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

夸美纽斯首创的班级授课制,批量地“产出”人才;二是随着学校职业教育的

出现,职业教育逐渐缺失了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点,远离了职业教育的本真,“遗忘”了职业教育的特征,偏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两个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学校职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发生着嬗变和革新,人们已然发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国外发达国家纷纷实行职业教育改革,创造了各种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教形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的“三明治”职业教育、日本的“终身职业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职业教育、澳大利亚“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等等。我国职业教育借鉴国外成功的办学经验,也强调并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职业实用性技术人才的办学途径,提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来弥补学校职业教育的先天缺陷,这实质上乃是一种职业教育的本真回归,乃是一种职业教育

发展的历史必然。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一)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发展脉络

我国当代的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194 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1978年)之前,我国职业学校教育主要有两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1952-1955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技工学校得到了发展,后因国家政治运动频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在1961年1月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中等专业学校和半工半读农业中学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和压缩,工矿企业的技工学校大部分停办。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教育基本陷入了瘫痪。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于教育边缘化的状态,一直到上世纪中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由有计划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社会环境和人才需求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

之后,国务院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并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通过法制化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此,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重视,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运而生。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从此高等职业教育走上了依法办学的道路。1999年1月,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由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普通本科院校二级职业技术学院、部分重点中专、成人高等学校等六类高校共同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局面基本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高等职业学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全国已达1200多所,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以强有力的发展态势跨入21世纪。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办学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来,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国家已实行中职免费上学,对职业教育加大投入,促进了我国中职、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形式和办学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

1. 办学目标明确

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以明文的形式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实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标志着职业教育新变革的开始。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八大措施,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作了全面的规定,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指针。

以上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引路导航,全国高等职业学院坚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积极转变办学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农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涌现出了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国家示范(骨干)职业技术学院。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在与企业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形式,积极引企入校、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创建职业教育集团,开展了合作共育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2.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办学经验

在经历合并升格扩规模---借鉴探索闯新路---积累经验抓内涵----校企共育创特色的办学过程中,全国高职院校积极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办学经验探索办学的途径。例如:

(1)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是世界公认的最成功的职业教育,形成了完整的职教体系,最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双元制”教育,为“德国制造”“德国质量”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成为德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工学结合”的教育制度,又称之为“双重职业训练体系”,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学生就业和直接走上生产岗位。其根本标志就是青少年一面在通常为私营的企业里接受职业训练,一面在公立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学校义务教育。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职业学校与训练企业密切配合,在同伙式的分工合作中共同实现教育和训练任务。训练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双方都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有效结合。

(2)英国的“三明治”职业教育

英国学生在经过11年义务教育后,便可进入继续学院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英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普遍实行“三明治”教育体制,即学生一段时间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到工厂实习和工读交替进行的教学计划。“三明治”教学计划能把工程设计、研究、实验与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所选择的典型工业环境中学习,并伴有各种社会、经济、生产革新等活动,它不仅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相结,而且使学生在做好就业准备时,具有较高的技能和创造力。

(3)日本的“终身职业教育”

日本的职业教育强调推进高等教育与地区、产业界的联合,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围绕“科技立国”的战略,沿着“产学合作”的道路,推动和加快校企合作。日本高职校企合作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日本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企业职业教育很发达。一些大型企业自主办学,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如松下电气公司建立“松下电气商学院”和“松下电气工学院”。中小企业则联合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的主要组织者是企业或生产部门,职业技能培训比重远远大于学校教学的比重,并都有相应的社会监督或保障系统。

日本学生接受高职教育后,经推荐和考核,优秀者可插入工科大学相同专业的三年级学习,进而继续升学。日本开设了高职研究生院,为原有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深造机会,也为在职或脱产人员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创造条件。

日本高职院校还为获得课程结业的学员设立了相应的证书制度,如为专门课程的结业者(含已获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人士)授予“专门士”学位(或称“准学士”)。这样的举措极大地吸引了优秀生源加入高职行列,也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4)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职业教育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加坡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视人力资源为国家的唯一资源,把提高全体国民劳动力素质和终身受雇能力作为政府的首要职责,把职业教育作为支撑产业生存、升级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以“教学工厂”为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同企业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具有战略性的校企合作关系,走出了一条合作多赢的路子。政府、企业的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职业院校的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机构,定期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提供短期协助或服务。学校主动与企业保持联系,建立良好的人脉网络。

