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大教学设计作业答案

电大教学设计作业答案

电大教学设计作业答案
电大教学设计作业答案

教学设计答案

第一章

1、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从学校教育的意义上说,教学系统的普遍性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为学生奠定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第三,培养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简述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素。

意义: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可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能够得意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预先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的整体把握,良好的教学设计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行动纲领,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引导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素:第一,学习者及其需要的分析。第二,教学内容的分析。第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第四,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第五,教学每体的选择和运用。提溜,教学评价的设计。

3、简述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程序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重要影响,就是它对教学设计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思考,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有序的刺激项目(学习项目),学习者从他所知道的东西开始,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步骤学习,从而获得教学目标所要求他们学习的知识。

认知学习理论主要受认知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它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一是学习中存在着不同水平的认知过程;二是学习的积累及其合理恰当与否,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三是学习是知识在人们

头脑中不断组织和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一种积极的建构过程;四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认知的过程对学习的任务和行为进行分析。

4、简述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的问题,是以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的。比较具体地来说,教学理论研究的范围包括了教学任务(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等。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中,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5、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一般任务。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指导性、整体性、操作性、创造性。

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一,确定教学目标;二,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三,研究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四,教学过程相关措施的研究与分析。

第二章

1、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1)在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视为应用科学,这个时期的教学设计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在第一阶段中,从事教学设计的往往是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专家,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则往往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执行专家所作的教学设计,即主要起着具体操作的作用。

(2),教学设计者们侧重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强调用美学效果来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专家的工作,而且也成为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工作。

(3),在第三阶段,教学设计着重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4),在教学设计中起指导作用的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建构主义,第四阶段的教学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进一步强调教师成为教学设计的主题,而不知识教学设计的执行者。

2、教学设计的“史密斯-雷根模式”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将教学活动分为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环节。

第二将教学分析明确地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环境分析;

二是学习者特征;

三是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

第三,有三类教学策略:一是教学组织策略;二是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三是教学资源管理策略。

3、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两个阶段四个环节。第一阶段是教学设计的形成阶段,该阶段又包括以下两个环节:一是中心定义环节;二是特性。第二阶段是教学设计的创造阶段,这个阶段又包括以下两个环节:一是作用模式;二是可行系统。着两个阶段和四个环节体现了系统的反馈与控制过程。

第二,五个领域。这是教学设计过程在空间上展开而形成的。第一领域是创设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探索社会的特点和意义;二是创设未来系统的图景;三是准备设计。这个领域侧重于背景的创设,它是教学设计的准备阶段。第二个领域是知识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对知识系统进行探索,包括探索其社会特征和意义;二是构建中心价值和图景;三是探讨如何进行设计和对社会系统进行描述。第三个领域是形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形成设计的中心定义和系统的特点;二是设计系统的作用,设计可行的系统。第四个领域是探索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评价和选择。第五个领域是描述未来模式的空间。这五个领域在空间上性户关联,从而形成一个教学设计系统。

4、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以下九个阶段:

一是鉴别教学目标;二是进行教学分析;三是鉴别起点行为和学生的特征;四是

陈述作业目标;五是开发标准参照测验题;六是开发教学策略;七是开发与选择教学媒体;八是设计与开展形成性评价;九是设计与开展总结性评价。

5、梅里尔的“部分呈现”教学设计模式包括:

第一,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这又包括内容和业绩两个方面。梅里尔把内容分为四类,即事实、概念、过程、原理。学习内容的业绩包括记忆、应用和发现。第二,呈现形式,这又包括讲解和探究。第三,呈现要素,这又包括一般性的要素和举例。其中一般性的要素包括定义、程序和原理。梅里尔的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使用于任何学科和任何教学情境,不过,它基本上是定位于集体教学。

第三章

1、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2、学习需要分析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计划。这个步骤包括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选择参与学习需要分析的人员等工作。第二步是收集数据;第三步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第四步是撰写分析报告。

3、学习方式设计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学习方式设计需要达到以下一般要求:一是多样性、完整性。二是有序性;三是适度的强化;四是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4、什么是内部参照分析法?

所谓内部参照分析法,是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将学习者的现状与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

5、所谓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6.学者伯顿和梅里尔把与教育有关的需要分为哪6类内容

(1)标准的需要,即个体或集体在某方面的现状与既定的标准之间的差距。

(2)感到的需要,这是个人认为的需要,是个体必须改进自己的行为或某个对象行为的需要和渴望,它表达了一种现在行为或技能水平与所渴望的行为或技能水平之间的差距。

(3)表达的需要,这是个人或集体认识到有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而表达出来的要求。

(4)比较的需要,即同类个体或或通过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距。

(5)预期的需要,这是指将来的可能的需要。

6、紧急事故的需要,是指通过分析潜在的、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后果的问题所引起的培训的需要。

第四章

1、教学目标的功能有哪些?

