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2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2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2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2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学案设计初稿

(区初一中心组 卜虹艳)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课标解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 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与战争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虽然有夜视和红外设备,但由于沙漠地区气候炎热,飞沙漫天,扬

起的尘土曾使军事雷达,无线电设备受到干扰,而导弹,卫星,飞机都难以正常工作,多国部队一些非战斗而死亡的人员,其死因多与天气条件导致的武器失灵有关.

(一) 了解天气与气候的联系和差别.

1.你有留意天气预报吗?

据你观察,天气预报通常会播报多长时间的情况呢? .

2. 你曾留意有关气候的报道吗? 气候数据的作用在哪里? 请看下面的一个例

子.

寒假期间, 在北京读书的王芳决定去广州旅游. 同时她的妈妈则参加了新加坡的出国旅

游团.

为了准备行装, 王芳特地去图书馆查了有关广州和新加坡的资料 ( 如下图所示 ). 王芳看到后, 立刻将原来放进行李的羽绒服拿出来, 又叫妈妈多带两套夏装去. 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吗?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吧, 观察上面的两份资料,

你会发现::

①无论描述天气还是气候, 都围绕 和 两方面。

②天气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是和。

③气候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 和。

④天气具有(多变、稳定) 的特点,天气所表述的是(短、长) 时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短、长)时天气状况的概括,气候所表述的特点是(多变、稳定) 的。

(二)下列材料反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请将代号填入与之相应的空格内:材料一:1979年1月,欧洲遭到了一次大风雪的袭击,德国北部大雪不停地飘了48小时,积雪3尺多深,许多汽车陷入雪中无法开动。

材料二:1854年11月,历史上著名的克里来亚战争正在进行,这时候,黑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英法联军不战自溃,几乎全军覆灭。

材料三:瑞雪兆丰年。

材料四;今年寒假我要去东北的长白山旅游。听说那时侯那里每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真够冷的,但我喜欢,可以乘雪摩托车上山。

材料五:今年春天的那场大风真厉害,马路两边的水泥坐椅都大风掀翻,许多房屋被吹倒。材料六:春暖花开防过敏。

材料七:通知:因雨,校运会推迟至下周进行。

学习小结:

1.大气冷热、干湿运动等状况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

2.天气是变化无常的,是对某个地方短时期内大气综合状况的描述。

3.描述天气可以从气温、气压、降水、风和湿度等方面进行。

学习主题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人类最早的气象预报

人类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天气变化前夕,某些动物有特定的反应,如:雷雨前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天空云状以及其他方面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天气谚语:“天上云勾勾,地上雨淋淋”,“东虹日头西虹雨”等等,这大概就算是人类最早的天气预报了。

1、有一位业余气象观测者,每天都用气象符号记录当地的天气。下图是他一周的天气记录,请你根据他的记录写出一周的天气变化。

2、观察下面的四幅图,思考图中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为什么?

3、下面四种天气中,出现那种天气预警信号时,中学生不用上学?

学习主题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几天或几个星期,而每个人平均每天呼吸几百立方米的空气,如果人们不断吸入受污染的空气就会对身体产生慢性不良影响,如果吸入受到严重污染的空气可以造成哮喘和死亡。

请你尝试阅读空气质量数据,填写空气质量报告:

1

空气质量报告: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空气质量属级。

2、你能从这幅地理漫画3-1中看出这是反映那些问题吗?

(1)“地球出汗了”是指现象,又称效应。

(2)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大气中的含量增加而产生的。

(3)以下哪种不是导致地球“出汗”的原因?

