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XX策划案理论推索之剑法流程全图

XX策划案理论推索之剑法流程全图

XX策划案理论推索之剑法流程全图
XX策划案理论推索之剑法流程全图

王志刚工作室策划案理论推索之剑法流程全图

目录

思维树状图

·市场调研资料收集和访谈模块

· SWOT分析

·项目机遇与特有优势资源梳理

·项目资源因子分析及项目细分市场选择表

·项目定位

·中国城市房地产阶段论

·目标市场模型

·开发模式选择

·开发方案选择

·主题概念操作模

·开发推广模型

·以奥园为例的最终产品的生产模型

·企业战略选择

·国内外零售业各种模式

一、思维树状图

三、SWOT分析

四、项目机遇与特有优势资源梳理

五、项目资源因子分析及项目细分市场选择表

六、项目定位

1、定位坐标系

2、定位雷达图

七、中国城市房地产阶段论

八、目标市场模型

包括模式锁定的特定目标市场群。

总结目标市场群的年龄特征、行为特征,得出:

如上图所示,设收入水平和文化层次两个指标,按低、中、高三个水平层次,可

以将目标市场群划分为9个组群。

以**花园为例,那么,其主流消费群由以下5个组群构成:

A型:高文化中收入的“知识英才阶层”。

B型:高文化低收入的“前卫另类阶层”。

C型:中文化高收入的“社会精英阶层”。

D型:中文化中收入的“高级白领阶层”。

E型:低文化中收入的“普通市民阶层”。

对项目来说,不同组群的角色和作用是不同的:

——A型:主导型。是最核心为的骨干一族,规模最大,是其主力户型产品的主要购买者,也是奥园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主要参与者、促进者。是其的标准客户。年龄在30岁左右,职业以高级专业人才(尤其是自由职业者)、高级管理人才(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和高级公务员为主。以第二次置业为主,购买动机为常

住型。

——B型:标志型。是其生活方式的追捧者和标榜者,年龄在25岁左右,收入不高,但年轻、前卫、时尚、新潮,喜爱运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多属超前消费一族,是其中小户型产品的主要购买者。以第一次置业为主,购买动机为过渡

型。

——C型:提升型。数量不多,但购买力强,落定迅速,是奥园大户型产品的产要购买者,对奥园产品档次、品牌形象形成有力的提升和拉动。以第二次置业为

主,购买动机为度假型。

——D型:跟进型。是A、C型的市场追随者,随着市场推广力度的加大和社区品牌效应的扩大,其数量增加较快,潜力较大。

——E型:边缘型。数量较少,其作用是补充性的,其中往往又以投资型(炒家)

购买动机为主。

用来看,A、B起市场领头羊的作用;从销售的角度来说,A、D、C型是主要打击对象;从品牌的角度来说,B型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九、开发模式选择

如图所示,按功能价值(有形的、实物的、实用的、基本的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形的、心理的、理念的、品牌的、附加的价值)两个指标,以及高、中、低三个水平层次,可以将房地产开发模式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合生创展:高功能价值低文化价值。

碧桂园:中高功能价值低文化价值。

万科、丽江:中高功能价值中高文化价值。

奥园:高功能价值高文化价值。

现代城:中功能价值高文化价值。

上河城:低功能价值高文化价值。

可见,不同的房地产开发商对房地产有不同的开发理念和竞争策略。

奥龙计划:复合型概念地产开发模式

房地产业、社区健康产业、社区产业,三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

交叉融合,三者交叉叠加的部分,就是奥龙公司“品牌核心”之所在。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奥龙计划才有生命力,才能形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提出如果项目要启动的话,综合考虑品牌、利润、风险、投入,建议采用方案4。如图所示:

该项目根据开发模式的选定和各项收入支出等综合性分析,进行了开发成本预测,内容包括土地成本、前期费用、配套费和规费、管理费、不可预见费、营销费用、税金等。

十一、主题概念操作模

主题概念推导图

主题概念支持体系--框图

广告语组合关系

十二、开发推广模型

以奥园为例,如果把广州奥园与一般楼盘的开发推广行为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一般楼盘的开发推广行为模型示意:

奥林匹克花园开发推广行为的内在本质在于:不仅把房子及其配套、服务卖给消费者,而且引导他们与发展商一起共同营造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图:奥林匹克花园开发推广行为模型

营造一种生活方式,即指开发商在既定的开发理念指导下,为一个经济收入、文化倾向相对趋同的人群或阶层提供以住宅为中心,包括满足其需求和偏好的各种生活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的生活空间;并由于这一生活空间具有某种功能上、文化上的倾向性,使用权发展商得以逐步引导买家-业主实现双方共同预期的生活形态和社区文化,最终共同营造一个理想的家园。

从这一定义看,对房地产开发而言,所谓营造生活方式包括以下的要素:一个相对集中的人群

相对集中的需求倾向

体现这种需求倾向,目标明确的开发理念

满足这些倾向的生活空间

引导人们接受和认同这个空间及其价值取向的工作

发展商与消费者共同参与

对于奥林匹克花园的买家来说,他们要的绝不仅仅是房子、设施和管理服务,而是在这个空间里的生活。这种生活梦想一直潜藏在他们心中,被奥园的推广工作呼唤出来。如果按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模型,我们可以把业主最终在奥林匹克花园得到的回报概括为以下模型:

