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跟祖父学诗》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上册)_2

《跟祖父学诗》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上册)_2

《跟祖父学诗》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上册)_2
《跟祖父学诗》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上册)_2

《跟祖父学诗》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上

册)

教材分析:

《跟祖父学诗》一文选自萧红的回忆体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文章采用大量对话语言的描写,通过祖父那充满慈爱宽容的声音和“我”稚嫩的童音,再现了“我”童年跟祖父学《千家诗》的情景,充满了对童年烂漫时光的回味,课文以《千家诗》中的诗句来贯穿,诗味盎然,以学读古诗为经,以童真童趣为纬,表现了“我”童年生活的有趣与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3、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

4、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积累好词佳句。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大量对话语言的描写,让充满慈爱宽容的声音和稚嫩的童音相交织,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并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我班学生比较喜欢这样的文章。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读”、“想”、“品”、“悟”,感受“我”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时

光。首先让学生默读静思,在文字中找出能体验“我”快乐的语句,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来体会“我”的童真、顽皮、可爱与快乐。再读课文,找出“我”跟祖父学诗感觉如此快乐、有趣的原因,经教师指导朗读体会后,在说说你觉得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回到本文作者萧红身边,了解她的经历,体会她今天能走上文学之路,是与祖父教她吟诵古诗有着密切联系的。以此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古诗,自觉在课外多读、多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我”跟祖父学诗的过程,体会“我”在学诗过程中的特别感受,品味“我”童年生活的有趣与快乐,感受少年真挚的情怀。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阅读《呼兰河传》以及萧红有关的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有什么收获?

预设学生活动:

(1)交流生字读音。

(2)交流课文中出现的诗句意思和诗的题目、作者等相关知识。

(3)知道作者是萧红,提到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

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大量的文字提到祖父,尽力捕捉她和祖父在一起的细节。为什么萧红对祖父念念不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跟祖父学诗》,看看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情景,去体会她与祖父在一起的感受。

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

过渡:你们喜欢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三、细读体会,感悟情感。

1、自主学习,批画思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问题,边读边思,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体会。

2、相互交流,感悟情感。

(1)读完全文,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

预设:快乐、无忧无虑、自由、幸福。。。。

(2)同学们用了一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

诗的快乐。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

(3)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4)从你们用心的朗读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和一个怎样的祖父?

小组交流

四、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文,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了解到“我”跟祖父学诗很开心,快乐。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祖父身边,和萧红一起跟祖父学诗吧!

二、感悟快乐。

1、请大家默读全文,思考: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的快乐?

2、引导学生抓住以下片段去理解体会。

预设:师:谁愿意把你体会到的快乐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我从“早上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困了再睡去。”体会到了“我”学诗的快乐。

师:能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吗?

生:我从“早上”、“晚上”、“半夜”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到作者很爱念诗,而且很勤学。

师:请你想象一下,小萧红在“早上”“晚上”“半夜”念诗时,她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想象萧红的内心,她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生:我还从“念困了再睡去”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喜欢念诗。

师:你们很会读书,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作者学诗的快乐表达出来吗?

(指导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一段,看看老师能不能从你们的朗读体会到作者很爱诗、勤念诗。(生齐读)

师:你还从哪可以体会到“我”的快乐呢?

生:我还从文中的“我”大声喊诗体会到作者的快乐。

师:她为什么要大声喊?

生:因为她觉得那诗念起来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祖父大声喊。

师:请默读课文,找出能表现“我”大声喊的关键词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快乐

(引导学生找出“跟着喊”、“比祖父声音大”、“房盖被你抬走了”、“照样地喊”、“乱叫”、“瞎念”等体会“我”大声喊诗的自在与快乐。)

生:我还从“很好听”、“真好听”、“多好听”、“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这些词句中体会到“我”喜欢听,而且,觉得好听就学,不好听则不学。

师:诗读起来真的有这么好听吗?想想你们平时是怎样学诗的?有这样的感受吗?

