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

一.数学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分析

十堰市的初中数学试卷分值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型有3种: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各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如下:

1.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为10道题,由浅入深,难易程度一般为简单到中等难度,最后2道题目可能比较难。分值为10×3=30分。

2.填空题。

填空题一般为6道题,前4道题都是极其简单的类型,后2道题的难度稍大,一般为中等难度。分值为6×3=18分。

3解答题。

解答题的第一道一定为计算题,非常简单,分值在4-6分;第二道题,一般也为计算类型的题,难度一般,分值为4-6分。然后中间为三道小综合类题目,考察学生的各个知识点掌握情况,最后为两道大综合题目,第一、二问难度较低,3、4问难度较高,这是拉开考生分值的题目。

二.各题正确情况对照表

选择题(A)填空题(B)解答题(C)

题型与正确情况1.选择题全对

说明学生基

础知识完全掌握

2.选择题只有最后

一道或二道错误

说明学生基

础知识基本掌握,

但是对复杂事物

没耐心

3.选择题除了最后

二道外,有一道或

二道错误

说明学生基

础知识基本掌握,

但比较马虎

4选择题错5道以

1.填空题全对

说明学生的

本章知识点完全

掌握

2.填空题后两道

有错误

说明学生本

章知识基本掌

握,但遇到变形

稍微复杂就无从

下手

3.填空题错误三

道(含最后两道)

说明学生的

基础知识基本掌

握,但比较马虎

1.解答题全对

说明学生知识掌握非常牢固,变

形和迁移做的非常好,而且非常认真。

2.解答题除最后二道的最后几问全对

说明学生知识掌握非常牢固,非

常认真,但变形和迁移做的不够。

3.解答题除最后二道外中间三道有少

量失分情况

说明学生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比

较认真,但一部分知识点还没掌握或

者答题习惯及格式等不规范。

4.解答题除了最后二道外中间三道大

量失分(失分超过20)

说明学生知识掌握不牢,比较认

真,尤其是在知识变形方面有较大的

提升空间

说明学生基础知识缺失较多4.填空题错四道

以上

说明学生基

础知识缺失非常

5.解答题除了最后二道外中间三道大

量失分而且前两道有错误

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非常不牢,

而且比较马虎

6.解答题三种类型均有失分,但不太

多,少于15分

说明学生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但

是是天生马虎型的。

其他分析

如果想全面了解此次考试成绩,还必须了解此学生考前的一些状态,常见的有:

1.考试紧张型(尤其是大型考试)。比如以前历次成绩都比较好,但是此次成绩低于历次平均10分以上,此类学生需要多进行考前的心理辅导和放松。

2.情绪波动型。考试前经历大的情绪波动或遭遇大变故。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消沉,表现为考试时对所有的题目心不在焉,所以犯错;一种为兴奋,表现为做题较快,但死钻难题,而忽略检查。

三、总评及辅导安排

根据教学经验,常出现的组合有以下几种,对策如下:

所有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考试技巧都是必要的。

类型一:A1B1C1,这类学生需要辅导吗?如果需要就是注意培养考试技巧,避免考试紧张和情绪波动。

类型二:.A1B1C2,这类学生需要做适当的题型突破专项训练,而且一般来说,这类学生比较聪明,会有较大的提升,有满分可能。

类型三:.A1B1C3(4),这类学生需要系统的复习和提高,一般来说,这类学生属于中上等,成绩有一定提升空间,但不会特别大,因为智力和习惯有一定局限性,适合长期培养,不适合短期突击。

类型四:A2B2C3.,这类学生如果学习态度好,此类学生提升空间非常巨大,有向类型三靠齐的趋势,但是也是适合长期培养,短期突击会有一定效果,但不会太大。如果学习态度有问题或者心理异常,必须先纠正习惯。

类型五:A3B3C3(4),这类学生提升空间非常大,但解决问题比较多,首先解决的是学习动机问题,然后是学习习惯,然后是系统的复习,短期能见到一定效果,但长期的预期效果是类型三。

类型六:A4B4C5,这类学生的基础漏洞非常大,因此提升空间巨大,但是学习习惯和动机都待纠正,但只要这类学生不是有智力上的问题,只要找到突破口,进步是无可限量的。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四年级以下,特别适合短期突击。