图:奥园需求金字塔模型

十三、以奥园为例的最终产品的生产模型

不同性质的产品,有其不同性质的生产过程。一般楼盘开发商的生产行为见如下模型:

图:一般楼盘开发商的生产行为模型

图:奥园开发商与消费者共创生活方式的开发推广行为模型

而从奥林匹克花园的生产行为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生产行为贯穿始终。对于生活方式这样一种产品来说,销售是推广性生产,社区服务管理是服务性生产,业主的居住行为也是生产过程--参与性生产。

发展商的作用由前期到后期从大到小,而消费者首先作为需求对象存在,完全被动地被设计到产品中。但随着他们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和接受,其参与性越来越强,成为业主后,他们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被引导,到拉动着物业管理和服务机构,成为生活方式的最终营造者。

十四、企业战略选择

一、一个上市公司介入房地产有三种方式。

其一:作房产,即做一个住宅产品开发商。

其二:作地产,即城市开发商的概念--在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的前提下,作好某一区域性的策划、定位、规划、配套等,把生地作成熟地、旺地,再引入其他开发商共同开发。

其三:作资产,例如华润介入房地产的方式很简单,直接控股万科和华远,进行资本运营。

人和项目,企业有两种战略选择,如图示:

从市场、企业、项目几个方面对这几种选择进行分析:

1、不启动项目

这种策略选择是考虑项目现在地块不成熟,开发风险较大;企业又没有团队、经验和品牌的现状,把人和地块先放2-3年,不去动它。我们可以作一个基本分析,对这块地的升值潜力进行预测。

那麽以最保守的测算,还按前几年的增长率,两年之后地价为60万每亩以上,扣除资金利息,到时出让土地利润为1.03亿元左右。

可以估算一下,当开发容积率为1.5,成本为1500元/平方米,售价为2000元/平方米的普通住宅,全部卖完利润也只有1.5个亿,还要投资2到3个亿的资金(虽然资金可以滚动),但风险还是有的。

显而易见,此种选择基本无风险,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想办法在2-3年内土地不被回收。但是此种选择不能帮助公司出品牌、出团队,与企业进军房地产的战略方向相离。

2、快做

根据目前的市场和项目资源,迅速启动项目,确定项目的定位,策划出差异性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冲击市场。它的机会点是:

(1)首期如果成功,市场影响力较大,能够迅速出品牌、出团队、出效益。(2)可以和黄项目抱成一团,依仗它们的声势炒热地块,在借势的同时可以很明显的针对和黄项目作出差异性。

风险:

(1)政府发展方向不明确;

(2)地块周边缺乏基本生活配套,消费者对在此生活信心不足;

(3)即使和黄启动项目,我们紧跟而上,也面临两个楼盘独立启动一个板块,孤军作战;

(4)如果和黄买不好,人们将对此板块更不看好,导致强烈的观望态度;

3、慢做

慢做的开发策略是先做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策划工作、规划设计以及对部分地块的平整和维护,同时对项目所处的板块和和黄项目密切关注,一有比较好的入市锲机,如地块周边的居住配套明显好转、和黄项目热销等,就可以即刻入市。如果2-3年后地块情况改变不大,而和黄项目滞销的话,可以做其他考虑。

这种策略进可攻,退可守,风险较小,机遇把握的好,绝对能够轰动市场。并且主动权在手,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但由于时间的不确定性,对公司的团队组织以及迅速出团队、品牌的出发点难以吻合;同时市场的可变性大,前期可能有一定的重复性工作,需要按当时的情况做些策略调整。

二、项目开发策略

开发节奏——快做还是慢做

市场策略——火车头还是火车厢

产品策略——差异化原则

产品角度

社区形态文化特色

几种常见的基因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复习过程

几种常见的基因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对自身遗传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此同时,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基因检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基因检测效率不断提高。从最初第一代以 Sanger 测序为代表的直接检测技术和以连锁分析为代表的间接测序技术,到 2005 年,以 Illumina 公司的 Solexa技术和 ABI 公司的 SOLiD 技术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的相继出现,测序效率明显提升,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明显降低,基因检测手段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其技术正向着大规模、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检测的检出率,并扩展了疾病在基因水平的研究范围。2009 年 3 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通过 NGS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了一个新的遗传性胰腺癌的致病基因PALB2,标志着 NGS 测序技术成功应用于致病基因的鉴定研究。同年,《Nature》发表了采用 NGS 技术发现罕见弗里曼谢尔登综合征MYH3 致病基因突变和《Nat Genet》发表了遗传疾病米勒综合征致病基因。此后,通过 NGS 技术,与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NGS 技术已成为里程碑式的进步。2010 年,《Science》杂志将这一技术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进展”。 近两年,基因检测成为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的热点,得到了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出来。同时,基因检测已经从单一的遗传疾病专业范畴扩展到复杂疾病和个体化应用更加广阔的领域,其临床检测范围包括高危疾病的新生儿筛查、遗传疾病的诊断和基因携带的检测以及基因药物检测用于指导个体化用药剂量、选择和药物反应等诸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基因检测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的应用正越来越受到医生的普遍重视和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的兴趣。 本文介绍了几种 DNA 水平基因检测常见的方法,比较其优缺点和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对指导研究生和临床医生课外学习,推进临床科研工作和提升科研教学水平有着指导意义。 1、第一代测序 1.1 Sanger 测序采用的是直接测序法。1977年,Frederick Sanger 等发明了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这一技术随后成为最为常用的基因测序技术。2001 年,Allan Maxam 和 Walter Gibert 发明了 Sanger 测序法,并在此后的 10 年里成为基因检测的金标准。其基本原理即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i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ddNTP) 缺乏PCR 延伸所需的 3'-OH,因此每当 DNA 链加入分子 ddNTP,延伸便终止。每一次 DNA 测序是由 4个独立的反应组成,将模板、引物和 4 种含有不

