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一一被拥挤的压迫者所吞噬、消失在门警的小房间里、一个人坐在角落吃午餐,他所到之处都被隔离。我潜意识告诉我应该去帮助我身边的这些人,他们因为有特殊之处而每天都遭受到人欺负,但是我却不知道如何听从内心的召唤。”

7. 讨论

从研究结果中可见,要在全校参与模式学校里去培育多元化学习实践社群,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一) 排除社会障碍

一般在香港的主流学校,大多在高度结构化的行政体系中运作,受制于严格的时间表,以提升考试成绩为大前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侧重学术卓越的系统下,难于在学习与卓越之间取决及平衡[32]。研究发现普通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式参与的整班活动。这种体系运作模式造成了种种社会障碍,没有给学生留下太多空间来维护全校融合模式所提倡的多元化学习社群的价值观[33]。

(二) 建立社会结构

大多数学校之课堂活动,主要局限在有关学业的事情上,课堂内容以外的谈话都会被老师阻止[34];课堂内的社会结构,不能促进朋辈互动、协商和活动参与。故此,学校行政方面必须有适切的措施去配合,好使教师和学生有合理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互动及分享,好使较完善的社会结构能被建立起来。

(三) 促进社会学习

过往研究说明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社交能力不足,使他们与其他同学交往时遇到不少困难,甚至遭遇各种程度的隔离、被忽视或被排斥,不能成为学习社群中的一员,剥夺了他们在学习社群中的归属感。这些负面社会经验催毁了他们的自信和学习动机[35]。

过去有关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社交训练研究,大多显示短期效应,但在长远效益上却有所不足[36]。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短期内尽管提升了社会交往能力,但却未能成功地与其他同学建立长久的友谊。这种现象可以用“同构型”现象去理解,即青少年会根据彼此共同拥 某一个或多个“同构型”特质而聚在一起,而不愿意和那些与他们认为不对等的同辈进行交往。普通学生更愿意和没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交往,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也照样更愿意和有特殊学习需要的朋辈交往[37]。

这种“同构型”现象为实践社群理论所提倡的应用社会学习提供了依据。不仅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需要学习和发展适当的社会互动能力,普通学生也同样需要学习如何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共同参与和建立社会关系。从这些社会学习经验中,普通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区别只是在学习成绩上,他们可能在学习成绩上落在后面,但他们都各有自己独特的才能,比如唱歌、绘画和运动。从这些社会学习经验中,普通学生认识到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并不是比自己差,只是他们拥有的能力和长处和自己不同而已,因而从彼此的共通点出发,在多元化的学习社群内发展社会学习。

(四) 培养社会文化

从本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的看法与过往有关老师和家长看法的研究结果有很大区别。中学生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包容性比家长较大,只要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不对自己的课堂学习造成影响,中学生不会反对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同一校园内一起学

习。一般中学生大多排斥那些有干扰行为的学生,但接纳那些能在学校环境中建立良性社会关系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成绩卓越与否,对一般中学生而言,只是表现个人成就的其中一种方式,与社会共融无直接相关,不能与朋辈交友混淆在一起去讨论。

两组学生表示不能接受与那些有身体攻击行为的学生同班,因为他们的行为干扰自己的学习,关键不在于学生是否具有特殊学习需要。反而从真实故事分享中可见,有攻击行为的学生,反而是普通学生占大多数,他们正是在学校里欺负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很多校园欺凌都是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被具有攻击行为的学生所欺负的[38]。那些目击过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受欺凌的普通学生表示,由于自己没能伸出援手而对自己感到失望和负罪咎感。从另一方面来看,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觉得只要不被普通学生打扰,他们不会因为自己被孤立而有所介怀。故此,不仅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要学习如何保护自己,普通学生也要学习当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受到欺负时应该如何提供帮助。

研究发现破坏行为是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39]。学校对此方面普遍缺少课堂指导。有研究表明,教师经常高估特殊教育需求学生在班级中的社会地位而低估他们受欺凌的程度[40]。教师经常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却往往不把自己当作一个辅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来看待,所以不知道怎么处理欺凌的情况[12]。当前,随着普通课堂里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学生的逐渐增加,教师必须设想自己扮演着更多的角色,比如教师应学会如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如何提高其抗压能力以及调整其社交技巧[41]等。因此,学校应从行政层面去改变学校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改变。

8. 研究对实践之启示

全校参与模式的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分享合作经验提供合理的时间和创造性方案。这可以是一种社会休闲时间安排和学校环境重建的形式,如午餐或小息俱乐部、才艺展示平台,畅谈角落[42,43]。然后,属于每个人的社群和个人关系随之建立起来。朋辈之间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会使学生更具参与性和抗压性。

鼓励学生之间彼此支持,如学生辅导员,学习伙伴和朋友圈会员等。权利和决策可以下放给一些经过培训学生,让他们做学校的矛盾调解员和小息风纪长,帮助课外时间的监督,出现危机情况,学生可以去找他们帮忙[44-46]。为了在教室推动积极的社会文化,学生报告同学中的亲社会行为实例,并在学校加以鼓励和公开表扬[47,48]。

全校参与模式下的教师应通过设计个别化的课程评量方式来保持学习个别化的目标,于此同时应该让透过校园活动促进社会交往常态化。要发展有效的和正规的社会学习课程,比如人际交往技巧培训、小区教育、多元化教育和职业培训等[32]。

9. 结论

在全校参与模式学校,通过发展多元化学习社群中之互动领域,为普通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共同参与的经验分享,让学生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进行协商,从过程中分享社会认同,最终获得社会价值和社会关系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通过下面这段来自全校参与模式学校的学生的话来表达[49,50]: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每个方面都和我们一样,只是他们多了一些特殊之处;残障人士做的事和我们一样,只是他们的方式有所不同……明显地,我们应该学会尊重这种差异,让他们真正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份子。”(曾君兰主编,2011,页81)[49]

致谢

本研究获香港大学“陈天生共融教育基金”资助,在2011年1~9月期间进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n (2001) Disability discrimina-

tion ordinance, code of practice on education. Equal Opportuni-

ties Commission, Hong Kong.