()

A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C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需要大量烧煤、石油、

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D过分抽取地下水

(4)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

的不良后果是()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极地地区的冰雪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D臭氧层被破坏

学习小结:

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表示。

气压高低

2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风力的大小

人类活动,如: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的烟等。

三、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B塔里木盆地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D忽闻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天气预报中说今天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应该是()

A防寒保暖B少穿衣服C防晒D防潮

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4、以下哪一种电器可能产生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

A电饭煲B洗衣机C电视机D电冰箱

5、对大城市交通名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A工业废气B工业废水C酸雨D汽车尾气

(二)综合题

根据下图,播报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

(1)上海天气预报播报:。

(2)广州和杭州的天气变化相同点。

(3)图示范围内,(城市)会有雷阵雨。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课标解读

1、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气温的表示方法。

2、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计算气温日较差和

年较差。

3、根据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图。

4、知道什么是等温线,了解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5、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气温与生活

基础知识: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是描述大气状况的重要指标之

一。测定气温的仪器是温度计,气象台中该仪器是放在百叶箱中进行测量工作的。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作“℃”,读作“摄氏度”。

天气与我们息息相关。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判断气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材料A:未来两天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本市,气温下降7 以上,外出的市民请注意增添衣物防寒。

材料B:低温对早稻种育秧,对花生、甘蔗、西瓜、豆类等作物的播种都有较大影响,会造成烂种、烂芽、烂苗,影响春种的进度,甚至影响后期产量。

材料C:冬季气温趋势如何,适合不适合棉衣销售,是服装个体户每年秋季都关心的问题。温度偏低,棉衣畅销,应及早联系货源;温度偏高,棉衣则销,应少进棉衣,多准备其他衣服。

1、材料A、材料B、材料C分别说明了气温与穿衣、气温与、气温与的关系。

2、你所知道人类哪些活动与天气有关?。

学习主题二:气温的变化

(一)、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气温数据,在图3—2中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____________随_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

线的形状比较_________(弯曲、平直).

4、甲地气温曲线呈波峰型,表示7月份气温________,应位于______(南、北)半球.

乙地气温曲线呈波谷型,表示6、7月份气温_________,应位于_______(南、北)

半球.

5、比较甲乙两地气温变化情况.

甲地: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

乙地: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

学习小结:

1、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

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温7月,最低气温在

1月.南半球相反.

2、掌握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方法.

学习主题三:气温的分布

(一)、你知道为什么是“高处不胜寒”吗?让我们了解一下气温垂直分布的情况.

1、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图3—5中各点气温.如果A点海拔是300米,气温为16℃,计算:

海拔1100米处B气温是________;

海拔2000米处C气温是________;

海拔3000米处D气温是________.

2、因此,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

_______,海拔越高,气温越低_____.

3、在________地形区,气温的垂直变化

会比较明显.尤其在_______纬度的高山,

气温垂直变化特别显著.

(二)通过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1、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集中在___________之间纬度较_________的地区;

2、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___________洋及其沿岸和南半球的________洲附近,这些地区所处纬度都比较__________.

3、根据1、2两题,说说世界气温在总体上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 4、对比20℃、10℃和0℃三条等温线在南北半球分布的情况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等温线的数值排列都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说明气温随_______变化.

不同点: 等温线的形态在北半球呈现比较________,而在南半球则比较_________.说明气温随_________分布变化,北半球________相间分布,________分布对气温影响大;而南半球_________面积较广,地表性质单一.

学习小结:

1、气温的空间分布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2、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因此,在山地高原,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

3、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一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

三.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请回答以下的问题:

1.判断A、B、C、D四地中,位于热带地区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2.判断A、B、C、D四地中,位于寒带地区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3.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4.一年四季分明的是()

A.A地和B地B.B地和D地C.C地D地D.A地D地

5.一年气候寒冷,长无夏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二)综合题

读下面两副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能表述南半球气温分布情况的是________图,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比较乙图中A、B、C三点的气温: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3)A和B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气温不同,说明此刻___________。

①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高②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四、扩展训练

1、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B.2月C.7月 D.8月

2、下列地区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乌鲁木齐B.拉萨C.重庆D.澳门

3、下图为等温线示意图,正确反映北半球大陆7月份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4、右图中20℃等温线向北凸出是由于受到-___因素影响。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5、右图所示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下列哪一个城市最吻合?

