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民版历史选修3知识点(导学案)完整版本

人民版历史选修3知识点(导学案)完整版本

人民版历史选修3知识点(导学案)完整版本
人民版历史选修3知识点(导学案)完整版本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提纲

第一专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矛盾(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矛盾(对巴尔干半岛的

争夺)、矛盾(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和极端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 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

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⒉概况:

⑴两大阵营: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⑵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

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个国家。

⑶时间:1914年——1918年⑷主战场:

⑸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

⒊经过: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战役,(首

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时间最长最惨烈)、战役(坦克)(规模最大)

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宣布投降

⒋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⒌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⑵军事战略上的;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

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

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 受挑战;

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

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和;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

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

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

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

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欧美工人运动

②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的伟大尝试;

③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①原因:的奴役与掠夺;民族矛盾;

宗主国放松引起的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

②影响:奠定了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

⑶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

②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职能加强;

③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运动高涨与思潮盛行一时;理想和观念的影响。

自主探究:⒈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⒉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

第二专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巴黎和会

⒈背景(1)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⒉概况:时间:1919年初至6月28日地点:凡尔赛宫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操纵国:美、英、法: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法国克里蒙梭

⒊各国目的:美、英、法、意、日(略)

⒋主要问题:问题(中心)、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

⒌性质:帝国主义的会议

⒍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

(1)内容:(略)(2)性质:在牺牲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⒎影响:

(1)暂时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

(2)严厉限制和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4)获利最大(5)受到抑制

(6)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7)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二、凡尔赛体系的构成与国际联盟

(一)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⒈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和国联盟约(已列入了《凡尔赛和约》)。

⒉影响:(1)确立了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暂时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改变了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

(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

(5)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⒊体系内的矛盾:

(1)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德国滋生强烈复仇情绪;(2)战胜国列强之间:分赃不均:美意不满;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列强矛盾: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⒋新的民族矛盾:

列强主要考虑削弱战败国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来安排领土,没有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

⒌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和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二)国际联盟的建立

⒈背景: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的国际体系;

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

⒉概况:

时间:1919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

总部:瑞士的日内瓦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

盟约原则:维护、集体安全、委任统治。操纵国:英法。

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

⒊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体系的工具。

⒋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⒌评价: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以及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

三、华盛顿会议

⒈背景(1)巴黎和会留下遗缺,亚太地区的矛盾没有真正;

(2)战后美日英等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发生了严重的;

(3)为争夺,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4)中国掀起运动

⒉概况: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发起国:美国

目的:为了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平息中国反帝怒潮。参加国: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个国家。操纵国:美、英、日。主要议题:同盟问题、海军军备竞赛问题、问题

⒊内容及影响:《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四国条约》:签订国:美、英、法、日。

(1)内容:A缔约各国互相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B英日同盟终止。

(2)影响:

①对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在太平洋的障碍。

②对英:维持了与美日的表面关系,后英日矛盾日渐。

③对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损,但一战的获利得到承认及获得与欧美列强地位。《五国条约》签订国:美、英、日、法、意

(1)内容: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

(2)影响:①对美: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抑制势力膨胀

②对英:丧失了

③对日: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军基地,实际了日本在这一区域内拥有战术上的。

总评:是第一个裁军协定,了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但没有根本解决问

题,不能制止战争

《九国公约》签订国: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国。

(1)内容:①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②再次确认了美国的“”政策。

(2)影响:实质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

⒋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

(2)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

(3)日、英等国受到。(4)是最大的受害国。

(5)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华体系。

⒌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的权利归还中国

⒍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⑴相同点:①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

②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和斗争。

③结果:会议签订了带有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④作用:新的国际体系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

⑵不同点:

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成为会议的胜利者;

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四、《洛迦诺条约》

1.背景

⑴《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为了确保,一直在寻求边界的安全保障。法国占领鲁尔受挫后,国内主张对的力量抬头。

⑵德国自战败以后特别是经过,痛感自身的安全没有保障,在外交上采取,力争在各国的保证下同。

⑶英国权衡利弊,主张促成。

2.签署:1925年10月,德、比、英、法等七国在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最终签署了包括《》在内的多个条约,总称为《》。

3.内容:

⑴和之间、和之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

⑵关于的规定应得到遵守;

⑶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和平解决争端;

⑷德国和法,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发动侵略,越过边界或在非军事区集结军队时,其他缔约国应立即援助被侵犯的一方。

4.实质: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5.影响

积极:(1)《洛迦诺公约》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改善了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时期,为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者,它为德国重新成为铺平了道路。洛迦诺会议后不久,德国参加了国际联盟,并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消极:(1)《洛迦诺公约》它使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能力,东欧同盟体系遭到削弱,使法国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

(2)《洛迦诺公约》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的产物,不能解决《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同战败国间的根本矛盾。随着它们之间的变化,妥协开始被新的争夺所代替。

