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世说新语》两则

1.《世说新语》两则

1.《世说新语》两则
1.《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两则一、原文精析

基础训练

1.文学常识积累

(1)《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

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在《世说新语》的3卷36门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另有下卷23门——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

(2)刘义庆(403—约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典叙》、《世说》10卷、《集林》200卷、《幽明录》20卷、《宣验记》13卷、《小说》10卷, 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8卷。《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课文词语积累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俄而

..()

..()雪骤.(),公欣然

..()讲论文义

..(),与儿女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去后乃.()至。元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期日中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友人惭.(),下车引...();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之,元方入门不顾.()。

3.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4.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5. 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6.文言句式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2)(家君)待君久不至省略句,“待”前省略主语“家君”。

(3)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句,“何所似”,疑问句中宾语“何”前置。

(4)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句,(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7.重点句子翻译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4)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5)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

(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芳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真题演练

(一)(2010·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1.:①相约同行。期,约定。②退休回家。

2.: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3.: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参考译文:田子担当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的俸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金子,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接受处分。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慧,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当上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

亲。《诗经》说:“教育你的子孙时要谨慎小心啊。”说的是贤惠的母亲使子孙贤德。

(二)(2008年来宾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B 去后乃至(才)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 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D 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足日,饮酒乐,天雨(这)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2.翻译下面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7

3.(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参考答案1.B

2.(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

3.为人一定要讲诚信。谈感受(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参考译文;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好去打猎。那天,(魏文侯和大臣们在宫中)喝酒喝的很开心,天下起了雨。魏文侯将要出去。大臣们说:“今天喝酒这么快乐,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快乐,(我)难道可以不遵守约定吗?”魏文侯于是前往(约定的地方),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魏国开始变得强盛了。

课外文言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③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③诏:帝后的命令。

阅读提升:《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而深奇.爱之()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3.“琼以状闻”有以下三种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

B.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

C.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咏雪》与《黄琬巧对》中,两位主人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1)像(2)认为……与众不同

2.(1)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2)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3.A

4.主人公都机智过人。

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黄琬巧对》中:人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看问题要从多重角度发掘问题、分析问题,这运用到你的学习中就是要放开思维、开动脑筋,在考虑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

参考译文: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黄琬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就像初升之月?”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诏令,并且认为黄琬十分特别,十分喜爱他。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阅读提升:吴起,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下车引.之()

②相委.而去()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3.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参考答案:1.①拉,牵拉;②丢下,舍弃;③才;④害怕,担心。

2.①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朋友才来。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3.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解析】此题解答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参考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阅读提升: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

1. “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2.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弱者抚之以仁

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③

2.D

3.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

4.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四)谢公泛海

谢太傅盘桓①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②,吟啸③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④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注释】①盘桓:徘徊,居留。②王:同“旺”。③吟啸:同啸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的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④承响:承,应声。响,声音。

阅读提升:谢安,字子石,东晋著名政治家。少以清谈知名,最初屡辞辟命,隐居于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傅神情方.王()

(2)诸人皆.喧动不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4.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参考答案:1.公徐云/ 如此/ 将无归

2.(1)正(2)都

3.船夫因为看见谢太傅神态悠闲、神情愉悦,便继续摇船向前。

4.性格沉静镇定、临危不乱。对比

参考译文: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五)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①。太祖②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③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属文:写文章。②太祖:指曹操③奈何:怎么会(表示反问)

阅读提升: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人,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祖悉将.诸子登台()

(2)使.各为赋()

(3)植援.笔立成()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太祖甚异之

4.细读文段,结合上下文分析曹植的文章“可观”的意思。

参考答案:1.言出为论 /下笔成章 /顾当面试

2.(1)带领(2)让(3)提、拿

3.曹操对此感到很诧异。

4.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

参考译文:曹植十多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诗词歌赋十几万字,善于写文章。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话说出来是言论,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您只要当面考我,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文。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曹操对曹植的才华感到十分诧异。