()

A、三亚

B、昆明

C、杭州

D、大连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课标解读

1、知道什么是降水,区别降水和降雨两个概念。

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3、根据降水统计资料,绘制出降水量柱状图。

4、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降水与生活

基础知识:降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降水过多和过少,都会带来灾

害。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一般用年降水量来衡量一个地区

的降水的丰沛程度。

从以上资料中,你可以获得这些信息:

1、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的总称,包括液态的,固态的、等,其中降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称为,测量单位一般采用。

3、一年中的降水总量,就是,它影响着当地的干湿程度。例如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地区,会比较;而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就很。

4、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可用图表示。

学习主题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不同降水情况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也很大。你会读降水量柱状图吗?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图,对比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

1.对比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

甲地年降水量约_______,乙地年降水量约_______。

的类型。

﹝提示:一下的五个城市都位于北半球﹞

1、全年降水都非常丰富的城市有。

2、全年降水分配比较均匀,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的城市有。

3、全年降水稀少的城市有。

4、降水季节变化明显,集中在夏季的城市有。

5、降水季节变化明显,集中在冬季的城市有。

6.根据以上几个城市降水季节变化情况,总结一下世界主要的降水类型有哪几种?

夏雨型:降水季多季少,例如。

冬雨型:降水季多季少,例如。

年雨型:全年降水都非常丰富,例如。

全年湿润,降水均匀,例如。

少雨型:全年降水,例如。

学习小结:

1、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2、根据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分降水季节变化类型。

学习主题三:降水的分布

基础知识:降水量的时间分配不均,在全球各地的空间分布也不均。常用等降水量线图

表是降水量的分布。

(一)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有什么差异。

1.年降水量在2000mm 以上的地区分布在__,__,__等大洲的﹝纬线﹞

附近

2.沿120°E 经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年降水量的数值是怎样变化的?_

_____。

3、根据1,2题,说说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沿纬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亚洲,南美洲或澳大利亚为例,对比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_ _,

西岸降水_ _。

5.沿45°N 纬线,从欧洲西部到中亚,东亚地区,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欧洲西部年降水量_____,中亚地区年降水量_____,东亚年降水量_

____。

6.根据第5题,说说北半球温带大陆地区降水分布有什么规律?______

__________

﹝二﹞你知道吗?地形对降水分布也有影响。

如图3—10所示,箭头表示从海洋过来的气流运动方向。

完成下列连线题

A 背风坡 降水多

B 迎风坡 降水少

2.A ,B 两地,降水出现在___

地。我们把手地形阻挡,在___造

成较多的降水称为地形雨。

3.小结: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

表现在___降水多,___降水

少。

学习小结: 1:学会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2.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一般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

岸降水较少

三.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雪B降雨C冰雹D霜降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A量杯B量筒C储水瓶D雨量器

3、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在﹝﹞

A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B温带大陆东西沿海地区

C 赤道附近地区D南北两极地区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说明什么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降水都比较丰富

B南北回归线大陆东西两岸地区降水都比较少

C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比较少

D南北极地地区,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候寒冷,仍有大片的冰川,冰山分布

﹝二﹞综合题

该地区降水较多的月份有,降水较少的月份有,年降水量约为毫米,降水年内变化特点为。

四.扩展训练

综合题:

下面是我国某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时段内,降水量﹝大于,小于﹞蒸发量。

乙时段内,降水量﹝大于,小于﹞蒸发量,这种情况下出现天气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一、课标解读

1、知道“气候”的概念和气候两大要素、“天气”和“气候”的联系和区别。

2、能辨别描述“天气”和“气候”用语。

3、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所处地理位置和主要分布地区。

4、根据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或气候统计资料(图),描述某地气候特征。

5、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温度或降水)的影响。

6、能举出日常生活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7、知道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气候的地区差异及分布

(一)读图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1、以亚洲大陆东部地区为例,在图3-12中依次填写从赤道a到北冰洋沿岸d 的气候类型。

2、沿非洲西部到欧洲西部,在图3-12中依次写出a、f、g三地的气候类型。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

(二)根据上图,你可以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吗?