三代测序原理技术比较

导读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 摘要: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 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虽然就当前形势看来第二代短读长测序技术在全球测序市场上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优势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测序技术也已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快速发展着。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也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医疗研究,药物研发,育种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主要对当前的测序技术以及它们的测序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图1: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生命体遗传信息的快速获得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图1)所描述的是自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建立DNA双螺旋结构以来,整个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 并在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是噬菌体X174的,全长5375个碱基1。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 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图2)。这个网址为 sanger测序法制作了一个小短片,形象而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测序技术起步发展的这一时期中,除了Sanger法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测序技术,如焦磷酸测序法、链接酶法等。其中,焦磷酸测序法是后来Roche公司454技术所使用的测序方法2–4,而连接酶测序法是后来ABI公司SOLID技术使用的测序方法2,4,但他们的共同核心手段都是利用了Sanger1中的可中断DNA合成反应的dNTP。

表观遗传学测序_ _总结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Data – Epigenome and Chromatin Interactome 要点: Enhancers are marked by multiple modifications Characteristic histone methylation patterns at active genes 涉及的相关技术: NGS Epigenetics CHIP-Seq 3C NGS(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的原理: 最近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新一代测序仪产品,例如美国Roche Applied Science公司的454基因组测序仪、美国Illumina公司和英国Solexa technology公司合作开发的Illumina测序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的SOLiD测序仪、Dover/Harvard公司的Polonator测序仪以及美国Helicos公司的HeliScope单分子测序仪。所有这些新型测序仪都使用了一种新的测序策略——循环芯片测序法(cyclic-array sequencing),也可将其称为“新一代测序技术或者第二代测序技术”。所谓循环芯片测序法,简言之就是对布满DNA样品的芯片重复进行基于DNA的聚合酶反应(模板变性、引物退火杂交及延伸)以及荧光序列读取反应。2005年,有两篇论文曾对这种方法做出过详细介绍。与传统测序法相比,循环芯片测序法具有操作更简易、费用更低廉的优势,于是很快就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Sanger测序法及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工作流程图

三代测序原理技术比较

三代测序原理技术比较

三代测序技术和原理介绍 导读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 摘要: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 (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虽然就当前形势看来第二代短读长测序技术在全球测序市场上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优势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测序技术也已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快速发展着。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也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医疗研究,药物研发,育种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主要对当前的测序技术以及它们的测序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 并在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是噬菌体X174的,全长5375个碱基1。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

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图2)。这个网址为sanger测序法制作了一个小短片,形象而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测序技术起步发展的这一时期中,除了Sanger法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测序技术,如焦磷酸测序法、链接酶法等。其中,焦磷酸测序法是后来Roche公司454技术所使用的测序方法2–4,而连接酶测序法是后来ABI公司SOLID技术使用的测序方法2,4,但他们的共同核心手段都是利用了Sanger1中的可中断DNA合成反应的dNTP。

picbio三代测序原理

三代测序之PacBio SMRT技术全解析 2017-05-11 11:29 来源:基因谷技术 气温回升,天气渐暖, 花儿开了一簇又一簇~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 我们准备聊点新话题。 今天小编要来和你分享: PacBio SMRT测序那些事儿~ 测序技术在近几年中又有里程碑的发展,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成功推出商业化的第三代测序仪平台,让三代测序正式走入我们的视线。与前两代相比,第三代测序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测序界新宠-PacBio SMRT测序平台。 PacBio SMRT测序原理 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研发的单分子实时测序系统(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SMRT)应用了边合成边测序的原理,并以SMRT芯片为测序载体。基本原理如下: 聚合酶捕获文库DNA序列,锚定在零模波导孔底部 4种不同荧光标记的dNTP随机进入零模波导孔底部 荧光dNTP被激光照射,发出荧光,检测荧光 荧光dNTP与DNA模板的碱基匹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一个碱基 统计荧光信号存在时间长短,区分匹配碱基与游离碱基,获得DNA序列 酶反应过程中,一方面使链延伸,另一方面使dNTP上的荧光基团脱落 聚合反应持续进行,测序同时持续进行 PacBio SMRT测序原理 PacBio SMRT的单分子测序和超长读长是如何实现的?我们重点看一下该技术的两点关键创新:分别是零模波导孔(zero-mode waveguides, ZMWs)和荧光标记在核苷酸焦磷酸链上(Phospholinked nucleotides)。 SMRT Cell含有纳米级的零模波导孔,每个ZMW都能够包含一个DNA聚合酶及一条DNA样品链进行单分子测序,并实时检测插入碱基的荧光信号。ZMW是一个直径只有10~50 nm的孔,当激光打在ZMW底部时,只能照亮很小的区域,

illumina 转录组测序简明实验流程(PE-oligodT NEB)

illumina 转录组测序简明实验流程一、实验基本流程图 mRNA Library Construction

二、mRNA建库流程 1.材料准备 1.2. 1.3.