教学目标的功能有三个方面: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标准功能。导向功能,即把教学活动导向一定的方向的功能。激励功能,即激励教学活动的功能。标准功能,即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的功能。

2、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哪些?

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四种:普遍性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形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3、教学目标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

4、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划分为哪几类?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各门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有些学科还包括高中的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以取代原先的教学大纲。在多数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中,采取三类教学目标分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确定教学目标的步骤有哪些?

第一个步骤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第二个步骤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学目标;第三个步骤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形式(称为教学目标的取向)。

6、行为目标的表述包括哪几个要素?

一般要包含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行为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行为目标要表述的是学生能够做出某种行为,要用恰当的行为动词来表述;

(3)行为条件,行为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

(4)行为表现程度。如:“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10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描述出它的写作风格,正确率达到85%”。在这个例子中,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描述”,行为条件是“10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行为表现程度是“正确率达到85%”。

7、教学内容的选择取向主要有哪些?

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取向主要7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社会取向等。

第五章

1、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教学过程具有教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等三种功能。教学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教学环节阶段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最优化是教学过程设计追求的目标。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

教师,他们原有的知识未必能持续适应现代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还面临着如何使教学内容转变成学生可接受的知识,并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财富的问题。(二)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我们关注的焦点

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体现,教学过程如何做到师生的“教学相长”。

(三)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教学的客观要求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矛盾。

3、简述教学方法的分类意义

教学方法的分类意义,就是建立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和系统。主要目的是使人们在教学活动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这些方法,能够掌握各个具体方法的特点、功能和作用,明确它们的应用的主要范围和适用的基本条件,从而使这些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4简述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步骤

基本步骤

教师主要职责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1.创设问题的情境

问题与情境的创设者;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困惑、怀疑的问题情境之中。在问题情境之中接受任务;唤起和调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问题与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冲突中激发探究兴趣,形成学习的自主责任意识。

2.选择与确定问题

确定选择问题的主要标准,在教学中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选择和确定问题的方法,指导他们选择和确定一个急需探究和解决的问题。能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会选择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确定主题性问题的基本要领;明确所选择和确定的问题的意义;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

3.讨论与提出假设

有效探究活动的组织者,随机检查和引导活动的进程;提供与问题相关的材料和参考资料,参与和诱导学生对问题的假设和解决方案的形成。通过对材料和资料的分析,运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分析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解决方案;进行猜测、分析与探究性的思维活动,形成比较合理的假设和解决的方案、解决的办法。

4.实践引导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引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合理地进与寻求结果导学生合理的进行归纳、整理、表述。行实践探究活动;正确地收集有关的探究资料,在合理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清晰地总结提出对问题解决的结果。

5.验证与得出结论

问题最终科学结论的把关者与责任人;帮助学生将所得出的结论修改、完善,形成正确的问题结论。在教师指导下,检查和验证自己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最终形成准确的问题结论;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5简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功能。

⑴再现功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情景实现多种转化,重现事物、现象、过程的真实面貌;可以自由地遨游于太空和海底、远古和现代、自然和社会、异国和本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替代经验。

⑵集成功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把音频的、视频的、多维教学信息材料融合集成在一起,向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使学生获得来自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⑶交互功能。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教学媒体,可以真正实现人——机、人——机——人(同伴和老师)、人——机——教学资源之间的沟通与交互作用,在教学资源充分扩充和丰富的背景下,实现交互学习、开放式学习。

⑷虚拟功能。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技术所难以做到的许多问题,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使得学生不仅能感知而且能够操作虚拟世界中的现象或过程。

第六章

1、简述对教学情境的认识。

教学情境代表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的具体情景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

2、简述设计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教学情境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4)、情境的真实性;

5)、情境的可接受性。

3、教学情境设计有哪些方式?

教学情境的4种设计方式: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情境和问题化情境的设计。

4、情境性学习方式有哪些特点?

第一,学习的任务情境应与真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由于具体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个概念理论相关,所以,研究者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

第二,教学的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资料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并指导学生的探索。

第三,情境性学习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价,或者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测验的完整性测验,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反映学习的效果。

5、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时有哪些要求?