1、热带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气候,主要分布在的刚果盆地、洲的马来群岛、洲的亚马孙平原。

2、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是气候,如非洲的沙漠、亚洲的半岛;南回归线大陆西部的内陆地区也有这种气候的国家主要是。而在回归线大陆东部,气候完全不同。例如北回归线穿过的亚洲东部地区是气候。

3、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的(东、西)岸地区,这种气候在沿岸地区分布面积最广。

4、温带大陆地区,西部沿岸(如西欧)、内陆(如东欧、中亚)和东部沿海(如东亚)的气候类型分别是气候、气候和气候。

学习小结:

1、从赤道向两极,分别有热带、温带和寒带共10中气候类型,加上高原山地气候,全球共有11中主要气候类型。

2、温带大陆从沿海到内陆,气候的差异大;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差异大。

3、高原山地地区,气候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大,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学习主题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基础知识:通常人们用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要素来描述当地的气候,而纬度位臵、海陆位

臵、地形因素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因此它们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读图比较,认识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连线对比图3-13中A、B、C三地的纬度差异和气候差异。

A 低纬度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高纬度地区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寒带气候

2、填空认识纬度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A地区所处纬度位置,获得太阳热量,形成了

带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表现为:全年气温都在以下,终年,降水。

B地区地处纬度的带,1月气温一下,7月气温升至以上,冬夏,四季;降水量较,集中在季的月份,形成带的气温类型。

C地区地处附近带地区,属于的气候类型,全年气温都在以上,终年,长夏无降水,而且各月分配都比较。

3、以上三地区同在亚洲东部,但气候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地球表面不同

的地区,由于获得的热量不同,它奠定了当地气候的基础。例如,一般情况下,在热带地区就会形成带的气候类型,在温带地区会形成带的气候类型。所以,位置是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因素。

(二)为什么在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会形成完全不同的两种气候?

1、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冬季大陆会形成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降水。

因此,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形成了方向随明显变化的季风气候。

2、西亚和北非,常年受副热带气压带和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降水,因此形成了终年高温的热带气候。

3、因此,北回归线大陆东西两岸气候不同,主要是位置差异造成的。大陆(东、西)岸受影响,季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此没有像西岸那样形成沙漠气候,而是气候。

(三)某登山队准备登山图3-15的山峰。他们分成两队,分别从南坡和北坡登山,根据他们闻见,分析个爱地区的气候变化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1、登山队员在山脚(海平面附近)测得气温为30度(摄氏度),请计算山顶气温大约是多少?。(气温垂直减率: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摄氏度)

2、山脚和山顶的气温差异是因为气温会随升高而降低。

3、两只登山队伍所经山坡的植被情况有所区别,坡树林比较密,而树林比较稀疏。其主要原因是:南坡是湿润气流的(迎、背)风坡。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湿润气流在沿山坡爬升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会遇(冷、热)凝结成云致雨;而在北坡,气流在下沉的过程中会遇(冷、热)不易成云致雨。

4、根据上面的问题,归纳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地形对气温的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气温。

②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坡降水多,坡降水较少。

学习小结:

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2、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很大。温带大陆西岸,受海洋影响大,形成海洋性气候,原理海洋的内陆地区,受大陆影响大,形成大陆性气候;大陆东西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温润气候。

3、由于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形成垂直变化明显的高原山地气候,以及迎风坡和被封坡的气候差异。

学习主题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对比下面几幅图,说说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甲、乙两图中民居的房顶有什么不同?

甲;乙。

2、想一想,民居建筑结构上的差异,与气候的哪方面有关?

3、我们日常所见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你所想到的事例是:

4、丙、丁两图反映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图反映的是农耕业,图反映的是农牧业。可见,气候会影响到。

5、比当地生产的水果和外地运进的水果品种,说说气候对生产的影响。

当地水果有;外地水果有:。还能说明气候对生产的影响的例子有:。

学习小结:

1、气候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农业、工业等的生产活动。气候的异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2、人么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会对气候造成影响。

三、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小青从北京到新疆旅游,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

A.海陆位置差异的结果

B.河流差异的结果

C.地形差异的结果

D.纬度差异的结果

2、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的影响

3、夏季,我国庐山。峨眉山等是避暑圣地,这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的影响

读右图,分析下列问题

4、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全球各地都如此

5、该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低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6.该气候类型()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二)、综合题