2.样品准备和QC 选择质量合格的Total RNA作为mRNA测序的建库起始样品,其质量要求通过Agilent 2100 BioAnalyzer检测结果RIN≥7,28S和18S的RNA 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5:1,起始量的要求范围是0.1∽1ug。用QUBIT RNA ASSAY KIT对起始的Total RNA进行准确定量。 3.建库实验步骤 3.1.mRNA纯化和片段化 3.1.1.mRNA纯化 纯化原理是用带有Oligod(T)的Beads对Total RNA中mRNA进行纯化。 3.1.2.mRNA片段化 3.2.1st Strand cDNA 合成 3.3.2nd Strand cDNA 合成 根据下表制备反应体系,然后在PCR仪上运行Program3,然后将第2链cDNA合成产物用144uL AMPure XP Beads进行纯化,最后用60μL的Nuclease free water进行重悬,取出 55.5μL以备下一步使用;

3.4.Perform End Repair/dA-tail 3.5.Adaptor Ligation 根据下表制备反应体系,然后在PCR仪上运行Program5、Program6,然后100uL AMPure XP Beads进行纯化后用52.5μL的Resuspension Buffer进行重悬,再用50uL AMPure XP Beads 3.6.PCR扩增 根据下表制备反应体系,然后在PCR仪上运行Program7,然后再45μL用AMPure XP Beads 进行纯化,最后用23μL的Resuspension Buffer进行重悬,取出20μL以备下一步使用;

picbio三代测序原理

p i c b i o三代测序原理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三代测序之PacBio SMRT技术全解析 2017-05-11 11:29 来源: 气温回升,天气渐暖, 花儿开了一簇又一簇~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 我们准备聊点新话题。 今天小编要来和你分享: PacBio SMRT测序那些事儿~ 测序技术在近几年中又有里程碑的发展,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成功推出商业化的第三代测序仪平台,让三代测序正式走入我们的视线。与前两代相比,第三代测序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测序界新宠-PacBio SMRT 测序平台。 PacBio SMRT测序原理 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研发的单分子实时测序系统(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SMRT)应用了边合成边测序的原理,并以SMRT芯片为测序载体。基本原理如下: 聚合酶捕获文库DNA序列,锚定在零模波导孔底部 4种不同荧光标记的dNTP随机进入零模波导孔底部 荧光dNTP被激光照射,发出荧光,检测荧光 荧光dNTP与DNA模板的碱基匹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一个碱基 统计荧光信号存在时间长短,区分匹配碱基与游离碱基,获得DNA序列 酶反应过程中,一方面使链延伸,另一方面使dNTP上的荧光基团脱落 聚合反应持续进行,测序同时持续进行 PacBio SMRT测序原理 PacBio SMRT的单分子测序和超长读长是如何实现的我们重点看一下该技术的两点关键创新:分别是零模波导孔(zero-mode waveguides, ZMWs)和荧光标记在核苷酸焦磷酸链上(Phospholinked nucleotides)。

策划人专用:全套完整的详细活动策划执行流程表

活动执行流程详细表

一、活动策划执行流程图 (一)接洽流程 (2) (二)策划流程 (3) (三)管控流程 (3) (四)标准管控工具:甘特图表 (4) 二、活动策划执行详细方案 TOC \o "1-3" \h \z \u (一)前期准备 (4) (1)前期准备的宣传类 (5) (2)前期准备的物品类 (6) (3)前期准备的其他 (6) (二)活动现场 (8)

三、后期工作总结流程一、活动策划执行流程图 项目接洽 项 目 接 洽 流 程 策划方案 项 目 策 划 流 程 项目筹备 项目执行 执行总结 人员分组 物料准备 现场台本 活 动 策 划 宣 传 策 划 预 算 物料申请、审 核流程 现场照片 媒体剪报 客户评价 执行人员评估 执行管控流程 开拓、整合资源规范、专业执行构建、完善模式

(一)接洽流程 任务分工准备工作主要工作要求及内容说明、洽谈重点参与人员联系方式完成时间备注 初步接触:★公司宣传册及相关资料 ★本公司自有优势资源、活动经验; ★了解项目规模、场地及其可操作性; ★了解合作方关键人物、组织机构,合 作意向,资金条件; ★了解对方的想法和建议; 1、细节洽谈(多次)★自有资源、案例介绍PPT文档 ★项目初步策划案框架(包括:活动主题、 形式、主要内容建议;执行流程安排;大体 预算) ★讨论策划案,获取客户对活动的具体 要求及意见; ★获知项目的着重点及难点; ★客户的倾向性。 2、项目汇报★根据客户意见修改后的策划案(包含策划执 行方案、宣传策划案;详细预算) ★准备汇报用投影仪、手提电脑、方案PPT 文档; ★策划文案打印、装订成册; ★汇报流程安排:开场人员,主要讲述人员, 答疑人员。 ★项目汇报; ★合同条款认定 (二)策划流程 任务分工参与部门讨论重点会后工作备注 初次策划会议联络人、活动策划、执行统筹、活动部负责 人★项目背景、需求; ★是否值得继续跟进; ★撰写初步策划案;

