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方案

中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方案

中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方案
中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方案

水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建设”

规划方案(草案)

学校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然后在办学理念指导下,一切工作围绕办学理念展开。这就决定了将来办学的品位。这才叫做科学发展。否则就是经验型,甚至是盲目型的。

办学理念:

科学性: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适应性:立足本身实际,立足本校的文化背景,立足本身的实际(地域、文化等。垛庄中学:读写启智,山水育人。而我们没有山,如果用他的理念显然是不行的。我们要挖掘我们自身的优势。)独特性:要在符合自己实际的前提下,具有独特的思路。具有特色发展的潜力。(不能人云亦云。让人一听就明白,一看就记住,而且体现文化品位。)

一、文化背景

水文化资源:

(1)历史渊源:过去我们这里应是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从附近的地名、村名就可反映出来(附近地名“寨比较多,依水而建为寨”;“码头”较多;“桥”比较多。)

(2)地名本身就是证据;

(3)美丽的绣江河、小清河贯穿全境,滋润了这方土地;

(4)毗邻黄河,受黄河文化的影响;

(5)南水北调工程经过我们区域。

(6)章丘的泉水文化,为我们也提供了大背景。

具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

二、中国“水文化”

水是一种自然资源,自身并不能形成文化。水一旦与人发生了联系,人们对水有认识,有了思考,有了治水、用水、管水的创造,就产生了水文化,所以说,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的关系的文化,归根到底是人与人关系的文化。

水文化博大精深,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文化中占据特殊地位,并构成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一页。

从古到今,人们与水为友,伴水而居。水孕育了人类文明(四大文明古国起源于河流),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历代作家不仅因水而乐,而且因水而生咏叹,创作了难以计数的精彩作品。

决定历史进程的许多著名战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四渡赤水、巧渡乌江、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在中国的《辞海》里关于水的词条,仅首字为水者即达400多个;

中国文学、历史书籍中,关于水、涉及到水的成语、俚语、俗语数不胜数。水确实构成一种文化现象。

我国最早的《诗经》中,就曾有以水为媒的爱情描写:“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的柔软和缠绵,在此被作为爱情的象征;

《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依山傍水,辛勤劳动的情景……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性的无私和包容,被老子一语道破:

最高境界的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是何等的豪迈和昂扬;

久旱逢甘霖、春雨贵如油,表达的是人们对水的渴望;

相濡以沫、鱼水深情,说的是感情至深;

覆水难收、落花流水,则表现出几多无奈。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此外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饮水思源”“水到渠成”

“仁者乐yào山,智者乐yào水”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里面哲理、寓意更是深刻,体现了为人处事原则和道理。

关于水的文学作品无计其数: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何等的意境啊!

更重要的是:水还具有一种品质,极具象征意义的一种品质。

孔子曰: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等五种完美的品德。所以「君子遇水必观」)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就是有德;

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有义;

浩大无尽,就是有道;

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就是有勇;

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就是守法度;

量见多少,不用削刮(不会隐瞒正确的观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就是正直;

无孔不入,好像明察;

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就是立志;

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就是善于变化。

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悟、效仿)。

水荡涤万物,纯净通透;

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水兼容并蓄,细大不捐。

这一切都在启迪着我们做人的道理。

三、学校与水文化

挖掘水的优良品质,用水的品质来建设我们教育的品质。

上善若水,积极向善优良品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滴水穿石,弃而不舍的精神;

这也是建构我们教育具有智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品质。

1.上善若水——“善”。

无私\包容。

对于“水文化”的精髓,我们首先突出其“善”。

这里的“善”,我们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一是“人之初,性本善”之“善”,亦即“善良”之“善”。我们以为无论是“学之初”,还是“教之初”,都是“性本善”的,而且也必须都是“性本善”的。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二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善”,亦即态度、方法之“善”。可以说态度“善”了,方法也“善”了,还有什么“其事”不可“欲”的。

三是恩泽四方,滋养众生。

2.海纳百川——“容”。

一是要有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是要有志向:思想永远活跃,以开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3.流水不腐——“勤”。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道出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千年古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的劝学真的劝到人们的心里了。

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也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刻苦勤奋,启迪勉励人们勤奋学习,不断上进,不要因循堕落,荒废时光。

4.滴水穿石——“恒”。

滴水穿石,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决不放弃努力。

5、川流不息——“志”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无论路途如何遥远与艰险,奔流到海不复回,体现一种志向。

