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Parthia安息

Parthia安息

Parthia安息
Parthia安息

Parthia is a region of north-eastern Iran, best known for having been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se of the Arsacid dynasty, rulers of the Parthian Empire.

The name "Parthia" is a continuation from Latin Parthia, from Old Persian Parthava, which was the Parthian language self-designator signifying "of the Parthians" who were an Iranian people.

Contents

? 1 Geography

? 2 History

o 2.1 Under the Achaemenids

o 2.2 Under the Seleucids

o 2.3 Under the Arsacids

o 2.4 Under the Sassanids

? 3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4 Society

? 5 See also

? 6 References

?7 Bibliography

[edit] Geography

Parthia roughly corresponds to the western half of Khorasan region in northeastern Iran. It was bordered by the Kopet Dag mountain range in the north and the Dasht-e-Kavir desert in the south. It bordered Media on the west, Hyrcania on the north west, Margiana on the north east, and Aria on the south east.

During Arsacid times, Parthia was united with Hyrcania as one administrative unit, and that region is therefore often (subject to context) considered a part of Parthia proper.

[edit] History

[edit] Under the Achaemenids

As the region inhabited by Parthians, Parthia first appears as a political entity in Achaemenid lists of governorates ("satrapies") under their dominion. Prior to this, the people of the region seem to have been subjects of the Medes,[1]and 7th century BC Assyrian texts mention a country named Partakka or Partukka (though this "need not have coincided topographically with the later Parthia").[2]

A year after Cyrus the Great's defeat of the Median Astyages, Parthia became one of the first provinces to acknowledge Cyrus as their ruler, "and this allegiance secured Cyrus' eastern flanks and enabled him to conduct the first of his imperial campaigns – against Sardis."[3] According to Greek sources, following the seizure of the Achaemenid throne by Darius I, the Parthians united with the Median king Phraortes to revolt against him. Hystaspes, the Achaemenid governor of the province (said to be father of Darius I), managed to suppress the revolt, which seems to have occurred around 522–521 BC.

The first indigenous Iranian mention of Parthia is in the Behistun inscription of Darius I, where Parthia is listed (in the typical Iranian clockwise order) among the governorates in the vicinity of Drangiana. The inscription dates to circa 520 BC. The center of the administration "may have been at [what would later

be known as] Hecatompylus".[4] The Parthians also appear in Herodotus' list of peoples subject to the Achaemenids; the historiographer treats the Parthians, Chorasmians, Sogdians and Areioi as peoples of a single satrapy (the 16th), whose annual tribute to the king he states to be only 300 talents of silver. This "has rightly caused disquiet to modern scholars."[5]

At the Battle of Gaugamela in 331 BC between the forces of Darius III and those of Alexander the Great, one such Parthian unit was commanded by Phrataphernes, who was at the time Achaemenid governor of Parthia. Following the defeat of Darius III, Phrataphernes surrendered his governorate to Alexander when the Macedonian arrived there in the summer of 330 BC. Phrataphernes was reappointed governor by Alexander.

[edit] Under the Seleucids

Following the death of Alexander, in the Partition of Babylon in 323 BC, Parthia became a Seleucid governorate under Nicanor. Phrataphernes, the former governor, became governor of Hyrcania. In 320 BC, at the Partition of Triparadisus, Parthia was reassigned to Philip, former governor of Sogdiana. A few years later, the province was invaded by Peithon, governor of Media major, who then attempted to make his brother Eudamus governor. Peithon and Eudamus were driven back, and Parthia remained a governorate in its own right.

In 316 BC, Stasander, a vassal of Seleucus I Nicator and governor of Bactria (and, it seems, also of Aria and Margiana) was appointed governor of Parthia. For the next 60 years, various Seleucids would be appointed governors of the province.

Coin of Andragoras, the last Seleucid satrap of Parthia. He proclaimed independence around 250 BC.

In 247 BC, following the death of Antiochus II, Ptolemy III seized control of the Seleucid capital at Antioch, and "so left the future of the Seleucid dynasty for a moment in question."[6]Taking advantage of the uncertain political situation, Andragoras, the Seleucid governor of Parthia, proclaimed his independence and began minting his own coins.

Meanwhile, "a man called Arsaces, of Scythian or Bactrian origin, [was] elected leader of the Parni",[7] an eastern-Iranian peoples from the Tajen/Tajend River valley, south-east of the Caspian Sea.[8]Following the secession of Parthia from the Seleucid Empire and the resultant loss of Seleucid military support, Andragoras had difficulty in maintaining his borders, and about 238 BC –under the command of "Arsaces and his brother Tiridates"[7][9]– the Parni invaded[10] Parthia and seized control of Astabene (Astawa), the northern region of that territory, the administrative capital of which was Kabuchan (Kuchan in the vulgate).

A short while later the Parni seized the rest of Parthia from Andragoras, killing him in the process. Although an initial punitive expedition by the Seleucids under Seleucus II was not successful, the Seleucids under Antiochus III recaptured Arsacid controlled territory in 209 BC from Arsaces' (or Tiridates') successor, Arsaces II. Arsaces II sued for peace and accepted vassal status,[9]and it was not until Arsaces II's grandson (or grand-nephew) Phraates I, that the Arsacids/Parni would again begin to assert their independence.[11]

[edit] Under the Arsacids

Parthian horseman, now on display at the Palazzo Madama, Turin.

Reproduction of a Parthian archer as depicted on Trajan's Column.

(R. 171–138 BC). The reverse shows Heracles, and the inscription ΒΑΣΙΛΕΩΣΜΕΓΑΛΟΥ

ΑΡΣΑΚΟΥΦΙΛΕΛΛΗΝΟΣ "Great King Arsaces, friend of Greeks".

From their base in Parthia, the Arsacid dynasts eventually extended their dominion to include most of Greater Iran. Even though the Arsacids only sporadically had their capital in Parthia, their power base was there, among the Parthian feudal families, upon whose military and financial support the Arsacids depended. In exchange for this support, these families received large tracts of land among the earliest conquered territories adjacent to Parthia, which the Parthian nobility then ruled as provincial rulers. The largest of these city-states were Kuchan, Semnan, Gorgan, Merv, Zabol and Yazd.

