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__论文集论文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__论文集论文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__论文集论文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__论文集论文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摘要: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本课题研究了以HZMS-5分子筛

为催化剂,由对苯二酚和乙酰胺为原料直接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对乙酰氨基酚过程中,最优条件下,HZMS-5催化剂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

转化率可达97%以上,选择性可达87%以上, 产率可达86%以上。

关键词:对苯二酚,乙酰胺,对乙酰氨基酚,催化,合成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其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与阿斯匹林相比,具有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等优点。此外,它还可用于药物扑炎痛的合成,以及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照相用化学药品和过氧化氢的稳定剂等[1]。

随着对乙酰氨基酚新应用的不断发现,它的应用越来越广,市场非常畅销。我国生产APAP 大都采用对硝基氯苯水解制对硝基酚,再经铁屑还原,酰化而得。该法不但成本高,且铁泥及酸污染严重、操作复杂、收率较低,急需工艺改进[2]。因此开发新的工艺提高其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本研究开发以对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直接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技术路线,其意义在于改进了从前的合成路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绿色合成,开发原料易得、无副产物、工艺简单、节省能源,为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开辟新的方法,从而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3~6]。

本课题以HZMS-5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直接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对产品进行定性,以气相色谱技术分析对乙酰氨基酚的产率。

1 实验部分

1实验仪器

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2010,毛细管色谱柱 Rtx-5(30 m×Φ0.32 mm×0.25 μm),气相色谱仪GC2014 ,毛细管色谱柱Rtx-1(30 m×Φ0.32 mm,0.25 μm)。

2实验药品

对苯二酚、乙酰胺、无水乙醇、ZMS-5均为分析纯,药品使用前未经进一步纯化。

3反应原理

O H

O H C H3C

O

N H2

C a t

N H C O C H3

O H

H2O

4 实验步骤

4.1催化剂的制备

4.1.1H-BEA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20 g硝酸胺,500 ml去离子水于500 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10 g BEA分子筛催化剂。在室温下使用电磁搅拌器连续搅拌3 h。抽滤得滤饼,烘干,与20 g硝酸胺,500 ml 去离子水加入500 ml圆底烧瓶中,室温下电磁搅拌器连续搅拌3 h。继续抽滤得滤饼,烘干,与20 g硝酸胺,500 ml去离子水加入500 ml圆底烧瓶中,室温下电磁搅拌器连续搅拌3 h。抽滤得滤饼,105 ℃下干燥2 h,再高温炉中 550 ℃下培烧15h后置干燥器内备用,即得0.5 mol/l的H-BEA分子筛催化剂。

4.1.2 HZMS-5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20 g硝酸胺,500 ml去离子水于500 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10 g ZMS-5分子筛催化剂。在室温下使用电磁搅拌器连续搅拌3 h。抽滤得滤饼,烘干,与20 g硝酸胺,500ml 去离子水加入500 ml圆底烧瓶中,室温下电磁搅拌器连续搅拌3 h。继续抽滤得滤饼,烘干,与20 g硝酸胺,500 ml去离子水加入500 ml圆底烧瓶中,室温下电磁搅拌器连续搅拌3 h。抽滤得滤饼,105 ℃下干燥2 h,再高温炉中 550 ℃下培烧15 h后置干燥器内备用,即得0.5 mol/l的HZMS-5分子筛催化剂。

4.2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原料(对苯二酚和乙酰胺)和催化剂(HZMS-5分子筛)后把反应釜拧紧,将高压反应釜放入高温炉中,对其加热(每次都要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温度和时间), 待冷却后,把反应好的高压釜起开,加入少量乙醇溶解,然后把反应液进行减压抽滤,将滤饼干燥保留,收集滤液,并将其编号,并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分析、色谱-质谱测定结构,最后用气相色谱确定产率。

4.3分析

产物组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Rxt-1(30 m×Φ0.32 mm×0.25μm),氮气作为载气,采用程序升温,用GC2014气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7]。

2 结果与讨论

本实验从多方面考察了HZMS-5直接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选择性及产物的收率。其中包括: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等,从而进一步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9]。 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固定原料苯二酚0.01 mol 、乙酰胺0.015 mol 、反应温度300 ℃、反应时间2.5 h 的条件下,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对对乙酰氨基酚产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

通过分析图1,我们可以得出: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对乙酰氨基酚的选择性略微呈现下降趋势,而转化率逐渐上升,但整体上产物产率呈现上升趋势。当HZMS-5催化剂用量为30%时,产物转化率达90%以上。基于对产物产率及原料经济的考虑,我们选择催化剂用量为30 %作为最佳实验用量。

图1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图2 物料比对产率的影响 2 原料配比的影响

在HZMS-5催化剂用量30%、反应温度300 ℃、反应时间2.5 h 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原料比对对乙酰氨基酚产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图2。

通过对图2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乙酰胺作为原料,浓度增加有利于反应进行。增加反应原料中乙酰胺的量,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选择性呈现上升趋势,而转化率及产率也均呈现上升趋势。当对苯二酚与乙酰胺配比为1:3.0时,产物的转化率近100%。因此,基于对原料经济的考虑,本实验中选择最佳原料配比为1:3.0。 3反应温度的影响

固定原料苯二酚0.01 mol 、乙酰胺0.03 mol 、HZMS-5催化剂用量30%、反应时间2.5 h 条件下,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对乙酰氨基酚产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图3。

B-conversion,C-selectivitiy,D-yield

c o n v e r s i o n (m o l %) y i e l

d /%

s e l e c t i v i t y (m o l %)

Catalyst amount/%

B-conversion,C-selectivitiy,D-yield

c o n v e r s i o n (m o l %)

y i e l d /%

s e l e c t i v i t y (m o l %)

material ratio/%

由图3我们不难看出,反应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选择性呈现下降趋势,而其转化率及产率则先随之增加到一定高度后,又呈现下降趋势。当温度达300 ℃时,产品的转化率及产率达到最高点。因此,我们将300 ℃作反应的最佳温度。

图3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图4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4 反应时间的影响

固定原料苯二酚0.01 mol 、乙酰胺0.03 mol 、HZMS-5催化剂用量30%、反应温度300 ℃ 条件下,研究了反应时间对对乙酰氨基酚产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的影响很大。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选择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反应时间越长其副产物就越多。而产物的转化率及产率则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当2.5 h 后产物的转化率及产率近趋于平衡状态。经过综合分析,确定反应时间以2.5 h 为佳。