[2]Tsui, K.T., Sin, K.F. and Y u, H. (2007) Research report o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in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s. HKSES and HKPERA, Hong Kong.

[3]Forlin, C. and Lian, M.G.J. (2008) Reform, inclusion and teach-

er education: Towards a new era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4]Forlin, C. and Sin, K.F. (2010) Developing support for inclusion: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approach for teachers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hole Schooling, 6, 7-26.

[5]香港特殊教育学会(2006) “融合教育在香港小学进行的情况”

研究. 香港特殊教育论坛, 8, 1-65.

[6]Dowson, C.R. (2007) Developing inclusive schools in Hong

Kong. In Phillipson, S.N., Ed., Learning Diversity in the Chi-

nese Classroom: Contexts and Practice for Pupils with Special Need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399-413. [7]Forlin, C. and Rose, R. (2010) Authentic school partnerships for

enabling inclusive education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10, 13-22.

[8]Booth, T. and Ainscow, M. (2000) Index for inclusion. Centre

for Studies in Inclusive Education, Bristol.

[9]Farrell, P. (2010) School psychology: Learning lessons from

history and moving forward.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31, 581-598.

[10]Education Bureau (2010) Operational guide on the whole school

approach to integrated education.

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hk/index.aspx?nodeID=7348&langno=1 [11]Education Bureau (2011) List of resource schools on whole

school approach and support services.

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hk/FileManager/EN/Content_8417/appendix

%202%20to%20cm%20on%20ssrc_rswsa_final_1.9.2011.pdf [12]Forlin, C. (2001) Inclusion: Identifying potential stressors for

regular class teachers. Educational Research, 43, 235-245. [13]Flem, A. and Keller, C. (2000) Inclusion in Norway: A study of

ideology in practice. European Journal of Special Needs Educa-

tion, 15, 188-205.

[14]Stanton-Salazar, R.D. and Spina, S.U. (2005) Adolescent peer

networks as a context for social and emotional support. Youth & Society: A Quarterly Journal, 36, 379-417.

[15]Frederickson, N.L. and Furnham, A.F. (2004) Peer-assessed

behavio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ometric rejection: Differenc-

es between pupils who have moderat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their mainstream pee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

ogy, 74, 391-410.

[16]Cheung, R.M., Noel, S. and Hardin, C.D. (2011) Adopting the

system-justifying-attitudes of others: Effects of trivial interper-

sonal conne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inclusion and exclu-

sion. Social Cognition, 29, 255-269.

[17]DeFronzo, R., Panzarella, C. and Butler, A. (2001) Attachment,

supportseeking, and adaptive inferential feedback: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cal health.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 8, 48-52.

[18]Wilczenski, L.F. (1992) Measuring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ve

education.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9,10-22.

[19]Wilczenski, L.F. (1995) 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ve education. Educational and Psycho-

logical Measurement, 55, 291-299.

[20]Bender, W.N., Vail, C.O. and Scott, K. (1995) Teachers’ attitudes

to increased mainstreaming: Implement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 for pupil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

abilities, 28, 87-94.

[21]Koay, T., Lim, L., Sim, W. and Elkins, J. (2006) Learning assis-

tance and regular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Brunei Darussal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1, 119-130.

[22]Sharma, U., Forlin, C., Loreman, T. and Earle, C. (2006) Preser-

vice teachers’ attitudes, concerns and sentiments about inclusive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novice preservice teac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1, 80-93.

[23]Tsang, K.L.V. (2013) Secondary pupils’ perceptions and expe-

riences towards studying in an inclusive classroom. Internation-

al Journal of Whole Schooling, 9, 39-60.

[24]Maykut, P. S. and Morehouse, R. (2001) Begin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 philosophic and practice guide. Falmer, Washington

DC.

[25]Chong, S.S.C. and Ng, K.K.W. (2011) Perception of what works

for teachers of students with EBD in mainstream and special schools in Hong Kong. Emotional &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16, 173-188.

[26]Gadow, K.D., DeVincent, C.J. and Drabick, D.A.G. (2008)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as a clinical phenotype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Journal of Autism & Develop-

mental Disorders, 38, 1302-1310. [27]Monuteaux, M.C., Biederman, J., Doyle, A.E., Mick, E. and

Faraone, S.V. (2009) Genetic risk for conduct disorder symptom

subtypes in an ADHD samp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48, 757-764.

[28]Sansosti, F.J. (2012) Reducing the threatening and aggressive

behaviour of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56, 8-18.

[29]Estell, D.B., Jones, M.H., Pearl, R., V an Acker, R., Farmer, T.W.

and Rodkin, P.C. (2008) Teacher Peer groups, popularity, and social preference: Trajectories of social functioning among pu-

pil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41,5-14.

[30]Estell, D.B., Farmer, T.W., Irvin, M.J., Crowther, A., Akos, P.

and Boudah, D.J. (2009) Pupils with exceptionalities and the peer group context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late elemen-

tary school.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8, 136-150. [31]Al-Yagon, M. and Mikulincer, M. (2004) Patterns of close rela-

tionships and socioemotion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among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

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19, 12-19.

[32]Pearce, M. and Forlin, C. (2005)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solu-

tions for enabling inclus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Australian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9, 93-105.

[33]Loreman, T., Deppeler, J. and Harvey, D. (2005) A practical

guide to supporting diversity in the classroom. Allen and Unwin,

Sydney.

[34]Kern, L., Hilt-Panahon, A. and Sokol, N. (2009) Further ex-

amining the triangle tip: Improving support for pupils with emo-

tional and behavioral need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6, 18-

32.

[35]Freeman, S.J.N. and Alkin, M.C. (2000) Academic and social

attainment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general educa-

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setting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

cation, 21, 3-18.

[36]Soresi, S. and Nota, L. (2000) A social skill training for persons

with Down’s syndrome. European Psychologist, 5, 34-43.

[37]McPherson, M., Smith-Lovin, L. and Cook, J.M. (2001) Birds of

a feather: Homophily I in social networks. Annual Review of So-

ciology, 27, 415-444.

[38]Fox, C.L. and Boulton, M.J. (2006) Friendship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kills problems and peer victi-

mization. Aggressive Behaviour, 32, 110-121.