分子标记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流程

AFLP分子标记实验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 是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上发展起来的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具有RFLP技术高重复性和RAPD技术简便快捷的特点,不需象RFLP 分析一样必须制备探针,且与RAPD标记一样对基因组多态性的检测不需要知道其基因组的序列特征,同时弥补了 RAPD技术重复性差的缺陷。同其他以PCR为基础的标记技术相比,AFLP技术能同时检测到大量的位点和多态性标记。此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鉴定方面的研究,构建遗传图谱等。 其基本原理是:以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结合了 RFLP、RAPD的分子标记技术。把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然后选择特定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在所有的限制性片段两端加上带有特定序列的’接头”用与接头互补的但3-端有几个随机选择的核苷酸的引物进行特异PCR扩增,只有那些与3-端严格配对的片段才能得到扩增,再在有高分辨力的测序胶上分开这些扩增产物,用放射性法、荧光法或银染染色法均可检测之。 一、实验材料 采用青稞叶片提取总DNA 实验设备 1.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CEQ8000毛细管电泳系统, 2.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台式冷冻离心机, 3. 美国MJ公司PCR仪,

4. 安玛西亚电泳仪等。 三、实验试剂 1. 试剂:请使用高质量产品,推荐日本东洋坊TOYOBO公司的相关产品 DNA提取试剂盒; EcoRI酶,Msel酶,T4连接酶试剂盒; Taq 酶,dNTP, PCR reactio n buffer; 琼脂糖电泳试剂:琼脂糖,无毒GeneFinder核酸染料替代传统EB染料;超纯水(18.2M ? ? cm 2. 其他实验需要物品 微量移液枪(一套及相应尺寸Tip头,PCR管,冰浴等。 四、实验流程 1、总DNA提取 使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植物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或用标准品跑胶检测。一般来说,100ng的基因组DNA作为反应模板是足够的。 2、EcoR1酶消化(20ul体系/样品 EcoR1 1ul

三代测序

第一代测序技术 1977年,Sanger发明的DNA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测序法(chainter?minatorsequencing)和A.M.Maxam和W.Gilbert 报道的DNA化学降解测序法(chemicaldegradationse?quencing)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诞生,但由于化学降解法的程序复杂,后来逐渐被Sanger测序法代替。 Sanger测序法原理: 双脱氧核苷酸没有3′-OH,且DNA聚合酶对其没有排斥性。当添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引物时,在聚合酶作用下ddNTP被合成到链上,但其后的核苷酸无法连接,合成反应也随之终止,后续再根据各个合成片段的大小不同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放射自显影后,便可根据片段大小排序及相应泳道的末端核苷酸信息读出整个片段的序列信息。通过调节加入的dNTP和ddNTP的相对量即可获得较长或较短的末端终止片段。 一代测序的特点:速度快,但是一次只能测一条单一的序列,且最长也就能测1000-1500bp。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单序列测序上。 在小型的细菌基因组测序、质粒测序、细菌人工染色体末端测序、突变位点验证等研究领域中较为常见。 第二代测序技术 第二代测序技术也称为新一代测序技术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相比第一代测序技术,总体往高通量、低成本方向发展。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核心思想是边合成边测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即通过捕捉新合成末端的标记来确定DNA的序列。其特点是能一次并行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的序列测定,且一般读长较短。 通过物理或是化学的方式将DNA随机打断成无数的小片段(250-300bp),之后通过建库)富集了这些DNA片段。接下来将建完的库放入测序仪中测序,测序仪中有着可以让DNA片段附着的区域,每一个片段都有独立的附着区域,这样测序仪可以一次检测所有附着的DNA序列信息。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小片段拼接成长片段。 第二代测序技术平台主要包括Roche/454 FLX、Illumina/HiSeq/MiSeq、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和Applied Biosystems SOLID system。 1、Illumina原理: 桥式PCR+4色荧光可逆终止+激光扫描成像 主要步骤: ①DNA文库制备——超声打断加接头 ②Flowcell——吸附流动DNA片段 ③桥式PCR扩增与变性——放大信号 ④测序——测序碱基转化为光学信号 2、Roche454 油包水PCR+4种dNTP车轮大战+检测焦磷酸水解发光 ①DNA文库制备——喷雾打断加接头 ②乳液PCR——注水入油独立PCR ③焦磷酸测序——磁珠入孔,焦磷酸信号转化为光学信号 3、IonTorrent原理 油包水PCR+4种dNTP车轮大战+微电极PH检测 ①DNA文库制备——喷雾打断加接头 ②乳液PCR——注水入油独立PCR ③微电极pH检测——磁珠入池记录pH