3 结论

通过对实验整体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催化剂的用量及物料比因素对反应有显著影响。经工艺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优实验条件为催化剂用量30 %,原料配比为1:3.0,反应温度300 ℃,反应时间2.5 h 。在最优条件下产物转化率达到97%以上,选择性可达87%以上, 产率可达86%以上。

研究中,由于此反应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应在氮气存在下进行反应。而在利用HZMS-5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反应方面也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B-conversion,C-selectivitiy,D-yield c o n v e r s i o n (m o l %) y i e l d /%

s e l e c t i v i t y (m o l %)

Temperature/

B-conversion,C-selectivitiy,D-yield

c o n v e r s i o n (m o l %)

y i e l d /%

s e l e c t i v i t y (m o l %)

time/h

[1]严新焕,许丹倩,怀哲明,等.扑热息痛合成工艺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志,2000,17(1):32-33.

[2]魏昭云,樊明月,陈自诚.合成扑热息痛新路线的研究I.对羟基苯乙酮肟的合成研究

[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42-43.

[3]谢剑华,李光平,鲁晟.扑热息痛的又一合成路线[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9,30(7):294-301.

[4]方岩雄,杨宗锦,牛凯,等.一步法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工艺条件研究[J].广东化

工,1998,1(1):14-15.

[5]方岩雄,牛凯,熊凌姝等.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与生产[J].精细化工,1997,14

(5):49-51.

[6]李平,李敏.HPLC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含量[J].中国药师, 2002,5

(1):33-34.

[7]赵志强,陈礼明等.血液中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制剂的气相色谱测定法[J].职业与健康,

2008,24 (11):1049-1050.

[8]周昆,周清明,林跃平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烟草中应用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7,21(5):755-757.

[9]Davenport Kenneth G, Hilton Charles B. Process for producing N - acyl -

hydroxy aromatic amines[P] .US 4524217,1985.

[10]Fruchey O Stanley ,Horlenko Theodore, Fritch John R,etal. Production of Acet

-aminophen [P]. EP,0469742. Feb. 05, 1992.

A new process of synthesis of Acetaminophen

Wang Qiang Wang Jun*

Abstract: Acetaminophen is a commonly used antipyretic analgesic drugs . The topic uses HZMS-5 as catalyst, takes the hydroquinone, acetamide as raw materials to directly catalysis synthesis acetaminophen. The results of synthesis of acetaminophen indicated that using HZMS-5 as catalyst and the percent conversion of hydroquinone was more than 97%, the selectivity for acetaminophen was more than 87%, and productive rate of acetaminophen was more than 86%.

Keywords:1,4-Dihydroxybenzene,Acetamide,Acetaminophen,catalysis,synthesis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一.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从乙醇中得棱柱体结晶。易溶于热水或乙醇,溶于丙酮,微溶于 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熔点168~171℃。相对密度1.293(21/4℃)。饱和水溶液pH值5.5-6.5。二.合成路线 1 以硝基苯为原料 优点:流程短,原料易得,三废相对较少,从起始原料硝基苯到终产物可采用“一锅煮”法,收率尚 可;缺点:原料硝基苯为易燃易爆液体,毒性大。浓硫酸随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后与钯反应,使Pd/C催化 剂失活[5],工艺不稳定,且提取时用的苯胺溶液易燃,有腐蚀性,属高毒化学品,可污染水体。 2 (1)以对硝基酚为原料 优点:可采用“一锅煮”法,不需分离纯化对氨基酚,避免了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氧化,简化了工艺路 线,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产品纯度,产品质量和外观都有很大提高。反应可在固定床 反应器或反应釜中进行,产物可以连续移出,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提倡的合成方法;缺点:酰化加热140 ℃,温度略高。 (2)以对硝基酚一步合成法 因为对硝基酚性质稳定,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故选用对硝基酚为原料。 .(3)以硝基酚为原料 以PN P 为原料, 在醋酸和醋酐混合液中, 用5%Pd?C 作催化剂, 催化氢化继而乙酰化, 一步合成A PA P, 总收率为80 %。美国专利采用5 % Pd?C催化剂将PN P 还原一半后加入乙酐, 使加氢与酰化同时进行, 总 收率为81. 2 %。 (4)以对硝基酚为原料, 对硝基酚氢化、酰化一步合成对乙酰氨基 主反应: 副反应:: 此工艺由于避免了分离和提纯容易被氧化的中间体对氨基酚, 不但缩短了工艺路线, 而且 减少了对氨基酚的氧化, 从而减少了杂质的生成量,产品APAP 的质量、纯度、颜色及外观都很好,缺 点:该反应是复杂的多相催 3 以对氨基酚为原料 微波辐射是新兴的绿色合成技术,微波能量能穿过容器直接进入反应物内部并只对反应物和溶剂加热, 且加热均匀,防止反应物和产物因过热而分解。反应时间短,收率较高,操作简单,能耗小,污染少。 4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优点:副产物少,产品后处理简单,污染小,成本低、收率较高(以对羟基苯乙酮计 93.5 %×81.2 %=75.9 %),产品纯度高;缺点:起始原料对羟基苯乙酮来源较少,价格较高。肟化使用的盐酸羟胺毒性大,有刺激性。若使用强无机质子酸作为催化剂[15],腐蚀设备较重且分离困难。若使用Hβ分子筛作催化剂,则制备催化剂的时间太长。但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1)以苯酚为原料 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污染较小;缺点:反应步骤多,原料、试剂品种多,致后处理繁琐,总收 率太低(以苯酚计82 %×68.6 %×92.5 %×50.5 %=26.3 %)。 (2)以苯酚为原料, 以聚磷酸为催化剂, 与冰醋酸和NH2OH 的衍生物或盐, 在80 ℃反应后用冰水处理, 再用10 % N aOH 调节pH 值到4, 经回流、冷却、萃取等步骤得A PA P, 纯度可达98 %。 6.对苯二酚与乙酰胺直接缩合 对苯二酚和乙酰胺在ZSM 5 分子筛的催化下,在真空Cariu s 管中, 3 0 0 ℃反应1 h 可缩合得到A PA P, 转化率为93. 6 % , 摩尔选择性为45. 9 %。若以硅酸钛为催化剂, 则摩尔选择性为67. 5 % , 转化率为90. 8 %。