[39]Gresham, F., Kern, L. and Hilt-Panahon, A. (2006) Improving

classrooms for pupil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chool Psychologists,

Anaheim.

[40]Whitney, L., Smith, P.K. and Thompson, D. (1994) Bullying and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Smith, P.K. and

Sharp, S., Eds., School Bullying: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Routledge, New York, 213-240.

[41]Zipin, L. (2002) Too much with too little: Shift and intensifica-

tion in the work of ACT teachers. Australian Education Union,

Canberra.

[42]Freeman, R., Eber, L., Anderson, C. Irvin, L., Horner, R.,

Bounds, M. and Dunlap, G. (2006) Building inclusive school cultures using 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ur support: Design-

ing effective individual support systems for pupils with signifi-

cant disabilities.Research & Practice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31, 4-17.

[43]Sugai, G., Horner, R.H., Dunlap, G., Hieneman, M., Lewis, T.J.

and Nelson, C.M. (2000) Applying positive behavioural support

and functional behavioural assessment in schools.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2, 131-143.

[44]Carter, E.W., Cushing, L.S., Clark, N.M. and Kennedy, C.H.

(2005) Effects of peer support interventions on pupils’ access to

the general curriculum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Research & Practice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30, 15-25.

[45]Cushing, L.S. and Kennedy, C.H. (2004) Facilitat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general education settings. In: Kennedy, C.H.

and Horn, E.M., Eds., Including Pupil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Allyn & Bacon, Boston, 206-216.

[46]Goldstein, H., Kaezmarck, L.A. and English, K.M. (2002) Pro-

moting social communicatio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from birth to adolescence. Paul H. Brookes, Balti-

more.

[47]Cashwell, T.H., Skinner, C.H. and Smith, E.S. (2001) Increasing

second-grade pupils’ reports of peers’ prosocial behaviours via direct instruction, group reinforcement, and progress feedback: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

ren, 24, 161-175.

[48]Skinner, C.H., Neddenriep, C.E., Robinson, S.L., Ervin, R. and

Jones, K. (2002) Alter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though positive peer reporting: Prevention and remediation of soci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behaviour disorder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39, 191-202.

[49]曾君兰(2011) 同一校园. 香港大学融合与特殊教育研究发

展中心出版, 香港.

[50]Tsang, K.L.V. (2013) Secondary pupils’ perceptions and expe-

riences towards studying in an inclusive classroom. Internation-

al Journal of Whole Schooling, 9, 39-60.

国外社区服务经验简介

国外社区服务经验简介 提要以人为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社区的基本功能。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对社区服务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和学习西方国家社区服务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行政改革和其他各项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一、社区与社区服务 “社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是指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以人为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社区的基本功能。社区服务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产物,最早也起源于西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迈向了新阶段。特别是20世纪八十年代肇始于英国和美国的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其目标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著名美国行政学家戴维·奥斯本在其名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中明确提出:赋予社区以公共管理权,从注重社区服务工作转向做好社区授权工作。即由原来的直接向社区供给公共服务向能够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服务转变。公共服务虽说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并不等于应该由政府全部包揽或直接提供。社区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个缩影,是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在具体的每一个小“社会”——社区中的具体体现,优质的社区服务供给更能表现出公共服务的高质量。 二、国外社区服务经验简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成功经验很值得研究和借鉴。在这里,笔者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服务基本情况给予概括。 (一)社区照顾等同于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国外也叫做“社区照顾”,是作为资本主义早期社会福利的一种形式出现的,主要为解决贫困和温饱服务而被提出。英国和美国把社区照顾当作社区服务的同名词。英国的社区照顾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服务工作的一个范例,它作为一种运动起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最初是针对“住院式照顾”提出来的。社区照顾有两层含义:一是社区内照顾。亦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19世纪后半叶,英帝国主义用炮舰外交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逼迫清政府将香港岛、九龙半岛尖端割让给英国,并把九龙界限北至深圳河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00多个岛屿租借给英国,为期99年。弱国无外交,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新中国的成立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结束了长期受侵略、被压迫、遭凌辱的历史。中国历史迈进新的纪元,中国外交也揭开了新的篇章。那时一个敏感而又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英国占领下的香港,何时收回香港对新中国更为有利。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客观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暂不收回、维持现状”的决定。这个决策是极具战略眼光的。“暂不收回”并不意味新中国承认三个不平等条约或放弃香港,而是有更加深远的考虑;“维持现状”有利于新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使香港成为新中国“同国外进行经济联系的基地”。周总理讲得很清楚:香港总有一天我们是要收回的。 1960年代,中国政府对港澳工作又明确提出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八字方针,即对香港的未来要作长期打算,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采取足以改变香港现状的政策,同时要充分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外交战略服务。香港成为新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保持与西方世界对话关系的“桥梁”和“窗口”。 1970年代末,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内来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从国际上来讲,冷战格局开始打破,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大为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1980年1月,邓小平提出

了中国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即: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实现祖国统一。 随着“九七”日益临近,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如何处理新界租约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而英国出于保护其在港既得利益的考虑,则一心想通过某种方式延续对香港的统治。坦率地讲,英国是极不愿意把香港归还给中国的。但面对一个强大的中国,英国没有其他选择。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拉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的立场,并断言由中国取代英国的管治,“香港就会崩溃”,就会危及中国“四化”建设。针对这种论调,邓小平针锋相对地回答:“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和办法。”邓小平说:“至于说一旦中国宣布1997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我还要告诉夫人,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了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邓小平还说:“我们等待了33年,再加上15年,就是48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依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15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邓

