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军事理论重点

军事理论重点

军事理论重点
军事理论重点

军事理论课重点整理

整理人李草萌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

一.国防的含义是什么?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国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国防的主体、目的、手段、对象。

2.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是指统治阶级或国家。

3.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维护国家的安全。

4.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

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的手段主要是军事手段。国防手段具有全民性化整体性的特征。

5.对象:是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把“武装颠覆”作为制止

的对象。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都有哪些?

1.扩张型。

2.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

5.我国属自卫型国防。

四.国家与国防是什么关系?

国家与国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国防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3.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实力构成的。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

式的角逐。

3.现代国防依赖于全民的强烈的国防观念。

4.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5.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

五.如何认识现代国防的地位与作用?

1.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2.国防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各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3.国防是巩固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4.总之,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国防既是生存之本,又是发展

之源。

六.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1

1.1840年,第一次鸦片没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年~1860年,英国“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

二次鸦片战争,中法《北京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俄《瑷珲

条约》。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半殖民程度加深。

3.19世纪80年代初,中法战争,《中法新约》。

4.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马关条约》。中国被进一步肢解,中

国半殖民程度加深,民族危机加剧。

5.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七.中国国防史的启示有哪些?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八.中国国防的基本政策和目标是什么?

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2.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5.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

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九.国防建设的基本成就有哪些?

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2.建立了一支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的人民解放军。

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4.中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第二部分军事思想

一.什么是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

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同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

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二.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行动指南。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能动反

映、理论概括,揭示了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所以能对军事实践

其指导作用。

2.军事思想是研究各门具体军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

3.军事思想对其他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先进的科学的军

事思想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

三.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为了各自阶级的利益,其必

定反应他们各自阶级对战争与军队建设的认识与立场。

2.强烈的时代性。它来源与军事实路。这种不同的时代特征往往最

能反映它所在时代的生产力水平。

3.明显的继承性。是不断的继承与发展的。

四.军事思想体系与内容

2

1.战争观。起源、本质、性质、对战争的基本态度,以及战争与政

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看法与观点。

2.战争问题的方法论。基本方法,基本原理。

3.战争指导思想。

4.建军指导思想。

5.此外,军事思想还包括: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战时与

平时的国防建设理论国防军与后备军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原则。

五.古代军事思想

1.区域:中国和地中海一带沿海国家。

2.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3.奴隶社会时期代表作:《军志》《军政》《易经》《伯罗

奔尼撒战争史》等。

4.封建社会时期代表作:《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

兵法》《六韬》《尉缭子》等。

六.《武经七书》指的是哪几本书?

《李卫公问对》《三略》《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

七.《孙子兵法》涵盖了那些军事思想?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4.“文武兼施,恩威并重”的治军思想。

八.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主要表现有哪些?

1. 形成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

2.《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普鲁士

九.近代中国主要军事观点有哪些?

1.《兵学新书》《军事常识》《兵镜类编》

2.主要军事观点:师夷长技,重整军备;依靠民众,积极备战;避

敌之长,求吾之短;以弃为守,诱敌入险。

十.《战争论》的主要军事思想。

1.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2.战争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

3.攻防是相互的、相互促进的,且防御比进攻强。

4.善于运用民众战争。

5.强调集中兵力,速战速决。

战争论是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奠基作,对军事思想的发展起过巨大作用,在世界军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十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十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建党初至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

2.产生阶段:1927年南昌起义至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

3.形成阶段:“古田会议”至1936年12月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发表。

4.成熟阶段:抗日战争。

5.丰富与发展阶段: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以及和平建设时期。

十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与方法论

3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它的产生与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人们只能认识它,

不能取消它;只能运用它,不能违背它。

(2)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3)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4)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1)人民军队的性质。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确保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根本原则。

(2)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勇敢斗争、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传统和作风。

3.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

(1)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人民战争的基本特征:战争的正

义性战争的群众性

(2)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首先,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其次,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

再次,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是人不是物;武器是战争胜败的重

要因素;最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

必要条件。

(3)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战略战术的内容是包括: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

5.国防建设理论

(1)确定了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的指导思想。

(2)确定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战略。

(3)发展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十四.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1.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确立。

2.是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指南。

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4.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十五.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与

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与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2.毛泽东军事思想对现代战争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现代战争和军队建设的一

般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真理,对指导我国国防建设、

军队建设及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对我军打赢未来信息化

战争,都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十六.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

2.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

3.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4.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

十七.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有哪些?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与发

展。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建设的科学指南。

4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符合当代和未来战争的客观要求。

十八.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由军事战略思想、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思想三部分组成。

十八. 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有哪些?