氯苯那敏合成研究

1.氯苯那敏相关物合成的研究 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主要作用与苯海拉明相同,但一般镇静作用较弱,副作用较苯海拉明小。主要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虫咬、药物过敏等。还可以与其它中、西药结合,治疗感冒等。 马来酸氯苯那敏大概的合成工艺如下 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以下四种杂质: 其中杂质A是第一步反应未进行直接和氯代胺缩合的副产物;杂质B是2-溴吡啶在碱性条件下的自身缩合产物;杂质C是氯苯那敏的去甲基降解产物;杂质D是工艺最后一步未脱氰基的原料。 考虑各方面因素初步合成顺序及步骤如下:杂质B是较为常见的中间体可以直接购买到;杂质D是氯苯那敏正常工艺条件下的中间产物,所以首先按照上述工艺路线对杂质D进行合成;最后再合成杂质A和C。 具体合成过程如下: 杂质D的合成 反应方程式: 操作步骤: 冰浴条件下反应瓶中加入等摩尔数的对氯苯乙腈和2-溴吡啶,用甲苯作溶剂,分批加入氨基钠,加入完毕后待体系稳定后撤去冰浴,慢慢恢复到室温。整个过程用薄层色谱监测。 后处理: 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慢慢倒入到冰水中,除去氨基钠,分离出甲苯层,旋去

甲苯,用水和乙酸乙酯提取,对乙酸乙酯层干燥,然后柱层析得到目标产物。反应方程式: 操作步骤: 向反应瓶中加入等摩尔的上步产物和氯代胺盐酸盐,用甲苯作溶剂,室温下加入两倍量的氨基钠,逐步升温至80℃,整个过程用薄层色谱监测。 后处理: 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慢慢冷却至室温。处理过程同上步。 杂质C的合成 最初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 第一步同杂质D一样反应较单一,但从第二步开始反应就较复杂,薄层检测,杂点较多。接着又考虑到了第二条路线 但是此路线较长我们又从原料药出发提出了第三条路线:

对氨基苯酚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不易经皮肤吸收,属致敏物质,能引起支气管哮喘,接触过敏性皮炎。吸入过量的本品粉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375mg/kg (大鼠经口);人吸入1mg/m3,最小中毒浓度(血液影急性毒性:LD 50 响);人经口50mg/kg,最小致死剂量。 致突然袭击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氏菌2umol/皿。体细胞突变:小鼠淋巴细胞4mg/L。精子形态学:小鼠腹腔500mg/kg,5天。 ):563mg/kg(孕1~22天),死胎。 生殖毒性:大鼠最低中毒剂量(TDL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极谱法(空气,苏联) 环境和废水试样中痕量2-、3-和4-氨基苯酚的电子浮获检测-GC测定[刊, 日]/Osaki Y.;Matsueda T.//分析化学.-1988,37(2)-253~258 《分析化学文摘》1992-1993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工作环境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 1mg/m3 前苏联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5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小量泄漏: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清净,有盖的空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务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

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结构确证及含量测定 姓名:胡玥 学号:15401312 (一)实验题目 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结构确证及含量测定 (二)实验目的 了解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 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方法。 学会运用仪器对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测定。 (三)实验内容与原理 对乙酰氨基苯酚(C8H9NO2)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微溶。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PCM)为乙酰苯胺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在中西药及其制剂中使用很广,适用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风湿病的骨骼肌疼痛以及各种神经痛、偏头痛、痛经等症。其含量测定对于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合理用药、开发资源、质量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1.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方法:呈色反应鉴别法。 以一定浓度的对乙酰氨基苯酚溶液充分水解全部生成对氨基酚溶液,对氨基酚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氢化钠试剂作用,生成蓝色配合物。 2.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确认:红外光谱鉴别法。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 化合物中每个官能团都有几种振动形式,在中红外区相应产生几个吸收峰,因而特征性强。除了极个别化合物外,每个化合物都有其特征红外光谱,所以,红外光谱是定性鉴别的有力手段。 3.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法对于多组分混合物既能分离,又能提供定量数据,定量的紧密度为1%--2%。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成正比,可利用峰面积定量。定量方法分为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内标标准曲线法等。本实验采用内标法,内标法指以一定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

物,加入到准确称量的样品中,根据样品和内标物的重量及其相应的峰面积比,求出某组分的含量。 (四)主要仪器与试剂 1.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 试剂:三氯化铁试液 仪器: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2.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确认 试剂:对乙酰氨基酚样品,光谱纯KBr粉末,95%乙醇。 仪器:岛津FTIR-8400S红外光谱仪,红外灯,压片模具,玛 瑙研钵。 3.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试剂:对乙酰氨基酚样品,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甲醇(纯色谱) 仪器:HPLC仪,ODS柱,容量瓶,移液管,微量注射器。 (五)实验步骤 1.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 蒸馏水于烧杯中溶解少量样品,滴加三氯化铁试剂,溶液显蓝紫色。 2.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确认

邻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邻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2.1 邻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 邻氨基苯酚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铁粉还原法、硫化钠还原法、电解合成法和加氢还原法等四种方法。 2.1.1 铁粉还原法 邻氨基苯酚传统的合成方法是以邻硝基苯酚为原料,经水解,铁粉还原制得。还原过程中三废污染严重,产生大量的铁泥,产品包在铁泥中使得产品收率不高。 目前实验室和小型的企业生产多采用铁粉还原法。…… 2.1.2 硫化钠还原法 …… 2.1.2 电解合成法 电解合成法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具有产物纯,产率高,污染小等优点。关于邻氨基苯酚的电解合成,曾有报道用滴Hg电极在醇的酸溶液中电解还原邻硝基酚以制备邻氨基苯酚,但Hg电极实施不便。 另外有一种新的电解合成方法,在碱性溶液介质中,以铜为阴极,电解还原邻硝基苯酚以制备邻氨基苯酚。该法有产物易分离,污染小的优点,在选定条件下,邻氨基苯酚的最大产率为97%,收率在90%以上。但是产率和产品纯度受电极电位的影响,而控制电极电位的稳定性仍在研究中。…… 2.1.3 催化加氢法 目前工业生产邻氨基苯酚一般采用催化加氢法,即在高压或者常压加氢装置