学校所设专业、科目都十分注重实用性,企业工程师与教师、学生合作研究项目,使教学与项目相融合。许多课程直接在车间开设,实践考核均占学生成绩一半以上。每年假期中,学生还必须有八周时间在工商企业界实习,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最新发展方向。学生的设计课题来自真实的工业项目,最后要制造出真实的产品。就一门课的教学来说,例如车间学习,先安排车间实习,对专业将学的技能与发展方向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掌握操作方法,接着再去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了以实践为中心,专业理论课程主动服务于实践课程的新型教学理念。

(5)澳大利亚“能力本位”职业教育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也属世界领先。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实用和职业为导向,帮助人们获得现代经济所需的各项技能。政府与行业共同建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VET)根据行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变化,适时用最新的培训计划、大纲培养出行业最需

要的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在支持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VET的课程分类范围广泛,基本涵盖了各行各业。VET的资格证书全国统一标准,以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注重考核职业的实际技术技能,共有一、二、三、四种证书和大专、高级大专两种文凭。各级证书和文凭全国通认。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VET)的教育实施系统是TAFE培训机构,TAFE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VET提供的整套培训计划、大纲为目标,设计教学程序并注重课程和训练的实践性,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部门、行业协会和雇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为依据。TAFE学院和各培训机构的设备设施必须与工业、企业界的实际先进设备相一致,学生必须受到与实际工作岗位设施条件一致的专门培训。

我国各高职院纷纷派人出国考察学习,把他们的成功经验融入自己的办学之中,有效地提升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

3.重视内涵发展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以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标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更加重视内涵发展,在全社会树立高职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在“十一五”发展新时期,教育部确立全面质量提升发展方针,实施了一系列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等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质量提升工程:

1.开展精品课程建设。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高等院校( 包括高职高专) 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是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2.开展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200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并开始在全国9 省市进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投资100亿元进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

设,在全国引导、支持建设了一批能够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3.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评估工作。200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 003)16 号),开展高职高专院校评估试点工作,对25个省市的26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评估。在试点基础上,2004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 号),委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本地的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正式建立起了五年一轮的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制度。至今评估已进行了两轮,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4.实施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2006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决定国家专门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重点支持建设100 所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又推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再重点支持建设100 所高等职业院校,使这些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引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带动整体质量提升,并由此推进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省市也相应开展了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以上系列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提升工程,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式发展段转向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稳步、健康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对职业教育还有个再认识过程,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以下困惑:

1.社会对职业教育缺乏普遍认知和公平待遇。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毕竟年限较短,社会上,包括教育系统内对其了解不多,重视不够。目前职业教育虽然学生规模已经很大,但总体上仍处于弱势群体。

2.国家和各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也远不如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关心和扶持。

3.国家尚未制定系统明确的法规与实施政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积

极性,开展校企合作障碍重重,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尚有不少困难。

4.就业服务还不到位,教育和就业相脱节。我国还没有形成统筹协调的就业网络和管理机构,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学生就业后的跟

踪服务。

当然,这些问题已引起国家和人们的重视,正逐步在加以化解。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时间不长,但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已逐步进入了成熟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推进再工业化和迎接新工业革命的挑战,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在朝着深化改革、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方向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整体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提出:“迫切需要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应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的制度,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这是对“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的战略发展规划,必然引领着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立足于构建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全国不少省市已积极行动,开展了中、高职衔接、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进行本、专科衔接的办学试点,致力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途径。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并由此“进而推动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教育部将大力提升现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倡导、推动政、行、企、校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通过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产业需求、职业需求;构建开放立交、内外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进一步推进、完善中、高职衔接、本、专科衔接,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更加直接地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坚持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增强职业教育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所有社会群体的就业和每一个劳动者职业发展提供服务。为此,教育部将经国务院批准,对职业教育从招生、培养、就业全程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以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教育典范。这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宏伟的兰图。

由此,我国职业院校的办学必然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必将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与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理论基础。随着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都将朝终身化的方向发展。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为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提供帮助;强调利用各种场所、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和培训。

2.高等职业教育会把培养关键能力作为今后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高职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诚信品质、发展潜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融合程度、创新精神。这些关键能力使学生适应工作组织的变化、适应职业结构的变化、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

3.校企合作将向深层次发展,企业将承担校企共育人才培养的任务。校企双方互相渗透、双向介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实现高职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实现校企双赢。

