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用法向量求二面角时法向量方向的判断

用法向量求二面角时法向量方向的判断

用法向量求二面角时法向量方向的判断
用法向量求二面角时法向量方向的判断

用法向量求二面角时法向量方向的判断

贺年成

摘要:在求二面角时如何判断法向量的方向

关键词:法向量 二面角 方向 判断 借助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时,二面角的平面角θ的大小与法向量的所

成角α(=α12<,>n n

)相等或互补,当二面角两个法向量都指向二面角的内部或外部时,θπα=-(图1);当两个法向量一个指向二面角的内部而另一个指向二面角的外部时,θα=(图2)

对于法向量的方向的判断一直是个难点,其实我们可以借助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就可以判断法向量的方向,具体方法如下:

面ABC 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分别交于A,B,C 三点,不妨设A(a ,0,0), B(0, b ,0), C(0,0, c ),坐标原点O 在面ABC 上的射影为D 点,容易证明:ABC ?是锐角三角形,而且D 点为ABC ?的垂心1,也就可以知道D 点在ABC ?的内部,设D (x,y,z ),也即向量OD

=(x,y,z )

,则知x ,y ,z 分别与a ,b ,c 同号,此时取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n =(111,,x y z ),若n 与向量OD

的对应的一个坐标同号,

1

容易证明三侧棱两两垂直的三棱锥的性质: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底面为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的内部。

则另外两个也必然对应同号,也即111,,x y z 与a ,b ,c 对应同号,

这样,只要111,,x y z 与对应的a ,b ,c 有一个同号,则可知n 与OD 同向,从而可进一步判断出n

的方向为指向平面ABC 异于原点O 的一侧,否则就指向原点所在的那一侧,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判断法向量到底指向二面角的内部还是外部。若二面角的一个半平面过坐标原点,则可以通过平移半平面,让坐标原点置于二面角的内部或外部,再用上面的方法判断。

例. 如右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DC ,E ,F 分别是PC,PD 的中点,(1)求二面角F —BE —C 的大小,(2)求二面角D —BE —C 的大小。

解析:(1)以D 点为原点,DA 所在直线为x 轴,DC 所在直线为y 轴,DP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依题意有P (0,0,2),F (0,0,1),E (0,1,

1),B (2,2,0),C (0,2,0),BE =(-2,-1,1),FE

=

(0,1,0),EC =(0,1,-1),DE =(0,1,1),设1n =

(111,,x y z ), 2n =(222,,x y z ), 3n

=(333,,x y z )分别为平面BEF ,平面BEC ,平面BDE 的法向量,110

BE n FE n ?=??=?? ?1111200x y z y --+=??

=? 可取平面BEF 的一个法向量 1n

=(-1,0,-2) ,220

BE n EC n ?=??=??

?22222200x y z y z --+=??-=? 可取平面BEC 的一个法向量2n

=(0,1,1),坐标原点D 在二面角的内部,平面BEF 与Z 轴交于F 点,F 点的竖坐标与0n 的竖坐标符号相异,可知1n

的方向指向坐标原点D 所在的一侧,也即1n

指向二面角的内部,同理,平面BEC 与Y 轴交于C 点,C 点的纵坐标与2n 的纵坐标符号相同,可知2n

的方向指向异于坐标原

A

点D 所在的一侧,也即2n 指向二面角的外部,由此可知,向量1n 与2n

所成的角

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121212cos ,n n n n n n <>=

=,故二面角的平面角

为arccos(5

-

。 (2)330

BE n DE n ?=??=??

?33333200x y z y z --+=??+=?可取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3n =(1,-1,1),而此时坐标原点在D 在平面上,可以把平面BDE 沿着竖轴正方向移动到'D ,使

坐标原点在二面角的内部,此时'