From about 105 BC onwards, the power and influence of this handful of Parthian noble families was such that they frequently opposed the monarch, and would eventually be a "contributory factor in the downfall" of the dynasty.[12]

From about 130 BC onwards, Parthia suffered numerous incursions by various nomadic tribes, including the Sakas, the Yueh-chi, and the Massagetae. Each time, the Arsacid dynasts responded personally, doing so even when there were more severe threats from Seleucids or Romans looming on the western borders of their empire (as was the case for Mithridates I). Defending the empire against the nomads cost Phraates II and Artabanus I their lives.[12]

Around 32 BC, civil war broke out when a certain Tiridates rebelled against Phraates IV, probably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nobility that Phraates had previously persecuted. The revolt was initially successful, but failed by 25 BC.[13] In 9/8, the Parthian nobility succeeded in putting their preferred king on the throne, but Vonones proved to have too tight a budgetary control, so he was usurped in favor of Artabanus II, who seems to have been a non-Arsacid Parthian nobleman. But when Artabanus attempted to consolidate his position (at which he was successful in most instances), he failed to do so in the regions where the Parthian provincial rulers held sway.[14]

By the 2nd century AD, the wars with Rome and with the nomads, and the infighting among the Parthian nobility had weakened the Arsacids to a point where they could no longer defend their subjugated territories. The empire fractured as vassalaries increasingly claimed independence or were subjugated by others, and the Arsacids were themselves finally vanquished by the Persian Sassanids, a formerly minor vassal from southwestern Iran, in April 224.

[edit] Under the Sassanids

Under Sassanid rule, Parthia was folded into a newly formed province, Khorasan, and henceforth ceased to exist as a political entity. Some of the Parthian nobility continued to resist Sassanid dominion for some time, but most switched their allegiance to the Sassanids very early. Several families that claimed descent from the Parthian noble families became a Sassanid institution known as the "Seven houses", five of which are "in all probability" not Parthian, but contrived genealogies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antiquity of their families."[15]

[edit]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in article: Parthian language

The Parthians spoke Parthian, a north-western Iranian language related to Median. No Parthian literature survives from before the Sassanid period in its original form,[16] and they seem to have written down only

very little. The Parthians did however have a thriving oral minstrel-poet culture, to the extent that their word for minstrel –gosan– survives to this day in many Iranian languages and Armenian gusan. These professionals were evident in every facet of Parthian daily life, from cradle to grave, and they were entertainers of kings and commoners alike, proclaiming the worthiness of their patrons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mythical heroes and rulers.[17] These Parthian heroic poems, "mainly known through Persian of the lost Middle Persian Xwaday-namag, and notably through Firdausi's Shahnameh, [were] doubtless not yet wholly lost in the Khurasan of [Firdausi's] day."[18]

In Parthia itself, attested use of written Parthian is limited to the nearly 3,000 ostraca found (in what seems to have been a wine storage) at Nisa, in present-day Turkmenistan. A handful of other evidence of written Parthian have also been found outside Parthia;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being the part of a land-sale document found at Avroman(in present-day Iranian Kurdistan), and more ostraca, graffiti and the fragment of a business letter found at Dura-Europos in present-day Syria.

The Parthian Arsacids do not seem to have used Parthian until relatively late, and the language first appears on Arsacid coinage during the reign of Vologases I(51-58 AD).[19]Evidence that use of Parthian was nonetheless widespread comes from early Sassanid times; the declarations of the early Persian kings were –in addition to their native Middle Persian– also inscribed in Parthian.

[edit] Society

Parthian waterspout, 1st-2nd century AD.

City-states of "some considerable size" existed in Parthia as early as the first millennium BC, "and not just from the time of the Achaemenids or Seleucids."[20] However, for the most part, society was rural, and dominated by large landholders with large numbers of serfs, slaves, and other indentured labor at their disposal.[20] Communities with free peasants also existed.

By Arsacid times, Parthian society was divided into the four classes (limited to freemen). At the top were the kings and near family members of the king. These were followed by the lesser nobility and the general priesthood, followed by the mercantile class and lower-ranking civil servants, and with farmers and herdsmen at the bottom.

Little is known of the Parthian economy, but agriculture must have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it. Significant trade first occur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lk road in 114 BC, when Hecatompylos became an important junction.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4篇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4篇 篇一:从《忏悔录》看奥古斯丁 课程:人文经典导读 课程老师:张源 从《忏悔录》看奥古斯丁 说到基督教,我们脑海中会出现一群虔诚的基督徒;而谈到基督徒,我们眼前则会浮现他们真诚忏悔的样子;而提到“忏悔”这个词,则不得不说说奥古斯丁与他的《忏悔录》了。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的《忏悔录》让我们透彻地看到了一个伟大天主教主教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心理一步步成熟变化的过程。 《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满心的悔恨与真心的认罪之意以及他对上帝满满的顺服和真挚的爱。他激烈而至诚的话语让我们从心里被他的话语感动。全书以祷告的形式行文,详尽地叙述了他归信上帝的内心挣扎和历程,尤其是他对自己心路历程的深入剖析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心愿意认罪悔改并跟定上帝的虔诚的基督徒的心,只有那样的基督徒才愿意将自己那些阴暗面进行剖析,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忏悔录》才成为所有自传的始祖,开创了从心理层面进行文学创作的传统。 让我们从他的《忏悔录》中看看他的思想是怎样变化的吧。 奥古斯丁出生在一个信仰复杂的家庭里,父亲是很有地位的异教徒,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在他母亲的耐心感化下信主受洗。而他母亲莫尼加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受这样家庭的影响,奥古斯丁的信仰很混乱,他搞不清楚自己该信什么,也找不到精神的寄托。稍微长大后,他到附近地方上学,后来迦太基专攻修辞学。离开家人的奥古斯丁像脱了缰的野马,逃学、看剧、撒谎成了家常便饭。并且他因不喜欢希腊语而拒绝学习它,这虽然阻碍了他了解希

奥古斯丁的法律思想

奥古斯汀的法学思想 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学的主要代表,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以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哲学观点接近于新柏拉图主义,是一位神秘主义的哲学家。他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建立了以神权政治论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体系。奥古斯丁为了反驳异教徒对基督教的攻击,编写了《上帝之城》、《教义手册》等书籍。奥古斯丁的观点和功绩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在基督教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殊荣。 一、法律是维护和平与秩序的一种手段 奥古斯丁认为,热键世界之外有一个天国存在,他说天国是永久和平的。他认为,与天国对立的是地国,或者说是世俗的国家。凡是不能升到天国而在人间受罪的人,只能生活在地国,即使将来有可能进入天国的人,也要先在人间接受锻炼和考验。奥古斯丁从教义出发,认为人类祖先犯了罪,留在人间生活是接受上帝的惩罚。他认为要维护人间的国家的和平,需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不良欲望:“一个没有理性的人,需要别人用命令来控制他的各种欲望。”柏拉图曾经这样说过,对于那些不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需要用外部权威(即法律)来控制。在这里,他是承袭了柏拉图的观点的。 奥古斯丁说的和平就是只有秩序。换句话说,在人类社会中,就是“有秩序的统治与服从”或者“有秩序的命令与遵守”。秩序就是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得到最恰当的安排,每一部分都安置在罪合适的地