4.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开展创业教育,使它成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优先位置和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就业转为主动创业这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展望我国的职业教育,我们满怀信心,坚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将引领我国职业教育出现全新的面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出现新的飞跃发展,它将为实现每个职业青年的就业梦,实现每个企业的人才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2014.4.1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最新)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最新) 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方案》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愿景,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努力奔跑的线路图。《方案》直面问题,突出问题导向,从问题根源着手,从核心环节发力,以国际视野准确定位,以体制机制为支点,从根基上撬动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中,职业院校毕业生占到70%。 然而,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职业教育存在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未真正落实、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人才培

养质量参差不齐等突出问题,也制约了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多年来,虽然国家层面一直在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矮人三分,低人一等”的问题始终存在。去年,某省份大幅提高普通高中的录取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还要不要中职”的热议。一些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也引来了“还要不要继续发展高职”的质疑。对此,《方案》给出了响亮的回答:“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进一步深度融合,要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推动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在“标准”的引领下将会更加完善。用“标准”引领发展,是《方案》的一大亮点。《方案》明确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问题在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现代化?对此,《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定向定量的举措,如要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实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从当前情况看,要办出受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二、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这种形势下,截止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自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拉动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1998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为359.6万人,2004年增长到821.5万人,增幅达128.4%;而同期承担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由519.5万人增加到548.1万人,增幅仅有5.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占高中阶段的59.1%下降到40.0%。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全国农村高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今后工作的思路

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今后工作的思路 黑龙江省教育厅辛宝忠 去年春晚有一个节目是农民工子女的诗朗诵,题目是“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他们比明天”,听了以后让人感动感慨。城乡差别、贫富差别等社会不公平,让他们拿什么去和别人比明天?明天对于一些人来说很近,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会很远。我们能做的就是以高度的责任感,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公平,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起点。 我们高兴得看到,党和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没有教育的公平,谈国家崛起、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会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教育问题的时候,会场的掌声最密集。因为在报告中,温总理做出了庄严的承诺:“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一诺千金。他还说:“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倾斜,才会让更多的或者所有的孩子

学会生存和就业的技能,让他们多一条路。 哈尔滨市政协的领导,专门把职业教育作为年度的工作重点,哈尔滨市把08年确定为“职业教育发展年”,我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今天专门举办“哈尔滨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借这个机会向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哈尔滨市政协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对策思路,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一、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开过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三次分别是在1986年、1991年和1996年召开,后三次分别是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可以说,05会议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年底各项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2006年11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温总理在座谈会上专门对职业教育做出了指示,并意味深长的说:座谈会就是要向全社会发布一个信号,职业教育列入了中南海的议事日程,职业教育走进了中南海。 陈至立同志在《近期社会动态专报》(第七期)批示:“今

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都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目前,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左右,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促进社会就业,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把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城市就业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加强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城市就业率。解决“三农”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实现人才强国并推动中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各行各业均存在高技能人才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也构成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 现阶段,在中国的整个就业层面中,存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现象,劳动力的结构失衡与素质较低的问题凸显出来。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力与高技能的技师,导致生产资料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虽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高精尖的人才可以对外引进,但大批的技术工人与高级技师还需要职业教育来培养。而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重要性并没有被突出强调出来,因此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重视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未充分体现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步伐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础。而职业教育作为不断提高个体职业技能与素质的教育形式,应该致力于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务农技能,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具有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行业等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在其办学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和前提、以社会资源为依托、以岗位要求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具有职业教育风格与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采用灵活办学的方式,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拓宽学科知识的范畴,满足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 2.依靠政府,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教育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是新生一代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主要指对适龄儿童、少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 教育的起点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产生。 一、互联网教育兴起 千年来 , 教育作为选拔人才的稀缺资源不为大多数人所拥有; 千年后 ,MOOC 开始提供线上免费名校公开课 , 互联网改造传统教育行业序幕拉开 : 1)90 年代末因互联网诞生远程学历教育 : 网络学院 , 开始起步 ; 2)20 世纪初随着传统线下培训机构转战线上, 在线教育逐步进入公众视野; 3)21 世纪 10 年代 , 互联网基本普及 ,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改 造传统行业的序幕也渐渐拉开。 从启蒙教育到定制养成的中国教育金矿。活到老 , 学到老 , 中国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 一生。从天真儿童、懵懂少年 , 到而立青年、知天命的中年 , 我们的教育从 1)学前启蒙教育 ; 被动接受 2)K12 教育 ; 主动选择 3) 高等与职业教育 ; 演化到 4) 定制养成的公益旅行、冥想灵修等。这一过程伴随个人认知能力演进与教育细分需求演进 而展开。 在线教育需求的爆点正在临近 , 主要受益于网络基础的优化、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 , 以及政策、行业等因素驱动。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比 PC的普及更能带动互联网教育的应用 , 它将碎片化时间带入移动化学习的潜在市场。目前互联网教育产业规模约为 900 亿元左右 , 按此计算对整个教育产业渗透率约为 2.7%。 需求类型比较 : 体制内是主战场。教育产业可以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类市 场, 两部分相加总的市场空间达到 3.3 万 ; 其中体制内 K12+高等教育体量约占教育产业总 额的 84%。 需求的相对刚性决定应试教育是份额最大的一块市场。未来 3-5 年的时间段 , 考试仍 然将继续担当教育市场需求出口的主角 , 从而驱动应试教育市场容 量 :1)K12 、高等教育的教学能力不足 , 教学资源失衡、优质教学资源稀缺 , 导致考试仍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教学的主要筛选手段。 2) 职业招聘领域的能力识别机制相对欠缺 , 考试证书是为数不多的能力的显示信号。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 有利于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率提升,对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族要提高,这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正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无论国家、社会还是民族其重要组成因子无疑是人——是劳动者!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理应成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由解决人民温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转向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大力增强国力,提高全民族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劳动者的努力和社会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必将影响其质量水平。二十一世纪各国的竞争,将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在其背后,是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并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尽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类人才做起,迎头赶上。这可以说是我们当前急迫的任务。