中,Ni,Pd,或Pt催化下还原邻硝基苯酚,其工艺简单,收率、纯度高,成本较低,邻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制取邻氨基苯酚时醇水最佳体积比为2:1.邻硝基苯酚液相催化加氢制取邻氨基苯酚产品的纯度98%以上,收率接近80%。但是设备投资大,适合于大吨位的工厂生产。…… 2.2 邻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比较 表2.1 几种工艺技术比较表 2.3 邻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研究及进展 催化加氢常用的催化剂有兰尼镍、Pd/C等。以液相加氢法,采用混合溶剂,不但克服了三废污染严重问题,还提高了收率。 早期催化加氢法生产邻氨基苯酚,多以水为介质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反应。还原过程中由于邻硝基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因而以前的工作大多采用有机溶剂。但由于邻氨基苯酚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且很不稳定,因而收率一直不高。在强碱条件下邻硝基苯酚溶解良好,但催化剂活性下降,反应时间长,且邻氨基苯酚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在强酸性条件下邻硝基苯酚的溶解性不好,反应明显受传质阻力影响。反应到最后几乎不进行,但还有大量邻硝基苯酚未反应,且强酸性条件对反应设备腐蚀严重。 后期工作大多数采用醇作反应介质,其中绝大部分以甲醇为溶剂。以醇为溶剂邻硝基苯酚溶解良好,反应速度很快,催化剂用量很少。但反应放热太剧烈,产率不高。…… 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https://www.sodocs.net/doc/b98062544.html,)发布《邻氨基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尿囊素合成实验

10.3尿囊素实验室合成优化实验 10.3.1学习目标 (1)熟悉乙醛酸和尿素缩合反应原理和方法;(2)掌握乙醛酸和尿素缩合反应控制操作方法; (3)掌握尿囊素分离和精制控制操作;(4)掌握尿囊素合成工艺路线选择。 10.3.2实验原理 尿囊素合成反应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是一个乙醛酸分子和二个尿素分子在酸催化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二脲基乙酸,然后羧基与脲基中的一个氨基酰化成环生成尿囊素,化学反应式如下: 最常用的缩合催化剂包括硫酸和盐酸,在现有催化剂基础上,也可选用其它酸性催化剂。 研究发现原料乙醛酸中杂质乙二醛可以和尿素生成不溶性杂质,夹杂影响产品质量,使尿囊素产品熔点升高,应将其完全氧化以抑制不溶性杂质生成。 10.3.3实验仪器和试剂 尿素、乙醛酸溶液、硫酸、盐酸、亚磷酸、氨基磺酸、滤纸。 机械搅拌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四口圆底烧瓶、锥型瓶、冰盐浴、恒温水浴、蒸发器、布氏漏斗、真空泵、熔点测定装置、烧杯、移液管、电子秤。 10.3.4实验步骤 按照图10尿囊素合成小试工艺流程框图进行合成实验,以此为基础进行工艺改进。 (1)缩合 在250mL 反应瓶中,加入尿素36.0g (0.6mol )和去离子水36g 使其溶解,加入浓硫酸10mL ,启动搅拌,在15-20℃下滴加自制的乙醛酸(0.15mol ),继续搅拌0.5小时,使缩合反应液中乙醛酸完全转化。 (2)成环 将以上反应液用水浴在1小时内加热到95℃以上,控制成环反应温度96-100℃,约0.5小时后有白色尿囊素沉淀析出,2-3小时后沉淀不再增多,成环反应进行完全。 (3)分离 将以上反应物用冷水,冷却到15℃,过滤、洗涤得到尿囊素粗产品。 (4)精制 将粗产品置于250mL 反应瓶中,加去离子水50g, 用水浴加热到70℃,保温搅拌1-2小时,尿囊素从细粉末转变为结晶状,冷却到15℃,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尿囊素结晶产品约10g 。 (5)产品熔点测定 样品干燥后研磨,向熔点管中装样约高3-4mm ,倒转填紧后样高2-3mm ,用自动熔点仪测定其熔点。 (6)实验条件优化和工艺改进 尿素 酸催化剂 缩合 成环 分离 精制 分离 母液 产品 乙醛酸 废液 去离子水 去离子水 干燥 图10 尿囊素合成小试工艺流程框图

对氨基苯酚的生产

对氨基苯酚的生产、应用及发展 对氨基苯酚又名对羟基苯胺,英文名为P-aminophenols,简称PAP,分子式C6H7NO,外观为无色片状晶体,遇光或在空气中会变成灰褐色晶体,溶于热水、碱和醇,微溶于冷水,几乎不溶于氯仿。可升华,并部分分解,与无机酸作用能迅速生成水溶性盐,遇亚硝酸则呈深蓝色。PAP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应用于医药、橡胶、染料、饲料、石油和照相工业等领域。 1 PAP的合成方法 PAP最初是在1874年由Baeyer和Caro以对亚硝基苯酚为原料,采用在酸性介质中用锡粉还原的方法制得。后来又改为用铁粉或硫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或对硝基氯化苯的方法,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PAP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发展很快,其合成制备工艺改进与创新日益增多,有关专利和论文大量出现。PAP的合成方法很多,按其原料路线划分主要有:对硝基苯酚法、对硝基氯化苯法、苯酚法和硝基苯法。 1.1 对硝基苯酚法 1.1.1 化学还原法 对硝基苯酚经铁屑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生成PAP粗品,再经过亚硫酸钠溶液浸渍、过滤、干燥得成品,该法突出问题是生产成本高(每吨耗对硝基苯酚1.423吨),污染严重(大量的铁渣污染),生产规模小(一般厂规模200-600t/a),多数国家已淘汰该法。虽然我国目前还有部分企业采用此法生产,但早在1984年化工部已决定不再扩大该法生产。 1.1.2 催化加氢还原法 该法一般用水作溶剂并添加无机酸、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用Pt/C或Pd/C作催化剂,在大约0.2-0.5MPa、70-90℃下加氢。工艺过程中添加甲苯溶剂,使催化剂留在甲苯层中,PAP 则在水层中,催化剂易回收,反应速度快,产率高。但此法成本高,且催化剂易中毒,故不易工业化生产。 1.1.3 电解还原法 据有关资料报导,在电流密度3.14-8.38A/dm3,采用TiO2/Ti电极,Ti阴极旋转条件下,使对硝基苯酚在10%-30% H2SO4水溶液中,40-70℃下进行反应。但方法未见有工业化报导。 1.2 对硝基氯化苯(PNCB)法 该法为国内生产PAP的主要方法。将对硝基氯化苯在碱性条件下加压水解,酸化后制成对硝基苯酚,再用硫化钠在碱性介质中还原。由于该法污染严重,三废处理难,国家已限定生产规模。