方。这种秩序和安排都来源于上帝的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也就是他说的自然法。人与人之间的和平,是一种互相协调;一个家庭的和平,是在各成员之间实行一种有秩序的通知与服从。一个城市的和平,是在公民之间实行一种有秩序的命令与遵守。按照他的说法,服从于上帝,服从法律,服从命令,服从统治,就是秩序,就是和平,就是和平。 奥古斯丁将发案率分为两种:神法和人法。神法是指“上帝的法律”或永恒法。在他看来上帝的“至善”是不变的,所以上帝的法律也是不变的。而世俗法(即人法)乃是“虽是公正却能随时间而加以适当修改的法律”,尽管它可以制止恶行、稳定秩序,然而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不可克服的。 第一,世俗法受时间与变迁限制。正义在不断变化,要了解此正义,全凭人生经验。而“人生非常短促,不能以为本身有了经验,便对经验所不及的古今四方的事物因革都融会贯通。 第二,世俗法作为有形的法,仅仅规定和禁止外在的行为,它不涉及这行为背后的动机,甚至很少关心纯粹的内心活动。不可否认,有时一颗罪恶的心要比一个损害后果还要危险得多,而世俗法只能规范后者。而恶行由恶的自由意志产生,世俗法对恶意志即无能为力,可谓“治标不治本”。 由于上述原因,必须要呼唤更有理性且万世不易的法律,这就是永恒法。 在奥古斯丁看来,法律产生于上帝,是正义的体现,是上帝统治人

1994年一项在北美的西班牙裔基督安息日教会研究——成人调查(A Study of the North American Hispanic Adve

1994年一项在北美的西班牙裔基督安息日教会研究——成人调查(A Study of the North American Hispanic Adventist Church - Adult Survey, 1994) 数据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unique need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Latino Adventist community in the North American Division of the 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 which includes the United States, Hawaii, Canada, and Bermuda. "The major focus was on illuminating the nature, current trends, perspectives, and trends within the Adventist Latino community" (Hernandez, 1995, p.29). A V ANCE was conducted as a follow-up study to Valuegenesis. 中文关键词: 北美,西班牙裔,基督安息日教会,成人调查,趋势, 英文关键词: Northern American,Hispanic,adventist church,adult survey,trend, 数据格式: TEXT

数据用途: The data can be used for data mining. 数据详细介绍: A Study of the North American Hispanic Adventist Church - Adult Survey, 199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unique need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Latino Adventist community in the North American Division of the 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 which includes the United States, Hawaii, Canada, and Bermuda. "The major focus was on illuminating the nature, current trends, perspectives, and trends within the Adventist Latino community" (Hernandez, 1995, p.29). AVANCE was conducted as a follow-up study to Valuegenesis. Data File Cases: 2,143 Variables: 367 Weight Variable: None Data Collection Date Collected: April, 1993 - March, 1994 Funded By A major grant from the North American Division of the 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 and additional support from Adventis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Andrews and La Sierra universities, and Atlantic Union, Pacific Union, and Walla Walla colleges. Collection Procedures Self-administered surveys were distributed at congregational "youth society meetings." All Hispanic Adventist churches regularly hold "youth society meetings" where youth and adults are both in attendance. The pastor of each church was given a short survey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group that was present at the "youth society meetings" w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urch membership. Sampling Procedures In order to draw a random sample of Hispanic 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es, all of the churches were listed by conference within union. Within each conference, the churches were listed by size. For the first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精选5篇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精选5篇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贯穿了一条真理的寻求之路,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人在生活中总需要一个精神支柱――信仰。也许有人说,我没有信仰,也活得逍遥自在。但是你活得充实吗?甚至我们可以绕口地说“没有信仰也是一种信仰”。一个人在追寻信仰的过程中,是艰难而痛苦的。尤其当人对自己的信仰有所怀疑时,就会有无穷的烦恼与苦闷,奥古斯丁那漫长的追寻真理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动地说明。年轻时沉迷于情欲,信奉摩尼教,反对基督;后来从摩尼教中退出,在母亲和朋友的帮助下皈依了基督教。他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尤其是他对自己陷入情欲的泥沼,对那一段放荡生活的反省,让我们认识到了如此虔诚的人。 奥古斯丁的痛苦源于他对暂时的、有限的存在不满足。在对摩尼教的怀疑中,奥古斯丁得以摆脱摩尼教的物质性形式的神、真理。他领会到真理、存在的本体不仅是超越空间的,而且也是超越时间的。超越时空,正是精神的基本特质。真正的不朽、永恒只能是精神性。因为时空范畴总是意味着有限、多样、变化,它只用来描述构成整体的部分,描述从无向有,再从有向无的过程。但对整体却无能为力,而“我”所渴念的是整体无限,所以,它们不能缓解我对有限的存在所感受到的痛苦焦虑。因此,只有精神才能慰藉心灵。

于是奥古斯丁选择了全能的神――上帝来解脱,在他看来,那些寻求外部欢乐的人容易跌入虚无,沉溺于可见的、瞬间事物。而上帝是永恒不变的,在上帝之中有着令人忘却一切烦恼的安宁,因为除上帝之外,再无他物,人用不着去寻找其他事物。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批驳过占星术,他认为,当那些星象学者利用星象来伟人占卜时,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那么当他彷徨在花园中,冥冥听到一个声音在喊:“拿起来读吧,拿起来读吧!”时,随手拿起《圣经》而翻到的那一页:“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竞争嫉妒,总要拥戴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时,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巧合?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巧合、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中国佛教的禅宗讲究“顿悟”,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肉体感官的快乐是短暂的,但是若能从浮华的享乐中脱身二处,突然就会感到如释重负,那是多么的惬意。奥古斯丁正是这样苦苦追寻,最终在上帝那里寻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实际上,这双重的寻找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心灵乃是上帝的形象。只有认识到人和上帝的关系,才能理解作为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灵——上帝的形象;而心灵作为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实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录》的写作目的,