(1)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2)要依据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实际已有的和可能的发展水平,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3)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探究发现学习不是一种自发的、随心所欲的放任活动,也不是一种全新的发明与创造活动,而应该是一种“再探究、再发现”的活动过程。因此,合理有序的组织,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是保证探究发现学习效果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4)教师要帮助学生独立能动地跨越探究发现过程中的障碍,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

的联想、分析、研究,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化。

第七章

1、教学媒体有哪些性质和功能?

教学媒体的性质: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从属性和能动性。

教学媒体的基本功能:教学媒体一般是灵活可以替换的;每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地方和善于表现的内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尽管不存在对任何教学目标都最适用的“超级媒体”,但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存在使用某一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媒体情况,既不同的媒体有各自的长处与短处;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因为使用媒体不会“自动”促进学习

2、使用教学媒体有哪些原则?

使用教学媒体的原则:教学性原则;标准性原则;技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实时性原则。

3、选择教学媒体有哪些经验方法

/ 选择媒体的5种经验方法。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问题表、矩阵选择表、流程图、经验之塔模型和算法型5种。

4、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有哪些步骤?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可以分为5个步骤: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设计常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通达教学等);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选择评价方式、设计测量工具;整合、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第八章

1、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包括哪些步骤?

①向被试者说明须知。开始试用前,应向被试师生说明试用设计成果的有关情况,像试用目的、试用活动程序和试用所需时间,被试者将参与的活动类型及其注意事项,收集哪些资料以供分析用,应该以什么态度和方式做出反应等。

②试用。试用活动一般采用一对一、小组和班级三种教学组织形式,这样通过评价就可能获得推广的价值。为保证教学过程能重复展开,必须确使这一过程是有一定的方案可遵循的,同时,教师应该保持“教态一致”、教学活动的环境也应尽量避免过分的人为设置,以免造成为试用而试用的气氛。

③观察教学。组织评价人员在适当的地方观察教学过程,并对有关情况做好记录。尤其注意教学有没有背离设计规定的内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性质和问题间的相关性;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课内完成的练习、作业;在教学各阶段中学生的注意力、情绪反应、主动参与性、思维活跃程度等。

④后置测验和问卷调查。

前者主要收集学生的学习成绩资料;后者主要收集有关人员对教学过程的意见。测验题和问卷表可以分别印制,也可以都印在一起。这项活动通常紧接着教学设计方案试行后马上进行。如果要了解试用后对知识的保持情况,收集成绩资料的测验可适当推延一段时间进行。

⑤归纳和分析资料。根据需要将资料制成图表,以便于分析。制成图表后,评价者应对资料作一次初步分析:用各类数据与评价标准作比较,考察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经过分析,可能会发现一些重要问题,随即应对它们尝试解释,并通过恰当的途径证实自己的解释。这种趋势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悖时,将予以特别关注做出说明。如果有困难,可以用这些问题咨询有专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学科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或与被试师生进行个别面谈或集体座谈。这些访谈的目的是让各方人士对初步分析结果和改进意见加以证实。当受到激烈批评时,应耐心冷静,使所有被访

者都能毫无保留地谈出意见。最后,可将访谈结果与初步分析结果综合起来,对评价资料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如果有必要,在此基础上酝酿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⑥报告评价结果。把试用和评价的有关情况和结论形成书面报告,报告以简明扼要为宜,具体资料如各种数据、访谈记录、分析说明等可以作为附件。评价报告的内容包括:设计成果的名称和宗旨、使用的范围和对象、试用的要求和过程、评价的项目和结果、修改的建议和措施、参评者的名单和职务,以及评价的时间等。

2、学习结果的评价内容有哪些?

结果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目标的评价。它被用于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拔划分等级、检验学习活动和教学方案、说明教学效果与价值等的评价。结果评价包括技能测试、书面测试、成绩认定等方面的内容。

3、多元智能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多元智能评价的主要内容:第一条,评价应是长期的。学习档案是一种可以对学生作品长期观察的有效工具,可以鼓励学生对学习作持续的反省。第二条,评价是多维方式的。可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和教师评价;除等级或分数之外,应使用描述性的评语,兼顾认知、情意和技能的评价。第三条,评价为教学提供信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被评价者哪些方面表现很好,哪些方面需再加强。第四条,重视非正式评价。教师可利用简易的检验表记录学生平日的生活表现,也可举行讨论会让学生评论作品的好坏。第五条,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

4、学习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业绩等做出评价。评价方法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涉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反思、学习方法、学生个性化发展等。