类型七:A1(2)B1(2)C6,这类学生一般比较聪明,但是习惯是个大问题,改正习惯是唯一的问题,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特别不适合短期突击。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1)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案例背景】 1、英国学者贺斯曾说:“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一切教学法的基础”。所以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不在于教学的更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所教内容的数学本质是什么! 而数学本质是什么呢?众说纷纭,比较被大家认可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的提法:本质一、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本质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本质三、对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的感悟;本质四、对数学美的鉴赏;本质五、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和探究精神)的追求。基于此,我们就开始反思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行为:过于注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淡化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待揭示的数学本质没有得到凸显,过程没有得到合理的证明,结论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现在,在追“新”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和深入地思考课堂中暴露的一些问题,逐步走向成熟,使数学课堂得到了理性地回归,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学内容的泛化回归实效、教学活动的外化回归内化、教学层次的低下回归高效,充分展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学生学得扎实,获得真正的发展。以上就是我们实验中学教育共同体在本次赛课研讨时所达成的共识。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本质呢?我们殚精竭虑,反复思考、争吵,最后在新课程标准里找到了答案。 (1)针对具体的数学知识,知道知识本源和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深入挖掘教材,教材的编排蕴含了知识的本源和思想方法。 (2)在实践中怎样以数学知识本源与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展开教学设计。 总之,知识是基础,方法是中介,思想才是本源。有了思想,知识与方法才能上升为智慧。数学是能够增长学生智慧的学科,我们只要抓住数学本质,与新课程理念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凸显数学本色!这样做本身就是使数学课回归数学味,找回数学教学的灵魂! 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是教学中的疑难课时,教材处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在研究教材的时候,集思广益,发扬团队精神、抽丝剥茧,一点一点的理出本节课应该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了体现这一点就应该要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形结合”的优越性和简洁性。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上册第101页例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析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才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以及找出相等关系。 2.难点:把全部工作看作1。

3.关键:建立等量关系。 评析:目标的制定上从形式上体现了三维目标,但每一项目标都是空洞的,没有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目标显得假、空、大。本课时的目标应为: 1.掌握与工程问题有关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2.能根据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形成等式进而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4.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本课的难点应该是:从具体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这是因为:在小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中,题目中没明确问题的工作量时,都是将工作量视为单位1处理的,只要小学基础在中等水平的学生,都能自觉地将工作量看作单位1,这就体现该知识点不可能成为难点。而题目中所蕴藏的等量关是隐蔽的,学生不易发现,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要发现并用文字表述等量关系是有困难的,为此找出问题中等量关系并用文字表述才是该课时的难点也是关键所在。如果要说难点是: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我认为也应该是:为

2018济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8济南中考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考点:有理数的乘法。专题:计算题。考纲要求: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 2、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考纲要求: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 3、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考纲要求:此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a的值以及n的值. 4、考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专题:几何题。考纲要求:了解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会找对称轴和对称中心 5、考点: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纲要求: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证明方法。 6、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考纲要求:了解整式的性质,掌握合并同类型和去括号的运算,能推导乘法公式,并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7、考点: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考纲要求: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能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求出解集范围 8、考点:反比例函数。考纲要求: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变量之间的关系 9、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考纲要求: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形的顶点坐标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并指导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10、考点:频数分布直方图。考纲要求:考察了实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信息的能力 11、考点:圆、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考纲要求:此题考查了圆形和扇形的面积公式,也考察了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点 12、考点:二次函数综合。考纲要求:本题主要考察了二次函数对称轴、最大值和最小值、顶点坐标,说出图像开口方向,画出图像的对称轴和图像与坐标轴交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考点:分解因式。考纲要求: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计算,要求学生能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14、考点:概率计算:考纲要求: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已知条件运用列表法、画树状图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15、考点:多边形内角和与边的关系。考纲要求:本题考查了多边形边、内角等概念,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16、考点:分式。考纲要求: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并求出未知数。 17、考点:一次函数与数形结合。考纲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利用一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考点:多边形综合。考纲要求:探索并证明矩形、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他们的判定定理,还要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8分) 19、(本小题满分6分)考点:实数综合运算,三角函数值。 20、(本小题满分6分)考点:解不等式。考纲要求:能解数字系数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解集。 21、(本小题满分6分)考点,简单平面几何。考纲要求: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并加以应用;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邻补角的定义.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本小题满分8分)考点:一次方程。考纲要求:本题考查的是方程与方程组,要求考生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一) 该试卷考察除了考察初中数学相关内容之外,还考察了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但是试卷总体来说题量不大,知识点考察的也不是很全面,只是对初中和高中数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考察。不同的题型难度也不一样,总体来说都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及公式运用的考察,其中部分单选题和解答题的计算量稍微有点大,而填空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根据以上综合的了解,我们根据题型对卷子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卷子总体上分为三个大部分: 2、填空题有5题,共20分,每题4分。填空题的第一题比较简单,考察的是抛物线的焦点坐标。第二题是**-**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数学试题。该题也比较简单,考察的是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第三题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考察,该题难度也不大。第四题考察的是向量的坐标、向量积的坐标运算以及线性规划相关的知识,该题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计算量不小。最后一题看似简单,但是由于要判断5个命题的真假,所以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逐一分析,分别考察了命题的否命题、函数的零点、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和充要条件及解不等式。填空题与选择题比较而言,填空题相对更简单,考察的是最基本的知识点,计算量也不是很大,因此只要考生平时认真复习,填空题的失分不会很多。