师:怎样读诗才好听呢?让我们也像小萧红那样好听地读读这两首诗吧!

生:我还觉得文中的“我”跟祖父学诗时心情很好?

师:你怎么体会到的?

生:我从“高高兴兴跟着喊”、“笑了一会儿”、“我很喜欢”、“更喜欢的”、“满口的大叫”、“得意极了”这些词句中体会到“我”学诗时心情非常好。

师:你来读读这两首诗,读出“我”的喜欢、开心、得意之情。(练读、指名读、分组赛读、齐读)

(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时,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学诗时的情景,想想自己是怎样学诗的,有什么样的体会来进行朗读指导。)

师:从你们找出的语句和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儿时萧红跟祖父学诗是多么有趣,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儿时的萧红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形容吗?(天真、顽皮、可爱、爱学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等)

三、感悟宽容与慈爱。

1、认真再读课文,想想:“我”跟祖父学诗为什么会觉得如此有趣,如此快乐呢?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然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体会。

预设:

生:“我”念诗大声喊时,母亲要打我,而祖父只是很幽默地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虽然祖父实际上也是在批评,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开心。所以“我”跟祖父学诗觉得很有趣。

生:跟祖父学诗“我”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开头我觉得好听,我就学,不好听,就不学,祖父总是依着我,直到我满意为止。

生:当“我”不高兴时,祖父就赶紧让“我”念“我”最喜欢的诗,一念,“我”又高兴起来了。所以“我”跟祖父学诗是快乐的。

师:你们很会读书。你觉得“祖父”是个怎样的人?(幽默、宽容、慈爱……)

(抓住“常常警告我说……”“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还是不要”“祖父一听就笑了”“看我还是不高兴,他又赶快说……”等体会祖父对“我”的宽容与慈爱。)

师:因为祖父的幽默、宽容、慈爱,让“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全凭“我”的兴趣去快乐地学诗。现在我们来读一读“我”与“祖父”的对话部分,选择你喜欢的角色,在小组里练习读一读,联系你们平时学诗的经历,读出“我”学诗过程中的特别感受和“祖父”的宽容与慈爱、风趣与幽默。(分角色读)

4、读读这些句子,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念了几十首后,祖父开讲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的,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通过这些句子,让学生体会到祖父教诗的方法是不断变化的,以“我”的兴趣为主,用他的宽容与慈爱,幽默与风趣引导“我”,启发“我”学习《千家诗》,让“我”的童年生活充满快乐。

5、朗读全文。

四、拓展:积累诗句,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1、古诗文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请把我们课文中涉及到的诗句完整地读一读,让我们也读得越来越好听,越来越有趣吧。

2、学生比赛诵读平时积累的诗句。

3、联系实际,说说你平时是怎么学诗的?与文中“我”学诗经历作比较,有什么体会?

师小结:萧红现在走上文学之路,与儿时跟祖父念诗、诵诗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让我们课外也多读一些诗句,多积累一些诗句,让我们的童年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的童年更丰富、更快乐,而且这样会让我们受益终身的。

板书设计:

大声喊叫

念诗

越念越喜欢

2、跟祖父学诗喜欢诗

一定先讲

讲诗

没讲的重讲

作业设计: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大嚷大叫

一()一()自()自()

不()不()无()无()