第九章

1、简述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

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包括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个性化、实践性。教学艺术的个性特点包括:综合性与复杂性、规定性与灵活性、高精度与高难度、教学艺术的示范性和影响的直接性。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包括:模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和形成教学艺术风格阶段。

2、简述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答:制约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有:

(1)师德修养。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所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必备的品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学艺术境界的开拓与加深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也是教师对教学艺术追求与创新的直接内在的最根本性的动力。

(2)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包括认知结构、体悟与表达、教学技能等多个方面。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系统的知识领域、娴熟的教学技能,是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艺术的基础。

(3)思维品质。教学艺术学科教师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立性、广阔性、敏捷性、流畅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特点。

(4)个性与人格特征。教师的个性特征表现在个人的兴趣与爱好、情感与气质,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等等。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学艺术中最宝贵的内在力量。

3、简述教师教学艺术及其风格形成与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把教学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学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断的积累提炼,逐渐升华所形成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具有较强稳定性和个性化的教学观点、教学技艺、教学作风,是教师教学艺术个性化的成熟标

志。

实践题:以B5纸的打印稿附在当页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教学设计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四个方面。 A.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 C.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D.校长、教师、教室、学生 2.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召开分析会议 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头脑风暴法提出策略,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 A.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B.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之优劣 C.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D.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 4.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的观点。A.社会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情境认知理论 5.(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A.从微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C.从宏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6.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 A.学习动机越弱越好 B.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C.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 D.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7. 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 )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14个 B.9个C.6个 D.4个 8.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 A.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 B.要求学生作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 C.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 D.非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活动领域和主题模式 9.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像“有一些问题并不只有一个答案;虽然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有较难的概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或是当情感目标的社会性目标特别重要时?的情况,最好采用( )设计。 A.小组讨论 B.讲演教学C.课堂问答 D.演示教学 10.将教学方法系统划分为师生认识活动、师生交往活动、师生评鉴活动和师生实践活动4个分系统的是( )。 A.李秉德教授 B.班华教授 C.巴班斯基 D.威斯顿和格兰顿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前期分析的内容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三部分。(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12.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

电大网考 创新教学 全部答案

年春季省开课程创新教案课程全部答案2018 注意:不要只看我的答案,一定要看系统的“√” 这是几个人的答案合集1 / 34 --您选择了此项抱歉,答错了!--恭喜,答对了!--

读,并反观自身的教育经验,以提高自身的教案认识和水平。 A.日记 B.案例分析 C.案例运用 [第2题](单选题)教案创新的基本原则中,( ) 要求教师统筹教案内容、教案方法. 综合优化原则A. B.参与性原则 C.价值性原则D.对象性原则 [第3题](单选题)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素质 B.贯彻教育方针 C.培养四有新人 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第4题](单选题)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A.“行动一研究一再行动一再研究” “研究—行动一再行动一再研究”B.C.“行动一研究一再研究一再行动” [第5题](单选题)( )是不以现成的描述为依据,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塑造出全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A.相似联想 B.原创想象

多选题6题]()校长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评价应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 A.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师的行为B. C.学生的学习行为、状态 )建立合适的校本教研制度:第7题](多选题[建立集体备课与听课制度A. B.建立排课制度建立 分组制C. 建立评价奖惩制度D. 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对反思做了进一步的划分。按照反思Todnem年,题第[8](多选题)1991Killion和时间可分为:行动后的反思 A.行动中的反思B. 为行动反思C. 9题](教师专业成长可分为三部曲:多选题)第[实习教师A. B.初任教师课程领导者C. 课程实施者D. )多选题](10第[题最常见的课程文本包括()等。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3 / 34

2018电大【教学设计】形成测评任务1_

一、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1. 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A. 错误 B. 正确 2. 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 联系在一起。 A. 错误 B. 正确 3. 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 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4. 心理学家皮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 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5. 辛普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 杂的外显反应;创作。 A. 错误 B. 正确 6. 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 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1. 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 中间层次 B. 高层次 C. 低层次 D. 具体层次 2. 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 作空间。前者是指( )。 A. 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 B.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C. 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D.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 3.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创新教学 作业

ID号姓名考室座号成绩 说明:①请将本作业题目用A4纸打印出来,并用手工书写完成(答案用打印、复印的,作业成绩以0分计); ②请在现场集中考试结束后,将本作业随同考卷一并提交; ③课程的作业成绩与考试成绩均要取得60分以上,该课程的综合成绩方能取得合格。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创新性学习指导 2、创造性思维 3、素质教育 4、置疑—发现教学 5、创新教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______,重点是培养学生的______和______。 2、教学创新评估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_法,______法,______法和______法四种。 3、.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三大非智力因素障碍是______障碍,______障碍和______障碍。 4、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应引导学生具有______,学会______,养成______