D 的竖坐标和3n 的竖坐标相同,故3n

指向异于

原点的另一侧,也即指向二面角的外部,由此可知,向量2n 与3n

所成的角是是

二面角的补角,23

2323

cos ,n n n n n n <>=

=0,故二面角的平面角为2π。

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及其角度关系的确定

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及其角度关系的确定 我们都知道,向量知识在数学学科里有其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立体几何求角和距离时,若利用向量知识求解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体现了向量知识的工具性和灵活性。而在应用向量知识求解二面角的大小时,不是所有的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都和二面角相等,有时是互补,那么,什么时候相等,什么时候互补,如何确定其“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一直以来是困扰很多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难题。 向量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质—自由性,当一个向量在空间的某一位置时,可以自由移动,只要满足其方向不变,其无论移动到任何位置,向量都是相等的。根据这一性质,当我们把二面角的某个半平面的法向量求出后,把它的起点放到坐标原点,然后确定其向量的方向的指向,从而确定其法向量的夹角和二面角的大小的关系,在确定了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关系后,再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求出二面角的大小,下面就来具体阐述一下这一做法。一. 规定法向量的指向方向 1.当法向量的方向指向二面角的内部时称之为向里指, 如:图1中的1n 向量。 2.当法向量的方向指向二面角的外部时称之为向外指,如:图1中的2n 向量。 二. 法向量的夹角和二面角大小的关系 1.设 21,n n 分别为平面βα,的法向量,二面角βα--l 的大小为θ,向量 21,n n 的夹角为?,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都向里或都向外指时,则有π?θ=+(图 2); 2.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一个向里指一个向外指时?θ=(图3)

1.已知二面角βα--l ,若平面α的法向量)3,4,4(=,由向量的相等条件知,坐标是(4,4,3)的向量有无数多个,根据向量的自由性,我们只需做出由原点出发的一个向量便可,如图4所示,从而,我们很容易的判断出平面α法向量的方向的指向,是指向二面角的里面。 2.若平面α法向量)1,3,4(--=,同理可做出从原点出发的法向量,如图5所示,显然,方向是指向二面角的外面。四.应用举例 例题1. 如图6,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C 1D 1中G 、E 、F 分别为AA 1、AB 、BC 的中点,求作二面角G —EF —D 半平面GEF 的法向量并判断其方向。

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教案

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平面 角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三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家知道,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以往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时,主要采取“形到形”的综合推理方法,即根据题设条件,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由线线,线面等关系确定结果,这种方法没有一般规律可循,对人的智力形成极大的挑战,技巧性较强,致使大多数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 高中新教材中,向量知识的引入,为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它能利用代数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引入向量,对于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提供通法,避免了传统立体几何中的技巧性问题,因此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为适应高中数学教材改革的需要,需要研究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各种问题。本文举例说明如何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空间角问题。以此强化向量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向量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不需要繁杂的推理,只需要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的代数运算,方便快捷。空间角主要包括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下面对二面角的求法进行总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求平面的法向量; 2.使学生学会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方法; 3.使学生能够应用向量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4.使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求平面的法向量;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法. 教学难点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法.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一、回顾相关公式: 1、二面角的平面角:(范围:],0[πθ∈) 角的补角. 3、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进行向量运算) (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回到图形) Ⅱ、典例分析与练习 例1、如图,ABCD 是一直角梯形,?=∠90ABC ,⊥SA 面ABCD ,1===BC AB SA , 2 1 = AD ,求面SCD 与面SBA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分析 分别以,,BA AD AS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

用法向量求二面角和证明两平面垂直

用法向量求二面角和证明两平面垂直 用法向量证明两平面垂直问题 要证两平面相互垂直,只需找出这两个平面的两个法向量,证明这两个法向量相互垂直。 例1.如右图,△ABC 是一个正三角形,EC ⊥平面ABC , BD ∥CE ,且CE=CA=2BD ,M 是EA 的中点。 求证:(1)DE=DA ; (2)平面BDM ⊥平面ECA ; (3)平面DEA ⊥平面ECA ; 分析(3):建立如图所示右手直角坐标系 ,不妨设CA=2, 则CE=2,BD=1,C (0,0,0),A (3,1,0),B (0,2,0),E (0,0,2),D (0,2,1),( ) 2,1,3-= EA ,()2,0,0=CE ,()1,2,0-=ED , 分 别假设面CEA 与面DEA 的法向量是()1111,,z y x n =、()3222,,z y x n =,所以得 11111113203200x y z y x z z ??+-==???? ?==????,22222 2222 3203202x y z x y y z z y ??+-==?????-==???? 不妨取() 0,3,11-=n 、()2,1,32=n ,从而计算得02 1 =?n n ,所以两个法向量相互 垂直,两个平就相互垂直。 用法向量求二面角 如图,有两个平面α与β,分别作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1n 与2n ,则平面α与β所成的角跟法向量1n 与 2n 所成的角相等或互补,所以首先必须判断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例2、如下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B=a ,AD=3a ,sin ∠ADC= 5 5 ,且PA ⊥平面ABCD ,PA=a ,求二面角P-CD-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分析:依题意,先过C 点CE ⊥AD ,计算得ED=2a ,BC=AE=a,建立如图右角直角坐标系,则P (0,0,a ),D(0,3a,0), C(a,a,0), () a a PD -=,3,0, () a a a PC -=,,, ()0,3,0a AD =,()0,,a a AC = 取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1,0,01=n ,设平面PCD 的法 z y x E A D B P C z y x M C B A E D