五、《非战公约》

1.背景:洛迦诺会议之后,国际地位下降,决定发动和平运动,以重新提高。

2.概况:时间:

国家:美、英、法德、意、日等十五国在巴黎签署《》即《》

3.主要内容:

⑴缔约各国谴责用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

⑵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只能用加以处理或解决;

⑶关于批准的手续问题。公约并无制裁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具体义务。

4.评价

⑴《非战公约》的签定是外交的一大胜利。

⑵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保留条件,这就为它们不履行此条约作了准备。

⑶《非战公约》既有虚伪性和的一面,又包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际法准则的积极方面,对蓄意发动侵略战争的的国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探究一:为什么称20世纪20年代相对平静的国际格局为“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第三专题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⒈世界性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加剧了世界局势的。

⒉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①时间:1933年初②标志:正式出任德国总理

③影响: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的道路。

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⒊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①时间:1936年。②标志: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受军部控制)

③影响:推行对外、对内独裁的政策,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

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⒊特点:反为中心,各国纷纷建立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主要特点)

⒋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⑴背景:①法西斯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力、人力资源,占据了许多战略要地,大增。

②由于英、法、美等国纵容侵略的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更加有恃无恐。

⑵原因: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美等国的日益加剧。出于

共同的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互相支持利用.

⑶结盟招牌:“”(利用与苏联的矛盾欺骗英法美等国)

⑷过程:1936年德意签订《德意志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德日《反共

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加入。形成轴心国集团。

⑸影响: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从此,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肆意扩大侵略战争,

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⑴目的:①避免战争,保住利益②祸水。

⑵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利己主义)⑶主要推行者:英、法、美

⑷对象: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⑸影响:

①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②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③使许多反对法西斯的国家如苏联对英、法等国心存芥蒂,不利于。

⒍慕尼黑阴谋是政策发展到顶峰的典型表现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⒈全面爆发——德军突袭,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

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⑴原因:①英法与苏矛盾尖锐

②《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对英、法更加不信任,集体安全落空。

⑵目的: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德为了避免作战,解除后顾之忧。

⑶内容:双方互不侵略者对方,并划定了两国在的势力范围。

⑷后果影响:

①对苏联:A.使其赢得了的时间。

B.苏联靠牺牲东欧小国换取了自己暂时的和平,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

C.一定程度上麻痹了苏联,使其未作充分的战前准备。

②对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⒊敦刻尔克撤退:

1940年5月底6月初。德使用;采用曼施坦因方案,英法军队被困,后大部分撤回英国,为未来的保存了有生力量。

⒋法国溃败:(1940年6月)(原因)

⒌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0月)主要是空战,最终粉碎了的阴谋,10月间,

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使其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⒈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⑴1940年9月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

⑵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

战争初期,德军进展顺利,到11月,占领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日本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舰队。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此同时,日本出动陆军,向东南亚各国和西南太平洋各岛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规模。

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⑴原因: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和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②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促成。

⑵目的: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

⑶标志:1942年初,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⑷性质:国际反法西斯。

⑸意义:①大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人力,物力)

②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协作、互相支援和配合,加速了二战的进程。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⒈莫斯科战役:消灭苏联的“闪电战”计划破产了。打破了德军的神话,使

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开始转入阶段。

⒉斯大林格勒战役:

改变了战场的形势,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从此,苏军开始转入。这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

⒊中途岛战役:使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⒋阿拉曼战役:是战场的转折点。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⒈瓜岛战役:1942年,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率先反攻,攻占瓜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到1945年初,收复了马岛和菲律宾,日军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⒉意大利投降:1942年11月,联军在西北非两栖登陆,东西夹击德意军队,

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降。北非战场结束。

⒊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苏德库尔斯克战役,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1944年苏军发动十次打击,收复了全部国土,并攻入东南欧。

⒋诺曼底战役:1944年6月6日凌晨,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战场。

盟军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法西斯的灭亡。

⒌开罗会议(1943年冬,开罗)

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

内容:《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领土必须归还。

意义:协同了三国对作战。

⒍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德黑兰)

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内容:①通过了三国在对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

②会议还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意义:协同了三国对德作战。

⒎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

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内容: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

②准备成立。

③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意义:加速了的灭亡;大国初分了世界。

⒏波茨坦会议(1945年夏,波茨坦)

参加者: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

内容:①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问题的精神

②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意义:加速了的灭亡。

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⒈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造成的危害:给人类造成的浩劫。在战争中丧生的人数约

5 000万。直接军费消耗达1.1万亿美元,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

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毁灭人类文明,本性暴露无遗。

举例:“纳粹残杀犹太”和“南京大屠杀”。

⒉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

⑴战争使人类理性得到张扬,人权与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

⑵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成为两个世界一流大国,西欧的世界地位继续衰落,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美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霸主);

⑶二战促进了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战后世界体系彻底瓦解;

⑷二战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

⒊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⑴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