香港各大学优势学科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香港名校直通车 国内重点大学官方留学预备课程,连续2年入读香港八大升学率内地最高 香港各高校最佳专业做一个汇总,以便于学生定位学校及专业。 1、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建筑学、应用化学、英语教育、土木工程、计算机工程、数学、经济学、环境科学、机械及自动化工程、医学、法律、社会科学 在2005-2010年我国大陆地区高考状元中,选择就读香港大学的高考状元最多,有28人,成为最受大陆高考状元青睐的香港高校,其中,香港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最优大陆状元青睐。 最佳建筑学(BEST ARCHITECTURAL STUDIES ) 最佳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科技(BEST CHEMISTRY/ APPLIED CHEMISTRY/CHEMICAL TECHNOLOGY ) 最佳土木工程学(BEST CIVIL ENGINEERING) 最佳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BEST CIV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最佳电脑工程(计算机工程) (BEST COMPUTER ENGINEERING ) 最佳计算数学及运筹学(BEST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 最佳经济/应用经济/ 商业经济(BEST ECONOMICS/ APPLIED ECONOMICS/BUSINESS ECONOMICS ) 最佳环境科学(BES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最佳金融/计量财务学/金融服务(BEST FINANCE / QUANTITATIVE FINANCE / FINANCE SERVICE ) 最佳工业管理及制造工程(BEST INDUSTRIAL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最佳法律(BEST LAW) 最佳机械及自动工程(BES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最佳医学(BEST MEDICINE) 最佳社会科学- 普通学科(BEST SOCIAL SCIENCES - GENERAL) 最佳精算及统计学(BEST STATISTICS/ ACTUARIAL SCIENCE) 2、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文学、MBA、生物化学、中国语文与文学、中文教育、中医、英语、营养学、地理、政治与公共行政、历史、信息工程学、日语 在大陆高考状元最青睐香港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二,有12名状元。就读状元人数较多的专业有经济管理、新闻、生命科学。 最佳人类学/人文科学(BEST ANTHROPOLOGY/ HUMANITIES) 最佳生物化学(BEST BIOCHEMISTRY ) 最佳工商管理学(BEST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最佳中国语文及文学(文学学士) (BEST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A) ) 最佳中文教育(BEST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最佳中医(BEST CHINESE MEDICINE) 最佳英国语文(BEST ENGLISH ) 最佳食物营养学(BEST FOOD AND NUTRITIONAL SCIENCE) 最佳地理(BEST GEOGRAPHY ) 最佳政治与公共行政学(BEST GOVERNMENT & PUBLIC ADMINISTRATION) 最佳历史(BEST HISTORY)

先进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先进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目录 第一篇:英巴扎社区建设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第二篇: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第三篇: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第四篇:先进社区建设经验交流和体会 第五篇:创建学习型社区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正文 第一篇:英巴扎社区建设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五抓”力创服务型社区上新台阶 ——英巴扎社区建设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XX年10月25日) 近年来,我社区积极探索新时期社区建设和持续发展变化的新路子,针对社区干部文化层次要提高、居民文化娱乐生活要丰富、思想观念要更新、部分群众生活环境要改善的实际,以打造“服务型社区”建设为目标,通过实施“五抓”措施,在建设文明、向上、和谐新型社区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组织建设,为打造“服务型社区”打下坚实基础。在班子建设方面:一是我们在班子成员中率先推行“两个转变、两个提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将班子成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与奖惩制度挂钩。二是在班子

成员中提出了“四个必须”:必须思想上、言行上率先垂范;必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工作的关键时刻必须到位,在党员、居民最需要之时雪中送炭;班子成员通过沟通协调,必须营造和谐氛围。三是在班子成员中明确责任,细化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分层逐级、齐抓共管的格局。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选配社区干部,设立定岗定人,确定工作岗位,采取竟聘上岗的方式经考核择优竞争上岗,社区书记与上岗社区干部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绩效挂钩。二是根据各岗位担负的责任,实行日抽周考月评比,将考核结果纳入社区干部管理和考核体系,并与社区干部的绩效工资、津贴、年终考核、评先选优等挂钩。三是大力加强“双语”学习,提高社区干部工作能力。除选派社区干部参加县党校“双语”主体班培训外,每天组 - 1 - 织社区干部进行2个小时的“双语”学习,学习日常口语及业务常识用语,快速提高社区干部“双语”水平,目前,80%以上社区干部已经可以在一站室服务大厅独立办理业务。 二、抓阵地建设,为打造“服务型社区”提供有效载体。面对社区硬件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现状。通过多方协调,一是社区先后建立社区多功能大厅、党员活动室、电教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棋牌室、手工艺培训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24间。同时大力协调县财政投入力度,认真做好办公用品、文体器材等设施设备配臵,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及时解决“有场所,无设施”的问题,进一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分析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分析 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中英双方强弱态势不断转换,展现在双方对香港问题的较量上,谈判进行了整整两年,谈判的强弱趋势也在不断的变动,双方都进了最大的努力,最终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回了香港。作为乙组成员,下面我将站在英方的角度来分析在英方在谈判中所运用的谈判理论与谈判思维以及英方在谈判中的强弱态势转变。 在1979年3月,英国派了当时的港督来北京摸底,说明英国在谈判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想延长对新界的租期,就必须在谈判前试探一下中方的态度与香港的情况。同时在中英方正式谈判之前,英方也做了一番准备,并研究制定了与中国立场截然相反的对策,不打无准备的仗,这样才能为后续的谈判奠定一个基础。 在第一轮谈判中,英方运用了谈判实力理论,从一开始就让中方适应英方的大目标,建立并加强自己的谈判实力。在这轮谈判中英方处于强势,因为香港在前期由英国统治。撒切尔夫人一上来就要求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香港地区的管辖不变,并以威胁的口气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制”。同时英方运用谈判需求理论,英方认识到中方的需求:收回香港。这属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因此,英方选择不同的方法去改变中方的动机,使中方服从自身的需要。撒切尔夫人开始并不想把香港交还,便用香港经济的繁荣为要挟,要求掌握香港主权,体现了获取实力为主的思维方式,给中方心里压力。 在第二轮谈判中,英方运用了谈判实力理论的逻辑循环谈判法则