3、解答题4题,共40题,每题10分。解答题的第一题看似简单,但是计算量比较大,因此也容易丢分,考察的是向量积的坐标运算和函数单调性和周期性相关的知识。第二题考察的是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同样也是计算量比较大。第三题考察的是数列的知识,该题相对简单,最后一题考察的是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的内容,该题难度不是很大。总体来说,解答题考察的知识点不是很难,但是普遍存在计算量比较大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之外,还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总之,这次数学考试题量不是很大,难度适中,知识点考察的也不是很多,但是数列、函数、向量等知识点在整个试卷中涉及的考题相对较多,尤其是函数的知识在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都有较多的涉猎。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抓住重点,有针对的进行复习。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二) 这次考试是中考前的适应性训练与平时复习有效结合的载体,它的意义是:一方面为了检验学生在中考第一轮复习后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从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调整第二阶段复习的重点和目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年中考中在分值、题型的数量与布局,难易比例设置以及首次使用机读卡等带来的多方面的变革,为下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复习提供一些最新的思路和比较有价值的复习方向。从整张试卷反馈的各方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经典记录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探索平行线 一、案例主例分析与设计 本案例是探讨华东师大版第四章第八节内容: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平行线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和图形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以学生看的到、感受得到的基本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式,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的学习精神。 二、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 题。 2、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 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 的数学思想,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 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

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案例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景,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空中架设的高压线 ②音乐书里的五线谱 2、师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平 行线的条件吗? 3、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生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生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引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 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 课题§4.8探索平行线性质(板书) ㈡数形结合,探索性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的命题范围: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内容,完全根 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有考察到,基础题覆盖面还是很广的,基础好的学生 把自己会的分数拿到,整体看试卷的难度过大,并且有一定梯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 1、纵观整份试卷难度过大,有些题型耳熟能详,是平时学习及复习检测中遇见过的 题型,学生容易得到基本分,但有些学生的成绩还是不尽人意。不认真审题,造成失误。 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 1选择题比较简单,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令人满意,错误主要集中在题6、题7、题8、题9上,主要原因首先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如思考不够全面,或计算不过关。 2填空题错误主要集中在题14、题20、题21,题21准确率较低的原因是学生无法 解读题意;综合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判别思维比较差,所以我们要以课本为主,在抓好“三基”教学的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反思及改进 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对概念的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这虽然是老生常谈,却是个不易做好的问题,故要做到备课细致,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切实提高课 堂效率。 2、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照 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 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 浓厚兴趣的学 生,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加强师生交流,做好培优、扶中、补差工作。 3、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让学生独立去揭示结论的产生与形 成过程,不要急于抛出结论,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许广民2010年3月24日 我仅从四个方面,借助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个人数学教学的体会,这四个方面是: 1.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 3.对数学习题课的思考; 4.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首先,结合《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案例1:《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 第一个环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4幅图形和表格):观察、计算各图中正方形A、B、C的面积,完成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从表中可以看出A、B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正方形C 的面积。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A、B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正方形C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上面的结