⑵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的统一战线。

⑶建立相对合理,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⑷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⑸处理好经济纠纷,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防止其引发战争。

⑹落后就容易挨打,要有精神,与时俱进。

疑问或者建议:

第四专题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德黑兰、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1)背景:普遍衰落;苏联空前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二战后初期新独立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的力量。

(2)主要内容:成立;铲除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重新划分政治版图。

(3)性质:具有、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多重性质。

(4)评价积极:有利于维护秩序,在清除,恢复发展有积极作用。

消极: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使雅尔塔体制打上了的烙印。重划疆界,分裂国家,也埋下的种子。(如德、朝等)雅尔塔体制标志着以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结束,为美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初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峙;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二、冷战的形成

(1)“冷战”:是指美、苏及其盟友二战后至90年代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2)概况:“冷战”序幕:丘吉尔的“”演说;全面开始:杜鲁门主义提出;

最终形成:和的建立标志着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三、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一)风雨兼程联合国

1.背景:(1) 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引起了广大人民广泛的深刻的反思。(2)人们日益感到,在未来国际社会中,必须创建一个新的_________来维护世界和平。2.酝酿

(1)《____________》最早提出了这一设想,为后来制定《联合国宪章》提供了启示。

(2)不久,苏联明确表示,战后要建立新的国际组织,保证持久和正义的________。

(3)1942年26国签订了《_____________》,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联合国”一词。

3.成立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4.概况

(1)宗旨:维护国际_______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进国际合作等。

(2)原则:规定了各会员国__________、不得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3)安理会的主要职能和行为

①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

②在履行其职能时,应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有关规定,在一切实质性问题上,都遵守__________原则,但和平解决某一争端时,争端的当事国不得参加表决。

5.联合国的作用

(1)防止发生,维护世界和平。

(2)伸张正义,反对,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

1.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①召开:1949年4月,在巴黎和布拉格两地同时举行,_________作为中国人民的使者,率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②大会宗旨:团结一切要求裁减军备、争取国际安全、禁止________以及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人,共同保卫世界和平。

③内容:大会通过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_____________》等10多项文件,并选出了常设委员会。

(2)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0.11波兰、华沙)

内容:通过了《告全世界人民的宣言》,要求停止_______战争、禁止核武器和裁减军备,决定组成世界和平理事会进行经常活动。

(3)世界和平理事会柏林会议(1951年2月)

内容:通过了《要求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的宣言》。

作用: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签名运动,对裁减军备、争取国际安全、禁止

_________以及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2.《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发表:1954年,由英国科学家罗素草拟,同意在上面签名。

(2)内容:宣言再次呼吁“学会用新的方式来思考”,用______方法解决争端,号召和平使用科学技术,避免人类自身的灭亡。

(3)影响

①宣言表达了__________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对世界和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②用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的声音,已被________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

(三)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1.背景:(1)冷战对峙中的美苏展开了激烈角逐,使世界笼罩着战争的阴影,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2)人们厌倦战争,渴望持久和平,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______________。

2.表现:(1)第一次——反对核战争

(2)第二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3)第三次----反对美苏争霸和反对核竞赛

3.反战运动的影响

(1) 了美苏军备竞赛,特别是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

(2)使深入人心,强化了人们的反战意识。

(3) 了世界保卫和平的力量。

(4)抑制了__________的扩大和升级。

(四)人们心目中的和平

1.原因

(1)在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政治、经济模式和__________强加于别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阻碍着全人类的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抑制了广大_____________的发展,使它们仍处于受剥削、受压榨的地位。

2.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石油武器进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2)签订《海洋法公约》,捍卫国家海洋资源。

(3)加强南南合作,进行南北对话。

(4)加强________的作用,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发言权。

3.影响:打破了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垄断,削弱了__________和强权政治的影响,维护了世界和平。

四、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

一、赫鲁晓夫谋求美苏合作

1.赫鲁晓夫调整对外政策——要求同美国,共同主导。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实力变化

(1)苏联:实力进一步增强,缩短了同美国的差距。

(2)美国: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压力。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1)缓和:①1956年提出和的主张。②苏联签订对奥和约,结束对奥地利的占领,并与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③赫鲁晓夫访美并举行会谈。

(2)紧张:1962年,美苏发生。最后苏联被迫撤除了在古巴的导弹。

二、尼克松主义

1.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国内的

运动此起彼伏。

2.提出 1969年尼克松在关岛发表演说,提出对亚洲新政策,后来他把这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以及处理与其盟友全面关系的总方针。这就是“”。

3.实质在不放弃美国全球责任的同时,要求其他国家分担更多的责任。它是美国战后的一次重大调整。

4.主要表现

(1)推行外交,让其盟友分担更多的责任,减轻美国负担,维护美国的既得利益。

(2)改善国际政治环境:使越南战争“越南化”;改善关系;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谋求与苏联“对话”;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

三、美苏“缓和外交”