和获取谈判实力为主的思维方式。英方针对中国提出的先承认主权然后再磋商其他问题的谈判原则,采取了与之不同的方针。英方提出谈判不应有任何先决条件,恰当的暗示自己的谈判实力。中英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经过五六轮的商谈,一直在绕圈子。绕圈子的谈判体现了谈判实力理论的逻辑循环谈判法则。 第三轮谈判中,英方运用了谈判策略理论。要想取得谈判的成功,应不惜一切手段,甚至不道德的手段,同时选择不同的手段去改变对方的动机。英方根据形式提出“以华制华”拿香港来否定中国。在中方立场坚定的情况下,制造民意,并通过报纸等媒体宣传推波助澜,策动由两局议员单独组织的代表团到伦敦向英国政府“请愿”,要求英国政府“不要对中国作太多让步”等等。另外英方还打“经济牌”,有意地制造恐慌,和经济的混乱来威胁中方。 第五轮谈判中,英方运用了谈判策略理论和以退为进的思维方式。基于中方强硬的态度和施加的压力,英方的谈判态势由强势转为弱势。英方开始改变态度,并讲“只谋求与香港保持某种密切联系”,以退为进。在此次谈判中,英方根据谈判态势改变策略,给予中方心理上更多的满足感来增强谈判的吸引力。 在第八轮及以后的谈判中,英方运用了谈判实力理论的逻辑循环谈判法则和谈判是实力论。针对中方提出的12条方针,英方则采取“迂回战术”。对于中方每谈论的一个问题,英方都会说出自己的理解,并说明自己的理解与中方相差很大。后来在香港驻军问题上,英方借助媒体的说法,企图让中国空有架子,实行军事上的对抗。在最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掌握文章谨严的结构特点。 3.理解并积累“回旋、坦率、下野、磋商、管辖”等词语;辨析四组近义词“管辖、管理”,“商讨、磋商”,“保留、保持”,“决策、政策”的意义,并学会运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根据语境表达得体语言的能力。 德育目标 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发展才是硬道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谈话思路,掌握严密的逻辑顺序。 2.揣摩文中准确而严密的词句,学习文章的语言技巧,领会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及高超的谈话技巧。 ●教学难点 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清楚会谈的背景及意义,明白国家的强大才是会谈成功的关键因素。 ●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理解感受文章谨严的结构特点)——讨论分析(与结构内容有关的问题,如:三个问题针对英国的什么错误观点而言)——揣摩赏析(探讨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迁移运用(课堂练习语言的严密性和得体性)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投影。 2.课文录音带;录音机。 3.香港回归盛典的录像带或VCD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播放1997年7月1日,中英政府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实况录像。 同学们,你们一定还记得香港回归盛典的情景吧!1997年7月1日,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那一天,香港上空飘扬了一百年的“米”字旗终于降落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从此冉冉升起。漂泊百年的“小龙”回到了龙的故乡。从那天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永远被洗刷干净,百年别愁离恨化成醉人的欢笑和激动的泪水。然而回顾香港风风雨雨的回归历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位老人——邓小平,香港回归这一千秋功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不是吗?“1997年,收不回香港,中国领导人就是李鸿章!”那玉振金声如今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耳旁回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回归的重要文献——《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板书课题) 二、解题 本文是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第一次访华,拉开了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开始中国领导人就正式通知英方,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同时阐明对香港采取的特殊政策,包括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管理,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等等。本次谈话,表达了中国政府应对一切局面的决心和力量,旨在挫败英国政府可能采取的阴谋,争取英国政府的合作,为保证十五年平稳过渡扫清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是一篇经典性的讲话,对香港的回归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研习课文 1.学生听课文录音,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

2020年香港十大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

2020年香港十大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 哪些大学跻身2017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行列?香港哪所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最大?最受英国QS、泰晤士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世界三大权威大学排行榜认可?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最新发布2017中国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和广东名列前5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雄居2017中国大学排行榜前3甲,全国16所非211工程高校跻身全国百强,福建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和山西大学雄居2017中国非211工程大学排行榜前3名。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双一流”建设经费突破250亿领跑全国,东莞理工学院豪揽37.5亿成最大赢家。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雄居2017香港最佳大学排行榜前3甲。 香港大学雄居2017香港最佳大学排行榜榜首 在最新2017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中,香港大学荣膺2017中国八星级大学美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最顶尖大学行列,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香港最佳大学排行榜榜首;荣登国际公认的2017英国QS、泰晤士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堪称2017香港最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第2,荣膺2017中国七星级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第3,入选2017中国六星级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第4,入选2017中国五星级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并列第4,荣膺2017中国四星级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并列第7,跻身2017中国三星级大学;香港艺术学院、香港影视传媒学院并列第10,跻身2017中国三星级大学。 名次 学校名称 类型

社区网格化工作先进经验汇报材料

社区网格化工作先进经验汇报材料 XX社区所辖面积XX平方公里,现有常住居民XX户、XX 人;社区设党支部XX个,自管党员XX人;现有工作人员XX 人。 社区按照规模适度、无缝覆盖的原则,以“300-500”户为标准,划分了XX个网格。结合辖区实际,开展“精品党建文化XX”示范点工作,并根据每个网格的特点形成一网格一特色的工作机制,不仅加强了社区管理,也实现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服务。具体做法如下: 1、网格清晰,责任明确。社区制作了“社区网格分布图”,布局图细化到每栋、每单元、每户,并在社区进行了公开。同时在XX个网格内分别发放了“连心卡”,连心卡包括各网格管理员和助理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和网格管辖范围以及网格服务队人员姓名。方便了社区居民与网格管理人员的联系。 2、建章立制,管理精细。社区建立了网格管理每周工作例会制度,每周一下午各网格管理员和助理员到社区学习政策法规和办事流程及本周工作打算,周五汇报总结本周工作情况。社区网格助理员每天到各自网格巡查的时间不少于

3小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网格管理员报告,再进行解决。社区建立了网格管理员工作职责、网格助理员工作职责、网格管理员学习培训制度和网格管理员工作纪律制度等,使网格管理员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范围及职责,社区工作不再推诿扯皮。 3、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一是贴近居民,为民办实事。各网格管理员、助理员经常深入居民家,使大家与居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社区形成了网格管理员、助理员心甘情愿为居民办事、居民信任网格工作人员的良好局面。有的网格管理员自愿为空巢老人代缴城镇医疗费、为孤寡老人找保姆,及时向社区反映困难居民情况,组织居民为无人管理小区收费疏通下水道等。二是维护社区治安。网格助理员每日在网格内进行巡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辖区内居民之间发生小摩擦、小纠纷,网格管理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前往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服务零距离,管理无遗漏。