邻氨基苯酚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邻氨基苯酚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1.1 邻氨基苯酚的基本概况 邻氨基苯酚又称2-氨基苯酚;邻羟基苯胺;邻氨基酚;邻氨基; 英文名称:o-aminophenol;o-hydroxyaniline;2-Aminophenol; 分子式:C6H7NO; 分子量:109.13; 结构式: 图1.1 邻氨基苯酚的结构图 CAS RN:95-55-6; 邻氨基苯酚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作为有机合成和染料中间体。用于制硫化染料和偶氮染料,也用作毛皮染料(毛皮黄A),还用于生产酸性媒介蓝R、硫化黄棕、荧光增白剂EBF等。也是金、银的检定试剂。 邻氨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印刷业以及生物领域。

1.2 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 邻氨基苯酚为白色针状晶体,久置时转变成棕色或黑色,纯品是白色针状结晶,分子式C6H7NO,分子量109.13,熔点172~177℃,沸点164℃(11 mmHg),密度1.328,闪点168℃。溶于水、乙醚或酒精,微溶于苯。加热升华,易在空气中氧化,然后转变为棕色或黑色。遇三氯化铁变成红色。与无机酸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盐。 表1.1 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 基本性质和常数 CAS号148-24-3 中文名称邻氨基苯酚 英文名称2-Aminophenol 别名2-氨基苯酚;邻羟基苯胺;邻氨基酚;邻氨基 分子式C6H7NO 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晶体 分子量109.13 熔点172~177℃ 沸点164℃ (11 mmHg) 密度 1.328 闪点168℃溶解性溶于水、乙醚或酒精,微溶于苯。 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及重氮染料和硫化染料的中间体 1.3 邻氨基苯酚的安全、包装及运输等 邻氨基苯酚吸入食入有害,LD50:1300mg/kg(大鼠经口)。属致敏物质,能引起支气管哮喘及接触过敏性皮炎,吸入过量的邻氨基苯酚粉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邻氨基苯酚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对氨基苯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前景_范薇

第16卷 第3期 开封大学学报 Vol.16 No.3 2002年9月JOURNAL OF KAIFENG UNIVERSITY Sep.2002 文章编号:1008-343X(2002)03-0058-03 对氨基苯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前景 范 薇 (开封大学化工系,河南开封475004) 摘 要:综述了对氨基苯酚的合成方法、生产概况及应用前景。通过对各合成方法的分析比较,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关键词:对氨基苯酚;合成方法;应用前景 分类号:O623.735 文献标识码:A 对氨基苯酚(PAP)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用于医药、染料、橡胶、饲料、石油、照相等行业。其中PAP作为医药中间体用于合成扑热息痛等镇痛药,占其消费总量的80%。作为橡胶助剂用于合成多种对苯二胺防老剂的中间体,占国外此类防老剂消费总量的70%。作为染料中间体,用于合成毛皮染料、硫化染料、色素添加剂等,约占总消费量的20%[1-2]。 1 对氨基苯酚的主要合成方法 1.1 合成方法 自1994年以来,国外PAP产量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我国PAP的产量也从1993年的9000吨增加到2000年的2.5万吨。合成方法主要有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法、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还原法、硝基苯催化氢化法、硝基苯相转移催化新法(锌粉还原法)、硝基苯电解还原法等。 1.1.1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法 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铁粉作还原剂,将对硝基苯还原为对氨基苯酚。用焦亚硫酸钠中和反应液,经过浸渍、过滤、干燥制得成品PAP。 该法优点是工艺过程较简单,副反应少,设备投资小。因此,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此生产工艺,其不足是铁粉和酸消耗量较大,生产中产生大量含芳胺的铁泥和废水,污染较严重,且产品中铁含量较高,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1.1.2 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还原法 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以贵重金属作催化剂,加氢还原得对氨基苯酚,萃取精制即得成品PAP。 该法优点是消除了铁泥污染,但催化剂及萃取溶剂价格昂贵,且对原料纯度要求较高。国外生产厂家也不多,主要以日本化药公司为代表,生产规模约为1000t/a,我国目前尚未实现工业化。 1.1.3 硝基苯催化氢化法 以硝基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常压液相氢化生成苯基羟胺,并在稀硫酸介质中重排生成PAP,经中和、萃取、脱色、结晶、过滤、干燥制得成品PAP。[3]该工艺优点是原料硝基苯价廉(约为对硝基苯酚价格的1/5),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和收率较高,生产技术也较成熟。我国已有少数厂家采用此生产工艺,其不足是反应中稀酸的腐蚀性较强,对设备要求较高。 1.1.4 硝基苯锌粉还原法 以锌粉作为硝基苯还原的催化剂,在氯化铵的水溶液中,加入锌粉和硝基苯,在反应温度约为65°C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经热过滤后,取滤液加至稀硫酸溶液中进行重排反 收稿日期:2001-10-09 作者简介:范薇(1967-),女,河南开封人,讲师。 58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与同类药物对比 1对乙酰氨基酚(APAP) 扑热息痛,化学名: N-(4-羟基苯基)-乙酰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几乎不溶于冷水、石油醚,在热水、乙醇、丙酮中溶解。解热作用的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镇痛和抗炎作用略差,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与乙酰水杨酸相比,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已成为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类药物之一。 1.1合成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二步法和一步法。 二步法:是将对硝基苯酚等原料还原成对氨基苯酚再酰化成对乙酰氨基酚。 一步法:是在同一反应器中,不分离出还原产物对氨基苯酚的情况下直接进行酰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还原与酰化同时进行。 对于二步法生产对氨基苯酚,难以克服其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三废污染。同时分离出来的对氨基苯酚极易被氧化,这降低了对乙酰氨基酚的产率。采用一步法不分离出对氨基苯酚直接进行酰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法。 此外还有重排法和生化合成等其它路线,对羟基苯乙酮肟重排法是一个新型合成工艺,此方法没有副产物,产品后处理简单,生产成本低,污染小。