世说新语古今翻译全本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 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 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è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è):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 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 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 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 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 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 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

部编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详解 课前预习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其语言以精炼含蓄、隽永传神见长,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二、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一444),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知识重点 一、全文展示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主题概述 《咏雪》:借咏雪赋诗的故事,赞美了谢道韫的才情和聪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讲诚信、懂礼貌。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今义:专指子女。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与人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间。 5.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委任。 6.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 (三)词类活用 1.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2.友人惭(意动用法,对……感到羞愧) (四)重要虚词 1.乃 去后乃至(副词,才) 2.而 相委而去(连词,表承接,不译) 3.之 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完整句子应为“以撒盐于空中差可拟”) ②过中不至。(完整句子应为“过中友不至”) ③待君久不至,已去。(完整句子应为“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世说新语资料原文与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德行第一 一陈仲举礼贤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 ②造:拜访。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末年贤人。 ③车不停轨,鸾不辍轭:比喻停留的时间短暂。轨:车辙。鸾:鸾铃,此指马车。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弥日:整日。信宿:连住两夜。 ⑤汪汪:水深广的样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气度。 「译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访袁奉高(袁阆),车不停驶,马不驻足,就告辞了;到黄叔度(黄宪)那里,却住了整整两天。有人问他原委,郭林宗说:" 叔度犹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搅不浊,他的气度很宽广,实在让人难测呀。" 四身登龙门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②。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③。

《世说新语》二则

8.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3、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课文前言,然后让学生说说古代有哪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古代少年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咏雪》 (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1、先请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刘义庆(403——444),南宋人,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按照类书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所记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作为史实来看,绝大多数无关紧要。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世说新语》的文字,素称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它没有铺叙或过多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但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作者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它所记载的人物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 (二)诵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2、全班齐背,再抽查个别学生背诵。 (三)疏通课文大意 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和《词语手册》,自己先把课文口译一遍,然后在班级交流,逐句请学生来翻译。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四)合作研讨 1、文中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文中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就此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明确:融洽、欢快、轻松。后一问要学生各抒己见。 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文中的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0年)

8《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目标1.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 未若”等。 2.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3.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义。(重点)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难点) 情感目标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第1课时《咏雪》 1.朗读文言文,了解文言文大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讨论分析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学习摹景状物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里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 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类积累,疏通文义 1.自读课文,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明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重点字词解释: 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③讲论文义(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 ④俄而(不久,一会儿) ⑤欣然(高兴的样子) ⑥未若(不如,不及) (2)重点句子翻译: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3.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明确: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明确: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明确:“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丰富,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 4.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明确: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 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目标导学三:想象拓展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 明确:“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 咏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尝试运用比喻、想象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 想象,仿写句子。 示例: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颗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师生共同点评。 第2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 1.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课文。 2.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3.从故事中学习做人的道理,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做一个诚实守信、正直宽容的人。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跟别人约定。假如有一天,你和同学约定星期天上午九点到公园 玩,可是到了时间他还不来,你会怎么办?(1~2名学生作答)古人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

部编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人物的智慧。 3、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的文言词语与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咏雪》 一、自学指导(一)(时间:3分钟) 1、读准字音。 2、读出情感,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读出性别、老少的区别。(分男女朗读) 二、当堂测试:(时间:5分钟) 1、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2、解释重点词语。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今义:子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 差:差不多拟:相比 三、自学指导(二)(6分钟) 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3、归纳文章的主题。 1、明确: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2、明确: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明确: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四、拓展思维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明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五、作业: 1、 背诵《咏雪》; 2、 《动态》课内作业部分。 板书设计: 外在之形 内在之神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 咏雪