奥古斯丁恶的来源问题

奥古斯丁恶的来源问题 恶究竟是什么?恶的来源是什么?奥古斯丁一直在探索思考。今天,我也谈谈关于奥古斯丁恶的来源的思考。 一、奥古斯丁对恶的体验 我们看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会记得他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件——偷梨事件。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深夜中把一株梨树上的梨都摇下来,带走了。然而他们不是为了大嚼,而是拿去喂猪。但他讲的是他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这勾当是不许可的。 奥古斯丁在书中同样也对此次偷梨事件进行了分析。他说爱偷窃而干的偷窃,是毫无果实的,因为偷梨是毫无目的的,完全是为作恶而作恶,纯粹是为了偷窃本身,而偷窃本身就是虚无,因为偷到的梨子随后便丢掉了,仅仅是“饱餐罪恶”、“享受犯罪的乐趣”。奥古斯丁指出,如果追究一下所以犯罪的原因的话,一般都以为是为了追求或害怕丧失次要的美好而犯罪,但真正的罪在于“漫无节制地向往追求这些次要的美好抛弃了更美好的,抛弃了至善,抛弃了你、我们的主、天主,抛弃了你的真理和你的法律”。’在奥古斯丁看来,凡存在的都是善的,从受造界到造物主形成了一个等级秩序,从天使到人再到动植物,每一物都拥有不等的美好,但这些美好都来自造物主,所以人犯罪的原因就在于其自由意志追求低等的美好而忘却和抛弃了高等的美好。 二、一些思想对奥古斯丁恶的来源的影响 1,摩尼教,二元论 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认为不但整个世界是光明与黑暗斗争的场所,而且人也是两种力量较量的场所。人犯罪或作恶意味着身上的黑暗势力战胜了光明,而这黑暗势力是受到终极的恶的实体的操纵的,所以人无需为自己的恶行负责。“那时我还以为犯罪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不知道哪一个劣根性在我们身上犯罪,我即以置身于事外而自豪;因此,我做了坏事,不肯认罪,不肯求你治疗我犯罪的灵魂,我专爱推卸我的罪责,而归罪于不知道哪一个和我在一起而并非我的东西。”但是,奥古斯丁意识到这与自己的道德直觉明显不符。更重要的是,摩尼教的二元论本身就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难题:上帝与黑暗势力彼此对立,如果上帝不愿 与黑暗势力相斗,那么黑暗势力对上帝有何办法呢?倘若能给上帝带来一些损害,则说明上帝是可以朽坏的,这不符合上帝的至善的本性;倘若对上帝无能为力,则说明上帝的造物也不会被恶势力所侵害,也就谈不上需要上帝的解救了。奥古斯丁认为前者开端就是大逆不道,而后者则显露了摩尼教整个理论的荒谬。 2,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关于“恶是善的缺乏”的观点给奥古斯丁解决恶的来源问题以希望。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是善的;如果事物丧失了所有的善,它便不再存在;至于恶,即所追究其来源的恶,并非实体;因为如果是实体,即是善;如果不是朽坏的实体,则是至善;如果是能朽坏的实体,则必定是善的,否则便不能朽坏。柏拉图的物理世界与理念世界的二分被诠释为肉体与灵魂的二分,物理世界变化、有死、丑陋,而理念世界不变、永恒、完善。与此相对,肉体出于生死变化之中,而灵魂则永恒不死。灵魂被囚禁身体里,与物理世界一起,成为罪恶的源泉。奥古斯丁一方面认识到恶并不是实体,而是善的缺乏,这样就驳斥了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另一方面认识到恶就是分有中等之善的意志对上帝的背离行为,是意志滥用其意愿性而渴求并追随身外的物,远离上帝而沉溺于低等之物。所以奥古斯丁是用新柏拉图主义的“恶是善的缺乏,理论克服了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同时恶的问题又直接与人的自由意志建立起了关联并得到解决。 三、奥古斯丁的恶的种类 1,自然的恶

教练问题发生器-23页精选文档

教练问题发生器(一) 教练导修(第一次)辅助资料 ———教练问题发生器(一) 如何提问强有力的问题? 强有力的问题富有挑战性,它让你不再逃避和迷惑。通过提出强有力的问题,教练鼓励被教练对象理清目标,采取有效行动,并且在全新层次上进行自我发现和探索。这样就创造了一个更大的教练空间,被教练对象从中能学到更多东西并形成全新的视角。 以下是一部分强有力问题的具体类型: 1、事先预料 可能会发生什么? 如果结果不象你期望的那样怎么办? 如果这项活动没有效果怎么办? 如果失败了,你会怎么做? 你的备用计划是什么? 2、评估 你从中得到什么? 你认为什么最棒? 在你看来它是什么样的? 你对此感觉如何? 如果它无效怎么办? 3、理清目标

你是什么意思? 你感觉它像什么? 是什么似乎让你感到迷惑不解? 能否再多说一点? 你要什么? 4、评价 在哪方面? 是好,坏,或介于两者之间?从哪个角度?这是否与你的计划\生活方式\价值观相符?你认为那样意味着什么? 你的评价是什么? 5、探索 我们可以再探究下去吗? 你们可不可以就这个想法集思广益? 你还想到其他什么角度? 另一个可能性是什么? 还有其他什么选择? 6、举例 能举个例子吗? 例如? 像什么? 比如?