二面角的几种方法及例题

二面角大小的求法(例题) 二面角的类型和求法可用框图展现如下: 一、定义法: 直接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特殊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垂线,得出平面角,用定义法时,要认真观察图形的特性; 例、 如图,已知二面角α-а-β等于120°,PA ⊥α,A ∈α,PB ⊥β,B ∈β. 求∠APB 的大小. O OA PA OB PAOB OA AOB AOB=120APB=60OB PB PB βαβ⊥⊥∴⊥⊥⊥∴⊥∴⊥∠∠?∠?做交线,交于点,连接平面交线同理交线又交线交线面交线即可得为面的二面角,所以 例、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是正方形,PA ⊥平面ABCD ,PA=AB=a ,求二面角B-PC-D 的大小。 提示:PAB PCD ?,而且是直角三角形 P

二、三垂线定理法: 已知二面角其中一个面内一点到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是平行四边形,PA ⊥平面ABCD ,PA=AB=a ,∠ABC=30°,求二面角P-BC-A 的tag 大小。 A AH BC BC H PH ABCD PA AB PA BC PHA PHA H ABH=30AB=a AH=a/2 tag PHA 2 PA BC AB ⊥⊥∴⊥⊥∴⊥∴∠∠?∴∴∠=过做,交于,连接面,面为二面角在中 , 例:如图,ABCD-A 1B 1C 1D 1是长方体,侧棱AA 1长为1,底面为正方体且边长为2,E 是棱BC 的中点,求面C 1DE 与面CDE 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 提示:CO ⊥DE ,而且是长方体!!! p A B L H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E O

(完整版)《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教案

第三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家知道,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以往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时,主要采取“形到形”的综合推理方法,即根据题设条件,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由线线,线面等关系确定结果,这种方法没有一般规律可循,对人的智力形成极大的挑战,技巧性较强,致使大多数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 高中新教材中,向量知识的引入,为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它能利用代数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引入向量,对于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提供通法,避免了传统立体几何中的技巧性问题,因此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为适应高中数学教材改革的需要,需要研究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各种问题。本文举例说明如何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空间角问题。以此强化向量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向量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不需要繁杂的推理,只需要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的代数运算,方便快捷。空间角主要包括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下面对二面角的求法进行总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求平面的法向量; 2.使学生学会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方法; 3.使学生能够应用向量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4.使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求平面的法向量;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法. 教学难点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法.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一、回顾相关公式: 1、二面角的平面角:(范围:],0[πθ∈) 结论: 或 统一为: 2、法向量的方向:一进一出,二面角等于法向量夹角;同进同出,二面角等于法向量夹角的补角. 3、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 2 12121,cos cos n n n n n n ? ?? ?? ρ?=><=θ

二面角求法及经典题 专题训练

立体几何二面角求法 一:知识准备 1、二面角的概念: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平面角是指以二面角的棱上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做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3、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180°] 4、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就和这条斜线垂直 5、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垂直平面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则这个方向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显然,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它们是共线向量) 6、二面角做法: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有3种方法:(1)、定义法:在棱上取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2 条射线,这2条所夹的角; (2)、垂面法:做垂直于棱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2个半平面分别有一条交线,这2条交线所成的角;(3)、三垂线法:过一个半平面内一点(记为A)

α βa O A B 做另一个半平面的一条垂线,过这个垂足(记为B)再做棱的垂线,记垂足为C,连接AC,则∠ACB即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7、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这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怎样的关系? 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及练习 1、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 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 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 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本定义为解题提供了添辅助线的一种规律。如例1中从二面角S—AM—B中半平面ABM上的一已知点(B)向棱AM作垂线,得垂足(F);在另一半平面ASM内过该垂足(F)作棱AM的垂线(如GF),这两条垂线(BF、GF)便形成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再在该平面角内建立一个可解三角形,然后借助直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题。 例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1)二面