1.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与苏联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的变化。 2.表现 (1)美苏两国首脑频频互访和举行会谈,签署了一系列文件,保证尽力避免军事冲突,防止核战争,用解决争端。

(2)美苏关系中的色彩逐渐增强。

(3)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苏开始新的缓和局面。

3.评价

(1)美苏缓和外交反映了美苏两国极力维护两极格局,实行“”的企图。

(2)美苏缓和只是权宜之计,各自的终极目标并未改变。

(3)两国在对话、妥协的同时,也把对抗、争夺带到了世界各地。

四、国际发展的新趋势

表现

(1) 国力和地位呈现下降趋势,使双方面临重重困难;

(2)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开始谋求的控制;

(3)第三世界兴起加强了落后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

(4)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自主探究:美苏为什么会争霸?

第五专题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一、朝鲜战争:

1.背景

⑴二战的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

⑵苏、美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分别扶植建立和朝鲜两大对立政权。此后,为朝鲜的统一问题,南北朝鲜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

⑶美国推行政策,视社会主义阵营为最大的障碍,决不容许对方势力扩张。 2.过程

⑴内战爆发: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组织所谓“”进行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演变为美国侵朝战争。

⑵中国参战:1950年10月,赴朝作战,中朝军队经过五次战役,把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⑶战争结束:1953年,中朝军队与联合国军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3.评价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具有国际影响的战争。

⒋性质:中朝:正义的战争。美国:非正义的战争。半岛:内战。

⒌影响:

⑴对中国:保障了我国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激情和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国防军;但人员、经济损失惨重。

⑵对朝鲜: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⑶对美国:人员,经济损失;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致使美中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赢得西方盟友的信任;打击了美国的。

⑷对日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美国开始对日采取政策;有利于军国主义复活。

⑸对苏联:获得巨大的。

⑹对台湾:维持其分裂状态,有利于台湾当局.

二、越南战争

1.爆发的原因:

⑴二战结束后,越南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开展了斗争。

1954年,越南和法国达成停战协议,支持法国侵略的美国趁机向南越渗透,1955

年扶持南越傀儡政权。

⑵南方人民在北方人民的支持下,进行了反抗斗争。美国派兵干涉。

2.经过:

1961年,战争;1964年,战争。美国战败,1973年签定《巴黎协定》,美军撤出越南。越南战争越南化,1975年统一。

3.实质和影响

实质: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公开较量。

影响:

⑴对越南:捍卫了越南人民的民族的和领土完整,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土崩瓦解,南越解放,越南南北分裂局面结束,实现了统一。

⑵对美国:美国耗费了至少上千亿美元,

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精神创伤。国内人民运动高涨;结束了美国战后

25年的经济繁荣局面,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战争的失败也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不得不实行战略:改善与的关系,以便尽快从越南“脱身”。三、中东战争

⒈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⑴由于历史因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

⑵丰富,战略位置重要。长期以来,大国插手该地区,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更加复杂;

⑶ 1947年11月“联大”通过了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人反对分治,矛盾空前尖锐;

⑷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⒉1948年至1982年一共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

3.漫长曲折的和平进程

四、印巴战争

1.背景

⑴印巴冲突的祸根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殖民主义者种下的。历史上,印巴同为英属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

⑵为了更好地控制印度,英国推行“”的政策,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政党的对立。

⑶印巴分治后,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冲突的重要根源。

⒉经过: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一共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

⒊影响

印巴战争是战后地区发生的一场较大规模局部战争,严重的影响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三次战争之后,印巴冲突依然存在,克什米尔前景仍然扑朔迷离。

五、两伊战争

1.背景

⑴伊拉克和伊朗都是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并且都是大国。

⑵两国在民族、宗教信仰、国家利益和问题等方面存在矛盾。

⑶70年代以来因问题和两国领导人的恩怨等问题,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⒉经过:两国于1980年开始了这场长达8年的战争。

⒊影响:

⑴对两伊:损失巨大,经济全面,两国矛盾加深。

⑵对阿拉伯世界:造成阿拉伯世界分裂成为支持伊拉克、伊朗、中立三个阵营;竞赛加剧;加深什尼派和逊尼派矛盾。

⑶对世界:美苏插手使两伊战争变成的场所。

六、海湾战争:

⒈起因:

⑴由于多年来的争端,致使两国冲突不断;

⑵两伊战争后,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为了恢复国内经济,免除所欠科威特巨额债务,彻底解决出海口问题,提高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决定吞并。

⒉时间:1991年1月17日-----2月27日

⒊进程:

⑴“沙漠盾牌”行动:

①联合国安理会、苏联、阿拉伯国家联盟等纷纷谴责伊拉克。1990年11月安理会通过决议规定伊拉克必须在1991年1月15日以前执行联合国协议。

②美国为了确立其在世界新秩序中的主导地位,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维护其在中东的利益,对伊拉克的入侵行为迅速做出了最为强烈的反应。8月7日,美总统布什宣布开始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命令美军进驻。