果,可以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数”与“形”的密切关联,形成猜想,主动探索结论,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自然得到运用和渗透,“面积法”也为后面定理的证明做好了铺垫,双基教学寓于学习情境之中。 第二个环节: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 教师给各小组奋发制作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先分组拼图探究,在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新的能力(试图发现拼图和证明的规律:同一个图形面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学生展示略 通过小组探究、展示证明方法,让学生把已有的面积计算知识与要证明的代数式联系起来,并试图通过几何意义的理解构造图形,让学生在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运用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右图):右图是由两个正方形 组成的图形,能否剪拼为一个面积不变的新 的正方形,若能,看谁剪的次数最少。 生(出示右图):可以剪拼成一个面积 不变的新的正方形,设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 边长分别是a、b,那么它们的面积和就是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 1. 习旧引新 ⑴ 在 ⊙O 上 , 任到三个点 A 、 B 、 C, 然后顺次连接 , 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 这个 图形与 ⊙O 有什么关系 ? ⑵ 由圆内接三角形的概念 , 能否得出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呢 ( 类比 )? 2. 概念学习 ⑴ 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 ? ⑵ 如图 1, 说明四边形 ABCD 与 ⊙O 的关系。 3. 探讨性质 ⑴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类特殊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 , 矩形 , 菱形 , 正方形 , 等 腰梯形的性质 , 那么要探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 一般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 ⑵ 打开《几 何画板》 , 让学生动手任意画 ⊙O 和 ⊙O 的内接四边形 ABCD 。 ( 教师适当指导 ) ⑶ 量出可试题的所有值 ( 圆的半径和四边形的边 , 内角 , 对角线 , 周长 , 面积 ), 并观察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⑷ 改变圆的半径大小 , 这些量有无变化 ? 由 (3) 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 ⑸ 移动四边形的一个顶点 , 这些量有无变化 ? 由 (3) 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 移动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呢 ? 移动三个顶点呢 ? ⑹ 如何用命题的形式表述刚才的实验得出来的结论呢 ?( 让学生回答 ) 4. 性质的证明及巩固练习 ⑴ 证明猜想 已 知 : 如 图 1, 四 边 形 ABCD 内 接 于 ⊙O 。 求 证 :∠BAD+∠BCD=180°,∠ABC+∠ADC=180° 。 ⑵ 完善性质 ① 若将线段 BC 延长到 E( 如图 2), 那么 ,∠DCE 与 ∠BAD 又有什么关系呢 ? ②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 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 于它的内对角。 ⑶ 练习 ① 已知 : 在圆内接四边形 ABCD 中 , 已知 ∠A=50°,∠D-∠B=40°, 求 ∠B,∠C,∠D 的 度数。 ② 已知 : 如图 3, 以等腰 △ ABC 的底边 BC 为直径的 ⊙O 分别交两腰 AB,AC 于点 E,D, 连结 DE,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一.数学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分析 十堰市的初中数学试卷分值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型有3种: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各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如下: 1.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为10道题,由浅入深,难易程度一般为简单到中等难度,最后2道题目可能比较难。分值为10×3=30分。 2.填空题。 填空题一般为6道题,前4道题都是极其简单的类型,后2道题的难度稍大,一般为中等难度。分值为6×3=18分。 3解答题。 解答题的第一道一定为计算题,非常简单,分值在4-6分;第二道题,一般也为计算类型的题,难度一般,分值为4-6分。然后中间为三道小综合类题目,考察学生的各个知识点掌握情况,最后为两道大综合题目,第一、二问难度较低,3、4问难度较高,这是拉开考生分值的题目。 二.各题正确情况对照表