和______。 5、目前认为主要的创新性学习方法有______学习法,______学习法,______学习法,______学习法,和______学习法五种。 6、.创新教育的核心是______的创新。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创新来源于平凡的() A. 工作 B.生活 C.学习 D.想象 2、.学习助推器是() A. 引导 B.指导 C.兴趣 D.思维 3、.不属于教学创新的基本原则是() A. 全面性原则 B.个体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4、( )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 A、感知 B、概念 C、命题 D、推理 5、一个人期望自己成为什么人,他就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我们称这种执着追求而成真的现象 为( ) A、期望效应 B、皮格马利翁效应 C、心理认同 D、需要效应 6、( )是指以一个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教学创新模式. A、整校制 B、分校制 C、单校制 D、一校制 7、创造者与非创造者的最大差别在于他们的() A、创造意识 B、创造情感 C、创造品格 D、创造欲望 8、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是() A、创造性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逻辑思维 9、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教学创新 B、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弘扬人的主体性 10、创新性的提问——讨论教学方法中的信息流程表现为( ) A.、学生—→教师B、,教师—→学生C、学生←→教师 D、学生←→教师←→学生←→学生

XX年电大《教学设计》考试答案参考

1.教学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努力,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促进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2、教学系统简单说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组成的一个教学活动的运行系统,教学系统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每体等四个方面。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复杂运行活动,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教学过程。 3、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具体来说,教学设计有着比较具体的操作系统,它是以现代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个性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和组合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指定的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4、传播理论就是运用现代传播学的理念、技术与方法等,对相关信息传诵的过程与方式、信息的结构和形式、信息的效用和功能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解释与说明。用信息传播理论来分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各类知识、各种技能、思想观念、意识等)则是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 1、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从学校教育的意义上说,教学系统的普遍性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为学生奠定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第三,培养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意义: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可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能够得意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预先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的整体把握,良好的教学设计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实 施提供科学合理的行动纲领,有利于 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 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引导教学活 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素:第一,学习者及其需要的分析。 第二,教学内容的分析。第三,教学 目标的确定与阐述。第四,教学策略 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第五,教 学每体的选择和运用。提溜,教学评 价的设计。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程序教学理 论对教学设计的重要影响,就是它对 教学设计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思考,教 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有序 的刺激项目(学习项目),学习者从 他所知道的东西开始,通过刺激—反 应—强化的步骤学习,从而获得教学 目标所要求他们学习的知识。行为主 义学习理论虽然注重和强调了学习者 通过学习活动产生变化的一个侧面, 即学习者变化的可观察性者这一个方 面,但是它没有深入地考虑学习过程 中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心理状态以及 许多无法通过行为直接观察到的心理 现象。 认知学习理论主要受认知心理学发展 的影响,它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形 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 观念:一是学习中存在着不同水平的 认知过程;二是学习的积累及其合理 恰当与否,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 结构;三是学习是知识在人们头脑中 不断组织和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是 学习者一种积极的建构过程;四是在 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认知的过程 对学习的任务和行为进行分析。 总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 理论虽然对学习产生的情境的理解与 解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为教学设计 的实践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4、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的问题,是以 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 的。比较具体地来说,教学理论研究 的范围包括了教学任务(目的)、教 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 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等。在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中,教学理论是 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5、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指导性、整 体性、操作性、创造性。 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一,确定教学 目标;二,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三, 研究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四,教学过 程相关措施的研究与分析。 1、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系统规划 和决策的过程,所遵循的设计程序一 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 和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热 闹物;二是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基本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状 态,设计和确定教学活动的起点状态; 三是分析设计教学活动中学生从教学 的起点状态向教学的最终目标状态发 展过程中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以 及应当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等;四 是考虑并研究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呈现 教学内容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所应提 供的学习知道;无是研究和设计教学 过程中所要进行的测量与评价的方式 和方法等。 上述的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比较集中 地体现了教学设计活动所设计的基本 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过程 所要达到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什么?教 学内容——为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 标,应如何选择和组织知识与学生已 有的经验?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 如何组织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教学评 价——及时获得和有效利用教学过程 中的反馈信息,激励学生有效学习? 这些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比较集中地 体现了教学设计内容与过程的基本矿 家,在一般性常规教学活动范围内的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着都应当综合考 虑这些基本要素,这会有利于形成比 较全面、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 2、整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 课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传统备课往往 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以教师为 中心,凭借教学经验、主观意志进行 安排和策划的,其科学性、合理性和 有效性较低。使用的教学媒体往往是 教参给定的,以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 为主,在表现力,重现力等方面上都 存在不足。尽管使用了现代的信息技 术,但是使用的出发点不同。在这样 一种机械的思维模式下,整合变成了 简单的加法。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以前 某个教学元素的替代,比如,用课件 代替黑板,用扬声器代替教师的讲解, 用课件展示代替学生的实验操作。非 但没有促进教学的改进,反而使学生