二、把下列诗句填写完整。

1、(),处处闻啼鸟。

2、重重叠叠上瑶台,()。

3、(),一行白鹭上青天。

4、人面不知何处去,()。

三、读句子,用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

例: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

1、教室里非常安静。

2、妈妈发怒了。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2课地球 1、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2、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2、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第4课地图 1、看地图的三要素是:(看比例尺),(判断方向),(了解图例);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图例);图例一般在图的(左下)方。 第5课建立地球档案 1、整理有关地球的材料,为地球建一个“档案” 形状:球体,像一个皮球。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2亿平方千米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二〇二〇年秋六年级六年级期末考试 科学试题 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的现象叫做()现象。 2.地球上的四大洋分别是()、()、()、()。 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天,地球绕轴一周约为()小时。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引起的。 5.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最低出现在()。 6、庞贝城毁灭的原因是()。 7.水有()、()、()三种状态变化。 8. 蛇、青蛙、狗熊靠()越冬,大雁、燕子靠()越冬。 二. 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现象属于变异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C.妈妈双眼皮,小丽也是双眼皮 2.在地图上,图例“”表示的是() A.公路 B.河流 C.铁路 3. 为了防治沙尘暴,应采取() A.植树 B.防护林C.科学放牧D.以上都是 4.做观察霜的实验,撒上盐的目的是() A.使搪瓷杯内的温度快速升高 B.使搪瓷杯内的温度快速降低 C.使搪瓷杯内的温度保存短期内不变 5.人类通过航海最先发现新大陆的是() A.意大利人哥伦布 B.葡萄牙人麦哲伦 C.中国人郑和 6.地球仪上有纬线和经线,其中经线指示的方向是() 六年级科学试题第1 页共2页

六年级科学试题 第 2 页 共2页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赤道 7.在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8. 河道中的卵石越到下游 。 ( ) A 、越大越圆 B 、越小越方 C 、越小越圆 D 、越大越方 9.与沙尘暴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丰富的沙尘源 B.强风的作用 C.积雪 10.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时间约为( ) A.12小时 B .24小时 C.365天 六、简述题:(共12分) 1.造成黄河大量泥沙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去做? 2.探探小组用实验研究酉水河河滩上的卵石形成原因。请你完成下面填空。 (1)卵石一般出现在 。 (2)在上图的河道上游,这些棱角分明的石块可能来自山体松动、 和 等。 (3)请将 “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补充完整。 ①实验材料: 、水、镊子、酒精灯、岩石 ②实验过程与现象:用 夹起一块岩石放在 上加热,当岩石烧到发红以后立即 放 入 浸 湿 。 这 样 反 复 几 次 ③实验结论:说明 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④河道上游的岩石, 由于流水的 和磨圆,高山上岩石的 和崩塌,过河道中游,在这个过程中,又因为流

地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4.地图 教学目标 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2.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4.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6.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8.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初步了解地图标识的意义。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 (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 (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展开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观察到的标识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 (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 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

1. 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 (2)通过交流汇报,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展。 2. 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 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收集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在这次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联系前面关于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看懂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弄清楚各个大洲、大洋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关系,然后大致画出麦哲伦航行路线图,学生通过地图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1、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不相似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3、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4、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8、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黄冈)。 9、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13、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 14、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 15、“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自转。 16、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17、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18、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12点(由低到高),下午12点-早晨6点(由高到低)。 19、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 2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 2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北极星) 2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 2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168次) 24、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照射) 25、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经常熬夜破坏了人的生活规律,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不利) 26、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用电灯给蛋鸡照明,使鸡以为是白天,它们就不停的生蛋,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27、为什么要在黑暗处养蚯蚓?(因为蚯蚓是喜欢黑暗的动物) 28、经常睡懒觉的人为什么会发胖?(睡觉人就生长) 29、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 30、有什么办法让肉鸡长得又肥又大。(圈养、暗处,让肉鸡多吃多睡) 31、我国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北方太阳大都是斜射的接受的光照少,所以就冷一些) 32、我们经常在(沙堆里)、(公路上)、(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 33、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34、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35、我曾经进过溶洞,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36、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 识点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1课) 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3.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二单元(2——5课) 1.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2.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上的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地球最南端的一点叫(南极),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5.识读地图的三要素为:(比例尺、判定方向、图例)。“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6.地图的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7.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8.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9.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 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0.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海洋面积大) 11.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 山多) 12.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 13.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青藏高原) 14.怎样制作地球档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 榕树教案 鄂教版