看上去是怎样的? 7、详细说明 能说详细点吗? 能否告诉我更多这方面的情况? 还有什么? 还有更多情况吗? 这方面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 8、乐趣角度 关于某某,其中的乐趣是什么? 这个情况有什么幽默之处? 如何使它能充满乐趣? 你想让它变得怎样? 如果要求你教他人如何才能获得乐趣,你会说些什么? 9、比如 如果可以重新做一遍,你会怎样做而使事情有所不同?如果是你,你当时会怎么做? 还可以怎样处理这件事? 如果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你会做什么? 比如这种情况? 10、开始指导 上次沟通以来发生了什么? 你要谈些什么?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1)时代背景:“教父学”时代----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神学处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此之前属于“使徒传道”时代)。在公元2—5世纪,出现了一批基督教知识分子,他们把基督教基本信条教义化、系统化、理论化,制定了一整套基督教教义,即基督教神学,同时还从政治上对基督教地位进行理论论证。这些人被称为“博士”或“教父”,其神学理论被称为“教父学”比较著名的教父有:奥古斯丁,德尔图良、安布斯洛、杰罗姆,其中奥古斯丁是教父学的最高权威(2)政治实践: ①著作:《上帝之城》,在神学的框架下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 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对中世纪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教会与国家之间 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个人经历:公元387年皈依基督教,391年成为希波教会的神甫,后来成 为主教; ③他的思想主要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崇尚精神的价值,鄙视世俗的享乐。(3)具体观点和思想特色 综述:与以往的政治思想家不同,奥古斯丁首先是一位神学家(波利比阿首先是历史学家),关心神学问题,他的理论主要是一套神学,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理性主义传统的先驱是亚氏),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关系中考察人、考察国家的政治问题。 从他开始到文艺复兴时,西方政治哲学都是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被称为“神学的婢女”。 奥古斯丁系统地阐述了基督教的国家观以及国家与教会的关系,成为了中世纪的官方信条,对中世纪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①原罪救赎说 由于亚当偷食智慧果,因而使得每个人生来有罪—“原罪”,情欲败坏了人的理性本性;党人们达到道德行为当事人年龄时候,即成年之后就会继续犯罪,这是“本罪”,由于人的罪,注定受到上帝的“永罚”。一切人都带有原罪,因而惩罚是罪有应得,一切人间王国必然灾难深重,必然灭亡,只有上帝之国才是永恒的。谁能得救,需要上帝“拣选”,而上帝的挑选是任意的,并不靠个人的努力,即使是信仰基督教和实行苦修的人也不能免于惩罚。 ②恩典理论 人的主观努力没用,上帝的“拣选”人,令其信仰基督教从而得救是完全任意的,只能指望神的恩典,这就是恩典理论。奥古斯丁由此被称为“恩典博士”。 运用到现实中,他把一切社会的不平等和社会罪恶都说成是上帝对人的惩罚,所以人的反抗是徒劳的,只有服从忍受。 ③区分了所谓的“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这是他政治哲 学最突出的一点。 两个城市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以两种爱为基础:由只爱自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的爱,造成了地上之城,选择肉欲;由只爱上帝甚至连自己也轻蔑的爱,造成了上帝之城,选择精神 两城分解源于天使的反叛,直接起因是亚当的堕落,实质上,是依据基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

课题名称: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哲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8年7月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 摘要:“原罪”原本是基督教教义中的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的罪是来源于亚当和夏娃的。但起初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圣经》中也没有对此概念的明确的定义。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以图尔德良所提出的“原罪”为基础,对此加以系统详细的阐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也是奥古斯丁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关键词:奥古斯丁原罪恶自由意志 奥古斯丁是著名的教父哲学家,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等著名的基督教哲学著作,而在他的《忏悔录》、《论自由意志》等多部著作中都对“原罪”说进行了论述与解释。“原罪观念是奥古斯丁学说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其留给后世基督教的重要思想遗产。”[1]本文将简要地对他的“原罪”说进行叙述、阐释和探讨,以便能进一步对其哲学思想了解和探索。 一、奥古斯丁原罪的来源和产生的原因 奥古斯丁提出原罪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那么原罪说是怎么得来的呢?“原罪”一词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本源的罪,“原罪,是人类一生下来就被打上的烙印,是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罪之宿命。”[2]奥古斯丁的原罪说主要来自《圣经》中所描述的亚当和夏娃所犯的第一件罪,这也是基督教认为的人类所犯下的第一件罪,即亚当和夏娃被蛇引诱偷吃伊甸园里的禁果。从此“恶”便产生了,而这个“恶”随着人类一代代的繁衍一直流传下去。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在创造人类时曾赋予了人类选择善和恶的自由意志,人类的最终堕落是因为他们滥用自由意志,选择去作恶。而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而不支配他们的意志,由此体现出上帝的公正。“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罪恶的原因在于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3]正是因为初人①滥用了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犯了罪,这才导致以后人类世世代代都不得不背负着“原罪”的枷锁。基督教中还有与原罪相对的“本罪”之说,虽然“原罪”与“本罪”都与滥用自由意志有关,但是“原罪”是因为亚当和夏娃对此的滥用,而后人类从出生开始便是有罪的,而“本罪” ①初人:即指基督教和犹太教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

奥古斯丁《忏悔录》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提到《忏悔录》,文学史上奥古斯丁、卢梭、托尔斯泰三家的相对而言比较知名,而我们今天要交流的这本无疑是开山之作,比后两部早了近1300年。如果说它们没有受到奥古斯丁的影响,恐怕不太现实。在卷帙浩繁的古罗马美学著作中,我们选择它作为切入点研究同样也昭示了它的重要性。 对于这样一部巨著,我们该怎样去研究它呢,研究它对指导我们实践又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我们先弄清作者是在对谁忏悔。很显然是天主,由于写作于基督教诞生之后,因而人们已经从古希腊对性格迥异的诸神的景仰上升到对于耶稣的绝对信仰,这为诞生这本著作奠定了情感基调。这也保证了作者在信仰的支撑下是在虔诚地忏悔有关自己的生平。再者,我们来看作者忏悔的内容。从编排的体例看,是按时间来划分的,从最初的15年到32岁时,然后以阐释《创世纪》1章作为终结。涵盖了有关求知、偷窃、欲望、生死、友情等几乎一个人一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加以反思。在字里行间里也碰撞起美学和智慧的火花。最后,阅读一部名著,终其目的还是能够学以致用。时间关系我们就截取书中几个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小片段来和大家分享: 一、学生的苦楚 书中写道:“我(作为学生)的不服从,不是因为我选择(除学习以外)更好的,而是由于喜欢游戏,喜欢因打架胜人而自豪,喜听虚构的故事,越听耳朵越痒心越热,逐渐我的眼睛对大人们看的戏剧和竞技表演也发出同样的好奇心了......” ——《忏悔录》卷一第十章在这里面,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呢?我们在苦恼自己没法集中精力看书学习的境遇的时候,回头看看才发现原来这是个萦绕了人类历史上千年的问题,圣人、凡人兼而有之。未曾因为科技发达与否、社会发展阶段如何而有所改变。 二、剧迷 书中写道:“虽然没有人想要得到痛苦,但从对他人的同情中真的可以收获快感,所以我们喜欢他人的悲伤,就因为我们如果没有了这些,我们就没有他物可以同情。” ——《忏悔录》卷三第二章初读起来,会感觉作者有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之嫌,但联想到我们现实的生活。是否会有共鸣呢?在车站排队买票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不太会纠结于前面蜿蜒的等候长龙,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身后有比前面更加夸张的长度。此刻内心是悲喜交加的,甚至喜不比悲差多少。 三、莫尼加的长逝 书中在回忆母亲时写道:“事虽如此,但我母亲仍然渐有酒的爱好。这是你(天主)的婢女(母亲)亲口告诉自己的儿子的。她的父母见她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子,往往叫她从酒桶中取酒。她把酒杯从桶口去舀,在注入酒瓶之前,先用舌头舐上一舐,并不多喝,因为她并不想喝。她所以如此,不是为了嗜酒,而是出于孩子的稚气,喜动而好玩,孩子的这种倾向惟有在家长管束下加以纠正。 这样,每天增加一些,——“凡忽视小事,便逐渐堕落”——习惯而成自然,后来津津有味地要举杯引满了。” ——《忏悔录》卷九第八章当我们读《三国演义》,听刘备于白帝城托孤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原来几乎同时期的古罗马的一位先哲也在用他母亲的事迹来做例证。确实,一些小的罪行虽然很不起眼,但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就会酿成大的祸患。这也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原因所在,值得我们去引起注意。 本文的着眼点相对而言比较小,起点比较低,都是抽取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小细节。