电大创新教学作业标准答案

电大创新教学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开发,主可指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在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中,培养构成创造力所需要的一些特质。 2.联想:从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 3.指导—自学教学: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一种教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的教学过程,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辅以教师的有效指导。这种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学到的技能技巧。 4.直接式学习法:根据创新的需要而选修知识,不搞繁琐的知识准备,与创新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就不学,直接进入创新之门 5.创新性学习指导:教师在教学中,侧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 6.直观探索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图像或模型等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7.提问—讨论教学:由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先提出有争议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后达到澄清事实,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 8.模仿学习法:学生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样板进行模仿性学习,从而形成一定的品质、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学习方法。 9.整校制教学创新:以一个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教学创新模式 10.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11.引导—探究教学:以探究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的活动。 12.智力因素:关于认识过程本身所必须的心理因素,如感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它们共同构成学习活动的操作系统,承担知识的加工处理,保证认知过程的顺利进行。13.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全面发展教育。 14.情境激发教学——教师依据教材,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15.质疑—发现教学: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学生相互之间的质疑以及学生自我的质疑等多种交互关系。 16.探源索隐学习法:在学习中,学生为了积极地掌握知识,采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从而掌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和答案

题目1 下列哪些方面的理论体系对现代教学设计的形成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A. 教学理论 B. 一般系统理论 C. 学习理论 D. 传播理论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一般系统理论, 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 题目2 迪克和凯瑞构建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最接近教师们的教学实际,主要研究如何“教”的问题。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有:指导性、整体性、和创造性。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操作性 题目 4 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之上的。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组成的一个教学活动的运行系统叫做。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教学系统 题目6 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中,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 教学设计过程模型的设计者是。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巴纳赛题目8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 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 A. 有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三类。 B. 体现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结合。 C. 将教学活动氛围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个环节。 D. 将教学分析明确分为教学环境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三个方面。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将教学活动氛围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个环节。, 将教学分析明确分为教学环境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三个方面。, 有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三类。, 体现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结合。 题目10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教学目标 题目11 从学习理论的发展史来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3 传播理论是运用的理念、技术与方法等,对相关信息传送的过程与方式、信息的结构和形式、信息的效用和功能等作出相应的解释与说明。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现代传播学 题目14 在教学设计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建构主义 题目15 一般系统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强调系统的完整性。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6 教学设计模式的功能有哪些? A. 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B. 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C. 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指南和依据。 D. 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和素材。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和素材。, 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指南和依据。 题目17 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的教学设计被称为“以学为本”的教学设计。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8 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教学 题目19 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时间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化的操作样式。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教学设计的模型 题目20 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A. 学生 B. 教学媒体 C. 教师 D. 教材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教师, 学生, 教材, 教学媒体 题目21 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三个层面。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单元 题目22 教学设计者是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最全电大创新教学作业答案

最全电大创新教学作业答案

创新教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预设性课程 是教师在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为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计划与方案。2.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具体的说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教学活动资源。 2.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性质: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在教学计划、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与中学的其它课程有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但作为主要承担德育任务的课程来说,其设置和功能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程,它是中学德育的专门课程。 3.宏观课程设计 是在你学完一门课程之后,需要做一个比较大的项目,这个项目包含了你所学的这门课程的所有内容与知识,是一种综合水平的考察。 二、填空

1.一般来说,课程文本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教师用书以及练习册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2. 课程和教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心模式、循环模式等不同的模式。 一元模式、连接模式 3.宏观课程在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共同经验、个别经验 4.学校课程目标的制定步骤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研究、行动 5.在对课程文本的解读中,“理解”所包含的内涵是:“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意义构建。 感受过程、对话形式 6.学校课程结构的设计应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衡性的原则 多样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7.学校发展规划和课程目标的制订常需遵循方向性和针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开放