三、总评及辅导安排

根据教学经验,常出现的组合有以下几种,对策如下: 所有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考试技巧都是必要的。 类型一:A1B1C1,这类学生需要辅导吗?如果需要就是注意培养考试技巧,避免考试紧张和情绪波动。 类型二:.A1B1C2,这类学生需要做适当的题型突破专项训练,而且一般来说,这类学生比较聪明,会有较大的提升,有满分可能。 类型三:.A1B1C3(4),这类学生需要系统的复习和提高,一般来说,这类学生属于中上等,成绩有一定提升空间,但不会特别大,因为智力和习惯有一定局限性,适合长期培养,不适合短期突击。 类型四:A2B2C3.,这类学生如果学习态度好,此类学生提升空间非常巨大,有向类型三靠齐的趋势,但是也是适合长期培养,短期突击会有一定效果,但不会太大。如果学习态度有问题或者心理异常,必须先纠正习惯。 类型五:A3B3C3(4),这类学生提升空间非常大,但解决问题比较多,首先解决的是学习动机问题,然后是学习习惯,然后是系统的复习,短期能见到一定效果,但长期的预期效果是类型三。 类型六:A4B4C5,这类学生的基础漏洞非常大,因此提升空间巨大,但是学习习惯和动机都待纠正,但只要这类学生不是有智力上的问题,只要找到突破口,进步是无可限量的。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四年级以下,特别适合短期突击。 类型七:A1(2)B1(2)C6,这类学生一般比较聪明,但是习惯是个大问题,改正习惯是唯一的问题,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特别不适合短期突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评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评析 建阳二中蒋剑虹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应当包括:总体教学思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习素材的搜集准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步骤;检测和评估;教学对象(即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下面我就结合张长文老师的这堂片断教学课,来谈一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如何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一些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教学思路设计,二是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思路设计是指:对所教内容的认识(课标要求、这段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的作用、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基础,学生以往的活动经验等),对整堂课设计的思考(教学目标,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与措施,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分散难点等)。 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但在强调个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努力追求教学思路设计的科学性。只有科学的教学思路,才能科学地指导教学活动。 我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必须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新课程教学总体思路设计:一要把学生“学”数学放在教师“教”之前,“导”学是教学之重点。二要把组织学生自主数学学习活动作为老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并要担任起活动的指导者。三要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想,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四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数学能力的训练不能放松。五要实施差异教学,使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下面看一看张长文老师关于“平行线的性质”这节课教学设计思路。 《平行线的性质》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是按照“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形成认识——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为了让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所以,首先利用大屏幕出示了学生所感兴趣实际问题---汽车在赛道上行驶拐弯的拐角问题,然后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抽象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平行线性质的几何模型,针对这个几何模型,利用学生手中的学案,精心设计四个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在学生充分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之上,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效果,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平行线的性质,形成了认识,加深了印象,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发现、创造的乐趣,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从推理能力来说, “说理”对于七学生来讲还较为陌生,不知应该说什么,根据什么,得出什么,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性质1对性质2、3进行说理、论证。为了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还精心编排了一些填空题。对于例题的安排,目的在于想让学生再次体会如何抽象出隐含在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问题,体现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探究题的安排,是希望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力争“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具体教学活动步骤的安排,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 【案例简述】 案例呈现问题情境: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以每股27元的价格买进某股票1000股。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 星期一二三四五 -6 -2.5 -1 +4 +4.5每股涨跌 师:星期四收盘时,每股多少元? 提问生1、2:(疑惑不解状)。 生3:27-2.5=25.5(元)。 师:星期四收盘价实际上就是求有理数的和,应该为:(元)。 师:周二收盘价最高为35.5元;周五最低为26元。 师:已知该股民买进股票时付出了3‰的交易税,卖出股票时需付成效额3‰的手续费和2‰的交易税,如果该股民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提问生4、5(困惑状)。 生6:买入:27×1000×(1+3‰)= 27081(元); 卖出:26×1000×(1+3‰+2‰)=26130(元); 收益:26130-27081=-951(元)。 师:生6的解答错了,正确解答为: 买入股票所化费的资金总额为:27×1000×(1+3‰)= 27081(元); 卖出股票时所得资金总额为:26×1000×(1-3‰-2‰)=25870(元);