1.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

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军事篇。

2.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深入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的基本理论。

3.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打赢未来战争的理论指南。

十九.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五个统筹”。2.确立人民军队新的历史使命。

3.确定军事训练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4.强调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

5.深入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确。

6.明确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十.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军事理论。

2.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3.为加快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4.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5.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

第三部分国际战略环境一.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

1.战略环境,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

家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2.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

3.制定国际战略时通常包括哪些外部环境因素?

时代主题、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国际秩序。

二.判断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1.战争危险虽然存在,但是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

增长。

2.引发世界大战的因素减少,世界可以继续维持相对稳定的和

平局面。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问题上升为全球问题。

三.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世界一些地区还存在战争和动乱。

5

3.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更加严重,南北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4.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5.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四.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国际体系是指主权国家之间的互动过程。

1.国际体系具有整体性。各种国际子系统和国际体系是密不可

分的;国际体系的各种行为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国际体系具有有序性。

3.国际体系具有变动的不平等性。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

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国际的变动分为两种形式,

“渐增的变化”(渐进的量化过程),“革命的变化”(矛

盾的突变过程)。

五.如何认识当今时代主题?

1.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2.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主要矛盾和总体发展状

况的概括。

3.正确认识时代主题,有助于战略指导者从宏观上把握当代世

界的主要矛盾和总的发展趋势,从而对国际战略环境作出准

确的判断,避免战略指导的重大失误。

4.时代主题分析切入点:经济关系;力量对比;矛盾关系。

5.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为:和平与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

在曲折和反复中前进。

6.时代主题是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立足点。

六.什么是国际格局?

1.格局一般是指事物内在的力量配置、结构或者模式。

2.国际格局是指在主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在一定历史时期

所形成的对比结构或者态势。

七.国际格局的含义是什么?

1.构成角色:国际战略力量。

2.几大战略力量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

3.这种相互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八.国际格局有哪些基本元素?

1.各国之间的实力对比状态。

2.国家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九.国际格局的特征是什么?

1.国际格局具有稳定性。

2.整体性。

3.过渡性。

十.什么是国际秩序?

1.国际秩序主要是指以一定世界格局为基础所形成的国际行为和相

应的保障机制。

2.分类:基本内容,国际政治秩序、国际经济秩序;性质,不公正、

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6

3.性质判断标准:主要看该秩序赖以生存的利益基础以及该秩序是

否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十一.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政治秩序的关系

1.国际经济秩序是国际政治秩序的基础,反过来,国际政治秩序也

能加速或延迟国际经济秩序的确立。

2.具体的关系表现: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基本上是趋向一致的;

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他们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相辅相成。

十二.国际旧秩序与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

1.旧秩序实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新秩序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

十三.为什么说建立国际国际新秩序的政治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最核心问题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最基本原则,最能反映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共同愿望,最能体现新兴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能够经受得住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验。

十四.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

1.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各种力量在一定

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

2.分类: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国际军事格局,综合起来

也称“国际格局”。

3.其形成、变化、发展的基础:

物质基础: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间的相互对比。大

国实力地位的变化,是导致国际战略格局变动的重要因素。

政治基础:各国在战略利益上的矛盾与需求。

4.国际战略格局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主要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力量对比、

利益矛盾和需求,以及基本的战略关系,是国际政治的核心内容,

是一定时期国际关系特点的集中表现。它是各国生存和发展的基

本外部环境,也是各国制定内外战略和策略和方针的主要依据之

一。

十五. 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内容?

1.要关注国际政治舞台上究竟有哪些战略力量,即大国,或称为

“极”的战略力量

2.关注这些大国,他们之间建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战略关系。

3.在这种业已形成的国际战略格局下,已经建立了一种什么样的格

局秩序。

十六.国际战略格局的力量结构?