榕树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以及钟乳石等的形成进行推测。 3、探究中能够与人合作、积极交流,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4、通过研究溶洞,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1)滴管、烧杯、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吸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石灰石、鹅卵石等。(2)收集一些溶洞图片资料,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课前参观当地的溶洞。 2.教师准备:(1)有关溶洞的声像资料。(2)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溶洞及其内部地貌特点。 1、教师提供生动、丰富的声像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溶洞。 2、深入仔细地观察并结合已有的经验,使学生认识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并充分描述其特点。 二、研究溶洞的形成原因。 介绍溶洞存在的地理位置。人们经过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 1、提出问题: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溶洞的形成与石灰岩有关吗?有什么关系? (1)学生分组讨论。 (2)提出假设。 2、指导学生做岩石腐蚀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2)分组实验。 (3)师生交流。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②你们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秘密?(石灰岩的岩石都能被盐酸腐蚀) 3、利用类比推理分析溶洞的形成。 三、研究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 1、学生根据钟乳石的形态特点和溶洞的形成过程推想其成因,让学生充分讨论生并利用实验验证。 问:当酸性水流经石灰岩表面或沿裂缝渗透到岩石后,流走的水中会增加什么物质? 2、分组实验 (1)用吸管往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会发现什么现象? (2)继续往里面吹气,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3)用酒精灯给再次变清的石灰水加热,直到水分蒸发,有什么现象发生? 3、分组汇报并分析实验结果。 4、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想钟乳石的成因。 5、播放钟乳石形成的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6、引导学生根据钟乳石的形成过程,推想石笋、石柱的成因。 7、播放石笋、石柱的形成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 四、拓展。 1、大便器用久了,表面会形成一种难以除去的物质,你们有什么办法除去它吗? 2、炊壶底部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 1.①人一生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②遗传现象:像这样,自己与妈妈或者爸爸在形态特征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③变异现象:像这样,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①地球是人类居住地.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②在古代,人类活动的地域非常有限,每一个地区的人都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当地的自然环境就是世界的面貌. ③我国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大地是一个平的大托盘,坚如磐石,恒久稳定,而天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半圆形的盖子罩在大地上. ④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于是他们提出了“地球说”.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壳、蛋清就是天. ⑤1492年8月3日清晨,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由约90名船员操纵的三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开始远征海洋.2个月零9天之后,他们看到了新大陆,也就是美洲的一个岛.哥伦布把这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即“救世主”. ⑥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由约5艘帆船、200多人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他们向西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段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之后船队继续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于1522年9月回到了原出发地西班牙.历时三年,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⑦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3.①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②地轴:我们用手拨动地球仪,它便会绕一根倾斜的轴自转,地球在宇宙空间是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的,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③赤道:在地球仪上,有一根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我们称它为赤道,其他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这些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生态金字塔1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鄂教版

生态金字塔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说明方法。 3.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说明方法。 2.理解生态金字塔的构成以及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份。 2.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有关生态金字塔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有关生态环境的短片;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2.教师相机激情导入: 在非洲广漠的原野上,羚羊在奔跑,狮子在游弋,苍鹰在盘旋……尽管它们的生存方式不同,但几千年过去了它们却都能在这片大草原中生存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找到答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质疑自学 1.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是怎么样构成的? 2.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4.学生说分段情况。 三、研读赏析,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还要哪些内容自己不理解,边读边在书上勾画。 2.反馈交流。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有关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有趣的生物现象 (1)第1自然段的后两句就向大家介绍了生物世界的一般规律。(“不被”或者“少被”这些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 (2)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在读熟的基础上,通过板书或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 3.生物世界真的是这样吗?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举例说明的。 4.交流反馈,读文画示意图,加深理解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第2课地球 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3、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也还有一些特制的地球仪,如航海用的地球仪、装饰用的地球仪等。 4、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斯家场小学张传新 2012年9月