奥古斯丁政治思想

【奥古斯丁政治思想】 从公元2世纪开始,随着基督徒社会成分的改变,在基督教会内部出现了一批知识分子。这些基督教知识分子力图把基督教的基本信条系统化、理论化。这一批人被信徒们尊称为“教父”,他们所创立的神学理论则被称为“教父学”。奥古斯丁可以称为一个影响最大的教父.他可以说是集教父学之大成并且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基础。 奥古斯丁的很多著作当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两部;《上帝之城》和《忏悔录》。奥古斯丁把新柏拉图主义和《圣经》结合在一起,把教父们已经提出来的上帝创世说、三位一体说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并且提出了原罪说、选民说等,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基础。 他的神学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恩典说 奥古斯丁所处的时代,罗马帝国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仅帝国内部各地不断有起义发生,帝国外部北方的日耳曼人也开始大举入侵。日耳曼人,其中特别是汪达尔人,所到之处必洗劫财富,杀戮生灵。汪达尔主义因此成为野蛮破坏人类文明和文化古物的同义词。在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的过程中,许多品行良好的、虔诚的基督徒也无端地遭到杀害。这就难免使人们对基督教的教义产生怀疑:罗马帝国既然已经把基督教奉为了国教,上帝为什么不能保佑它?虔诚的、善良的基督徒既然会被蛮族无端地杀戮,上帝的威严、上帝的法术究竟何在?奥古斯丁的恩典说试图回答人们的这些疑问。 奥古斯丁把《圣经》中关于亚当偷吃智慧之果的故事作了发挥,提出了所谓的“原罪”说。他说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始祖亚当之初,亚当是正直的,并且有自由意志。如果他继续保持正直,他会留在伊甸园,并且会享有与天使们同样多的幸福。但不幸的是亚当干了他不应该干的事情,他偷吃了智慧之果,他堕落了,他因此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亚当把他的罪遗传给了他所有的后代。也就是说,所有的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这就是原罪。由于每个人都从其始祖那里传承了原罪,所以才有七情六欲,而且这些情欲常常压倒理性。当人们达到道德行为当事人年龄以后还会继续犯罪,这就是“本罪”。 由于人类无法选择自己的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无法逃避上帝的惩罚。不过,上帝是仁慈的,他从人类中选取了一部分,使其信仰基督从而得救,其余的人则无法逃脱惩罚的命运。上帝挑选谁、舍弃谁,完全是随意的,完全是一种恩典,并不以被选中者的主观努力为转移,也不以被选中者的特别气质、特别品质为前提。在上帝面前,人们无能为力,只能等待恩典。这就是奥古斯丁的恩典说,奥古斯丁因此而曾经获得“恩典博土”的称号。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奥古斯丁把人间一切社会罪恶,一切不平等、一切不公平都说成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对于这些,任何反抗、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正确的做法就是逆来顺受,人间本来就是灾难深重,只有进入天国才能摆脱苦海。谁能得救、谁能进入天国,这不是个人努力与否所决定的,而是上帝的任意行为。正因为如此,即使是那些信奉基督并且实行苦

奥古斯丁《忏悔录》

奥古斯丁《忏悔录》 奥古斯丁是古代基督教拉丁教父中著述最多的一人,约有90多种著作,此外还有大量的书札和布道言论。主要著作有:《论上帝之城》、《三体一体论》、《忏悔录》等。 奥古斯丁不仅是基督教神学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学说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特别是教会教育,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仟悔录》(Confessiones),成书的确切年代不详。根据学者考证,应在395—401年之间。原文用拉丁文写成,先后有若干种拉丁文版。最为著名的是法国学者拉布利奥勒(Lab—riolle)参考18种7-11世纪的古抄本和4种印本出版的合校本,巴黎交学出版公司1920年出版。中译本即根据此合校本译出,译者周士良,商务印书馆1963年出版,共325页,约21万字。《忏悔录》基本上是奥古斯丁的自传。全书共13卷,每卷又包括若干节。从内容上看,全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第9卷),记述作者出生到23岁母亲病逝时的生活经历。第1卷记述初生到15岁的事迹;第2—3卷,记述作者青年时代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第4一5卷,记述赴米兰前的教学生涯;第6一7卷记述其思想的转变过程;第8—9卷记述作者皈依基督教前后及母亲病逝时的思想和活动。第二部分(第10—13卷),反映作者写作本书时的情形。第10卷分析著书时的思想情况;第11—13卷诠释《旧约创世纪》第1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最后以对上帝的赞颂结束全书。 《忏悔录》不仅全面回顾了作者大半生的生活和思想历程,系统阐述了作者对哲学、神学等问题的基本见解,而且集中反映了作者的主要教育思想。作为基督教神学家和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是以其神学的哲学观念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世间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上帝“从一无所有中”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的一