1.综合实力是由有形的硬实力和无形的软实力组成的。

2.硬实力包括:自然条件(仍具有重要作用)、经济能力、军事力

量(举足轻重)、科技力量(一般更多地反映在经济、军事等因

素上,以及国民素质等方面,它是影响国家战略力量对比的更深

层次因素。科学技术水平的优势会转化为综合国力优势。)

3.软实力包括:社会文化、民族性与凝聚力、政府体制与管理效率、

领导者决策与管理能力等。软实力因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当一

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十分强大时,它的国力也会随之增强。

4.国际战略格局在形成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7

(1)国家的强弱和实力大小,决定着这个国家在新的格局中的地位和合作。并且按照力量大小进行利益分配;

(2)在新的格局形成过程中,根据这个国家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决定回报;

(3)在小的格局中,主要角色间经过讨价还价达到一种和国家利益相适应的利益均衡。

十七.国际战略格局的类型?

1.单极格局

2.两极格局

3.多极格局

十八.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征?(一超多强的国际战略格局。)

1.复杂性。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世界上局部地区的冲

突不断相互交织。另一方面,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力量结构。

2.斗争性。在较长的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

仍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主线。

3.曲折性。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态势决定了国际战略格局的面貌。

美国实力超前,其他大国和美国的实力处于失衡状态,这导致了新格局形成的渐进性和曲折性。

十九.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情况及原因?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1.大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利益。 2.世界和平力量有了明显的增长。

2.核武器的强大毁灭力遏制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十.世界局部动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引发世界动荡的主要根源。

2.极端民族主义。

3.国际恐怖主义。

二十一.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是解决非传统安全的重要途径。

二十二.什么是国家周边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及内部因素的总和。全面系统地分析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正确制定国家军事战略和科学筹划国防建设的重要依据。

二十三.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及精髓是什么?

1.强调国家享有主权(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

2.强调国家的综合安全。(经济安全为核心)

3.强调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紧密相连。

4.新安全观的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合作。

二十四.中国周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美国继续实行遏制政策。为中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

(1)政治上,以人权问题进行牵制。

(2)经济上:一是挤压中国能源空间;二是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国际上制造矛盾;三是逼迫人民币升值,扰乱人民币汇

率。

(3)军事上,在日韩驻军,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

2.周边热点地区仍有发生突变的可能。

8

(1)朝鲜半岛问题(2)印巴冲突

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中印边界争端。

4.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活动威胁中国安全。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

5.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

(1)与日本有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的争议。

(2)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的争议。南海是世界上第三大海。

6.“台独”分裂对祖国统一构成挑战。

(1)“台独”势力各种分裂活动不断,“法理台独”危险依然存在。

(2)台湾当局大力加强军队建设,企图“以武拒统”。

(3)国际敌对势力插手,增大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

二十五.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疆域辽阔,边界线漫长,相邻国家众多。

2.战略地位重要,是众多大国利益的交汇点。

二十六.中国周边环境的有利方面是什么?

1.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2.美、俄、日等世界大国与中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3.中国与邻国友好关系发展顺利。

二十六.国家安全观主要由哪些基本观念构成?

国家安全观是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安全观念。主要有安全利益、威胁、空间、战略、效益观念等基本观念构成。

二十七.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

1.保证国家的全面发展。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十八.我国新战略安全观主要内容有哪些?

以国家安全为主体,突出主权安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政治基础;以相互安全为理论前提;以综合安全为安全维护的内容;以合作安全为现实安全的途径;以“共同安全”和“普遍安全”为目标;

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新安全观的核心。

二十九.中国是怎样构建周边安全机制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的?

1.强调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共同性。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

2.积极推动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建设。

3.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

睦邻、安邻、富临“为方针,营造睦邻友好环境。

三十.怎样维护我国国家安全?

1.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2.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3.奉行积极防御的安全战略,积极调整国防建设模式。

9

4.积极参与地区和多边安全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5.

大力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的国家安

全观。

第四部分军事高技术

一.什么是高技术?

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在一定时期内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和关键作用的技术群。

二.什么是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和。

三.军事高技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高技术可分六大技术群:信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新材

料、航天、生物、新能源和海洋技术。

2.从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关系层次上来看,军事高技术分为两

类:一是,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共性基础技术;二是,直接应用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

四.军事高技术的特点?

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的共同特点:

1.高智能。

2.高融合。

3.高投资。 5.高风险。

4.高竞争。 6.高效益。 7.高渗透. 8.高速度。

军事高技术特点:

1.作用范围广。

2.命中精度高。

3.毁伤威力大

4.反应速度快。

5.夜战效果好。

6.保障手段新。

7.信息能力强。

五.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带来哪些影响?