③美国组织起了以美国为首的27个国家参加的多国部队,部署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周围地区,对伊拉克军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⑵“沙漠风暴”行动:

①1991年1月17日,以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轮番轰击,开始了“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正式爆发。

②伊拉克也曾向沙特和以色列发射“”导弹,企图逼迫以色列卷入战争,使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战争转变为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和美国的战争。但导弹大多被“爱国者”导弹拦截,有的则落入沙漠地区,没有对多国部队造成威胁。以色列在美国的指示下也没有对伊拉克进行还击,避免了战争升级。

③1月28日,伊拉克又组织了地面进攻,企图将多国部队拖入地面战,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但也被多国部队击败。

④多国部队摧毁了伊拉克的主要军工厂、军事设施、军事力量以及部分具有强烈杀伤力的武器,使伊拉克的军事指挥系统和防空系统陷于瘫痪,沉重打击了科威特境内的伊军。

⑶“沙漠军刀”行动:2月24日对伊拉克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地面进攻,代号“沙漠军刀”。多国部队迅速解放了并攻入伊拉克南部地区。2月27日,伊拉克被迫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全部决议,多国部队宣布停火。

⒋影响:⑴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和控制海湾的能力;

⑵阿拉伯世界发生了严重,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⑶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助长其独霸世界的野心。

⒌特点:⑴是一场战争:

电子干扰技术,压制和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海湾战争广泛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它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震动。

⑵二战后参加国家最多。

⒍启示:

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始终坚持,才不会为时代所抛弃。

自主探究: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有人认为高科技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也有人认为人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争取人类和平

(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1.背景: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新的发展。

2.表现:除美国外,欧盟、、和日本成为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3.影响: (1)多极化趋势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有利于遏制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二)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

1.主要威胁:(1)霸权主义和是威胁人类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2001年“9·11”事件之后,成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3)传统的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成为影响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隐患。

2.有利因素:(1) 尚控制在局部范围内,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

(2)正是因为影响和平因素的存在,促使人们意识到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必须认真对待的首要问题。

(三)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1.概况:作为世界上代表性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以及缓和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2.具体表现:

(1)五十年来,联合国有效缓解和制止了许多国际冲突。

(2)进入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得到了各方普遍重视,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只有通过各国共同参与和加强,才能对付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3)2000年,联合国举行千年首脑会议,并发表了《》。

(四)各国人民爱好和平

(1)避免和消除战争,争取世界,成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的强烈愿望。

(2) 的发展壮大,对战争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3)实践证明,以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可以真正求得矛盾冲突的合理、妥善解决,建立和维护相互间和平共处的友好关系。

(4)以对话代替对抗,以谋求和平与发展已成为解决国际、地区间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二、追求共同发展

1.经济全球化:是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基础上,将世界

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

2.表现:(1)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加快;世界各国生产日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紧密;科学技术以及度更加国际化;的迅速增加与扩大等。

(2)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发展,一方面加快了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的流动,提高了区域经济集团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各个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在相互竞争中谋求协调与合作,增强了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和互补,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3.影响:

(1)经济全球化可以促成的合理配置,为各国经济实行优势互补和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从中获益最大的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西方发达国家,而广大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

1.背景: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2.主要进展:(1)1973年,发展中国家明确提出“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目标,并围绕着改善南北关系、缓和与发达国家展开了一系列对话和谈判。(2)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

(3)在人类跨入21世纪后,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

(4)中国倡导的五项原则,已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准则。

3.现状:目前,世界依然处于国际旧秩序的统治之下,南北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三、为了世界的共同繁荣

1.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利因素:

(1)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2)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给整个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动荡,并可能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与发展。

①世界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条件,是发展的重要保证。

②而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和平的重要,发展促进了全球的和平。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是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在和平中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

探究:1.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参考答案:同意后一种说法。“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命题的普遍真理性今天依然存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对“人的因素”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挑战,“人的因素”在战争尤其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形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在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战争还是人与人的较量。具有现代军事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高超的战斗技能、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良好应变能力的军事人才,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北魏孝文帝改革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有利的社会条件:__①__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公元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参照汉族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拓跋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2、改革的必要性——社会矛盾尖锐 由于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致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是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二是民族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__②__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年幼的君主孝文帝对汉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深感要巩固统治必须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冯太后临朝称制时期的改革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设立__③__,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 (3)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2、孝文帝亲政时期的改革 (1)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_④_年正式迁都洛阳。