活动策划的基本流程及内容

活动策划的基本流程 1、制定活动实施计划(活动任务推进表,庆典活动物料项目推进表,前期广告宣传计划),依据市场部组织开业庆典活动策划。 2、确定活动、庆典方案(包括备选方案)。 3、与各大媒体谈判包括:软硬新闻、商品广告、有偿新闻,媒体支持等。主要洽谈对象包括:当地各大报纸期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 4、组织采购部与供应商谈判、对象包括:手机厂家、省包、国包,及与公司业务需求紧密相关的其他个人或单位。谈判内容包括:商品价格谈判、商品供货数量谈判、供货条件谈判、赞助费用谈判、文艺活动谈判、供应商独立活动谈判、广告赞助谈判。 5、由市场部提出相关广告策划方案、活动方案及费用预算,内容包括时间、场地、开业活动形式、宣传媒体、广告和宣传品设计方案、公司配合部门、单项费用预算和总额等内容。 6、由市场部组织通讯公司主管总经理、销售部(批发零售)、及相关部门对广告策划方案、费用预算、广告及宣传品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形成“业务评审表”。 7、如果评审未通过,则根据评审意见对方案及费用预算进行修改,并再次组织新的评审。 8、通过评审,由市场部进行开业前的准备工作。 9、开业前软硬广告的撰写设计、排期投放 10、由市场部依据方案,形成“项目实施分工责任表”,并下发通知。 11、办理活动的相关城管手续。 12、市场部与销售部相互配合,购买活动相关物品 13、宣传品的设计、制作与发放。 14、活动内容培训、现场布置. 15、市场部核实活动准备情况。 16、活动、庆典彩排 活动前两天,组织销售部、市场部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熟悉现场活动程序。并进行彩排,可以会议的形式。并根据活动当天可能发生的临时情况制定备选方案。 17、实施活动、庆典的活动方案。 18、实施当天由零售主管和市场部人员检查门店活动促销情况。 19、根据市场信息反馈及临时情况对方案实施进行修改调整。

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原理(简介)

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原理简介 【写在前面的话】:首先,这一篇博文中的内容并非原创,而是对多篇文献中内容的直接摘录,有些图片和资料还来自身边的同事(在此深表谢意!),再夹杂自己的零星想法,写在这里分享与大家,同时也是为了方便自己日后若有需要能够方便获得,文章比较长。 摘要: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虽然就当前形势看来第二代短读长测序技术在全球测序市场上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优势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测序技术也已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快速发展着。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也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医疗研究,药物研发,育种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主要对当前的测序技术以及它们的测序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图1: 测序技 术的发 展历程 生命体 遗传信 息的快 速获得 对于生 命科学 的研究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图1)所描述的是自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建立DNA双螺旋结构以来,整个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 并在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是噬菌体X174的,全长5375个碱基1。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图2)。这个网址为sanger测序法制作了一个小短片,形象而生动。

下一代测序工作流程自动化

下一代测序(NGS)彻底改变了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使全基因组测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效率。然而,典型的NGS工作流程是鲜有革新的,因为它面临许多手动操作步骤和来自成本、通量以及结果变异性的诸多挑战。传统的样品制备和数据分析方法非常耗时,并更易出错。 针对这些挑战,自动化技术为此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减少样品间变异提高了最终数据的精准度。然而,为您的NGS工作流程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给您的实验室配备最佳的自动化整合系统,首先要对以下的四个因素进行评估,然后再作出决定: ? 自动化将如何影响您的实验流程? ? 您可选的自动化方案有哪些? ? 需要多少培训? ? 您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是否需要扩展,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Ilumina文库构建杂交选择和靶向捕获簇扩增和测序Ilumina文库构建杂交选择和靶向捕获簇扩增和测序

图3,高通量PCR纯化自动化工作流程 您是否在纯化时使用真空泵和离心过滤?图3描述了一个中高通 进一步加速:靶标富集技术 量的自动化工作流程图。 基于磁珠技术的靶标富集方法,比如SureSelect靶标富集 试剂盒和SureSelect人全外显子试剂盒,能使您仅对感兴 趣的基因片段测序,提高了几个数量级的实验效率。这些操 作很容易实现和高度扩展,凸显出Bravo自动化液体处理 平台的速度和精度的优势。

如果您的实验室需要更高的通量,您可考虑增加一个更全面的自动化系统。安捷伦BenchCel 微孔板工作站是一个灵活的、可扩展的、通量可媲美大型系统的紧凑桌面式平台。由市面上最灵活和调度高效的安捷伦VWorks 软件控制,BenchCel 工作站可用于复杂的和简单的应用流程,比起传统的手动操作方法能提供更长的无人值守时间和更大的通量。 对于超高通量、高生产率的实验室,您可能需要放弃桌面型系统。安捷伦独立的BioCel 自动化系统基于一个易于定位的直驱机械臂(DDR)。这种高度灵活的系统能与安捷伦其它自动化模块,或第三方设备组合形成定制系统,以满足您实验室的需要。 自动化方案的选择 想一想您实验室的整个工作流程。有各种不同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从垂直移液工作站到BenchCel 工作站再到BioCel 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的通量需求。自动化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您是否需要一个完全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安捷伦拥有一系列的自动化设备可供选择,以适应不同实验室的需要。安捷伦的Bravo 自动液体处理平台具有宽量程的高精度移液性能、兼容不同类型微孔板的灵活性以及独特的开放式设计,易于整合到其他的自动化工作流程中。结合Bravo 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可以大大减少样品制备和检查下一代测序文库质量所花费的时间,并通过减少样本间变异提高了数据质量。 图4. 桌面型选择: A .Bravo 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 B .BenchCel 微孔板操作工作站独立的高通量系统:C. BioCel 系统 A B C