(完整)高中立体几何二面角的几种基本求法例题.doc

二面角的基本求法例题 一、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 1.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例 1.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 AB=CB ,AD=CD ,E、F、G 分别是 AD 、 DC、CA 的中点。 求证:平面 BEF ^ 平面 BDG 。 A A F E E G D B F D B C C 例 2. AB ^ 平面 BCD,BC = CD ,? BCD 90°,E、F分别是AC、AD的中点。 求证:平面 BEF ^ 平面 ABC 。D1 C1 A1 B1 2.性质定理: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 垂直于另一个平面。中,求和平面所成的角。 例 3.在正方体 ABCD—A1 1 1 1 1 1 1 B C D A B A B CD . D C A B 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D1 C1 1.定义法: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A1 B1 例4.在正方体 ABCD—A1B1 C1D1中, 求( 1)二面角A- B1C - A1的大小; ( 2)平面A1DC1与平面 ADD1 A1所成角的正切值。 D C A B P 练习: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 A 作 PA ^ 平面 ABCD ,设 PA=AB= a,求 二面角 B - PC - D 的大小。 A D 2.三垂线法 B C 例 5 .平面ABCD ^平面ABEF,ABCD是正方形, ABEF 是矩形且 D C AF= 1 AD= a,G 是 EF 的中点, 2 ( 1)求证:平面AGC ^平面BGC; ( 2)求 GB 与平面 AGC 所成角的正弦值;A B 1 G E

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教案

第三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家知道,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以往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时,主要采取“形到形” 的综合推理方法,即根据题设条件,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由线线,线面等关系确定结果,这种方法没有一般规律可循,对人的智力形成极大的挑战,技巧性较强,致使大多数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 高中新教材中,向量知识的引入,为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它能利用代数 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引入向量,对于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提供通法,避免了传统立体几何中的技巧性问题,因此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体现了新课 程理念。 为适应高中数学教材改革的需要,需要研究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各种问题。本文举例说明如何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空间角问题。以此强化向量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向量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不需要繁杂的推理,只需要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的代数运算,方便快捷。 空间角主要包括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下面对二面角的求法进行总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求平面的法向量; 2?使学生学会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方法; 3. 使学生能够应用向量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4. 使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求平面的法向量;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法 教学难点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法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一、回顾相关公式: 1、二面角的平面角:(范围:[0,])

2、 法向量的方向: 一进一出,二面角等于法向量夹角;同进同出,二面 角等于法向量夹角的补角 . 3、 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 (1) 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 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化为向量问题) (2) 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 (进行 向量运算) (3) 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 (回到图形) n 、典例分析与练习 例1、如图,ABCD 是一直角梯形, ABC 90 , SA 求面SCD 与面SBA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分析 分别以BA, AD,AS 所在直线为x,y,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 SCD 的法向量 仁, 平面SBA 法向量n 2,利用n i , n 2夹角 cos cos n 1, n 2 结论: 或 ——■ cos cos 门1,门2 cos cos n j , n 2 统一为: n 1 n 2 |n 1 n 2 1 面 ABCD , SA AB BC 1, AD -, 2

高中数学二面角求法及经典题型归纳

αβa O A B 立体几何二面角求法 一:知识准备 1、二面角的概念: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平面角是指以二面角的棱上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做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3、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180°] 4、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就和这条斜线垂直 5、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 垂直平面α,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则这个方向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显然,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它们是共线向量) 6、二面角做法: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有3种方法: (1)、定义法:在棱上取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2 条射线,这2条所夹 的角; (2)、垂面法:做垂直于棱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2个半平面分别有一条交线,这2条交线所成的角; (3)、三垂线法:过一个半平面内一点(记为A )做另一个半平面的一条垂线,过这个垂足(记为B )再做棱的垂线,记垂足为C ,连接AC ,则∠ACB 即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7、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这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怎样的关系? 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及练习 1、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 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 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本定义为解题提供了添辅助线的一种规律。如例1中从二面角S —AM —B 中半平面ABM 上的一已知点(B )向棱AM 作垂线,得垂足(F ); 在另一半平面ASM 内过该垂足(F )作棱AM 的垂线(如GF ),这两条垂线(BF 、GF )便形成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再在该平面角内建立一个可解三角形,然后借助直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题。 例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 (1)二面角11A B C A --的大小; (2)平面11A DC 与平面11ADD A 所成角的正切值。 C1