一、导入 我国乃礼仪之邦,在生活中,我们讲礼仪,那我们礼仪吗?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和这方面有关的一则古代的故事。 二、疏通课文 自学指导(一)(时间:8分钟)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初步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2、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明确: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1)与友期行:约定。 (2)期日中:约定的时间。 (3)太丘舍去:舍,舍弃;去,离开。 (4)相委而去:委,丢弃;去,离开。 (5)下车引之:拉。 (7)入门不顾:回头看。 (8)去后乃至:才。 (9)之:下车引之代词,代指元方。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当堂训练(时间:5分钟) 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补充课文省略部分。 明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友)去,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两则 作业

《世说新语》二则 课前预习 1.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雪骤()无奕女() 谢道韫()太傅.()尊君在不() 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与儿女 ..讲论文义() (3)公欣然 ..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陈太丘与友期.行() (6)太丘舍去.() (7)去后乃.至() (8)尊君在不.() (9)下车引.之() (10)友人惭.()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 ..雪骤(不久,一会儿) B.未若 ..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C.与人期.行(约定)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6.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本文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________小说集,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 7.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兼备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巩固 (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 (2)俄而雪骤.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

世说新语(上卷 原文+注解+翻译)

世说新语 第1章 德行第一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③,至,便问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主簿⑤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⑥。”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⑦,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周子居⑧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⑨,则鄙吝之心⑩已复生矣!”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人,官至太傅。②登车揽辔(pai):表示初到职任。③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太守:郡长官。④徐孺子:徐稚,字孺子,终身隐居不仕。⑤主簿:中央机构或地方官府属官,掌管文书簿籍。⑥府君:对太守的尊称。廨(xia):官署。⑦武王:指周武王姬发。式:通“轼”,车厢前部扶手的横木。商容:商代贤人,因直谏被纣王废黜。⑧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汝南安城(今河南省汝南东南)人。⑨时月:指一段时间。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汝南慎阳(今河南省正阳)人,与周子居同举孝廉,以学、行著称。⑩鄙吝之心:鄙俗贪婪的情怀。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人。汝南: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北。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人,官至太尉掾。“车不”二句:指车子不停下,这里形容下车的时间极短。鸾,通“銮”,车铃,装在轭首或车辕头的横木上,铃内有弹丸,车行则摇动作响。轭,架在拉车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弥曰:连日。信宿:留宿两夜。陂:池塘。

【译文】 陈蕃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模范,行为举止是世人的典范,他自从做官后,便有革新政治的志愿。他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便打听徐稚的住所,想要先去访问他。主簿告诉他说:“大家都希望您先到官署。”陈蕃说:“周武王获得天下后,连垫席都还没坐暖,就赶快去商容居住过的里巷致敬。我以尊敬贤人为先,有什么不可以呢?” 周子居常说:“我一段时间不看到黄叔度,鄙陋贪吝的念头就又滋长起来了!” 郭林宗来到汝南,访问袁奉高,车轮的辙印还没有消失,就又离去了。他去访问黄叔度,却整日留连,连住两夜。有人问其中的缘故,郭林宗说:“黄叔度的修养如浩瀚无边的万顷之池,难以看清,难以混浊,他的器量深厚宽广,难以测量。” 李元礼①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②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③者,皆以为登龙门。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④,曰:“荀君清识难尚⑤,钟君至德可师。” 陈太丘诣荀朗陵⑥,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⑦,季方持杖后从⑧,长文⑨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⑩,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注释】 ①李元礼:名膺,字元礼,东汉人,曾任司隶校尉。②名教:以儒家所主张的正名定分为准则的礼教。③升其堂:登上他的厅堂。④荀淑:字季和,东汉颍川郡人,曾任朗陵侯相。他和钟皓(字季明)两人都清高有德,名重当时。⑤尚:超出,超越。⑥陈太丘: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曾官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长,故称。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相,故称。⑦元方:陈纪,字元方,陈寔长子。将车:驾车。⑧季方:陈谌,字季方,陈寔少子。后从:跟在后面。⑨长文:陈群,字长文,陈寔孙子。荀:指荀淑。叔慈:荀淑第三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8《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 咏雪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得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中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的相关简介。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要求:沉醉其中读出韵味。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原文及翻译 [8]赏誉第八 【题解】 赏誉指赏识并赞美人物,这是品评人物的风气所形成的。品评是士大夫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士大夫常在各种情况下评论人物的高下优劣,其中一些正面的、肯定的评语被纪录在本篇里,都是很简练而且被认为是恰当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士族阶层的追求和情致。 从所搜集的评语看,他们所赞赏的内容很广泛,可以说是有什么就赞什么,有一点可赞的就赞一点,举凡品德、节操、本性、心地、才情、识见、容貌、举止、神情、风度、意趣、清谈、为人处世,等等,都在赏誉之列。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佩服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其中有一些赞誉因为记载过于简略,没有记述说话的环境,至今时过境迁,令人难以了解是指哪些方面而言的。除外.如显示尊贵,喜好饮酒、会欣赏山光水色等,也受到赞誉。尊贵,是士族阶层所自诩的异于平民百姓的特点,如果言行神采显示出这种身分,自然会成为学习的榜样。例如第80 则记殷浩评王羲之为“清贵人”。鼓吹纵情饮酒,也许在开始时有愤世嫉俗而借酒浇愁之意,以后逐渐也被视为名士风流,借纵酒来表现超脱、放诞,或脐身名士。在世事纷争之中,与其机关算尽,何如酣饮一醉,于是饮酒也成了名士的一个特点。例如第130 则说: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