上周交易的收益为:25870-27081=-1211(元),实际亏损了1211元。 师:请听明白的同学举手。 此时课堂上约有三、四个学生举起了手,绝大部分学生眼中闪烁着疑惑之意。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学生轻声道:“老师,我听不懂!”……少部分学生烦燥之意露于言表。 【案例分析】 1、《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更关注学生的体验,要求问题的创设揭示数 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深感兴趣。本案例教师力图贯彻新课程理念,试图联系生活,尝试在提出问题时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但实际上是“东施效颦”,形式上的一串串问题及解答让新课程理念远离了课堂教学实际,教师虽对本题求解准确,但学生的接受与沟通的效率低下,仅仅是教师用了自己在生活实践经验体会去审视数学问题。教师感觉容易理解,而事实恰好相反,教师的讲述没有激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些在教师眼里显而易见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改变教学内容机械化的呈现方式,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求,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组织者和引导者。 的困惑”视界“、案例中学生数学2. 学生没有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股票买进卖出,对教师在处理数学信息时认为“自然”和“显然”的合情合理的推断存在的“症结”如下: 〈1〉表格中有理数正负号的实际意义如:+4表示每股涨了4元;-1表示每股跌了1元。教师没有交待分析,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2〉周四收盘时的股价是(元),如何理解27元的概念?为什么不能理解为:27-2.5=24.5(元),周四的股票与前三天的股票涨跌存在什么关系? 〈3〉股票卖出时的26元数据是哪里来的? 〈4〉买入交易时交易税是付出3‰,卖出时付出的成交额的3‰和手续费2‰,同是“付出了”,为什么理解的数学意义截然相反? 〈5〉如何理解一周股票收益的-1211元的实际意义? 3、案例启示 (1)关注课堂,走近学生 教师在授课时,不能照本宣科,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数学思维方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这次的考试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试题内容覆盖面宽,考查的各个知识点分布适当,知识结构合理,题量与难度适中。题型比例与大纲要求基本一致。试题设计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整个试卷基本反映了数学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方面的能力考查。 (1)试题的综合运算性增强。一道试题不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前后章节揉在一起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必须上下融会贯通,全面分析,绝不能一叶障目,以偏代全,否则会劳而无效。与此同时,试题的解法也不单一,以便较灵活地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 (2)试题的论证性较强。这类考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考查考生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试题的定量计算,大部分综合题、应用题是用计算来完成的。对于初中生来说,熟练的运算能力是基本功。基本功扎实,才能正确地计算出定量结果来。 (4)试题更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查。为了考查考生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或者说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所谓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5)试题的求解过程反映《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而不仅仅是记忆、模仿与熟练。 二、试题的基本结构 (一)初一试卷 1、题型与题量。全卷共有三种题型,26个小题。其中选择题8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9个,与以往试卷的最大区别是增加了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来做,体现了拔高和选优的功能。其中附加题也计入总分,卷面分值100分。 2、考查的内容。教材的所有章节。整卷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覆盖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初一所应掌握的全部知识点。 (二)初二试卷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有三种题型,25个小题。其中选择题8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8个。满分100分,附加题未计入总分。 2、考查的内容。教材的所有章节。试卷中占分比例涉及的数学知识覆盖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初二本阶段的全部知识点,试题稍难。 (三)初三试卷 三种题型,26个小题,其中选择题8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10个。满分150分,涵盖了九年级上册的所有知识点,试题偏难。 三、学生答题情况: 七年级:选择题的的整体回答较好,第8题的找规律的问题多数学生没找到规律,回答得最不好。填空题的第12题,余角的性质的几何语言表达由于初学,一些学生不熟悉,导致不理解题意,答错较多。第15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和为零的知识点,有五分之三的学生理解掌握不好,是填空题中回答最不好的一道题,这是本份试卷失分较多的一题。解答题的第20题,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去分母时漏乘了不含分母的项,失分点在此。21题是规律题,结合点在数轴上的运动考察规律的探寻,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x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一、教学设计: 1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 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 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 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 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 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 置。 2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 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 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 明打下基础。 3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 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 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 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 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 一(数学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分析 十堰市的初中数学试卷分值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型有3种: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各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如下: 1.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为10道题,由浅入深,难易程度一般为简单到中等难度,最后2 道题目可能比较难。分值为10×3=30分。 2.填空题。 填空题一般为6道题,前4道题都是极其简单的类型,后2道题的难度稍大,一般为中等难度。分值为6×3=18分。 3解答题。 解答题的第一道一定为计算题,非常简单,分值在4-6分;第二道题,一般也为计算类型的题,难度一般,分值为4-6分。然后中间为三道小综合类题目,考察学生的各个知识点掌握情况,最后为两道大综合题目,第一、二问难度较低,3、4问难度较高,这是拉开考生分值的题目。 二(各题正确情况对照表 选择题(A) 填空题(B) 解答题(C) 题型与正确1.选择题全对 1.填空题全对 1.解答题全对 情况说明学生基说明学生的说明学生知识掌握非常牢固,变 础知识完全掌握本章知识点完全形和迁移做的非常好,而且非常认真。 掌握 2.选择题只有最后 2.解答题除最后二道的最后几问全对 一道或二道错误 2.填空题后两道说明学生知识掌握非常牢固,非