空间向量及二面角的向量求法专题

空间向量 一、定义: (1)已知,则),,(121212z z y y x x ---= (2)已知),,(),,,(222111z y x b z y x a == ,则),,(212121z z y y x x b a +++=+ ; ),,(212121z z y y x x b a ---=- ;212121z z y y x x b a ++=? (3)数量积:cos a b a b θ?=?? 注:2 2 a a =;2()a b a b += +;222||z y x a ++= (4)应用:已知),,(),,,(222111z y x b z y x a == 1122//x y a b b a x y λ?=? ==2 1 z z 00212121=++?=??⊥z z y y x x b a b a 二、空间向量解决空间立体几何问题: 1、位置关系判定: (1)线线平行:111 222 //x y z a b a b x y z λ→ → → → ?=? == 线线垂直:121212(cos 0)02 a b x x y y z z π θθ→→ ⊥?= =??+?+?= (2)线面平行://a m l α→→ ⊥?(其中m → 为平面的法向量) 线面垂直://a m l α→ → ?⊥ (3)面面平行:////,m n m n αβαβ→→→→ ?其中为的法向量,为 的法向量 面面垂直:,m n m n αβαβ→ → → → ⊥?⊥其中为的法向量,为的法向量

2、求夹角: (1)线线角:|| |||||cos |b a b a ??=θ,其中[0,]2πθ∈ (2)线面角:|||||||cos |sin m a m a ??==θθ,其中[0,]2 π θ∈ (3)二面角:cos |||| m n m n θ→→ → → ?= ?,其中[0,)θπ∈ 向量法求解二面角 向量在数学和物理学中的应用很广泛,在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里的应用更为直接,用向量的方法特别便于研究空间里涉及直线和平面的各种问题。 随着新教材中向量工具的引入,立体几何的解题更加灵活多样,这为那些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了机遇。利用平面的法向量几乎可以解决所有的立几计算和一些证明的问题,尤其在求点面距离、空间的角(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时,法向量有着它独有的优势,以下举例全面剖析在立几中如何用法向量求二面角。 一. 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的原理: 设 21,n n 分别为平面βα,的法向量,二面角βα--l 的大小为θ,向量 21,n n 的夹角为?,则有π?θ=+(图1)或 ?θ=(图2) 图

二面角求法及经典题型归纳

- 1 - αβa O A B 二面角求法 一:知识准备 1、二面角的概念: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平面角是指以二面角的棱上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做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3、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180°] 4、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就和这条斜线垂直 5、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 垂直平面α,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则这个方向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显然,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它们是共线向量) 6、二面角做法: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有3种方法: (1)、定义法:在棱上取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2 条射线,这2条所夹 的角; (2)、垂面法:做垂直于棱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2个半平面分别有一条交线,这2条交线所成的角; (3)、三垂线法:过一个半平面内一点(记为A )做另一个半平面的一条垂线,过这个垂足(记为B )再做棱的垂线,记垂足为C ,连接AC ,则∠ACB 即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7、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这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怎样的关系? 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及练习 1、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本定义为解题提供了添辅助线的一种规律。如例1中从二面角S —AM —B 中半平面ABM 上的一已知点(B )向棱AM 作垂线,得垂足(F ); 在另一半平面ASM 内过该垂足(F )作棱AM 的垂线(如GF ),这两条垂线(BF 、GF )便形成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再在该平面角内建立一个可解三角形,然后借助直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题。 例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 (1)二面角11A B C A 的大小; (2)平面11A DC 与平面11ADD A 所成角的正切值。 C1

最新版,二面角求法与经典题型归纳

αβa O A B 立体几何二面角求法 一:知识准备 1、二面角的概念: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平面角是指以二面角的棱上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做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3、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180°] 4、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就和这条斜线垂直 5、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 垂直平面α,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则这个方向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显然,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它们是共线向量) 6、二面角做法: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有3种方法: (1)、定义法:在棱上取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2 条射线,这2条所夹 的角; (2)、垂面法:做垂直于棱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2个半平面分别有一条交线,这2条交线所成的角; (3)、三垂线法:过一个半平面内一点(记为A )做另一个半平面的一条垂线,过这个垂足(记为B )再做棱的垂线,记垂足为C ,连接AC ,则∠ACB 即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7、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这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怎样的关系? 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及练习 1、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 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 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本定义为解题提供了添辅助线的一种规律。如例1中从二面角S —AM —B 中半平面ABM 上的一已知点(B )向棱AM 作垂线,得垂足(F ); 在另一半平面ASM 内过该垂足(F )作棱AM 的垂线(如GF ),这两条垂线(BF 、GF )便形成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再在该平面角内建立一个可解三角形,然后借助直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题。 例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 (1)二面角11A B C A --的大小; (2)平面11A DC 与平面11ADD A 所成角的正切值。 C1