一、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 劳动者素质是指一个国家中能够从事社会劳动 的全部人口的整体素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失业人员,也包括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就学人员、从事家务人员和军队服役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正是通过这些人的劳动来实现的,他们的素质状况,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劳动者素质,主要是依靠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育,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是有广大干部和教师负责任地去完成的教育,这种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以人的素质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对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从而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十五”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初中毛入学率已达95%,高中毛入学率已达5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1%,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已经超过2300万人,正如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1%的入学率意味着还有一大批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入大学。虽然招生数每年都略有

2017中国职业教育行业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中国职业教育行业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中国职业教育行业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分 析 1.学历教育仍需夯实,职业培训空间广阔 职业教育体系可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其中职业学历教育平行于普通教育体系中的初高中及本科教育,以培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周期长,体系化程度高,但受众有限(仅为职业学校在校生)。职业培训以面向个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为主,同时包括面向企业的管理培训、员工内训等项目,其特点是目标集中、周期短,标准化与定制化兼备,且受众广泛。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

学历职业教育规模稳中有增,提质增效是发展核心。2010 年至 2015 年,高职院校数量始终保持小幅增长,在校生人数也基本维持增长趋势。教育部在2014 年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中提出到 2015 年高等职业教育达到 1390 万人、到 2020年达到 1480 万人。2015 年实际在校生 1048.61 万人,已经与规划目标产生逾 340 万人的缺口,从当前在校生增速情况看,至 2020 年要达到预期目标有很大难度。我们认为当前学历职业教育存在较为明显的“普通化”现象,教学体系及培养目标未能与普通高等教育实现足够区分,因此在普通高校扩招、且二、三本酝酿合并的趋势下,职业院校吸引力有所下降。因此要扩大招生规模,应进一步强化其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教育导向,突出“职业”色彩,同时规范和完善教学体系,增加就业针对性,以提高毕业生就业优势。 我国职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 我国高职(专科)院校数量

相比学历职业教育之下,职业培训由于受众广、周期短,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市场刚需旺盛,成长空间更加广阔。 据测算,2015 年至 2020 年,职业学历教育规模将从 1430 亿元增加至1761 亿元,CAGR 为 4.2%,而职业非学历教育规模将从 3106 亿元扩大至 9859 亿元,增幅逾 200%,CAGR 达 26.0%,近万亿培训市场正蓄势待发。 职业学历教育市场规模及增速 职业非学历教育市场规模及增速