1.2不良反应 (1)对乙酰氨基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偶尔会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短期服用很少出现胃肠道出血。早起出现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在1至3天内出现腹痛、肝肿大和压痛、氨基转移酶升高及黄疽:4至6天后可发展为暴发性肝衰竭、扑翼样震颤、惊厥、心血管性虚脱、呼吸抑制、昏迷甚至死亡。 (2)对乙酰氨基酚能使阿司匹林过敏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加重。 (3)过量服用会造成肾小管坏死、肾脏衰竭、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正常剂量长期服用,也会造成肾损害。妇女在妊娠期服用此药可造成羊水过多和新生儿肾衰。 (4)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停药后能恢复正常,长期使用还可引起其它血细胞的减少。 (5)引起过敏性体克、荨麻疹、皮炎伴瘙痔等皮肤病,但数天后会消退。 (6)动物实验表明,大剂量长期服用会削弱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还可抑制动物的甲状腺功能。 2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为白色结晶或粉末。无臭或微有醋酸臭,易水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口服易吸收,在全身组织分布广泛,作用强,在广泛应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 不良反应

对氨基苯酚的合成及应用述评

对氨基苯酚的合成及应用述评 高 洪,袁 华,喻宗沅(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对对氨基苯酚的合成与应用进行了述评。阐明了硝基苯加氢还原法是对氨基苯酚合成工艺中最有价值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对氨基苯酚;对硝基苯酚;硝基苯 中图分类号:TQ 24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04(2000)02-0001-02 收稿日期:2000-01-11 作者简介:高洪(19722 ),女,黑龙江省牡丹江人,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湖北省化学研究所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精细化工方面的研究。 1 前言 对氨基苯酚(HO N H 2,p 2 am inop heno l ,简称PA P )是广泛用于医药、染料、抗 氧剂、感光材料的重要有机中间体。 在医药工业中,PA P 主要用来合成N 2乙酰对氨基酚,是治疗感冒的解热镇痛剂,还可以用来合成阿的平、扑热息痛、安妥酮、维生素B 、复合烟酰胺等;在橡胶工业中,可合成40 ONA 、4020、4030等对苯二胺类防老剂;在染料工业中,可合成发用染料42氨基222硝基苯酚,以及硫化染料、苯酸啶酚,是合成偶氮及硫化染料中间体52氨基水杨酸的原料;PA P 还可以用于生产照相显影液米土尔(M eto l ),也可以直接用作抗氧剂和石油制品添加剂。2 对氨基苯酚的合成 对氨基苯酚最早由B aeyer 和Caro 在1874年由锡粉还原对硝基苯酚而制得。由于对氨基苯酚用途广泛,国内外有关合成研究报道很多,现按原料路线将对氨基苯酚的合成方法概述如下:211 对硝基苯酚法21111 铁粉还原法[1] 以对硝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铁粉还原后,将铁泥滤除。滤液冷却结晶,再经重结晶、干燥等步骤制得成品。 1984年化工部已禁止采用此法建厂或扩产。21112 催化加氢法[2] 该法一般以P t C 、Pd C 作催化剂,在大约012~015M Pa ,70~90℃加氢还原对硝基苯酚制备PA P 粗 品。由于催化剂昂贵、回收困难、生产成本高,国内 未见有工业化生产报道。 21113 电解还原法[3] 该方法是在10%~30%H 2SO 4水溶液、电解密度 3114~8138A dm 2 、40~70℃、T i O 2 T i 电极、T i 阴极旋转条件下进行的。产率70%左右。该法目前未见有工业化报道。212 苯酚法 21211 苯酚亚硝化法[4] 苯酚在0~5℃与亚硝酸钠和硫酸作用,生成对亚硝基苯酚,再经还原、酸析,可得PA P 。该法操作条件苛刻,环境污染严重,不易实现工业化生产。21212 苯酚偶合法[5] 苯胺与亚硝酸钠和盐酸在低温(0~5℃)反应,制得重氮盐,后者和苯酚偶联生成偶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再经还原生成PA P 和苯胺,其中还原偶氮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电解还原法和催化加氢还原法等。 213 对苯二酚氨化法[6] 用脂肪族醚作溶剂,在惰性气体存在下,对苯二酚与氨水反应,制得PA P 。该法不仅工艺要求严格,反应条件苛刻,生产成本也较高,限制了工业生产。214 对苯二胺水解法[7] 对苯二胺的氢卤酸盐在150~350℃下加热水解可得PA P 和对苯二酚。215 对硝基氯化苯法[8] 该法以对硝基氯化苯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对氨基苯酚钠,再经酸化和还原制得PA P 。该法为国内生产PA P 的主要方法。但污染严重,生产过程长,总收率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216 硝基苯法 1 2000年第2期湖北化工

邻氨基苯酚安全技术说明书

编号:JM-EHS-MSDS-027 邻氨基苯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属致敏物质,能引起支气管哮喘及接触过敏性皮炎,吸入过量的氨基苯酚粉尘,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300mg/kg(大鼠经口) 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氏菌:333μg/皿。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极谱法(空气,苏联) 环境和废水试样中痕量2-、3-和4-氨基苯酚的电子浮获检测-GC测定[刊,日]/Osaki Y.;Matsueda T.//分析化学.-1988,37(2)-253~258 《分析化学文摘》1992-1993 5.环境标准: 前苏联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01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轩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担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硝基苯锌法合成对氨基苯酚的研究_黎耀忠