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教案

第三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大家知道,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以往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时,主要采取“形到形”的综合推理方法,即根据题设条件,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由线线,线面等关系确定结果,这种方法没有一般规律可循,对人的智力形成极大的挑战,技巧性较强,致使大多数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 高中新教材中,向量知识的引入,为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它能利用代数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引入向量,对于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提供通法,避免了传统立体几何中的技巧性问题,因此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为适应高中数学教材改革的需要,需要研究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各种问题。本文举例说明如何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空间角问题。以此强化向量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向量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不需要繁杂的推理,只需要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的代数运算,方便快捷。空间角主要包括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下面对二面角的求法进行总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求平面的法向量; 2.使学生学会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方法; 3.使学生能够应用向量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4.使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求平面的法向量;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法. 教学难点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法.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一、回顾相关公式: 1、二面角的平面角:(范围:],0[πθ∈) 向量夹角的补角. 3、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进行向量运算) (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回到图形) Ⅱ、典例分析与练习 例1、如图,ABCD 是一直角梯形,?=∠90ABC ,⊥SA 面ABCD ,1===BC AB SA ,

高中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经典求法

高中立体几何中二面角求法 摘要:在立体几何中,求二面角的大小是历届高考的热点,几乎每年必考,而对于求二面角方面的问题,同学们往往很难正确地找到作平面角的方法,本文对求二面角的方法作了一个总结,希望对学生有帮助。 (一)、二面角定义的回顾: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就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大小是用二面角的平面角来衡量的。而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指在二面角βα--l 的棱上任取一点O ,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射线l BO l AO ⊥⊥,,则AOB ∠为二面角βα--l 的平面角。 α β (二)、二面角的通常求法 1、由定义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 2、利用三垂线定理(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3、作二面角棱的垂面,则垂面与二面角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4、空间坐标法求二面角的大小 5、平移或延长(展)线(面)法 6、射影公式S 射影=S 斜面cos θ 7、化归为分别垂直于二面角的两个面的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1、利用定义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并设法求出其大小。 例1、 如图,已知二面角α-а-β等于120°,PA ⊥α,A ∈α,PB ⊥β,B ∈β. 求∠APB 的大小. 解: 设平面∩PAB α=OA,平面PAB ∩β=OB 。 ∵PA ⊥α, аα ∴PA ⊥а 同理PB ⊥а ∴а⊥平面PAB 又∵OA 平面PAB ∴а⊥OA 同理а⊥OB. ∴∠AOB 是二面角α-а-β的平面角. 在四边形PAOB 中, ∠AOB=120°,. O A B ) A B l P . B A

∠PAO=∠POB=90°, 所以∠APB=60° 2、 ( 3、 三垂线定理(逆定理)法 由二面角的一个面上的斜线(或它的射影)与二面角的棱垂直,推得它位于二面角的另一的面上的射影(或斜线)也与二面角的棱垂直,从而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2:如图,ABCD-A 1B 1C 1D 1是长方体,侧棱AA 1长为1,底面为正方体且边长为2,E 是棱BC 的中点,求面C 1DE 与面CDE 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 解: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 CD CE=1, DE= 5 3、找(作)公垂面法 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可知两个面的公垂面与棱垂直,因此公垂面与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5、如图,已知PA 与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垂直,且AB =PA ,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 解: ∵PA ⊥平面ABCD ,∴PA ⊥CD .P 又CD ⊥AD ,故CD ⊥平面PAD . A D 而CD 平面PCD , B C 所以 平面PCD ⊥平面PAD . A B C D A 1 B 1 C 1 ( E O CO DE O C C ,连结,作过点⊥11DE CO ⊥的平面角 为二面角C DE C OC C --∠∴11的正方形 是边长为又2ABCD CO DE CE CD S CDE Rt CDE ?=?=??2 1 21中,在1 1=CC 又5 52tan 1= ∠∴OC C 5 52tan arg 1=∠∴OC C 5 5 2= ∴CO