浅析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趋势

浅析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融合西方文化及中国特色文化形成的现代教育形式之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职业技术教育对企业发展及培养优秀人才,解决用人及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简单介绍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基于此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 标签: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教育模式;趋势 一、概述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专业及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就业率;提供高素质劳动者从而使国家适应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社会;提高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满足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同时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最早的教育实际就是以人类生存的职业教育慢慢发展起来的。从原始社会,人们将骨角做成鱼叉、制造各种石器工具的方法相互传授。在奴隶社会,采取父子和师徒的传授形式学习生存技能。“以吏为师、学在官府”是周朝的较好的教育形式,《管子》和《吕氏春秋》中都出现过记录生产的技术经验。封建社会开始了官办的医学、算学、农学等职业教育,如《齐民要术》、《授时通考》。从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及开展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做法到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开始建立各类实业学堂,是现代的职业技术教育形成的开端。 192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是官方正式以职业技术教育替换了之前实业教育的命名。此项决策是提高职了业技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比重,是其发展的里程碑,具有重大意义。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等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基础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蔡元培提倡普通教育应必与职业技术教育结合一起。主张“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陶行知著有《中国教育改造》《普及教育》。黄炎培联合众多教育家、实业家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同时发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此宣言标志着中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的正式形成。黄炎培等教育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使其从描述现象到理论论证,有着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 隨着新中国的建立后,面临恢复与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党政府提出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文革时期,职业技术教育受到严重打击。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悠久,真正开始飞速发展是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年教育部召开会议进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进行恢复进而发展繁荣。1997年出现一段时期的衰落。21世纪,转变教育理念,国务院曾召开三次全国职教会议,在2002和2005年,做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试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试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李春友 一、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三个转变”的客观需要 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不仅要求各职业学校应尽快转变不对路的办学指导思想,突出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好好理顺能力本位办学思路,切实加强岗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确实增强学生的就业弹性;而且要求各职业学校应尽快转变办学模式,确实树立市场观念,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状,来重新审视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从而逐步实现办学模式职业化、教学内容技能化、管理标准规范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更要求各职业学校应尽快转变办学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化,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逐步在各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允许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爱好转换专业,尽可能实行“订单”培养,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二、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振兴我国经济、增强我国国力的战略选择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现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振兴我国经济,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宏大的高素质职业人才队伍。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兴国富民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终身学习体制、满足人们学习多样化需要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性因素;是新型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地方经济的“晴雨表”。因此,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包括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政府代表团一致达成共识,职业技术教育是通向未来的桥梁;培养合格职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应该是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适应需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就难以增强国力。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还比较低,从振兴我国经济、增强我国国力来说,特别需要一支稳定的、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现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劳动力素质。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中也指出:“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也就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先进的技术可以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高精尖人才也可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的内涵提升,与西方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明确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课题名称:近现代中西方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编号:YK08-02-14 作者简介:王亚峰(1968.1-),男,汉,江苏武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党总支书记,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 个类型,在推动社会发展、技术创新、劳动力素质提升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结中西方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 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缺乏普遍认知和公平待遇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需要,国家一直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逐年递增,但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毕竟年限较短,社会上,包括教育系统内对其了解不多,重视不够。目前职业教育虽然学生规模已经很大,但总体上仍处于弱势群体,职业教育的学生长期以来被看作是考不上高中和大学的低等生,这必然影响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信心,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也远不如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关心和扶持。 (二)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单一,资金瓶颈严重职业教育虽属于一种“准公共品”,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当地政府的投入和学校自主筹资,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其支持力度不大,职业院校资金的匮乏是限制和约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职业院校存在发展资金不足、教学设备较差、学生家庭承担成本较高等问题,这一方面导致了“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和学生素质难以提高学生就业难学校招生情况不理想学校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推广与发展。 (三)管理模式落后,缺乏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主要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下达招生计划方式,教育培训方式和专业设置的灵活性远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学生在能力方面受到的培训和社会实践明显不足。同时,当前职业院校考核教师的方式落后,与普通院校的评价体系没有差别,符合职教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教师评价机制远未形成,这不符合职业院校操作性强的特点,削弱了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改革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 (四)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职业教育的最直接目的是及时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良好的就业服务是激发人们参加职业教育热情的“催化剂”。目前就业服务还不到位,教育和就业相脱节,由一种就业服务关系沦为经济利益关系,或者更多的精力关注教育过程,对就业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统筹协调的就业网络和管理机构,没有制