第一单元梦中的北京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北京,祖国的心》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在训练中把握声音的和谐、换气点与力度的处理。 3、根据课本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准确标记“V”换气符号。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你到过北京吗?你对北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答,师作补充。 2、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提出问题:歌曲内容唱的是什么?分为几段? (2)分段学习歌谱。 (3)解决难点。 (4)学唱歌词。 (5)设计演唱形式。 3、总结。

教学内容 听一听《我爱北京天安门》、《前门情思大碗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70年代儿童歌曲的音乐风格。学习单三部曲式的基本常识。 2、让学生反复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感受北京的风土人情和韵味。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唱一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导入欣赏内容《我爱北京天安门》。 2、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师简介作品。 (3)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节奏有何变化?与第一主题有何不同? 听赏第三主题。 这段旋律与第一、二主题又有何不同? (4)总结曲式结构。 (5)完整欣赏。 (6)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首都北京。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教学内容 玩一玩,《梦中的北京》。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流畅的旋律,欢快活泼的情绪。 2、聆听音乐,学习不同的切分音并感受切分音的作用。 3、在创编、表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让学生来唱一唱。 2、复习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一说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建筑。 3、聆听歌曲《梦中的北京》,边听边看歌谱,找出歌曲中不同的切分节奏,并写在书上。 4、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切分音出现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 5先由老师唱谱,学生感受。然后让学生轻声演唱歌曲。 6、总结、评价。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提升练习 一、结合语境写词语. 1.2004年雅典奥运会会徽是一个用gǎn lǎn()枝编织的花环. 2.在工程人员共同努力的jīchǔ()上,铁路终于提前jùn gōng()了. 3.líng yáng()越过山丘,消失在森林深处,猎人ào sàng()地放下了猎枪. 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三、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科学家考察了生物世界的食物链,发现它恰似一个底大顶尖的金字塔,便把这叫做生态金字塔.( ) 2.一只甲虫,地下1平方米的采食空间便可满足它的能量和营养的需要,而鹰则需要在几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觅食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 ) 3.小孩重48千克,小牛重1035千克,苜蓿重8211千 克.( ) 4.杂草是数量最大的生物了.你看有多少动物在吃它:蝗虫、尺蠖、菜蚜、甲虫等昆虫,田鼠、兔子、羚羊、鹿等哺乳动物.(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怎么可以请假呢?(改为陈述句)

2.大人不许吹胡子瞪眼睛吓唬小孩. (缩句) 3.太阳温暖了各地的空气. 空气能流动形成风.(加上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五、课文精彩回顾. 1.《生态金字塔》介绍了生态金字塔的和,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负载能力是.告诫人们如果不遵循 法则,人类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惩罚. 2.《想象》一诗,作者想象整个世界是一首,一张,没有一个,没有一处,表达了作者追求的心愿. 3.钓罢归来不系船, . 4.精骛八极, . 5.笼天地于形内, . 六、读一读,猜一猜. 1.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 2.千里相聚.(打一字) 3.假眼.(打一成语) 4.乖.(打一成语)