6、顺势而上,依势而为——实

飞流瀑布依托于山川之奇险,潺潺小溪环绕于花丛树荫之妙趣。这就是体现一种务实精神。务实需要果敢的气魄,务实需要真知远见。

“水往低处走”的善利万物不争,犹如教师们的默默奉献。 ;“

7、排山倒海、浩浩汤汤、涤荡万物——“勇”

做事勇往直前,也体现年轻人的朝气与豪气。

“滔滔江水向东流”的执著,更如师生们认准目标、无悔向前的精神。

8、智者乐yao水——“智”

指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9、柔情似水——柔

水汽相生,以柔克刚。

10、抽刀断水水更流——韧

11、巍巍冰山,坚不可摧——坚

12、无微不至,随物赋形——和

培养学生:“

“爱水、惜水”的情怀;

“亲水、乐水”的情操;

“学水、做水”的品行。

以水为师,感悟人生哲理;

以水为师,彰显人格魅力;

以水为师,辩证观察世界;

以水为师,升华处事哲学。

在以上基础上,提炼出我校的“水文化”——“水育文化”或(若水文化、善水文化)。

四、“水育文化”办学理念的实施

挖掘水文化中的精髓、精神,提炼办学理念。然后学校的一切工作在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学校工作有主题,主线,有纲,纲举目张。)

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比起其他学校的学生,对“水”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赋有“水”的良好的品行,而且能影响他的将来的发展。

(一)理念系统:

办学理念:上善若水水品育人

旨在以“水”的品格作为全校师生思想修养和精神追求的目标。

用“水育(若水、善水)”文化建“上善”校园。

“一训三风”建设

校训:上善若水。

善良的人就好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为人保持沉静而颇内涵,待人真诚、友爱、无私、包容。说话恪守信用,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把握时机。教育就如载歌载舞的水,流淌着崇高无私的美好品质,流淌着真诚善良的道德情操。润物无声,教育无痕。

校风:海纳百川

蕴涵了宽广、博大、开放、包容、自由、宽松、宽容、宽厚等意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豁达大度、胸怀宽阔,以责任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培养宽容的心态。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有一种宽大的心胸,接纳和学习的心胸,敢于听取批评和无私给予的心胸,吸纳更好的想法和意见,关怀生命,做一个胸怀宽阔的人。”

教风:润物无声。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悄悄地改变,不留痕迹地改变,是智慧的,更是艺术的。

学海无涯,教无定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育的使命,追求着教育民主与教育文明。

学风:水滴穿石

水滴石穿”,它包含对学子们信念与意志的期盼,希望孩子们有坚强的毅力,有坚忍不拔的品质。

一滴水对于石头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无数颗水滴持久地付出就会凝聚石穿的蜕变。无论多少岁月,不计其数的水滴目标专一,坚持不懈,百折不回,东流入海。这是一种勇敢,一种精神。

管理理念:刚柔相济。柔中带刚,刚中带柔。

校徽:浪花、水滴为主背景进行设计;

(二)环境建设

1、体现“水文化”景点

(1)“水”字的演变,建设雕塑墙或铺设走道石刻,展示了“水”字从甲骨文到楷体的形变,行走其间,亦能体会“水之道”的沉淀与丰富。

(2)校门附近以篆书镌刻儒、道两家对于“水”的经典阐发;

“上善若水”的中国印。

(3)水的雕塑;浪花或水滴

为了引导与规范孩子们的行为,学校可以创建水寨学子的形象标识,比如小水滴。我设想有这样几个形象:晶莹水滴、活力水滴、快乐水滴。

晶莹水滴是对学生品德的要求,引导学生做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不断修炼自己的德行,达到纯净如水的境界。

活力水滴是对学生健体与学习的期盼,希望学生思想有活力,充满了创造精神,身体有活力,拥有健康的体魄。

快乐水滴是社会适应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和外界建立良好的联系。

(4)水趣园:人造景观河,种上荷花,养上小鱼,鱼游其中。(西南角)

(济南九中景观河)

附近写上“水是生命的源泉”;

叶片上的水珠激起水面涟漪记忆深刻,

目睹小鱼自由遨游具体生动。

(5)成语与水的壁画:“精卫填海”“哪吒脑海”“大禹治水”等民间传说的壁画,英雄的情节就在久远的故事中弥漫。

2、楼道墙壁文化

整个学校要融入一部水文化的史诗中。一座楼可以:

(1)生态与水:

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城市环境、惬意的人居环境,无不与水息息相关,无水不成景。