浅谈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2-08-16T16:28:53.060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万永增 [导读] 本文阐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河北省沙河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万永增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本文阐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1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我们的职业教育还不稳固,发展缺乏一定的支撑力量,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系列中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虽然国家教育会议每年都有提及,并且进入21 世纪后,专门召开了职业教育会议,但是实际发展中,职业教育还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欠缺发展的动力和相关配套条件。 1.2职业教育社会导向或氛围欠缺。在国外,职业教育成为了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尊重。而在我国,职业教育还处于一种学历教育的补充地位,进入职业学校是一种无奈选择的境地;同时由于我国现行人事制度,进入职业院校,尤其是中等职业院校,意味着学生的身份就是工人的身份,出来也只能是干工人的工作,进而成为许多人不愿上学的一个现实原因。 1.3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在实践中许多还游离于企业之外,还没有形成与企业的良好互动,职业教育进行的场所大部分还是学校或实训室,完成的地点也还是学校,而非工厂、企业,缺乏实践性。 1.4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而我们国家现在的教师90%以上是学校毕业后进入学校,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的背景和经验,在技术技能教授上“照本宣科”成为了必然。我们需要一支既有一定学历又掌握了一定技能、有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 1.5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我国职业教育的教材和课程建设与实践脱节严重。课程内容脱离了企业实践一线的需要和进程,课程改革落后,缺乏相应的推动力量和支持。 2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2.1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职业技术教育逐渐体系化。早在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要求“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高等相互衔接,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纵向上的几个层次自行衔接,横向上又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淤初等职技教育,培养熟练工、初级技术工人。于中等职技教育,培养中级技术工人、初级的技术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盂高等职技教育,培养中级以上的技术人员、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师(或高级工)和智能型操作人员,招收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技校的毕业生。同时规范了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名称,并体现了职业特点。 2.2在管理体制方面,在中央统一领导下,逐步加强了地方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和管理权。扩大地方政府的管理职权是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对职业技术教育更为重要。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趋势是发展区域经济,即要求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自己特定的文化、教育、科技水平,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构建起体现本地区产业和技术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推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服从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受地区的统筹和管理。 2.3在办学体制方面,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形成了职业教育多元办学的格局。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特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政府包揽办学和单一计划办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是直接和具体的,要求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由政府或国有经济向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转变,同时使公民个人、合资企业等成为办学主体的需求成为现实。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办学形式多类型是办学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办学主体决定着办学的管理主体与投资主体。因此,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逐步建立与经济多元化和办学主体多元性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 总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为什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广阔》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一是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狠抓教学、教材、教师,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三是促进产教融合。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经验,坚持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四是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

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 (《人民日报》)材料二 高职扩招,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涉及1418所高职院校的消息,在两会会场内外引发强烈关注。 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到2018年8月我国高职院校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获批通过,再到近日国务院印发“硬核”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正在昂首迈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今天,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提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更是让不少高职院校师生感慨,“高职的春天来了!” 随着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日渐凸显,高职招生也水涨船高。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790.99万人,其中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比上年增长5.16%,占普通本专科人数的46.63%;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2831.03万人,其中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比上年增长2.60%,占普通本专科人数的40.05%。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高职扩招主要招生对象不是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而是中职毕业生。“我国高职目前的生源主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重要性、措施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重要性、措施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一半以上,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这种形势下,截止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自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拉动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大大增加,导致同期承担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增幅很小,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下降。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全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中,接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人数比例相差极大。并且,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技术工人700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只占3.5%,即使是全国最大工业基地上海,高级技工的比例也不足7%,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比相差很远。并且现有的技工大多年龄偏大,一部分青年工人的技术水平又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而在上亿的农民工里,技术熟练的工人所占的比例很低,有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仅占12.5%。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强化了升学应试的功能,忽视了学生基本的素质教育,使得片面追求升学率、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事实上,在我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是同龄人中的少部分,相当大的一部分初、高中毕业生毕业以后要走上工作岗位,但是由于缺乏一技之长,不能很好适应岗位要求,最终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教育结构的调整,尽快建立起初、中、高衔接,与各类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上有梯次、分步骤进行的,产业和行业的构成也有层次和类别之分。反映到劳动力队伍上,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从事研究和开发为主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大量需要从事应用和操作的职业技术人才,只有当人才结构合配置时,两种类别的人才才能相得益彰。从目前上海的人才构成情况来看,尽管专业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但相比之下,职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更为匮乏。职业技术人才的不足和低水平将成为我国发达城市功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必须调整中等教育的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此,我国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职业技术教育逐渐体系化 (二)在管理体制方面,在中央统一领导下,逐步加强了地方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和管理权 (三)在办学体制方面,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形成了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1-2015年中国培训市场前景预测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 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方开始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中高考辅导、个性化家教等领域强势进攻,利用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巨人教育集团在融资前就开始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部署,融资

相关主题