香港问题之我见

团结统一促长远 ------香港问题之我见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是香港的呼唤,这是孩子对母亲的呼唤!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中,香港,作为七子之一,通过歌曲的传唱将回归的心声洒向神州大地。 香港,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840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闭关锁国的“天朝上国”遭到迎头棒喝,战争失败,英国政府通过武力的方式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56年,英国通过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南部割让出去,1898年,英国又与晚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它一系列租约,将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租借出去,租期99年。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又开始了内战,中华民国政府无力向英国政府取回公道。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新界租约问题,英国政府曾多次要求续约,但遭到中国政府的拒绝,因为中国的立场是,香港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等时机成熟时,通过和平协商,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步骤,收回香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国力收回香港,于是,关于香港问题的和平谈判提上了日程,经过中英双方两年二十二轮慎重和耐心的谈判,终于解决了这个历史问题,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分别在《中英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按照《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到那时,中国将执行一国两制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香港历经坎坷,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的那一刻,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全国人民都在欢呼,激烈跳动的心脏宣扬着心中的无限喜悦。是的,领土问题决不妥协,孩子终将回到母亲的怀抱。 之后的香港,沐浴在“一国两制”和煦春风之下,迎来一个有一个的机遇,得到不断的发展。充足的自治权利,宽裕的社会环境,丰富的历史经验成为香港繁荣富裕的雄厚资本。然而,就是这样的令世人所看好的香港,竟然因为“抗议示威”的“占中”世间而再一次和世人见面。 “占中”即“占领中环”,全称“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称“和平占中”或“占中”。“占中”于2013年3月27日发起,至2014年9月28日正式启动。 近年来,“占领”运动在各国都有出现,已经成为一种街头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部分公众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表达政治诉求的主要手段,表现出更强的对抗性。这类“占领”活动在社会对抗情绪严重的国家经常会导致流血冲突和社会动荡,而这种通过激烈对抗表达诉求的行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法的,警方都有权依法处置。 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而存在,在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动荡事件。纵观历史,香港在每次民主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动荡。香港民主三波带来了动荡三波。第一波动荡就是1967年反英抗议运动转为要求结束殖民统治,引发了香港社会的动荡。第二波动荡是在90年代,1992年以后,香港在回归之前彭定康采取比较激进政治改革,这个改革是违背了联合声明、基本法和中英两国达成的协议,所以这样就引起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之间激烈的对抗,香港社会出现了一个大分裂,大动荡。 不过,这一波动荡和以往两次不同,这一次的动荡里,我对香港的伤害会更大一些。因为从香港第二波民主运动以来大约30多年的历史中,香港社会的主要争论都在政治问题,涉及到香港回归、基本法制度,政改争议、政权交接等,中国政府和港英政府的主要精力也都在政治问题上,然而这一次的问题却有所不同。

初中地理备课参考 香港和澳门

香港和澳门 要点精讲 一、回归祖国 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9年12月20日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二、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其的基本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是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亦为于香港及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同时也是日本国将来处理琉球群岛地区事务时可能实行的方针。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目前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及民主集中制,但是在香港、澳门和台湾,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及议会制度 三、国际贸易中心——香港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以东,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活跃而强劲的进出口贸易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和收入来源。贸易业的高度发展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而金融业的成熟也反过来为贸易、运输、信息、旅游业乃至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香港的各行各业就是在贸易业的带动下,互相促进,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贸易、金融为主导、多功能的国际性市场型经济模式。 四、海上花园——澳门 澳门素有南海之滨“海上花园”之称,这里有山,有水,有古老的寺院、教堂,也有20世纪崭新的建筑群,环境幽雅,景致别具特色,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古城。它也是世界上宗教建筑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及伊斯兰教建筑林立。澳门旅游景点众多:氹仔岛有菩提园、住宅博物馆、赛马场;路环岛有黑沙湾、竹湾两驰名海滩和郊野公园;澳门半岛有三大巴牌坊、白鸽巢公园、妈阁庙、大炮台、东望洋山灯塔。澳门的博彩业吸引了很多旅游者。澳门是自由港,有“购物天堂”之称。 五、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香港80%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的工业转移到了祖国内地,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祖国内地。 港澳第三产业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澳门的支柱产业——博彩旅游业。 典型例题 【例1】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7月1日 C.1997年12月20日 D.1999年12月20日 【答案】A

香港教育学院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教育学院研究生申请要求

目录 香港教育学院简介 (2) 香港教育学院研究生申请要求及专业介绍 (3) 香港教育学院研究生申请要求 (5) 香港硕士申请时间规划 (5) 专业热度与申请难度 (6) 香港留学可以换专业吗 (9) 香港读研申请 (10) 香港读研的优势 (10) 香港读研申请要求 (10) MSN面试 (11) 费用问题 (12) 申请成功之后 (12) 相关链接 (13) 香港教育学院简介 香港教育学院(简称教院)士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八所公立高等学府之一。香港教育学院最早是香港总督轩尼诗爵士在1881年成立的首间师范学院。1994年,香港政府将四所前师范学院——罗富国师范学院、葛量洪师范学院、柏立基师范学院、香港工商师范学院,和语文教育学院合并成香港教育学院,成为香港唯一的专注于师范教育的高等学府。 香港教育学院由一所研究生院和三所学院构成——博文及社会科学学院、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人文学院,为广大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教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文化和创意艺术等领域的多元学科课程。此外,教育学院亦拥有四所校级研究中心、十二所院级研究、专业发展和资源中心,以发展应用研究,开拓创新。 香港教育学院师资优良,研究成果傲人,海外实习机会丰富。香港教育学院荟萃了众多的学术精英,延聘了来自全球各地的400多位学术研究人员,组建了香港乃至亚洲地区最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专家团队之一。其97%以上的教研学者拥有博士学位,且历年来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奖人中75%为教院的毕业

