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风温肺热病中医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风温肺热病中医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风温肺热病中医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2018年度)

一、基本情况

医院呼吸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例,进入住院临床路径的病例共例,入组率95.1%;完成路径例,5例退出临床路径,路径完成率95.7%;治疗有效率98%,平均住院日天,平均住院费用7012.1元,单病种日均费用818.6元,治疗费用比例40.2%,药物费用比例19.7%,中药费用占药物费用比例29.2%,检查费用比例26.8%。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提取物注射液、针灸、耳穴压豆、穴位帖敷、中药足浴、磁热疗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临床路径的112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8%,中成药(包括中药提取物注射液)使用率60%,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10例(98%),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67例(60%),针灸治疗15例(13.3%),耳穴压豆112例(100%),穴位帖敷治疗112例(100%)。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

(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帖敷、耳穴压豆、和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雾化吸入、膏方、三伏贴、针灸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治疗感染后咳嗽、慢性咳嗽患者,常规给予雾化吸入治疗配合口服中药、穴位贴敷等,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三伏贴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以及取得良好效果;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患者主观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针灸放血治疗,患者接受程度普遍偏低。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刮痧等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效果评价

完成临床路径的112例患者中,症状改善112例(100%),

体征改善112例(100%),理化指标改善112例(100%);临床好转110例(96%)。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98.0%。

(二)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

(1)对症状的评价

咳嗽症状计分: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前24小时的咳嗽症状,对照计分表进行判断及记录:总分值=日间计分+夜间计分。

计分日间咳嗽症状夜间咳嗽症状

0 无咳嗽无咳嗽

1 1~2次短暂咳嗽仅在清晨或将要入睡时咳嗽

2 2次以上短暂咳嗽因咳嗽导致惊醒1次或早醒

3 频繁咳嗽,但不影响日常活动因咳嗽导致夜间频繁惊醒

4 频繁咳嗽,影响日常活动夜间大部分时间咳嗽

(2)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价

必要时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

2.疗效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改善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有并发症者进一步评价其改善程度。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

改善症状

112例患者主症改善112例(100%);未改善0例。112例患者改善的主症中,咳嗽、喘憋改善112例,咳痰改善110例。

案例1:徐泽红,女,45岁。病案号0099893。主因“咳嗽3天,发热1天”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8.2℃BP 112/60mmHg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咽部充血,扁桃体无明显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听诊呼吸音

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风热肺热病(风热犯肺)西医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进入路径后立即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痰培养+药敏、CRP、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衣原体抗体、血生化、心电图、B超等检查。治疗上予抗感染、抗炎、化痰,配合耳穴压丸、穴位贴敷、针灸、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中药汤剂治以宣肺止咳化痰。患者经治疗入院症状明显好转,复查CT提示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病情好转出院。

案例2:杨鲁波,男,43岁,主因“咳嗽伴发热3天”入院。查体:T39℃ P105次/分 R 20次/分BP 152/77mmHg ,神志清,精神可,咽部充血,扁桃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右中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右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音低钝,心率10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舌质淡、苔白、脉浮。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西医诊断:肺炎。进入路径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痰培养+药敏、CRP、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衣原体抗体、血生化、心电图、B超等检查。胸部CT:符合左下肺炎,脂肪肝征象,请结合临床复查随访;血常规:WBC:8.96×109/L NE%:80.7% LY%:12.3% NE#:7.23×109 /L。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盐酸氨溴索化痰、多索茶碱解痉平喘等综合治疗,待相关化验检查结果回示后进一步调整治疗;配合中医耳穴压丸、穴位帖敷、拔罐,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中药治以清热化痰,疏风散邪,宣肺止咳,方选银翘散加减。患者经治疗入院症状明显好转,病情好转出院。

案例3:李云兰,女,42岁,0086061主因“咳嗽、咯痰伴发热3天”入院。既往史: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约30年, 8年前行左侧乳腺结节切除术,2015年8月患“亚甲炎”,自诉已治愈。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史2年余,未予规范化诊治;自诉贫血病史多年,具体不详;查体:T 38.0℃ P94次/分R19次/分BP130/87mmHg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9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质淡、苔白、脉浮紧。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风温肺热病(风热犯肺证)西医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进入路径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痰培养+药敏、CRP、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衣原体抗体、血生化、心电图、B超等检查。治疗上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氨溴索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支气管、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改善气道炎症等综合治疗,待化验结果回示后相应调整治疗。配合中医耳穴压丸、穴位帖敷、电子艾灸,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中药治以疏风祛邪,宣肺止咳,方选荆防达表汤加减。患者经治疗入院症状明显好转,病情好转出院。

病例基本信息表

四、退出路径分析:

5例退出临床路径,其中2例住院天数超过14天,增加住院费用,3例住院天数不足4天,自动出院。

五、中医药的作用分析

风温是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春冬季节,起病较急,初起以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等肺卫证候为主要特点。其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疾病颇为相似。风温病多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在治疗风温病的同时查找病因是治疗效果的关键,而原发病因的查找需要临床医师的经验和辅助检查的完善。

(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以及解决对策

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改善了临床症状,缩短了治疗疗程,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改善咳嗽、咳痰、喘憋、胸闷等症状。

2.采用穴位贴敷、三伏贴、膏方和耳穴压豆等治疗方法,改善症状。

六、本临床路径改进建议措施

1. 2018年将新增加肺热伤津兼痰瘀证,选用清热养阴,活血化痰之治法,方药:人参白虎汤合清金化痰汤合清营汤加减。

2.增加肺炎专用中药穴位贴敷。

3.增加据患者体质增加磁热疗、督灸、拔罐、热敏灸等。

4.单方验方五汁饮(吴鞠通《温病条辨》)

处方:雪梨50克,荸荠50克,鲜苇根100克,麦冬30克,

鲜藕80克(或甘蔗也可)。洗净榨取汁液,炖温服用。每日饮服1~2剂,也可当凉茶频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