1.侦察立体化。 2打击精确化。 3. 反应高速化。

4.防护综合化。

5.控制智能化。

六.军事高技术发展趋势?

1.武器平台向传感器等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发展。

2.系统的高技术化由单一向“系统集成发展”。

3.单一的进攻或防御能力向建立攻防兼备的能力发展。

4.高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全面化。

5.军事高技术化将会由少数发达国家向更多国家发展。

七.军事高技术对现代军事发展的影响?

1.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2.对国防经济的影响。

3.对战争样式和作战方式的影响。

4.对军队编制装备的影响。

5.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6.对指挥的影响。

7.对后方保障的影响。

10

第五部分信息化战争

一.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社会,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及信息化的武装

装备,为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战争。信息化战争是建立

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上的新型战争。具体而言,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

化时代,交战双方或一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

器为主要作战工具,以信息站为主要作战形式的战争。信息化战争是

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

二.信息化战争与信息战之间的联系?

信息战是信息化战争的雏形,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战向高级阶段演

进的必然结果。

三.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形成的主要标志?

1.数字化军队的出现。

2.天军的出现。

3.信息化战场的出现。

4.新的作战理论的出现。

5.智能兵器的出现。

四.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战争空间的多维化。

2.武器装备智能化。

3.作战力量立体化。

4.参战人员高素质化。

5.作战进程短暂化。

6.作战效果精确化。五.信息化战争进程短暂化的原因是什么?

1.战场侦察监视设备的高智能化,缩短了对目标的侦查时间。

2.信息战争网络化的使用将信息的传输与处理速度大大加快。

3.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指挥员的指挥决策赢得了时间。

六.信息化战争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信息化武装力量:信息化现役部队、信息化预备役部队、信息

化武装警察部队、信息化民兵。

2.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军用智能机

器人、单兵数字化装备。

3.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

七.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有哪些?

1.信息战。

2.情报战。

3.电子战。

4.精确战。

5.网络战。

6.心理战。

八.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1.制信息权、制天权的争夺将异常激烈。

2.智能化、无人化武器装备将大量涌现。

3.信息化作战平台将成为战场支撑。

4.作战形式将发生质的飞跃。

5.作战思想将发生巨大变化。

九.面对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如何加强我们的国防建设?

1.确立信息化思想新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发展。

2.树立信息时代国防建设新理念。

3.大力加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

11

4.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5.努力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

12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重点提纲

军理重点 第一章中国国防 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基本要素: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主权②保卫国家领土完整③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④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军事活动为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中立型(瑞典、瑞士)、自卫型(中国)。 2.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一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号主席令公布施行。《国防法》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部门法,亦称基本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三种形式:①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②按军官待遇入伍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有三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施行。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七十八号主席令予以公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于2010年2月26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二十五号主席令予以公布,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9.公民国防义务:①兵役义务(形式:服兵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10.公民国防权利:①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②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军事理论重点

军事理论重点 第一章 国防定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1.捍卫国家的主权,始终是国防中占第一位的,根本的目的和任务。 2.维护国家的统一.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4.保护国家的安全 国防的手段——主要是军事手段 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事”侵略“ 要制止的是”武装颠覆“ 国家的国防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 国防政策和社会制度决定国防类型 国防的基本类型:1.扩张型2.自卫型3.联盟型4.中立型 国防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多样性、多层性、协调性 国防产生:夏朝 夏商周:“兵农合一”的军民制度征兵制出现:战国时期 古代兵法:《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启示:1.经济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科技进步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 属于同一层次的:《国防法》、《兵役法》、《军官军衔条例》等 1997年3月14日通过了《国防法》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兵役法》:1984年颁布1998修正 《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颁布实施 国防教育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究实效 国防教育原则: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每年的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国防领导体制:1、中共中央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3、国家主席4、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 原子弹:1964年氢弹:1967年人造卫星:1970年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制定了“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裁军:1985年100万1997年50万2003年20万2015年30万 国防建设成就;1、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建立一支正规化、诸军兵种合成的人民军队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军事理论总结