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

回答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的类型

是。

请描述这种气候类型在世界的分

布规律:。

这种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

A.非洲

B.亚洲

C.大洋州

D.南美洲

(2)图中有大片沙漠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是,这种气候分布在带附近的大陆地区。

请写出图中温带地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B. C. 。

四、拓展训练

综合题:

下图中甲、乙两图是沿北纬40度的亚欧大陆及其1月和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是(填字母)地,主要原因是深居。(2)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填字母)地,原因是受

性气候影响。

(3)B、E两地气候类型都是气候,其中B的年降水量更,原因是距离海洋更。

(4)20世纪90年代以来,B、D两地之间每年春季都会程序沙尘暴,其中部分来自图中的(填字母)地,目前对其防治的主要措施是。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已整理)教学文案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备课节次:1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5?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6. 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 时间的变化特点。 7.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8.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9.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 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 时间的变化特点。 4.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首先请同学们细读课标中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大约2分钟时间): X区分“天气"和“气挨”的概念,井能正确运用。 2一识别总用的天代符号,能看懂简甲的天%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星的鏗响. /阅读世畀年平均和1月、了月爭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 温分布特点° 5一阅读世畀年降水呈分布图,归纳世畀降水分布牯点。 &一运舄气富、降水呈资料,望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 图,说出%温与降水嵐随时问的变化特点。 7.运H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娈气倏类型的分布. 乱举例说明烧度任置、海畦分布、地形尊因索对气候的影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P2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设计者:广州市第四十中学政史地科组何冬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

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 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 合作意识。 重难点: 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印度 教学设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②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难点:农业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并且通过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上课时,教师提问:歌曲好听吗学生回答:好听。教师:好听,就是听不懂歌词,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是哪一国的歌曲从而引出印度。但是并不直接开始新课教学,而是从印度独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入手,播放印度舞蹈视频,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在讲解期间更是运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颜值很高来形容印度美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把学生分成八个六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导学案,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已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亚洲、日本、东南亚这三个区域,基本知道了学习一个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而现在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印度,可以充分锻炼学生,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动笔的机会多了,填空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填,重点让学生自己注明,练习让学生自己先动笔解答,学生动手就会动脑。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思考,才能使知识为自己所掌握,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运用了导学案效果就不一样,能够杜绝学生上课不听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可以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 活动一: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老师满下伏笔,下课之前要检测学生一下这节课完成了几个教学目标,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教学过程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和。 2.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位置、位置和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3.读课本P2页图 6.1可以看出,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半球和半球。亚洲占据了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洋、洋和洋。 4.读课本P3页图 6.2可以看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的纬度达北纬度,南部达南纬度,经度位置大约在度至度之间。 5.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和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二)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包括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跨纬度。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

七年级上册 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复习导学案 沂新中学张永丰 一.复习目标 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4.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5.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6.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天气特征;气温的变化;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难点:看懂天气图;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原因;绘制气温曲线图。 三.导学问题 1.天气及其影响 (1).描述天气的主要因素是、、 (2).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是; (3).天气对生产、生活、交通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学会举例说明。 (4).天气预报一般从一天中的哪些方面描述?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读图3.4,理解下列概念:降水概率、气温、阴天、晴天、风向、风力以及风级的表示法 (2).读图3.5,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3).读图3.6,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阅读第一段正文: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清新的空气,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大,对人体

健康有害。 (2).读图3.9,空气的污染指数为51~100,则空气质量级别是,空气质量状况是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的影响。4.气温与我们 (1).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2).举例说明气温对我们生产、生活、交通、住房等方面的影响 5.气温的变化 (1).读正文及图3.12:气温的日变化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气温日较差是指。 (2).读正文及图3.13气温年变化是指:,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气温年较差是指。 (3).回想绘制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基本步骤。 6.气温的分布 (1).读图3.15,低温中心是指,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3).阅读正文及图3.16、3.17,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分析: ①、; ②、; ③、;(4).归纳总结: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四.疑点突破(略) 五.归纳梳理(见课件) 六.当堂达标检测题 1.下列说法描述天气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昆明四季如春 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D.秋高气爽 2.卫星云图上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 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阴转晴天气D.晴转阴天气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七章知识要点 第一节 1、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1、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K12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特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