一代至四代测序技术详细讲解

一、我们将如何应对海量的基因信息 新一代测序技术带给人们大量遗传信息的同时,却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障碍。 1980年,英国生物化学家Frederick Sanger与美国生物化学家Walter Gilbert建立了DNA测序技术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至今已有近三十年了。在这三十年,DNA测序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已进入市场的循环阵列测序平台采用的是与Sanger生物化学测序方法完全不同的原理。在过去几年,应用极为广泛的毛细管电泳测序法采用的则是多线并行阵列格式,它运用尖端的荧光成像技术进行碱基识别。上述各类新技术为生物学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使实验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学界对开发这类新技术的兴趣持续高涨,与此同时,人们却发现这些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量信息数据的产生限制了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并降低了其市场价值。 过去,研究人员使用Applied Biosystems(ABI)公司的3730XL毛细管电泳测序仪进行基因分析,每年至多能完成六千万碱基的测序量。随着测序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在2005年刚刚开始进行新一代测序技术开发时,Roche公司和454公司联合开发的焦磷酸测序仪的分析速度就已经达到了上述提及的ABI仪器速度的50倍之上。也就是从那时起,因基因数据过多而产生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而且这个问题随着其他制造商开发出更多更快的测序仪而愈加严重。举个例子,ABI的新一代测序平台SOLiD(supported oligonucleotide ligation and detection)单次运行,便可以分析6Gb的碱基序列;而Roche/454测序仪单次运行可以将上述结果转换成12-15个千兆字节(gigabytes)的数据信息;Illumina Genome Analyzer(GAII)测序系统仅在两个小时的运行时间里,就得到10兆兆字节(terabytes)的信息。尽管对于像Applied Biosystems这样的制造商而言,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达11.25TB的存储量,但对于多数实验室所具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说,规模如此庞大的数据信息,就好像是迎面而来的洪水,让人感到难以控制。 过量信息所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在于,用户无法将初始图像数据进行分类存档,而必须交给相关公司,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读取,然后才能对数据进行保存。对于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说,像这样在每次实验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既繁琐又不经济。与花费上万美元对每一段序列进行备份分析相比,对每一次测序结果进行重新测定显然是一个更简单、更便宜的选择。测序仪制造商称,对原始数据再次进行分析并不能得到更多新的信息。但是,对于454测序仪而言,用户至少可以通过更新的软件从原始数据得到质量更高的序列,从而提高碱基识别分辨率,减少误差。 除数据处理问题之外,研究人员还需要拥有一个足够强大的计算机平台,以便将来自多个测序技术的短小基因片段进行组合,形成基因组外显子。目前问题在于,测序仪生产商仅仅提供用于某些特定基因信息分析的软件,如靶标重测序、基因表达分析、染色质免疫沉淀反应或基因组从头测序等,而并未提供任何其它类型的下游生物学信息分析软件。研究界越来越熟悉这些测序平台对循证生物学的巨大潜力,这也就产生了新的研究问题以及全新类型的试验方法,而这单凭依赖目前的生物学信息是无法满足的。 从这个角度看,SOLiD软件研发公司(https://www.sodocs.net/doc/b57061333.html,/gf/)于今年七月刚刚兼并了两个新的软件公司,这一举动无疑朝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该公司在开放源码许可证下开发软件分析工具,目的就是为了给生物信息学领域提供支持,并为其开发新的算法。 对用户而言,如果能够将数据格式与不同测序平台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所得的统计数字进行标准化,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由于目前以测序平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激烈,因此每个生产商都努力提供最好的数据结果。

三代测序原理技术比较

导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导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读长到短,再从短到长。 摘要: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1,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 长。虽然就当前形势看来第二代短读长测序技术在全球测序市场上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优势 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测序技术也已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快速发展着。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 革,也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医疗研究,药物研发,育种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 这里我主要对当前的测序技术以及它们的测序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图1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生命体遗传信息的快速获得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图1)所描述的是自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建立DNA双螺旋结构以来,整个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 )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 )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并在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是噬菌体X174的,全长5375个碱 基1。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 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 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 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 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图2)。这个网址为san ger测序法制作了一个小短片,形象而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测序技术起步发展的这一时期中,除了San ger法之外还出现了一 些其他的测序技术,如焦磷酸测序法、链接酶法等。其中,焦磷酸测序法是后来Roche公司454技术所使用的测序方法2 - 4,而连接酶测序法是后来ABI公司SOLID技术使用的测序方 法2,4,但他们的共同核心手段都是利用了Sanger1中的可中断DNA合成反应的dNTP 图2: Sanger法测序原理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_田李