生或校友,卓越成就、有目共睹。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予了教院“技术教育及职业培训与终生学习”教席,首次将教育领域教席颁予香港院校,且同年又于教院设立“本土文化及创意教育研究”观测所。同时,教院也不断地拓展与内地、台湾、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招收来自各地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教院亦重视学生的服务态度和实务经验,为他们提供了诸如语文沉浸课程、海外服务体验计划、跨院海外服务领导发展计划、海外及内地实习计划、暑期区域研究课程、海外环保考察团等各种海外学习及实践机会,以提升学生的服务领导技巧、沟通能力、语言水平、和全球视野。 香港教育学院研究生申请要求及专业介绍 教育学院 教育学硕士学制1年,学费99,600港币,9月开学,雅思6,托福80,CET6 430 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passedu.hk/majr_5003 人文社会科学院 音乐教学学制1年,学费98,400港币,9月开学,雅思6,托福80,CET6 430 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passedu.hk/majr_5004 可持续发展教育学制1年,学费96,000港币,9月开学,雅思6,托福80,CET430 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passedu.hk/majr_5008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制1年,学费92,000港币,9月开学,雅思6,托福80,CET430 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passedu.hk/majr_5009 大中华地区研究教育学学制1年,学费83,000港币,9月开学,雅思6,托福80,CET430 https://www.sodocs.net/doc/b62729711.html,passedu.hk/majr_5011 社区艺术教育学制1年,学费96,000港币,9月开学,雅思6,托福80,CET6 430

国外社区建设的成熟经验及借鉴

国外社区建设的成熟经验及借鉴 来源: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时间:2007-09-10 18:05 一、国外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功能定位 社区被描述为一种生活共同体,一般具有以下六个要素:人群、地域、专业分工与互赖、共同文化和社会特质、归属感、自我维持与发展。关于社区建设的内涵,国外的专家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认识:—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拟定本身的需要和目标,寻找所需要资源,并采取行动去满足这些需要和实现目标。二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合理配置资源,协助居民解决问题,培养居民的参与、自决及合作的素质,从而满足社区需要;三是认为社区建设是通过组织居民,采取集体行动,控制及影响社区的一切程序、计划、决定及有关政策。虽然观点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居民自治、互助的能力,鼓励社区居民解决社区内问题,促进居民广泛参与,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这是社区建设的主旨。 目前,国外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区服务和生活支持。服务和支持的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学龄前儿童、无家可归者、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移民、难民、失业人员等。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区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机构和私人机构等。第二,社区文化和体育设施。社区文化和体育是国外社区建设的普遍功能,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体育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各种设施的标准很详细。第三、社区治安和警务。社区治安是全社区成员协同所具有的功能。社区警务是职业性功能,其功能发挥具有专业性:一是预防和打击犯罪;二是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 “社区城市化,城市社区化”是今后城市和社区融合发展必然趋势:社区的边界趋于淡化,社区的文化、技术和价值走向多元,这是知识社会的规律。因此,社区也会逐渐知识化,其功能定位在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会逐渐向信息平台、自我教育和知识再生产、以及绿色和人本方向发展。 二、国外社区建设的组织运行机制

关于香港问题的一些思考_共7页

关于香港问题的一些思考 文/贾学斌 最近两个月,香港问题上升到了全民的高度。毋庸置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这一刻又将迸发出空前的民族情怀和爱国主义,中国人民是有这样的基础的,也是绝对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展现团结的。诚然,对于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中国的大陆人,我们对于爱国爱党这样的信念是坚定的,也是发自肺腑的。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从小到大,香港是印象中大片的感觉,是诸多大碗明星的诞生地,是金融繁荣的港湾,是充满蓬勃活力的一方热土,当然更是中华民族固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公民,一名党员,更作为一名平凡的培训讲师,我们在用自己的思想和声音传递着属于自己的思想。于大众而言,关于香港问题,需要解答的是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中国政府和中央政府为啥还不出手?第二,香港问题就不能立刻停止吗?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或缺的一方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是需要在内部解决的,这叫内政,别人无需指手画脚。由于香港的历史背景和特殊情况,加之一些没有判断能力的别有用心的人,一定程度上催化和加速了香港问题。毫无质疑,中央政府若要干预香港问题,那么香港当下的动乱和无秩序状态会立即消失。我们有必要这样去做,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在国际舞台上处理香港问题需要把握合适的时间节点和妥善的方式。中央政府给予香港特区政府充分的信任和支持,鼓励香港特区政府在自

己的管理权限内解决香港问题,这是对香港问题的正确态度,也是对香港自治的高度认可,更是对香港700多万民众的尊重,诚然也是对自治法的高度认可。如若特区政府解决不了或者不能很好的解决香港问题,我们要永远明白香港的后面有祖国,有14亿的中国同胞。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主权不可侵犯,挑衅中国人民将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爱国热情去指责和评判中央政府对于香港问题的态度和做法。做事需要去做,更需要做好。不给别有用心之人留下制造问题的借口,不给香港特区政府增加麻烦,将一个中国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理性结合起来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无论如何,我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看到了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明白的,更看到了爱国的热情是高涨的。我们坚信正义不会空缺。我们坚信香港问题一定会解决好。 我爱中国,我爱香港,我是中国人。

粤教初中地理八下《7第3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教案 (3)

2021年春季复习题 练习 试卷 测试题教案等集合 第七章 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方法 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这两颗明珠就是—— 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音乐停) 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二、讲授新课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位置等大概情况。(板书:一、概况)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及图6.13,P 29活动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回归祖国时间 位置 面积 范围 人口 人口密度 香港 澳门 2.比较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3.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 三、学生读书读图、填表、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1、提问1或请个别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所填表格内容,教师展示表格内容,依次 讲述或指图讲述: 回归祖国时间 位置 面积 范围 人口 人口密度 香港 1997.7.1 珠江口东1098 km 2 香港岛、九龙666.5万人 6070人/km 2