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亚洲是世界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七章 知识要点 第一节 、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

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

天气与气候 卧龙山街道中学陆琳英 【课程标准】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常运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特点。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复习目标】 【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问题导学,对比分析,合作探究复习等。 【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列举、对比、讨论、快速记忆等方式。【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齐读) 江汉春风起,冰雪昨夜除。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问题:以上诗句的描述与什么有关?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今天我们一起复习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板书课题,出示复习目标) 同学们,还记得天气与气候这一章有哪些知识要点吗?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

要求:1、根据课本及提纲(助学中的自主建构)课前自主复习基础知识。 2、快速抢答,夯实基础。 【闭卷自查】 第一节:天气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1)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_____________、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_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______ (2)掌握59页天气符号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1、气温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___里,距地面_____________米 2、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_____________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计算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_ (2)气温的年变化: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___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_____月最低 海洋上_____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_____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会计算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__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图 高温中心___________,低温中心_________、等温线密集处温差__、等温线稀疏处温差_____。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 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 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 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3. 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资源分析本册教材共5 章,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 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2、《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3、《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习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5、《极地 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等。 本册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 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我将本着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理教案可以作为学校评价地理教师教学的标准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希望你们喜欢。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世界的气候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2、教师: 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 ⑵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 ⑷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探究活动二: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篇一: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第一节自然环境第 1 教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能力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教学准备: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讲授新课:一、世界第一大洲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动]:p3 1.读图 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 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 ①最北:81°n;最南:11°3′s; 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得出结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3.了解上海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 [教学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教学流程]: [教学说明]: 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学生也较为熟悉。为此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近期天气资料、与天气变化有关照片在课堂中交流信息,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讲到天气与人类的关系时援引了一些新闻图片,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由于预备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特点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中引用两段视频片段,一段是近期的天气预报,让学生看了以后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过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播报天气,熟练掌握各种天气符号。另一段录象是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的宣传片花,旨在使学生认识天气灾害的严重后果,由于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设计一些防灾问题,以图解答,向学生介绍应对措施,增强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天气预报 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的概念 天气与人类 卫星云图 常见天气符号 风的符号 灾害性天气 影响上海的灾害性天面对灾害,你准备好了吗?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 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内容 生一、生二:(略) 师:大家对上学期的内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

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地理差异显著(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提问: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反应典型景观的植被) 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5、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6、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7、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图5.2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 8、讲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秦岭、阴山、贺兰山等) 9、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3和图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10、讲述:“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认识和理解。 三、活动巩固 1、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1题,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2、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2题,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湘教版天气与气候教案

湘教版天气与气候教案 【篇一:湘教版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4)】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 气和气候【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区别“天气”和“气候”的概念;②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 的天气图。③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组织游戏、角色扮演,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了解天气预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①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②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教学难点:学会看天气预报和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习任务】回家后收看中央一台19:30分的天气预报,注意卫星云图及以下城市天气情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上海、海口。任务一:阅读教材p57前两框题,可以知道: (1)天气是指,其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 气候是指,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由此可看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_____及______两个方面。(2)完成教材p59上2 、3题。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三框题部分,完成以下各题: (1)天气预报是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2)读图4—1,描绘出常用天气符号(相近符号的区别;风向、风级的识别)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浮尘扬尘沙尘暴台风冷锋暖锋风(西风5级)(南风6级)(3)仔细观察p58图4-2“卫星云图”,思考图中不同颜色代表的地理事物有什么不同?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________,白色越浓表示,的可能性越大。在卫星云图上可大致根据云雨区移动方向进行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1 (4)读图4—3,以下三城市的天气状况为: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七章 知识要点 第一节 、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印度尼西亚欧大陆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3、东南亚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良港。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案1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通过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旅游,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