第一章 国防的概念: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 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功能:立国、卫国、强国 国防类型: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北约、欧盟)、中立型(瑞士、瑞典)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历经了4000年的历史 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 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 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 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角度思考“富国强兵” 富国→经济建设,强兵→国防建设,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偏废,需要统筹兼顾。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强兵也是富国的重要保证,没有巩固的国防,一旦外敌入侵,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为了保持一个安全的经济建设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建立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国防。这是社会发展史反复证实了的客观规律。 ☆古代国防对现代国防的启示?中国国防历史对国防建设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是: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 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基本特征: 1、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 2、完善了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 3、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 4、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5、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6、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 重点概念 1.军事科学: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3.军事学术:军事学术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队运筹学、军制学、战争动员学、军事教育训练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队后勤学,以及军事历史学、军事地理学等学科。(窃以为后面这些XX学的应该不用背) 简答出题 1.军事科学的任务: 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负责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星级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史诗战争的原则和方法。战争的性质主要指它的社会政治性质,此外,战争还有它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武器装备、作战方法等方面的性质。战争规律是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战争闺女,包括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都是客观存在并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是可以认识的。 2.军事科学的功能 (1)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 (4)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5)军事科学的许多重要原理原则对社会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3.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 (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 (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4.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基本方法 (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发展与国防 姓名:李想 学院:化材院化学类三班军事发展对当代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军事发展成为巩固国防的重要手段。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军事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军事更是飞速发展,军事力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防涉及国家的安危,是国家的大事。中国式社会主义国家,其国防的性质集中体现为自主性、防御性和人民性.建立巩固的国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本质是国家一系列国家防务活动。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告诉我们国防对国家领土,居民,政府和主权的重要性,军事发展是加强国防的主要手段经济发展也是必要手段,为军事发展提供物质和人才的条件。军事的发展在于国防科技的发展,国防科技与军事和国防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几个方面,军事上的需要促成了国防科技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军事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此同时还会促使军事领域不断发生变革,甚至导致出现军事革命;军事上的变革和战争提出了新的需要又会给国防科技发展以新的推动力。国防科技与军事之间相互关系的这种机制或逻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 现阶段我国的国防建设的基本道路主要是三个方面:走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道路。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是通

用性强的军用设施做到军民合用,以提高国防和经济双重效益。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发展。在现在世界的形势下国防成为了各国国策重要方面,中国军费每年呈两位数增长,用于军事科技的研究与军事人才的培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50年代至80年代末,在长达40余年的冷战岁月,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争,两国都执行优先发展国防科技的战略,并要求国防科技部门为军队研制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在战术技术性能上超过对方的先进武器装备。在军事需求的强烈刺激下,两国的国防科技发展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达到了极度的繁荣。许多其他国家在这种临战状态下也被迫采取相应的对策加速国防科技的发展。据统计,到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每年的国防科研经费累计高达800~1000亿美元。就这样,在冷战的军事需求的推动下,军事发展进入了军事高技术时代。 走投入少,效益高的国防建设道路,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国家产生以后,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以及维护和获取国家的根本战略利益,便产生了国防和国家间的战争。为了巩固国防或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各国都力图掌握更先进的军事技术手段,于是便组织专门力量研制武器装备,国防科技便由此产生。由于新的武器的发明和使用可以造成军事上的巨大优势,从而使得最幼稚的公理论者,也从手枪战胜利剑的铁的事实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国防科技对于军事及战争的重要影响,同时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各国也是极其重视,开办军校从在校大学生当中

军事理论重点,帮助复习

军事理论重点,帮助复习 上课没听是吧?呵呵,我也没听,但是不用怕,以下是前辈们总结的重点,呵呵,抄下吧,考试专用! 还考不过?死去!!!!!!!!!!!!!!!!!!!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 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 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 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 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七、武经七书的含义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八、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

(完整word版)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专用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 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 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 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 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军事理论重点(最终版)