,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移风易俗: __⑤__: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 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 统治。 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__⑥__改革。 2、意义: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繁荣 繁荣原因:黄河流域的统一,社会安定:孝文帝改革政策的推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交流。 表现:不仅农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日趋活跃。洛阳呈现出商业贸易繁荣的景象。 (2)加速政权封建化进程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 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行的封建化措施有: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的礼乐制度:采纳 汉族__⑦__制度。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__⑧__,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 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 ①北魏 ②孝文帝 ③三长制 ④495 ⑤易服装 ⑥封建化 ⑦封建统治 ⑧大融合 要点精析 要点一:详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推行均田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 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促进了民族政权 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融合 前期冯太 后主持, 重点创建 新制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 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和田亩,征收徭役和 权的巩固 兵役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 后期孝文 帝主持, 放 推行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 调 迁都洛阳 原因:旧都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①政 治上: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改革阻力 大。②经济上: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粮食供 应困难。③军事上:受柔然威胁,也不利于经 略南方。④地理上:平城偏处塞上,远离中原 核心地带。而洛阳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 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 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 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洛阳再次成为北方 政治、经济的中心;④为孝文帝进一步的 改革奠定了基础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

1、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②英俄签订协约③英法签订协约④萨拉热窝事件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仍为英法所控制||,这说明() A.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仍以欧洲国家为中心B.英法两国仍掌握着世界经济霸权 C.美日对控制世界的问题并不感兴趣D.国际联盟实质上是英法两国的联盟 3、有人指出:“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形成这个观点的依据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C.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实际交战国均为欧洲国家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4、梁启超一直推崇欧美||,但是民国8年游欧归来后||,发表《欧游心影录》||,正式宣布科学破产||,开始埋首整理国故||。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法国大革命的冲击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打击 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结论的依据是(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6、1918年初||,首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一名德国中学历史教师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发表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联系首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西方的没落”中的“西方”应该是指( ) A.英国、法国、德国、奥匈B.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C.英国、法国、德国、俄国D.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7、高二历史课上||,关于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的讨论十分激烈||。下列四位同学说法最确切的是( ) A.甲:美国参战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乙:美国参战时协约国集团在一战中还处于被动局面 C.丙:美国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原在山东的势力范围和太平洋上的岛屿 D.丁: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达到战后称霸世界的目的 8、以下表述与20世纪初的史实不符的是(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B.整个世界被列强完全瓜分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9、从全球的观点来看||,其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开启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进程||。这一进程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材料评述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俄国十月革命D.巴黎和会 10、19 世纪60一90 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均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人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小务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高中历史选修3优质学案: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 门的。 1.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2.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知识点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1.莫斯科战役 (1)概况 ①1941年9月底,德军向莫斯科发动进攻,局势紧张。 ②1941年12月初,严冬来临,苏军在朱可夫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军后撤。 (2)意义 ①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②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关键点拨』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前期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使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2.斯大林格勒战役 (1)原因 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东线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 ②为夺取高加索,首先选择了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 (2)过程 ①防御:1942年7月战役开始,德军一度突入市区,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巷战。 ②反攻:苏军从南北两侧包围德军,1943年2月德军惨败。 (3)意义 ①规模: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②地位:是苏德战场局势的根本转折,对于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影响。 知识点二中途岛战役 1.背景 (1)1942年4月,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东京、横滨的轰炸使日本举国震动。 (2)日本为巩固并加强在太平洋上的优势,诱出美国舰队主力加以歼灭。 (3)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了解日军的作战计划。 2.经过:1942年6月,美日双方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展开一场海空大战,日军惨败。 3.影响: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归纳总结』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三大战役,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知识点三阿拉曼战役 1.背景:1942年,北非德意军队进逼阿拉曼,但因给养供应困难,攻势停顿。2.概况 (1)1942年10月,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发动大规模反攻。 (2)德意军队处于劣势,折损过半,被迫全线西撤。 3.影响: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了转折。 [历史比较』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的相同点 (1)背景:都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背景下进行的。 (2)目的:旨在遏制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最终打败法西斯势力。 (3)性质:反法西斯国家进行的军事斗争,具有明显的正义性。 (4)影响:都是具有转折性的重大战役,使法西斯军队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主题一苏德战场的转折