(2)文学与水:

在中国文学史上,水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不然,一部中国文学史就会失血失魂。

少了水,中国的首部诗集《诗经》,一大半都要不复存在。至于一部唐诗,水的景观,水的佳句更比比皆是。

想想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夜喜雨》、孟浩然的《临洞庭》、崔颢的《黄鹤楼》、王之焕的《凉州词》、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牧的《泊秦淮》、张继的《枫桥夜泊》……

(3)哲学与水:

水还以其特有的形态和姿态,以它自身深刻的蕴含,寄托着许许多多的寓意,给了人们生生不息的联想和无穷无尽的启迪。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是兵家需要领悟的行军之道;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是对人生行为的一种告诫;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对高高在上的用权之人的殷殷忠告。

认识了“鱼得水游,鸟乘风飞”这个道理,就可认知一些根本的东西,超脱外物束缚,享受快乐的天趣。

从“水滴石穿,木锯绳断”的事理中得到启发,能助人恒心持久,坚持不懈;

感悟到“大海终须纳细流,江湖从来迎清泉”的道理,就会虚怀若谷,从善如流……

我们的学校如果浸润在这种水文化的环境中,学生是幸福,教师是享受,这才是学园、家园、乐园。

另一座楼:可以“水之源”“水之韵”“水之力”为主体展开:

水之源”从“文化之源”“生命之源”“思想之源”三个方面加以阐释和丰富,身在其中,溯游中华文明的精神河流,寻觅属于民族的精神之美”。

“水之韵”。透过“五湖四海”“四大洋”和“水的变奏”等方面,展示着水的魅力。

“水之力”分别从我国与世界的“著名水利工程”和“著名桥梁”展示了从古到今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精华。

3、努力构建校本课程,让文化生根

我们要用海一般深沉博大教育之爱,用水般灵动的教育智慧去滋养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培养若水的学子,上善的人。

校本课程《水》,引领孩子全方位地认识水,了解水,解读水,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触摸中国文化的根。

课堂也是我们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

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策划了以“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水的诗歌;水的散文;水的成语、格言;

美术课堂上,以水为题材的创作;

体育课堂上,孩子学习水样太极;

音乐课堂,《水的作品》:《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古曲中感悟古人的情思。

《二泉印月》体验人生的沧桑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感受人性的美好

学校可以从“文学的水”“艺术的水”和“科学的水”等方面,引领孩子全方位地认识水,了解水,解读水,

语文中的“水”,物理中的“水”,化学中的“水”,生物中的“水”,地理中的“水”,外语中的“水”,“数学中的水”(流水速度、静水速度)

每位学生在“读水”“论水”“思水”中,进而体悟水文化,以水为师,感受水的录性,博大精深。

在这一过程中触摸中国文化的根,并且融进我们的“水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使得校长的办学思想逐渐为教师认识、认同,并渐渐积淀成为一种学校文化,进而转变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

学校还拟定创设校本节日——戏水节,每年通过这些活动来达到对水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对水世界有更多的关注。

4、主题活动

(1)“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为载体,开展以“水”主题的体育活动;

(2)以水为主题的诗歌、绘画、对联等主题活动。

(3)以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5、课题研究

“若水文化”构建“上善校园”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从理论的阐释,到实践的具体运用,形成的方法策略。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把课题研究的目标贯穿于常规教育教学中,立足于本职工作。

通过研究:零碎的东西系统化,杂乱的东西规律化,经验的东西理性化,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系统,形成自己的方法策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才能做到“做大、做强、做深、做远”。

——做大。

在校园内不留空白,让“水文化”浸润水寨中学的每一个人、每一朵花、每一颗草、每一株树、每一面墙。

联手小学,校外拓展,连成线,结成片,形成面,共同开发,共同传承,共同受益。

——做强。

让“水文化”真正成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动力。同时,让社会关注,获得社会的支持,甚而至于影响社会,以形成地域文化的一条主流。

——做深。

我们要继续挖掘“水文化”更深刻的意蕴,让透彻学校师生心灵的清泉从他们的心里流出。

“水文化”要滋养水寨中学的莘莘学子,要经得住时间的洗刷,历史的考验,让水文化长远地传承下去。

我们学校这个集体实现“善的张显,水的洗礼”。

管理若水:

制度建设,形成若水;

组织实施,清澈若水;

教师发展,宽阔若水;像水一样融汇教师思想,像水一样聚变教师智慧。

教育若水:

品性养成,无声若水;

智力开发,细腻若水;