【宗教文化】犹太人的社会文化与生活

【宗教文化】犹太人的社会文化与生活 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犹太人是一个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民族,而犹太教作为犹太人所特有的宗教,使其成为世界各地犹太人的信仰。下面跟着留学一起来了解一下犹太人的社会文化与生活吧! 一个种族的文化可以从其传统节日中看出来。然而,犹太节日的来源和含义是不尽相同,却有一些基本特征是大多数犹太节日共有的。 特征之一: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整个民族的历史经历相关联,而不是来源于某个个人的事绩或生平。如逾越节是回顾整个民族在摩西带领下摆脱奴役和获得解放的过程;七七节是感念犹太民族从上帝手中获得圣书法典;住棚节是追思上帝对犹太民族在旷野游荡的庇护;哈努卡节和普珥节是纪念犹太民族免于灭亡,并最终战胜对手;犹太新年和赎罪日则集中在犹太人的忏悔和希望开始新生活上。 特征之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传统节日都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很少有节日属于纯粹意义上的世俗节(21世纪新增的节日例外),明显地反映出犹太文化规范,就连犹太新年也是如此,它被看作是“忏悔十日”的开始,并作为“敬畏的日子”,站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 特征之三:几乎所有的节日庆祝方式都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而不仅仅是家人朋友之间的聚会,或简单的节日美食

大餐。这种全民性、宗教性、和教育性,使每年周期性到来的节日变成了犹太民众一遍又一遍地重温本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一遍又一遍地接受本民族宗教的教育,一遍又一遍地反思犹太人历史使命的特殊日子,在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犹太民族固有文化,增强犹太人的使命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这几大特征的存在,造成犹太民族节日在总体上与其他民族节日的带有本质上的差异,同时也赋予这些节日更具强烈的犹太属性。了解犹太节日及其含义是我们了解犹太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犹太节日主要有:安息日、犹太新年、敬畏十日、赎罪日、逾越节、七七节、住棚节、哈努卡节、普珥节、西姆哈《托拉》节、三周哀悼期、阿布月初九、拉·巴-奥默节、树木新年、新月节、独立日、大屠杀纪念日、耶路撒冷节等。 这些节日中大部分是传统的,但也有现代的。根据犹太传统,这些节日通常依照不同性质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有“圣日”、“敬畏节”、“朝圣节”、“一般节日”以及“纪念日”之分。安息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节日,为“圣日”;犹太新年、敬畏十日、和赎罪日为“敬畏节”;逾越节、七七节和住棚节则是“朝圣节”;哈努卡节和普珥节属于“一般节日”;“纪念日”包括:三周哀悼期、阿布月初九、拉·巴-奥默节、新月节、树木新年、独立日、大屠杀纪念日、耶

奥古斯丁原罪与救赎思想的价值研究

摘要:人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论他是强大还是弱小,都既要经历衣食住行的享乐,又离不开生老病死的折磨,享乐是上帝对人的一种特殊照顾,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救赎,而病老死则是上帝对人的惩罚,这就是古罗马帝国的基督教神学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关于原罪与救赎这一观点的定义。本文旨在阐述奥古斯丁关于原罪与救赎的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其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奥古斯丁原罪救赎价值 中图分类号:b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379-01 一、奥古斯丁关于原罪与救赎的基本观点 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上帝始终都是善的代表,在此基础上上帝所创造的人或物也都是善的。就整个宇宙世界来说,一切事物都很好,在《创世纪》第1章第8节中“神看着所造的一切都甚好”这样观点就是最好的证据,因为万物在上帝的创造和引导中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奇怪而美丽善良的宇宙[1]。 他强调善与恶都是上帝事先预定的,这是体现上帝全知全能的一种形式,这种把上帝置于主要地位,人置于从属地位的理论,在他对原罪问题的理论上体现的十分明显。他的原罪理论与福音书有很大的出入,福音书中认为,婴儿和孩童是没有罪的,而他认为人类是与生俱来就有罪的,这一现象是由人类的祖先亚当所犯下的罪造成的,极大地发挥了人人有罪的这种观点。他对原罪问题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罪人是否可以因为行善而得救;二是罪人可否能够根据自由意志得到救赎。即,一个人不能因为善而得救,因为人生而有罪,犯了罪的人只有从罪中解放出来,才能行善,才能得救。有罪的人,他的自由意志也是有罪的,这种意志不会是人得救。只有至善的上帝才能给犯了罪的人真正的自由。也就是说,恶、善或是自由意志都是上帝事先约定好的,人只有依靠上帝才能得救[2]。 在救赎问题上,他更倾向于上帝的恩典的绝对性。他认为,人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得到上帝的恩典,但来自上帝的恩典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上帝人为媒介,做好事的福报只是人报答上帝给予其生命的报酬。上帝在预定人的善恶的同时,也预定了得永生和受永刑,无论是人数还是性别都是先天的,后天的努力是无法改变这一结果的,背负着违背天道的罪孽,在一次次的轮回中妄图得到救赎,生而有罪的人,可以安然的度过一生,是上帝额外的恩典,是不能拒绝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宿命论的观点。 二、奥古斯丁原罪与救赎的价值 1.丰富和发展了基督教神学理论 自古以来,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处于对立面的矛盾体奥古斯丁认为,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它自身是真实的,而上帝是最真实的,所以上帝是最善的;然而,万物都是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这就决定了它们本身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也就是说它们不一定是完全善的,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善良,这一条件就成了万物恶的出现的来源。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有法有度、可以控制的,恶也是一样。他认为,恶是善的缺乏,比如学习成绩之中有高低,成绩低就是成绩高的缺乏;成绩经过努力,提高了,成绩低也就没有了,变成了成绩高;而恶就是善的缺乏,如果恶除掉了,善也就自然而然的达到了。什么是罪?罪是怎样形成的?上帝为何会创造出有罪的人?这是早期神学家用“救赎”与“原罪”无法明确解释的问题,但奥古斯丁做到了,他把《罗马书》第五章和《创世纪》第三章的内容结合起来,论证了人类产生罪恶的根源。在早期基督教中,神学划分为基督论、上帝论和人性论三个大的领域,而原罪与救赎就是人性论的核心,他认为,恶是善的缺乏,是对善的背离,恶的产生是因为人无节制的挥霍了上帝赋予的自由意志,上帝并没有创造恶,上帝是善的根源。原罪与救赎理论给基督教的人性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的罪的意志只有在上帝的引导下才能转变为善的意志,才能与人为善,更深层次的看到了上帝的地位,促进了基督教神学的进一步发展[3]。