这里同时也赞扬了他的酒德。至于寄情山水之间,更是名士借以表达意趣超脱或超然物外的心境的一仲追求,自然会得到很高的评价。例如第125 则说:“谢太傅称王脩龄曰:司州订与林泽游”。而对山水无心、缺乏欣赏眼光,就会受人讥笑。例如第107 则说:“孙兴公为咦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在坐。孙日:“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 还有一些评语,或者直接称赞其某一方面的特点,例如第148 则记王子敬对谢安说:“公故萧酒”。或者拿某人做对比,例如第55 则记:“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或者以器物甚至飞禽走兽做比喻,例如第69 则说:“世称庚文康为丰年玉,稚恭为荒年谷”;第4 则记:“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窒之网所能罗也”。或者通过衬托或比较来赞美,例如苇45 则记:“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每闻卫阶言,辄叹息绝倒”。卫玠的清谈竟然得到“少所推服”的人的赞叹倾倒.足见其何等迷人。又如第105 则记:“桓大司马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桓公遥望,叹日: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一个常人无法比拟的谢安的神采、举止就跃然于纸上了。 本篇也有一些条日非赞非弹,收入此篇,并不恰当。 (1)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①。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②。”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人,官至泰山太守。

《世说新语两则》译文

《世说新语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俄而:不久,一会儿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才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

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拉顾:回头看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教学《咏雪》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你了解的学习

刘义庆《世说新语》课文解析

刘义庆《世说新语》课文解析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讲论文义③。俄而④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⑤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⑥。”兄女曰:“未若⑦柳絮因⑧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史无奕女⑨,左将军王凝之⑩妻也。 【字词全解】 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昊 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②[内集]家庭聚会。 ③[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④[俄而]不久,一会儿。 ⑤[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⑦[未若]不如。 ⑧[因]趁,乘。 ⑨[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 奕。 ⑩[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吏 等。 【句解】 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一句话,涵盖着丰富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说到

了。 “骤”字传神,表现雪景的非凡气势。 【段解】 这是文中对“白雪”的第一个比喻,即“撒盐空中”,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撒盐空中”比较接近。 这是对“白雪”的第二个比喻,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含蓄深刻。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可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起什么作用?明确: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忽然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太傅很高兴。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①与②友期③行,期日中④,过中不至⑤,太丘舍去⑥,去后乃至⑦。元方⑧时年⑨七岁,门外戏⑩。客问元方:“尊君○11在不○12?”答曰:“待○13君○14久不至,已去○15。”友人便怒:“非人哉○16!与人期行,相委○17而○18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9;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0。”友人惭○21,下车引○22之,元方入门不顾○23。 【字词全解】 ①[陈太丘]即陈寔( shí),字仲弓,东汉额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译文作者简介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 原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字词解释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之《世说新语》选读