军事理论重点 1.国防?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军用卫星包括哪几类? 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等。 4.传统伪装措施有哪些? 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光与音响伪装。 5.隐身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并简单阐述 主要有以下几种:(1)新材料技术:a.多频谱隐身材料、b.纳米材料、c.智能型隐身材料;(2)等离子体技术;(3)应用仿生技术。 6.谈谈你对人民战争基本属性的认识? (1)正义性战争的政治目的是符合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根本利益的,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战争有了正义性才会有群众性,失去了正义性就不会有真正的群众性。 (2)群众性人民战争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动员更广泛,更深入,由于人民战争的领导者们在思想上是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因而能够形成比一般战争的声势要大得多的,群众自觉投入战争活动的动人场面,群众会表现出较高的参军,参战,支前等热情。 7.我国和印度存在了12.55万平方公里的争议面积,印度侵占9.2万平方公里,占争议面积74% 8.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2500米深度是切断大陆架的标准。 9. 我国宪法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有权“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10. 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后发制人。 11. 现代伪装技术包括电子伪装和信息伪装。 12. 人民防空动员是指我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减少空袭损失,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 13. 国家地缘环境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 14.电子伪装是指依托电磁波的信息特征,采取相应电子技术方法实现军事伪装的目的。 15. 隐身技术又称作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或使敌方探测系统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 16. 我国国防动员法规定,国防动员的协调机构是指国防动员委员会。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 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 手段:以军事为主要手段 对象:侵略与武装颠覆 基木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吋状态转入战吋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1、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木特征? 答(1)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加丰富(与传统国防相比有三点明显不同)首先是国防行为的主体是国家,不仅仅是某些国防职能部门的事情?其次国防事业涉及国家的广泛领域既包括军事设施,武器装备等硬件建设,也包括国防教育,动员机制等软件建设?第三是国防斗争贯穿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战争吋期,临战准备和和平吋期. (2)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主要有暴力对抗,威慑手段,谈判方式和运用影响力量. 非暴力手段客观上居于国防的重要地位. (3)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现代国防理论强调是以经济与科技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凭借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理论. (4)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密切 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武器准备发展的总水平和国防力量的总规模. 另一方面:强大的国防能够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并充分发展国防系统的社会经济功能,多方面支援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厦门大学军事理论与训练考点整理

军事理论与训练 一.名词解释 1.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对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军事科学: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3.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4.战争观: 战争观是人民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主要回答战争是什么,即战争的基本性质和人们对战争所应采取的态度等一系列关于战争的根本问题。5.伪装: 伪装是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6.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减弱目标自身的反射和辐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探测发现的技术”。 7.侦察卫星: 卫星侦察是使用人造卫星进行的侦察。根据任务和侦察设备的不同,侦察卫星又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预警卫星和核爆炸探测卫星等。 8.国际战略力量: 国际战略力量是指在国际关系中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形势及国际战略的运作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9.武装力量动员: 武装力量动员是国家将军队及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所采

取的措施。 10.国防: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 ①武器装备的高度信息化;②战争能量释放形态的信息主导化; ③战场空间的多维一体化;④信息系统成为作战双方的主要打击目标; ⑤制信息权成为战场争夺的核心和基础; 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 ⑦软杀伤与硬摧毁有机结合成为作战的普遍法则。 2.简述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 ①必须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观念; ②必须将国防信息化建设融入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之中; ③必须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④必须加快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步伐; ⑤必须创新信息化战争理论体系。 3.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①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②人民军队思想;③人民战争思想; ④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⑤国防建设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和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法原则;国防建设思想是建国后其军事实践和理论创造的结晶。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第一章中国国防 1. 国防的概念: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 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历经了4000年的历史。 4. 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 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 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 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5. 中国近代的国防: 了解如下对外反侵略战争(书P12)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民国时期的国防:

军阀混战和中华民族的崛起 日本的侵略及中国抗日战争 思考题: 1.富国强兵(古代、现代):富国→经济建设,强兵→国防建设,从二者的关系角度出发如何理解富国强兵? 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强兵也是富国的重要保证,没有巩固的国防,一旦外敌入侵,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为了保持一个安全的经济建设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建立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国防。这是社会发展史反复证实了的客观规律。 2.古代国防对现代国防的启示?中国国防历史对国防建设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7. 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是: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 (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8. 国防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基本特征: (1)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 (2)完善了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 (3)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 (4)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5)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6)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