奥古斯丁哲学思想

奥古斯丁哲学思想 奥古斯丁:教父哲学的典型代表 奥古斯丁(354—430 年)是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母亲是基督徒,父亲却是异教徒。按照当地的风俗,奥古斯丁没接受洗礼。从7 岁起,他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17 岁赴迦太基攻读修辞学和哲学,曾崇拜西塞罗。稍后加入摩尼教,曾悉心钻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最后于386 年皈依基督教。奥古斯丁少年时代放荡不羁,皈依基督教后却闭门思过,清心寡欲,被基督教誉为浪子回头的典范。他曾做过教师、神父,42 岁时升任北非希波主教。后半生忠心耿耿致力于传教事业,为基督教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成功地运用柏拉图哲学,讨论各种神学和哲学问题,阐述基督教的世界观,把教父们的思想推向顶峰,为教会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宗教哲学理论体系。他所论证的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在中世纪被教会奉为真理的台柱”,奥古斯丁本人也被教会称为“伟大的教父”、“杰出的大师”、“真神的圣者”等等,一直受到尊敬。奥古斯丁一生著述甚多,《忏悔录》和《真神之城》是他的代表作,此外重要的还有《驳学园派》、《独白》、《论自由意志》、《论真宗教》、《论三位一体》、《教义手册》、《布道集》等。(1)信仰与理解 几乎和所有的神学家一样,奥古斯丁首先面临的是哲学与神学、理解与信仰的关系问题。面对动荡的时代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奥古斯丁大胆地肯定哲学、系统地利用哲学,为基督教义作论证。他以真神为核心、信仰为前提、圣经为根据,力求从哲学上阐述各种问题。他宣称真正的哲学只能和真正的宗教在一起,只有真正的宗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奥古斯丁断言:“真正的哲学家就是爱真神”。他从基督教的立场出发,认为哲学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灵魂,一是关于真神。”他的哲学就是以“认识自我,认识你(真神)”而建立起来的。 在论证理解与信仰的关系问题时,奥古斯丁首先从自我意识即人的思维存在的确切性出发,批驳了当时流行的怀疑论观点。在《独白》中,他自问自答道:“你知道自己在思维吗?我知道。所以,你的思维是千真万确的吗?千真万确。”他认为,人可以怀疑一切,唯独不能怀疑自己思维的确定性。“难道有人怀疑他自己在生活、在回忆、具有认识、在意欲、在认知、在判断吗?当他怀疑时,他就知道自己不晓得任何可靠的东西;当他怀疑时,他就知道自己不可以毫无根据地表示赞同;尽管一个人仍可以怀疑自己有所意欲,但他却不能怀疑这个怀疑本身。”奥古斯丁进一步用人的思维可能产生错误来证明思维的确实性。他说:“如果我错了,则我存在,因为不存在的东西显然是不会有错误的。” 他认为,人应该在自己内心深处寻求真理,不要到外部去寻找,转入你自身。真理就居住在你的内心。”但是,真理并不是人的认识或思维的结果。感性经验是不能认识真理的,因为人们所感觉到的是“变”、是“多”。但真理也不是理智的创造物,理性不是创造真理,而是发现真理。理性无论坚持什么真的东西,都不能归功它自己。人的理性只能借助于“超自然之光”的照明,认识早就存在于自己内心中的抽象概念,深入内心的结果不是导向思维着的精神而是导向真神。“我进入心灵后,我用我灵魂的眼睛瞻望着在我灵魂的眼睛之上的、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这光,不是肉眼可见的、普通的光,也不是同一类型而比较强烈的、发射更清晰的光芒普照四方的光。这光在我思想上,也不似油浮于水,天覆于地;这光在我之上,因为它创造了我,我在其后,因为我是它创造的。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也就认识永恒。”这个永恒或真理不是别的,就是真神。真神是一个神秘的精神实体,人们对于真神是既无法否认,也不能认识和无法表述的。我们的思维和一切范畴都不适用真神。真神大而无量,善而无质,现存而无空间,永恒而无时间。一句话,真神是超越任何范畴的。认识在此失去了效力。对于真神的存在和行为,人们应以信仰为满足。奥古斯丁宣称信仰是绝对可靠的,信仰是十分自然和十分必要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如果你不理解,信仰会使你理解。信仰在先,理解在后。”奥古斯丁把信仰说成是一切认识的先决条件、方法和途径。“信仰是理解的途径,理智是信仰的一种报酬。”他甚至还强调:“所以我不认为理解为了信仰,而是信仰为了理解。”理性之所以需要是为了论证信仰,奥古斯丁最终还是提出了“信仰为了理解”的原则。这条原则后来成为教父哲学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 2)真神和三位一体

《忏悔录》(古罗马)奥古斯汀著 商务印书馆 1963年版

忏悔录读后感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我大学读的第一本哲学书,书中的一句话,令我激动不已。他说: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一段话像极了耶稣对恶意诽谤一个妓女的法力赛人说的话一样:你们当中谁若没犯过罪,就可以打她。结果,众人一个个丢下石头,低首离去。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实的生平。尤其是书中对耶和华的信仰,是那么的执着。对于我这种无神论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们是怎么从无信仰到执着信仰的。在《忏悔录》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会了自然的规律,就破坏了我们和自然之间应有的关系。”这里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实这也暗示我们,孩子出生到社会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产物,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迫他改变他自身带出来的本性。 卢梭的为人向来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变,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无人,缺乏自制力。正是这些相互冲突的个性让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骄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诚但是也有掩饰。在自传里,卢梭忏悔了一个年轻时犯的错误。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颗贵重的钮扣,把事情赖在一个他喜欢的小女仆身上,因而使那个无辜的女仆蒙受了羞辱。由于卢梭的“自暴隐私”,一些后来的哲学家包括罗素甚至认为卢梭根本谈不上是个哲人。而我却认为卢梭触及了哲学的本质问题-他首先用自己为解剖标本,对人性做了一次深刻的探讨。 他告诉读者,他从自己那充满真挚温情的平民家庭中获得了“一颗多情的心”,虽然他把这视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直以他“温柔多情”、具有真情实感而自豪;他又从“淳朴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情”,虽然他后来也做过不够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友情与功利之间选择了前者,甚至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谊而高唱着“再见吧,都城,再见吧,宫廷、野心、虚荣心,再见吧,爱情和美人”,离开了为他提供“飞黄腾达”的机遇的古丰伯爵。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 另有一点,值得一提,卢梭的金钱名利欲是非常淡泊的。即使身上一个子儿也不剩的时候,他也能安然坐在小酒馆中大快朵颐;他可以徒步旅行,没钱的话就随意找个公园的长凳或到桥底下,照样睡得香甜,食不果腹也不打紧。后来名气大了,作品相继出版,入不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