【国学经典】《世说新语》选读 一、文学常识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后任尚书左仆射,加中书令,出为荆州刺史,再转任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后因疾还京,卒年四十一,谥康王。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由于他熟悉两晋士大夫的言行,又参阅了有关论述,加上手下才学之士的帮助,终于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一些言谈

和轶事。南朝梁刘峻(字孝标)为这部书作注,引书多至近四百种,又增加了许多材料。所记故事都不长,但是写得生动,往往三言两语,也能让读者看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一些人物的精神面貌。全书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很大,此外,还有《幽明录》等志怪小说。原籍南朝宋国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二、原文 (一)老翁可念 老翁可念 谢奕作剡(shàn)令①,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②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③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④坐,谏⑤(jiàn)曰:“阿兄,老翁可念⑥,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⑦曰:“阿奴⑧欲放去邪?”遂遣之。 ●注释: ①剡令:剡县县令。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 ②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烈酒。 ③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谢安,字安石,谢奕的弟弟,后任中书监、录尚书事,进位太保,死后赠太傅。 ④膝边:膝上。”边”是泛向性的,没有确定的方位意义,正像第6则中的“膝前”一样。 ⑤谏:规劝。 ⑥念:怜悯,同情。

部编版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练习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课下注释. 1.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3.内集:家庭聚会. 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5.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6.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儿子.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8.无奕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9.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课下注释. 1.陈太丘,即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4.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 5.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6.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7.尊君在不:你爸爸在吗?尊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8.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离开、舍弃. 9.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0.引:拉. 11.顾:回头看.

世说新语两则

谢道韫 来自于唐释法琳《辨证论》卷七注引《晋录》云:“琅琊王凝之夫人,陈郡谢氏,名韬元,奕女也,清心玄旨,姿才秀远。丧二男,痛甚,六年不开帏幕。[2]《晋书》说谢道韫字道韫,《晋录》说她名韬元,《谢珫墓志》又说她字令姜。[3] 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5] 才情 谢道韫的才智不仅表现在诗文方面,也反映在她具有很高的思辩能力。魏晋时代,“人士竞谈玄理”(时人称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为“三玄”),清谈成为一种风气。有的人甚至通过谈玄,“累居显职”。谢道韫虽然不想当官,对玄理却有很深的造诣,并善于言谈。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记载,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在厅堂上与客人“谈议”,辩不过对方,此时身在自己房间的谢道韫听得一清二楚,很为小叔子着急,想帮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诉王献之要为他解围。然而,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又限制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谢道韫就让婢女在门前挂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后就王献之刚才的议题与对方继续交锋,她旁征博引,论辩有力,最终客人理屈词穷。[6] 婚后生活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善草书、隶书,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却信五斗米道,平时踏星步斗,拜神起乩。道韫嫁王凝之为妻,婚姻并不幸福。《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婚后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整天闷闷不乐。谢安感到奇怪,就问道:“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谢道韫回答:“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封是指谢韶,胡是谢朗,羯是谢玄,末是谢川,都是谢家兄弟的小字。言下之意是,这个丈夫让她失望。谢道韫抱怨说谢家兄弟都这么有名气,为什么单单出了王凝之这个蠢才呢! 晚景凄凉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孙恩之乱平定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访过谢道韫。谢道韫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事后,刘柳逢人就夸奖谢道韫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世。[3][6] 2文学成就 谢道韫长于诗文,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9]。《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10],《全晋文》收其《论语赞》。 3家庭成员 谢道韫出生于陈郡谢氏家族,其家在谢玄时代已经成为江左高门,号称“诗酒风流”。谢道韫生父为安西将军谢奕,母亲阮容,乃阮籍、阮咸族人。有弟弟谢寄奴、谢探远、谢渊、谢攸、谢靖、谢豁、谢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