七、课内阅读. 杂草是数量最大的生物了.你看有多少动物在吃它:蝗虫、尺蠖、菜蚜、甲虫等昆虫,田鼠、兔子、羚羊、鹿等哺(bǔfǔ)乳动物.而这些食植物性的动物,其数量也较大.吃肉的肉食性动物,如黄鼠狼、狐狸、狼、狮子、虎,比食植物性的动物少得多.甲虫吃草,蜘蛛吃甲虫,山雀(quèqiǎo)又捕食蜘蛛,鹰吃山雀.一只甲虫,地下1平方米的采食空间便可满足它的能量和营养的需要,而鹰则需要在几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觅(mìmī)食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老虎就更不得了了,需要在几个山林中捕食.这些生物在数量上,甲虫比草少,蜘蛛比甲虫少,山雀比蜘蛛少,鹰比山雀少. 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尼罗河畔(bàn pàn)的埃及人,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科学家考察了生物世界的食物链,发现它恰似一个底大顶尖的金字塔,便把这叫做生态金字塔. 1.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结合第1自然段说说什么是“生态金字塔”.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八、课外阅读. 生命之网 茂密的森林里,辽阔的草原上,都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哪里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哪里的动物就成群出没.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科上册知识要点1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科上册知识要点 1、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要经历“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人的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人有两个生长高峰期:①由胎儿期开始到出生后1岁;②女孩约10-12岁,男孩约12-14岁。 2、10岁以前,男孩在身高、体重稍高于女孩。10岁以后,女孩无论身高、体重等平均数都高于男孩,形成曲线上的第一次交叉;12岁左右男孩开始发育,约14岁男孩身高、体重又超过女孩。形成发育曲线上的第二次交叉。 3、(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2、地球 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历时(三年)率领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地球仪 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其他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条纬线叫北回归线,在南半球,与北回归线对应的一条纬线叫南回归线。 在地球仪上,很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 4、地图 看地图要注意哪三要素?首先要知道比例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它所表示的实际距离的比。其次,要判断方向:或根据经纬线定向;或根据指向标定向;或面对地图,定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最后,地图上附有图例,每个符号都代表具体的地理事物。知道了标志的作用,我们就能够通过读图来了解一个地方的状况了。 5、建立“地球档案”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6、昼夜交替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太阳中心”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昼夜交替一次约为24小时。地球的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7、谁先看到日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是自西向东。在我国是东边先看到日出,最后是西边地方。 (1)

鄂教版本小学六年级的科学上册的学习知识点.docx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1课) 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 (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 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5,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有)、(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 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第二单元(2——5课) 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 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 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 地形、地势越(低)。 8、“0- 360 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9、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黄冈)。 10、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 (4万千米)。 11、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地球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球鄂教版六年级科学 上册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地球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8.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9.会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关于地球的资料及信息。 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等相关资料。 2.稍大一点的三夹板,带桅杆的轮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仪。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收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学生朗读单元课题,提问: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 2.谈话: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3.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4.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这么多的奥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进行地球知识竞赛,大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对地球知识的学习,还是让我们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开始吧。 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 1.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了不少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分享你们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语文考试拿高分的秘诀就是多做语文试卷,备考时多做试卷的练习多积累语文知识点,这样才能考到好成绩!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鄂教版六年级语文... 语文考试拿高分的秘诀就是多做语文试卷,备考时多做试卷的练习多积累语文知识点,这样才能考到好成绩!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汉字与拼音(11分)。 1、我会拼,我还会规范地写出词语!(8分) r ku qīng yōu zǔ no j xing ( ) ( ) ( ) ( ) wǎn lin ku w nng zhng qǐ pn ( ) ( ) ( ) ( ) 2、我会读,我还能用" "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刚劲(jng jn) 女佣(yng yōng) 入场券(qun jun) 亲昵(n n) 撮起(cuō zuō) 滇池(tiān diān) 二、词语园地(13分)。 1、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4+2分)

长途()涉雕()画栋可见一() ()不经心 窃窃()语兴高()烈寝不安() ()血搏杀 我还能写两个表示"颜色多"的成语:、。 2.我会写带有"护"字的词语(所填的词语不重复).(3分 ) ( )地球 ( )公物 ( )尊严 3、我会先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只要......就...... 即使......也...... (1)、电视机没有图像了,( )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 )能排除。 (2)、电视机没有图像了,( )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 )不一定能排除。 三、句子世界(8分/每句2分)。 1、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的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改为转述句)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为陈述句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描写天气炎热的句子。 4、家是一首多味的小诗,只有用心去品,才能读出其中的滋味。(照样子仿写句子) 家是一座城堡,只有_________ ,才能__ ________ 。 四、课文回顾(18分)。 1、《马诗》是________朝_______________写的。诗句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我平时积累了不少名言、诗句,我想写一句关于真诚待人的名言警句:

地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 上册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4.地图 教学目标 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2.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4.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6.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8.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初步了解地图标识的意义。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 (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 (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展开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观察到的标识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 (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 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

1. 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 (2)通过交流汇报,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展。 2. 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 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收集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在这次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联系前面关于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看懂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弄清楚各个大洲、大洋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关系,然后大致画出麦哲伦航行路线图,学生通过地图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5套免费下载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 模拟①(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姓名:班级:分数: 卷首语:同学们,做做这份试卷,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学会了很多知识,很有一种成就感吧!相信你今后一定更喜欢科学,会把科学学得更好。祝你顺利做完试题,取得好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 2.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指示东西方向。 3.当北京时间是凌晨时间,伦敦是(),纽约是()。 4.联合国将4月22日定为(“”)。 5.人类为防治沙尘暴开始了植树、造防护林、科学放牲,保护草场、()。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4分,共20分) ()1.1492年8月3日清晨,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环绕地球航行。 ()2.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3.北京是傍晚时间,纽约是凌晨,雅典是正午。 ()4.地球的内部的温度很高,但压力很小。 ()5.火山爆发会给人类带来很大危害,不会有任何益处。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4分,共16分) 1.地球表面面积约()亿平方千米。 A.5.3 B.5.2 C.5.1 2.北京时间是子夜时,夏威夷岛是()。 A.上午 B.傍晚 C.凌晨 3.沙尘暴天气是大风扬起沙尘,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米的恶劣 天气。 A.100 B.1000 C.50 4.人们经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构成的山中。 A.石灰岩 B.花岗岩 C.页岩 5.夏季能看到的主要星座是()。 A.狮子座 B.天鹅座 C.飞马座 四、分类。(10分) 将下面的动物按照题目的要求把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蛾②刺猬③狗④猫头鹰⑤老鼠 ⑥鸡⑦麻雀⑧蜜蜂⑨苍蝇⑩蝗虫 白天活动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活动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15分) 说一说板块构造学说把地球分为哪六大板块?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实验探究、分析题。(9+10=19分) 研究火山爆发的形成实验。 实验材料:装满红墨水的塑料瓶、钉子。 实验步骤:在一个塑料瓶盖上钻一个小洞,用薄纸将小洞糊住。用力挤压塑料瓶,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现象:

鄂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课上册教案

第一课月光宝盒 ──认识优盘、MP3、MP4 教学目标: 1、能够找到不同品牌优盘、MP3、MP4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了解各种MP 3、MP4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3、和同学互相交换优盘、MP3、MP4中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MP3、MP4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每个小组带一件优盘或MP3、MP4实物(附件)。 教学过程: 一、学一学 1、月光宝盒的基本了解活动。 2、音乐和视频欣赏活动。 二、试一试 1、准备互赠的“礼物”。 2、“包装”互赠的礼物。 3、开始互赠“礼物”。 三、课后实践 1、继续探索月光宝盒中的其他功能。 2、到网上多下载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音乐、视频,自己欣赏后再与同学交流。 四、课堂小结 1、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 参考知识:U盘,即USB盘的简称,是闪存的一种,它是常用的电脑配件,怎样选择U盘以及使用U盘时应注意些什么? 问题一:购买U盘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首先,购买U盘时应尽量购买大厂家和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其次,看数据存储是否安全可靠。现在,市面上有些产品为了美观好看,采用金属材质作为外壳,但在好看的同时却降低了U盘的抗震性能。相比之下,采用工程塑料或者橡胶材质,则能提供更好的抗震防摔能力。最后看读写速度。高速度、大容量已经成为选择U盘的趋势。 问题二:平时应该如何保养U盘? 答:绝对不要在闪盘的指示灯闪得飞快时拔出闪盘,因为这时U盘正在读取或写入数据,中途拔出可能会造成硬件、数据的损坏。不要在备份文档完毕后立即关闭相关的程序,因为那个时候U盘上的指示灯还在闪烁,说明程序还没完全结束,这时拔出U盘,很容易影响备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