·特约综述· 2015, 31(11):1-8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DNA 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它的出现使得科研人员能够以相对较少的经费获得以往望尘莫及的海量DNA 序列,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研究生命科学的方式 [1] 。现阶段,生命科学的研 究已经从以往研究单一基因转变为研究整个基因组,其中既包括了基础研究中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也涉及了应用研究中的医学诊断和农作物育种等[2] 。本文回顾了DNA 测序技术的演化,并论述了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 测序技术的发展 1.1 第一代测序技术 Sanger 等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明了DNA 末端终止法测序技术,他的发明第一次为人们开启了解读生命遗传密码的大门,Sanger 本人也因此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3]。DNA 末端终止法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DNA 聚合酶、模板、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引物、dNTP 和ddNTP 的作用下发生延伸反应,由于ddNTP 的存在,会形成长度不一的DNA 延伸片段;然后采用平板凝胶电泳,用4 收稿日期:2015-04-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158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T706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3CQ018)作者简介:田李,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及比较基因组学;E -mail :tianlister@https://www.sodocs.net/doc/b57061333.html, 通讯作者:赵云峰,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E -mail :yfz667788@https://www.sodocs.net/doc/b57061333.html,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田李1?张颖2?赵云峰1 (1.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曲阜 273165;2.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日照 276826) 摘 要: DNA 测序技术是人类探索生命秘密的重要研究手段。自第一代的Sanger 测序技术诞生以来,DNA 测序技术经历了三代变革,产生了第二代到第四代测序技术,统称为新一代测序技术。目前,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数据产出能力呈指数增长,而且这一技术本身也从依赖DNA 聚合酶的生化反应转变为面向物理学中纳米技术的新领域。新一代测序对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引领了科学研究模式革新和研究思维的转变。科研人员可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组等诸多领域展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新一代测序技术的特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新一代DNA 测序;边合成边测序; 单分子测序;纳米孔;应用DOI :10.13560/https://www.sodocs.net/doc/b57061333.html,ki.biotech.bull.1985.2015.11.003 Th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Tian Li 1 Zhang Ying 2 Zhao Yunfeng 1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2. Shandong Water Polytechnic ,Rizhao 276826) Abstract : DNA sequenc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 in life science. Since the birth of the Sanger sequencing technology, DNA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experienced three generations of change, result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to the fourth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DNA sequencing not only has been improving its productivity in an exponential growth rate but also been evolving into a new technological territories toward physical disciplines of nanotechnology.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hat has landmark significance of life sciences, can improve researches in the genome, transcriptome and epigenome. This review analyze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ers and provide prospective insights into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Key words :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sequence by synthesis ; single molecule sequencing ; nanopore ;applications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6 15:41:55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b57061333.html,/kcms/detail/11.2396.Q.20151126.1541.001.html

三代测序技术的比较

一代、二代、三代测序技术 张祥瑞 2013/04/22 11:43 第一代测序技术-Sanger链终止法 一代测序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Fred San ger及其同事首先发明。其基本原理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能够把长度只差一个核苷酸的单链DNA分子区分开来。一代测序实验的起始材料是均一的单链DNA分子。第一步是短寡聚核苷酸 在每个分子的相同位置上退火,然后该寡聚核苷酸就充当引物来合成与模板互补的新的DNA链。用双脱氧核苷酸作为链终止试剂(双脱氧核苷酸在脱氧核糖上 没有聚合酶延伸链所需要的3-OH基团,所以可被用作链终止试剂)通过聚合酶的引物延伸产生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分子后再进行分离的方法。测序引物与单链DNA莫板分子结合后,DNA R合酶用dNTP延伸引物。延伸反应分四组进行,每一 组分别用四种ddNTP(双脱氧核苷酸)中的一种来进行终止,再用PAG吩析四组样品。从得到的PAGE交上可以读出我们需要的序列。 第二代测序技术-大规模平行测序 大规模平行测序平台(massively parallel DNA sequencing platform )的出现不仅令DNA测序费用降到了以前的百分之一,还让基因组测序这项以前专属于大型测序中心的“特权”能够被众多研究人员分享。新一代DNA测序技术有助于 人们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全面、更深入地分析基因组、转录组及蛋白质之间交互作用组的各项数据。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新一代测序仪产品,例如美国Roche Applied Scienee 公司的454基因组测序仪、美国Illumina 公司和英国Solexa techno logy 公司合作开发的Illumi na 测序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的SOLiD测序仪。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 测序的基本原理是边合成边测序。在Sanger 等测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四种不同的dNTP当DNA聚合酶合成互补链时,每添加一种dNTP就会释放出不同的荧光,根据捕捉的荧光信号并经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处理,从而获得待 测DNA勺序列信息。以Illumina测序仪说明二代测序的一般流程,(1)文库制备,将DNA用雾化或超声波随机片段化成几百碱基或更短的小片段。用聚合酶和外切核酸酶把DNA片段切成平末端,紧接着磷酸化并增加一个核苷酸黏性末端。然后将川umina测序接头与片段连接。(2)簇的创建,将模板分子加入芯片用于产生克隆簇和测序循环。芯片有8个纵向泳道的硅基片。每个泳道内芯片表面有无数的被固定的单链接头。上述步骤得到的带接头的DNA片段变性成 单链后与测序通道上的接头引物结合形成桥状结构,以供后续的预扩增使用。通 过不断循环获得上百万条成簇分布的双链待测片段。(3)测序,分三步:DNA 聚合酶结合荧光可逆终止子,荧光标记簇成像,在下一个循环开始前将结合的核苷酸剪切并分解。(4)数据分析 第三代测序技术-高通量、单分子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