说明学生基有错误常认真,但变形和迁移做的不够。 础知识基本掌握,说明学生本 但是对复杂事物章知识基本掌3.解答题除最后二道外中间三道有少 没耐心握,但遇到变形量失分情况 稍微复杂就无从说明学生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比 3.选择题除了最后下手较认真,但一部分知识点还没掌握或 二道外,有一道或者答题习惯及格式等不规范。 二道错误 3.填空题错误三 说明学生基道(含最后两道) 4.解答题除了最后二道外中间三道大 础知识基本掌握,说明学生的量失分(失分超过20) 但比较马虎基础知识基本掌说明学生知识掌握不牢,比较认 握,但比较马虎真,尤其是在知识变形方面有较大的 4选择题错5道以提升空间 上 4.填空题错四道 说明学生基以上 5.解答题除了最后二道外中间三道大 础知识缺失较多说明学生基量失分而且前两道有错误 础知识缺失非常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非常不牢, 多而且比较马虎 6.解答题三种类型均有失分,但不太 多,少于15分 说明学生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但 是是天生马虎型的。 如果想全面了解此次考试成绩,还必须了解此学生考前的一些状态,常见的有:

初中数学 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习水县回龙镇中学王发德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 二、主题分析与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五、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⑴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③横格纸中的线。 ⑵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⑶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⑷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板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过用一元一次方程 来解决实际问题,你还记得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生: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最后答题.师: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一样,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作为反映某些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这一节我们就讨论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问题情境: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 法各有什么特点? 解答: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 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人患了流感。 于是可列方程:1+x+x(1+x)=121 解方程得x1=10,x2=-12(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思考: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活动方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 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传播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 (三).当堂训练及分析 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如果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 多少小分支? 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 则1+x+x2=91,即x2+x-90=0。 解得x1=9,x2=-10(不合题意,舍去) 答:每个支干长出9个小分支。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 一.数学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分析 十堰市的初中数学试卷分值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型有3种: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各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如下: 1.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为10道题,由浅入深,难易程度一般为简单到中等难度,最后2道题目可能比较难。分值为10×3=30分。 2.填空题。 填空题一般为6道题,前4道题都是极其简单的类型,后2道题的难度稍大,一般为中等难度。分值为6×3=18分。 3解答题。 解答题的第一道一定为计算题,非常简单,分值在4-6分;第二道题,一般也为计算类型的题,难度一般,分值为4-6分。然后中间为三道小综合类题目,考察学生的各个知识点掌握情况,最后为两道大综合题目,第一、二问难度较低,3、4问难度较高,这是拉开考生分值的题目。 二.各题正确情况对照表