艺体发展,活泼若水;

像水一样潜移默化学生的品性,像水一样无声滋润学生的行为。

成长若水:

性格养育,自然若水;

多元成才,自由若水;

学习活动,自主若水;

像水一样海纳百川,像水一样至善至行……

效果:

学生知善,读善,践善,言行文雅,清澈如水;

老师扬善,行善,崇善,举止儒雅,纯洁如水;

管理究善,导善,尚善,格调高雅,明净如水。

教师精神:

润物无声的关爱精神-——依法执教、热爱学生,像水一样公平公正,细致入微;

涤浊自清的治学精神——严谨自律、爱岗敬业,像水一样清洁污浊,永葆本色;

利物不争的奉献精神——为人师表、尊重家长,像水一样清静有为,惠及万物;

聚滴成海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不断进取,像水一样宽容豁达,勇往直前。

学生精神:

志向高远——“一滴水见太阳”,以小见大,树立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人生态度;

意志坚强——“水滴石穿”,坚韧不屈,塑造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人生品格;

态度友善——“融入大海不干涸”,宽容仁厚,培养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人生道德;

身心健康——“流水不腐”,富有活力,形成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人生状态。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系统的设计,更需要踏踏实实的践行、内化、积淀,要努力挖掘文化建设中的内涵,不断的实践探索,并运用到教学中,教育中,管理中,学校就会因其校园文化而显得厚重,校园文化也会因在教育中实践显现光芒。

从事校园文化建设,不管您从哪一点入手,只需取中华文化之一滴水,学校、教育就会闪烁她更加灿烂的光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中的关键词“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几于道”的“几”是“非常接近、达到、合符”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法则”。而“几于道”又与前面的“上善”(最美好的品格)前后呼应。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者是林则徐,全文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字面意思是说,大海之所以能接纳无数的河流,是因为它的容量大。这句话告诫人要有肚量,有包容万物的胸怀、气度。

水到渠成: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意思是: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时机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

君子之交淡如水:语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意思是:那些真正的朋友,平时虽然没有密切的交流,但是你总是觉得他们离你不远,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帮助往往出自他们,而你富贵的时候,他们一般不会搀和。即:随缘,惜缘,不攀缘。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原意:在水上,水可以载着舟行驶,同样也可以让舟覆灭。对于天下而言,黎民就好像是众多水滴汇成的大海,天子就好似海上的一片舟。比喻在平时,一样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语出《》·雍也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聪明仁德的人喜爱山水。不应该解释为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爱山。

“乐”字应该读作“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语出《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语出葛洪《抱朴子·广譬》。意思是:金属因它的坚硬而折断,水却因它的柔性而得以保全。

比喻过于刚硬反而会伤害自身,显示柔弱有时反而是保全自己的最好方法。

曾经沧海难为水:语出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出《荀子?劝学》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这话的意思是说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引申开来,就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书面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记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编辑收。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

水有五德:孔子云: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君子遇水必观」。德:常流不息,普及一切生物。义: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道:浩大无尽。勇:流泻百丈山间而不惧。法:随遇而安无高低不平。

滴水穿石:语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语出《·无后篇》:“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

学习就如逆水行船,如果不用力向前划,就一定会后退。

水寨中学“水文化教育”理念系统

办学理念:上善若水,水品育人。旨在以“水”的品格作为全校师生思想修养和精神追求的目标。用“水育”文化建“上善”校园。

校训:上善若水。善良的人就好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

物相争,为人保持沉静而颇内涵,待人真诚、友爱、无私、包容。说

话恪守信用,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把握时机。教育就如载歌

载舞的水,流淌着崇高无私的美好品质,流淌着真诚善良的道德情操。润物无声,教育无痕。

校风:海纳百川。蕴涵了宽广、博大、开放、包容、自由、宽松、宽容、宽厚等意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豁达大度、胸怀宽阔,以责任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培养宽容的心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有一种宽大的心胸,接纳和学习的心胸,敢于听取批评和无私给予的心胸,吸纳更好的想法和意见,关怀生命,做一个胸怀宽阔的人。”

教风: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悄悄地改变,不留痕迹地改变,是智慧的,更是艺术的。学海无涯,

教无定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育的使命,

追求着教育民主与教育文明。

学风:滴水穿石。突出一个“恒”字。“恒”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滴水穿石”有目标:穿透石头;有过程:用滴水不间断的击打石头;有结果:最终把坚硬的石头击穿。只要我们做到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抱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念,我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