硝基苯锌法合成对氨基苯酚的研究 黎耀忠 程溥明 陈 华 韩银仙 李贤均 (四川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 摘要 研究了硝基苯经锌粉还原为苯基羟胺,在无需分离和纯化的条件下经重排和精制得到对氨基苯酚,其质量达到了制药原料标准,同时副产高纯度氧化锌。还研究了反应条件和试验操作对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获得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 硝基苯 锌粉 对氨基苯酚 氧化锌 对氨基苯酚(PAP)是我国产量较大的医药和染料中间体,也用作抗氧剂、油品添加剂、照相显影剂等。PAP的工业生产方法较多[1],国内不少厂家采用对硝基氯苯为原料,由于原料消耗大、工艺流程较长,经济效益差。而以廉价的硝基苯为原料的方法最受重视,其中硝基苯催化氢化和电解法技术难度大推广有困难;硝基苯铝屑还原法不仅耗用大量金属铝,而且产物分离困难。1992年,李建生等[2]报道了用锌粉还原硝基苯成苯基羟胺,再在硫酸溶液中重排制PAP的方法,但未见该文报道产品的实际收率;在还原反应后过滤出的粗氧化锌是通过溶于稀硫酸后再电解获得锌海绵而重新利用,但未见这样获得的锌粉重新循环使用的数据。 本文对锌粉还原硝基苯制PAP进行了研究。我们不仅完成了小试,而且在主要原料采用工业品的情况下,进行了3L反应瓶的放大试验,取得了反应过程工艺参数,最后在年产20t PAP的装置上进行了中试。所得PAP产品,经药品部门和制药厂分析及制成扑热息痛产品试验,证明达到了制药原料标准。副产品氧化锌经转化为碱式碳酸锌后灼烧分解,氧化锌达到了工业一级品的标准。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及试剂 硝基苯:工业一级品,兰州有机化工厂产;锌粉:贵州湄潭县义泉化工原料厂产,w(锌)> 95%;氯化铵:工业一级品,成都光明化工厂产, w>99.3%;硫酸:化学纯,德阳化学试剂厂产;氨水:化学纯,成都化学试剂厂产;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分析纯,上海硫酸厂产;保险粉(Na2S2O4):化学纯,上海硫酸厂产;去离子水:四川大学产。 1.2 试验步骤 于3L三口瓶中加入适量氯化铵和去离子水,在搅拌下加入硝基苯和锌粉,控制反应温度在65℃左右。反应完成后,趁热滤出沉淀并用热水洗涤,将合并后的滤液逐步加到稀硫酸中进行重排反应。重排后,冷却瓶内液体,加氨水调节p H至5左右,减压蒸出反应中生成的苯胺,再用氨水中和至pH为7~8,此时有大量浅黄色PAP析出。粗产品经重结晶纯化,得米白色产品,一般情况下w(PAP)≥98%。母液经浓缩、结晶、纯化,还可从中获得一定数量的产品。另外,将还原反应后分离出来的含杂质的氧化锌加入到稀硫酸中,除去杂质后,加碳酸氢铵和氨水得碱式碳酸锌沉淀,再经水洗、烘干、灼烧制得氧化锌。 1.3 分析方法 PAP纯度的测定按江苏Q/HG32-80标准进行,副产物氧化锌的纯度及杂质的含量按 收稿日期:1997-12-01。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路线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路线如下: (1);以磺酸基偶氮苯酚原料在60-80度,同时将硫酸亚铁稀溶液和氨水加入到(I)磺酸基也可以在间位的悬胶液中,然后用乙酸酐处理,得本品,同时交替地将邻磺酸苯偶基对苯酚(I)边搅拌边分批加入到50-60温度的含有粉末的状铁和盐酸的悬浮液中,然后将以上混合物用乙酸酐处理,如上进行反应,即得N-(4-羟基苯基)乙酰胺溶液可用氯化钠盐析或浓溶液中结晶出(II) (2):对硝基苯酚为原料:首先将对硝基苯酚还原得对氨基苯酚,再加入盐酸得到对氨基苯酚的盐酸盐,然后将此产物在5~20温度用氨和乙酸酐处理得本品。 (3):将220g对硝基苯酚,80g异丙醇,140g水和0.22g3%d Pb/C强化剂的混合物在压力585kPa.温度为110度时热压处理8min并在59min内加入180g乙酸酐,然后再保持压力585KPa,温度110度53min.即可得本品,收率90%。 (4)以对亚硝基苯酚为原料,将原料在pb/C作出催瑞化剂侠,使在与乙酸异丙酯,乙酸和乙酸酐的混合物指那个进行氧化,然后将此产物在5~20温度时氨和乙酸酸处理即得出品(5)将对亚硝基苯酚用硫化钠还原,所得对氨基苯酚进行乙酰基化,所得粗品用氧化剂(如:浓HNO3)的水溶液处理,并且加活性炭搅拌,用氧化铁除去活性炭。从脱色后的溶液中得85~95%的N-(4-羟基苯基)乙酰胺,即本品。 (6)以乙酸苯酯为原料将乙酸苯酯加入氟化氢-乙酸酐中,经傅瑞斯重排得到对羟基苯乙酮,或者将苯酚进行对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乙酮在乙醇-氨系溶液中用盐酸羟氨处理,可得99%的对羟基苯乙酮肟,以上酮肟在二氧化硫中用亚硫酰二氯进行贝克曼重排,即得本品,收率88.7%。 (7):以H-ZSM-5沸石作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由对苯二酚和乙酰胺为原料直接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在催化剂用量为30%,对苯二酚和乙酰胺摩尔比为1:3.0,反应温度300。C反应时间2.5h的条件下,对苯二酚的转化率达到98.7%,且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选择性为90.3% (8):(采用APAP的一步合成法)以苯酚为原料,以聚磷酸为催化剂,与冰醋酸和NH2OH 的衍生物或盐,在80度反应后用冰水处理,再用10%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4,经回流,冷却,萃取等步骤得APAP,纯度可达98%。反应式为: (9)以对硝基氯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得到对硝基苯酚。此产物再与硫酸,硼酸和钯混合后,进行氢化,所得对氨基苯酚进行乙酰化后,的本品。 (10)以对氨基苯磺酸为原料用氨处理对氨基苯磺酸酯和苯胺的硫酸盐的稀溶液,调节pH3~5,然后蒸馏除去苯胺。接着在20℃,用氨水调节pH等于5。用乙酸酐将对氨基苯酚进行乙酰化,产物中含95%的N-(4-羟基苯胺)乙酰胺和1.4%的N-乙酰苯胺。分离后,得本品。 (11)以羟基偶氮苯为原料在氢氧化钠稀溶液中,苯胺与已重氮化的苯胺偶合化并酸化,得对羟基偶氮苯沉淀。此产物在温度低于60℃,压力位15000~30000kg/m2的条件下,用Pd/C 作催化剂,在甲醇中氢解后,不反应的苯胺用水蒸汽蒸馏法除去,于乙酸中用乙酸酐处理,的本品,收率95~98%。 (12):以硝基苯酚为原料,在稀硫酸中,电解还原硝基苯得到对氨基苯酚后,硫酸用碱土金属的碳酸盐后氢氧化物中和至pH为1.5~4.9。过滤分离出不溶于水的硫酸盐后,滤液萃取,脱色,用乙酸酐乙酰,得85%的本品,mp.167~171℃ (13以对氨基苯酚为原料于85~90℃时,将109g对氨基苯酚溶于635ml10%的醋酸中,用0.2gNa2S2O4, 0.5Na2SO3和9.3g炭处理。温度保持在95℃,在加入0.1gNaS2O4, 过滤,5min内加入114g 乙酸酐到滤液中,温度降至85℃,得110g本品,纯度大于99%。(14)以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在70℃时,1mol对氨基苯酚与25ml水的混合物用1.1mol乙酸