军事理论课感想

军事理论课感想 摘要:开设军事课程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上军事理论课之前,我对军事方面的事真的一无所知。但学完军事理论之后,我懂得了一些国防和军事知识,也认识了许多高新的军事武器,并感受到了历史赋予我们大学生保卫祖国,建设国家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在学习过程中,我看到了原来世界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和平,那么稳定。除了说为了反恐,各个国家都为了在众多国家中争得一席之位,不断地训练军队,研制高新军事技术,以期增强本国的军事。 我国虽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防重新得到振兴,提高了军队建设中的技术含量,但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威胁。首先,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我国边境的战火从未真正熄灭过。其次,局部战争是和平危机的主要根源。现在世界面临着五大危机分别是:联合国危机、多极格局危机、发展中国家面临战争危机、世界面临军备竞赛危机,核危机。再次,多元化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主权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最后特殊的地缘环境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和挑战: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我们的陆地边界争议区和海上边界争议区,还有谈不来打不成拖不起的三难选择。 因此,我们必须得进一步地增强我国的军事实力。 首先,要有完善的军事理论。 其次,要有先进的武器。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器里面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它对战争结局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今年的几场战争中,如海湾战争,美空袭南联盟,美占领伊拉克,军事武器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电子对抗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精确制导技术,这些可以蒙蔽敌人的眼睛,便于自己的大规模作战的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中国的武器装备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还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卫星监察,

军事理论试题

军事理论试题 填空题(20分,每题一分) 1、世界各国的国防共有四种类型,分别是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3、目前,世界格局正处于动荡和调整之中,但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方向。 4、美国在全球划分为五个战区,即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南方战区、北方战区。 5、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出先发制人战略,这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分水岭,将改变二战后美国对外用兵的原则。 6、当前,俄罗斯军队部署的重点在欧洲,大约部署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二。 7、从宏观上讲,高技术主要分为六大技术群: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 8、精确制导武器,就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 9、高技术战争,是指在核威慑条件下,全面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及相应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方式所进行的战争。 10、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1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12、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邓小平以其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及时洞察了这些重大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 13、目前,我国的军事战略为积极防御。 14、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军事强国之一,是唯一可以和美国军队抗衡的力量。 15、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16、核武器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17、国防的根本职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18、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从内涵上,可分为:生存目标和发展目标。 19、国防教育的方针是: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20、《孙子兵法》共13篇,大致分3个部分。 21、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他带领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刚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军事理论重点

军事理论重点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与军事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活动,以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国侵略和颠覆。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 含义:主权国家为满足战争的需要或临时处理重大危机和自然灾害等突发局势,以保障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是主权国家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的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的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它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行为规则的一般术语,通过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以加强国防,特别是军队的建设。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 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七、武经七书的含义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1、现代战争一般是指在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条件下进行的战争。它包括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 2、现代战争特点:战争起因复杂。;战争将在核、生、化武器威慑的环境中进行;战场空间向多维化发展,作战行动节奏加快,战场综合破坏效应增强。;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大。;非接触战争和非对称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形式。;非战争军事活动和非军事战争行动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战争起因复杂:1.强权政治2.领土争端3.资源争夺4.民族纠纷5.宗教矛盾6.意识形态的冲突7.非国家行为体与主权国家的冲突 4、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的表现:1.超强的渗透力2.攻心夺志的利器3.良好的战争动员能力4.遏制战争的重要工具 5、非接触战争和非对称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形式:1.“零死亡”的非接触作战2、以劣胜优的非对称作战 6、非战争军事活动:1.军事演习2.验证新式武器装备;非军事战争行动:1.贸易战2.金融战3.心理战4.网络战 5.生态站 7、战争的形态产生了四次较大的转变,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 8、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由血与火的有声战场搏斗转为精神、意志、智慧无声战场的角逐;由硬打 击转为软杀力;信息化战争将向民间化发展;传统的攻防观受到挑战;传统概念中的战争界线由直观变得模糊。) 9、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10、新军事变革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它的实质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 11、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既是新军事变革的应有之义,又是指导其他军事形态构成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也必须积极创新军事理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军事变革的顺利进行。 12、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加快武器装备研 发速度,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调整军队体制编制(制定长远计划、压缩军队规模、调整军队结构);努力推进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走质量建军和科技强军之路。;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 13、加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把经济能力、科研条件、生产状况和装备部队统筹安排。;把世界军事技术新的发展与国家可能提供的技术条件统筹协调。;把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实际需要与贯彻军事战略对武器装备的要求统筹协调。 14、如何加速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一方面,要依托地方进行信息化人才的双向培养;另一方面,军事院校教学中要加大高新技术知识的比重,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水平,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和信息化文化氛围。) 15、信息基础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哪三个方面?(一是努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二是加快国家大型网络系统建设;三是大力开发各种软件技术。) 16、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制胜理念有何不同?(机械化战争的制胜理念是消耗敌人、摧毁敌人,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信息化战争的制胜理念是控制敌人、瘫痪敌人,通过破击敌人作战体系,达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大学军事理论知识点