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

徐沟中学高二年级数学学案 命制人: 董晓燕 郭凯丽 复查人:段红蕊 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用与二面角的平面角两边平行的向量的夹角计算二面角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二面角的平面角与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的关系;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简单问题. 新知自学: 让学生观察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法向量的 夹角解 图1 图2 课堂互学: 例1;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2,BC=4,AA 1=2,点Q 是BC 的中点,求此时二面角A —A 1D —Q 的大小. 例2.如图,AB ⊥平面BCD ,BD CD ⊥,若2AB BC BD ==,求二面角 B A C D --的正弦值 例3:如图5,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 —A BCD 中,AD//BC ,∠A BC=900,S A ⊥面A BCD ,S A =21,A B=BC=1,A D=2 1 。 求侧面SCD 与面SB A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总结提炼: 随堂检测: 1.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 2,D 为1CC 中点. (Ⅰ)求证:1AB ⊥平面1A BD ; (Ⅱ)求二面角11C B A A --的大小; 能力提升: 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平面A 1BC ⊥侧面A 1ABB 1,且AA 1=AB=2. (1)求证:AB ⊥BC ;(2)若直线AC 与平面A 1BC 所成的角为6π ,求锐二面角A-A 1C-B 的大小. A B C D E F ?ω θ β l α 2 n 1 n θ β l α ? 1 n 2 n O (A ) B A 1 C 1 B 1 D 1 D C Q z y x 图4 A z y D C B S 图5 A B C D 1 A 1 C 1 B

空间向量及二面角的向量求法专题备课讲稿

第四讲 空间向量 一、定义: (1)已知,则),,(121212z z y y x x ---= (2)已知),,(),,,(222111z y x b z y x a ==ρ ρ ,则),,(212121z z y y x x b a +++=+ρ ρ; ),,(212121z z y y x x b a ---=-ρρ;212121z z y y x x b a ++=?ρ ρ (3)数量积:cos a b a b θ?=??r r r r 注:22a a =r r ;a b +=r r ;222||z y x a ++=ρ (4)应用:已知),,(),,,(222111z y x b z y x a ==ρ ρ 1122//x y a b b a x y λ?=?=r r r r =2 1z z 00212121=++?=??⊥z z y y x x b a b a ρ ρρρ 二、空间向量解决空间立体几何问题: 1、位置关系判定: (1)线线平行:111 222 //x y z a b a b x y z λ→ → → → ?=? == 线线垂直:121212(cos 0)02 a b x x y y z z π θθ→→ ⊥?= =??+?+?= (2)线面平行://a m l α→→ ⊥?(其中m → 为平面的法向量) 线面垂直://a m l α→ → ?⊥ (3)面面平行:////,m n m n αβαβ→→→→ ?其中为的法向量,为 的法向量 面面垂直:,m n m n αβαβ→ → → → ⊥?⊥其中为的法向量,为的法向量

2、求夹角: (1)线线角:|| |||||cos |b a b a ρρρρ??=θ,其中[0,]2π θ∈ (2)线面角:|||||||cos |sin m a m a ρ ρρ ρ??==θθ,其中[0,]2 π θ∈ (3)二面角:cos |||| m n m n θ→→ → → ?= ?,其中[0,)θπ∈

向量法求线面角,二面角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1、线面垂直

别解:本题还可以证明向量A1C与平面DBE的法向量平行 11.(2009安徽卷理) 如图,四棱锥F-ABCD的底面ABCD是菱形,其对角线AC=2,,AE、CF都与平面 ABCD垂直,AE=1,CF=2.

(I )求二面角B -A F -D 的大小; (向量法)以A 为坐标原点,BD 、AC 、AE 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平面ABF 的法向量1(,,)n x y z =,则由1100n AB n AF ??=???=?? 得02220 x y y z ?- +=???+=? 令1z = ,得1 x y ?=??=-??1(2,1,1)n =-- 同理,可求得平面ADF 的法向量2(2,1,1)n =-。 由120n n ?=知,平面ABF 与平面ADF 垂直, 二面角B-AF-D 的大小等于 2 π 。 14.(2009江西卷文)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4PA AD ==, 2AB =.以BD 的中点O 为球心、BD 为直径的球面交PD 于点M . (1)求证:平面ABM ⊥平面PCD ; (2)求直线PC 与平面ABM 所成的角; (3)求点O 到平面ABM 的距离. 解:方法(一):