电大教学设计形成测评任务

教学设计任务02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1. 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A. 错误 B. 正确 2. 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联系 在一起。 A. 错误 B. 正确 3. 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 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4. 心理学家皮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的 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5. 辛普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 外显反应;创作。 A. 错误 B. 正确 6. 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 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1. 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 中间层次 B. 高层次 C. 低层次 D. 具体层次 2. 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 间。前者是指( )。 A. 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 B.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C. 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D.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 3.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 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B. 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 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D. 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4. 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 A.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B.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 C.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 D.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 5.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 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究,发现( ),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 A.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13春《创新教学》作业及答案

13春季《创新教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第1-2章) 一、填空题: 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于1912年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答案:熊彼特] 2、创新作为一种能力,它的特性包括:、、原则性。[答案:敏锐性、变通性] 3、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的创新,;二是个人价值的创新。[答案:社会价值] 4、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分为和整体创新。[答案:局部创新 5 部因素] 二、简答题 1、 [ 不断地创新。 ] ? 应变能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从而更易于发动和实施组织创新;(2)富足的组织资源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3)多向的组织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三、分析题 1、陶行知在20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1943年他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 创新与创造是完全可以等同吗?为什么?试分析之。 [答案:两者不能等同。创新和创造的区别包括以下几点:(1)主体上的差异:创造的主体是多重的,它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自然界,如自然创造了沟壑山川、

奇峰异谷等美景;创新的主体专指人类,它是人的社会特质。(2)开端上的差异:创造起始于无,它开端于一片空白,是无中生有;而创新起始于创造的成果,开端于已有的积累,是有中生无,具体地说,就是在人类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事物。(3)过程上的差异:创新与创造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但创造更为侧重创造性产品,即创造的结果;而创新更强调的是过程及其效果。] 3、开放性原则就是一切开放而无限制。这句话是否正确?试分析之。 [答案: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向广大师生开放,向现代社会开放,要敢于面对国内外一切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虽然始终强调开放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限制。 果,同时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 第二次作业(第 一、填空题 1、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出的第一层次的要求。 2[答案:杜威] 3、发展性学习能力的目标主要在于能以积极态度探索性地获取,形成技 [答案:学生、环境] ] 所呈现出的意义。创新教学表现出很高的社会学价值,主要有两点。 (1)创新教学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2)创新教学可以促进国家、民族的富强] 2、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首先使头脑兴奋起来,要使与会人员进入“角色”,需先热身,制造出激励活跃的气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此阶段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具体做法提出一个与会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毫无关联的简单的问题,促使与会者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应遵守四个原则:严禁批评;畅所欲言;追求数量;相互启发。] 三、分析题

电大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设计》期末复习考试过关资料

电大教学设计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小抄 一、单选题) 1 . ( A)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 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A.传递策略 2 ?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 公式是:要得到X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这是(A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3 . ( C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70 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 价的问题。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扬的转折点。C. “标准研制时期” 4 .-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A )。 A.奥苏伯尔 5. 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B )特点。B.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6 ?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A )5 个层次的目标。 A .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 7 .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 “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 的。这是(A )的观点。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8. (D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科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D.组织策略 9 .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B)。B .工具 10.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A )。 A. 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11. 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D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D.高层次 12. ( B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B. 从中观上看 13. ( B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 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B.管理策略14. 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 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 是(A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15. 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W. Eisner)的观点,解决问 题的目标是(A )。A .不能预先规定的 16 .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B ),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B.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17. 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A )领域。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18. 为了把一个任务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从来就 没有练习技能迁移的机会,就不能期望他们能在测试环境中达到要求。这是(B )。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19. ( A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 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A.情境认知理论 20. “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 这是(A )。 A.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 21 .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C )四个方面。C.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22. 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A )。 A.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23. 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A )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 24. ( A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A.从微观上看 25. 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C )。C.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 26. 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A )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 14个 27. 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 W Eisner)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A )。 A.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 28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像“有一些问题并不只有一个答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1讲课教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教学设计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信息获得成分;3种成分组成,这3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推动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教学设计模式具有3方面的功能: (1)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2)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 (3)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整合工作采用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4要素进行方案分析、评价和组合。(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威斯顿和格兰顿在他们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及各类方法的特征》一文中,根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教师中心的方法,相互作用的方法,个体化的方法,实践的方法。(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目前,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五种教学模式:讲授式、个别辅导式、讨论式、探索和协作式。(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综合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原理。(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7.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认为,在课程与教学设计及评价中,应该包括行为目标、提出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这三种类型的目标。(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8.教学设计的局限性:教学设计是对尚未进行的教学过程与活动的一种预先的构想,因此,教学设计工作不可能事先预见和解决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同时教学设计最后形成的教学方案,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是一个规划性的方案,它不可能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都做非常精细的设计,实际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就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9.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殊媒体。(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0.教学策略可以分成三种分策略:组织策略、宣传策略和管理策略。(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行为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春《创新教学》作业及答案