香港教育大学教学硕士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教育大学 教学硕士 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教育大学简介 学校名称香港教育大学 学校英文名称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学校位置中国 | 香港 | 新界 2020 QS 世界排名暂无 香港教育大学概述 香港教育大学(简称:教大;英语: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缩写 EdUHK)是香港以师范教育为本的大学,前称为香港教育学院,是八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的法定公立大学之一,为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沪港大学联盟成员。 香港教育大学可追溯至清朝中叶1853年成立的圣保罗书院及1881年香港首间师范官立院校,学校已有160多年历史。 香港教育大学为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高等学府,致力透过提供师训教育,以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多元学术及研究课程,推动教与学的发展。 该校致力培育敏於思考、关怀社会及放眼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领袖,使之能够服务社区,推动变革。其尤著重研究实力 — 积极促进研究发展,提升知识、学术及创新,务求对社会与人类发展,作出不懈的贡献。 香港教育大学矢志成为教育大学先导,为香港以至亚太地区的教育发展奠定基础,作出贡献。 教学硕士专业简介 香港首个教学硕士学位课程 - 强调学员在实务中研发教学方案。持守「教师是优质教育的核心」的信念,培育教师成为学校教学发展的领导者。采用最新的学界研究成果及探究教学的方式去钻研教学方案。以创新及学生为本的方式来教学,配合学员不同的学习需要。实务教学研究是本课程的学习重点,让学员体验「实践、反思、评估」的学习过程。专业的教学团队,由不同学科的学者负责课程设计及教授,指导、引领及启发学员。本课程由教大的课程与教学学系负责管理。学系在课程、教学、评估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学术领域皆有卓越成就,汇集资深的学者,强调教师实务研究的发展以推动教育发展。 教学硕士专业相关信息

先进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先进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五抓”力创服务型社区上新台阶 ——英巴扎社区建设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2014年10月25日) 近年来,我社区积极探索新时期社区建设和持续发展变化的新路子,针对社区干部文化层次要提高、居民文化娱乐生活要丰富、思想观念要更新、部分群众生活环境要改善的实际,以打造“服务型社区”建设为目标,通过实施“五抓”措施,在建设文明、向上、和谐新型社区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组织建设,为打造“服务型社区”打下坚实基础。在班子建设方面:一是我们在班子成员中率先推行“两个转变、两个提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将班子成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与奖惩制度挂钩。二是在班子成员中提出了“四个必须”:必须思想上、言行上率先垂范;必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工作的关键时刻必须到位,在党员、居民最需要之时雪中送炭;班子成员通过沟通协调,必须营造和谐氛围。三是在班子成员中明确责任,细化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分层逐级、齐抓共管的格局。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选配社区干部,设立定岗定人,确定工作岗位,采取竟聘上岗的方式经考核择优竞争上岗,社区书记与上岗社区干部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加大责任追究

力度,实行绩效挂钩。二是根据各岗位担负的责任,实行日抽周考月评比,将考核结果纳入社区干部管理和考核体系,并与社区干部的绩效工资、津贴、年终考核、评先选优等挂钩。三是大力加强“双语”学习,提高社区干部工作能力。除选派社区干部参加县党校“双语”主体班培训外,每天组-1- 织社区干部进行2个小时的“双语”学习,学习日常口语及业务常识用语,快速提高社区干部“双语”水平,目前,80%以上社区干部已经可以在一站室服务大厅独立办理业务。 二、抓阵地建设,为打造“服务型社区”提供有效载体。面对社区硬件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现状。通过多方协调,一是社区先后建立社区多功能大厅、党员活动室、电教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棋牌室、手工艺培训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24间。同时大力协调县财政投入力度,认真做好办公用品、文体器材等设施设备配臵,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及时解决“有场所,无设施”的问题,进一步改善社区阵地等基础设施条件。二是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心社区阵地的建设,通过驻社区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队协调投入7万元用于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三是坚持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设施配套并重,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区阵地的管理制度,以及使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规定,切实做到社区两委班子活动记录规范、室内摆设规范、上墙内容规范、社区两委工作规范,确保社区阵

香港贫穷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香港貧窮問題的成因及解決方法 黃洪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香港貧窮問題惡化經已成為民間社會及政府的共識。據報章近期報導財政司說不會「 錢來扶貧」,而其他政府官員則多提出以改善再培訓來改善「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狀況。政府提出上述的問題及建議,可見其對貧窮的成因仍未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未能對貧窮問題提出具體及有針對性的方案。 筆者認為香港貧窮的成因可以分為三大類型:微觀、宏觀及中程(meso-level)的原因。過去政府多以微觀的原因來考察貧窮問題,微觀分析著重於個人的層面認為個人行為及文化是貧窮的主要原因。民間及學者則多提出宏觀的原因,宏觀分析則認為政治經濟結構的轉變才是貧窮形成的主因。這兩角度的不足,是因為缺乏中程角度尤其是對社會組織變化的分析對貧窮的影響。筆者認為必須加上這角度才能以歷史及動態的角度更全面地理解香港貧窮的成因,並以此提出解決貧窮問題的依據。

香港九十年代的貧窮原因? 微觀的層次(micro-level):個人行為及文化 貧窮文化論 微觀層次的分析集中於個人的文化或行為,認為這是造成貧窮尤其是貧窮循環及延續的重要原因。微觀層次其中最典型的說法是認為貧窮的原因是貧窮家庭或社區所造成的。Oscar Lewis (1965)在<>提出貧窮文化(Culture of Poverty)的觀點,他提出窮人有本身一套代際延續的次文化。貧窮的家庭及社區產生了貧窮文化,窮人在文化中學習到如何應付貧窮,但不幸地亦接納了貧窮的狀況。這導致貧窮在貧窮的家庭及社區的延續及循環。 Lewis認為貧窮文化一方面是窮人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適應(adaptation),而另一方面是對他們邊緣位置的回應(reaction)。由於窮人未能達到大社會所訂出的成功,貧窮文化代表著窮人對失望及絕望的對策。很多貧窮文化中的特點是由於窮人、不合資格、不能負擔或基於無知或懷疑,而並沒使用現存社會中的機構作出回應來解決問題。如窮人未能向銀行借貸,所以組成非正規儲蓄互助社。馬碧容以東頭 居民為對象的香港本土赤貧的研究,基本上是以上述貧窮文化的視角來分析香港貧窮的原因。馬氏指出由於社會政策如房屋政策對貧窮者的誤解與無知令他們法律及福利的基本人權被剝奪,令貧窮者缺少金錢及物質。而生活及物質的匱乏令貧窮人士減少與他人的交往而令他們被排斥。亦因此令貧窮人士缺乏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