地理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 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可以是自然风景、文物古迹,也可以是民俗风情) 2 旅游资源的内涵:1)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2)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 旅游资源的特点: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2)空间上的地域性;3)季节上的变化性;4)美学上的观赏性;5)吸引力的定向性;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4 在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尤其要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这是旅游资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 1 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如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互相组合的自然景观。(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地文景观类、气象气候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和宇宙类) 2 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与建筑成就、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景观。(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古迹和古建筑类、现代建筑成就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的共同财富。它是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 2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 3 世界文化遗产:(略) 4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中国南方喀斯特。 5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6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的长调民歌 7 认识和研究世界遗产价值的必要性: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8 世界遗产具有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保护世界遗产的“三个负责”态度:第一,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第二,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第三,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的交给子孙后代。 9中国的十大旅游胜地 自然旅游资源有:长江三峡(湖北、重庆);桂林山水(广西);黄山(安徽);杭州西湖(浙江);日月潭(台湾)。人文旅游资源有:故宫(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苏州园林(江苏);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秦陵兵马俑(陕西)。 10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观赏 1 旅游景观的观赏要注意:1)了解景观特点;2)精选观赏点位;3)把握观赏时机;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5)提高审美素质。 2 如何了解景观特点: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介绍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2)了解景观布局的节奏和韵律:路线的设计有其序幕、发展、高潮和结束。 3 园林的构景手法:主配、层次、框景、借景。 4 自然美的表现形式:形象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 5 自然景观位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6 把握景观的观赏时机 第二节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参考名师伴你行) 一黄山 1位置: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2 特点:号称天下第一奇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赞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是我国南方珍贵的植物宝库和天然生物园。 3 成因: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造成的。(黄山典型的花岗岩和断层构造,使黄山成为一座花岗岩断块山,但是由于前山的岩体中节理长而深,大而稀;后山节理密集,长短深浅不一,形成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自然风光)(黄山地处温暖湿润的北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都比较显著。由于海拔高、空气湿度大,所以经常出现云海飘渺、烟雾朦胧的壮丽景观) 二夏威夷 1 特点:以热带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 2 成因:1)热带风情——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2)火山景观——较频繁而宁静的火山喷发活动,没有强烈的爆炸过程;3)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种族多样,民族构成多样。 三长城 1 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西岸的虎山,全长6300千米。它因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著名的奇观,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长城(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的特点: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体系;2)长城的构筑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3)重视气候、水

人教版历史选修3《走向世界大战》word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3《走向世界大战》word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把握绥靖政策及慕尼黑阴谋;了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阻碍;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缘故。 情境设置:1938年,德国要求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希特勒信誓旦旦地说“苏台德区是我在欧洲最后一次领土要求”。你相信希特勒所说的吗?英法相信吗?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政治家认为德国有理由对一战后的现状不满,有理由修改《凡尔赛》和约,因此主张对德国采取“安抚”、“平息其不满”的政策,这是“绥靖”(Appeasement)一词的由来和最初的含义。随着绥靖政策推行的恶劣后果逐步明显,人们才更加确定地用另外的含义来明白得这一词汇,即“用满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宁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绥靖政策是纵容法西斯国家扩张入侵的政策,是在贬义上使用那个词汇的。 材料二: 英法尽管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要紧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庞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入侵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入侵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坚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了德国方面的不满,而且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中造成了一种负罪感。它们对战后德国显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了一种明白得的态度,对30年代德国的违约行动采取了一种容忍的立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交战国军队和人民的大量伤亡,严峻破坏了交战国人民正常的经济生活。因此,战后在英法等国中显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幸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专门难希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决和连续的政策。在这一时期内希特勒尽力造成一种看起来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统治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绥靖者在专门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 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情愿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入侵的庞大障碍,如此,“反共”就成了他们结盟的最好招牌 材料三: 现在我们为了一个遥远的国家中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民族之间所发生的争吵,在那个地点挖掘战壕,试带防毒面具,这真是多么可怕,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可思议!……我那个人,从心底里确实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国与国之间的武力冲突,对我来说,好比一场恶梦……战争总是一件可怕的情况,在我们投入斗争之前,我们必须明白,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广播演说 一、通过学习课本内容和阅读史料,完成学习任务 1、绥靖政策 (1)绥靖政策的含义、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缘故,以及这一政策表现。 (2)美国什么缘故要实行“中立”政策?“中立”政策是一种变相的绥靖,这种说法正确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学案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课标要求] 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一、盟军的反攻 1.太平洋战场 (1)时间:1942年8月开始。 (2)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菲律宾战役。 (3)影响: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1945年初,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非、地中海战场 (1)时间:1942年11月开始。 (2)事件 ①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 ②1943年5月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③7月,美英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投降。 (3)影响:①北非战事胜利结束。②意大利退出战争,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深度点拨] 意大利投降是其在战场上不断失利、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结果。意大利投降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从此,在欧洲大陆的法西斯战争由德国单独进行,从而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苏德战场 (1)时间:1943年7月开始。 (2)战况:①德军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力图消灭该地苏军主力。②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生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失惨重。③1944年1月起,苏军对德军发动10次大规模进攻。 (3)影响:①德军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②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 [深化探究] 材料毛泽东说:“只要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法西斯的命运就完结了。因为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他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思考 在二战反攻阶段,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与北非战场在反法西斯力量上有何不同特点?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人教版历史选修3《走向世界大战》word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3《走向世界大战》word学案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把握绥靖政策及慕尼黑阴谋;了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阻碍;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缘故。 情境设置:1938年,德国要求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希特勒信誓旦旦地讲“苏台德区是我在欧洲最后一次领土要求”。你相信希特勒所讲的吗?英法相信吗?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政治家认为德国有理由对一战后的现状不满,有理由修改《凡尔赛》和约,因此主张对德国采取“安抚”、“平息其不满”的政策,这是“绥靖”(Appeasement)一词的由来和最初的含义。随着绥靖政策推行的恶劣后果逐步明显,人们才更加确定地用另外的含义来明白得这一词汇,即“用满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宁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绥靖政策是纵容法西斯国家扩张入侵的政策,是在贬义上使用那个词汇的。 材料二: 英法尽管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要紧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庞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入侵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入侵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坚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了德国方面的不满,而且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中造成了一种负罪感。它们对战后德国显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了一种明白得的态度,对30年代德国的违约行动采取了一种容忍的立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交战国军队和人民的大量伤亡,严峻破坏了交战国人民正常的经济生活。因此,战后在英法等国中显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幸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专门难希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决和连续的政策。在这一时期内希特勒尽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 : 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 1、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3、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 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 5、人类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就是真理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 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结合图示。 (一)、三国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在历史上,法德多次发生战争。两国是宿敌。 (2)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时刻准备复仇 (3)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为了防范法国、夺取欧洲及世界霸权,德国力图构筑以自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①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③从性质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①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 ②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③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思想文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 ②确立资本主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③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成功的改革: 外: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3《走向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3-3 走向世界大战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在本单元第1、2课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20世纪30年代的一系列局部战争演变而成的。在战前发生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中,由于法西斯国家蓄意侵略,准备充分,力量强大,而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则因贫穷落后,国力弱小,且各自为战,这就使它们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因此当时并未直接卷入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力量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以及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终难以避免。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案:3.3走向世界大战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课时:1.5节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师:这样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有人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导言。 师: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历时6年,战火燃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的国土,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参战。对于这样一场战争,丘吉尔却认为它根本没必要进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个结论是言之有据还是空穴来风,答案就在本课的内容中。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概念:英、法、美等西方大国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企图“祸水东引”。 2、运用: (1)李顿调查团:迁就日本,既不同意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同意中国收复东北,而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向国联行政院控告日本侵略。国联向中日两国发出内容相同的电报,要求双方立即撤退军队,又成立有英、美、法、意、德5国代表参加的调查团,以英国驻国联代表李顿为团长,到中国东北调查“中日冲突的根源”。经过半年多的活动,调查团于1932年10月公布调查报告,虽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否认日本的军事行动是“合法的自卫手段”,指出伪满洲国是日本炮制的傀儡政府,但又认为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是“中日双方冲突的重要原因”,说中国革命运动“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并认为“从苏联来的共产主义目前的传播”是研究东北问题“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因素”,因之“日本之欲谋阻止满洲被利用为攻击日本的根据……日本欲有采取适当军事行动的能力,吾人均可承认。”报告书既不同意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同意中国收复东北,而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由中日和第三国派员组成顾问委员会,其中“日本人应占重要比例”,外国顾问握有重要权力,中日军队都撤出东北,由外国教官协助组织宪警维持秩序。这个方案反映了西方大国企图达到变日本独占的东北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的目的。日本于1933年声称在“关于建立远东永久和平的政策问题”上与国联“有深刻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3.1《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学案(含答案)