对氨基苯酚合成工艺探讨

对氨基苯酚合成工艺探讨 以硝基苯为原料,用锌粉与氯化铵作还原剂,经过合成中间产物苯基羟胺,再在稀硫酸溶液中进行重排反应,合成了对氨基苯酚,对合成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硝基苯与氯化铵的质量比3.47:1 、重排反应温度85℃、硫酸的质量分数22%条件下,重排反应1 h,对氨基苯酚的合成产率最佳,总收率51.6%。 标签:对氨基苯酚;苯基羟胺;硝基苯;锌粉;还原反应 1 前言 对氨基苯酚(PAP )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之一,其用途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合成扑热息痛、扑炎痛等退热止痛药,是我国急需进口的21种医药中间体之一,每年我国缺口多达数千吨【1】;此外,PAP 还广泛地用于制造硫化染料、氧化染料、橡胶防老剂、照相显影剂等方面[2-3] 。作为世界十大药品之一扑热息痛及的主要原料,PAP的需求量逐年稳步增长。目前全世界对氨基苯酚的年产能达到28万吨,总产量约为20万吨,产销基本保持平衡。我国对氨基苯酚的年产能在2005年达到8万吨,产量6万吨。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对氨基苯酚产能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近20%。目前,我国对氨基苯酚年产能达到近20万吨,产量11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现阶段,工业生产中的合成工艺存在着原料设备成本高、催化剂中毒和副产物过多等缺陷,因此,寻找一种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合成方法是必要的。 本研究课题将在现有合成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线,并对其反应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对生成物产率的影响进行实验性对比,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期得到最佳反应条件。 2 合成路线的选择 2.1 路线的分析经查相关文献,近年来对氨基苯酚合成路线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类别 2.1.1对硝基苯酚法[4] 对硝基苯酚法又包括金属还原法、催化加氢法和电解还原法,工业上使用最早的是金属还原法,用成本较低的铁粉作还原剂。这种方法产生的副产物废铁泥会造成不易治理的环境污染。。 2.1.2苯酚类法[5] 苯酚类法包括苯酚亚硝化法、苯酚偶合法和对苯二酚氨化法,这几种方法收率都较低。 2.1.3硝基苯法[6] 硝基苯法包括加氢还原法、电解还原法和锌粉还原法,以硝基苯为原料经还原制得对氨基苯酚是近年来采用的新工艺。

邻氨基苯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邻氨基苯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 2.1项目提出背景 (1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 2.3.1促进我国邻氨基苯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 2.4.1政策可行性 (23) 2.4.2市场可行性 (23) 2.4.3技术可行性 (23) 2.4.4管理可行性 (24) 2.4.5财务可行性 (24) 2.5邻氨基苯酚项目发展概况 (24)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

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用药剂量的考虑

发布日期20120702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标题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用药剂量的考虑 作者赵德恒 部门化药临床一部 正文内容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为非那西丁的一个活性代谢物,首先发现于19世纪末,目前已成为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解热镇痛药。随着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数据的大量积累, 人们对其安全性认识不断清晰和全面,更加关注用药剂量与肝毒性的关系,从而保障患者 的安全用药。 1.药物特性 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制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论,目前一般认为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3(COX-3)起作用。 该药口服后90%经肝脏代谢,其中60%与葡萄糖醛酸结合,30%与硫酸结合,均形成无毒性物质经肾脏排出。4%-5%的药物,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代谢产生N- 乙酰苯亚胺基醌(NAPQI),后者与谷胱甘肽共价结合而失去毒性由肾脏排出。当摄入对乙 酰氨基酚剂量远远超过治疗剂量时,可导致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化通路饱和,大量的对乙 酰氨基酚转由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导致谷胱甘肽被迅速消耗。谷胱甘肽储存量下降到 正常的30%以下时,未与其共价结合的NAPQI与肝细胞大分子共价结合而导致肝细胞的

损害和环死。 2.主要应用范围 对乙酰氨基酚在国内外已上市多年,除少数单药用于解热镇痛外,多数是与其他抗感冒药物组成复方抗感冒药,用于伴有发热或疼痛等感冒症状的短期对症治疗。也有部分和阿片类药物组成复方制剂用于镇痛治疗。 3.对乙酰氨基酚的用药剂量 3.1 国外用药剂量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抗感冒短期对症治疗时,国外口服制剂的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 0.65-1.0g,每日最大量为4.0g。 因从1998年至2003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对乙酰氨基酚已成为美国患者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而其中48%是由于过量使用导致,美国FDA于2011年1月13日发布安全性公告,将含对乙酰氨基酚和阿片类复方的处方药品中,每个单剂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由500mg降低至325mg,每次给药片(粒)数和给药间隔不变,每日最大用量为4.0g。英国早在1998年即开始控制对乙酰氨基酚的超量使用,每日推荐用量与美国基本相同。 3.2 国内用药剂量 对乙酰氨基酚在国内推荐用于解热镇痛的用量与国外有所不同。 由于上市时间较早,国内外均无系统的对乙酰氨基酚临床研究数据。据《新编药物学》收载,口服一次0.3-0.6g,一日0.6-1.8g,最大量为一日2.0g。《临床药理学》收载,一次0.25-0.5g,最大量为一日2.0g。《临床医师/药师用药指南》收载,一次0.3-0.6g,最大量为一日2.0g。 经查询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对其中涉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抗感冒药多篇临床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