三、总评及辅导安排 根据教学经验,常出现的组合有以下几种,对策如下: 所有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考试技巧都是必要的。 类型一:A1B1C1,这类学生需要辅导吗?如果需要就是注意培养考试技巧,避免考试紧张和情绪波动。 类型二:.A1B1C2,这类学生需要做适当的题型突破专项训练,而且一般来说,这类学生比较聪明,会有较大的提升,有满分可能。 类型三:.A1B1C3(4),这类学生需要系统的复习和提高,一般来说,这类学生属于中上等,成绩有一定提升空间,但不会特别大,因为智力和习惯有一定局限性,适合长期培养,不适合短期突击。 类型四:A2B2C3.,这类学生如果学习态度好,此类学生提升空间非常巨大,有向类型三靠齐的趋势,但是也是适合长期培养,短期突击会有一定效果,但不会太大。如果学习态度有问题或者心理异常,必须先纠正习惯。 类型五:A3B3C3(4),这类学生提升空间非常大,但解决问题比较多,首先解决的是学习动机问题,然后是学习习惯,然后是系统的复习,短期能见到一定效果,但长期的预期效果是类型三。 类型六:A4B4C5,这类学生的基础漏洞非常大,因此提升空间巨大,但是学习习惯和动机都待纠正,但只要这类学生不是有智力上的问题,只要找到突破口,进步是无可限量的。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四年级以下,特别适合短期突击。 类型七:A1(2)B1(2)C6,这类学生一般比较聪明,但是习惯是个大问题,改正习惯是唯一的问题,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特别不适合短期突击。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新课程标准指出:“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的种子。”有问题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发展、有创新。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良好的思维情境会激发思维动机,唤起求知欲望;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因此,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在好的问题情景下主动建构新知识,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实践证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菱形性质时,导入时是这样设计的: 1、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菱形图案?(看谁说的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说:(1)吃过的菱形形状的食物(2)春节时门上贴的剪纸花(3)居室装饰地板砖(4)中国结(5)菱形衣帽架等。 2、为什么把这些图案设计成菱形呢? 3、菱形到底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和运用呢?(板书课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大家可以总结出来。

然后通过画图和电脑显示,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去论证。从而弄清了菱形的定义、性质、面积公式及简单运用,然后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菱形性质方面的应用。 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为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本节课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事物转化成数学问题。但教学中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创设学生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东西。同时不是为情趣而情趣,要注意增加情趣的内涵。注意经常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二、变更表述形式,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设障布疑,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需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时可通过变更问题的表述形式,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教学,为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通常提出问题:“如图(1),△ABC要判定它是等腰 三角形 有哪些方法呢?” 这样出示问题显得单调又乏味。为了同样的教B 图(1) 图(2)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一.数学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分析 十堰市的初中数学试卷分值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型有3种: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各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如下: 1.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为10道题,由浅入深,难易程度一般为简单到中等难度,最后2道题目可能比较难。分值为10×3=30分。 2.填空题。 填空题一般为6道题,前4道题都是极其简单的类型,后2道题的难度稍大,一般为中等难度。分值为6×3=18分。 3解答题。 解答题的第一道一定为计算题,非常简单,分值在4-6分;第二道题,一般也为计算类型的题,难度一般,分值为4-6分。然后中间为三道小综合类题目,考察学生的各个知识点掌握情况,最后为两道大综合题目,第一、二问难度较低,3、4问难度较高,这是拉开考生分值的题目。 二.各题正确情况对照表

三、总评及辅导安排 根据教学经验,常出现的组合有以下几种,对策如下: 所有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考试技巧都是必要的。

类型一:A1B1C1,这类学生需要辅导吗?如果需要就是注意培养考试技巧,避免考试紧张和情绪波动。 类型二:.A1B1C2,这类学生需要做适当的题型突破专项训练,而且一般来说,这类学生比较聪明,会有较大的提升,有满分可能。 类型三:.A1B1C3(4),这类学生需要系统的复习和提高,一般来说,这类学生属于中上等,成绩有一定提升空间,但不会特别大,因为智力和习惯有一定局限性,适合长期培养,不适合短期突击。 类型四:A2B2C3.,这类学生如果学习态度好,此类学生提升空间非常巨大,有向类型三靠齐的趋势,但是也是适合长期培养,短期突击会有一定效果,但不会太大。如果学习态度有问题或者心理异常,必须先纠正习惯。 类型五:A3B3C3(4),这类学生提升空间非常大,但解决问题比较多,首先解决的是学习动机问题,然后是学习习惯,然后是系统的复习,短期能见到一定效果,但长期的预期效果是类型三。 类型六:A4B4C5,这类学生的基础漏洞非常大,因此提升空间巨大,但是学习习惯和动机都待纠正,但只要这类学生不是有智力上的问题,只要找到突破口,进步是无可限量的。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四年级以下,特别适合短期突击。 类型七:A1(2)B1(2)C6,这类学生一般比较聪明,但是习惯是个大问题,改正习惯是唯一的问题,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特别不适合短期突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