《战争论》的诞生标志着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形成。《战争论》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战争观、战略思想、作战思想和建军思想这四个方面。 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任务是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侵略。国防的基本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中立型国防是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们采取自卫型的国防。 军事思想的特点:(1)鲜明的阶级性;(2)突出的时代性:(3)明显的实践性;(4)一定的继承性。 军事思想的地位作用主要体现在:(1)重要的先导作用;(2)重大的指导作用;(3)重大的威慑作用。 《军政》、《军志》这两部兵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诞生。 军事思想的是人们对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知识。对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进行科学分类,军事思想的内容包括两部分: 1、军事哲学——研究军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军事实践的指导原则——具体指导战争、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方 针和原则。 我国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总理兼任。我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我国宪法第八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有权“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人民防空动员是指我国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减少空袭损失、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的基本程序是:进行动员决策、发布动员令、优化动员机构、修订动员计划、组织调动国防资源、检查与评估六个基本程序。 现代伪装技术包括电子伪装和信息伪装。现代伪装技术包括电子伪装和信息伪装。目前已经采用的雷达隐身技术主要有隐身外形技术、隐身材料技术、对消技术等。目标的可探测性特征包括形状、色泽、位置、阴影、痕迹等。隐身飞机是应用隐身技术手段最多、发展最快的隐身兵器。 隐身技术又称作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或使敌方探测系统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距离缩短的综合技术。 传统伪装措施有:天然伪装、植物伪装、迷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

军事理论要点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 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 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七、武经七书的含义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八、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军事理论重点

大一军事理论课论文几天的军事理论课下来让我认识到了国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战争制胜的手段根据本人的学习和认识我更加意识到古往今来军事家所说“天时地利人和”的含义将其对应起来我总结为天时——制胜之法军事思想策略地利——战争利器高新技术对战争的影响人和——人力之重后备生力军青年对国防的重要作用。 一、军事思想策略一>古代军事思想与现代战争孙子是我国古代兵家之大成者其所著《孙子兵法》家喻户晓名扬海外。《孙子兵法》对现代战争和现代军事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文字苍古雄劲内容博大精深揭示了故争的最一般规律在中国军事史和军事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舍事而言理采用”抽象法”论述军事领域内部联系和规律。它从战略高度来论述军事问题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详备富赡的内容。《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因而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与国外的一些军事理论著作相比它不仅成书时间要早学术性要强而且有其独特新颖的思想体系。它几乎涉及了军事学中理论科学的各个门类各个分支学科。它在军事学本上的理论意义不仅跨出了奴隶制时代也跨出了封建时代。《孙子兵法》传到国外以后对世界各国军事学术思想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影响受到很高评价和赞誉。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西方的战略家竟把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请到今天这个核时代的世界上来对《孙子兵法》作了新的解释制定出了所谓“孙子的核战略”。二>毛泽东思想与现代战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源于它的指导。军事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两个核心内容人本思想。政治上强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军事上强调依靠人民进行战争战术上着重保存已方实力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把“人”放在战争的首要位置上。运动战。红军使用这种战法击败了国民党的强大军队因此有人认为这是弱者的选择是在没有强大的火力进行阵地攻防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事实上 无论实力强弱这种战法都显得更为灵活机动战术的应用更加多样化只要不是坚守不可丢失的战略要地运动战都是一种好的选择。这些特点使得毛泽东思想可以用来指导现代战争。2军事辩证法学说。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军事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概括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最高层次。它既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精髓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是用以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战争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要用辩证的观点而不一定是径情直遂的方式处理战争指导上的军事与政治、军事与经济、战争与和平、物质与精神、进攻与防御、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内线与外线、持久与速决等等矛盾关系。可以说从军事辩证法概念的提出到这一学说的完整建立都是毛泽东的首创。二、新技术与军事21世纪的战争形式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数字化部队数字化战场非线性作战全维作战立体空间作战信息战争机器人战士智能战争......新论颇多。冷静观察这场军事革命狂飙的重心是信息战实质是推动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信息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军事专家们预言世纪的战争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