(1)证:依题设,M在以BD为直径的球面上,则BM⊥PD. 因为PA⊥平面ABCD,则PA⊥AB,又AB⊥AD, 所以AB⊥平面PAD,则AB⊥PD,因此有PD⊥平面ABM,所以平面ABM⊥平面PCD. (2)设平面ABM与PC交于点N,因为AB∥CD,所以AB∥平面PCD,则AB∥MN∥CD, 由(1)知,PD⊥平面ABM,则MN 是PN 在平面ABM 上的射影, 所以 P N M ∠就是PC 与平面ABM 所成的角, 且PNM PCD ∠=∠ tan tan PD PNM PCD DC ∠=∠== 所求角为arctan (3)因为O 是BD 的中点,则O 点到平面ABM 的距离等于D 点到平面ABM 距离的一半,由(1)知,PD⊥平面ABM于M ,则|DM|就是D 点到平面ABM 距离. 因为在Rt △PAD 中,4PA AD ==,PD AM ⊥,所以M 为PD 中点,DM =,则O 点到平面ABM 。 方法二: (1)同方法一; (2)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A ,(0,0,4)P ,(2,0,0)B , (2,4,0)C ,(0,4,0)D , (0,2,2)M , 设平面ABM 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 =,由,n AB n AM ⊥⊥可得:20 220x y z =??+=? ,令1z =-, 则1y =,即(0,1,1)n =-.设所求角为α ,则2sin 3 PC n PC n α ?= = , 所求角的大小为. (3)设所求距离为h ,由(1,2,0),(1,2,0)O AO =,得:2AO n h n ?= = 25.(2009全国卷Ⅰ文)(本小题满分12分)(注决: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 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AD = ,

向量法求二面角专题练习

1,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 —A BCD 中,AD//BC ,∠A BC=900,S A ⊥ 面A BCD ,S A =21,A B=BC=1,A D=2 1 。 求侧面SCD 与面SB A 所成的二面角的 大小。 2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 2,D 为1CC 中点. (Ⅰ)求证:1AB ⊥平面1A BD ; (Ⅱ)求二面角11C B A A --的大小; 3.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 PA ⊥平面ABCD ,60ABC ∠= ,E F ,分别是BC PC ,的中点. (1)证明:AE PD ⊥; (2)若H 为PD 上的动点,EH 与平面PAD 面角E AF C --的余弦值. A B C D 1 A 1 C 1 B P B E C D F A

4.如图,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锥P —ABC D中,∠ABC=600,PA=AC=a ,PB=PD=a 2,点E 在PD 上,且PE:ED=2:1. (1)证明PA ⊥平面ABCD ; (2)求以AC 为棱,EAC 与DAC 为面的二面角 的大小 5.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90°,AC=AA 1=1,,AB 1与A 1B 相 交于点D ,M 为B 1C 1的中点. (1)求证:CD ⊥平面BDM ; (2)求平面B 1BD 与平面CB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且PD=AB=a,E为PB 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PD与AE所成的角的大小; (2)在平面PAD内求一点F,使得EF⊥平面PBC; (3)在(2)的条件下求二面角F—PC—E的大小. 7.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 E、F、M、N分别是A1B1、BC、C1D1、B1C1 的中点. (1)用向量方法求直线EF与MN的夹角; (2)求直线MF与平面ENF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二面角N—EF—M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法向量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

法向量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 求二面角是高考中必考内容,学习过程中要备受关注,利用传统方法求解二面角的关键是首先知道二面角的平面角,再转化到三角形中解决,而利用法向量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把问题转化为程序化的求解过程,本文就剖析如何利用法向量求解二面角. 一、法向量求二面角步骤 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当图形中有明显互相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可以利用这三条直线直接建系;如果没有明显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但图形中有一定对称关系,(如正三棱柱、正四棱柱等)利用图形对称性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题;此外页可以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作出互相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建立坐标系. 2、求法向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般步骤如下:(1)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n =(x ,y ,z );(2)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111c b a a =, ),,(222c b a b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 、y 、z 的方程组???=?=?0 0b n a n ;(4)解方 程组,取其中的一个解,即得法向量£? 3、利用数量积公式求角:设1n ,2n 分别是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则 由 21,cos n n >= <求得><21,n n ,而><21,n n 的大小或其补角的大小即为二面角的 大小,应注意1n ,2n 的方向。所以二面角的大小可以通过该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求得,他等于两法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 二、考题剖析 例1、在四棱锥ABCD P -中,⊥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矩形, 1 (0)AB PA BC a a == >. (Ⅰ)当1a =时,求证:BD PC ⊥; (Ⅱ)若BC 边上有且只有一个点Q ,使得QD PQ ⊥,求此时二面角Q PD A --的 余弦值. A B Q D C 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