1 3 春季《创新教学》作业第一次作业(第1-2章) 一、填空题: 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于1912年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 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答案:熊彼特] 2、创新作为一种能力,它的特性包括:、、原则性。[答案:敏锐性、 变通性] 3、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的创新,;二是个人价 值的创新。[答案:社会价值] 4、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分为和整体创新。[答案:局部创新] 5、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内在因素和两大方面。[答案:外部因素] 二、简答题 1、创新的动态性表明了哪些含义? [答案: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和社会的变化刺激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由于组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就应相应地调整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随着其它组织和个体对该组织创新的模仿、学习,必然使该组织的创新成果不断扩散,使得自身初始的创新优势逐步消失,组织要谋求长期的竞争优势,就势必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因此,创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创新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改变、调整影响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组织的创新才能有日新月异的发展。] 2、组织结构对创新具有哪些显著的影响作用? [答案:(1)灵活的有机式组织结构对创新有着正面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应变能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从而更易于发动和实施组织创新;(2)富足的组 织资源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3)多向的组织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三、分析题 1、陶行知在20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1943年他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创新与创造是完全可以 等同吗?为什么?试分析之。 [答案:两者不能等同。创新和创造的区别包括以下几点:(1)主体上的差异:

教学设计形考专业册答案

重庆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教学设计》形考作业姓名--------------------- 专业--------------------- 学号-----------------------

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活动的信息要素是( A )。 A.课程 B.教学媒体 C.教师 D.辅导员 2.(A ),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A.教学设计 B.教学媒体 C.教学分析 D.教学需要 3.( D )是介于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纪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此种设计一般为同年级同一课程的任何教师共同参与完成。 A.小节单元设计 B.学科教学设计 C.专业规划设计 D.单元教学设计 4.(B )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A.教学设计 B.系统 C.教学模式 D.系统论 5.系统论的核心理念是(C )。 A.系统的依赖性 B.系统的控制过程 C.系统的整体性 D.系统的目标层次 6.(D )就是运用现代传播学的理念、技术与方法等,对相关信息传送的过程与方式、信息的结构和形式、信息的效用和功能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解释与说明。 A.信息理论 B.教学设计 C.教学模式 D.传播理论 7.在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 )。 A.美学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心理学 8.在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第三阶段,对其起主导作用的是( A )。 A.教师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心理学 9.一个典型的以“教”为中心,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模式是(B )。 A.史密斯——雷根教学模式 B. 肯普模式 C. 狄克——凯瑞模式 D. 巴纳赛模式 10.狄克——凯瑞模式也是有相当影响力的(B )教学模式。

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课后习题答案(DOC)

专利制度的历史(一) 1 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是()。 A、《物权法》 B、《保险法》 C、《垄断法》 D、《竞争法》 正确答案: C 2 根据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权威发布的报告,()成为专利申请第一大国。 A、美国 B、日本 C、澳大利亚 D、中国 正确答案: D 3 “专利制度就是在天才的火焰上倾倒利益之油”是谁的名言?() A、瓦特 B、林肯 C、爱迪生 D、柯克

正确答案: B 4 专利权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财产权。() 正确答案:× 5 专利权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正式确立。() 正确答案:√ 专利制度的历史(二) 1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数据显示,国内企业、个人专利申请集中领域不包括()。 A、食品 B、服装 C、软饮料 D、汉字输入法 正确答案: B 2 我国1985年颁布的《专利法》规定的专利垄断期限是()。 A、12年 B、13年

C、14年 D、15年 正确答案: D 3 最早是由()发明制造的。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韩国 正确答案: C 4 美国在本国公司申请了美国和加拿大的童锁专利后,要求进口彩电必须具备童锁功能。() 正确答案:× 5 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专利发明都用来设置贸易壁垒。() 正确答案:√ 专利制度的历史(三) 1 真空瓶在专利申请之初的目的是()。

A、教学实验 B、工业发明 C、盛放热水 D、低温研究 正确答案: D 2 日用拉链专利获得批准是在()。 A、1905年 B、1914年 C、1917年 D、1920年 正确答案: C 3 著名公司的设立与真空瓶专利的申请关系密切。() 正确答案:√ 4 美国人吉德昂·逊德巴克于1917年提出了拉链的申请。()正确答案:× 专利制度的历史(四)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