学案1 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 [课程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北魏的建立 1.建立的背景 (1)西晋灭亡后,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2)在十六国的混战中,鲜卑族拓跋部逐渐崛起。 (3)315年,拓跋氏首领建立代国,后被前秦所灭。 2.建立: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并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地区,结束了北方割据局面。 [重点精讲] 北魏孝文帝能够实施大规模改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战乱,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联系密切,融合加强。 深化探究 材料 拓跋珪 思考 (1)简述以上历史人物对北魏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386年,拓跋珪重新建立了鲜卑族的代国,并改国号为魏;398年,他迁都平城,并于第二年称帝。拓跋珪为北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③为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准备了条件。 二、北魏前期的民族融合趋势 1.为了巩固统治,北魏前期统治者注意汲取汉文化的营养,学习中原地区的经济、政治制度。 2.少数民族带来的胡文化对中原汉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北方地区广泛流行。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已经显现。

[教材百家] 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是危机四伏。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颇为悬殊,拓跋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官僚也是心存不满,常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人民版) 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和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虽然各民族在一起生活,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岳麓版) [名师指津]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 深化探究 材料 魏晋时期的耙地画像砖(甘肃嘉峪关出土) (1)上图反映了当时出现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2)出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答案(1)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北魏统治者采取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和政治经济制度;重用汉族人士,使其参与政权;鲜卑族与汉族生活在同一地域,相互学习和交流等。 (3)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三、社会矛盾激化 1.原因 (1)北魏基层实行“宗主督护制”,这些豪强地主大肆搜刮人民。 (2)统治者把大量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民变为奴隶和杂户,战争中驱使他们冲锋在前,任意杀戮。 (3)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由于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矛盾日益尖锐。 2.表现:各族人民反抗不断,农民起义接连爆发。 [归纳总结] 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的原因。 (1)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2)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需要是改革的直接动力。 (3)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是改革的主观原因。 (4)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条件。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